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家校共育论文

2022-05-14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如何实现家校共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庭共育能够拓宽儿童早期教育的时空,使其获得更多的体验与经历。如何开展有趣的、有效的、有益的家园共育活动,引导父母树立家园共育的观念,丰富家园共育的内涵与形式,是当前幼儿园的一个重要任务。

第一篇:如何实现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携手 共育花开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权利意识的觉醒,家庭教育正式进入教育系统,与学校一起负责学生的教育。然而学校与家长在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及评价体系方面有较大差异,所以家校共育的开展并不顺利。基于此,本文分析并探讨了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如整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资源,协同构建家校共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素养和品格等,以实现家校共育的真正价值,推进家校共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家校共育;家庭教育;实践研究

现阶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未完全融合,学校与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共育意识无法统一。再加上家校共育的方法过于单一,资源渠道不流畅,家校共育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如何有效地构建家校联合教育,如何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新方法,有效整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资源,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并提升家校联合教育的效果,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家校共育的意义

当前,部分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到家校共育课程的构建中,通过三方联合建立教育共同体系,以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共享、价值观融合、随时随地沟通互动的教育目标;同时,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出发,结合家长所能提供的教育管理现状,满足家长的诉求,建构家校共育课程,打造出系统又开放的教育平台,实现学校与家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多方的联系,帮助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达成目标一致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家校共育确实有效解决了在相对封闭的教育认知体系中,家长因被自身教育经验所限制而造成的眼界不高、教育空间无法拓展的相关问题,打破了教育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的实际教育弊端。在家校共育课程中,教师负责授业解惑,是教育的传播者,对教学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注重发挥教师的作用,邀请一些教育行业的专家或者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定期举办可供家长沟通交流的咨询会、家长会等,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另一方面,家校共育模式下,学校将教师的德育活动纳入教育系统,让教师的教学工作从经验思维转向科学思维。

二、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和学校的育人目标不一致

教育部重点聚焦如何高效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理想信念及自主思考的能力,获得一致的教育目标是家校共育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往站在学生身后并不与教师、学校过多接触的家长开始进入学生的教育中来,参与对学生学习信息的共享及教育资源分配。然而,学校与家长由于教育理念存在偏差,以及双方对教育目标也并没有达成绝对的一致,所以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所以双方难以形成真正有效的协同力量。

(二)家校育人内容有差异

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接受者,需要配合教师讲课的节奏。在这种理念下,绝大多数教师缺少“人情味”,也没有人文情怀,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掌握不及时,日常与学生缺少沟通交流。家长也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甚至比教师还在乎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的“教育”十分严厉。真正的家校共育在于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而当前家长对家校联合教育的认知,还只停留在成绩,严防学生早恋、沉迷网络等行为上,属于典型的治标不治本。同时,学校方面认为,家校共育模式下,家长应以辅助学校为主要任务,起到从旁监管学生的作用。而部分教师则在家长群中发布考试成绩,给家长布置辅助教育的任务,甚至将一些原本属于学校教育范畴的内容与责任转移到家长身上。家长也组建了一些家长队伍,根据自身的目的互相传播招考信息、补习班信息,以监督者的姿态介入学校教育,妨碍了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家校评价体系不同

家校共育模式下,部分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并不真实,不会将孩子的真正情况汇报给教师。而学校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考虑了学生的阶段性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规律,并坚持培养核心素养的理念,从对学生精神关怀的角度出发确定的评价标准。相较于家长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更为客观、专业。所以,学校评价体系注重的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的是学生的精神需求,家庭评价体系则是以情感为主要导向,受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非常大,二者的评价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三、家校共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一)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及自我发展

家校共育是将学生的精神成长与自我发展作为课程目标,为未来社会源源不断提供人才,致力于培养具有优秀品格与丰富学识的人才。家庭和学校都应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道路上所遇到的困惑和期待,指导并激励他们探索、挑战与成长,“共育”出真正健康、有优秀品格的人才。因此,在设计家校共育课程时,教师要从班级的角度出发,整合家庭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建立起家校沟通机制,使家长成为平等的合作伙伴。除学校外,家长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班级群与家长联系,给家长普及教育知识,督促家长起到监管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和社会发展

家校共育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规划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方案、实施家校共育课程,使学生的问题由学校、家长共同解决。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有针对性的课堂内容,强调体验和实践,在此基础上设计和讲授课程内容。线上教学中,学校为了做好教材的发放,班主任利用班级钉钉群、微信群等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家长领取教材意愿;所有行政人员、教师认真学习发放的流程,确保工作细致到位[1]。家长们组成小分队,将教材送往学生的居住地点,体现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责任心,也体现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课程实施方式:主题活动

关于主题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学生与家长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或者创设一些体验情境,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比如,开展家长志愿服务、家长教育分享、家史调查、亲子阅读等活动,让家长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获知学生关于精神与人格方面的变化和成长。家长参与到家校共育课程中,能够逐渐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从而提高家校共育的整体效果。例如,为加强家校联系,学校举办了“家校共育助力孩子成长”的专题讲座,对亲子关系、家庭亲密关系、孩子自我管理与自我学习等进行了分析,向家长介绍了班级文化、学生的学习情况,增进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2]。

(四)课程评价指向:多元评价

在家校共育课程的构建中,家长和学生不仅可以参与课程设计,还可以参与课程评价。比如,在小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和家长参与奖学金方案设计、制订多元评价标准,这有利于教师从他人的评价转向自我的评价,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发掘课程资源,深入完善家校共育机制,构建家庭、学校一体的教育系统。此外,教师可针对如何有效开展家校联系共育工作与家长进行策略探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动员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服务和指导工作,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3]。

(五)建立家校共育共同体,畅通家校共育渠道

传统的家校共育模式通常是以家校双方的信息传递为主,效率较低,信息传递途径单一且不及时,体现不出家校共育的真正价值。家校共育共同体是指在特定空间内,家庭、学校同时存在且基于相同目的而组成的一个小规模团体,互联网是该共同体的载体,教师利用互联网可以建立高效快捷的家校共育共同体。一是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互联网交流平台,如QQ、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群,将家长拉进群里,以便家长及时交换、了解学生信息,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互联网平台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状态,如学生档案、班级特色、活动风采,并向教师提出建议,教师也能获取需要的信息,如学生性格、日常状态、生活变故等,双方可以及时进行有效沟通。互联网家校共育共同体具备沟通、信息记录及展示、意见提出等功能,基本上满足了家校教育方面全部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应该将家校联系教育当成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来展开,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周茹,邹雨含.家校共育構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1):71-73.

戚旭娣,李苏.养成教育视角下开展家校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3):241-242.

杨晓阳.新时代创新家校共育工作的实践路径探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02):92-95.

作者:潘俊静

第二篇: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摘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庭共育能够拓宽儿童早期教育的时空,使其获得更多的体验与经历。如何开展有趣的、有效的、有益的家园共育活动,引导父母树立家园共育的观念,丰富家园共育的内涵与形式,是当前幼儿园的一个重要任务。下面,请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共同家园建设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幼儿园;家校共育;策略

一、加强专业引领,提高家长的共育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学校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能力。由于生活方式、学业背景、工作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家长甚至会使用有悖于幼儿发展规律、兴趣和需要的教育方法,影响家园共育的质量。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幼儿园及社会学前教育专业资源,基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家长的教育需求等,不断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和策略,有效提升家园协作的意识。

我们对在园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大多数幼儿主要由祖辈和父母两代人共同带养,带养人之间常在教养观念、教养方式上产生矛盾,难以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所以,我们利用幼儿园骨干教师的资源,开展了丰富的“家长讲座”,向家长分析幼儿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帮助家长明晰家庭教育的责任及家园共育的必要性。比如,幼儿园结合每月亲子绘本共读活动开展“亲子阅读,我们可以这么做”专题讲座,现场结合大量生动、形象的案例剖析当下亲子阅读中的问题,并向家长传递科学的指导方法。

二、搭建教育平台,丰富家园共育载体

家园共育的质量与教育平台的丰富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一方面借助幼儿园家委会、膳委会及家长志愿者团队等平台,鼓励家长多方位、多角度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和管理工作,增强家庭与幼儿园的联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幼儿园和家长资源的优势,搭建形式多样的教育平台,丰富家园共育的载体。

我们打造了常规性家园共育平台——“三个一工程”,通过班级教师与家长的双向沟通与合作,有效地解决教师教学和家长育儿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提升家园共育的质量。“三个一工程”主要包括:1.“每天至少亲子陪伴一小时”(以亲子绘本阅读为主),教师根据班级幼儿年龄特点、兴趣和学习活动实施需要,每天向家长推荐一本优秀的亲子共读绘本,并提供相应的亲子阅读指导策略,以拓展班级教育内容、提高亲子阅读质量,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2.“每周教师和家长交流一次育儿心得”,每周五,教师与家长分别就幼儿在园表现和幼儿在家生活状态进行深入交流,分析现阶段幼儿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与需要,共同探讨对策,以便更好地采取共育手段,促进幼儿健康成长;3.“每月一次亲子走进大自然”,教师结合幼儿自然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为家长提供亲子自然活动资源(包括推荐地点、活动设计等),鼓励家长和孩子在大自然中同玩、共乐,家园合作丰富自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为了进一步加强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合作,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以幼儿园节日主题课程方案为基础,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亲子体验课程”(见右页图),并精心设计了系列亲子活动。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了“亲子体验课程”的前期调研、方案制订、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通过家园合作更好地建设幼儿园的整体课程,为幼儿教育提供更加丰富、有利的条件。

“母亲节”前夕,幼儿园在不同年级开展了相应的主题活动,如小班音乐活动“好妈妈”、中班美术活动“给妈妈做礼物”和大班语言活动“我妈妈”,帮助幼儿积累了有关“母亲节”的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和家长共同商议“母亲节”亲子体验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生成了“爱在母亲节感恩养育情”主题系列活动。幼儿园组织了“袋鼠妈妈”“黄包车”“美丽的花环”“我为妈妈按摩”“穿越山洞”“红毯秀”等亲子游戏,让妈妈和孩子在愉悦的游戏情境中增进亲子关系。此外,我们还鼓励家长利用家庭资源开展相应的活动,如和孩子一同布置“母亲节”環境,鼓励孩子动手为妈妈准备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如设计一张节日贺卡、制作一个三明治、唱一首祝福的歌、给妈妈捶捶背)等,帮助幼儿进一步拓展对“母亲节”的经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家长结合活动中幼儿的具体表现、问题和成效,对亲子体验课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并为后续课程的优化调整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家庭和幼儿园在课程建设层面上的深度合作。

三、发挥社会资源优势,拓展家园共育场域

我们尝试打破以往以幼儿园和家庭为主要场所的家园共育模式,统筹利用幼儿园和家庭周边的社会资源,进一步拓展家园共育的场域,为幼儿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周边有八字桥读书台、新华书店、公园、小学等,幼儿家庭所在的社区有绿地、公共运动中心、超市、菜场、各类社区服务资源,我们依托这些社会公共资源,以“走出去”的方式和家长一起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比如,“龋齿”是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借助社区医院牙科医生开展“保护牙齿”宣传活动的契机,组织教师、家长和幼儿一同前往社区医院进行学习。活动中,牙科医生利用牙齿模型、牙具,生动讲解牙齿的结构和作用,通过实验直观呈现“哪些食物会对牙齿造成损害”,帮助家长和保健教师了解专业的儿童保健知识,督促幼儿养成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结语

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园共育能够为幼儿提供更为丰富多元、高质量的教育条件。我们打破了以往“幼儿园主导、家庭参与”“以幼儿园和家庭为主要场所”的家园合作观念,通过加强专业引领、搭建共育平台、利用社会资源等方式,逐步构建起多元互动、资源共享、共生共长的家园共育模式,帮助家长和幼儿园达成统一的教育理念,实现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的同步优化,更有力地支持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严萍.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践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1(12):55.

作者:杨雪

第三篇:家校共育,做有“心”教育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期,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为肩负起这一使命,无疑需要接受时代教育观念的洗礼。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四方面的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代教育的目标。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当今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教育,成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条件。

孩子就像一株植物,根扎在家庭中,结果在教室里。如果把家庭教育比作土壤,那么学校教育则是施肥和浇水。两者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才能收获最美的教育之果。

重庆市巴蜀小学马宏校长曾算过这么一笔账:一年365天,减去睡眠时间,实际可支配时间217天。其中,一年实际在校时间为66天,占实际可支配时间约30%;而一年学生寒假、暑假和周末等在家和社区的时间为151天,占实际可支配时间约70%。由此可见,孩子的大量时段是在家庭。家庭教育不仅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还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更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和补充。

如今的社会环境日益纷繁复杂,如何协调好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使两者教育形成合力而不是相互抵消,这对每个学生及学生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在2018年教师节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新要求,这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完善人格,更多的是家庭教育的天职。

家庭教育不是人生第一课,而是第一位。家庭教育是贯穿人生始终的,当人呱呱坠地开始,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获得一个健康孩子,同时也希望能获得一个好孩子,如何成为好孩子?其本质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我们由此发现:孩子来到世间,第一个围绕他的人性教育展开思考的是他的父母,而不是教师。所以家庭教育应该排在第一位,它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是不容许有半点忽视的。家长应该要经常引导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人们经常说,二十几天的坚持就能养成一个好习惯,其实做不到,孩子自觉性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用正确的方法教育,至少也要到十几岁才能初步建立起来。小习惯决定大未来,习惯是一种顽强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而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家校共育。

儿童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粒种子。如果仅仅把孩子视为一张白纸,家长会忍不住去绘制自己原有的理想,从而限制了儿童本身的发展。卢梭曾提出: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浪费时间。因为儿童是需要做梦、犯傻,需要慢慢地长大的,不能急功近利。正是这种看上去的“浪费”,却为儿童赢得了成长的时间和空间。现在的父母恨不得把孩子的每一分钟都利用起来,

“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其实这是一种浮躁、一种急功近利,它很容易惊扰到孩子的梦想。如果把孩子视为一粒种子,便会有教育的过程性和期待感存在,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便会“静待花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应该重塑角色。前不久各种心梗、脑梗等“家长陪做作业综合症”刷屏朋友圈,甚至有家长辅导作业崩溃到要“嫁”女儿:不要房不要车,礼金嫁妆全都送!只求“亲家”现在就来辅导孩子作业,把未来的儿媳领走!其实,家庭教育不是辅导作业,这样的家庭教育是被扭曲的教育,很多时候,更会严重影响到亲子关系。当前家庭教育面临很多误区,市场上与家庭教育有关的书籍又数不胜数,让人难以选择,有的甚至将他人的育儿经验简单复制,忽视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富有个性的存在。我希望孩子们生活的家庭都是温馨的,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的关系,正确的相处模式,都要靠家长去营造。在学校,老师努力营造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在家庭,家长也应该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从而培养孩子美好的情怀,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这就首先需要家长读懂自己的孩子,而读懂儿童,必然指向家长要去读懂孩子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影响与作用于孩子健康成长,这样,你的孩子才是你心中的自己的孩子,而非别人家的孩子。所以,教育需要成长的不仅是孩子,而是家长。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他的这一观点我非常赞同,我觉得这“两个教育者”的共同发力,保持明确而又共同的目标,这样才能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促进其身心健康而和谐地发展。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家校的各施其责,在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下,要找到相通性,让生活教育与课堂教学,并不绝对发生于学校或家庭,更赋予时代的、内涵的发展。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做有“心”教育,就是要始终坚持与家长携手,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用专业的教育品质唤醒每一个孩童的生命自觉,奠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人生。

执行主编:

吴倩,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全国美术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重庆市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师教育专家资源库专家,渝中区特级教师工作室导师。主持多项课题,获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多篇代表性论文获中国教育科研成果征文一等奖,出版《我们也会做广告》《重组与解构巴蜀美术“作业作品化”校本研究》。

作者:吴倩

上一篇:人身保险合同纠纷论文下一篇:计算机网络系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