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物流策略

2022-06-28

第一篇:电子商务物流策略

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世界工厂,尽在世界工厂网!

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为推动我国港口发展,加强港口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从我国港口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出发,分析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趋势,并结合国内目前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加强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完善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重视培养专业 人才。

港口是国际海陆间物流通道的重要枢纽,也是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和综合物流分拨配送中心,它在现代综合物流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作为综合物流分拨配送中心,港口不但负责仓储、分拣、理货、配货、分拨、倒装、分装、装卸、加工和配送等环节,还负责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工作;作为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港口有利于吸引产业在港区的布局,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汇集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逐渐成为区域产业中心、商务中心及信息中心。通过现代综合物流的运作,港口正在成为全球经贸运输链上的重要成员。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必备条件,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如条形码、自动识别、自动分拣、卫星定位、自动仓库、物流仿真、辅助决策等技术)保证物流环节之间的紧密配合和协调,开展电子商务,进行网上交易,并集中办理各种手续。面对港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有必要对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推动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

1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内容

电子商务的应用目的是实现港口物流信息化,实现交易双方以及物流企业、运输公司、银行、电信、保险和管理等机构之间的有效衔接。为此,需要建立覆盖辐射区内与港口业务相关的所有商业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实现信息充分互联、信息资源共享和自动交易等。

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见图1):首先,实现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内部功能,具体包括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内部网络通信、铸造享誉全球的优质平台和服务,使制造型企业盈利最大化!

世界工厂,尽在世界工厂网!

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电子单据传输的规范化、物流作业管理的辅助决策等;其次,实现面向社会大众的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化功能,主要使物流企业通过现有的Internet或Intranet为货运交易双方提供中介服务;最后,实现结合物流企业、专业运输公司、电子商务交易双方、银行、证券、基金、信托、典当和保险等中介组织的大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信息化,主要解决港口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业务接口、电子单据传输标准、电子支付和认证体系、网络安全等诸多问题。

随着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内一些港口通过筹建各类交易平台,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和交易平台的网络优势,为客户提供“一条龙”物流服务。例如,秦皇岛港通过建立煤炭交易市场,举办煤炭展销会,为用户提供各种煤炭物流服务,并负责代售、代运、代结算。秦皇岛港还根据煤炭用户的要求,组织专家对进港煤炭进行采样化验鉴定,准确配制低硫、经济、适用的优质煤,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成功拓展港口物流的产业链和服务范围。广州港作为华南地区最主要的煤炭输入港,通过构建华南煤炭交易中心,以网上交易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优质、稳定的煤炭供应服务,协助客户完成煤炭的采购、发运,通过铁路按时、保质地把煤炭发送到客户指定地点,为客户节省物流成本。

从国外港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物流技术的运用使港口的电子商务含量大大提升,电子商务物流的加强使港口功能得到极大拓展,全球物流、共同配送、战略伙伴协同、智能化管理等成为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港口除了继续发挥货物转运功能外,还主动参与和组织与现代物流有关的各种业务活动,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主要基地,并在国际分工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欧洲港口管理者提出“港口是‘虚拟物流链’控制中心”的理念,强调港口物流必须建立在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形成发达的“虚拟供应链”,提高物流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服务能力,缩短物流信息采集和交换时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供电子订舱、网上报关、报检、许可证申请、结算、缴(退)税、虚拟银行等“一站式”网上增值服务;依托“虚拟物流链”建设服务于全球的“虚拟铸造享誉全球的优质平台和服务,使制造型企业盈利最大化! 2

世界工厂,尽在世界工厂网!

港”,扩大港口的腹地范围,通过“虚拟物流链”保证港口物流供应链上任何一环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从而实现整体功能最优化的物流服务目标。

2国内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世界工厂网小编国境之南为您整理)

2.1发展现状

“十五”后期,交通运输部在上海、天津、青岛、宁波、大连等港口电子数据交换平台的基础上,陆续开展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有力地促进港口现代化建设,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加强港口与口岸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提高通关效率,为港口发展创造优越的口岸环境;二是应用物流供应链技术,建立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枢纽网络系统,实现物流过程的数据集成,形成集成化的物流信息中心,大大方便区域物流企业;三是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实现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网上交易和电子支付;四是完善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相关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以标准化为基础的信息采集、处理和传递;五是整合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相关业务流程,成功实现信息技术与相关业务环节的结合,大大改善港口综合服务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港口向第三代港口的转变。

2.2存在问题

我国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发展还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例如网上交易法制不健全,存在安全隐患,配送货物效率有待提高等,而最大的阻碍在于我国港口物流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一方面体现在各个业务管理部门与港口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进展程度不同,另一方面体现在不同地区港口、内河与沿海港口间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国内只有少数港口实现港口物流的电子商务功能,大部分港口的电子商务功能还处于摸索阶段。一些地区信息化层次低、规模小。这种不均衡直接影响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和共享,影响港口物流和电子商务建设综合效益的发挥。经由港口的国际物流业务无法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一站式”完成,难以满足客户,尤其是国际客户的需求,大大影响港口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发展策略建议

铸造享誉全球的优质平台和服务,使制造型企业盈利最大化! 3

世界工厂,尽在世界工厂网!

物流信息化、全球化和一体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现代化管理、信息技术和网络为支撑,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性物流服务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还不完善;第三方物流服务发展滞后;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人才缺乏。针对这些问题,对我国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提出策略建议如下:(世界工厂网小编国境之南为您整理)

3.1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

我国应继续加大在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做好物流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港口规划和建设可根据港口的比较优势进行,促使港口之间形成错位竞争,引导港口间竞争的良性发展,以达到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合理化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改变目前我国港口物流各部门重复建设、互不协调的现状。建立以港口为中心,集仓储、中转、配送、加工、信息服务、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运输枢纽型物流园区;建设集港口通关、航运服务、物流信息、船舶经纪、金融保险服务等于一体,具备政府管理服务、港航及关联企业集聚运营、信息集散等功能的航运服务集聚区,吸引相关产业在港口城市集聚,促进港口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发展,推动港城合作和区域合作,形成比较完整的全国性港口物流体系网络,推动港口物流业向集团化、联合化、规模化等方面发展,为发展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奠定良好的基础。(世界工厂网小编国境之南为您整理)

3.2完善服务体系

我国港口应尽快实现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对装卸、搬运、配送和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采取多种方式与运输企业或货主建立联盟,完善物流经营网络和配送环节,从根本上提高港口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尽量减少物流配送过程的中间环节,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真正体现高效率、低成本的经营优势,通过推动电子口岸跨区域、跨部门的联网应用,促进“无水港”等腹地与港口之间的信息联通,实现异地订舱、异地报关、全程货物监管等功能,为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提供完善的配送服务;充分利用港口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港政、引航等部门的铸造享誉全球的优质平台和服务,使制造型企业盈利最大化! 4

世界工厂,尽在世界工厂网!

信息,以及监管、技术和设备等资源,联合相关主体,形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政企互动、联合推进的发展模式,推进市场交易、港口物流的发展,推出面向各类用户的信息、管理、技术和交易服务平台。

3.3重视培养专业人才

加大相关高校港口物流学科建设和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港口物流专业,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培养适应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完善为港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开发投入体系。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鼓励留学归国人员到沿海港口城市创业。开展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形成支撑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实用型人才队伍。

4结语

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和国际物流链的重要节点,港口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潜质。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物流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标准化发展,社会公共物流平台正逐渐形成。这为港口融入现代物流业提供极佳的机遇。因此,开展港口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推动港口功能的转型升级,带动产业链的整合和价值链的延伸。(世界工厂网小编国境之南为您整理)

铸造享誉全球的优质平台和服务,使制造型企业盈利最大化! 5

第二篇: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中心的配送策略研

摘要:信息网络时代的电子商务给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特别是这场革命所引发的产业大重组把现代物流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现代物流业如果能与电子商务实现高效融合,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然而,现实之中物流业对于电子商务还缺乏足够的准备,未能充分运用电子商务环境,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鉴于此,努力探索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之路,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配送 制约因素 推动策略 第三方物流 Abstract: In the era of e-business information network to human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has brought a profound revolution, especiall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caused major restructuring to improve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to unprecedented heights, and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and if they can efficient integration of e-commerce, will bring enormous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us contributing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 ,However, the realityamong thelogistics industryfor e-commercebut alsothe lack of adequatepreparation,failed tomake full use ofe-commerce environment,bring new opportunitiesfor thedevelopment of logisticsenterprises.In view of this,efforts to explorethe road ofrapid development ofe-commerce environment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has becomea very importanttopic

Keywords:E-commerc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onstraints Promote strategies Third Party Logistics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业的关系是一种互为条件、互为动力、相互制约的关系。关系处理得当,采取的措施得力,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加快发展;反之也可能互相牵制。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是相互协助、配合的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最基础的关系就是相互协助、配合的。很多甚至全部的电子商务基本上都会涉及到现代物流的,而现代物流利润来源主要是电子商务。同时也基于信息化商务平台的共同要求和现在电子商务对需求的多样性、分散性以及电子商务为现代物流提供的新功能等等,使得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已成为必然性了。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二者发展息息相关 实现电子商务的保障就是现代物流,它是电子商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商务信息流、商机流和资金流的实现保证。将上面的公式可写成:电子商务=网上有关信息+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物流配送,可知道,如果少了物流配送这个环节就不可能使这公式成立了,也就是说电子商务难以生存。再进一步的说明,将公式以工作和利润扩展,可以得到: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客户=电子商务利润+物流利润+买家满意程度,从这里更加能够知道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二者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我国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

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物流对电子商务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物流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数十年,如在美国,其物流的发展自1915年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在以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时代,其电子商务物流也十分发达。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客观上有许多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第一,物流在各个环节(如运输,仓储,配送)的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物流资源成本,设备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利用物流,降低企业和消费者的购买成本;第二,我国社会公用物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某些特定商品配送的需要,为物流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某些特定商品配送的需要,为物流体系的创建提供了相当一部分的基础设施,为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三,近几年我国的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完善,为物流在大范围内的畅通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电子商务在全国大部分省市的广泛开展,使很大一部分商家和消费者不仅接受了网上购物的观念,而且乐于这种消费方式,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但是我国的物流起步较晚,能够支持电子商务活动的现代物流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流通转化过来的,经过20 余年的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在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理论研究等方面,整体上还比较落后,物流运作成本仍很高,远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对物流的要求其发展过程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3.5. 缺乏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电子商务物流是一门涉及电子、信息、机械、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需要既懂电子、商务又熟悉物流的复合型人才,由于电子商务物流引入我国的时间不长,物流从业人员接受物流知识系统教育的程度偏低,素质相对较低。高等教育中,我国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较少,研究生层次教育刚刚起步,职业教育更显贫乏,还没有形成立体层面,这就导致缺乏从事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缺乏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专门人才;缺乏既懂Internet 技术(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才;缺乏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上述4 类人才的短缺将直接影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3.6 物流企业信息化和自动化作业程度低,物流运行效率低, 成本居高不下。企业信息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 物流企业信息化有助于电子商务中四流合一。信息化发展缓慢, 导致信息割裂, 物流资源闲置浪费严重, 利用率低, 库存、缺货等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目前, 我国只有39% 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 大都还停留在功能单一的传统的运储企业。加之物流技术应用水平不高, 自动化程度低导致物流运作效率低下, 整个物流成本极高。根据全国第三产业普查资料显示,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 比96年美国的10. 5%高出10 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供应链过程中的隐含成本巨大。物流企业信息化和自动化作业的低下导致了高水平的服务需求和低水平的服务供给之间的的矛盾。第四章 我国物流与国

外先进物流企业的差距以我国最典型的中国邮政为例,中国邮政在百年的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物流雏形,形成了良好的企业信誉和网络优势,这些网络优势具体体现在“三网合一”、“三流合一”上,即信息网、物流网、金融网的融合及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合一。这些都为邮政进军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宝贵的财富。为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寻求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国邮政应把发展第三方物 流放在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因为这关系到邮政今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中国邮政依托自身“三网合一”、“三流合一”的优势和特点,转变观念、努力创新,积极主动地参与物流市场竞争,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邮政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份额还很小(不足2%),物流市场的地域分布高度集中& 现代物流收益大部分来自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收入不高,究其原因是邮政物流和现代第三方物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4.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差距。现代物流企业为了减少企业间无效物流形成的浪费,消除物流系统各环节信息不畅形成的障碍,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物流一体化系统”实行有效管理。目前,各省邮政开展物流业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完全独立的物流公司,其人、财、物与当地邮局分开,是当地省局的下属公司;另一种是省局里建有负责物流管理职能的专业局,它不是独立法人,只是对全省邮政物流业务进行管理。目前我国各地邮政开展的物流业务大多属于后一种情况,这种各地独立性很大、国家邮政局对各地物流资源控制能力差的现状,对于实现现代邮政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化、规模化、专业化、系统化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形成了制度性的约束。因此当务之急应对邮政物流业务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将物流业务从邮政业务中剥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经营的法人实体。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进行专业化的独立经营,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则对省级区划下属的物流业务进行重组,在统一品牌下开展业务,这样才能有效发挥邮政物流资源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4.2物流服务网络的差距。第三方物流企业完全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的是个性化的物流服务。而中国邮政已有的网络是基于普遍服务的社会职能建立起来的,提供的物流服务是一种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坐等上门的被动式服务,服务缺乏个性化。另外传统的邮政网络的生产作业组织、网络结构、时限频次、邮路建设都是以满足小件和零散物品传送为主要目的,不适应对大件和批量物品的处理、运输和投递。邮政投递采取的是点线式投递路线,服务方式、作业时限相对固定,灵活性差。由此可见邮政的物流服务网络无法满足第三方物流配送承担者必须以最优的线路、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送达用户手中的要求。为了适应第三方物流呈现出的多品种、小批量、高频次的特点,从而更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邮政企业必须对传统的邮政网络、投送工具及投送作业方式进行改造和更换。4.3 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物流的效率和水平,信息流在第三方物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信息流已由原来的单一流向演变成今天的多样化、层级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已涵盖了物流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应考虑的是信息的标准化。当前企业物流面临着与制造商、消费者及物流企业内部信息交流不畅通、信息交流肤浅、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造成物流各个环节的中断和延误,不利于产业链的 整合和联盟,不利于企业对风险的控制。这就需要供应链上的各成员搭建通用、标准的信息平台,以实现信息即时高效的传递和共享;信息的安全性也是信息化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物流企业和制造商在订单的接收、货款的清算、划拨方面的信息如果被竞争对手获悉,就可能会丧失商机;消费者也不愿让未经许可

的他人知道自己信用卡账号及个人的相关资料,以免给自己造成损失。4.4 物流定位的差距。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为国内外工商企业提供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应包括运输的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涉及物流系统集成、策划、分拨运输、仓储和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及结算、延长服务链条等,来提高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收益的能力。而中国邮政物流收益主要来自基础性服务,如投递、运输和仓储管理,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收益比重很小,可见中国邮政作为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并且市场定位明显偏向低端市场。中国邮政要想使第三方物流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必须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将邮政物流定位于“精高的一体化大型综合物流企业”,即以国内外大中型制造企业、具有良好信誉的流通企业及电子商务企业为主,以体积小、重量轻、附加值高、多批次、高时效的商品为主,为社会提供精益化的物流服务。同时应将各地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集中化管理和控制,形成一个无缝链接的一体化物流服务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邮政物流企业的“低成本运营”和规模效应。、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对策

1.提高全社会对电子商务物流的认识

加强现代电子商务和物流理论的研究,吸收国外的先进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步伐。同时把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物流放在一起进行宣传,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的一次革命,把物流提升到竞争战略的地位,把发展社会电子物流系统安排到日程上来。

2.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和政策调控

电子商务的兴起对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捷的物流速度,广阔的配送范围,较强的反应能力,更高的服务水平。物流正在向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和柔性化的方向发展。政府在 TPL发展过程中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TPL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物流业起点低、发展慢,政府应尽早构建顺畅的物流体系,出台物流运作标准及相关政策,必要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包括政府直接投资、政府优惠贷款等。从而促进我国物流业、尤其是TPL的快速发展。改革物流体制的障碍,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颁发相应的物流法规,打破目前的条块分割状态,由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牵头,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社团组织参加,吸收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和协调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的相关政策措施,按照“大物流”的思路,制定全国性的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3.加强人才培养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部门和大专院校设立了专门的电子商务及物流研究机构或科研项目,但这些工作大都是分散的、独立的。物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统一协调、科学规划的指导下,按照系统发展的要求开展技术、经济和管理等专业化的研究,才能使我国物流业发展走向健康轨道,为此政府部门要做好组织工作。以大专院校为基地,加大物流管理技术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把学校培养和在职培训结合起来,把长期培养和短期培训结合起来。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物流理念和物流技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定期举办国际性的物流研讨会,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产业的发展。

4.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现代物流业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是构成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物流服务效率的重要技术保障。企业要舍得在采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真正使信息成为企业物流管理和经营发展的重要基础。

5.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电子商务有多种物流模式可供选择,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方可发挥最佳作用。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第三方物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使企业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可以通过物流业务的集中,实现规模生产的专业化和成本优势。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使电子商务物流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6.建立良好的物流配送体系

在我国,影响和制约电子商务物流规模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获得物流配送体系的支撑。没有物流配送体系的支持,商品不能及时送到买者手中,电子商务就要失去买方基础与发展的依据。建立良好的物流配送体系可从搞好共同物流配送着手。共同物流配送是指为了实现物流合理化,将多个货主的货物或商品集中在一起,由一个物流业使用一个物流配送系统进行统一配送。这是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初期的有效方式。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由于业务规模不大,为了有效降低物流费用,提高配送服务效率。防止多余的交错运输,需要大力推行物流共同化,特别是要搞好共同配送。共同配送的本质在于充分发挥企业人、财、物及时间等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效果。物流发展情况的不断变化要求企业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相适应的配送方式才能保证物流的顺利进行。、总结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企业完全可以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特点和企业自身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我国电子商务物流起步较晚,现在的发展还很不完善。要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认真地找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踏踏实实地落实执行。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信息技术创新,并认真致力于相关人才的培养工作,促使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成红: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3):77

[2]翟晓松吴志方尤蕙: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及系统整合分析[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7,(1):45

[3]夏露: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初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6):62

[4]贺江莲: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J].企业家天地,2006,(9):156

[5]陈国斌: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问题的探讨[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54

[6]林小风:浅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展望

[7]唐力翔黄小平屈娟娟: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立的障碍及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5,25(8):105-106

[8]张涛:关于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7(1):125

[9]欧阳文霞:论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的发展战略[J].特区经济,2005(7):236

[10]刘萍郭海霞: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06(12):46

[11]宋霞: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70

[12]孔圣:浅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11):95

[13]李堂军孙承受陈荣政:我国物流业发展特点与对策[J]. 经济纵横,2003(1):18

第三篇:物流营销策略组合

物流营销营销组合策略

企业经营者必须正确认识和合理设定企业物流管理目标, 以真正发挥物流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培植及顾客价值创造方面的支撑作用。就实质而言,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应表现在货畅其流、财尽其利、物尽其用, 具体反映为快速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产品质量以及生命周期支持等, 从而使企业通过物流的改善取得实质性的收益,促进企业的供应链整合。为实现目标,企业就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物流管理观念及实施有效的物流管理策略:

1、学习和创新物流管理观念, 实行合理而有效的物流管理及运作,在物流管理观念上实现创新。真正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 形成供应链管理思想, 建立绿色物流观念,逐步树立第三方物流观念, 根据物流资源状况, 优化配置方式, 实现物流功能一体化和物流配送市场化, 不断提高物流效益。

2、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为企业物流合理化运作及管理提供基础。信息化是企业实施高效物流管理的基础, 缺乏信息化或低信息化的企业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及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必须借助各种有效而可行的渠道如利用公共信息平台、依附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或购买相关软件等构筑起自己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以充分利用数据、信息、知识等资源, 实施物流业务、控制物流业务、支持物流决策、实现物流信息共享, 为企业高效、一体化物流的合理化运作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

3、以过程观念为指导, 有效消除职能堡垒, 实施物流资源及流程整合,企业的经营者必须以过程观念为指导, 以顾客价值创造及企业价值链形成为中心进行流程重组和资源整合, 构筑起一体化的物流运作系统。

4、专注于核心业务, 合理选择物流运营模式, 广泛运用第三方物流, 真正实现企业物流系统的全面优化。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明确自己的核心业务而且也必须具备核心业务, 才能真正地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稳固自己在供应链中的成员地位并让自己成为合作伙伴主动选择的对象。

5、缔结战略联盟, 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每一个企业, 不管其实力与能力, 在事实上它都是某一个具体的供应链上的一环。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 确立供应链管理思想, 有效进行供应链整合, 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 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提高企业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6、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企业发展物流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 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 迅速提升品牌形象, 赢得市场消费者赞赏, 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第四篇:邮政物流业务开发策略

邮政物流业务开发策略

邮政物流业务开发策略

目前在我国的邮政业务中,传统的邮政产品和服务仍然是邮政业务的核心,而且是邮政变革的跳板和新业务拓展的资金源泉。传统邮政业务仍是邮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在许多方面传统业务是邮政发展的关键因素,例如邮政经营的主要技能和经验,营销和顾客基础,以及企业信誉等。邮政要想在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必须在包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1.“改造”、“开发”双管齐下。

邮政发展现代物流业务要立足于“改造老城区,开发新城区”。 所谓“改造老城区”,就是要充分依托邮

政品牌,依托邮政“三网融合”的优势开展现代物流服务,本着低成本扩张的原则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如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上,可以盘活现有的闲置场地搞仓储;在运输网络的组建上,要着眼于对现有邮政干线网络的充分利用;在配送网络建设上,立足于对邮政投递网的改造,发挥邮政在“最后一公里”终端配送上的优势,提高配送能力。

所谓“开发新城区”即从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角度着眼,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工作进程,积极抢占市场,迅速做大规模。第一,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同时着手建设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增加必要的运输设备,在当前邮政建设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要考虑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融资。第二,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特别要高度重视物流信息网的建设。第三,在逐步理顺物流与现有邮政业务、网络、财务关系的基础上,按照市场机制建立

现代邮政物流体系。第四,培养、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专业人才。邮政发展现代物流,一定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当前要重视对邮政企业的改组、改造工作,把发展现代物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2.特色服务,抓住市场。 物流服务工作环节多、涉及面广,往往需要根据客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通过供应链管理提供特色服务。要运用先进的物流理念和技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物流服务和国际流行的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成为企业供应链的参与者、组织者和整合者。当前,要以已开展起来的配送、仓储、邮政直递运输为切入点,选择适应邮政特点的客户群体,抓住市场。

3.实施“精品战略”,以“精益物流”抢占市场。

邮政要继续坚持“精益物流”的理念,积极实施以第三方物流为先导,以区域物流配送为支撑的物流业务拓展战略。通

过强化业务管理,整合品牌资源、仓储资源、业务资源和人力资源,形成邮政物流的资源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邮政“两网三流”的优势,努力发展一体化物流。例如:北京邮局明确提出北京邮政物流要步入规模化、专业化和精益化轨道,实现跨越式发展,实施“精品战略”,以“精益物流”抢占市场。具体目标是:重点加强对奥运物流、社区物流、郊区物流、国际货运、电子商务、异地点对点配送六个物流市场的开发力度,在商流中开拓物流业务发展的空间。建成北京市最具规模、服务一流的同城物流配送网;联合津、冀等地区,构建环渤海经济圈的快速区域配送网;重点建设望京、深顺、亦庄、广安门等物流仓储中心;创建“中邮物流”品牌,拓展“社区物流”空间,力争成为“奥运物流”提供商,确保年物流业务收入实现3亿元目标。

4.努力开展第三方服务。

邮政由于长期从事实物邮件运递工作,

拥有值得信赖的第三方信誉。零售和代理服务是邮政增加收入的举措之一,利用邮政局营业网点办商店、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代办服务。例如预订和销售演出、比赛等门票、代办各种执照等。

5.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电子商务市场。 中国邮政有着庞大的投资队伍和投递网络,加上其集服务、生产、管理、决策功能于一体的中国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已基本建成,使其具备从事物流业的最具有利的条件。像广东邮政在6月,专门成立了广东省物流配送服务有限公司为厂家、商家提供终端配送。服务范围涵盖了连锁销售、网上购物、直运和配送等等物流形式。上海邮政室内快递公司及将正式合并原有的电报投递、市内快递、国际国内特快投递三大网络,成为全国第一家邮政系统成立的“三网合一”的市内快递公司,所以中国邮政应抓住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市场。

6.充分发挥邮政的品牌优势,走联合发

展之路。

中国邮政有覆盖全国、联通世界的网络,但是,这个网络是针对个人用户搭建的配送网络,要成为一家与境外巨头抗衡的“第三方配送公司”,除了要提高物流技术含量外,还要吸纳更多的资金和人才。因此,从长远发展看,邮政必须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合作的基础是中国邮政的品牌优势以及遍布城乡的国内配送网络。首先应建立与国内运输业如中外运、铁路、民航部门合作,共同开拓国内市场,逐步积累资金与管理经验,提高与境外公司抗衡的能力,提高物流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其次,积极与境外公司开展合作,充分发挥邮政的品牌、网络优势和合作伙伴的资金、管理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第五篇: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改进策略研究

傅莉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通过研究零售企业与物流绩效管理关系,提出了零售企业明确管理战略、强化绩效评价、构建管理体系以及有效运用改进方法等四个改进物流绩效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零售企业 物流绩效 评价 改进策略 0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零售企业发展的市场竞争优势越来越取决于现代物流提供的速度、成本、服务以及效率。零售企业强化竞争发展优势就需要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依靠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技术设施设备的发展、物流信息的合理应用并通过不断改进企业经营资源整合过程的物流绩效管理,才能提高运行效率,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创造更好的企业价值。

零售企业改进物流绩效,就是在满足顾客服务要求条件下,在零售企业经营运作全过程中对物流绩效的产生、形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主要有四个基本策略建立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战略

1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战略要素分析

影响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的战略要素主要就是物流资源、物流产业竞争、物流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四个方面,并由此构建了基本的共同影响框架。物流市场需求包含需求量、需求结构与需求变化趋势所产生的导向信息,物流资源包含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人才、物流服务管理所决定的运作能力,物流产业竞争包括了竞争程度、发展能力以及相关产业支持的基础条件,政府政策包括了相关法规、宏观管理体制与调控能力的制导作用,四者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影响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的战略要素。

对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战略要素进行的价值分析,就是价值分类、竞争权衡、确定优势资源、共享优势资源、创造更大的物流绩效。可以通过价值、吸引力、持久力的分析来完成物流绩效发展战略要素的系统分析。价值分析就是分析企业物流资源与物流需求匹配的程度和形成的竞争优势;吸引力分析就是分析促进企业物流发展的企业资源力量,包括资源的独特性、传递方式和转移效用;持久力分析就是分析政府的政策环境与企业优势资源积蓄和提高的速度、等级,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发展战略模式及其实现途径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战略模式主要表现为合理化战略模式与创新战略模式。物流绩效合理化战略就是将合理化思想与操作方式贯穿在改进物流绩效的全部过程。零售企业物流运作系统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需要对物流系统进行设计、调整、改进与优化,通过提升物流服务能力,科学地解析物流成本构成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手段,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企业物流绩效的合理化。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管理的创新战略就是通过创新物流管理的制度、方式和方法,改变企业原有物流服务构成,不断提升物流服务能力,以更优质的服务创造更多的物流价值。

为此,零售企业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战略需要,通过战略、任务和决策转化为具体的、系统的、可操作的战略目标,从而形成集评价和激励,传播和沟通、团结和学习的多功能的战略管理系统;必须进一步分析和评估企业资源素质与能力,科学确定企业物流战略,实施战略管理,确保物流绩效管理产生战略价值。

3 强化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管理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就是以有效满足竞争与发展的物流需求为目的,通过客观定量标准与主观效用行为测定物流绩效的活动过程。具体地说,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是对物流价值的事前计划与控制以及事后的分析与评估,以衡量企业物流运作系统和活动过程的投入与产出状况的分析技术和方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分析工具,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成为一个不断分析、控制和修正的动态过程。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是对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多个群体利益的协调、平衡和兼顾。为了建立起零售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体系和各环节各部门和各个员工的激励机制,并建立起供应链体系中企业与供应商顾客等外部利益群体的利益分享机制,需要对物流绩效进行多角度评价的平衡和有机协调。主要包括:外部评价指标(品牌形象、顾客态度、股东收益等)和内部评价指标(内部组织效率、物流运营、技术、创新与成长等)之间的平衡;成果评价指标(市场占有率、利润、物统费用、物流设备利用率等)与行为评价指标(物流功能组合、物流控制、物流设备状况、员工、物流流程、物流服务等)之间的平衡;客观评价指标(响应速度、准时率、准确率、配送频率、差错率等)与主观评价指标(顾客满意度、员工忠诚度等)之间的平衡;直接评价指标(直接衡量物流活动成本与收益的指标)与间接评价指标(物流活动提升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指标)之间的平衡;长期评价指标与短期评价指标的平衡;有形资产评价指标与无形资产评价指标的平衡。

面向未来的竞争,零售企业的绩效更多地在于所选择的供应商绩效、所选择的目标市场顾客绩效等构成供应链系统的共同绩效。零售企业对供应链系统的物流绩效实施动态测评,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选的动态测评的关键性指标(KPI指标)编制成系统软件,在零售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上根据需要采集数据并分析和提供测评结果,为供应链博弈决策提供辅助支持并保证时效性与准确性。

4 构建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管理体系

要建立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管理体系,除了要有管理职责、人员与物质资源、绩效体系结构等要素之外,还必须要有符合零售企业经营特点的物流运作要素。包括:物流需要的调研与评定,物流服务设计,物流服务提供过程和物流绩效管理的分析与改进。

物流需要的调研与评定是企业物流活动过程的首要内容,要运用各种有效方式了解物流需要,依据调研结果和企业实际物流服务条件,确定新的物流服务项目,编制物流服务大纲,以作为物流服务设计的基础。

物流服务设计是把物流服务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策划设计为物流服务规范、物流服务提供规范和物流绩效控制规范,确定开展预定物流服务项目的时间计划表,确保一切必要的资源、设施和技术支持,并对物流服务项目进行适当的、切合实际的宣传。

物流服务规范规定了物流服务的特性、内容、要求及验收的标准;物流服务提供规范规定了提供物流服务的方法和手段;绩效控制规范应有效地控制每一物流服务过程绩效,以确保物流服务始终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和顾客需要,既可以此制定物流绩效管理控制规范,也可纳入企业整体服务规范和管理规范之中。

物流服务组织应采取行政、经济、教育等各种手段确保物流服务规范的实施,不断地对物流服务过程绩效进行评定和记录,识别和纠正不规范物流服务,把影响物流服务过程绩效的各方面因素置于受控状态。

零售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物流绩效管理进行分析,为此要建立一个物流绩效管理信息反馈管理系统,既要进行定性分析,更要进行定量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以寻求绩效改进机会,进行绩效改进,提高物流绩效管理水平。

5 有效运用物流绩效改进方法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改进就是指为向零售企业物流及其顾客提供增值效益,在整个零售企业范围内所采取的提高物流绩效活动过程的效果与效率的所有措施。绩效改进是一种以追求更高的过程效果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活动。既为零售企业物流创造绩效改进的环境,持续地改进企业物流运作过程;又为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改进创造必需的价值观和文化基础,重视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顾客的需要,使绩效改进贯穿于从供方到顾客的整个供应链。

6 树立企业物流整体绩效管理思想

一般来说,零售企业物流活动就是为生产经营服务的服务性活动,不同的企业物流服务功能的构成和重要性不同,其绩效都会影响顾客感觉中的整体物流绩效和顾客的满意程度。零售企业强化物流绩效管理,就必须树立整体绩效管理思想,必须深入了解物流服务全过程,并根据顾客需求,认真做好物流服务网络体系设计工作和物流绩效管理工作,不断创造物流价值,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企业在物流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必须以优质服务组成的整体,为顾客创造更大的物流价值,增强顾客的信任感和忠诚感。

顾客感觉中的物流绩效是由零售企业物流员工和顾客之间相互交往的结果决定的。员工的服务知识、服务技能、服务意识、服务行为对顾客感觉中的物流绩效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内部物流绩效,才能为零售企业外部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的物流服务管理,必须高度重视顾客的物流需求管理。

7 建立有效的物流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零售企业建立有效的物流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能为企业提供物流绩效改进决策必需的各种信息,能激励企业内部员工改进物流服务工作。建立有效的物流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应遵循以下原则: 7.1 计量顾客对物流绩效的期望。零售企业既应计量顾客对物流绩效的评估,也应计量顾客对物流服务的期望。顾客对物流绩效的期望是顾客评估物流绩效的依据。不计量顾客的期望,零售企业就很难正确理解顾客对物流绩效的评价。

7.2 强调物流信息绩效。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是根据信息的相关性、精确性、实用性、连续性、可信性来衡量的。零售企业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可增强顾客忠诚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收益。物流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让管理者了解物流绩效对零售企业的影响,做好有关管理工作。

7.3 实时监控物流绩效状况。在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企业物流绩效的变化。加强物流绩效管理需要随时了解和掌握物流绩效的现状、运行过程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提高企业物流服务与管理绩效。一般需要对物流绩效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建立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企业物流绩效管理信息的实时采集、整理、传递,有效实行监督和控制,提高企业物流绩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方振邦着.绩效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孟建民主编.中国企业效绩评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霍佳震等.基于供应链的零售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2. [4][美]詹姆士·R·斯托克,道格拉斯·M·兰伯特着.战略物流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上一篇:党政廉洁工作报告下一篇:读再见小刺猬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