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2023-03-27

第一篇: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中国畜牧业发展趋势与分析

第一,我国畜牧业的总体评价

一是成就巨大:据统计,2001年我国主要畜产品肉、蛋、奶类产量分别达到6333.9万吨、2336.7万吨和1122.9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6.5倍、8.2倍和7.7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肉类、禽蛋类生产大国,人均肉类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禽蛋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目前,畜牧业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达到了4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稳步上升,2003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1%。全国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有1亿人左右,畜牧业发达地区畜牧业现金收入占农业现金收入的50%,畜牧业纯收入占农民全部纯收入的30%左右。二是特点突出:畜牧业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畜牧行业成为农业产业中发展最快、最具竞争性的行业;畜产品需求已经告别了短缺时代,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畜牧业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日益明显;加入WTO为中国的畜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第二,我国畜牧业发展趋势

一是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是我国畜牧发展的主要方向;二是专业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的畜牧企业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三是科技进步将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九五"期间,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5%,世界发达国家一般为60-80%。预示着我国畜牧业仍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三,我国畜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畜牧业生产技术不适应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优质畜禽产品少,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优质、无污染的畜禽产品生产尚未从根本上解决;畜牧业发展,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带来的对环境的危害问题尚未得到是够重视;高新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贡献率很低。

第四,发展我国畜牧业的技术需求

1、需要培育优质、高效、专用新品种。

2、需要高效繁殖技术。家畜胚胎工程、体细胞克隆技术等现代细胞工程、生物技术在畜禽繁殖上的应用,将对畜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3、需要饲料和畜产品安全监测技术。准确、快速和方便的检测技术将成为主畜牧业研究的重点。

4、需要饲料和畜禽营养技术。畜禽营养技术是规模化养殖业发展的基础,对提高饲料养分和饲料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养殖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5、需要疫病防治和动物药品生产技术。

6、需要现代化畜牧企业管理新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畜牧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7、需要畜禽生产的环境控制技术。提供和保证畜禽健康生长的环境及其调控技术,以及减少畜禽生产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将成为畜禽环境工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点。

8、需要畜禽产品加工技术及产品安全保障技术。

第五,我国畜牧业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

一是畜禽品种改良:瘦肉型猪、奶牛、肉牛、细毛羊、肉羊、绒山羊、蛋鸡、肉鸡、水禽;二是饲养及管理技术:畜禽营养及饲料工业、畜禽营养调控关键技术;三是重大疫病监测与控制技术:高效、特异、安全的生物防制技术,建立中兽药药理模型体系,进行中兽药复方作用机制及药效学的研究,生物信息学技术,加强野生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的研究;四是畜禽规模化养殖环境工程技术:环境因子对畜禽产量、品质、风味等影响的基础研究,新型通风、降温、除尘等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新型清洁生产工艺与配套设施的研究与示范,畜禽场固体废弃物高效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开发与示范等;五是加工技术:原料及初加工产品分级技术与标准研究,畜产品安全卫生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中式肉制品工业生产

技术研究,畜产品保质保鲜技术,畜禽产品下脚料的综合利用。

第二篇: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解析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解析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畜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为了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肥料,保证轻工业获得充足的原料来源,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肉类等的需要,增加国民经济和个人的收入;为了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换取外汇,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革,为工业品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也为了发展少数兄弟民族经济,消灭各少数兄弟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业也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摸清家底,了解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预

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有1亿多人,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随着经济发展,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增长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小农经济也开始加速向商品经济转化,在农户家庭养殖这一基本事实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畜禽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牲畜与人争空间。多数家庭畜禽养殖户环境较差,粪便满地,臭气熏天,蚊虫肆虐,污水横流,造成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影响了村容村貌。

2.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约束。农区家庭养殖方式,不仅是生产生活环境的问题,畜牧业发展到今天,即使朴实的村民能够忍受长年累月的气味和粪便污染,但扩大生产规模的要求却难以满足。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房前屋后的家庭养殖及放养已经没有扩大生产所需要的空间,农民迫切需要有足够的饲养场地扩大畜禽生产,增加出栏量,提高收入。

3.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受利益驱动,部分养殖户会采用不恰当的饲养方法和手段生产劣质甚至有毒的畜产品。在过去几年间,“瘦肉精”、苏丹红等事件接连不断,对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及消费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但是传统养殖方式下,利润追逐和道德法律冲突问题频频发生,加之养殖户高度分散,难于管理,不能保证上市畜产品符合无公害标准。

4.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畜产品是我国的优势农产品,加入WTO后,希望畜产品能够增加出口。但由于传统养殖方式的缺陷,难以形成加工出口要求的规模,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影响了加工业和出口竞争。

5.疫病防治困难。由于大量的分散饲养,难以有效的防止交叉传染、控制动物疫病、建立公共卫生防疫和环境控制标准。

6.难以抵御市场波动风险。传统养殖方式,不能预测和适应市场变化,无法受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对畜禽业的整个产业波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畜牧业是否成长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在吃饭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粮食生产特别是满足十多亿人的口粮问题就是最大的目标。一旦这一目标基本实现,保证人们口粮供应的基础上,满足人们食物上的多种需求,就成为新的目标。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为人类提供了更有营养和更受青睐的食品,所以,在中国大力发展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建设现代畜牧业,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优质安全的品牌畜牧业,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畜产品的安全面临着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挑战的情况下,大力加强畜产品品牌建设,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是应对畜牧业生产面临的挑战、维护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要把畜牧业品牌建设作为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目标,制定和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通过发挥优秀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畜牧业品牌建设的途径和经验,也将是我国畜牧业在未来几年里发展的大趋势。

在未来几年、十几年,我国肉类和禽蛋产品将长期保持供给略大于需求的格局。与肉类产品和蛋产品相反,我国奶产品则长期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肉类、禽蛋的增长速度将越

来越趋缓,在肉类结构中,猪肉比重继续下降,禽肉和牛羊肉比重持续上升。而奶类产量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未来十几年,中国人的畜产品消费进入稳定增长时期。城市有很少一部分人消费已饱和、甚至出现量的减少,但这只是食物之间的品种替代,而从整体上看,仍处在稳步增加动物性食品消费的“上升”阶段,特别是牛羊肉、禽肉、液态奶和乳制品、水产品,还将出现迅速增加的态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广大农村居民随着收入增加,肉类和蛋类消费将会出现一个迅速增长的阶段。农村奶类消费的现实需求的出现可能会晚一些年,但潜力会更大。

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将加大,新品种的畜禽育种工作将是热点,在加速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过程中,技术因素将越来越起着决定性作用。抓好畜牧业现代养殖示范和畜禽育种工作,提高其抗病能力和肉质是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畜牧业规模化生产趋势进一步凸显。养猪户数减少,养殖户养殖规模扩大,生猪饲养资源逐步集中,中等规模生产场户在规模化养殖中的数量和产量比重不断上升。是近几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也是未来发展的走向。中型规模肉禽生产场户数量也将在广阔的农场持续增加,得以快速发展。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是未来畜牧业走上正轨的保证也是其必然趋势。总体上讲,专业户和中等规模户是中国未来畜牧业的主力,也是实施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战略重要基地。

第三篇:**县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我国加入WTO,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提高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畜产品生产制度和质量管理体制上与国际接轨,实现畜牧业的二次创业?带着这一问题,我对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县畜牧业生产状况

近年来,**县始终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市场变化,通过政策驱动,龙头带动,科技推动,市场拉动,大力发展牛、羊、猪、鸡四大支柱产业,全县畜牧业生产呈现出稳中有增的趋势。肉、蛋产量年递增率超过10%,人均占有量逐渐提高,人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稳步上升。全县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约有7万人,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30%左右,畜牧业已经从农村家庭副业一跃成为农业中最有活力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门路之一。2003年,全县大牲畜存栏22万头,出栏9.5万头;猪存栏50万头,出栏65万头;羊存栏38万只,出栏50万只;鸡存栏362万只,出栏410万只,肉类总产7.6万吨,蛋类总产2万吨,畜牧业总产值9.5亿元。

在畜牧业生产上,呈现出了以下特点:一是饲养量大。全县25.3万户农民,牛、猪、羊年出存栏达198万头,户均7.8头;鸡年出存栏量730万只,户均29只。二是区域性强。全县初步形成了特色不同的四大养殖区,即以太清、城郊、观堂、王皮溜等乡镇为主的养牛区域;以枣集、贾滩、穆店等乡镇为主的养羊区域;以郑集、高集、城郊、唐集等乡镇为主的养猪区域;以马铺、张店、城郊、任集等乡镇为主的养禽区域。三是地方特色突出。在畜牧业生产上,突出地方特色,依托皮革加工、肉食加工、尾毛加工、饲料加工等畜牧相关企业,拉长了畜牧业生产链条,带动了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形成了以牛、猪、羊、鸡四大产业为主,其它养殖竞相发展的特色格局。四是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规模养殖发展迅速,目前,全县共有规模较大的养牛专业户45户,养猪专业户146户,养鸡专业户194户,养羊专业户34户,涌现出了像枣集养波尔山羊、涡北五门养猪、马铺三路口养鸡等养殖小区和专业村,畜禽饲养量逐年递增。五是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科学饲养等技术已在畜牧生产中广泛应用,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对畜产品的精深加工,进一步使其转化增值,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六是对农民增收作用增强。一部分“能人”已经靠发展养殖致了富,过上了小康生活。养殖业已从家庭副业逐步发展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2年,我县农村人均畜牧业收入达600元。

二、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县畜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一是部分乡镇领导重视不够,多数乡镇没有出台相应的优惠措施,有的即使制定了一些优惠措施,也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去很好地落实;二是资金缺乏,政府和金融部门不能及时对困难户进行扶持,总爱“结富亲”,出现了“有钱的不愿干,想干的没有钱”的现象;三是治安条件差,牲畜被盗现象时有发生,农民缺乏安全感。

2、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目前全县的畜牧养殖业仍是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比重偏低,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制,饲养、管理、防疫、治疗水平低,对防疫工作重视不够,疫病时有发生,挫伤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给畜牧业发展带来隐患。产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偏低,缺乏对畜禽产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不长,多限于自产自销,抗风险能力差。

3、畜产品质量不过硬。多数养殖户仍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难以适应市场要求。个别养殖户滥用违禁药物或饲料添加剂(如“瘦肉精”等),也不坚持休药期制度,难以避免药物残留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超标,严重影响畜禽产品的质量。对此,**县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收购时常不注意查验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免疫标识、消毒等证明,对货源质量把关不严。

4、防治体系不完善。由于机构改革,21个乡镇兽医服务站均交给乡镇政府管理,防疫经费不到位,防疫网络不健全,不能及时对大的疫病和畜产品质量监测预报,一些重大疫病,如口蹄疫、新城疫、猪瘟等还时有发生。2004年1月5日我国所有疫病将向全世界解密,全县一旦出现疫情,疫区畜产品将会限制外调,甚至被销毁,这将是**县畜牧业发展的重大隐患。

5、畜牧执法力度不够。对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管理没有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标准执行,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非法销售假种畜禽,假冒伪劣兽药饲料、添加剂,病死病害畜禽肉,严重扰乱了畜牧业经营市场。

三、关于**县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在畜牧业发展上,**县具有明显的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县气候及土壤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盛产小麦、大豆、玉米、红芋、花生、油菜等作物,年可产农作物秸秆63万吨,可提供饲料粮30万吨,饲养资源充足,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很多畜种都能适应这里的气候。二是龙头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县有以鞋城皮革集团为龙头的皮制品加工业,以四通食业公司为龙头的生猪屠宰加工业,以张店刷料公司为龙头的尾毛加工业,以及试量狗肉、孔集卤鸡、中原牛肉等畜产品加工特色项目,都可以拉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县的四通食业、粮食局万头猪场两家企业已初步通过河南省无公害体系认证。另外,**县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多,又实施过世界银行贷款肉牛发展项目、国家秸秆养

第四篇:**县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范文

我国加入wto,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提高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畜产品生产制度和质量管理体制上与国际接轨,实现畜牧业的二次创业?带着这一问题,我对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县畜牧业生产状况

近年来,**县始终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市场变化,通过政策驱动,龙头带动,科技推动,市场拉动,大力发展牛、羊、猪、鸡四大支柱产业,全县畜牧业生产呈现出稳中有增的趋势。肉、蛋产量年递增率超过10%,人均占有量逐渐提高,人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稳步上升。全县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约有7万人,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30%左右,畜牧业已经从农村家庭副业一跃成为农业中最有活力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门路之一。2003年,全县大牲畜存栏22万头,出栏9.5万头;猪存栏50万头,出栏65万头;羊存栏38万只,出栏50万只;鸡存栏362万只,出栏410万只,肉类总产7.6万吨,蛋类总产2万吨,畜牧业总产值9.5亿元。

在畜牧业生产上,呈现出了以下特点:一是饲养量大。全县25.3万户农民,牛、猪、羊年出存栏达198万头,户均7.8头;鸡年出存栏量730万只,户均29只。二是区域性强。全县初步形成了特色不同的四大养殖区,即以太清、城郊、观堂、王皮溜等乡镇为主的养牛区域;以枣集、贾滩、穆店等乡镇为主的养羊区域;以郑集、高集、城郊、唐集等乡镇为主的养猪区域;以马铺、张店、城郊、任集等乡镇为主的养禽区域。三是地方特色突出。在畜牧业生产上,突出地方特色,依托皮革加工、肉食加工、尾毛加工、饲料加工等畜牧相关企业,拉长了畜牧业生产链条,带动了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形成了以牛、猪、羊、鸡四大产业为主,其它养殖竞相发展的特色格局。四是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规模养殖发展迅速,目前,全县共有规模较大的养牛专业户45户,养猪专业户146户,养鸡专业户194户,养羊专业户34户,涌现出了像枣集养波尔山羊、涡北五门养猪、马铺三路口养鸡等养殖小区和专业村,畜禽饲养量逐年递增。五是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科学饲养等技术已在畜牧生产中广泛应用,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对畜产品的精深加工,进一步使其转化增值,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六是对农民增收作用增强。一部分“能人”已经靠发展养殖致了富,过上了小康生活。养殖业已从家庭副业逐步发展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2年,我县农村人均畜牧业收入达600元。

二、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县畜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一是部分乡镇领导重视不够,多数乡镇没有出台相应的优惠措施,有的即使制定了一些优惠措施,也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去很好地落实;二是资金缺乏,政府和金融部门不能及时对困难户进行扶持,总爱“结富亲”,出现了“有钱的不愿干,想干的没有钱”的现象;三是治安条件差,牲畜被盗现象时有发生,农民缺乏安全感。

2、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目前全县的畜牧养殖业仍是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比重偏低,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制,饲养、管理、防疫、治疗水平低,对防疫工作重视不够,疫病时有发生,挫伤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给畜牧业发展带来隐患。产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偏低,缺乏对畜禽产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不长,多限于自产自销,抗风险能力差。

3、畜产品质量不过硬。多数养殖户仍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难以适应市场要求。个别养殖户滥用违禁药物或饲料添加剂(如“瘦肉精”等),也不坚持休药期制度,难以避免药物残留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超标,严重影响畜禽产品的质量。对此,**县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收购时常不注意查验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免疫标识、消毒等证明,对货源质量把关不严。

4、防治体系不完善。由于机构改革,21个乡镇兽医服务站均交给乡镇政府管理,防疫经费不到位,防疫网络不健全,不能及时对大的疫病和畜产品质量监测预报,一些重大疫病,如口蹄疫、新城疫、猪瘟等还时有发生。2004年1月5日我国所有疫病将向全世界解密,全县一旦出现疫情,疫区畜产品将会限制外调,甚至被销毁,这将是**县畜牧业发展的重大隐患。

5、畜牧执法力度不够。对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管理没有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标准执行,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非法销售假种畜禽,假冒伪劣兽药饲料、添加剂,病死病害畜禽肉,严重扰乱了畜牧业经营市场。

三、关于**县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在畜牧业发展上,**县具有明显的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县气候及土壤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盛产小麦、大豆、玉米、红芋、花生、油菜等作物,年可产农作物秸秆63万吨,可提供饲料粮30万吨,饲养资源充足,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很多畜种都能适应这里的气候。二是龙头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县有以鞋城皮革集团为龙头的皮制品加工业,以四通食业公司为龙头的生猪屠宰加工业,以张店刷料公司为龙头的尾毛加工业,以及试量狗肉、孔集卤鸡、中原牛肉等畜产品加工特色项目,都可以拉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县的四通食业、粮食局万头猪场两家企业已初步通过河南省无公害体系认证。另外,**县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多,又实施过世界银行贷款肉牛发展项目、国家秸秆养牛示范县项目、省生猪基地县建设项目等,发展养殖有成功的经验。三是人力资源充足。21个农业乡镇都设有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站,从业人员380名,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3名,有中级职称者40名,涉及畜牧、兽医、饲料、卫检、养殖、加工、市场营销等十几个专业的人员,可为发展畜牧业从规划、选种、生产、品种改良、疫病监测防治、饲料搭配、产品加工、质量鉴定、销售等多方面提供一条龙的网络服务。

如何发挥这一优势,做强做大畜牧产业?在以后的发展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应注重从舆论、政策、执法、资金等方面,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和保护,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2、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

一是完善品种改良体系。不断增加品种改良网点,加大品种改良服务力度,进一步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完善疫病防治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防疫服务网络,积极探索新的疫病防治服务形式和运行机制,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三是完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以市畜牧局畜牧服务网为依托,开辟国内外信息网络的通道和窗口,建立**县畜牧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反馈县内、外市场信息,逐步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四是完善购销体系。积极组建专业养殖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在供种和销售上为养殖户提供便利。五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狠抓畜牧技术培训,采取科技下乡、专家讲座、现场指导和办班培训等形式,加强同农业科技部门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有效促进畜牧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3、突出龙头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

按照上联市场、下联千家万户的要求,不断强化龙头组织建设,积极发挥龙头组织的桥梁纽带和辐射作用,促进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在发展方向上,把重点放在培植壮大已有的鞋城皮革、四通食业、尾毛加工等加工型和流通型企业上来,提高企业带动发展能力。二是在发展方式上,重点抓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使孔集烧鸡、试量狗肉、中原牛肉等特色加工向规模化、工业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档次和竞争力。三是在经营机制上,强化龙头组织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市场+饲养场+农户”等经营模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四是在发展途径上,扩大招商引资范围,多渠道融资,充分利用外资建龙头。

4、突出标准化生产,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要把标准化生产作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畜牧业效益的重要手段常抓不懈。一是狠抓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二是积极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工作。对全县畜牧企业的生产管理不断进行规范,保证其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在此基础上,积极帮助企业进行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三是积极开展畜产品市场准入。针对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实行市场准入制的问题,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帮助养殖场取得市场准入资格。对进入市场的种畜、饲料、兽药、疫苗等要加强管理,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销售领域。

5、发展牧草种植,优化产业结构

牧草种植可以推动种植业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增加土地产出率、利用率;促进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发展,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产品品质。一是宣传发动。大力推广唐河、新野两县种草养畜的经验,广泛宣传种草养畜的意义和效益,提高群众种草养畜的积极性。二是搞好服务。举办专题培训班,对乡镇基层干部和种养大户进行集中培训;畜牧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巡回到乡镇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举办牧草种子购销洽谈会,国内知名草种子公司与种养大户签订合同,确保草种质量和售后服务;乡镇政府和村组负责协调种草的土地,帮助群众解决连片种植的问题。三是种养结合。种草一定要与养畜相结合,因地制宜,因畜发展,以养畜带种草,以种草促养畜,走农林牧一体化开发的生态型养殖模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狠抓秸秆开发利用。围绕养牛和养羊小区、养殖场,推广秸秆青贮氨化等先进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6、突出规模饲养,大力发展订单畜牧业

一是立足实际,建立养殖基地。按照“小群体、大规模、高科技、高效益”的要求,大中小场一齐上,以场户带群体,以群体促规模,不断扩充饲养总量。二是加强规模饲养场建设。坚持发展民营畜牧企业,支持、鼓励农户采取独资、合资等方式建设饲养场,建议各乡镇每年新上3—5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饲养场,不断增加规模饲养的比重和份额。三是加快小区建设。改变过去分散饲养的模式,兴建各类养殖小区,壮大养殖规模,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格局,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养殖小区全部达到“四统

一、四配套”,即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服务,环保、生态、市场、公益设施四配套。四是培育龙头,抓好订单。因地制宜、依托优势,从县域畜牧业资源优化配置、辐射带动作用发挥的角度,以鞋城集团为龙头发展肉牛饲养,以四通食业为龙头发展生猪生产,以枣集养羊公司为龙头发展波尔山羊、槐山羊的饲养。发挥企业与协会的作用,拓宽市场,在与京、津、沪、深产销联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通与中南、华东等地区大中城市的直销渠道,取得市场准入资格。

第五篇:恩施市发展草食畜牧业的难点与对策

恩施市畜牧局向承权

背景

恩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州府所在地。贫穷、落后、闭塞是恩施当今真实的写照。但是,恩施物产丰富、资源广阔、气候宜人,随着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扩建等重大工程的建设,交通“瓶颈”的改善,将加速各种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恩施的经济将会迎来腾飞的发展。

恩施市总面积3972平方公里,1982年草场普查总面积29.55万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16.014万公顷,牧草资源量337万吨,加上每年可利用秸杆25万吨,理论载畜量35.66个牛单位,2005年全市草食家畜饲养量97361.6个牛单位,目前开发利用的不足理论载畜量的三分之一,发展草食畜牧业潜力相当大。

牛羊属节粮型草食动物,浑身都是宝,是国家大力发展和扶持的产业。牛羊肉含脂率低,是人们喜爱的也是人们未来的主导肉食品,消费前景广阔。

恩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自1999年就提出了“大力调整和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加快发展草食动物”的战略,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提出了“草当粮种、羊当猪养”的口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大家畜发展徘徊不前,山羊发展步子缓慢,与我们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差距甚大,恩施市畜牧产业“猪经济”的格局并没有明显改变。

难点

其一思想落后、观念陈旧是阻碍草食畜牧业发展的致命弱点。笔者先后到过重庆的石柱县、河南的南阳市、江苏的海门市进行参观考察,深受启发。石柱县发展长毛兔,短短的五年时间,从几千只迅速发展到几百万只,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之一;南阳市养牛(菜牛)业的发展,也是在短短几年形成规模,养牛业成为南阳市畜牧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养牛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33.1﹪),而畜牧业又是南阳市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江苏省海门市地处苏东平原,总面积1020平方公里,人口103万人,仅靠农作 1

物秸杆养羊,2000年山羊饲养量达到133万只,出栏61万只,成为国家级秸杆养羊示范县。这些地区成功的经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到老百姓,看准了的事,就义无反顾地去做,不是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出发,而是以事业的发展和大局为重。反思对照我们自己,有些领导、干部不是以大局为重,以发展事业为重。养羊不像发展烟叶那样价好税高,国家、部门、个人都得利益,养羊得利的只是老百姓。所以,有些乡镇领导、干部对于市政府下达的养羊生产任务是软拖硬抗,在会上讲的、文件中写的头头是道,而在落实具体工作上敷衍了事、不了了之。当然,有些老百姓思想也僵化,,认为政府号召搞的事,就要政府出钱,你不给钱,我就不办事,甚至连给羊防病治病的钱都要政府出。1996年在太阳河乡曾家湾村办养羊示范点就是例证。如果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各部门以及老百姓抓养羊像抓烟叶生产,何愁养羊事业不发展。

其二经济贫困、投入不足,是影响草食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恩施市属国家级贫困县(市),经济不发达,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用于发展畜牧业;每年向上争取的项目资金,就全市而言,也算是杯水车薪;外商(资)由于交通“瓶颈”、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很难引进;恩施农民大部分还不算富裕,没有实力,一部分有经济基础能力的也侧重发展烟叶、魔芋、养猪等其它产业,对发展草食畜牧业的认识不够。特别是使人感到困惑不解的是,部分利用项目资金发展起来的养羊(牛)基地,项目一结束,就无人管了,人工草场也毁了,种羊也卖了,更谈不上发展。

其三技术服务滞后。一是畜牧兽医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工作在一线的兽医大多是跟师学徒进来,没有系统的业务知识技能;二是多年来,由于我市在畜牧业生产上侧重抓养猪业,草食动物的饲养、疫病防治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在政府转移工作重点抓草食畜牧业发展时,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在饲养技术指导、羊(牛)防治等方面都适应不了工作的需要,这样,使许多养羊(牛)户产生了顾虑,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

对策

1.创新思维、创新观念。首先,我们的各级领导和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发展草食畜牧业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发展畜牧业虽然政府或部门没有多大利益(生猪屠宰税、营业税已取消),得利的是老百姓,但要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思维,

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时时想着“三农”、事事服务于“三农”,抓草食畜牧业发展像抓烟叶生产那样,真正做到“草当粮种,羊当猪养”。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要使他们认识到,发展草食畜牧业是我们自己的事,是自己得利,政府和部门的扶持,是对我们的关怀和支持,自己要加倍努力、奋发图强。

2.创新体制、创新模式。一个产业,要持续、快速地发展,就要有一个适应社会的新体制,一种适应市场的发展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走产业化的道路。我市烟叶、魔芋等产业已初步步入产业化的轨道。从我市草食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水平来看,草食畜牧业产业化的建设还需要从壮大产业开始,循序渐进,逐步完善。

发展模式要根据产业发展的状况、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模式。目前,为基础发展阶段,应采取“小群体、大规模”的模式。即发动千家万户养羊(牛),因地制宜,只要有条件、有积极性的我们都要支持,全市有17万农户,用3~5年时间,发展10万户养羊,户平养羊5只,则饲养量可达50万只,养羊业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第二阶段为发展壮大阶段,应采取“大群体、大规模”的模式,即在发展过程中,大力培植养殖大户,通过自然的优胜劣汰,一些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养殖户壮大起来,用5~10年的时间,全市发展1000户养羊大户,户平养羊500只,光养殖大户的饲养量就可达50万只,全市养羊总量可达100万只以上。第三阶段为提高升华阶段,采取“大规模、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即通过竞争,部分养殖大户实力逐步强大,成为农庄主,走向集约化、现代化养殖。

体制建设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抓基地建设,抓龙头建设,基地建设是基础,是关键,龙头企业是带动产业持续发展的火车头;第二步,抓产业链的形成,龙头企业与基地千家万户形成稳定的产销伙伴关系,并以合同形式约定;第三步,企业与基地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形成完整的产加销、牧工贸一体化生产经营的产业化形式。

3.创新科技、创新服务方式。科技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前几年,恩施市在推广“一推三改”科学养羊的活动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被广大农民所接受,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目前,科学养羊的首要任务是抓好品种改良工作,不但要继续抓好现有波尔山羊、南江黄羊、成都麻羊与本地山羊的杂交改良工作,更重要的是尽快建立波尔山羊、南江黄羊、成都麻羊的良种繁殖基地,搞好本地山羊的选种育种工作。当前,在山羊品种改良中已出现“各品种

内近亲繁殖严重,生产性能下降,种羊为多代杂交,商品羊为多代回交,杂交优势退化的隐患,要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否则,不但以前山羊杂交改良的成果毁于一旦,而且又要花高价钱在外地购种,甚至连本地母羊也要在外地购买,得不偿失。建立种公羊配种站,推广羊人工授精配种是一项既省力、又省钱、又有利于品种改良的先进技术,值得加以推广。

饲养方式要因地制宜,有草场的则采取放牧,无草场的则可采取圈养,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和开发牧草资源,同时要抓好现有草场的改良和人工草地场的建设。栏圈一律采用楼式,这是根据羊的习性而定的,已得到广大养殖者的认同。

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各部门,特别是畜牧部门,要切实转变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理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畜牧部门要加强疫病防治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畜牧队伍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4.创新环境、创新制度。常言说:发展产业,一靠科技,二靠政策。好的政策、好的环境,能促进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为了使草食畜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涉及生产、加工、销售、招商等各个领域和环节,只要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就要始终如一的、扎扎实实地贯彻执行下去,并建立必要的保障制度,保证各项政策和措施顺利实施。

5.创新加工产品,创新市场。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可使畜牧经济效益成倍增长,既有利于产业持续快速地发展,又使企业得利,加工业的发展又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人员,增加税收,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都有不可估量作用。产品开发要创精品、创名牌。产品有畅销的市场,这个产业才有长盛不衰的希望。目前,我市草食动物产品量不多,产品不愁销路,但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市场思维模式上,古人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我们的眼光要盯向国内国际市场,只有这样,才会立足不败之地。

上一篇:新媒体下传统媒体发展下一篇:项目质量安全检查周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