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家校共育论文

2022-05-14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一年级家校共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青少年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北京十一学校实行走班选课后,年级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单位,学生得以实现更具个性化、更自主的成长,但是也给家校共育工作带来不少挑战。

第一篇:一年级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携手 共育花开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权利意识的觉醒,家庭教育正式进入教育系统,与学校一起负责学生的教育。然而学校与家长在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及评价体系方面有较大差异,所以家校共育的开展并不顺利。基于此,本文分析并探讨了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如整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资源,协同构建家校共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素养和品格等,以实现家校共育的真正价值,推进家校共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家校共育;家庭教育;实践研究

现阶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未完全融合,学校与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共育意识无法统一。再加上家校共育的方法过于单一,资源渠道不流畅,家校共育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如何有效地构建家校联合教育,如何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新方法,有效整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资源,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并提升家校联合教育的效果,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家校共育的意义

当前,部分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到家校共育课程的构建中,通过三方联合建立教育共同体系,以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共享、价值观融合、随时随地沟通互动的教育目标;同时,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出发,结合家长所能提供的教育管理现状,满足家长的诉求,建构家校共育课程,打造出系统又开放的教育平台,实现学校与家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多方的联系,帮助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达成目标一致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家校共育确实有效解决了在相对封闭的教育认知体系中,家长因被自身教育经验所限制而造成的眼界不高、教育空间无法拓展的相关问题,打破了教育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的实际教育弊端。在家校共育课程中,教师负责授业解惑,是教育的传播者,对教学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注重发挥教师的作用,邀请一些教育行业的专家或者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定期举办可供家长沟通交流的咨询会、家长会等,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另一方面,家校共育模式下,学校将教师的德育活动纳入教育系统,让教师的教学工作从经验思维转向科学思维。

二、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和学校的育人目标不一致

教育部重点聚焦如何高效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理想信念及自主思考的能力,获得一致的教育目标是家校共育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往站在学生身后并不与教师、学校过多接触的家长开始进入学生的教育中来,参与对学生学习信息的共享及教育资源分配。然而,学校与家长由于教育理念存在偏差,以及双方对教育目标也并没有达成绝对的一致,所以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所以双方难以形成真正有效的协同力量。

(二)家校育人内容有差异

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接受者,需要配合教师讲课的节奏。在这种理念下,绝大多数教师缺少“人情味”,也没有人文情怀,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掌握不及时,日常与学生缺少沟通交流。家长也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甚至比教师还在乎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的“教育”十分严厉。真正的家校共育在于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而当前家长对家校联合教育的认知,还只停留在成绩,严防学生早恋、沉迷网络等行为上,属于典型的治标不治本。同时,学校方面认为,家校共育模式下,家长应以辅助学校为主要任务,起到从旁监管学生的作用。而部分教师则在家长群中发布考试成绩,给家长布置辅助教育的任务,甚至将一些原本属于学校教育范畴的内容与责任转移到家长身上。家长也组建了一些家长队伍,根据自身的目的互相传播招考信息、补习班信息,以监督者的姿态介入学校教育,妨碍了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家校评价体系不同

家校共育模式下,部分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并不真实,不会将孩子的真正情况汇报给教师。而学校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考虑了学生的阶段性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规律,并坚持培养核心素养的理念,从对学生精神关怀的角度出发确定的评价标准。相较于家长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更为客观、专业。所以,学校评价体系注重的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的是学生的精神需求,家庭评价体系则是以情感为主要导向,受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非常大,二者的评价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三、家校共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一)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及自我发展

家校共育是将学生的精神成长与自我发展作为课程目标,为未来社会源源不断提供人才,致力于培养具有优秀品格与丰富学识的人才。家庭和学校都应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道路上所遇到的困惑和期待,指导并激励他们探索、挑战与成长,“共育”出真正健康、有优秀品格的人才。因此,在设计家校共育课程时,教师要从班级的角度出发,整合家庭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建立起家校沟通机制,使家长成为平等的合作伙伴。除学校外,家长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班级群与家长联系,给家长普及教育知识,督促家长起到监管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和社会发展

家校共育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规划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方案、实施家校共育课程,使学生的问题由学校、家长共同解决。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有针对性的课堂内容,强调体验和实践,在此基础上设计和讲授课程内容。线上教学中,学校为了做好教材的发放,班主任利用班级钉钉群、微信群等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家长领取教材意愿;所有行政人员、教师认真学习发放的流程,确保工作细致到位[1]。家长们组成小分队,将教材送往学生的居住地点,体现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责任心,也体现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课程实施方式:主题活动

关于主题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学生与家长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或者创设一些体验情境,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比如,开展家长志愿服务、家长教育分享、家史调查、亲子阅读等活动,让家长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获知学生关于精神与人格方面的变化和成长。家长参与到家校共育课程中,能够逐渐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从而提高家校共育的整体效果。例如,为加强家校联系,学校举办了“家校共育助力孩子成长”的专题讲座,对亲子关系、家庭亲密关系、孩子自我管理与自我学习等进行了分析,向家长介绍了班级文化、学生的学习情况,增进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2]。

(四)课程评价指向:多元评价

在家校共育课程的构建中,家长和学生不仅可以参与课程设计,还可以参与课程评价。比如,在小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和家长参与奖学金方案设计、制订多元评价标准,这有利于教师从他人的评价转向自我的评价,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发掘课程资源,深入完善家校共育机制,构建家庭、学校一体的教育系统。此外,教师可针对如何有效开展家校联系共育工作与家长进行策略探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动员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服务和指导工作,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3]。

(五)建立家校共育共同体,畅通家校共育渠道

传统的家校共育模式通常是以家校双方的信息传递为主,效率较低,信息传递途径单一且不及时,体现不出家校共育的真正价值。家校共育共同体是指在特定空间内,家庭、学校同时存在且基于相同目的而组成的一个小规模团体,互联网是该共同体的载体,教师利用互联网可以建立高效快捷的家校共育共同体。一是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互联网交流平台,如QQ、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群,将家长拉进群里,以便家长及时交换、了解学生信息,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互联网平台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状态,如学生档案、班级特色、活动风采,并向教师提出建议,教师也能获取需要的信息,如学生性格、日常状态、生活变故等,双方可以及时进行有效沟通。互联网家校共育共同体具备沟通、信息记录及展示、意见提出等功能,基本上满足了家校教育方面全部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应该将家校联系教育当成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来展开,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周茹,邹雨含.家校共育構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1):71-73.

戚旭娣,李苏.养成教育视角下开展家校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3):241-242.

杨晓阳.新时代创新家校共育工作的实践路径探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02):92-95.

作者:潘俊静

第二篇:家校共育,赋能年级,营造心理健康安全的成长生态

〔摘要〕青少年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北京十一学校实行走班选课后,年级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单位,学生得以实现更具个性化、更自主的成长,但是也给家校共育工作带来不少挑战。学校高度重视走班选课后的家校协同育人工作,探索“机制+课程”的模式,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提升教育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优化“家校社”三方联动机制,加强对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为学生营造愉快、安全的心理氛围和成长生态。

〔关键词〕家校共育;走班选课;全员育人

青少年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国家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学生发展指导。要求注重育人实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注重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

走班选课实现了学生更具个性化的发展,孩子们得以在更多元化的教学班、项目学习小组、学生社团等自组织中实现自主规划和成长,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然而,没有了班主任,学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那么如何发现,向谁求助,怎样疏导?家长和教师的权责边界在哪里,如何协同?家校共育工作面临不少挑战,但也产生了诸多机遇,激荡出教育人的无穷智慧。北京十一学校秉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过程育人”理念,围绕学校育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探索“机制+课程”的模式,提升家校育人效果,为孩子们营造愉悦、安全的心理氛围和成长生态。

一、构建“成长合伙人”联动机制,融通家校育人场域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他人”。学校和家庭是学生主要的日常生活场所,教师、同伴、家长既是重要的人际关系构成,也是重要的教育主体。学校探索构建“成长合伙人”机制,发挥各主体特长,汇聚各主体合力,使得学生的成长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关注。

《十一学校行动纲要》要求十一学校的老师要成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站得住脚,还必须有一种厚重的人格魅力,同时要能胜任多角色担当:既要胜任学科教学工作,还要胜任学生成长导师工作。

走班选课取消了行政班班主任,年级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单位。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赋予年级更多的老师以育人的职责,也得以更多地发挥育人特长。这意味着老师们要努力开发自我的教育潜能,积极实现角色转型。

(一)咨询师

各年级中每一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每80名学生配有一名咨询师。咨询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方法、经验为学生提供人生导航,包括在“学业规划—人际交往—生涯指导—身心发展—社会性情绪能力培养”等领域,助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营造年级良好的学风和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

咨询师需要不断提升科学专业的识别问题能力与辅导能力,帮助导师们提升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素养。灵活运用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等辅导方式,传播专业的心理转化与咨询技术,开发认识自我、情绪管理、心理疏导等工具和策略,教育学生善于求助,从而增强心理自助能力。

(二)教育顾问

每个年级设有一名教育顾问,为在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和学生出现的重大问题”提供专业服务,包括“发现—帮助—支持—引导—协调—干预—处置”等不同方式。另外通过心理评估,识别需要额外幫助的学生。

年级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每到学段结束等重要节点,年级内部及时反馈存在心理行为表现异常、严重学困、身心疾病等问题的学生,必要时进行三方(学生、教师、家长)会诊。协助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共同探寻可能的解决提升方案。导师、任课教师、咨询师、教育顾问、家长形成定期交流工作机制,反馈学生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帮扶方案,巩固教育效果。

咨询师、教育顾问、导师、任课教师之间是专业的协作关系,构成年级的网状育人结构,提升年级管理效率和育人效果。

“成长合伙人”机制另一个重要的构成,是积极向上的“同伴文化”。学生社团、学生会等创造诸多机会,帮助学生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使得学生的才华得以展示,诉求得以表达。高年级学生还定期开设“学长课程”,为学弟学妹们答疑解惑,传授在十一学校的“生存进阶攻略”。学校还在每年6月12日设置校园文化日——“同伴关系日”,举行主题教育活动,倡导建立互助、友善的同伴关系。此外,学生会的学生权益部还设置“龙之盾”求助热线,受理校园暴力和欺凌的求助。只要学生发现任何校园欺凌苗头,都能及时求助并得到反馈和处理。

虽说“润物”需“无声”,但是良好的家校关系,却需要使学生的成长让家长“看得见”。学生在这样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成就自我,就是最好的成果。一位曾经的初中毕业生,中考填报志愿时只报了十一学校一个志愿,(最终也如愿考入我校)家长曾在信中描述孩子如此执着的原因:

(书信节选)

一所美好的学校,一群身体力行的教育者,想起初中期间孩子点点滴滴的成长,与老师们交流的每一个瞬间,我也是感慨万千,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继续留在这里……

孩子当时的年级主任是周老师,教她英语。在邻近中考的一次家长会后,我想了解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周老师的回答让我非常惊讶。她竟然建议不要再在英语学习上花费时间,因为孩子的英语已经是满分水平,主要精力放在数学上才是提分的关键。她还允许孩子在英语课上阅读英语原版书,以超前学习。因材施教不是一句空话!身为400个学生的年级主任,能够对每一个学生个体做到如此细致的关注,尤其令我感动。

孩子的语文基础不牢固。第一次见到语文康老师,我曾经非常不自信地求教,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在观察孩子一段时间后,康老师鼓励我,她的语文基础不错,家长过于担心了,自信是第一要素啊!我的心态随之调整,孩子和老师很快就达成了一种教学相长的状态。康老师是孩子的导师,师生关系越来越好,孩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康老师说的,我的作文可以拿到37分以上。到了最后中考报志愿,孩子最听得进去的建议就是康老师的。

小学的时候,焦灼的我也曾带孩子去上各种培训班。但在十一学校上初中期间,再没有参加过任何辅导机构,这得归功于数学张老师的栽培。孩子被张老师列为教学的试验对象,充分展示了教学相长的一种良性局面,成绩一路向上。至今,我还保留了老师写给孩子的那些话(如果我们每天都在认真学习,也有可能落在别人后面,如果我们有一丝的懈怠和不认真,那我们一定会落在别人后面。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在超越,每天无收获,一定是不进则退,效率x有效时间=效益,老师嘱)。“老师嘱”,每次读到这里,都无比感动。这样长期坚持的一种鼓励,这样循循善诱的教导和嘱托,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是多么强大的一种助力啊!

在十一学校,无论什么样的节假日,你都能遇到加班的老师;无论多晚的晚自习,都有老师们的身影。宽松自如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的真爱,最终成就了孩子这种跟十一死磕到底,不进十一不罢休的态度。

二、完善年级“家长—教师委员会”制度,统一家校育人目标

学校高度重视建设和完善各年级的“家长—教师委员会”制度,为确保信息传递真实、及时和态度真诚,以面对面形式定期开展家校沟通。该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家校关系:

首先是提升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认识,促进家长对学校的理解与支持,培育家校信任。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及时了解学生和家长的诉求,如中高考改革、走班选课、新生入校适应等方面的问题,沟通学校的立场与做法,消除家长疑虑。家长委员会招募家长志愿者,根据年级和学校的需求,适度参与学校活动,提升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主人翁意识”。比如,每到年末狂欢节,高中某年级家委会自发组织年级“美食节”,既是表达对教师和学校的感激,对自己的孩子也是感恩的榜样教育。

其次是增加沟通机会,促进亲子关系。年级会将学生近期的表现及时向家长反馈,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对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苗头的学生,还会组织 “三方会诊”(教师、学生、家长),全方位了解孩子的需求,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初中某年级还开展“邀请家长与孩子在学校食堂共进早餐”的活动,既是增加亲子相处和交流的机会,又使家长体验到食堂餐饮及服务质量,了解孩子在校生活及学校内部管理及文化。

最后是使家长成为一种课程资源,拓展育人渠道。比如:学校设置“职业体验课程”,家长中的各行业精英,会受邀“送课到年级”,向同学们介绍行业特点,分享职业规划和目标管理的策略。此外,还向家长募集资源单位信息,参与组织校外职业考察活动,帮助学生走出去积累“第一手”职业经验。

三、依托主题教育和家长培训课程,帮孩子理解家长,助家长读懂孩子

经常听到家长倾诉:“为什么孩子到了十三四岁的年纪,就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乖乖仔/乖乖女仿佛一下子换了个人,变成了一个喜欢和父母对着干、脾气又古怪神秘的家伙。”

中学阶段的孩子逐渐步入“青春期”,身心经历着剧变,如果成长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妥善解决,就会产生不良后果。然而,“问题”孩子的背后,可能是“问题”教师,更多的是“问题”家长。在当今社会剧烈变革的背景下,单亲家庭、隔代教育等现象可能造就“问题”家长,家长对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不了解,也可能引发亲子冲突。家长们虽然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但做家长却往往都是“新手上路”。学校积极承担协同教育中的主导责任,和家长结成“学习共同体”,通过设计亲子课程,帮助家长读懂孩子,学做家长。

年级在策划毕业典礼、高三成人仪式等主题教育课程时,有意识融入亲子关系和感恩元素。比如,初三毕业典礼“成长对话”环节,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讲述学生的成长故事。其中有学生自身的努力,有家长的大力支持,有教师的无私奉献。正是在家校合育中、在学生自身的不断超越中,实现了学生的成长进步。

高三成人仪式中有家长和孩子互致“一封信”的环节,在书信中,亲子双方都得以敞开心扉,孩子表达感恩,家长寄予期望。在“成长反思”环节,家长和孩子自愿上台,反思自己,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寻找改进点,再次启航。家长和孩子以诚相见,面对面剖析自己的问题,在场的同学和其他家长都深受感染,产生了强烈共鸣。

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心理咨詢中心”的专业支持作用,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年级和家长提供公益性、操作性强的教育指导服务。

“心理咨询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开展“双主体”的专业培训:一是通过研发工具、分享案例、专业阅读,培训年级咨询师,提升年级育人水平;二是通过接受家长日常预约咨询,举办“家校周”课程,帮助家长疏导焦虑情绪,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树立科学理性的家庭教育理念。

“中心”自2018年7月成立以来,定期开展年级咨询师培训沙龙,陆续涵盖以下各种主题:“手机成瘾问题”“如何应对考前焦虑”“考后心理分析”“如何应对同伴压力”“教师如何与家长高效沟通”等。“中心”还定期主办专业阅读沙龙,涵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了解与提升、生涯规划、咨询技巧和方法、心理学教材、心理障碍、心理学研究等多个方面。

每年的5月份学校举办“家校周”课程,促进家校合作,帮助家长融入与十一学校教育理念协调的家校共育文化。从学生、家长、咨询师和心理教育专家等四个维度入手,构建多元立体的互动式论坛。在2018年5月的“家校周”上,分论坛主题涉及多个家校建设的“痛点”,如:“初中阶段家长角色定位”“高中生巡航阶段家长角色定位”“中学生到底需要何种角色的家长”“十一学校如何构建护航学生全面成长的支撑体系”等。

通过面谈、沙龙、课程等多种活动的浸润,一方面老师们更加了解如何跟家长打交道,针对不同的情况调整对家长的引导和疏导策略;另一方面家长对于学校的育人理念、方法加深了解,形成更着眼学生长期能力发展的家校共育文化,也从老师那儿得到了很多具体可行的方法和工具,学会更好地与自己的孩子相处。

四、小结

身处广阔的社会大背景,面对形形色色的原生家庭,关于走班选课下的家校协同育人,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一,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我们不光要关注学生在年级和课堂中的表现,还要兼顾他们在年级以外(公共区、家庭、校外)的行为表现和人格呈现。要对学生的成长问题进行及时的识别、精准的研判和归因,提升教育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进一步提升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需要增强自身发现学生问题苗头的敏感度和疏导心理问题的专业能力;作为学生,要引导他们敢于求助、善于求助,悦纳自我,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这有赖于学校心理支持部门进一步提升专业性,不断细化家校共育的实践,积累典型案例,形成一系列课程和方法,并培养一支业务卓越、境界高远的“咨询师队伍”。

第三,要优化“家校社”三方联动机制,加强对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实现对学生“无盲点、无死角”的关照。我们只有努力营造沟通顺畅、相互支持、宽容犯错、拥抱挫折的“场”,才能使得学生无论置身校园还是身处家庭、社会,都能够感受到充分的关爱和安全感。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十一学校激励学生追求学业成就,更关注学生的精神发展、心灵成长。我们通过多元的机制和课程,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化解心理健康风险,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他们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基。

(作者单位:北京市十一学校,北京,100039)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

作者:周劢

第三篇:家校共育,做有“心”教育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期,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为肩负起这一使命,无疑需要接受时代教育观念的洗礼。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四方面的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代教育的目标。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当今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教育,成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条件。

孩子就像一株植物,根扎在家庭中,结果在教室里。如果把家庭教育比作土壤,那么学校教育则是施肥和浇水。两者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才能收获最美的教育之果。

重庆市巴蜀小学马宏校长曾算过这么一笔账:一年365天,减去睡眠时间,实际可支配时间217天。其中,一年实际在校时间为66天,占实际可支配时间约30%;而一年学生寒假、暑假和周末等在家和社区的时间为151天,占实际可支配时间约70%。由此可见,孩子的大量时段是在家庭。家庭教育不仅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还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更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和补充。

如今的社会环境日益纷繁复杂,如何协调好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使两者教育形成合力而不是相互抵消,这对每个学生及学生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在2018年教师节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新要求,这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完善人格,更多的是家庭教育的天职。

家庭教育不是人生第一课,而是第一位。家庭教育是贯穿人生始终的,当人呱呱坠地开始,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获得一个健康孩子,同时也希望能获得一个好孩子,如何成为好孩子?其本质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我们由此发现:孩子来到世间,第一个围绕他的人性教育展开思考的是他的父母,而不是教师。所以家庭教育应该排在第一位,它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是不容许有半点忽视的。家长应该要经常引导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人们经常说,二十几天的坚持就能养成一个好习惯,其实做不到,孩子自觉性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用正确的方法教育,至少也要到十几岁才能初步建立起来。小习惯决定大未来,习惯是一种顽强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而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家校共育。

儿童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粒种子。如果仅仅把孩子视为一张白纸,家长会忍不住去绘制自己原有的理想,从而限制了儿童本身的发展。卢梭曾提出: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浪费时间。因为儿童是需要做梦、犯傻,需要慢慢地长大的,不能急功近利。正是这种看上去的“浪费”,却为儿童赢得了成长的时间和空间。现在的父母恨不得把孩子的每一分钟都利用起来,

“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其实这是一种浮躁、一种急功近利,它很容易惊扰到孩子的梦想。如果把孩子视为一粒种子,便会有教育的过程性和期待感存在,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便会“静待花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应该重塑角色。前不久各种心梗、脑梗等“家长陪做作业综合症”刷屏朋友圈,甚至有家长辅导作业崩溃到要“嫁”女儿:不要房不要车,礼金嫁妆全都送!只求“亲家”现在就来辅导孩子作业,把未来的儿媳领走!其实,家庭教育不是辅导作业,这样的家庭教育是被扭曲的教育,很多时候,更会严重影响到亲子关系。当前家庭教育面临很多误区,市场上与家庭教育有关的书籍又数不胜数,让人难以选择,有的甚至将他人的育儿经验简单复制,忽视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富有个性的存在。我希望孩子们生活的家庭都是温馨的,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的关系,正确的相处模式,都要靠家长去营造。在学校,老师努力营造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在家庭,家长也应该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从而培养孩子美好的情怀,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这就首先需要家长读懂自己的孩子,而读懂儿童,必然指向家长要去读懂孩子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影响与作用于孩子健康成长,这样,你的孩子才是你心中的自己的孩子,而非别人家的孩子。所以,教育需要成长的不仅是孩子,而是家长。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他的这一观点我非常赞同,我觉得这“两个教育者”的共同发力,保持明确而又共同的目标,这样才能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促进其身心健康而和谐地发展。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家校的各施其责,在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下,要找到相通性,让生活教育与课堂教学,并不绝对发生于学校或家庭,更赋予时代的、内涵的发展。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做有“心”教育,就是要始终坚持与家长携手,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用专业的教育品质唤醒每一个孩童的生命自觉,奠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人生。

执行主编:

吴倩,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全国美术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重庆市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师教育专家资源库专家,渝中区特级教师工作室导师。主持多项课题,获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多篇代表性论文获中国教育科研成果征文一等奖,出版《我们也会做广告》《重组与解构巴蜀美术“作业作品化”校本研究》。

作者:吴倩

上一篇:餐饮空间设计毕业论文下一篇:综合实践课开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