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飞虱的发生、为害以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2022-09-10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 ]是目前影响我国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害虫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 白背飞虱逐渐上升为优势种群, 对水稻造成了严重危害[1], 是目前影响我国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害虫之一。

目前, 白背飞虱的防治方法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不合理用药, 白背飞虱对多种药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 影响了药剂的防治效果。因此, 以白背飞虱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为切入点, 系统介绍其抗药性研究进展, 旨在为科学防治白背飞虱提供理论依据。

1 发生规律

白背飞虱是一种重要的迁飞性害虫, 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南亚、中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的北部, 甚至在没有水稻的地区也有记载, 如蒙古、西伯利亚等地[2]。从我国的南方至北方, 白背飞虱1年内发生的代数从11代到2代不等, 南岭和西南稻区发生6~8代, 江淮及长江中下游稻区发生5代, 北方稻区为2~3代。每年迁入的虫源由南至北依次推移:3月份长翅成虫随偏南或西南气流迁入云南以及珠江流域, 成为早稻上的主要虫源;此后, 随着气流的加强, 4月至广东、广西北以及贵州、福建中部;5—6月下旬可至长江中下游以及江淮地区;6—7月初可迁至南岭、华北以及东北南部, 8月下旬以后, 随着东北气流的影响, 白背飞虱开始向南回迁, 对南方双季晚稻危害[3]。

2 为害特点

白背飞虱是我国最重要的水稻害虫之一, 以成虫和若虫直接刺吸水稻稻株韧皮部, 造成水稻生长缓慢, 分蘖期延迟, 瘪粒增多;为害最为严重时, 会造成水稻稻株枯死, 呈“虱烧”[4]。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 由于国外的虫源变化、南方水稻品种的改良、种植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耕作制度的变化, 白背飞虱种群逐渐上升, 严重发生的频次越来越高, 不仅体现在对早、中稻的主要优势种, 而且给晚稻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都属于迁飞性害虫, 其发生规律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有着各自的特点[5], 这2种飞虱在各代发生量、短翅成虫的比例、发生期以及取食特性方面均有很大差异[6]。白背飞虱还可以通过产卵对水稻产生危害, 其卵多产在水稻叶鞘中的脉间组织内, 也可以产在嫩茎中, 影响了水分及养料的供应, 并且在虫口密度大时会使茎秆枯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近年来南方稻区的一种新病毒, 该病病原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7]。水稻在秧苗期感染后会出现矮缩、不抽穗, 严重时会影响产量, 甚至导致绝收[8]。Zhang等于2007年确定白背飞虱是传播该病毒的主要介体[9];该病毒的发生地涉及国内的海南、两广、江浙、湖南[10]、国外的越南等地[11]。由于白背飞虱具有迁飞的特性, 因而加大了对其预测预报以及防治的难度。

3 白背飞虱抗药性研究进展

3.1 白背飞虱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

白背飞虱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抗性的报道比较早。Hosoda在1955年就检测到白背飞虱对一些有机磷类杀虫剂产生抗性[12]。20世纪80年代初, 日本Hirai K (1994) 也检测到白背飞虱对有机磷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1987年曹昌日采用点滴法对湖南郴州白背飞虱种群进行了抗药性监测, 与Nagata1980年的结果比较表明:白背飞虱对西维因、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杀螟松已经产生了明显抗性[13]。Endo则证实白背飞虱对马拉硫磷、杀螟松、二嗪农和西维因等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14]。1992年毛立新连续4年监测了浙江富阳的白背飞虱种群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发现白背飞虱对各种药剂均存在抗性[15]。2000年姚洪渭等对采集自海南、云南、广东、浙江4省的白背飞虱种群进行抗性监测, 并与福田秀夫 (1969) 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以上白背飞虱的各种群对马拉硫磷、叶蝉散均已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抗药性[16]。Zhang等于2011、2012和2013年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全国9省24个地区的白背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 发现大部分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毒死蜱的抗性逐渐上升, 其中2013年江苏高淳和浙江金华的白背飞虱种群已对毒死蜱产生高水平抗性, 抗性倍数分别为127.6倍和58.7倍[17], 因此要密切关注白背飞虱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动态。

3.2 白背飞虱对氯化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

目前关于白背飞虱对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报道并不多;20世纪90年代以吡虫啉为代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在我国大面积施用来防治稻飞虱。唐剑锋等2006年采用点滴法就贵州地区白背飞虱对吡虫啉的敏感性进行监测, 发现白背飞虱对吡虫啉已经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 (10~20倍) [18]。并且, 2005年和2006年褐飞虱大暴发, 吡虫啉防治褐飞虱失效是由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高水平抗性导致。王志伟于2011年和2012年对全国范围内25个白背飞虱种群进行敏感性监测, 发现在所监测的种群中, 28%的种群对吡虫啉已经产生中等水平抗性, 此外在室内用吡虫啉对白背飞虱进行抗性筛选, 发现其抗性上升21.3倍, 说明白背飞虱对吡虫啉具有很高的抗性风险[19];而王彦华等用吡虫啉对室内褐飞虱种群进行27代连续筛选后, 发现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上升14倍, 表明如果频繁使用吡虫啉进行防治, 其抗性上升很快, 同样存在一定的抗性风险[20]。张凯等于2012—2013年监测了白背飞虱对吡虫啉和噻虫嗪的抗性, 发现吡虫啉和噻虫嗪对白背飞虱毒力很高, 并且抗性变化很小, 其抗性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 因而新烟碱类杀虫剂可作为防治白背飞虱一类很好的药剂[17]。

3.3 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

2007年之前, 还没有采用稻茎浸渍法对噻嗪酮进行敏感性监测, 但是2011年, 王志伟等发现已有部分地区的白背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产生中等水平的抗性;2013年, 张凯等发现江苏句容以及浙江金华的白背飞虱对噻嗪酮已经产生了高水平的抗性, 可能是由于噻嗪酮的不合理使用或者是由于当地的用药历史造成的。薄仙萍通过对噻嗪酮进行风险评估发现, 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上升10倍只需要4~5代, 对噻嗪酮存在很高的抗性风险[21], 王彦华也发现褐飞虱对噻嗪酮存在很高的抗性风险[22], 王鹏2012年的监测结果显示, 江苏, 浙江, 上海以及安徽已有部分地区的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23];此外, 灰飞虱于2007年就已经对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 到2011年已经达到极高水平抗性, 因此噻嗪酮对于3种飞虱的防治已经不具备优势,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则建议各稻区暂停使用噻嗪酮防治褐飞虱, 严格限制使用噻嗪酮防治白背飞虱[24]。

3.4 白背飞虱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近年来关于白背飞虱对氨基甲酸酯了杀虫剂抗性报导较少, 张凯等于2012—2013年监测了我国7省15个种群的白背飞虱对异丙威的抗性, 发现各稻区白背飞虱种群对异丙威处于敏感阶段, 因而异丙威可以作为防治白背飞虱的主要轮换药剂[17]。

4 白背飞虱的抗药性治理建议

目前, 化学防治依然是防治白背飞虱最重要的手段, 但由于长期不合理用药, 白背飞虱对多种杀虫剂已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 可以长期有效防治白背飞虱的药剂越来越少[25,26], 因此, 为了有效防治白背飞虱以及延长各种药剂的使用寿命, 抗药性治理则非常重要。

具体而言,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加强对各稻区白背飞虱的抗药性监测, 系统地了解白背飞虱对各类药剂的抗性动态; (2) 根据抗药性动态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抗药性较高的地区可以暂停使用该药剂, 或用其他有效且无交互抗性的药剂进行替换。对于白背飞虱而言, 新烟碱类、氨基甲酸酯类药剂都可以作为很好的轮换药剂; (3) 加强与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措施相结合, 相互配合, 做到对白背飞虱的综合治理。

摘要:以白背飞虱的发生、为害为切入点, 系统介绍其抗药性研究进展, 旨在为科学防治白背飞虱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白背飞虱,水稻,发生,为害,抗药性

参考文献

[1] 张稻友.白背飞虱发生规律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1987, (1) :33-36.

[2] 张桂芬, 申效诚, 赵白鸽.白背飞虱的国内外研究概况[J].昆虫知识, 1988, 25 (4) :252-255.

[3] 胥瑞, 何娟.白背飞虱的爆发原因和发生规律[J].农技服务, 2007, 24 (2) :42-43.

[4] 沈君辉, 尚金梅, 刘光杰.中国的白背飞虱研究概况[J].中国水稻科学, 2003, 17 (z) :7-22.

[5] 汤金仪, 马桂椿, 胡国文.水稻白背飞虱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总结[J].病虫测报, 1991, (4) :4-7.

[6] 吴彩玲, 徐劲峰, 黄蔚兰.褐飞虱与白背飞虱发生危害差异分析及监测治理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6, 12 (5) :192-193.

[7] Zhou G H, Wen J J, Cai D J, et al.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A New Proposed Fijivirus Species in The Family Reoviridae[J].Chin.Sci.Bul, 2008, 53 (23) :3677-3685.

[8] 刘万才, 刘宇, 郭荣.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 2010, 30 (3) :17-18.

[9] Zhang H M, Yang J, Chen J P and Adams M.A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on Ricein China Is Caused by a Novel Fijivirus[J].Arc.Virol, 2008, 153 (10) :1893-1898.

[10] 郭荣, 周国辉, 张曙光.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控对策初探[J].中国植保导刊, 2010, 30 (8) :17-20.

[11] Cuong V, Ha V, Nguyen, et al.Rice Dwarf Disease in North Vietnam in 2009 is Caused by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 [J].Bull.Inst.Trop.Agri.2009, 32 (1) :85-92.

[12] Hosoda A.Incidence of Insecticide Resistance in The white-backed Planthopper,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 (Homoptera:Delphacidae) to Organophosphate[J].J p n.J.Appl.Entomo.Zool.1989, 33 (4) :193-197.

[13] Nagata T and Masuda T.Insecticide susceptibility and wing-form ratio of the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 (stal) (Hemiptera:Dclphacidae) and the white backed planthopper,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 (Hemiptera:Delphacidae) of southeast Asia[J].Appl.Entomol.Zool, 1980, 15:10-19.

[14] Endo S T, Nagata S, Kawabe and Kazano H.Changes of insecticide susceptibility of the whitebacked planthopper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 (Homoptera:Delphacidae) and the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 Stal (Homoptera:Delphacidae) [J].Appl Entomol Zool.1988, 23 (4) :417-421.

[15] 毛立新, 梁天锡.水稻飞虱对十三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J].中国水稻科学, 1992, 6 (2) :70-76.

[16] 姚洪渭, 叶恭银, 程家安.白背飞虱不同种群抗药性的测定[J].中国水稻科学, 2000, 14 (3) :183-184.

[17] Zhang K, Wang Z W, Zhang S, et al.Susceptibility striatellus (Hemiptera:Delphacidae) to six insecticides in China[J].J.Econ.Entomol, 2014, 107 (5) :1916-1922.

[18] 唐建锋.贵州稻飞虱抗药性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 2006.

[19] 王志伟.白背飞虱抗药性监测及对噻嗪酮和吡虫啉的抗性风险评估[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2.

[20] Wang Y H, Gao C F, Zhu Y C, et al.Imidacloprid Assessment in Field Populations of Nilaparvata lugens (Homoptera:Delphacidae) [J].Pest.Manag.Sci, 2008, 101 (2) :515-522.

[21] 薄仙萍.防治白背飞虱的高毒农药替代药剂室内筛选及对噻嗪酮的抗性风险评估[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8.

[22] Wang Y H, Gao C F, Xu Z P, et al.Buprofez in Susceptibility Survey, Resistance Selection and Preliminary Determination of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in Nilaparvata lugens (Homoptera:Delphacidae) [J].Pest.Manag.Sci, 2008, 64 (10) :1050-1056.

[23] 王鹏, 甯佐苹, 张帅, 等.我国主要稻区褐飞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监测[J].中国水稻科学, 2013, 27 (2) :191-197.

[24] 张帅, 邵振润, 李永平.2013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结果及科学用药建议[J].中国植保导论, 2014, 34 (3) :55-58.

[25] 王彦华, 吴长兴, 赵学平, 等.灰飞虱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 2010, 36 (4) :29-35.

[26] 张凯, 王志伟, 高聪芬.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方法[J].应用昆虫学报, 2013, 50 (2) :542-547.

上一篇:浮头式换热器泄漏原因及解决方法分析下一篇:图书资料管理在博物馆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