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2022-08-06

第一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描绘了我国在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对于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激励斗志,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过去的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十一五”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立足科学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是这次《建议》最鲜明的特点。过去的五年,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的和长远的指导作用。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缓解就业的巨大压力和处理好社会的各类矛盾,没有经济持续较快地发展是做不到的。同时,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立足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的轨道。《建议》明确提出,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我们应当准确把握、认真落实。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我们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领会和把握,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本领。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和运用广大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要总结和运用广大干部群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本领。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深入领会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发展重点,制定好本地区本部门“十一五”时期的发展规划,扎扎实实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20日 第一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维)

“十五”时期已接近尾声,“十一五”时期正在向我们走来。

中国宁波网讯 “十五”时期是本世纪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世纪、新阶段、新开局,我们乘大好时机,破浪前进,全面落实“十五”计划的各项要求,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同“十五”时期先后承接,是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重要历史时期,担负着分三个阶段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中第一阶段的战略任务。“十五”和“十一五”的历史定位、奋斗目标、指导思想都是一致的。

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打好基础,是“十五”和“十一五”共同的战略任务。“十五”是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起步的。当我们把

关注点开始转向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提升时,就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计划强调这种调整不是局部的调整,而是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在内的,以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全面调整。这显然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的反映。在“十一五”时期,我们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五个统筹”,这就更鲜明地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特点。从“十五”的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到“十一五”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反映出在发展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胡锦涛同志最近指出,“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这就清晰地说明了“十一五”时期和“十五”时期所面临的环境的“同”和“异”。“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判断,应当引起高度警觉。从国际上看,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扩大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种摩擦增多,“中国威胁论”逞抬头之势,从国内看,由资源能源紧缺所形成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这些都属于“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表现。

在“十一五”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方面所涉及的问题很多,这里着重强调三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快”与“稳”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发展的较快速度,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要求,也是解决就业等各种社会问题的要求。“十五”计划强调,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总结“十五”时期经济发展的经验,胡锦涛同志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关于“十一五”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快”与“稳”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快,保持一定的速度,才能平稳运行;只有稳,不搞大起大落,快速运行才能持续。我们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努力在长时期内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通过体制创新破解难题。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建、收入差距的调节、对外贸易摩擦的应对,等等,所有这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都和体制机制有关。其中有些问题例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长期呼吁,又长期难以发生根本性变化,就更同体制相关。“十一五”时期,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特别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通过体制创新来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扫除体制机制障碍。

强化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要以对利害得失有深思熟虑的远见去面对未来,以充分的精神准备去迎对挑战;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克服困难,科学发展,这样就一定能够在“十一五”时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丙戍)

稿源: 新华网编辑: 吴素威

新华社评论员

中国宁波网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建议》提出的“六个必须”的原则,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科学发展观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也汲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全面深入领会五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部署,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这“六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十一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必要前提和有力保障。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我们要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着力点,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力。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同步发展。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使地区间人均GDP、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相对差距逐步缩小。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

度。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要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认真研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强化对食品、药品等的监管。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结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战略全局指明了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全国人民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必将引领中华民族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创辉煌!

稿源: 新华网编辑: 徐叶青

第二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宜丰作为传统的农业县,农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乡村人口占县域人口65%以上,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推进全面小康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正是我县新农村建设开始试点、开始起步的关健时期,笔者形成了一些初浅的分析和建议,以供参考。

一、理性正视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与全国各地一样,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广大农民解决温饱后正在奔向小康。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和政(论文库)府在农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各项建设事业都有较大发展。但是,目前农业农村的总体发展情况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1、农民增收压力仍然很大。农民收入的增长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十五”期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九五”期末的2632元增加到2005年的3508元,增加876元,而按照2010年基本达到小康目标的要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有8000元以上,尚差4492元,每年要净增1000元,显然难度很大。目前就面临许多新问题:一是农产品价格低迷。以2005年来说,畜禽产品价格跌入低谷,政策转移增收有限,而农资价格上扬30%以上,农业增收空间开始变窄;二是农业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农业遭受台风、雨涝、冰雹等自然灾害和水稻病、虫灾、动物疫情等生物灾害呈多发、散发、频发态势;三是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目前虽然有几家农业产业化企业,但规模较小,还没有与农户建立紧密的联结机制,对农业的直接带动作用有限;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我县外输的劳动力以初中以上文化的青壮年为主,在家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又没有专业技能,向

二、三产业转移较难。

2、农村基础设施相当薄弱。我县近几年虽然重视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一些农村公路,但全县农村的绝大多数自然村庄,通达等级公路的很少,与全面小康80%农户都通硬质路的要求差距很大。农村电力设施、通讯设施也同样不足。农田水利由于资金和投劳不足,仍有遇旱引不进、灌不上,遇涝排不出、降不下的情况。尚有相当多的山塘水库和机电排灌站年久失修,功能下降,还有许多低产田需要改造。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1

3、社会公共福利几近空白。据了解我县在外打工人员中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不仅这些单位只有极少数为农民工进行职工养老保险,而且这部分农民工离开该企业时又无法转接,实质上还是未投保。我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举步维艰,除了部份村干部享受公费参保外,很少有参加养老保险的情况。同时,农村灾害救援制度还不健全,新型合作医疗机制也不健全。此外关于农业生产保险,提高农业防范自然风险能力更未摆上议事日程。

4、中心村庄建设举步维艰。我县农村中除了集镇周围和少数村居的村容村貌稍整洁外,绝大部分村庄是沿路、依水、傍山而建,村庄建设和建房模式以及各类设施没有完整规划,居住分散,十分零乱,“空心村”、破旧房随处可见。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问题是: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无来源,乡村财力捉襟见肘,向住户筹措无依据,且群众也无力负担。此外,农民故宅难离和传统种养项目难带进中心村等情况也延缓新农村建设进度。

5、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但由于长期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而且从现状上看,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大部分外出从事

二、三产业,正常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儿童和老人。相对来说,农民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法律、科技、市场经济知识不足,农村中封建迷信、赌博、毁坏资源、早育超生、宗族势力、社会矛盾等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现象还较普遍。

二、认真分析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 诚然,我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也有许多有利条件:

1、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是政治保证。党中央始终将“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四中全会提出“两个趋向”的战略,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举措,按照“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规划建设新村镇、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农村新风貌”的目标,使农民真正富起来,使农民生活质量真正得到改善。

2、“十五”期间的农村发展业绩是建设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8元。上级实行“一免三补”,极大地调动了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全面小康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基础和基本保证。

3、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是重要支撑。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下,国家正逐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投入。为保证粮食安全,国家将继续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并加快实行“四大保障”。教育体制的改革将不断深入,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即将取消。这些扶持“三农”的政策和举措,将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4、基层广大干群的内在发展要求是希望所在。我们在深入乡村调研时发现,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干部群众热情高涨。农民的热情参与,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农村建设和进步最有希望的条件。

三、强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1、认真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构画新农村美好蓝图。按照2010年力争基本实现小康的目标,应认真搞好各项规划,尤其是镇村建设规划。建设规划不仅要有布局规划和建房模式规划,还要有水电路、通讯和科教文卫服务事业等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也要有人防、环保规划。中心村庄规划更要注重搞好土地修编规划、交通规划、供电规划、通讯规划、水利规划和环保规划。各村还要搞好产业的区域规划。规划形成后要有完整的说明书、各种图片和各类表格。规划要经农民充分讨论,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请专业机构指导,由相关部门审定,达到科学合理、统筹兼顾。

2、切实贯彻各项支农政策,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国家将通过各类项目扶持新农村建设,各相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应将各项目如期保质保量地在农村落实。对水利、交通、供电、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等项目应组织人力配合实施;对帮助农村发展科教、文化、卫生事业的项目应保证全面落实;对农业各种直接经济、物质补贴和奖励应及时发给农民或相关受益人;对各种保障性福利应及时搞好申报审批,使农民享有公共财政福利;对扶持农村产业发展(包括农业产业化、农业合作经济、农业服务业等)的土地、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应坚决执行。

3、全面抓好典型示范,树立新农村样板。为了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县、乡镇、村都应建立示范样板。对示范村注意人、财、物的适当倾斜,更主要是认真帮助规划,及时指导实施,协调各类矛盾,

建立各种机制。示范村要在村庄建设、经济收入水平、农村文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作为农村全面小康的表率。

4、全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使绝大部分农民走向富裕。提高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就我县实际看,农民增收有以下几条途径:一是促进农业增效增收。以优质稻米、生猪、家禽等主导产业为依托,发展特色化农业,以绿色大米、绿色蔬菜、优质畜禽、优质水产品为带动,发展高效规模化农业,以品牌农业、生态农业推进农业外向化;二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在农业产业链上就业空间;三是培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以合作经济组织搞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四是推动全民创业。鼓励农民发挥自身优势搞规模种植养殖,创办经营实体,创造有利于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五是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和技能培训,搞好劳务中介服务,形成一半农民外出挣钱,一半农民在家种田的农村就业格局;六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从事

二、三产业的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享有同样的养老保险,积极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现农村低保应保尽保,积极探索农业生产保险,减少农业生产自然风险。

5、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新农村建设工作。各级党委和政(论文库)府应切实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全面协调各项规划的衔接工作,抓支农扶农项目的落实,抓农村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抓典型示范的培植和经验推广,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三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其中强调“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人民共享 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进入了改革 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些给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 战。其中医患关系是否和谐己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2011年2月 28日,国务院向全国印发(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为深化医疗体 制改革,解决日益突出的医患矛盾做出指示。因此,深刻认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正

本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正确认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医患关系的

总体形势,探讨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描述医患关系在经历宏观结构和制度的变 迁后发生的变化,关注医患关系的本质属性及其对医疗行为的影响。医患关系的 建立与调试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在我国今天医疗体制改革的特殊制度背景下, 医患关系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 现对农村基本医疗保障,保证农民“病有所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 义和政策意义。

医患关系是人类文化特有的组成部分,是医疗活动的关键,是医疗人际关系 的核心。正如瑞士著名的医史学家亨利·西格里斯(Henry·E·Sigerist)所

说,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人群:医师和病人,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 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 这一概念得以扩展,“医”己从单纯的医生、医学团体扩展为参与医疗活动的所 有从业人员;“患"也从单纯的求医者扩展为与之相联系的亲属、朋友和单位等 社会关系。可见,医患关系实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在医疗领 域的集中反映,并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从最初服务于氏族部落的巫医, 到具有独立行医能力的职业者,再到承担社会功能之一的职业群体,医患之间的 关系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集中透视着人类文明进程和社会经济发 展的水平。因此,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医患关系的内涵是不尽相 同的。目前,我们所研究的医患关系,表面上是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和其从 业人员所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内蕴则是研究医患关系,找出医患矛盾产生的症 结,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此来瓦解和逐步消除医患矛盾。

第四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一个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热潮正在中华大地兴起。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抓住历史机遇、加快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

议。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会着重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把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放在全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开辟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境界。我们要通过认真学习,把思想统一到六中全会的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广大知识分子要在自己认真学好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理论、知识专长,广泛宣传、深刻阐述全会精神,让全会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为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学习好贯彻好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结合实际,把全会精神贯穿到具体实践中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现代化事业突飞猛进的巨大成就。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发展巩固和谐,用发展促进和谐。

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正确处理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建设一个和谐有序、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人才。知识分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郁风气。广大知识分子要牢记历史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各自的岗位上加倍努力地工作,为促进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提供更多更好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美好的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需要共同理想做支撑,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做保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谐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所在。

第五篇: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讲稿

金秋时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于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一个重要议程,就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再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此作出全面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更加庄严而紧迫地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作出的战略举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在达到新的高度。

关键时期的战略举措:和谐社会建设,对社会主义本质规律的新认识、新发展

《周礼》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柏拉图的“公正即和谐”,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制度”……从东方到西方,从远古到现代,建设一个富足祥和,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充满活力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实现这一美好理想的正确途径。在血与火的磨砺中,在风和雨的洗礼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追寻着社会和谐的民族梦想,写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和实践,明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命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对社会建设重要性的逐步明确、日益重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说:“我们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为争取社会和谐而奋斗。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这种伟大奋斗的现实表现。”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阶段。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变革加快,我们正面临并将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发出号召。

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深刻内涵和主要任务。此后,胡锦涛总书记又深入各地调研,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论断。

“如果把构建和谐社会比作一篇鸿篇巨制,那么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开篇,六中全会则将达到从认识到经验、从理论到实践相对成熟的较佳境界。”党建专家叶笃初坚信。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半个多世纪的建设、改革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不懈探索。“现在,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属性。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规律的新认识、新发展,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发展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庄福龄说。

人民共享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累了你就歇歇脚,渴了你就喝杯茶,气了你就消消火,请进——这里就是你的家。”

走进河南省义马市群众工作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段问候语。义马市着眼和谐社会建设,变信访工作为群众工作。昔日往往“火药味”十足的信访局接访大厅,如今成了温馨的“群众之家”…

义马市的信访窗口,只是全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

会和谐,正成为当今中国的关键词——

从进一步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到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加强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到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从研究部署加强民族工作,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出台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从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到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开展和谐社区、和谐乡村建设,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从中央到地方,从沿海到西部,神州大地铺展开一幅共建和谐的生动画卷。

构建和谐社会,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各个方面,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国党建研究会研究员王庭大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600万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60%以上,一个有助于就业再就业的社会网络正在全力铺就。

教育是最重要的公平——

“农村娃上学,不用交书本学杂费了!”河南省淅川县夏庄村农民齐成善高兴地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发生在校园内外的变化表明:中国教育正加速迈向公平。

一项项政策,着眼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个个措施,如无形的巨手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专题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调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到2005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73亿、1.37亿、1.06亿和800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参加人口达3.96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44.7%……

促进和谐,事关全局;和谐社会,人人共享——

国务院专题研究农民工问题,并出台专门文件,全国24个省(区、市)建立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近年来,我国价格主管部门先后17次出台降价措施,降低了1100多种药品零售价格,降价总金额达到350多亿元。

一批坑农害农、制售假劣食品药品事件受到严肃查处。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正逐步得到纠正。国务院7部门联合展开环保专项行动,重点解决危害群众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

拥有2500年历史的江苏省扬州市,刚刚荣获2006“联合国人居奖”。市委书记季建业感慨地说,构建和谐社会,归根到底就是要让群众受益。这是扬州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得到的最切身感受。

任重道远的历史使命:实现社会和谐,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中央党校日前在学员中进行的一项调查,引起许多人的深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哪些矛盾和问题?“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社会保障”、“贫富差距”、“三农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排在前列。

音律和谐,令人身心愉悦;社会和谐,成就千秋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长期而伟大的历史过程。尽管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迈出一小步,但放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仍然必须清醒地看到,构建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需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长期奋斗。

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指数难以乐观、社会发展总支出比例低、公共教育卫生经费不足、各种收入差距拉大……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朱庆芳一一列举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深有感触地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这些不平衡现象,需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特别予以注意。”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前国内形势的基本判断。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还是在党、在各级领导班子。”全国党建研究会研究员王庭大认为,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把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的党建工作,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两个重要的抓手。党建专家普遍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新的重大考验。党员领导干部既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又要在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勇于探索,锐意进取,不断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好的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

、共同奋斗。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直面八大挑战”、“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依法治国才能和谐”……六中全会召开前夕,许多专家、学者发表文章,对和谐社会建设建言献策,不少网民直抒胸臆,对社会和谐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这种共商和谐的热忱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份激情,是激情之中展现出的冷静和清醒。”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贸大学副校长郝如玉说,“这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最坚实的群众基础,也是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根本原因。”

150多年前,30岁的卡尔•马克思和28岁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充满激情地描绘了一个和谐、美好的未来社会: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距此150多年后的今天,执政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征程。人们相信,即将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必将对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提出具体的指导方针和工作部署。一个以先进理论武装、由先进分子组成、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政党,一定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上一篇:读冰心我的老师有感下一篇:电磁辐射污染和防治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