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现代诗歌范文

2022-05-27

第一篇:豪放现代诗歌范文

文学鉴赏《苏轼及其豪放词》

《苏轼及其豪放词》

【摘要】苏轼,即苏东坡,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4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

【关键词】苏轼 豪放词 代表作 风格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因如此,宋后历代以来,人们论词,必提苏轼 ;若提苏词,亦必提其“豪放”之风。这几乎是一个规律了。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山鼻祖,他的一系列豪放词是北宋豪放词派形成的重要标志,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刘辰翁就曾说过:“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轼词作是比较丰富的,据统计现存三百四十多首。苏词风格多样,既有代表性的豪放风格,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也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还有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的“婉约词”,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本文想根据自己的理解,再结合几首苏轼有代表性的“豪放词”,简单论述一下苏词中被历代论家所忽略的豪放中透露出来的悲壮、凄凉、哀婉甚至一丝浅浅的“消极避世”的审美特征。苏轼词由“纯粹的豪放”到“豪中见悲”有一个渐变的过程。词中“悲”的成分明显加深有两个较为显著的标志。一是在他45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一是在他59岁被贬往惠州时。其中后一次给素食的影响更为强烈。苏轼在其自题画像中说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话一般被认为是苏轼的“自嘲”,实是苏轼对自己人生、创作道路回顾后做出的一个深刻认识和总结,这起码说明,在苏轼自己看来,他在这三个地方的经历与创与其以前时是有很大不同的。他在此时的诗词创作中融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只是这种变化显得很微弱,较难被读者体察而已。朱弁在《风月堂诗话》中有云:“东坡文章,至黄州以后人莫能及,为黄鲁直诗时可以抗衡。晚年过海,则虽鲁直亦瞠若乎其后矣。或谓东坡过海虽为不幸,乃鲁直之大不幸也。”这又从一个侧面说明,苏轼的文学创作再贬至黄州尤其过海之后,发生了一定变化,其成就更为突出了。这是从人生经历对创作的影响角度而言的。我的想法是,素此在经历了两次重大挫折之后,词作更倾向于表达自己内心伸出的那种悲哀和痛楚,更倾向于表达一些个人性的感情了。而表达着种人生悲壮的东西更能打动人心,更能切近读者,这也许是苏轼被后来历代文人尤其是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失意文人所推崇的一个原因吧。这些凝聚了了苏轼太多无奈的叹息制作,故不失其豪放达观之人生态度,然实是和着他血和泪写成的,是将人生的痛感转化成了审美的快感。只是作者高

超娴熟的技艺及其中更多的乐观成分几乎掩盖了那份悲凉,让我们难以体察而

已。

我以为,苏轼的纯豪放词的代表作是《江城子·密州出猎》,而非那首公认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且看他早期的这首江城子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

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作者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

壮志和豪迈气概。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

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

人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

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作者以孙权

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

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读来自有一种豪迈之感。

作者在这里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斗志的形象。此中并未透露出对自己被贬的哀

伤。可见此时的苏轼满腔是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而对个人受到的不公

正遭遇去丝毫不在意,即便是“鬓微霜”,却“又何妨”呢?在稍早的《沁园春·密州

早行马上寄子由》中,作者还表达了自己“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少年时代意气

风发、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在此将此词录出,读者诸君可与后面的几首词作一

比较,会发现与他被贬黄州后是有较大区别的。

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

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

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乌台诗案”后,苏轼开始更加真切而深刻的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幻不

定。个人不幸命运开始更多地融入词作,其悲剧性也因此明显加深(需要仔细体

会方能感觉出来)。在当时那种社会背景下,苏轼有些想法是不敢直接言说的,

只好非常含蓄隐曲地表达(不知大家还记得否,柳三变因一首《鹤冲天》:“才

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

低唱。”惹怒宋仁宗,称其“此人花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

而“奉旨填词”了几十年。这件事就发生在苏轼之前一段时间,一苏轼之博闻,应

当很是清楚。);再者,尽管苏轼一次次的感受到“人生如梦”这个命题(具体论

述参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五章),但他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

而是力求自我超越,始终保持着乐观顽强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所以词

中“悲性”的表达既隐曲又微弱,不易发觉。这种现象在他被贬黄州以后尤为明显,

故我在此选了他被贬黄州及此后的作品自认最具代表性的三首:定风波(莫听穿

林打叶声),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和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来做一分析。

下面结合前人对这几首词的分析及自己的理解,简述苏词中“悲”的气息。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

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

也无晴。

这应是苏轼词向内心世界转向的一个重要标志(个人观点,有待商榷,欢迎质

疑)。读这首词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像到一个孤苦的老人,在雨中蹒跚而行,竹

杖芒鞋真能胜过骑马吗?那只是无奈的自我安慰罢了。闭上眼睛设想一下,那位

老人突然转过身来,坚定的眼眸中怎能不流露出一丝凄凉或者悲哀呢?眼角流出

的,谁知道是雨水,还是酸涩的泪水?斜照相迎,更多的知识老人的一厢情愿吧。

下面的这首临江仙将这种感情升级了: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历来论家称赞全词风格

为“清旷而飘逸”,却独不见其悲。下面重点介绍一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深秋之

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

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上阙首句“夜饮东坡醒

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

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

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

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家门口停留下

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

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

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上阙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阙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下阙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重中之重,枢纽所在。以上两句精粹议论,是化用了庄子的“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言,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了对整个存、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无限的大自然之中。“夜阑风静彀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上词之后,“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根本未去“江海寄余生”。这则传说,生动地反映了苏轼求超脱而未能的人生遭际。其词作之悲蕴含的人生不遇之辈正在于此。还有这首卜算子: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一般认为,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我表示赞同。

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这两名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我想到了他的门生黄庭坚所对此词的评价:“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一个叫黄苏的人也曾评论道:“格奇而语隽”。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固然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苏轼“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选景叙事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此句来自百度贴吧苏轼吧,我以为说得很好,故而录于此)是一般词人所不能的。但苏轼心中不会有一层难以言说的悲凉?“有恨无人省”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吗?“人不知而不愠”是非常难做到的,苏轼虽然做到了,但内心还是存在着一种困苦,只能“拣尽寒枝不肯栖”了,但寂寞沙洲上的寒冷,确是挥之不去!

不妨再简单提一下那首还是作于黄州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这首词中,素食已经流露出较多对自己部位朝廷所用的郁郁了。他对年纪尚轻就已功成名就的周瑜特特别钦慕,由此而慨叹自己年岁老大而遭遇坎坷,空有济世之才、报国之志却不得施展,积极地人生态度之外显现了一丝不易觉察的悲哀,与前面提到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不一样了。所以,我选择用“苍凉悲壮”四个字来形容这首词。

如果还不能让大家信服我以上的论述,大家还可以参考苏轼其他大量的诗、古文、辞赋等,那里有很多作品都可以说明苏轼在经历众多生活磨砺之后,人生态度、创作风格所出现的细微变化,即悲叹人生成分的增加。在几首词作分析之后,我想在这引用苏轼《谢量移汝州表》中的一段话,让我们体味一下这位大师的悲哀:“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憔悴非人,张狂失志。妻孥之所窃笑,亲友至于绝交。疾病连年,人皆相传为已死;饥寒并日,臣亦自厌其余生。”不知道这份人生的悲凉您体味到了没有。有这种感情,必然会在诗词创作上有所体现的。

综上可见,苏轼后期所作多是为“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了。“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的苏轼,似乎也只能如此了。总的说来,“豪中见悲”是苏轼众多豪放词的一个总体审美特征,但历来为人所不注意。一种比较接近的说法是“在(苏轼)词的背后有一种宏观的视角,再观照人生的悲哀不幸时常能加已超越,从而不同于晚唐五代词的一位陈免于感伤。”再申明一点,大关的人生态度和豪迈的创作风格是苏轼一生的主流,“悲”只是其此做种含蓄流露出来的一小部分内容而已,这根本掩盖不了苏词昂扬乐观的主题。这里的“悲”乃发自生命最深处的悲叹,亦绝非一个“悲哀”所能形容的,更不等同于“悲观”。豪中见悲,悲而不厌世,这是我对苏轼豪放词的一个整体理解。

苏轼即便再达观,再超然,他还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着普通人的情感的人,是

一个虽受佛理、道家思想广泛影响,但他毕竟还是有大才气、一腔济世之志的儒士、文人。因此,苏词尽管颇多豪放之作,但时而流露出一份悲凉则是不可避免的。这不仅不会影响苏轼的人品及文学成就,反而能够加强他在我们普通人心目中的地位,更加拉近它与我们的距离。中国古代文人中,我最敬佩的还是苏轼。

第二篇: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案

省射中“三步五生”课堂学习资料·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省射中“三步五生”课堂学习资料·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课前自学案

(一)

一、自学导航

【学习目标】

1.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和其人格魅力。

2.能够依据李白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特点,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3.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 【学习内容】

《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送友人》《将进酒》 1.李白在诗歌中展现了怎样的情感?

2.李白的人生经历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李白“豪放飘逸”的灵魂深处是什么? 【补充资料】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应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为被灭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说缺乏佐证。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李白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一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

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会稽(绍兴),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他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也有说是:“醉致疾亡”,

就是喝酒引发疾病而死(见皮日休《李翰林诗》)。也有说是单纯的喝酒醉死(见《旧唐书》)。也

有说是醉酒入湖中捉月溺死,这种说法古已有之且广为流传。

作品背景:

《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预习思考】

1.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我欲因之.梦吴越:代神游天姥山的愿望

⑵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惊,

⑶虎鼓.瑟兮风为马:演奏

⑷失向来之烟霞..:代神异的景象 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低头;服侍

(6)势拔五岳掩.

赤城:超过 2.给加点字注音: 瀛.洲 yíng

天姥.mǔ

剡.溪shàn

渌.水lù

脚著.zhuó.... 谢公屐.jī..

石扉.fēi...

澹.澹dàn

訇.然hōng

魂悸.jì..

3.说说你对诗歌题目的理解。

⑴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⑶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

⑷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 ⑸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

四、

五、

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4.从全诗看,哪些是写实,哪些是写虚(梦)?

入梦缘由(现实)→梦境路线(梦中)→梦中仙境(梦中)→梦醒留别(现实) 5.理清本诗结构

一.入梦缘由

现实天姥 神奇雄峻 二.梦游幻境

梦到剡溪 清幽寂静

白天景象 壮美奇绝

夜间景象 离奇险怪

神仙洞府 壮丽辉煌

梦境消失 无限留恋 三.抒情表态

蔑视权贵 反抗现实

- 1省射中“三步五生”课堂学习资料·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省射中“三步五生”课堂学习资料·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课后自学案

(一)

一.自学《月下独酌》 1.李白的月亮情结

李白从小就喜欢明月,《古朗月行》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悲凉 寂寞更加浓郁和难以排解,突出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

③都说“举杯邀明月”一句中的“邀”字传神地表达出诗人此时的心境。说说你从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明确:“邀”字,主动者为诗人,因自己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轮明月在幼小的李白的心灵里,明月已经是光明皎洁的象征了。他常常借明月寄托自己的理想,热切地追求她。《把酒问月》一开头就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里也说:“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想攀明月,又想揽明月,都表现了他对于光明的向往。正因为他厌恶社会的黑暗与污浊,追求光明与纯洁,所以才对明月寄托了那么深厚的感情,以致连他的死也有传说,说他是醉后入水中捉月而死的。明月又常常使李白回忆起他的故乡。青年时代他在四川时曾游历过峨眉山,峨眉山月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写过一首《峨眉山月歌》,其中说“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很为人所传诵。他晚年在武昌又写过一首《峨眉山月歌》,是为一位四川和尚到长安去而写了送行的。诗里说他在三峡时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峨眉山月万里相随,陪伴他来到黄鹤楼;如今又遇到你这峨眉来的客人,那轮峨眉山月一定会送你到长安的;最后他希望这位蜀僧“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明月是如此地引起李白的乡情,所以在那首著名的《静夜思》中,才会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想起家乡四川来了。明月,对于李白又是一个亲密的朋友。《梦游天姥吟留别》里说:“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在另一首题目叫《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的诗里,他又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简直是以儿童的天真在看月的。更有意思的是,当他听到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消息后,写了一首诗寄给王昌龄,诗里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在李白的想象里,明月可以带着他的愁心,跟随王昌龄一直走到边远的地方。

当我们知道了明月对李白有这样多的意义,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在《月下独酌》这首诗里李白对明月寄予那样深厚的情谊。“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从小就与之结为伴侣的,象征着光明、纯洁的,常常使李白思念起故乡的月亮,是值得李白对她一往情深的。孤高、桀傲而又天真的伟大诗人李白,也完全配得上做明月的朋友。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酒销愁,写下了本文。

3.结合课文注释,读懂《月下独酌》的大意。 4.思考下列问题,深入理解诗歌。

① “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清寂寥”“离情别恨”“征途羁旅”“思念家乡”“渴盼团圆”等意。在这首诗中“月”的意象含义应该是什么?

明确:应有“冷清寂寥”和“ 品质高洁”的含义。 ②在“花前月下”的良辰美景中,诗人却“独酌”。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明确:“以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显得刻骨铭心,效果是使

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但明月也是高洁的意象,因而也寄寓着作者高洁的品质在其中。 所以“邀”字,以物为友,既表现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

④诗人邀月与影为友共饮美酒佳酿,共享美景良辰,但仍无法排解心中愁苦,从哪些字词可见? 明确:“不解” “徒随”“暂伴”表明了虽以物为友,但物何以为友,以物为友是无奈之举,更写出了作者的孤独。

⑤“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明确:“永结”与“相期”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愿。 二.诗歌赏析

这首诗突出写一个“独”字。李白有抱负,有才能,想做一番事业,但是既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独的包围之中,感到苦闷、旁徨。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听到一个孤独的灵魂的呼喊,这喊声里有对那个不合理的社会的抗议,也有对自由与解放的渴望,那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真是足以“惊风雨”而“泣鬼神”的。 开头两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已点出“独”字。爱喝酒的人一般是不喜欢独自一个人喝闷酒的,他们愿意有一二知己边聊边饮,把心里积郁已久的话倾诉出来。尤其是当美景良辰,月下花间。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这种心情,但是他有酒无亲,一肚子话没处可说,只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邀请明月和自己的身影来作伴了。这两句是从陶渊明的《杂诗》中化出来的,陶诗说:“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不过那只是“两人”,李白多邀了一个明月,所以是“对影成三人”了。

然而,明月是不会喝酒的,影子也只会默默地跟随着自己而已。“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结果还只能是自己一个人独酌。但是有这样两个伴侣究竟是好的,“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暂且在月和影的伴随下,及时地行乐吧!下面接着写歌舞行乐的情形:“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月徘徊”,是说月被我的歌声感动了,总在我身边徘徊着不肯离去。“影零乱”,是说影也在随着自己的身体做出各种不很规矩的舞姿。这时,诗人和他们已达到感情交融的地步了。所以接下来说:“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趁醒着的时候三人结交成好朋友,醉后不免要各自分散了。但李白是不舍得和他们分散的,最后两句说:“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无情”是不沾染世情的意思,“无情游”是超出于一般世俗关系的交游。李白认为这种摆脱了利害关系的交往,才是最纯洁的最真诚的。他在人间找不到这种友谊,便只好和月亮和影子相约,希望同他们永远结下无情之游,并在高高的天上相会。“云汉”,就是银河,这里泛指远离尘世的天界。这两句诗虽然表现了出世思想,但李白的这种思想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就其对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庸俗关系的厌恶与否定而言,应当说是含有深刻的积极意义的。 三.完成《同步练习》P17《月下独酌》的相关练习。

- 3

)

)

省射中“三步五生”课堂学习资料·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省射中“三步五生”课堂学习资料·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课堂导学案

(二)

二、课前热身(演讲、古诗、美文、时评等课前5分钟活动,每人按老师的要求准备你今天假如上场的内容,老师随机抽查。内容准备在自己的随笔本上)

同学展示要点:

三、预习展示与点拨(师生互动)

四、课堂练习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1.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作者在这首诗中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明确: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悲→ 欢→愤→狂

①开头四句写悲。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上句写大河之来,上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味。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

②“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转悲为欢。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

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宣泄出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诗人说他们“寂寞”,不是否定他们,而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

④“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极点。这是可信的,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2.“人生得意须尽欢”诗人为何而欢?这里“月”这一意象有什么寓意?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有用”而“必”,一何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 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但这“欢”是借酒浇愁的 “欢”,是暂时的“欢”。

这里“月”这一意象的寓意既指情感的无奈,又指时空的永恒。

3.诗人是如何表达愤激之情的?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主旨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相比,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诗人先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点明全诗主旨,集中表现了诗人离开长安时的愤激之情。“钟鼓馔玉不足贵”实际上是对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蔑视否定,“但愿长醉不复醒”实际上 是一种消极 的反抗,无力反抗,借酒消愁。然后“古来”一联,以抒情的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再举出例子,引出陈王曹植,借以自况。

在内容上:

(1)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和愤激之情。 (2)不同点:“安能”一句于愤激中略见昂扬,本诗中“但愿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方式上:“安能”是直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曲达。 4.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钦佩他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兼以自况。)

5.诗人又是如何表达狂放之情的?全诗中“酒”这一意象有什么寓意?

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狂放!。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酒”是本诗的中心意象,它可寄寓表达欢悦、得意、失意、愁苦之情,但本诗表达的是失意、愁苦之情。

6.为什么“愁”令李白难以释怀,要借酒来消?

为自己怀才不遇的悲伤叹息;为古来圣贤不得重用而扼腕悲叹。

7.从这首诗的哪些语句你能读出李白的豪放飘逸的诗风?

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横放杰出,用辞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 5省射中“三步五生”课堂学习资料·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省射中“三步五生”课堂学习资料·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怎样的呢?(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这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7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是。这首诗抒情豁达大度,情深而不觉悱恻,意切而不露哀伤,有宛转蕴藉之妙。 (2)同:都是离别诗。异:王诗在离别之时不效儿女之态,认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离别而无离别之意,有旷达之感。李诗借比喻和班马的鸣叫表达了离别之情,但离而不伤。

- 7 -

第三篇:豪放的含义与造句例子[范文]

【豪放的拼音】:

háofànɡ

【豪放的意思】:

气魄大而无所拘束。

【豪放的近义词】:

粗犷 豪迈 豪爽

豪放造句

1、他的书法刚劲豪放。

2、他的性格豪放。

3、李纲是两宋之交豪放词派的领袖吗?

4、戴高乐将军必须说服他的那群豪放的法国人同他一道干。

5、他这个人做事豪放不羁。

第四篇:宋朝豪放派词风研讨

《宋朝豪放派词风研讨》课题开题报告

中学语文课本中,编选了众多优秀的古诗文作品。其中,词是重要的一部分。词始于南朝,形成于唐而盛于宋。宋词古代文学的阆苑里,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代表着一代文学之盛。

一、课题研究背景

1、简述研究对象

豪放词与婉约词是宋词的两大派别。豪放词表现出豪壮,恢弘的语言风格。

(1) 形成与发展

苏轼一扫花间词派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豪放词派。他的词不拘一格,内容广泛 ,包罗万象。南宋刘辰翁曾言:“辞职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可见,苏轼作为豪放派的奠基者,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轼之后,辛弃疾将豪放词推向了高潮。他的词,多以爱国题材为主,慷慨悲壮。大大开拓了豪放词的思想意境与表现力,提高了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特点

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豪放派内部的分派较少,仅有苏派、辛派、叫嚣派三个阶段性的细支。其风格虽然总称豪放,然而各词人风格亦有微差:苏词清放,辛词雄放。南宋后期的某些豪放词作则显粗放。

2、研究意义

(1)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宋朝豪放派的形成过程和词风特点。

(2)有助于深入了解豪放派诗人的生平经历,对其词风的影响。

(3)有助于学习豪放词中意象和典故等的运用和表达效果。

(4)有助于品位赏析豪放派词作语言,积累古诗文。提高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内容

1、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研究豪放词的出现与当时历史背景的关系,及在此之前其他派别的发展。

(2)研究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等的生平经历。

(3)研究豪放派词风的特点及表现形式。如 意象和典故等的运用

2、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查阅资料,翻阅书籍,查找典籍等方法,具体分析豪放词,以更完整理性的认识宋词豪放派的特征。写作时可引用的更合理恰当。

3、预期成果

论文,撰写有关宋朝豪放派词风研讨的论文。

三、人员及安排

指导老师:课题组组长:

组员:

安排:

1、查阅资料(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

2、整理资料(进行分类,归纳)

3、写论文,进行润饰修改。

宋朝豪放词风的研讨

说到宋朝,就不得不说宋词,说道宋词,就不得不提词风。词,她萌芽于神话传说,从诗经中诞生,又经历了楚辞,诸子散文。历经了两汉文学的陶冶,又接受了魏晋南北朝四言,五言,七言,小说等的洗礼。最后到隋唐,少女初长成。最后到了宋,达到了一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潮。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在这期间,词逐渐演变成了众多的词风,形成了各种风格特色,各个派别。但是说道宋朝的词风,就不得不提到其中的一种风格————豪放派。

豪放是一种写作风格,它体现着作者的性格,思想,胸怀等等。之所以把一些作品综合称之为豪放派,是因为它们词体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 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其中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等为代表。前两者是豪放派的两个大文豪,合成“苏辛”。现在我们以苏轼为典型来分析豪放派的风格特点。苏轼执着于豪放,旷达的风格。这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首先在苏轼生平创作的这些文学作品中,词风不尽一样,有豪放,旷达,婉约。可以看出苏轼并不是一味只追求豪放的词风。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 但是在翻开《东坡乐府》,雄健豪放一类的词在他的三百四十多首词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是很高,但这类词在词史上具有异乎寻常的影响力,是苏轼对唐五代以来“绮罗香泽之态”词风的最有震撼力的变革,也是苏轼艺术创新精神的最有力展现,它拓宽了词路、词境、词风。接着来看苏词的内容,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如: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官场黑暗。被贬不知道有没有被升的机会。当别人正在有心忡忡,担忧自己未来的征途时,他们一定没有心情去欣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可苏轼却不然,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 然而,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可能当你抱怨后,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时人们又要说。真是天意弄人呢?是吗?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生活条件不好。“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初入庐山》诗)也涂个清净逍遥,说到底。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我到不这么觉得,我觉得是: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风筝很轻,才能飞的很高。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下片是写,天转晴了。“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的春风把酒吹醒了,有点冷,冷吗。“山头斜照却相迎”不冷了吧。这个转,转出了味道:当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绕时,如果一味的抱怨,可能到顺境时,你也不能把握了。你应该时刻记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晴”。天晴后,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月圆了就缺,缺了有圆,反复循环。雨后便是天晴,天晴后便是下雨。如此循环,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佛说“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

有黑就有白,有正就有反,有豪放必然就有婉约。豪放派和婉约派组成了大半个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有柳永、晏殊等。其中属柳永最有代表性。

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因此柳永词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不同于苏轼的因政治因素主导,柳永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如: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在离京都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情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 豪放于婉约的区别,可用《历代诗余》引俞文豹《吹剑录》:“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牙板,唱“大江东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一首豪放词)。可见豪放派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结构上跳跃动荡,纵横潇洒,造成一种开阔、健朗的艺术境界,格调显得清超豪迈,固然为婉约派所不及,但在具体形象以及人物心理状态的细致描写和刻画上似稍逊于婉约派。婉约派写景则铺叙细腻,曲尽其形,

且辞藻华美,抒情则委婉含蓄;而豪放派写景则大笔勾勒,朴实明快,不用辞藻,抒情则直写胸臆。这样豪放派就给人以“冲口而出”的感觉。

这样,豪放派之于宋词的地位与特点已经昭然若揭了。豪放派以它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等特点与婉约派一起组成了灿烂的宋词文化。

第五篇:东坡与稼轩豪放词风格的异同

单位:江永县进修学校

姓名:周爱松

考籍号:290105200225

内容提要:

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已经在五代时就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到了宋代,词的发展蔚为大观。无论是在词的题材,还是词的内容,词的技巧上都获得了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在风格上,宋人把词从靡靡之音中解救出来。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开创了词的豪放风格。而苏试和辛弃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但由于他们的个人气质,生活的经历不同。因此,他们的豪放词风格同中有大异。总之,东坡的豪放词豪放中见旷达,洒脱。辛弃疾的豪放词则豪放中见慷慨悲壮沉郁,气魄雄大。一个是士大夫文人之词,一个是军人英雄之词。

关键词:

苏东坡

辛弃疾

豪放词

一、豪放词的发展历程

豪放词源远流长,与整个词史相始终。早在唐、五代词体初兴时,一些“边塞词”即可视为豪放词的滥觞。如现存敦煌曲子词中的《望远行》、《生查子》等。文人作品中有韦应物的《调笑令》和毛文锡的《甘州遍》等。在北宋词中,首先把豪放风格带入词的,当推范仲淹的《渔家傲》。在这首词中,作者首次把西北边陲的鼓声带入词坛,使词进一步向社会化靠拢。本篇为发端者之一。全词气魄极大,语气沉郁雄浑。风格悲壮,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充满字里行间,开苏、辛豪放词先河,同时他是北宋词风转变的一个标志。(1)到了苏东坡和辛弃疾更是把花间月下,谈恋爱的男女带到了塞外,赶到了战场上。尤其是辛弃疾,他在继承苏东坡的前辈词人的基础上,以词人中特有的战斗精神和爱国思想,使其词在战场上得到的实践,不仅延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了具有雄放阔大的作品,而且以蔑视一切陈规的气势以及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进行了极富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范围,开拓了更自由广阔的天地。

二、苏、辛豪放词创作的社会和个人因素

法国的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2)中认为:一种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同样一种文学风格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时代土壤。苏、辛的豪放词创作也得益于一定的社会因素,但主要的还是个人因素。 随着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愈演愈烈,随着词的诗歌形式的日益成熟,加之范仲淹的导夫先路,词的题材愈来愈扩大了,但毕竟在发挥社会功用上面。尤其是到了南宋初期,许多志士仁人放对偏安求和,力主恢复中原。不仅见之实际行动。同时也通过各种文学样式来抒愤,来宣传。靖康之变的社会巨变,民族斗争的白热化。在创作题材和风格上给词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苏、辛无疑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苏、辛分别在北、南宋这样的土壤下吸取了不同豪放词风格的养料。

另外从个人因素看:苏东坡生活在北宋,在这一历史阶段,虽然说国内各种矛盾都趋于尖锐复杂,但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所引起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对他的影响比较大。他就是在新、旧党的斗争中遭受坎坷的。他为官数年,宦海浮沉,大起大落。尽管如此,但一方面,他有儒家的入世思想。胸有大志,随时为国家效力。在贬黄州是他写下了《念奴桥·赤壁怀古》。那种“乱石穿孔,进套拍案,卷起千堆雪”气势和英雄形象都是苏东坡所追求向往的。而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失败之后,他能够采取回避的态度,接受了老庄的处世哲学,他又是天才横溢、秉性中奔放乐观与自由、自信。在思想上,融儒、释、道思想于一体。能够表现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心态。拿的起,放得下。因此,在他的词作中,便是“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的气势,奔放。即便是“人生如梦”、他也在“把愁苦寄托给江月”中寻找旷达。而对于辛弃疾的一生。他生活的历史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这种矛盾的深度和广度,决非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可比拟的。这是一场民族存亡,你死我活的大搏斗。正是由于在这种时代生活的辛弃疾,青少年的他亲眼所见,有过青少年时期的那段火热的斗争实践。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就形成他一腔的忠愤之情和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思想。在这种形势下,在时代人民的需要下,不可能采取回避的态度。弃黎民百姓于不顾,而只能“事有可为,杀身不顾。”而行其志。想忘世而不能忘世,欲求超脱而不能超脱。因此,在这种进功立业与隐逸之间难以抉择,就反映到他的词作中,表现出战斗中的慷慨激昂、悲壮的豪。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沉郁顿挫词风。

三、东坡和辛弃疾豪放词的同和异

1、东坡和辛弃疾的豪放词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他们的豪放词具有共同之处:

他们词风的共同之处在于那些语言明快、直抒胸臆的作品。由于苏、辛两人都是积极入世的士大夫,都表现词的社会工具性价值。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历史责任感。要求干预现实、为国效力。所以他们的一些词都豪气万丈,有气势。如苏东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以“老夫聊发少年狂”起首,开篇聊发正是作者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而心深处郁积已久苦闷无法抑制的迸发。“少年狂”则说明他雄心未灭,壮心未老。豪气十足。又如《念奴桥·赤壁怀古》,作者通过集中周瑜的形象,刻画了一个年轻气盛,具有雄才大略。从容不迫。谈笑间大破敌人的儒将形象。而以“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借怀古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及对老大无为的感叹。同样,辛弃疾的《破阵子》

“醉离挑灯看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样要求为国效力,建功立业。而一句“可怜白发生”则感叹自己白发上头,大好时光已经流逝报国壮志难以实现。等等,以上苏辛的词都表现出了豪放气概,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

2、下面我们着重谈谈他们之间的显著差异。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品:一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个苏东坡,一个辛弃疾,你怀古,我也怀古,同为豪放词;你方唱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也吟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可谓“竞自风流”,一时难分高下。难怪二人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好比巍巍耸立的两座驼峰,可比肩相共,合称“苏辛”了。记得一副对联专写辛弃疾成就与为词之风格:“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恰道出二人词的前承后继的密切关系。但是,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二人词虽有相通之处,也是有着明显区别的。首先,写作目的、背景不同。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约作于公元1054年,当时,作者40多岁,贬于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是个闲职,这对于一向想建功立业、素有大志的苏轼来说,不啻是一场重大打击——身贬异地,命运难定,远离朝廷,顿觉报国无门。于是,满腔悒郁与悲愤亟待排遣,便只好借写周郎以自慰,聊发怀古之幽思,而寄半生无成之感慨了。

而辛弃疾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约作于公元1076年,其目的是申诉当前对西夏战争的不利,警告当时拥有兵权,好大喜功的韩佗胄,勿沽名钓誉而急躁冒进,同时,也为自己的长期闲置而不被重用鸣不平,对朝廷中无人能恢复中原失地深表隐忧。所以,这首词与其说是一篇怀古之作,倒不如说是一篇启奏书,一篇倾吐心中不平的志气篇。其次,怀古内容不同。苏轼词题为《赤壁怀古》,立足怀古,旨在追念与仰慕三国时众英雄,尤其是年轻有为、俊采风流的周瑜。词中写周瑜:英俊潇洒,儒雅而多情,更为重要的是他少而得志,深得孙氏家族之重用,结为内亲,又足智多谋,立下不世之功,声名远播。此等际遇怎能不令同样有才华而仕途坎坷的作者感慨万分呢?所以借怀古慕英雄自慰人生的不称意,则必成自然之势。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从内容上看,虽也属怀古之作,词中多典,略显繁杂,但该词的取材范围却仅限于京口北固亭之一地,写的可谓紧凑与精简。京口,今江苏镇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作为一个早年就曾参与抗金的名将,一个关心国事立志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诗人,一旦登上军事重镇京口之北固亭,则必定会万事皆涌心头,心忧天下之事了——借怀古以寄当时之忧。可以这样说,该词其怀古是表面的,其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才是本质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里有雄心壮志的真情流露;“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有对统治者盲目出兵的严辞警告;“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有对早年驰骋沙场,纵横中原的战斗回忆;“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有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所寄的隐忧;“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既有报国无路的伤感流露,更有对国事关注的热肠慷慨。总之,辛词《京口北固亭怀古》与苏词《赤壁怀古》相比自不同,它更多的是立足现实,着眼于祖国的前途与命运,现实性更强。再次,写作方法、表现技巧不同。苏轼词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多用烘托、反衬手法。 词中写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笔精练、传神。“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概括有度,抒情自然。这里,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能创设出赤壁古战场的雄奇险峻之势,更好地突出驾驭这场战争的主帅——周瑜的指挥若定与文韬武略,较完美地塑造出一个年轻的成功者形象。借以表现作者自己的渴慕英雄,建功立业的用世之情。此外,写三国时的众英雄,写小乔的初嫁,无一不是采用烘托手法,突出周瑜的智慧与伟业,英俊与潇洒,风流与儒雅。辛弃疾词,则多叙事、用典。词中从孙权写到刘裕,写到刘义隆,写到霍去病,写到廉颇,无处不用典,以至不太长一词竟多用五典,可谓是典故入词的大胆突破与典范示例。可以推想,作者当时肯定是心怀国事才登上北固亭遥望中原。彼时彼地,也一定是“万事忧乐寄心头”,凡与北固亭有关事情一并向作者脑海涌来,几令作者“将栏杆拍遍”而难尽悲愤。其用典以叙事,其叙事以抒情,实属自然之势。尽管如此,也能让我们透过他的屡屡用典,窥见其“欲说还休”的难言之隐与艰难心曲,洞见其志在收复河山的“铁石肝胆。”前人评辛弃疾词,多道其沉郁悲壮之风如唐朝之老杜,很为中肯。最后,结尾感情不同。苏轼:“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体现更多的是豪放与旷达,虽有“人生半百而无成”的感慨与遗憾,但在勘破仕途的苏轼看来,人活着更应该洒脱与大度。也许苏轼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此,他很会自遣与自嘲。尽管此时已是“早生华发”而“人生如梦”,但“借酒以酹江月”也倒不失为一种超脱世俗、摆脱烦恼的好办法——无半点沉沦与忧愁!辛弃疾词是如此结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热心报国之志终不能捐弃放下!尽管无人引荐老身,然而一旦沦为贫身,让他真的变成“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邻家种树书”,他岂能心甘?积极用世之心终不能变!这,也许就是辛弃疾的人生悲剧和词家之幸的必然了!(3)

其次,由于他们个性的差异,气质的不同。苏、辛两人的豪放词风格必然会有各自的特点。如苏东坡,他性格倾向豪放——心胸开阔、雄放不羁,表现在词作上,便自然形成内容广阔,笔势纵放的情状;他有政治家的气度,诗人的风雅,冷静的理性,富于探索精神,胸怀坦荡,随遇而安,乐观诙谐;他还有“灵气仙才”、旷达的人生态度、浪漫的诗人气质。他学得了李白的洒脱,学得了李白的豪放飘逸、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主义情怀。在他的豪放词中融入了盛唐的气来,情来和神来。同时,他的豪放、洒脱又与李白的不尽相同。而是融入了自己对人生与世界的理性思考。从而形成其豪放词豪迈奔放旷达洒脱的风格。如《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的豪情,“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竹仗满鞋轻胜马,谁怕,一蓑阴雨任平生。”的胸怀;《满庭芳》“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的狂放;《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倾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天壁。”的雄奇;《沁园春》“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至君尧舜,此事何难。”的潇洒。《水调歌头》“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奔放。早在风华正茂,年轻有为,考取功名的青年时期。他所写下的《沁园春·怀子由》,天才横溢的苏轼就在这首词中表现的那样的奔放和自信。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念奴桥·赤壁怀古》:一开始,诗人就放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仅是全词的总起,更是全词内容的总括。本词最足以代表苏轼的豪放词风,它的豪放主要表现在它的语言、气势、物象和人物形象的豪放,通过江浪汹涌的形象和高亢的音节。给读者以笔力雄浑,气象万千的感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眼前赤壁的景色,穿空、裂岸、卷起等一系列词汇构成的惊险气氛和大江东去构成一幅十分壮美的画面。这种壮美的艺术形象必然渗透作者的思想感情——宏伟的事业心,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心,这样的胸怀和抱负,体现了他思想感情的豪放,同时,词中还写到了周瑜这一英雄人物形象。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但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也对自己的遭遇,没有成就大业而感慨、怨恨,然而“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向江月倾诉和表白的心理状态来说,在存在感慨中更多的是表示不做具体计较的旷达心态,而这种心态有促使他发出“江月是能了解我”的那种坚持理想的精神。这就表现了东坡豪放中见旷达的词风。而他的那种“仙才”的个性又使他的“大江东去,浪涛尽”那中“天风海涛”之曲。豪放飘逸,如信手拈来,深的自然之妙。(4) 而辛弃疾的豪放词在昂扬奔放、“雄壮”之余,尤重“悲壮”乃时代使然,个人遭遇使然。当其时,广大人民同仇敌忾,戮力驱金复国,但南宋朝廷游移余求和、战之间,主和者又屡屡得势,致使爱国志士报国无路,辛弃疾毕生主战,但先是沉沦下位,继之任非所用,早揍无效,两度罢居,而壮志难酬,其秉性执着,“一片丹心不厌,一腔悲愤难平”虽师庄学陶,终神随屈子,是以发而为词,“雄放”之余,必宗“悲壮”,如《破阵子》。题曰“赋壮词以寄”,看其“吹角连营”以下,确乎一路雄风,至壮至刚,可谓豪放,然结句“可怜白发生”,一声浩叹,文情陡落,仍然化“雄放”为“悲壮”。辛弃疾又是战将,其豪放词乃英雄之词,主刚劲崇伟之美,而融合豪婉,自铸新词。

试证之以词: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风雷怒,鱼龙惨。

——《水龙吟·过南剑赏心亭》下片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来?······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愠英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 首阕《水龙吟》虽以豪情壮语发端,以下则极尽沉郁顿挫,人言此地剑光斗牛,地俯仰天地,则又高山压顶,潭水冷却之感,却又鱼龙飞舞,风雷激荡,一语一转,一步一顿,将即图觅宝剑报国,却又忧谗畏讥的复杂心态为传出。次阕《水龙吟》写其壮志空怀之悲,并不用一直笔,而是叠用三事,或反用其事,或正面取意,或半面语缩,总以“休说”、小“羞见”、“可惜”——一波数折,一唱三叹手出之,结处换取红巾温泪,抒发英雄慷慨呜咽之音。也别具深婉之旨,是以“纵横豪岩,而笔笔能留”、“裂竹之声,何尝不潜气内转”。一为晚期佳作,一为早期成名之作,但慷慨悲壮、沉郁顿挫之风却一脉相传。

我们又不妨看看他的另一豪放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6)

此词与苏轼《念奴桥·赤壁怀古》同是登临怀古,同为两宋词坛名篇佳作,苏词一起高歌“大江东去”,声震九天,气笼全篇,继之由歌咏眼前雄伟山水而缅怀古代英雄光辉业绩。境界阔大,气势恢弘,一路豪纵酣畅,而最终却自叹自嘲,结于人生如梦,一切化为虚无缥缈。于恣肆雄放中,更见清旷超逸之风,确乎诗人之词。而辛词不同,通首故实,借古喻今。用事虽多,却决不见呆板、杂乱之状。一则,描述生动。二则,或无觅处立意,或有迹处落笔;或明用,或暗用,或插入,用事手法多变。三则,更有一种潜在的爱国激情汹涌澎湃。虽复国壮志难酬,却坚持执着、孜孜以求。故其词豪而不放,重婉曲盘旋,抑扬抗坠之致。词情则炽热而凝重,激切而深沉。而篇末一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尤为精警。于慷慨刚劲中,更显苍凉悲壮。而这,也正是辛词有异于苏词的个性所在。由此可见,辛的豪放词体现一种昂扬奔放、主“雄放”一格,而在自我抒情则沉郁顿挫,趋向“悲壮”的词风。

四、风格总结。

从以上的作品分析得出,苏东坡的豪放词,飘逸、奔放、清新。是婉约的抒情,所谓其豪放亦止《大江东去》一词。(俞严《援国词话》),苏轼天份高绝,“每事具不十分用力······词亦尔。”下笔如“万湖泉涌,不选择地尔皆出。”平心而论,放则放矣。豪则未必尽然。而辛弃疾的豪放词 , 以雄浑慷慨悲壮为近。“气魄极雄大,意境极其沉郁。”苏东坡和辛弃疾的豪放词比较起来, “一气体高,一魄力大。”,“一旷,一豪。”(王国维语)

总之,苏轼豪放词的豪放中表现出来的高旷飘逸、清雄韶秀更多的是出自主体襟抱的超妙而具潇洒出尘之姿。而辛词的幽壮雄放,沉郁则更多的是时代产物。是斯人于斯世相结合的结果。具有深沉厚重的历史感。

(1) 《崇文盛世》刘扬忠 著/中华书局

1997年3月第一版

P56 (2) 丹纳(法国)《艺术哲学》北京出版社

1998年版

P40 (3) “同为豪放,竞自风流”

杜成怀

中国论文网

(4) 《诗词论析》张志岳 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0年10月版 P169 (5) 《南宋词学审美理想》张惠民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年4月北京第一版

P175 (6) 《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2003年2月

P158

上一篇:环境水质调查范文下一篇:惠民县政府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