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工作总结

2022-06-25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在这时光静走的岁月中,唯有工作留下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努力拼搏的意义。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曾面临众多的困难时刻,那就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勉励自己,吸取经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创新教育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创新教育工作总结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总结

为大力推进建设创新型大学步伐,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秉着“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成立至今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通过不断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讲座、报告等系列活动,对创新创业活动项目进行自己资助等方式,鼓励了一大批本科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中去。

规范日常管理,完善队伍建设,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为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我院在成立之初便建立了《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制度细则》(见附件1),将学院创新创业工作的日常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在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组成以院长左高山教授、党委副书记赵平副教授为首的学生创新创业专家指导小组。实行“双轨导师制”,在学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聘请学院各系专业老师与优秀研究生作为学生的学业导师和班导师,与导师形成一对一指导方式,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从指导老师那里学到了所需的专业知识,更扩展了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强了沟通组织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建立学院品牌,强化基地建设,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根据实际情况,学院领导意识到,学生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时,因为没有资金支持,很多优秀的项目被迫停止了。因此,为了能让学生创作出更加优秀的创新创业作品,从2009年建院起,学院拿出部分资金资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课题的研究,在继承原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品牌创新项目“五高杯”的基础上,建立学院新的“五高杯”大学生创新性实践计划项目,增加创业团队的申报资格,作为学院新的创新创业基地。2010年,经过学生自行申报课题,学生答辩,专家小组评审,学院共评出十项品牌项目,每项资助1000元;2011年,学院更加大投入,拿出20,000元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见附件2)。 为进一步引导大学生自觉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同时为推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与株洲攸县石羊塘镇友好协商,学院在当地挂牌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同学参与实践。学院的举措大大鼓励了广大同学,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团队越来越多(见附件3)。

注重引导培训,指导实地调研,鼓励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2010年至今,学院每年都会举行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系列讲座和培训,邀请优秀创新创业团队成员对广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积极动员引导,并指导实践培训。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讲座及培训近10场,邀请嘉宾人数近20人次,参加讲座培训的学生达1500多人次(见附件4)。

从原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到现在的公共管理学院,我院涌现出不少十分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对带动整个创新创业活动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在2011年文秘助手塔尔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中,我院方艺惟团队的“星辰商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方志昂团队的“校园自行车服务工作室-“CSU百速客”项目、金仁涛团队的“中南“饮食快餐休息闲所”项目获得了经费立项,实现了我院在“米塔尔”创业项目立项零的突破(见附件5)。在米塔尔学生创新项目立项中,我院姜永喜团队、沈吴越团队等9个团队获得立项资助(见附件6)。

2011“小榄智造”创业奖励金项目,我院研究生刘然团队的“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和本科生郑越团队的“爱Dear商务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获得立项资助,我院创业立项再获突破(见附件7)。 在2011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中,我院共有13项创新项目获得经费立项,其中国家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1项,校级12项(见附件8)。在2010年中南大学“百千万”暑期社会实践立项项目中,我院共有31项项目立项,其中经费立项15项(见附件9)。在2010年中南大学自由探索研究创新基金立项项目中,我院共有4项经费立项(见附件10)。 在我校第七届“升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共有6个项目团队获一等奖,另有5个项目团队获得二等奖、1个项目获得三等奖。

在学院党政的积极指导和支持下,我院社会学0701班杨梽成创办的长沙市三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获2010年长沙市第一批创业富民专项资金资助,获得70000元经费支持。行政管理0902班黄璐在学院老师的指导和关怀下,注册创办了“九川文化有限公司”,成功的迈出了大学生创业的第一步。另外,学院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成的社会调研中心也在积极申请校内外的各大创新创业项目。

加强宣传力度,拓宽信息平台,鼓励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学院在积极教育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外,还十分重视宣传力度和信息平台的拓宽。为此,学院特别组成创新创业记者团,对学校、学院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时动态进行报道,让广大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学院在创新创业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增强学院创新创业的氛围。 另外,学院增设了短信平台、创新创业贴吧、创新创业QQ群、创新创业教育人人首页等信息平台,改版研究生刊物《治道》为学院创新创业交流杂志,还在各个班级增设创新创业委员,都是旨在拓宽信息发布和经验交流的平台,使广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校内外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并积极鼓励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中去(见附件11)。 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当然,学院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创业活动上。 首先是基础环境的限制。我院在创新教育与实践方面有着优秀的历史传统和学院氛围,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但是在创业活动方面,学院因受到基础环境的限制,没有在学院当中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在创业激情的激发和创业团队的培养上因基础环境的影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针对这个问题,学院将在未来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积极宣传我校优秀创业团队,广泛号召广大学生投身创业活动,争取在学院当中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其次是客观条件的限制。我院作为文科学院,虽然在创新方面有着一定的专业优势,但是在创业方面受到专业知识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无法了解与创业相关的一些理论知识,影响了培养优秀创业团队的培养。针对这一问题,学院奖积极邀请在创业方面有深入研究的老师学者,开办讲座和培训,在学生当中普及有关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再次是资金投入的限制。创业团队对资金要求高,学院因受到活动资金方面的限制,无法形成良好的创业基地,对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经费支持。针对这一问题,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在学院创业基地建设上的经费投入,帮助一些较小的学院建立健全创业激励体系。 最后是培训条件的限制。学院因受到自身专业的限制,没有在创业方面十分有经验的老师作为指导,同时缺少一些必要的培训设备、培训场地和培训材料,无法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针对这一问题,学院将积极联系优秀创业团队来我院讲学,为广大学生答疑解惑,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建立健全创新培训良性机制。

第二篇:科技创新教育工作

胶州市第二初级实验中学

姜贵全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知识为基础,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的的系统性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教育。它是以基础教育为依托,通过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协同组合培养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态度、科学思维以及科学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我校自成立开始就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我校以“立足课堂、学生为本、抓好特色、稳步推进”的科技教育工作思路,坚持以科技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活动为载体,狠抓科技教育管理,形成了组织机构健全,师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丰富,科技教育成果累累的良好局面。在近几年举办的各级各类科技活动中有多人次获奖。

一、成立科普领导小组。学校在成立开始就把科技教育作为争创特色学校的重要特色项目来抓,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形成一种浓郁的科技校园文化。同时,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科普领导小组,将科技教育工作层层落实。形成了由分管领导、科技辅导员、专兼职的科技指导教师、班主任老师组成的科技教育工作辅导网络,使全校科技教育工作得到保障。

二、建立激励机制。为了激励每个学生成材,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我们改变传统的评价学生的办法,定期开展“科技之星”的评选,对评选的“科技之星”进行表扬、奖励,并在学校橱窗上张贴照片进行宣传。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各种各样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途径。因此,我校在开展科技活动时进行了认真研讨,为学生定身打造了各种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如开展了电脑绘画、航海航空模型讲座(我校在航模运动中主要开展了简单模型的制作,如:飞鲨纸飞机制作、橡筋动力飞机制作、电动纸飞机的制作等。同时,我校还开展了模型飞机的调整试飞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科技创新讲座、观看科幻影片、参加机器人创新培训、参加各级各类的航空模型比赛(目前,我校参加的竞赛科目是飞鲨纸飞机着舰积分赛、橡筋动力飞机留空赛、电动纸飞机留空赛、天戈遥控飞机积分赛、卡博遥控飞机速度赛等,在这些活动中有多人次获得胶州市、青岛市级的奖励。)、科技创新大赛(我校连续两年参加胶州市、青岛市的科技创新大赛,均取得不错的成绩)、每周的科技社团活动„„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兴趣,使每名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

虽然我校在科技教育活动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因此,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普教育,同时,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拓宽活动领域,创新活动方式,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科技文化”氛围,使科技教育常抓常新。

第三篇:全面推进教育发展创新 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教育发展创新年”活动总结

全面推进教育创新

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教育发展创新年”活动中期总结

21世纪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据苍溪县教育局关于“教育发展创新年”活动的安排部署,我校认真领会相关文件、会议精神,广泛深入全面地开展了以学习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灵魂、以进步为标志的教育发展创新活动。在活动中,我校加大创新宣传,营造创新氛围,确定创新方向,落实创新行动,唱响了“创新——发展”的主旋律,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

一、素质教育有新进展

一是德育工作得到改进和加强。开展了“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我与城市共赴文明”、“红色革命歌曲大联唱”等活动,让学生沐浴文明之风,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实现学生的素质提升。为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我们与《知心姐姐》杂志讲师团成员联手,组织家庭教育专场报告会。为积极实施“德育名师”工程,本期已选派5名班主任赴广元、南充等地参加班主任培训,20人次参加网络班主任学习培训。二是加强课程管理,推行减负责任制,强化减负督查,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有效减轻。三是全面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二、教学管理有新举措

教学工作是个多环节的系统工程,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影响着教学质量,只有加强教学流程管理,才能形成比较稳定的“运行模式”,才能优化各学科的教学。

1、建章立制,宏观调控教学管理。我们制定了《教学质量检测奖励办法》,将校级抽测和区县监测的成绩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主要

依据。

2、教学视导,微观指导课堂教学。依照《五龙小学教学“六认真”考核细则》开展教学视导工作。采取“推门听课”、“教学抽查”、“座谈调查”等形式,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教育环节进行监督与检查,并把改进之处相应地反馈给教师,让每位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层次,使我校的教学管理进入一个宏观调控、微观指导的运行轨道。

3、抓备课质量,做好课前准备。为强化备课质量,我们进一步创新备课形式,采取集体备课、电子备课和重点环节补充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允许教师们用旧教案备课,并要求教案要认真做好教后感、教学重点环节补充等相关记录,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科研有新突破

教育科研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我们坚持以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促进广大教师把教科研当成必要的、自主的实践行为,教育科研成果累累。

1、前半学期我校已有20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三篇,二等九篇。

2、市级科研课题《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研究》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已顺利开题。

3、县级课题《小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正如火如荼的进行。

4、10位教师承担的《梦想30课程》深受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和教材开发团队——华东师大专家组的好评。

三、教师队伍有新气象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履行人民教师职责,推进创新教育实践”等活动,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良好风尚得到弘扬。二是教育行风建设进一步深化。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三

是教师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我们主要加大了考勤和课堂教学的整顿力度,由学校行政值周考核教师在岗情况,教导处对教师的教学教研跟踪指导,监督和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四是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完善党员和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以保持“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为重点,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学习,带头提高师德修养,率先参与教育发展创新活动。

四、安全工作有新保障

一是根据教育局"创平安校园 "活动的整体部署,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创平安校园"工作,充分利用安全教育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并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二是制定了《五龙小学安全工作奖惩条例》,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加大学校安全奖惩力度;三是从县保安大队聘请了两名专职保安人员,实行24小时门卫执勤;四是成立学校安保队,对校园的消防设施、卫生状况、校园周边环境的卫生安全工作定期进行检查,杜绝安全事故发生。我校近1000名师生中,本期来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五、基础设施有新改观

学校坚持“统筹安排,集中投入,讲求效益”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一是投入30多万元修补学校操场,扩大了学生活动场所,改善了学校面貌;二是投入3.8万元优化、美化、净化了我校幼儿园,荣获“县级示范幼儿园”称号;三是投入6.2万元做好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美化、绿化了整个校园,使学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美丽幽雅;让墙壁会说话,花草也赋诗,设施能启智。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班级的每一个角落。四是投入2.8万元增添了音乐和美术设施设备,完善了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

六、服务工作有新优化

为了让学生住得好,吃得起,学得开心快乐,我校加强了寄宿生的服务和管理。

一是两名专职宿管员,通宵值班。

二是班主任和值周教师早上七点一直守护学生到深夜,让学生有了安全感。

三是每天晚上坚持上晚自习,老师无怨无悔地牺牲休息时间进行辅导,使学生当天所学的知识当天消化,不背旧帐,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是利用周三晚自习开展故事会、歌咏比赛、乒乓球篮球联赛、观看健康向上的影片碟子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增长才干,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与此同时,学校对伙食团实行零利润经营,每天变着花样做饭菜,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冲着寄宿制这份温馨,流失的学生回来了,“留守娃”的父母放心了,慕名而来的外地学生增多了,学校营造出了“家”一样的氛围,学生形象地比喻为“乡村中的宾馆”。

总之,“教育发展创新年”活动的开展,使全校上下创新观念进一步增强,教育思路进一步拓展,工作作风进一步改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全方位改革、全方位创新的氛围超前浓厚,我们将乘“教育发展创新年”之东风,借“创先争优”积淀的宝贵经验,潜下心来,俯下身去,踏实教学,勤勉工作,为创造五龙小学更加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二0一一年五月三日

第四篇:创新教育模式 注重工作实效

2009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创新教育模式 注重工作实效 努力探索中职德育工作新路子

宝塔区职业教育中心

宝塔区职业教育中心创建于1972年,占地42亩。学校现有教职工120名,在校学生1680名,是一所融职教、成教、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社会人才培养需求,开设了幼教、旅游、艺术教育、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和汽驾维修与应用等专业。学校认真实施“人人技能工程”、“温暖工程”和“雨露计划”,加强与东西部地区及省内企业、职业院校合作办学,不断提升办学品位,服务延安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质量为核心的科学发展,把握中职学生特点,不断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努力使每一位学生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性人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树立科学育人理念,突出德育工作首位

一是开展专题调研,找准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新问题。

今年全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领导深入班级、用人单位等,通过走访、座谈和征求意见建议等,找准了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外部办学环境来看,社会正处于转型变革时期,多种观念、思想对职业学校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职业观产生影响。从学校工作看,德育教育缺乏个性化、针对性和实践性,个性不够鲜明,个案深入研究不够,个性体验与道德实践不够。从学生素质看,理想信念模糊,行为规范较差,心理问题较多。从家庭角度看,家庭重普轻职的现象普遍存在,对子女的关心、重视不够。

二是坚持育人为本,树立科学育人理念。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学校必须始终把思想道德素质作为第一位素质,把德育工作作为第一位的工作,牢固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科学育人理念。要树立新型人才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康的体魄、开阔的视野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中等应用性人才,以学生能否成为未来有用人才为培养目标。要树立素质教育观,既着眼于学生“成才”教育,又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未来职业适应、发展能力,使他们不仅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具有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心理素质;不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

质和意志品质,而且具有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创业精神,从而真正体现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职业性。要树立开放教育观,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判断能力,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理清工作思路,形成育人合力

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思路是:12345。“1”是一个转变,即学校工作由原来的重智轻德、重技能培训轻素质培养向突出德育首位、育人为本方面转变。“2”是建好政工队伍和班主任两支工作队伍。“3”是建立完善三个工作机制,即学校党团、科任教师、班主任德育工作网络机制,学生德育评价机制和教师德育工作考核奖惩机制,构建一个“人人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的格局。“4”是坚持四个原则,在具体工作中,德育工作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的现代职教理念相协调的原则,把时代要求、优良传统与传承延安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近、小、实原则,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从学生身心成长特点、承载能力出发,正确引导,把握方向;坚持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原则,既重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更注重学生在实训

实习中道德教育和实践体验;坚持教育与管理、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学校德育组织和管理评价机制,做到责任到人、有序推进。“5”是做到五个结合,即学校德育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与坚持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相结合,与德育课程和学科教育渗透相结合,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三、凸显职校优势,创新德育形式

职业教育说到底是就业教育。学生技能培养的过程,本身就为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知行合一体验平台,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更加深刻的体会、感悟和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主要开展四项活动:

一是技能实践周活动。针对中职学生存在的生活自理能力差,纪律、卫生及集体观念淡薄等现象,学校每周安排一个班级,亲自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升旗仪式、考勤、卫生、纪律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监督检查工作等,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既使他们体会、感悟到爱护环境和提高思想纪律的重要性,又加强了学生的互助协作的意识,从而大大提高了其自理自立生活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与学校和谐健康发展。

二是用人单位实训实践活动。中职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时

间是在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学习生活,这为德育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实习实训,利用企业生产规范标准、企业生产环境、企业文化等潜在因素,学校和实习单位适时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与创业精神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技能的同时,逐步形成符合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增强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思想准备。

三是青年志愿者活动。学校组织青年志愿者,利用暑期和节假日,深入社区、旅游景点等,宣讲延安精神,开展“消夏文艺演出”活动,走访慰问老红军、老八路。特别是我校结合旅游家政专业,成立了礼仪服务队,参与礼仪服务队的学生必须参加严格的礼仪服务技能培训,为市、区500多次会议、活动提供义务服务。培训内容包括仪表、仪态、岗位用语、岗位举止、服务标准等内容,队员的站立、行走、神情、仪态、文明用语等方面都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参与各种礼仪服务活动,培养了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

四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延安革命圣地独特优势,联系鲁艺、延安革命纪念馆作为延安精神教育德育基地,开

展入团、入党宣誓仪式,接受延安精神再教育,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大型法制报告会,对学生进行法纪教育。

四、丰富德育内涵,注重工作实效

一是紧扣学生就业主题,开设职业发展规划课程。通过教师授课、个人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与学生谈话、邀请优秀就业学员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递有关职业规划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启蒙职业认知,培养职业情感,形成职业规划意识,树立人生奋斗目标。

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全的个性心理。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臵与教学安排的意见》的规定,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体系之中,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内容和时间等。同时,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克服不利于将来就业的心理倾向,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采取建立心理咨询室、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网络咨询、开设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咨询,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心理特点,帮助学生增强承受挫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优化心理品质,使学生保持正

确的自我认识、进取心态,保持与社会协调一致,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成长道路和就业等方面出现的各种烦恼。

三是搭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平台。学校创办了《延安职教》校刊,组建了“黄土地文学社”、“书画社”、“学生广播站”等,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搭建学生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实践的平台。

四是典型引领。一方面邀请优秀企业家来学校进行就业指导讲座;另一方面邀请已经就业的优秀学员返校给学生做就业经历报告,用身边事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敬业、诚信、奉献等精神。

总之,学校结合中职内涵发展特点,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德育载体,全面提高德育质量,服务学生终身发展。近年来,全校未发生一例学生违法犯罪现象,2名学生被表彰为省级优秀学员、优秀学生干部,我校学员在专业技能竞赛中捷报频传,学校选派学员参加了全省中职学生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计算机专业荣获2个三等奖,7个优胜奖;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荣获4个优胜奖。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6%,毕业学员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学校坚持德智并举,以德促智,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第五篇:学校创新教育课题阶段总结

“链接”创新教育,“刷新”学校形象

——湖北省“十五”重点课题初中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

阶段性总结会汇报材料

--县---中学课题组

我校“初中创新教育教学研究与实验 "课题,是XX年底申报,XX年1月正式启动的,至今已走过了两年半的研究历程。在市教科院和县教研室的指导下,回顾这两年多的研究,应该说,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绩。现在向各位作汇报,汇报的题目是《“链接”创新教育,“刷新”学校形象》。主要从创新教育的“着眼点”、创新教育的“着力点”、创新教育的“落脚点”,谈谈怎样“链接”;在教育创新的观念上、实践创新的过程中、研究创新的效益里,说说如何“刷新”。

一、把创新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教育创新的观念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肩负着民族创新的特殊使命,因而,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体,而能否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而教师的这种精神、意识与能力又完全取决于学校管理层的教育理念是否创新。

自XX年底接题以来,我校就形成了“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台阶”的共识,明确提出了“把课题研究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阶梯、把课题研究作为培养教师队伍的机制、把课题研究作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手段、把课题研究中的创新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的研究口号。把创新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教育创新的观念上。

一是理念,学校办学理念的的创新;二是观念,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三是信念,学生求学信念的创新。

1、学校办学理念的创新:力争提升一档品味

在思维上创新

学校能否与时俱进,办学理念很关键。学校如何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我们觉得过去的办学理念缺少特色,于是将办学理念创新为与教育方针紧密吻合的十六个字。即:修德为先、启智为要、强体为本、成才为上。德、智、体浑然一体,构成办学主体行为。"德",要修;"智",要启;"体",要强,缺一不可,而"成才"是目的,有鉴于此,我们于XX年底就把当时有着32年办学历史的长冲中学的办学理念作了大胆创新,集中为八个字:修德、启智、强体、成才。

在运行中创新。再好的办学理念不付诸实践不行,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办学理念?我们主要采用了"三合一"的办法来强化师生的理念。

一是"天天看"——将八个大字的办学理念铸成两米见方的大红烤漆字,高耸在教学楼顶上,醒目、耀眼,师生无时不在关注它、谈论它、践行它。

二是"时时唱"——我们把办学理念写进了《民族兴旺我担当》的校歌。通过对两小节歌词的反复吟唱,强化师生的理念行为。如:毕升故里大道旁,青纱环绕碧罗帐--长冲中学我的向往,长冲中学我的希望--清晨的阳光,傍晚的灯光--莘莘学子书声琅--修德、启智、强体、成才--民族的兴旺,我担当!国家的富强,我担当!并把她作为初一新生进校必学歌曲,五四或十

一、元旦歌咏的必唱歌曲,艺术人才选拔必测歌曲。可以说,在----中学近XX师生中,第一会唱的是国歌,第二会唱的就是校歌了。

三是"周周讲"——我们规定国旗下讲话内容,无论哪个领导讲话,必须紧紧围绕办学理念的八个字来拓展,结合校本实际去生发,并收集整理编印成册,使办学理念的观念意识不仅物化为资料、更内化为行为。

此外,我们还在"校园之声"广播台开辟了"化理念为行动"的专栏,在《山茶花》文学社刊内设置办学理念实践专页。

总之,近两年,我校的办学理念不仅有形可见,有声可听,而且有更多的人在用心内化,努力践行。

2、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彻底消除三个误解

一是科研创新“神秘论”。他们虽然向往上进,也崇尚创新,羡慕别人的成果,同时又觉得创新神秘莫测,高不可攀,徘徊在创新的门口。

二是创新“冒险论”,他们认为,科研创新是形式,有违常规,是“花拳秀腿”,“好看不好吃”,他们贪图安逸,墨守陈规,不会用心去思考如何教会学生上课,复习,也不懂得如何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去应考,更不会考虑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种人是抵制创新的。

三是常规与创新“冲突论”,持这种观点的教师不懂常规与教研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他们认为科研影响日常教学,创新破坏常规秩序,不可否认,科研创新需要花一定时间和精力,创新必然要打破传统,然而“磨刀不误砍柴功”,创新会让教师从新的高度去审视常规,提高效益。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教师的误解,学校不断借助外力、挖掘内力,利用外派参观学习,利用周六举办创新论坛、创新实践、创新反思讲座,校长、副校长带头讲创新理论、教研组长、实验教师跟班谈认识,两年来,已举办讲座9期,54人为创新进行了讲析,外派学习63人次,印发创新学习资料16期,基本上消除了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误解。

3、学生求学信念的创新,必须树立四种信念。

虽然好奇心是创新的首要成分,自信心也是创新不可或缺的因素。不少研究成果和经验表明,一个人将来创造力的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学阶段创造力发展的状况,而学生求学过程尤为关键的是四种与信念直接相关的内容。一是自信的求学信念,学会说“我会”;二是自爱的求学信念,学会说“我愿”;三是自觉的求学信念,学会说“我能”;四是自主的求学信念,学会说“我敢”。既要从本质上培养学生的智力创新能力,让他们获取成功的学习经验;更要从道德层面上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失败的痛苦,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把创新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实践创新的过程中

我们认为:创新教育的“着力点”应该是在实践过程中坚持创新。立项时的“实验”二字在去年10月的市教科院会议上,改为了“实践”,这就意味着,初中创新教育应全方位,大面积地投入到实践之中,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践行创新,不让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落空,针对实践中的“实”字,我校课题组明确提出了“五不空”,一是在实践的时空上不留空白;二是在实践阵地上不放空炮;三是在实践的机制上不说空话;四是在实践的关键处不挂空档;五是在实践的进程中不行空路。

1、在实践的时空上不留空白

我校实践创新教育的时段,大至分为四个阶段

(1)开题起步阶段(XX.12~XX.7)

我们以学科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申报立项,当时确立了六个学科共8个子课题为创新研究项目,并确立了在六个班开展实验,还成立了科研处,确定双周六上午为创新教育学习研究固定时间,形成了系统的实验方案。

(2)实验运行阶段(XX.3~XX.7)

根据学科与课型的不同,不断地实践,反复地探索,创新了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学科的个性化作文指导:启发——激趣——引导——动笔——互评,精读课文教学的“导——悟——创——评”;数学课思维为主线的“准备——发现——探究——质疑——应用——延伸”;物理课的八步教学模式:设疑——操作——观察——小结——质疑——讨论——解疑——归纳;化学课的问(激活思维)——动(多维互动)——探(探索求知)——导(归纳引导)——创(应用迁移);音乐课的兴趣感知——模仿感悟——参与体验——创新展现等。课题实验涵盖了大多数学科,涉及到绝大多数教师。

(3)全面实践阶段 (XX.9~XX.7)

是全面推行、全员参与,全方位实践阶段。即在全体教师中推广模式,通过讲、说创新研讨课,写创新实践、创新反思论文,召开学科创新说课听课研讨会,举办创新论坛、创新实践、创新反思讲座,不断调整完善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全面摸索新的创新策略。

(4)攻坚结题阶段(XX.8~12),随着实践的深入,借助研讨会召开,利用省级新课题立项,我们发现学科创新中的国家级课程、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及活动性课程、展示型课程、研究性课程之间是有共性的,相对学科型课程内容而言,完全可以打破教材的束缚,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这三类课程均以活动贯穿始终,并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尝试过程,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大这三类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力度,另一方面以综合实践活动课带动学科课的研究,努力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随着创新课题深入开展,开放性学习的教学理念给了“自主、合作、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空间,我们相信,到结题时,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获知过程的开放性,教师评价的开放性,师生关系的开放性,会成为创新性课堂教学的评价主体。

我校实践创新教育的空间可谓面面俱到:

一是科科有课题。语文有“作文个性化与阅读个性化”、“生活源泉与个性化发展。”数学有“探究式学习研究与实验”、“课堂教学中求异思维研究”、“英语课阅读能力的培养与研究”、“物理合作学习研究”、“政治实践途径研究”、“音乐地方特色研究”、“美术乡土教材研究”等。

二是班班有研究。开题之初,我们只确定在三个年级共六个班中开展实验;实验运行阶段,就扩大到八个班;到今年初,已发展到全校24个班。

三是人人都实践。创新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我校107个任课教师都参与其中,人人都有自己的子课题,个个都有整套的方案计划、实践过程记录、阶段总结与反思,呈现在与会者面前虽然难免有些粗糙、简单,但仍能反映出我校实践创新教育教学的整体状况。

2、在实践的主阵地上不放空炮。

勿庸置疑,创新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让创新实践在主阵地上放空炮,我们的主要作法是三条:

(1)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培养创新能力。

如文科教师巧用“三境”培养创新: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提问;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交流情境,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三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思维。

又如理科教师培养创新学生的“三性”:有的采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有的采用“一题简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有的采用“一题优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2)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培养创新能力

主要是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三类创新性思维:

如理科主要采用“大脑激荡法”、“反问法”、“分散法”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文科主要采用“图像法”、“变换法”、“情境法”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综合学科主要采用“设想法”“追踪法”“类比法”训练直觉思维。

(3)以个性化发展为重心开发学生创新能力

如学科课堂教学中的作文个性化,阅读个性化,理科实验个性化,信息技术个性化,综合实践个性化,体音美特长个性化训练等都收到了较好效果。

3、在实践机制上不说空话

(1)增设保障机制。首先是组织保障。自XX年春季起,学校增设了科研处,配备了一名主任,落实一名副校长专门分管;其次是时间保障。常规教学本来就时间紧,要使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必须合理安排时间,为此,我们将周六定为课题研究时间,平时每周一次,忙时间周一次,要么“充电”:集中学业务,举办专题讲座;要么“放电”:说课、评课、写论文、搞制作。三是资金保障。除了围绕科研课题增设文本论文、报告,电子课件、演示等奖励项目外,还对周六参加专业学习的给予补助。

(2)完善管理机制。学校过去对课题 研究停留在表面说教状态,没有从管理上真正落实,自申请立项创新教育后,我们充实了对教师综合考核的指标,增设了课题研究项目,分配了过程量化分数。

(3)调整评价机制。一是对教师的评价:由刚性变成弹性,课题内容由缺失到充实,由只以考试成绩定论到既有定论又有评论,即每学期在学生中进行一次教师教育教学综合情况调查,反馈情况分析评价;二是对程序的评价:由轻过程重结果到过程与结果和谐统一,分值上统筹兼顾;三是对学生的评价: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只重视显性到显性隐性结合,既重视直观显性的考试成绩,又重视隐性的品德行为的成长过程,设成长记录袋,填综合素质卡,上文明进步榜,如胡自琴,吴又红等一批教师长期重视学生隐性评价,一月一次红榜表彰,形成了班风好,学风纯的班务特色。

4、在实践的关键处不挂空档

(1)外派学习时不放过每一次机遇。近两年,我们先后派出86人次赴北京、武汉、黄冈、武穴、罗田、孝感、黄梅、蕲春观摩学习,参加研讨会。

(2)内部培训时不遗漏每一个环节。从讲课、说课、评课到撰写论文、举办讲座,环环相扣。

(3)巧借东风时不吝惜每一回投入。创市级示范时,添置了多媒体;申报立项后,购置了摄像机;最近又全部上了网。另外还从北京邮购教学光盘,到省教所购置创新专业书,每年为阅览室订图书近万元。

(4)说课评时不停留在恭维奉承状态。

(5)教学反思时不固步自封在经验成绩里。

5、在实践的进程中不行空路。

无论是学校层面、实验班级还是参与实践的每一位教师,自开展创新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来,一路上不断地从认识——实践到再认识——再实践,内化创新认识,外化创新方法,物化创新成果。沿途拾起一串串“创新”果实:方案、报告、论文、案例、记录、反思、总结、证书。

三、把创新教育的“落脚点”放在研究创新的效益里。

科研创新教育研究给我校带来了勃勃生机,学校声誉不断提升,学校影响不断扩大,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培养,会学习,会探究,会创造,会展现自我的优秀 学生在不断涌现。

1、学校创新氛围越来越浓。

近几年来学校理念创新,育人环境创新,教师教法创新,学生学法创新,可谓与时俱进。

2、学校影响越来越大。

XX年初立项实验以来,学校步入快速良性发展轨道,XX年底学校步入黄冈市第23所、英山第一所农村示范初中行列。去年底,学校还被评为黄冈市普通初中先进单位,技术装备同时还获得黄冈市人事局、教育局颁发的先进单位。

图片新闻、《推管理经验,展示范风采》的办学事迹多次上了《黄冈报》、《鄂东晚报》。

3、学校科研成果越来越多。

两次参加全市创新教育阶段总结会并作发言,三月又申报并立项省级“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去年四月接受市教科院专家视导时推出一批阶段资料与成果,获良好评价。去年在县教研室组织的初中教学检查中,获得三项先进单位:一是综合的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二是学科竞赛先进单位;三是教研教改先进单位,

4、教师整体素质越来越高。

随着创新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观念的创新带来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方法的创新带来了水平的提高。校长获全省优秀教师和全县“十佳校长”称号,20多名教师获省市级骨干教师称号,1人获得全省综合实践先进个人,3人夺得黄冈说课一等奖,教师的论文在刊物发表和评奖的36篇,优质课、课件获市以上级奖的22节、件。

5、学生创新能力越来越强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在新的大环境中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教学氛围中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潜能得到释放,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展示,学生健康向上,乐观的天性也得到自由发展。近两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6人次,省级奖54人次,去年全市优秀艺术人才比赛,我校获奖占全县三分之一,学生彭湃等多篇作文发表在《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上,尤其是在最近的第十四届茶叶节《茶乡放歌》全市征文中,一(8)学生王爽夺得初中组唯一一等奖(奖金500元),学生屡屡在全县运动会、艺术节、演讲赛等多项活动中获奖。

几点困惑

困惑之一:创新课题研究与实践在农村初中受到一定的局限,它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较为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作为后盾支撑,由于财力上的困难,难免受到限制。

困惑之二:现行的教育评价体制和中考压力对“创新”课题实践势必有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如何合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作较深层次的研究。

困惑之三:由于目前正处于学生高峰期,班额过大,也是制约开展课题全方位研究的一大因素,因而如何加强教师的调控能力也是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

“创新决定未来” 。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今天,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时代需要创新教育,创新是教育的希望所在。只有打破传统教育的禁锢 , 建立全新的教育创新体系 , 才能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注人生机 和活力 , 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又会进一步推动教育创新。从创 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 ,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有理由相信 , 在各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指导和兄弟学校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创新教育必将开出灿烂之花。

附:

1、课题主要承担人:詹宇意 王万利 胡建议 萧本初 岳伯成 舒克章 潘 峰 孙教育 余盛国 刘 斌 杨 李 程文斌 沈立新 余荣新 姜文惠 王 林 汪 鹏 夏运贵 郑伦松 张长生 毕朝晖 许松华 张 泉 王富林 胡自琴 方 超 吴又红 黄 伟 张梅香 姜文惠 陈世平

2、参考文献:叶瑞祥等主编《创新学习能力论》

周庆林著《课题研究》

董奇译编《有效的学生评价》

李祖超、刘青春等主编湖北省教育科研成果选集》(XX.03)

执笔:520xbc

二oo五年五月

上一篇:创先争优个人总结下一篇:餐饮采购管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