《归来》《陆犯焉识》影评书评优秀文

2024-04-19

《归来》《陆犯焉识》影评书评优秀文(共11篇)

篇1:《归来》《陆犯焉识》影评书评优秀文

《归来》优秀影评/《陆犯焉识》优秀书评选登(2014.06.11)

团圆

——《归来》观后感 高一19班龙恬羽

《归来》与《陆犯焉识》是截然不同的。自我走进影院,就再也不能忽视二者的差别。相比严歌苓的《陆犯焉识》,作为爱情片的《归来》的确稍显狭隘。已至顶峰的瑰丽难以登顶另一种形式的极致,没有导演能完美诠释严歌苓的小说。理所当然的,张导只能选取《陆犯焉识》的末尾拍出爱情片《归来》。但只观《归来》,它无疑是部佳作。

《归来》的英文译名是“coming home”。回家,平凡又温馨的词语,却浸满了文革期间无数人的泪与血。陆焉识难道不知道他的归来会给家人带来多大的麻烦吗?但世上有些事,你明知不可为,却偏偏难以抗拒。冯婉瑜当然也知道不能去见陆焉识,她已在犹豫与痛苦中拒绝了他回家,但那是她的丈夫啊,她那历经磨难方逃出囚笼的丈夫,她那一心期盼见她一面的丈夫,怎能再次拒绝他?冯婉瑜明知女儿告密,还是毅然而然地去了。却连他的脸都未触及,嘶声力竭,头破血流,仍然只有瞳孔中他的倒影剩余。从此,被无边无际的悔恨笼罩,万劫不复。若不忘却,怎能存活?苟且偷生尚且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一切都因陆焉识的归来而起。但他错了吗?他只是想要回家而已;冯婉瑜错了吗?她只是想要见她的丈夫而已;稽查队错了吗?他们只是一如既往地服从而已;丹丹错了吗?一个从未见过父亲的小女孩,一个无知又任性的小女孩,一个被时代的力量死死掌控的小女孩,她当然会出卖她的父亲。这场悲剧绝非偶然。谁都没有错,错的是这个时代。

经此一役,归来,只是个不能奢想的幻梦。陆焉识是回家了,冯婉瑜却再也无法归来。她守着那点微弱的光芒,期冀幻想中的温暖,却再也无法走出深渊。她的心,是消融前的冰川,是衰败中的繁花,是破碎后的星辰,美丽依旧,却再也无法复原。陆焉识怀着希望,去试探,去呼唤,去挽救,一次又一次,只是徒劳。待最后的信仰失去,他在痛苦中彻底清醒,他明了:他的爱人,他的妻,永远不会认得他,永远不会在她的眸中寻见他的身影。他不再奢求更多,只求朝朝暮暮的陪伴。妻,纵使你再不会认得我,纵使你再不会说爱我,纵使你的未来再也没有我的身影,能牵着你度过余下时光,我已然满足且幸福。

历经波折,终于团圆。冯婉瑜怀着她的希望等待她的爱人,陆焉识怀着他的幸福陪伴他的妻,丹丹也得到原谅并成长。无论如何,一家人都平安地团圆,幸运至极。这平凡的幸福,这平凡的归来,来之不易。那个诡谲的时代,多少人至死也无法团圆。我的祖外公,就是那多少人中微小的一员。他曾是第一批航天专业大学生,因满腔热血改去农业,声名显赫,也不过离家而不归的终局,徒留血脉至亲于深夜怅惋叹息。团圆,本是平凡的。若当团圆成为珍稀与求而不得,成为人们悲伤而自制的哽咽,成为一个时代仅有的温暖,这人世间又该何种面貌?红尘滚滚多磨难,愿苦厄过后,总有团圆。

我愿在等待中与你慢慢变老

高一19班萧紫琳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看完归来,觉得与之对比的我们现在身边围绕着的那种爱情,未免太羞涩,太不稳定,太不成熟。与之对比的,焉识与婉瑜的爱情故事,是那么的感动,那么的沉甸甸,那么的矢志不渝。他们的故事,不似林觉民《与妻书》中的那种生死离别,而是漫长岁月中静静的等待。

《归来》与普通的爱情片不同,它不似《失恋33天》,什《被偷走的那5年》这种都市青春爱情片那么羞涩,那么唯美,这些爱情片给观众心灵上带来的触动,远远不足《归来》给我们心灵带来的触动强烈。它引出了观众无数行发自内心的热泪,也引出了无数观众对人生观与爱情观重新的思考与定位。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看不见我,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是谁。然而世界上最近的距离我觉得,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是谁但我仍然不离不弃,陪你在等待中,慢慢变老。

电影中前段,一句“焉识快跑”喊出了多少人心中的心痛,有谁会知道,喊出这句话的婉瑜承受了多少撕心裂肺的爱,多少不容易见到一面却又被迫分离的心碎,多少希望爱人平安的期盼。

当然,伴随着所有感情色彩冲击下的,还有无数观众脸颊上滚烫的泪水。

似乎,天意总爱弄人,等一次冒着生命危险逃出来见面的机会却被女儿丹丹亲手扼杀,第二次,文革结束,平反回家等待他的却是妻子适宜;种种的意外,作为观众的我们来看,用该都会抱怨上帝怎么可以如此不成人之美的在别人生命的乐谱上添上如此儿戏的一个音符,使美好的乐曲破灭,悲剧收场。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笔,才让我们体会到快乐什么是矢志不渝的爱,才能让我们大彻大悟,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日子。

在电影最后一幕,眼泪终于止不住地落下,在被皑皑白雪覆盖的火车站里,举着陆焉识的牌子,静静地等待中的两位老人„„繁华落尽,他们各自怀着强烈而执着的爱,在永远的等待中,慢慢便来。

焉识,你归来或不归来,我依旧等待;婉瑜,你记起或记不起,我永远守候。

《陆犯焉识》读后感 高一20班李佩文

据了解,书名是中国历史数朝数代对犯人的一种通用称呼句式,带有压迫性和威逼意识,公堂上喊完“x犯XX”这句话之后,随后而来的那句“你认罪吗?”那么显而易见,他祖父的真名叫陆焉识。

这是严歌苓对自身家族史,特别是对其祖父人生遭际和精神世界的探寻。作品反映出的是整个家族在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特定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兴衰荣辱,人物的命运在政治这块庞大而坚硬的底布上铺展开来,酸甜苦辣,生死离别。她的笔姓往返于主人公盛年时流连的浮华地美国,上海和其后半生被禁锢的流放地西北大荒漠。事态的炎凉和命运的多诡尽言到底。作品才用双线手法,一条写陆焉识的西北大荒漠农场上的牢底生活,另一条线则写他年轻时留洋求学、回国任教等情况,最后一天回归线则释放出狱与家人团聚的现在进行时。

作品中最令我痛惜的是和平年代对人才的摧残。毕生的所学,出口成章的大学教授淹没在严苟的政治下,成了时代的牺牲品。然而他只是其一,那个年代我们所谓曾见到的其他教授、学者也可能因为某些可笑的因由,被扣上“反革命”的大头衔,从此沦落为阶下囚,生命和尊严被践踏的一无是处、一文不值,夭折在牢狱中的大有人在。

陆焉识回国当教授,勤于笔耕,发表学术著作的那些片段让我想起了如今的知识分子。虽其学历高的吓人,但究人品,又有多少事高尚的呢?人心浮躁,追名逐利,还有多少如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潜心做学问。在知识贫乏的年代,高级知识分子命如草芥,整日被拉去游街批斗;在知识爆炸时代,知识分子犹如蚁辟,却少了创新能力,沉下心来做学问的心境,这不能不说是个

《归来》优秀影评/《陆犯焉识》优秀书评选登(2014.06.11)

可笑的玩笑。

故事的最后,严歌苓用简短的篇幅就展现了一个无期的犯人被释放回家后,家庭中的各种矛盾。儿子女儿之间的矛盾,一个个家庭闹剧跃然纸上。可是又多么触动人心。在这我不得不佩服她的才华。

观《归来》有感 高一(20)班周霁鸿

《归来》的原著是《陆犯焉迟》。它们基于同一个故事,但不同的侧重的叙述让它们彼此迥异却又精神相通。

故事中的男主角陆焉识见证并经历了这个国家近百年里的坚强与苦难、荣耀与辛酸、忍耐与折磨。可以说严歌苓通过写个人经历折射出了那个时代残酷的现实。

陆焉识与冯婉喻的婚姻是失败的。最起码对于他们来说,这段父母包办的婚姻是失败的。焉识对婉喻没有爱,他毫无牵挂,只身去了美国,回来之后成了教授。然而因为他的政治背景,以及他那放荡张扬的个性,他被流放到青海。那单调乏味的劳改生活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这场他自认为不幸的婚姻。终于,死亡的恐惧教给了他对生命足够的尊重与热爱;饥饿和寒冷赋予了他坚强的意志;大漠的风沙吹散了他对事物的顽固;流逝的岁月磨去了他自以为是的外壳。这二十多年的磨难,对于焉识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在褪尽铅华后,又何尝不应感谢这场差点要了他命的政治运动?

他分清了爱与不爱,他明白了他对婉喻的爱。他所爱的婉喻对他的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着最大的自由——爱得自由,爱得全心全意;活得自由,活得自由,活得彻彻底底。

终于,焉识获得了特赦,他重获了自由。然而,婉喻却在这意外的惊喜和儿女的压力下失去了她一直努力守护的记忆。她一直在等待着焉识的归来,直到他真的归来了,她却记不起他了,她忘却了那个她爱得彻骨的爱人,亦遗失了向往的爱情的美好。

这是对于焉识的惩罚,惩罚他的无知。他让一个女人苦等了他一辈子,现在,该他等待她的归来了。又或许,这是对于焉识的眷顾,又给了他一次纯粹的机会。给了他一个可以一心对婉喻好而不用对她解释自己这么多年的包袱的机会。失忆的婉喻不记得焉识,但她却一直没有忘记她一直等待的人。她还记得,她要找一个地方好好和她的焉识过日子。

在车站,婉喻一直在等待焉识的归来,孰不知他早已归来。影片的最后,焉识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陆焉识”三个大字。或许最后婉喻都没有认出他就是自己一直等待的人。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焉识爱婉喻,不管用什么方式陪在她的身边,只要两个人能相爱,就足够了。

无处不在高一20班 黄瑞瑶

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正如陆焉识默默地守在冯婉瑜的身边。说实话,我并不喜欢文艺悲剧,因为空气中弥漫着伤感的气氛。可是《归来》让我有种满足的感觉,因为陆焉识没有离开冯婉瑜的身边。

故事的一开头,便埋下了所有的伏笔,仔细想想才发现,一切的细节都是有用的,也埋下了悲情的基调。一张小小的对联纸,载满了陆焉识的希望。但他忘了他的女儿,同样也需要关爱。可是,血源是很神奇的,陆焉识的一句“我知道”,让他们父女和好如初。

二十年后相见头破血流,两个人想见却不能相聚,彼此高唤对方的名字,两个人哭着喊着,把观众都哭出眼泪了。

陆焉识为了失忆的冯婉瑜想起自己,亲自上阵弹琴。这一幕,我看到阳光点点洒在他的背后,充满思念的钢琴声。婉瑜侧耳倾听琴声,单旋律的《渔光曲》,在台阶上流淌。自己内心念念不忘的丈夫,一步一台阶都是深情。

被自己的妻子称为“同志”、“方同志”、“念信的同志”应该是怎样的心情呢?念信的同志陆焉识为婉瑜一字一句地读出他在戈壁滩上的苦难岁月,然而笔触温和、语气平淡,将苦难化成新生的马驹和草滩的黄花,令人向往。到底是要多信任才可托付字里行间的情谊。

以上说的都是泪点,下面说一点开心的事来开心。

张嘉译饰演一位医生,刚想用“高大上”地拽一句法语专业医术用语,结果就被陆教授用迷人的发音纠正了,医生只能面带窘色,只能干笑。

扮演修钢琴的师傅,念信的同志,他入戏很深顺着婉瑜的思路演下去。你明知道他在演戏,但演的可爱真切,我会笑,却又感到点点辛酸。还有那一把汤勺,去东风炼钢厂“报仇”。以为他要打架,但因为仇家被抓走,于是把汤勺深深一藏,原谅了对方。使观众深深触动,人性的光芒无形,轻轻一动,便洒入人间。

不同的时代里,总是有令人感动的事发生,那是发自内心真诚感受,那是亲情的自然流露。到最后的结尾,陆焉识举着有自己名字的牌子,站在一旁陪着冯婉瑜,大风大雪从他们身边吹过,时间带走了外貌,却增加思念。“这样的结束还不如叫‘归不来’呢。”出电影院门口听到别人这么说。

我默默的笑了,回头看了看《归来》的巨大海报。心想,这样的结局不是很好吗? 正如到底有多喜欢一个人,才能以任何身份陪伴在她的身边?

篇2:《归来》《陆犯焉识》影评书评优秀文

2014-5-27

【提要】:小说《陆犯焉识》歪曲51-65年之间的历史,电影《归来》歪曲66-76年之间的历史,否定和妖魔化毛泽东领导的人民革命是他们共同的主题。戳穿披着爱情外衣的骗子,还原历史真相是极其必要的。

50年代初期的历史是:王震部队进新疆,18军张国华进军西藏,大西南剿匪,青海西宁人民政权刚建立。解放海南岛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50-52年镇压反革命运动。57年反右派,57年开始实行劳教制度。66年文革。陆焉识的故事基本集中在51-65年之间,与文革不沾边。而在影片《归来》中却把故事情节集中在1973年以后,用一个50年代虚构的反革命分子的故事来否定文革,岂不是笑话吗?再说一个反革命分子是那么容易就当上了,是因为出身不好就能当上的吗?旧社会过来的人都与旧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当时统计解放初期的北京等名牌大学,工农子弟仅占百分之二十多,大多数都有出身不好的家庭背景,但是并没有几个被打成反革命的。

“五十年代初,陆焉识因其出身、更因其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而成为“反革命”,在历次运动中,其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为无期。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着极高的学识在西北大荒草漠上改造了二十年。”

这是小说开篇简介的一段文字,陆焉识到底违反了镇反的哪些个条款,犯罪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都被作者有意回避了,事实上在镇反条例(二十条)里就根本没有规定依据出身和性格这两条来定罪的,而是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小说用了一些模糊的字眼,轻描淡写地说到了陆焉识犯罪的原因,什么引起出身、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给人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好像是很随意得来的,像一个路过的穷汉子偶遇公主招亲,绣楼抛彩,偶获意外因缘那样巧合,天上飞来的一顶帽子,以此反衬,镇反运动就是那样的肆意妄为,乱伤无辜。一方面说明作者故意所为,另一方面,说明对于50年代初的镇反历史毫无所知,所以才会有闪烁其词,欲盖弥彰,随意捏造,胡编胡写。50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除个别冤假错案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反革命都是自愿申请的。所谓不谙世事,当然也有对的一面,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由阶级本性决定,过着资产阶级少爷的生活,接受西方式的教育,回国后又不转变立场,逆流而动,甘当反革命派,绝不是不是什么张扬激越的外向性格问题。反革命也有性格内敛的,表面上温文儒雅,骨子里反人民,反革命,反社会主义的新生政权。如果仅仅因为性格上的原因,那就不用开办什么精神病医院了,那里的病人没有几个是谙熟世间之事的!所以在文字表面上,对于当代青少年也有一定的欺骗性,他们很容易相信那个时候的反革命是很容易就当上了的,只要那时侯的共产党一高兴,乱地鸳鸯谱,葫芦僧,卖葫芦药,说不定谁就是反革命了,听起来简直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好一个红色恐怖呀,容易让人产生一些联想,激发仇恨心理。但是,不论怎么捏造他们悲惨的生活也比长征路上的红军日子好,毕竟还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居住场所,有一日三餐吧!还能有闲心构思着四十八万字的手稿。经过抚顺的战犯管理所教育改造过的那些战犯,罪行都比一般的反革命分子要大得多,严重的多,他们都知道感恩戴德,也基本能够实事求是,几乎没听见过哪个战犯出来以后还在扒瞎撒谎的,倒是能看到一些战犯的悔过和谢罪的自述。小说的作者带着深厚的资产阶级感情和坚定的资产阶级立场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阶级仇恨的。作者是用心的,虽然文字功底有限,也毕竟不能成为什么名著,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也没有什么积极的社会意义,但是具有一定煽动性和破坏性也是不可低估的。

小说开头的第一段文字,采取了人兽互拟的修辞手法,拟人于兽,意在人不如兽,拟人于狼,意在人不如狼。捏造和篡改历史史实,以和谐安宁自由反衬不安宁不自由,以狼比喻人民解放军和新生的人民政权,暗喻暴风雨的来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祁连山和昆仑山之间的一块地方。但是又完全不顾历史事实,西宁,历史上的那块土地并不安宁,那是清宁二马,马步芳、马鸿逵横行肆虐的地方,各族人民长期饱受马匪的欺压摧残,他们还是疯狂屠杀红军长征西路军战士的刽子手,血债累累,有多少年轻的红军战士惨死的马匪的屠刀下,对人民犯下了多少不可饶恕的罪行。在作者的笔下毫无马匪帮的踪影,只有宁静、安宁和谐自由的大自然和悠闲的马群羊群,一个和谐自由的世界。

“那时候这里的马、羊、狼还不知道大物们叫做汽车。接着,大群的着衣冠的直立兽来了。

于是,在这大荒草漠上,在马群羊群狼群之间,添出了人群。人肩膀上那根东西是不好惹的,叫做枪。枪响了。马群羊群狼群懵懂僵立,看着倒下的同类,还没有认识到寒冷疾风冰霜都不再能呵护它们,因为一群无法和它们相克相生的生命驻扎下来了。”

西北地区,历史上也曾战乱不断,历朝历代的中央政权,都没有没放弃对那里的管理。千百年的狼们,都没有达到目的,言外之意终于有一天来了比原始野生的豺狼更狠毒的衣冠禽兽。衣冠兽暗指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并且把他们与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划归同类,但是更凶猛残暴,是他们制造了阴森恐怖,带来杀戮,暴力恐怖,这里从此就是一个杀人场的环境,简直是一个德国纳粹的奥斯威辛的再版。这一切完全是在编造故事,愚弄天下。这和当年赫鲁小夫编造故事污蔑斯大林的手法如出一辙,并无新意,和那些传世的经典名篇佳作相比,就显得构思简单,语言干瘪,枯燥乏味,文学艺术性也很低劣,还不及初中生的日记体的作文习作有文采。没有跌宕起伏,没有动人心魄的故事情节。一本破落户的豆腐帐,只有露骨的撒谎与捏造,与其说是一部小说还不如说是一本政治白皮书,反人民革命的政治报告书,用现在的话来形容《陆犯焉识》就是一堆垃圾。作者12岁参军当文艺兵,肢体语言要比同龄人丰富些这是没有人怀疑的,但是毕竟不是从12岁就读诗经,读楚辞,读红楼梦什么的,博大精深的祖国语言文字,岂能靠短期培训就能迅速丰富起来的?况且已经出国十余年了,还会写几个汉字都值得怀疑了,所以,即便是大器晚成,也同样显得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归来》与《陆犯焉识》相比一个比一个更反动,但是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反对人民革命的。只是方式和曾度上有区别。影片《归来》在时间上,在细节上的改动都很大,尤其是在对于女儿丹丹的处理上,原作是48年才出国留学的,学医学的。回国后还上了防治血吸虫的科教影片与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1958-6-30毛主席的七律二首送瘟神),还能联系在一起,而影片《归来》中丹丹是学舞蹈的,后来又成为一个纺织工,到78年高考才上了大学的,把出国留学的时间挪到了改开以后。但是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一个事实,毛泽东时代许多出国留学人员还是踊跃报效祖国的,出去的也会自愿回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而作者本人就是一个在九十年代出去甘做外国人的,这本身是就有讽刺意味。

作者是92年定居美国,到了西方的自由世界,理解并且接受了西方的自由意识,所以开篇就连用了三个自由,幸好远离祖国已经十余年,还没有什么新的流行当下的法制观念和价值观,否则,还不知创作什么爷爷奶奶样的作品来。

“据说那片大草地上的马群曾经是自由的。黄羊也是自由的。狼们妄想了千万年,都没有剥夺它们的自由。无垠的绿色起伏连绵,形成了绿色大漠,千古一贯地荒着,荒得丰美仙灵,蓄意以它的寒冷多霜疾风呵护经它苛刻挑剔过的花草树木,群马群羊群狼,以及一切相克相生、还报更迭的生命。”

影片《归来》与小说《陆犯焉识》在婚姻观念上是有差异的。在小说中,冯婉喻的婚姻是封建的,不自由的,冯婉喻是封建家庭的牺牲品,她的婆母本是姑做婆,为了姑姑自己在陆家的地位,而牺牲了自己亲侄女。侄女也没有什么地位,也只能是混到个被人申出二个手指的地位,可以说也谈不到爱情的高度。但是在封建社会里,家庭还算健全的,生了一男一女,总算儿女双全了。可是到了新社会,由于政治原因,家庭也不健全了。而在影片《归来》中,家庭也是不健全的,同样也是政治原因造成的,因为文革等,到了最后爱情连同记忆一起都被剥夺了,可能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了。因此,无论封建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于冯婉喻这位女主角来说,都有不公平之处,但新社会比旧社会更坏,新社会剥夺了她的一切。连起来看导演的主题思想就在这里。前三十年斗争的焦点就是《归来》现在依然是,就是妄图回归到1949年以前,回归到满清甚至更早些时候。

小说中:“在陆焉识被判处死刑之后,她得到噩耗瞒着3个孩子去监狱探望焉识,回到家就把陆家的房子抵押了,买了一份份礼物,一家家去送。也许是她送礼送出了成果,也许归功于焉识在监狱袜子厂搞的革新,焉识的死刑被缓到两年之后。婉喻的心定下来,两年时间,够她提着礼物走门串户,也够她在一家家客厅里静坐了。婉喻求情也是静静的,厚礼往茶几或方桌上一供,首长大人,您看着办吧。”

从法治观念来讲,在小说《陆犯焉识》中,冯婉喻为了帮助丈夫减刑,到处送礼,“一份份礼物,一家家去送礼”,但是没有叙述得更具体,都送到谁的手里了?而在影片中《归来》中则属于知情不举,甚至涉嫌包庇。在作为教师的她来说至少是职业道德所不容许的,可能触犯了教师法。然而不论为了婚姻还是爱

情都可以置法律于不顾。这两方面看都是告诉青年一代的人们为了一己的私利要勇于违法。而实际上在整个毛泽东时代,贪赃枉法,贪赃卖法的是极其罕见的,一个反革命家属的礼能送得出去吗?别说政法干部不能收,就是一般普通干部也不敢收,用现在社会风气衡量那时人的觉悟是大错特错的。而在现实中则是司空见惯的。在演艺圈里就流行这样的风气。小说中的冯婉喻是逆来顺受的,是主动地接受了那份封建包庇婚姻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而且一直在坚守着家庭,这主要是反衬社会对一个家庭带来的灾难。而影片也是一样的意思。怎么能说《归来》是在演绎一部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呢?他们既不是自由恋爱的,也根本就没有什么爱情基础,不属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也不像梁祝恋、宝黛恋,那样纯情浪漫,更不像恩格斯所说的是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爱情,顶多属于同命相怜。他们都是披着爱情的外衣在搞翻案,这样容易为一些人所接受,本质上是在否定毛泽东领导的人民革命,直接目标是毛泽东,根本目的是回归资本主义制度。

在小说中,陆焉识他的女儿在电话中告诫他自首是唯一出路这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也是明智的,而在文革中的女儿为了争角色而举报父亲这就不是什么理由。因为文革中人们根本就没有竞争的观念,竞争的引入始于84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用女儿的行为来否定文革也是没有多大力度的。如果说由于竞争导致了子不隐父,只能说明资本主义竞争导致人性扭曲,与文革无关。客观上起到了夸奖文革谩骂腐败的作用。“就在那一刹那间,他拿定了主意。他要去自首。他盘算着应该怎样往下进行他的计划;他的自首发生在什么时候对他的妻子、孩子们最有利。见一面婉喻是必须的。不见他可太亏了,太虚于此行,虚于一生了。自首之后,他的一生就了结了。”小说中陆犯是在西宁自首的,这是比较客观的描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而在原作中越狱是蓄谋已久的事,从61年起就有所图谋,经过两年的准备63年才实施,“我祖父陆焉识是从1963年11月16日开始做逃犯的。”这不是逃跑,而是越狱行为,是不是有组织的,是不是领头的,小说中也没有详细交代清楚,总之是跟一群逃犯一起的越狱行动,是应该加刑的。而影片《归来》中陆焉识的逃跑是借机会在农场转场途中,故意降低了犯罪的程度,有预谋的变成了随机的,偶然发生的了,把犯罪行为辩解成一时糊涂,就应该算作过失性的错误吗?就不算犯罪了吗?。虽然逃跑和越狱是性质不同的,但都是抗拒法律的行为,在什么社会制度下也是不允许的,现在的有些人不是天天嘴里喊法制吗,终究,法不容情。

——————————————————————————————————————————————

【参考资料】:

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

来源:人民网

(一九五○年十月十日)

为了打击帝国主义的阴谋破坏和彻底消灭蒋介石残余匪帮,为了保证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了巩固与发展中国人民的胜利,“必须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严厉惩罚一切勾结帝国主义,背叛祖国,反对人民民主事业的国民党反革命战争罪犯和其他估恶不悛的反革命首要分子”;必须对于一切“继续进行反革命活动”的分子,“予以严厉制裁”;“必须坚决地肃清一切危害人民的土匪、特务、恶霸及其他反革命分子”。“全党和全国人民-----------------------------1950年7月23日,政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一

切反革命活动必须及时地采取严厉的镇压。解放初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中国人大网(1951年2月9日政务院第七十一次政务会议通过,2月20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七条的规定,为惩治反革命罪犯,镇压反革命活动,巩固

人民民主专政,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以推翻人民民主政权,破坏人民民主事业为目的之各种反革命罪犯,皆依本条例治罪。

第三条勾结帝国主义背叛祖国者,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第四条策动、勾引、收买公职人员、武装部队或民兵进行叛变,其首要分子或率队叛变者,处死刑或无

期徒刑。

其他参与策动、勾引、收买或叛变者,处十年以下徒刑;其情节重大者,加重处刑。

第五条持械聚众叛乱的主谋者、指挥者及其他罪恶重大者处死刑;其他积极参加者处五年以上徒刑。

第六条进行下列间谍或资敌行为之一者,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其情节较轻者处五年以上徒刑:

(一)为国内外敌人窃取、刺探国家机密或供给情报者;

(二)为敌机、敌舰指示轰击目标者;

(三)为国内外敌人供给武器军火或其他军用物资者。

第七条参加反革命特务或间谍组织,有下列情节之一者,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其情节较轻者处五年以上

徒刑:

(一)受国内外敌人派遣潜伏活动者;

(二)解放后组织或参加反革命特务或间谍组织者;

(三)解放前组织或领导反革命特务或间谍组织,及其他罪恶重大,解放后无立功赎罪表现者;

(四)解放前参加反革命特务或间谍组织,解放后继续参加反革命活动者;

(五)向人民政府登记、自首后继续参加反革命活动者;

(六)经人民政府教育释放仍继续与反革命特务、间谍联系或进行反革命活动者。

第八条利用封建会门,进行反革命活动者,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其情节较轻者处三年以上徒刑。

第九条以反革命为目的,策谋或执行下列破坏、杀害行为之一者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其情节较轻者处五

年以上徒刑:

(一)抢劫、破坏军事设施、工厂、矿场、森林、农场、堤坝、交通、银行、仓库、防险设备或其他重要

公私财物者;

(二)投放毒物、散播病菌或以其他方法,引起人、畜或农作物之重大灾害者;

(三)受国内外敌人指使扰乱市场或破坏金融者;

(四)袭击或杀、伤公职人员或人民者;

(五)假借军政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名义,伪造公文证件,从事反革命活动者。

第十条以反革命为目的,有下列挑拨、煽惑行为之一者,处三年以上徒刑;其情节重大者处死刑或无期

徒刑:

(一)煽动群众抗拒、破坏人民政府征粮、征税、公役、兵役或其他政令之实施者;

(二)挑拨离间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或人民与政府间的团结者;

(三)进行反革命宣传鼓动、制造和散布谣言者。

第十一条以反革命为目的偷越国境者,处五年以上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第十二条聚众劫狱或暴动越狱,其组织者、主谋者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其他积极参加者处三年以上徒刑。第十三条窝藏、包庇反革命罪犯者,处十年以下徒刑;其情节重大者,处十年以上徒刑、无期徒刑或死

刑。

第十四条凡犯本条例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酌情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刑:

(一)自动向人民政府真诚自首悔过者;

(二)在揭发、检举前或以后真诚悔过立功赎罪者;

(三)被反革命分子胁迫、欺骗,确非自愿者;

(四)解放前反革命罪行并不重大,解放后又确已悔改并与反革命组织断绝联系者。

第十五条凡犯多种罪者,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者外,应在总和刑以下,多种刑中的最高刑以上酌情定

刑。

第十六条以反革命为目的之其他罪犯未经本条例规定者,得比照本条例类似之罪处刑。

第十七条犯本条例之罪者,得剥夺其政治权利,并得没收其财产之全部或一部。

第十八条本条例施行以前的反革命罪犯,亦适用本条例之规定。

第十九条对反革命罪犯,任何人均有向人民政府揭发、密告之权,但不得挟嫌诬告。

第二十条犯本条例之罪者,在军事管制时期内由各地军区司令部、军事管制委员会或剿匪指挥机关所组

织之军事法庭依照本条例审判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中国人大网

(1951年2月9日政务院第七十一次政务会议通过,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七条的规定,为惩治反革命罪犯,镇压反革命活动,巩

固人民民主专政,特制定本条例。

-------------------

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

(1957年8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十八次会议批准

1957年8月3日国务院公布)

----------------------

中共中央关于《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的通知(一九五七年十月十五日)----------

----------------------

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废止劳教制度的决定,实施半个多世纪的劳教制度正式废止。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中央司改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3月起,各地基本停止适用劳动教养,《决定》提出废止劳教制度。

篇3:《陆犯焉识》与《归来》之比较

一、主题的调整

托马斯·莎茨认为: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男性与女性,社会、家庭与个人等,是一切文艺作品千秋不变的“永恒主题”。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电影,不管她们讲述的是怎样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描绘的是何等色彩斑斓的人生风景线,但归根到底都是对这一“永恒主题”的解构与阐释。《陆犯焉识》讲述的是陆焉识曲折的人生经历,是一部人物史。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的少爷,风流倜傥,留美博士,归国后成为大学教授,然而在五十年代由于不谙世事的张扬激烈成为“反革命”,开始了二十年的劳改生活,精神的匮乏、政治的严苛使他身上的旧时代文人的自尊凋谢成一地碎片,同时二十年劳改生活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妻子婉瑜的深爱。“文革”结束后,饱经思念的陆焉识和冯婉瑜终于可以团聚,然而回到上海却发现岁月和政治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唯一苦苦等待他归来的妻子婉瑜也失忆。编剧在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时,并没有把陆焉识一生的曲折经历作为表现对象,而是截取了小说最后一部分陆焉识“回家”的故事加以演绎,将其改编为妻子等待丈夫归来的爱情故事。通过电影艺术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实现了从小说到电影的形象转化,用镜头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焉识与婉瑜之间深沉的爱,表现了家庭关系的一种重建。

二、情节的简化

高尔基认为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小说《陆犯焉识》以陆焉识在民国时期、劳改时期和归家时期为线索,详细地叙述了他一生曲折的人生经历。电影中,张艺谋进行了极端化的删减,对男主角陆焉识的前半生生活和劳改生活删去,只选取回家的那一个阶段,将冯婉瑜的人物形象凸显,在小说中作者的叙事主线有两条,一是陆焉识的人生经历,二是陆焉识和冯婉瑜的情感历程,但是电影的叙事时空有限,导演为了达到叙事的简化,将主线简化为一条,即陆焉识和冯婉瑜的感人爱情故事,并以此为线索来结构全篇。在情节方面,导演主要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小说中对于爱情的描写十分零散,改编过程中对情节进行的增补,为了帮助婉瑜恢复记忆,焉识找以前的老照片,当作陌生人读信,修钢琴等,这些情节紧紧围绕陆焉识和冯婉瑜之间的爱情展开,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以及表情刻画展现其矢志不渝的爱情。

三、人物关系和线索的凝缩

电影《归来》在人物关系的转化上采取的是极简主义的压缩转换,完成了小说《陆犯焉识》的重构。在人物关系上,电影所采取的主要是削减策略,将小说复杂的线索和人物关系进行极简化改编,所谓极简主义(minimalism),又称“极少主义”,是一种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至60年代的艺术流派,极简主义主张将视觉艺术语言削减至极,主张用极少的技巧简化画面形象,摒弃一切可能干扰形象主体不必要的东西。小说《陆犯焉识》主要以陆焉识的一生经历为线索,中间穿插不同时期的情感经历,包括留美经历、重庆教授经历和归家后和婉瑜的爱情经历,不同时期穿插着不同的复杂的人物关系。电影《归来》对线索和人物关系进行压缩,只取陆焉识和冯婉瑜的爱情故事一条线索,将原先的陆焉识大家庭大社会的复杂人物关系简化为简单的夫妻、父女、母女的二元对立关系,人物之间的主线索就是陆焉识和冯婉瑜的情感变迁,穿插陆焉识和女儿丹丹关系由对立到和解,冯婉瑜和女儿丹丹关系由对立到和解,最终将传统的家庭关系进行重构,人物关系也由小说的大社会到电影中的小家庭转化。

四、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的转化

与小说原著相比,电影除了上述情节简化和线索凝缩外,小说原著中对那个时代的政治背景的一些展现,对一些敏感问题的争论,在电影中也消失了。电影只有开头对“文革”有一些细节的展现,包括陆焉识受迫害,女儿丹丹对父亲的举报,四处张贴的斗争口号,失去理智的红卫兵以及领导一遍遍的强调要“信任组织”、“立大功”等等,之后的内容都只是将“文革”作为背景去展现,对于“文革”的描写这部小说以细腻笔触和敏锐感觉,以现实为根基,呈现出隐蔽在“文革”历史之中的爱情,对陆焉识等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给予充分关注,把时代浪潮与个体的生命成长结合起来,展现从民国时期到“文革”后那段岁月的爱情婚姻故事。

对于叙事场景,导演也进行了转化。小说发生的地点在当时繁华的上海,作为留美的教授有着非常复杂的人际关系,然后电影将故事发生地移植到了北方,地域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在一个地方落地生根形成的独特性,是对于一个地域的文化,风俗,建筑,饮食等生活方式的概括,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的冲突,这在张艺谋电影中凸显得极为深刻。《归来》电影中,将场景由上海移植到北方,对于有北方情节的张艺谋,沧桑的北京城更能对冯婉瑜长时间的等待这个主题有更好的诠释,对于人物塑造也有着很大作用,而在小说中,繁华的大上海则有利于彰显作为公子哥陆焉识的逍遥生活,西北的荒凉与偏远更能让陆焉识劳改生活的艰苦体现得淋漓尽致。

篇4:陆犯焉识经典语录

他不在意十六岁的小罪犯张口就做他六十岁人的老子,反正许多晚辈都做过他“老子”。一场延绵三年的饥荒,他发现饿死的都是那些爱做人老子的人,都是些内火太重的人。

——严歌苓《陆犯焉识》

肮脏的念头、肮脏的语言不干扰他,就是因为他对它们可以聋,也可以瞎。

篇5:观陆犯焉识有感

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起文学和电影的关系,这次的《归来》和《陆犯焉识》非常典型,让我忍不住多唠叨一些。

无论电影还是原着在各自领域中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都各自体现了自己艺术形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虽然基于同一个故事,但不同的侧重和叙述让他们彼此迥异却又精神想通。

原着《陆犯焉识》整个侧重点在于陆焉识,这个华丽又悲催的知识分子。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从桀骜不驯的贵公子一路颠沛折磨,最终孤苦老去终成时代碾压下的一点尘泥。这个人物的转变与进化是整部作品的核心,包括他个人对妻子冯婉喻的爱,从勉强到挚爱。这一系列人物转变的背后又折射出整个大时代的悲怆,苍凉也深刻。

但个人感情并不是原着最主要的亮点,只是诸多亮点中的一个。主人翁在大漠经历前后状态的对比,对亲情,对爱情,对个人价值观着眼点的改变才是全书的核心亮点。

如果我们是张艺谋,我们来改变这部小说会怎么做呢?我想绝大多数被原着感动的朋友都会选择照搬核心,将陆焉识这个人物作为核心,以他的经历为全片线索,力图做出一部长跨度反映历史长片。

举个类似的例子,《霸王别姬》就是这样的路线,几乎完全照搬了原着小说的流程线索,在中国最好编剧芦苇先生的打磨下做成一部不朽名作。很多原着迷也希望张艺谋用同样的方式去操作《陆犯焉识》,但他们犯了一个错误,忽视了电影艺术的特性。归根到底,电影是画面的艺术,《霸王别姬》以京剧伶人为线索这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可呈现性,加上张国荣出神入化的演出,不仅陈蝶衣这个人物就连京剧的魅力也借电影大放异彩。换言之,即使抛开《霸王别姬》中时代对人物的塑造与影响,单看京剧这一块也足以引人眼球。而《陆犯焉识》没有这样的条件,主人翁在特别也是旧时代走过来的知识分子,类似的人物与历史悲剧在无数同类人身上重演过。严歌苓也是在借陆焉识这一个人物抒吐对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情结。而《霸王别姬》的程蝶衣不仅具有绚烂的呈现性还有独一无二的特殊性,所以影片紧紧围绕他个人就没有问题,既是以小见大的展现时代悲怆,也是华丽苍凉的个人传记。

而《陆犯焉识》没有《霸王别姬》独特的优势,陆焉识没有程蝶衣的独一无二,小说本身已是借这个人物以小见大,电影作为更浓缩的艺术,就是要以小小见大!

所以我们看到了现在电影,只截取了归家这一段,整个作品的侧重点也从陆焉识变成了冯婉喻,她的行动是推动影片前进的力量。那是否这样就违背原着了呢?我认为是否定的。一个改编作品的好坏不在于它与原着有多少异同,而在于它们的精神内核是否相同高度。

从影片一开始陆焉识逃跑回家与冯婉喻在火车站见面,到冯婉喻后来失忆,陆焉识种种努力与痛苦,还有女儿的极左与改变。同样深深的表现着那个时代对人物的影响,虽没有原着的跨度与丰富,但通过无数的细节一样达到了同样效果。而且将焦点集中也利于发挥张艺谋的风格和特点,细腻的展现与叙事加上两位演员出色演出,将这”小小“发挥到了极致,也让我们见到了大大的”大“!

篇6:《陆犯焉识》读后感

这本书太过真实,赤裸裸的将时代,人性和现实扒开血淋淋的呈现在你面前,不让你有一丝幻想。

从留美博士,精通四国语言,坚持自我,有强烈自尊心的陆焉识到为自己据理力争的阶下囚,再到任人宰割,苟活于世的无期囚犯老几,这是时代的悲剧,更是一个不懂得圆滑处事还偏偏有硬笔杆的知识分子的悲哀。

这是一个连基本的生命权都无法被保证的年代,这是一个不容许文化人存活于世的年代,与其说这是人类社会,不如说它是动物世界之间毫无人性的撕杀,如果可以保全性命,可以背叛亲人,可以供出同类,人性中的温度荡然无存。

如果说老几在大荒漠里所受的苦痛都是时代的悲剧,还有他自作自受的产物,那他被释放后,亲人的利用,贬低,疏远便是我最不可容忍的地方,老几在大荒漠被打,被算计,被侮辱我都未曾觉得老几卑微,但是当他被释放后,亲人让他洗衣,干家务,称呼他老头子,责备侮辱他,这是最令我心痛的地方,一个人倘若在家中都可以被看不起那他可真的是很可怜,不是吗?

假如不是她,我就不回来了。陆焉识说

我会找的到的,随便你到哪里。婉瑜说

为见婉瑜,老几做了逃犯,也为了婉瑜,老几自首,为了婉瑜,老几要活下去,为了婉瑜,老几也邮出离婚协议书。

婉瑜等了一辈子陆焉识,却在陆焉识来到身边时不再认识陆焉识,婉瑜为了陆焉识付出了所有,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这个安静的女子却在有关陆焉识所有事情上都无比坚定不容置疑。

篇7:《归来》《陆犯焉识》影评书评优秀文

关键词:《归来》;张艺谋;期待视野;严歌苓;《陆犯焉识》

伴随着近二三十年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产品借助网络和传媒技术,彻底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无限地拓展了流通径域,提升了盈利空间,从而创造出惊人的财富。文化产品这块暴力蛋糕因为“文化创意”的无限性,与网络传媒等高端技术所造成的流通的无限性,二者的相互融合被称为“黄金产业”、“朝阳产业”。就是通过“文化产业”这个载体,带动传统形式下的文学作品被读者广泛阅读,更好的回归文学作品中,同时也是激励作者更好的创作。

一、《归来》造成的感官定式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以独特的视角和拍摄方法,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张艺谋的电影,可以说是用浪漫打造民俗奇景。前些年作品中的黄土地、大宅院、红灯笼、皮影、京剧、婚丧嫁娶等,这无疑是张艺谋电影首先创造的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因为充满感性而具有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几乎每一部作品在出台之前都给观众造成很强的心理预期、不能不说构成了面向市场的一个卖点。

就是因为导演鲜明突出的个人色彩,电影才构成了局限性。作为中国电影的方向标,张艺谋把这部拥有年代跨度较大、人物性格突出、典型时代背景、自然景观空远且多重叙事角度、人物情感纠缠复杂等特点的文学作品拍成一个小范围内温暖的爱情故事,尽管导演依然捧红了新的谋女郎,依然把浪漫艺术贯穿电影中,但还是不得不让观众对张艺谋接近于好莱坞式的宏大叙事结构的电影方向和制作感到失望,观众似乎对于不忠实原著的影视作品总是有太多的挑剔。

影片中那被抹除了的荒芜西北的自然环境、被简化掉的十年精神苦难的社会背景、被删除了的性格鲜明的继母恩娘等等都是构成这部作品不可缺少的前因后果。导演对文学作品的影视呈现也是其自我心理图示的表达,然而这并没有满足于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另一方面,在观众接受《归来》的影像形成一定的认知后,便会打破自我对电影呈现出来意义的前理解,從而融合成一种新的理解。

二、期待视野下的《陆犯焉识》

期待视野是姚斯在《文学史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提出的,是指接受者由现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电影《归来》淡化了宏伟的历史结构,导演将关注的点放在人物情感,这段跨越人生的别离使得这份具有年代性的爱情来反映特定的历史,让观众自行去理解。不论是电影票房上的成功还是口碑上的失败都可以引导读者一读或重读原著《陆犯焉识》。

书中的陆焉识是一个有一些复杂性的人,跟妻子的感情也是浪子回头型的,但在电影归来里,陆焉识更偏向于一个完美的人,跟妻子也是从头到尾都特别爱,看不到感情从何而来,这种完美性的改编删除了张艺谋忆苦思甜式的电影风格,严歌苓自己在采访中回答说书有比电影大5倍的容量,陆焉识基本上经历过了一个民族的苦难,他才悟出了自己对妻子实际上是爱的,他的妻子也是最有价值的一个女人。在这一点上,电影并没有给出很完整的解释,无法跟读者做到有效沟通,而读者再一次打破前结构,带着已有的生活阅读经验与作品进行又一次的融合。读者所有的理解最终都是自我理解,读者在严歌苓塑造的隐形的影像视图中的小说中理解和感悟着,其实就是在使自己在理解这部小说中的历史、人物、情感等的理解自我。

朱立元先生指出期待视野可以分为定向视野和创新期待,且认为期待视野正是这二者的对立统一。正如先生所言:“读者是在实践和现实中活动、生活的,他即使沉入阅读时也不可能全然抛弃对现实和实践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也会成为一种参照系而进入他的阅读视界的。读者有时就会把作品中的虚构世界与现实生活相比较,把文学语言同日常语言相对照。[1]张艺谋仅仅选了“陆焉识”平反归来的片段,受众群体因为电影形成的内视野,由“观众”转向“读者”,既成的心理图示与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外视野发生冲突,形成内外视野的二元对立。电影给予观众带来的影视定式极其自身生活中形成的历史定论,都决定了观众作为读者面对作品的心理图示。

严歌苓作为一个高产的华人女作家,其作品以鲜明的人物性格、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刻地社会价值蕴含,加之严歌苓凭借多年好莱坞专业编剧功底,给予作品影像化的特点倍受内地导演的喜爱,成为翻拍作品较多的作家之一。作为一个女性作家,自然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描写和关注较为明显,而《陆犯焉识》则是一改往日女性视角的写作方向,成为严歌苓第一部以一个男性主体为主导的小说。这不仅是严歌苓作品方向的新尝试,也是她写作生涯中一次勇敢的自我挑战。

读者理解《陆犯焉识》,总是从自己特定的视野出发去理解,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在理解。因历史的间距,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有读者自我的前见,甚至是偏见与误解。但在《归来》后阅读《陆犯焉识》是更加能够得到比电影更为愉悦的文化体验的。不可否认的是严歌苓在展示历史上是一个力求客观的作家,同时也难以逃脱女性主体生理上共有的感性介入作品。传统的解读总是要求克服这种由历史间距所造成的主观偏见和误解,要求超越“现在”的障碍以达到客观的历史真实,在这一方面严歌苓对于文革十年的典型深刻性的把握上还是弱了一些。社会各阶层对于精神苦难的十年灾难的体会程度和感悟水平不同,因此对于亲身经历过的一代人来说,陆焉识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所受的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的折磨都是历史的重演,甚至有些不足;而对于新一代的青年人来说这样的历史情节则是一种新的历史观的认知,更吸引他们这一代的则是旷世持久又丝丝入扣的爱情。电影给不了的,原著中相对的完整的做出了补充,一定程度上是与读者期待视野重合的。

理解本身就是一种视野融合,是读者置身于小说中随恩娘一起经历陆家从繁荣到败落,跟冯婉瑜一起执着地等待陆焉识从年少到年暮,透过陆焉识的眼睛看动荡社会中的人情冷暖的效果历史事件。读者带着对作家的先验认知和电影塑造的印象效果阅读《陆犯焉识》,就会发现小说结构之宏大、人物性格之复杂、自然景观之壮烈、爱情年轮之久远,远远要比电影定格出的画面更旷达、更感人、更浓烈。在读者与这部作品的主体交流和对话中,读者对作品的“期待视野”是前提和结构;而个人和时代的“期待视野”的差异性和多元性,造成了接受效果也即对作品意义理解的差异性和多元性。

三、结束语

如果说像有评论指出的“媒体的伟大与可怕在于它水滴石穿、有意无意地刑诉观众的趣味、喜好以及欣赏习惯、文化生活之模式,乃至深层心理文化结构的功能”。[2]那么像《陆犯焉识》这样的文学作品则是如同一颗钉子在每一个实际的日子中一锤一锤地砸进你的生活里,直到锈住在钢筋水泥里。

斯皮尔伯格给予《归来》“如此触动内心的电影或许是这个年代最有深度的作品”这样高的评价,相比之下《陆犯焉识》怕是更能肩负起这个殊荣,严歌苓的作品不仅可以满足个人期待,也能够满足大众期待,符合大众的审美经验和生活情绪。严歌苓在2016年书展中说因为有了电影,书才会卖得好,这就证明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到底是快速消费时代下的悲哀,毕竟她能够带人们回归阅读,获得灵魂深处的自我解读也是件乐事。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文化研究的视野:大众传播与接受[J].天津社会科学,2000(4):104.

篇8:《陆犯焉识》读后感

"夜上海,夜上海,迷失的不夜城……"

伴着邓丽君如夜莺般娇柔婉转的嗓音,我脑中慢慢勾勒出一幅奢靡繁华的景象:十里洋场霓虹灯闪烁、终日不灭;百乐门前舞女巧笑的倩影;还有黄浦江,船只川流不息,不顾一切似的奔向远方……

但长大后,我对上海的印象又发生了改变。石库门一幢幢、一栋栋排列成行,看起来沉默寡言,却又像是将这房子、这城市的秘密娓娓道来;还有那冬日里的老虎灶,在没有暖气的旧年,无数老上海人靠它烧出的热水熬过漫长湿冷的冬天;弄堂里的粉笔画出的跳房子图案、清晨深夜里买早点宵夜的推车……老上海在我的脑中逐渐丰满,直至有血有肉。它衰老又年轻;繁华又贫瘠;曾遭遇过无数重创,却又一次次顽强地站起来……

上海让人迷恋,吸引我逐渐深入地探寻她的秘密与魅力。我尤其喜欢上海的女子,这得益于各类电影,画面中的上海女子,身材苗条纤细,通身气派如神仙妃子却又不失南方女子的柔美温婉。惹人为其魂牵梦绕。

后来读严歌苓的小说,发现她的小说里常有上海女子的影子:《芳华》中美丽的林丁丁和卑微的何小曼;《寄居者》中孤绝坚强的May等。还有,《陆犯焉识》中的女主角冯婉瑜。

我能理解冯婉瑜。一见钟情,二见误终身,足矣形容冯婉瑜对陆焉识的爱情。你看,无知少女懵懂无知中嫁给一个会四国语言、曾赴美留学、20岁最年轻教授,而且,人家还是相貌堂堂一米八二的美男子。你说,你开不开心,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可是,你只是一厢情愿,人家根本不爱你,不仅是因为三观不和,还有中间夹着的一个别扭的恩娘……这样下去,简直要变成三流言情的开头。但是,严歌苓就是严歌苓,在她冷峻中夹杂着黑色幽默的笔触下,时代的大画卷缓缓铺开,两人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变迁,跌宕起伏。

一开始,冯婉瑜是卑微的,陆焉识在美国如何,她不可能半点风声都听不到,却选择默默原谅。

当陆焉识到了西宁,她似是觉得当年那个远在天边的少年终于和她的距离接近。冯婉瑜觉得好幸福啊,每日例行的秀娟小楷一封家书送往西宁,又每隔一段时间收到的陆焉识特有的苍劲笔触一封。感觉就在身边,这一生,就这样爱在内心,在话里家常,在每日所期盼的信件,和三个抚养成人的子女。所有的坚持都是一份对陆焉识的爱。

最后,患了老年痴呆的冯婉瑜,只记得那个风度翩翩的少年陆焉识,却不认得衰颓的老年陆焉识。复婚现场,她大闹现场,因为她心里记挂的仍是那个少年……

篇9:陆犯焉识读后感

两次长途汽车的距离加两天在家的空闲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想要写些什么必定要像书中陆焉识给婉喻写信一样腹稿盲稿来回打来回润色才不算亵渎,可是我等不及了,我曾认为等待爱情如杨过小龙女一般即是人类巅峰,我曾认为越狱如《基督山伯爵》一般九死一生之后便是快意恩仇,我曾认为苦难如《活着》富贵一家父死母死儿死女死妻死孙死已达变态极限,我曾认为父母子女之间如龙应台《目送》所说你们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样纯粹。可给这所有情感加个大环境――中国,加个大背景――文革,一切就都不明朗了。从十七八岁嫁入陆家就开始间或等待的婉喻,她与陆焉识一心相伴而不得的跨度不是杨过小龙女的16年而是将近六十年。比西天取经还难千万倍的越狱成功之后没有能像伯爵一样策马奔腾快意江湖,而是尾随了心上人几次之后便毅然决然的自首。再见面,妻女儿子都在,孙子孙女也有了,有人说物是人非是世上最残酷的形容,那么,物非人是呢?或者物非人非?

陆犯焉识,讲一个老囚犯陆焉识的。他是精通四国语言的留洋博士 ,是上海大户人家的大少爷,写一手好字,会打马球、板球、弹子,在外有意大利女郎爱得死去活来归国有红粉知己倾尽一切相救。是啊这样的人谁不爱,1米83,风流倜傥,还会盲写。你知道盲写吗,就是草稿初稿润色稿校正稿什么都在脑子里,写好一册当然也在脑子里装订,随时阅随时从脑子里调出。跟腹稿不一样哪怕是后想阅读也可以轻易从脑子里调出,这是盲写,也是这篇小说出来的途径,陆焉识朗诵着,他的孙女誊写着。不是陆焉识20多年的牢狱之灾无所事事才练就了这项本领,而是他天生过目不忘,天生而来的还有他的傲气,清高,见不得窘迫和可怜,这种气度给他带来了无数是非恩怨,20载牢狱,九死一生的磨难,但他仍然要感激这份气度,因为这气度为他赢得了冯婉喻的心。

篇10:陆犯焉识读后感

然而,时间最伟大是能教你认清一切。也许你的双眼会因岁月流逝而变得暗黄浑浊,甚至人影憧憧,但你的心灵,却愈加明亮透彻,透过喧器与嘈杂,沉静出的是真心与珍贵。

时间倒转,黑白斑驳是严歌苓的《陆犯焉识》中的主人公——上海公子哥陆焉识,他博学多识,风流倜谠,情趣皆备。他在属于他的时代里,活的自我,活得晒脱。

当被强迫迎娶了一个妻子之后,他选择离去,去追逐他那快意洒脱的时代。可他自我建造的小时代在大时代的滚滚车轮下,定会被碾压得粉碎。他一下从巅峰跌落到了谷底,被践踏、被遗忘、被放逐……时间被无限地拉长,放大,所有生命中的锁碎都让他猝不及防。

在时间拂过的湖面上,浅浅显现出一张清秀的脸庞,不是他以往的莺歌漫舞的红颜知己,亦不是一同灯红酒绿的朋友伴侣,而是那个一直在角落默默注视着他却被他漠视的妻子,原来真正欣赏他,守护他的是那个愿意在他风流后给他热饭,煮醒酒汤的冯婉瑜。当时间帮他清扫干净心房后,他的生命不再孤寂,不再落寞,他用他的全部力量去争取他和冯婉瑜最后的时光。

你听,时间多么无情啊!属于你的时代,说结束就结束,可是,你又听,时间多么深情啊,在你最绝望的境地中,从过去的时间里挖掘你不曾知道的宝藏。在时间的长河里,只有看见和看不见,听见与听不见,没有过去与现在。而人往往被糊涂增长的年龄所蒙蔽,听不见生命真正发生的声音。

多亏有了时间,才能洗净身上的肮脏与血污,多亏有了时间,我们才能看到那个洗尽铅华后的高贵灵魂所散发出的迷人光芒。而那些狭隘,险恶卑鄙的身躯,早早被埋葬在荒野里,无人收尸。

向时间鞠躬,做他真诚的崇拜者。

篇11:《归来》《陆犯焉识》影评书评优秀文

首先,在陆焉识身上我发现了东坡的影子,“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式的文人的善良、清高、无可救药的固执,以及不可否认的迂腐,更重要的是——向往自由,对自由的追求都是两人的毕生命题,我以为这也是本书的主题之一,文中“自由”的频繁出现,以及文章最后陆焉识失踪了,文章结尾作者写了这样意味深长的话,“我猜想邓指的小儿子给了他启发,让他意识到,草地大的随处都是自由。他把他的衣服带走了,还带走了我祖母冯婉喻的骨灰”。仔细想来,陆焉识的归宿自然明了,其中所隐含的主题意味也不言而喻。

此外,我觉得“焉识”二字也是别有深意的,可理解为不识,陆焉识在西北大漠劳改时名字的被隐去,以编号及“老几”代替,作为人生重要价值载体的名字的丧失,可视为对人精神的摧毁与个性的阉割,接着,在肃清“反革命”时男主人公由于对自己境遇的“焉识”而遭受迫害,女儿、儿子对他父亲身份的“焉识”,最后日夜企盼丈夫归来的妻子,却因丧失记忆,对最终归家的丈夫的“焉识”,这都鲜明地反映了在当时黑暗时代个人身份角色的丧失,继而给人带来的巨大的伤害与沉重的悲痛,一个个“焉识”背后都饱含辛酸,两个字也正揭露了这段历史正是怎样一步步扭曲撕裂了个人与家庭的至亲联系,达到摧毁个人的目的的。我也在想,作为旅美华人作家,严歌苓取“陆焉识”这个名字,应该也表达了她对祖国大陆那段历史的沉痛历史“焉识”背后的再识与批判吧。当然,陆焉识对冯婉喻由不爱到爱这一心路历程也颇值得玩味。

最后,就电影来说,更加注重情感与场景的融合,以及细节的把握。就像最后陆焉识为唤起婉喻记忆弹《渔光曲》,手指慢慢敲击琴键,那天看时,居然没声音,但还是能感受到,空气凝固了,唯有声音在飘荡,随着旋律,爱的真情缓缓溢出,丝丝入扣,直至每人心间,那个场景,不知引多少人泪如雨下,令人回味!而我读完小说却没有这样流泪的感觉。所以,正如张艺谋所说:“文艺片从来就不是卖大票房的。”窃以为只要能够有勇气去改编,拍出来能带给人们一点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归来》《陆犯焉识》影评书评优秀文】相关文章:

归来影评范文05-16

归来的影评范文05-19

电影归来影评范文05-25

电影归来精彩影评06-27

百部书评影评作业06-22

英文影评和英文书评09-05

断背山英文影评范文06-08

编导优秀影评范文05-23

优秀电影影评范文06-06

优秀教师电影影评07-25

上一篇:说进心坎的优美句子下一篇:体重称指针5的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