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2022-06-28

第一篇: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辐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 目的

为提高在突发辐射安全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减轻或避免对环境污染和周围人员的危害;明确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快速启动,及时、有效地控制和解除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内容

2.1放射性同位素附近发生火灾时 2.2发生放射性同位素脱落的事故 2.3发生放射性同位素被盗的事故

三、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分工

3.1 组织领导

由部门成立防放射性同位素火灾、脱落、被盗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全面负责在发生放射性同位素火灾、脱落、被盗事故时的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3.2公司应急处理组成人员 由组长、副组长、成员组成。

3.2.1防辐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1)组织制定公司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及实施程序; (2)负责公司的辐射事故应急准备日常工作;

(3)负责向当地环保局报告本公司内发生的辐射事故;

(4)负责公司内重大、较大和一般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事故处理及事故原因调查工作;

(5)协助环保局做好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处理工作。 3.2.2人员分工

职责:负责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考试、应急演练和评估;负责事故过程中的生产组织调度工作。在险情发生后迅速组织小组成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协助现场灭火;抢险及放射源脱落、被盗处理等。并负责抢险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向指挥部或其他各组通报抢险进展情况。

3.3物资准备:铅衣、铅面罩、铅手套、数字射线仪

4 、 辐射安全事故应急处臵措施

4.1放射性同位素附近发生火灾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火势,重点加强对放射性同位素(含相关设施、装臵等)的保护,并及时向公司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报告;

4.2发生放射性同位素脱落时,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撤离现场,设臵好警戒线并安排专人现场监护,防止人员靠近,同时应报告公司放射源防护领导小组,安排专业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进行现场处理,严禁徒手操作;

4.3发生放射性同位素被盗时,应立即报告公司放射防护领导小组,并由公司放射防护领导小组向当地公安、环保部门上报基本情况。

5 人员紧急疏散、撒离 5.1 发现事故

5.1.1当发现发生辐射安全事故时,由值长、岗位班长、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及时通知附近岗位、车间人员作好应急准备,取得辐射安全工作操作证的人员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5.1.2 在发生辐射安全事故的设备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5.1.3 应急救援小组根据分析、监测结果,下达紧急疏散命令。 5.2

撤离方式、方法

5.2.1 事故现场和非事故现场人员:由当班安全小组长对员工进行清点,并组织撤离。

5.2.2 抢救人员在撤离前、后的报告:应急救援人员在撤离前应向应急救援小组汇报事故现场的状况以及应急处理情况,撤离后对抢救人员进行清点并向应急救援小组报告。

6 、 危险区的隔离

事故发生后,根据放射源辐射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隔离区。隔离区域的边界按事业部厂区周边区域设立警戒线和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警戒人员佩带(红、黄)臂章。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隔离区,直到应急命令解除。应急恢复阶段,除事故调查人员外,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线内,直到事故原因查明为止。

7 、监测、抢险

7.1 监测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并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应至少1~2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

7.2 辐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由应急救援小组统一进行调度和安排,联系放射性同位素供货厂家派专人来我公司对事故源进行处臵。

8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8.1 在事故现场,辐射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电离辐射引起的生物体作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过程。从生物机体吸收辐射能量到生物效应发生,在细胞损伤的基础上,引起各组织器官和系统损伤,导致临床症状的出现,甚至机体死亡。

8.2现场急救注意事项:选择远离辐射安全事故现场设臵急救点;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应至少1~2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

8.3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按摩。

8.4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9 、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状态

9.1 当事故应急处理完毕:伤亡人员得到及时救护处臵;辐射安全事故现场无火、无烟;危险放射源残部得到处理,无坍塌、倾倒危险;事故现场无毒无害;其他条件正常时,由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9.2 应急结束后,通知厂内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第二篇:辐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提高本院对突发辐射事故的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辐射事故的损害,保护环境,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 环保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等

二、辐射事故分级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四十条和《射线装置分类办法》规定,结合我院使用射线装置为Ⅲ类装置,发生事故时,定性为一般辐射事故,即:是指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三、本预案适应范围

凡本院发生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所致辐射事故适用本应急预案。

四、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快速反应、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五、组织机构及职能

1、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汪素梅

副组长:袁军

成员:放射科工作人员

应急值班电话:0394-8992036

2、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制定医院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2)负责组织协调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3)组织辐射事故应急人员的培训;

(4)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环保部门的联络、报告应急处理工作,配合做好事故调查和审定;

(5)负责辐射事故应急处理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

3、小组职责分工

组长:全面负责小组工作,现场指挥工作。

副组长:具体负责小组工作,收集有关工作信息,各科室之间的协调,管理全院辐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工作,辐射事故应急处理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

成员:负责事发现场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对辐射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日常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六、预防事故措施

1、健全辐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机器旁悬挂或放置操作规程卡片;

2、加强辐射工作人员的机器操作规程和辐射防护应急培训,持证上岗;

3、定期检查维修机器,使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加装应急开关或电源总开关。

七、应急处理措施

严格遵守射线装置的操作规程,一但发现控制台上的监视器不能停止、按钮不能复位或其它情况,造成射线装置一直出射线时:

1、立即按下应急开关或切断主控电源,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上报;

2、医院启动应急预案;

3、控制现场,积极主动调查事故原因;

4、及时报告当地环保部门和卫生部门,并在2小时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

5、协助环保、卫生部门调查事故原因。

6、协助卫生专业人员对受照射人员进行受照剂量估算,并进行身体检查和医学观察;

7、及时向公众发布消息,消除公众疑虑;

八、辐射事故的报告

发生辐射事故的科室,必须立即向医院值班时报告。医院值班室应立即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时收集整理相关处理情况向区环保局和区卫生局报告,最迟不得超过

2小时。

九、善后处理

1、保存好受照人员的体检资料,做好医学跟踪观察;

2、请专业维修人员检查维修,确认正常后方可继续使用;

3、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

十、预案管理

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预案二年修订一次。

项城市妇幼保健院

2013年03月22日

第三篇: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2

XXXX医院

萍乡东方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为及时有效处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辐射事故,控制和减轻事故后果,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环发〔2006〕14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本预案所指辐射事故,是指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异常照射的事故。

二、应急机构及其职责

为了加强辐射事故应急工作的统一指挥、及时应对、处理,医院成立辐射事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院内的辐射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由院长、业务院长,各有关科室科长、主任、负责人共同组成,成员名单如下:组长:院长

副组长: 业务院长

成员:护士长

主要职责为:

1、执行国家辐射事故应急工作的法规和政策;

2、制定医院内辐射事故应急计划,做好辐射事故应急准备工作;

3、确定辐射事故应急状态等级,统一指挥本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行动;

4、及时向环保与公安等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协助和配合指定的部门做好辐射事故应急管理工作。

二、辐射事故分级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

性死亡。

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较大辐射事故,是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一般辐射事故,是指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三、应急预案的启动和报告

发生辐射事故时,有关人员或知情者应立即报告院长办(XXXXX)或手机号码(XXXXXXX)、保卫科(XXXXX)或总值班(XXXXX)。医院立即启动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并在2小时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超剂量照射的,还应同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禁止缓报、瞒报、谎报或者漏报辐射事故。

四、应急准备

为了保证辐射事故应急工作的有效进行,辐射事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做好事故应急的人员、物资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辐射事故应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减少危害、保护公众、保护环境。

2、有关科室要做好辐射事故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详细方案。

3、准备必要的应急设施、设备和相互之间快速可靠的通讯联络系统。

4、准备辐射监测系统、防护器材、药械和其他物资,用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的设施、设备和通讯联络系统、辐射监测系统以及防护器材、药械等,应当处于良好状态。

5、定期对职工进行辐射安全与防护事故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对辐射事故应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适时组织进行辐射事故应急演习。

五、应急计划

1、当发生放射源的泄漏时,操作人员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应急防护施,关闭设备电源,人员及时撤离事故现场,并向院长办报告情况,医院进入应急待命状态,辐射事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及时向环保与公安等主管部门报告,并做好辐射事故后果预测与评价以及环境放射性监测等工作,为采取辐射事故应急对策和应急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2、辐射事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做好辐射事故现场接受照射人员的救护、转运和医学处置工作,

3、在辐射事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由辐射防护人员对泄漏放射源进行处理,整个过程应实施有效的剂量监督。

4、根据对现场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剂量监督情况,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除现场应急状态。

六、事故的调查及处理报告

辐射事故应急状态终止后,射事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的调查、分析,并向环保与公安等主管部门提交详细的事故处理报告。

第四篇: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生效日期:2011年5月24日 修订日期: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有效防范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 及时控制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根据《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山大二院院字〔2007〕19号),经医院研究,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本预案所称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核与辐射污染,影响我院甚至全市、全省、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局面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本预案适用于在我院发生的所有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

第三条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高效”的原则,依靠各级领导、专家、广大群众的力量,建立我院防范有力、指挥有序、机动灵活、协调一致的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处置体系,规范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程序,妥善处理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消除或减轻污染危害。

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条块结合”的原则,将医院的统一指挥、综合协调与各科室分工负责结合起来,根据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的性质,由院务会研究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第四条 任何科室和个人都有义务通过各种途径向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 医院成立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负责重大、特大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具体组成如下:

总 指 挥:王一彪、毕建忠 副总指挥:孙强

三、周建华

成 员:贾红英、许玉华、李彤冰、张 霞、刘伟红、李树丰、李延鹏、董传国、周庆博

孙爱民、邵广瑞、姜玉华、刘 勇、王荣梅、袁奎封、张春敏、宫良平、孙德清

工作职责:

(一)研究部署全院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制定和组织实施医院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二)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全院重大和特大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三)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医院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相关情况;

(四)统一对外发布医院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有关信息;

(五)配合上级相关主管部门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第六条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部。具体组成如下: 主 任:孙强三 YJ—009: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生效日期:2011年5月24日 修订日期:

副主任:周庆博

成 员:邵广瑞、姜玉华、刘 勇、张春敏、袁奎封、宫良平、杨玉海、孙洪强、傅 强

杨中军、张春红、吴金田、韦 玮 秘 书:王红娟 工作职责:

(一)制定和修订医院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二)接到启动本预案紧急通知后,迅速组织相关科室具体实施。

(三)督导检查各科室全面、有序地落实应急指挥部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

(四)负责报送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处置工作中的各类信息,并写出全面详细的总结报告。

(五)及时收集、分析总结省内、外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处置的信息资料,不断完善本预案。

(六)定期向有关主管部门汇报医院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救援相关信息,及时上报重大变更事项。

(七)负责医院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日常工作。 第七条 相关科室工作职责

各相关科室应配备必要的现场应急和工程抢险装备(如铅衣、铅帽、铅围脖、铅手套等)并造册登记,严格落实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信息报告制度,设信息报告员,收集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信息并即时上报,各科室应急救护人员统一服从应急指挥部的调用命令。

总务部、保卫部负责应急交通保障工作,为应急工作提供快速、高效、顺畅的道路设施、设备、运行秩序等交通保障。根据工作需要,报应急指挥部同意后组织应急救援“绿色通道”;道路设施受损时应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队伍进行抢修,确保交通顺畅。

医务部、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门诊部负责建立包括医疗救治资源分布、救治能力等的医疗动态数据库,负责人员的联系和安排,组织急救车辆、医疗器械和医务人员;根据“分级救治”原则,按照现场抢救、院前急救、专科医护的不同环节和需要组织实施救护;负责应急工作中救护保障的组织实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疾病控制和事故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及时向现场指挥部报告人员伤亡、抢救和防疫等情况,必要时负责向上级部门或其他医疗机构求助。

保卫部负责制定事故状态下维持治安秩序的各种措施,包括人员集结、布置方案、值勤方式和行动措施等,并组织实施;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人群的保护,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活动。

总务部、设备科、药学部负责必需的物资、器械和药品等的储存、调拨和紧急供应工作。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资储存、调拨和紧急配送系统,确保应急救援物资的应急供应;加强储备物资管理,防YJ—009: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生效日期:2011年5月24日 修订日期:

止储备物资被盗用、挪用、流散和失效,并及时补充和更新;总务部负责联络水电等管理部门做好事故现场供电、供水工作。

第三章 预测与预警

第八条 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方针,并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逐级上报”的原则报送。

第九条 各相关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要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可能导致放射性污染的各类事故的发生,避免放射性污染危害,及时消除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的隐患。

第十条 按照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重大(Ⅱ级)、特大(Ⅰ级)四级预警,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标示。

一般(Ⅳ级)预警:事故后果局限在单一房间、实验室或其他建筑物内,丢失、被盗、失控4类、5类放射源。

较重(Ⅲ级)预警:事故后果局限在设施的边界之内,丢失、被盗、失控3类放射源或人员受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重大(Ⅱ级)预警:事故可能在设施边界之外产生明显影响,丢失、被盗、失控2类放射源或导致1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或局部器官残疾(含截肢等)或10人以上急性轻度放射病。 特大(Ⅰ级)预警:事故可能产生国际原子能机构《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中定义的越界影响,丢失、被盗、失控1类放射源或导致1人死亡或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

第十一条 当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已经发生,但尚未达到一般(Ⅳ级)预警标准时,医院预警;当达到一般(Ⅳ级)预警标准时,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卫生厅、环保局、公安局报告;当超过一般(Ⅳ级)预警标准时,尚未达到较重(Ⅲ级)预警标准时,医院向卫生厅、环保局、公安局预警并立即上报;当达到较重(Ⅲ级)预警标准时,医院立即启动本院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并向卫生厅、环保局、公安局报告;当超过较重(Ⅲ级)以上预警标准时,医院立即启动和组织实施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立即上报卫生厅、环保局、公安局。

第十二条 在院内发生的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如涉及或影响到医院以外的地区,医院将相关情况及时通报有关行政部门并做好协调工作,如有港、澳、台或外籍人员伤亡等情况时,医院按规定上报省政府和有关部门。

第四章 应急响应

第十三条 迅速报告。一旦发现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知情科室和个人要立即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正常工作日)或医院总值班(夜间及节假日期间)报告。

第十四条 快速出击。应急指挥部立即召集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应急工作,并迅速赶赴现场,成立现 YJ—009: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生效日期:2011年5月24日 修订日期:

场指挥部,组织成立应急救援队伍,指挥协调应急工作。

第十五条 指挥有序,明确分工,快速有效,全面开展应急工作。现场指挥部根据污染事故的实情及上级领导的指示,组织、指挥参与应急工作科室相互协调配合,控制污染事态。对各科室工作做出明确分工,做好人员疏散和安置工作,安抚民心,稳定局面,尽快消除污染危害。防止污染事件“放大效应”和次生、衍生灾害。

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处置程序为:

(一)控制现场:初步确定污染性质和控制范围,划定警戒范围,迅速布控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指挥部安排有关科室相互协作,协同作战。

(二)现场调查:应急指挥办公室按照现场指挥部的安排部署,迅速展开监测布点和摄像、拍照等调查取证工作,确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污染物种类、性质、数量,已造成的污染范围、影响程度及事发地地理概况等情况。

(三)情况上报:现场指挥部负责人按照1小时速报、24小时确报的要求,及时向卫生厅、环保局、公安局报告已掌握的重要情况。

(四)污染处置:根据调查取证和现场监测结果,结合专家组意见, 现场指挥部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内的污染物处置方案,减少污染危害。

(五)污染警戒区域划定及应急状态的终止:现场指挥部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宣布终止应急状态。并写出应急处置工作的详细书面报告,报卫生厅、环保局、公安局。

(六)信息发布:现场指挥部组织专家拟写并汇报上级有关部门,经批准后发布。

(七)污染跟踪:应急指挥部结合现场指挥部和专家组意见确定污染事件可能长期存在的潜在或间接危害及社会影响,对污染危害实施跟踪调查、监测,直至危害消除。

第五章 后期处置

第十六条 奖惩:对在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中各个环节有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对应急工作中出现过失行为及应急工作中畏缩不前的工作人员,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处分,对犯有严重过失,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要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事故责任处理:在开展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的同时,应急指挥部协助配合卫生厅、环保局、公安局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调查。

第十八条 应急工作结束后,应急指挥部要根据具体情况的要求,迅速采取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

第五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附件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作为国家辐射安全监管和环境保护部门,为做好辐射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确保在辐射事故时,能准确地掌握情况、分析评价并决策,按事故等级及时采取必要和适当的响应行动,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3 应急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1.4 应急任务

国家环保总局承担的应急任务是: (1)制定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2)负责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处理和协调跨省区域辐射事故的处理; (3)接收省级环保部门和辐射事故责任单位有关事故信息的报告;指导和组织力量支持省级环保部门开展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和应

— 3 — 急行动;

(4)监督与评价由总局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的辐射事故责任单位的应急行动和事故处理措施;

(5)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并负责发布辐射事故的新闻和信息。 省级环保部门承担的应急任务:

负责辖区内重大、较大和一般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事故处理及事故原因调查工作,协助总局做好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处理工作。

1.5 适用范围

辐射事故主要指除核设施事故以外,放射性物质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物质造成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或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事件。

主要包括:

(1)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等核技术利用中发生的辐射事故; (2)铀(钍)矿冶及伴生矿开发利用中发生的放射性污染事故; (3) 放射性物质(除易裂变核材料外)运输中发生的事故; (4) 国外航天器在我国境内坠落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事故。 2.总局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与职责

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是国家环保总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总局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职能部门及有关单位各司其责,平时做好辐射事故应急准备,辐射事故发生时快速而适当地进行响应。

— 4 —

2.1 总局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在辐射事故时即为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辐射事故应急期间,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和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分别为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和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总局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如图1所示。

2.2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组成与职责 2.2.1 人员组成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同总局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 5 —

成员基本一致。在辐射事故应急期间,总局局长任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总指挥,总局主管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副局长(兼国家核安全局局长)任常务副总指挥,并作为总指挥替代人;总局办公厅主任、核安全司司长任副总指挥,办公厅主管总值班室副主任、核安全司主管应急副司长分别作为其替代人;总局规划司、国际司、宣教司等有关司办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辐射事故应急期间,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活动在总局机关大楼内进行。

2.2.2 主要职责

(1)审批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2)决定总局辐射事故应急的启动和终止;

(3)指挥和协调总局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中各部门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行动,指导或指挥省级环保部门的辐射事故应急工作;

(4)组织对由总局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的辐射事故责任单位的应急行动和事故处理措施进行监督和评价;

(5)审定向国务院提交的重大和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报告; (6)负责发布辐射事故的新闻和信息。 2.3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的组成与职责 2.3.1 人员组成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是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在辐射事故应急期间的秘书机构和执行机构,由核安全司、办公厅、国际司、宣教司的相关人员组成,下设秘书组。核安全司司长任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主任,核安全司主管应急副司长(主任— 6 —

第一替代人)和其他副司长、办公厅主管总值班室副主任、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主任任办公室副主任。

秘书组由办公厅总值班室、国际司核安全处、宣教司新闻处,以及核安全司放射源处、放射性废物管理处、核燃料处、综合处等相关人员组成。事故期间,组长由核安全司归口负责的项目处处长担任。

辐射事故应急期间,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设在总局机关大楼内。平时,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成员按各自职责在本部门办公。

2.3.2 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及实施程序;

(2)负责总局系统内部的辐射事故应急准备日常工作,监督检查全国环保系统内的辐射事故应急准备工作;

(3)负责受理来自地方环保部门上报的辐射事故报告、中央或国务院办公厅下达的辐射事故应急指示和总局领导的批示指令;

(4)具体指挥和综合协调总局系统内各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单位的启动和行动配合;

(5)负责与有关部、委和单位的联络与信息交换工作;

(6)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时,及时起草向国务院提交的事故报告; (7)组织开展对由总局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的辐射事故责任单位采取的应急行动和事故处理措施的跟踪、评价及监督。必要时,

— 7 —

经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采取干预行动;

(8)组织起草有关辐射事故的新闻和信息。 2.4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的组成和职责 2.4.1 人员组成

辐射事故应急时,由核安全司司长任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主任,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主任任常务副主任,核安全司主管应急副司长(任主任第一替代人)、其他副司长以及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主管应急副主任任副主任。

常务副主任全面负责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的应急准备日常工作。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下设技术专家组,由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和其他相关单位的人员组成。

2.4.2 主要职责

(1)制定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的辐射事故预案及实施程序,并报总局审批;协助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及实施程序的编制工作;

(2)为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全国环保系统开展辐射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提供技术支持;

(3)负责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的辐射事故应急准备日常工作,确保各类应急设施和设备的可靠运行;

(4)对辐射事故进行后果分析与评价,为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制定应急响应措施提出建议;必要时,派出专家组参加辐

— 8 —

射事故的现场监督、辐射环境应急监测、现场的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 2.5 总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职责

(1)制定管辖范围内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及实施程序,并报总局审批;

(2)负责管辖范围内辐射事故应急准备日常工作;

(3)负责对总局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单位应急准备情况进行日常监督; (4)负责对总局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单位的事故应急行动和事故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向总局报告情况。

2.6 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的组成与职责 2.6.1 人员组成

辐射事故应急时,由核安全司司长任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主任,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主任任常务副主任,核安全司主管应急副司长(担任主任第一替代人)、其他副司长以及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主管监测副主任任副主任。

常务副主任全面负责总局核与辐射应急监测技术中心的应急准备日常工作。 2.6.2 主要职责

(1)制定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及实施程序,并报总局审批;

(2)为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 — 9 —

全国环保系统开展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3)负责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辐射事故应急准备日常工作; (4)根据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的指令,对事故发生地的省级环保部门提供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支援;承担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工作。

2.7 省级环保部门职责

(1)组织制定省级环保部门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及实施程序,并报总局备案;

(2)负责省级环保部门的辐射事故应急准备日常工作; (3)负责向总局报告辖区内发生的辐射事故;

(4)负责辖区内重大、较大和一般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事故处理及事故原因调查工作;

(5)协助总局做好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处理工作。 3.辐射事故分级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3.1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Ⅰ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

(1)I、I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 — 10 —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3)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江河流域、水源等)放射性污染事故; (4)国外航天器在我国境内坠落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事故; 3.2 重大辐射事故(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辐射事故: (1)I、I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3)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局部环境放射性污染事故; 3.3 较大辐射事故(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辐射事故: (1)II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3)铀(钍)矿尾矿库垮坝事故。 3.4 一般辐射事故(Ⅳ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辐射事故: (1)IV、V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 11 —

(3)铀(钍)矿、伴生矿严重超标排放,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事故。 4.应急行动 4.1 启动

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由总局组织实施。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由省级环保部门全面负责。环保系统的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原则上按表1进行启动。

表1:辐射事故应急状态下总局系统应急组织的启动 应急领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导小组 办公室 一般事故 较大事故 重大事故 特大事故 ○ √ 主任/

副主任 √ √ 秘书组 √ √

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 √ √

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 √ √

核与辐射安全 监督站 √ √ √ √ * 应急状态

省级环保部门及辐射环境监测机构 √ √ √ √

注:○表示待命,√表示应急响应人员启动并到达责任岗位。

*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负责对总局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单位事故应急响应和事故处理

工作进行监督。 4.2 联络与信息交换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按照相关实施程序负责与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国务院、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其它部(委)和单位、省级环保部门及辐

射事故单位的联络与信息交换工作。辐射事故单位应按照事故报告制度向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提交事故报告。

— 12 —

应急期间联络原则是:

(1)各岗位任务明确、尽职尽责,联络渠道明确、固定; (2)联络用语规范,严格执行记录制度; (3)对外渠道和口径统一。 4.3 指挥和协调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时,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指挥总局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中各部门辐射事故应急行动,综合协调总局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与其他相关部门、单位的接口与行动。主要内容有:

(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2)派出有关专家参与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指挥工作; (3)协调各级、各专业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4)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5)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6)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7)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省级环保部门对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参照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及实施程序,进行积极配合。

4.4 应急监测

省级环保部门负责组织辐射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工作,确定污染范围,提供监测数据,为辐射事故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必要时国家环保总局指派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对事故发生地的省

— 13 —

级环保部门提供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支援,或组织力量直接负责辐射事故的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4.5 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辐射事故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各级环保部门负责现场公众的安全防护工作,根据事故特点开展相关工作: (1)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与特点,向本级政府提出公众安全防护措施; (2)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公众疏散的方式,协助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3)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协助有关部门设立紧急避难场所。 5.应急终止和恢复 5.1 应急终止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辐射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2)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3)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2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应急终止后,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和省级环保部门、还应执行下列行动:

— 14 —

(1)评价所有的应急工作日志、记录、书面信息等;

(2)评价造成应急状态的事故,指导有关部门和事故责任单位查出原因,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出现;

(3)评价应急期间所采取的一切行动;

(4)根据实践经验,及时对应急预案及相关实施程序进行修订;

(5)对造成环境污染的辐射事故,总局和省级环保部门要组织有计划的辐射环境监测,审批、管理必要的区域去污计划和因事故及去污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计划并监督实施。

5.3 总结报告

应急终止后,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和省级环保部门应在二周内向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提交本部门的总结报告,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汇总和总结总局系统的应急响应情况,并在事故后一个月内向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提交总结报告。

6.应急保障 6.1应急资金

根据辐射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的需要,各级辐射应急组织提出项目支出预算报相关财政部门审批后执行,确保日常应急准备与应急响应期间的资金需要。

6.2应急设施设备

根据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各级辐射应急组织应配备一定的应急设施设备,主要包括通讯设备、交通工具、辐射监测设备、辐射评价

— 15 —

软件、个人防护用品及文件资料等。 6.3 应急能力维持

为保证辐射事故应急能力,各级辐射事故应急组织应: (1)按照本预案的要求做好日常应急准备工作;

(2)负责制定本部门辐射事故应急人员的应急培训和应急演习计划,并组织实施;

(3)积极开展辐射事故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及应急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7.附则

本预案由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批准,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解释,自批准之日起执行。

本预案每两年修订一次,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组织修订工作并报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审批;实施程序由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修订并发布实施。

— 16 —

附:

辐射事故应急实施程序目录

1、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实施程序

2、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后果评价实施程序

3、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实施程序

4、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联络与信息交换实施程序

5、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应急人员培训实施程序

6、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应急演习实施程序 — 17 —

上一篇:富人与穷人的区别下一篇:服务管理平台策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