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出彩人生征文

2022-06-25

第一篇:创造出彩人生征文

人生出彩会有时

【中国教育报】毕业季 校长寄语莘莘学子拥有理想主义情怀

■复旦大学校长 杨玉良

我首先想谈的是“关于理想和现实”。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同时,我也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学子都有理想主义情怀。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仰望星空的人应该是我们的大学教师,更是我们的学生。因为,如果我们的大学和师生们都不仰望星空,那么这个民族的希望不会很大。

我发现有些人把“理想”诠释成“虚无”,把“仰望星空”看作是一种“无能”,却把“投机取巧”看作是一种“智慧”,让“拉帮结派”披上“团结”的外衣,在“阴谋诡计”上涂抹一层“红色”…… 真正的理想主义是高尚的。我曾经引用过哲学家赵汀阳先生的一句话: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它必定同时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所以,我认为理想主义者并不表明他只是一个空谈主义者。

四年的时间里,我们有过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担忧,但我们也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安定;我们抱怨社会的浮躁,但我们也很幸运地享受着复旦大学校园里的沉静和美好……因此,借此机会,以我的成长体会和期盼的心情再一次希望我们大家成为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坚持我们的理想。

其次,我想谈谈“我们的内心和外在情境”。这是一个对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都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我在校图书馆做过一个讲话,在讲话中我提到了一本书。我说的这本书就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学者写的一本书,即津巴多的《路西法效应》。这本书讲述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作者做了一个模拟监狱的实验:他招收了社会上没有任何劣迹的年轻志愿者,其中一些人扮演“囚犯”,另一些人扮成“狱卒”。过了仅仅一周,这个实验就被迫停止。原因是参加实验的许多人的人格发生了巨大的扭曲。作者自己总结道:“社会心理学有大量的资料能够佐证,在特定的情境脉络(我要请各位特别注意“特定”两个字)下,情境的力量远超过个体的力量。”此书给我的领悟是,当我们身边任何一个个体出现了某种问题时,不要急于谴责,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情境”究竟给他们施加了怎样的一种影响,才决定了他们的走向。

再其次,我想谈一谈“求知的欲望和思考的问题”。各位毕业以后,你们求知的欲望是否能够得以保存?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为了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我们应该继续去研究问题。复旦的通识教育理念希望培养你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建构性思维的精神。如果你们离开学校以后就没有问题了,或者是没有能力去找到问题来进行思考,由此而丧失了求知的欲望,我和复旦的老师们一定会非常遗憾,我们的通识教育就不能说完全成功。

坚持我们的理想,做一位热切的理想主义者,永远将这个世界和我们的内心世界作为我们思考的对象,用我们的大爱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人生出彩会有时 ■武汉大学校长 李晓红

有一种别离,叫大学毕业;有一种怀念,叫“致青春”。即将奔赴前程的你们,就如同即将远行的孩子,你们的未来就是母校的牵挂。今天,我送你们一句话:执着追逐青春梦,人生出彩会有时!并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你们的校友、人人网CEO陈一舟的“创业经”:30年坚持,陈一舟历经大起大落,从未放弃对未来的信心。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有一种精神叫坚持,它让人激情不息、奋斗不止!

第二个故事是最近发生在大家身边的“凡人善举”。6月4日,武汉公交车上一名男子突发疾病昏倒,呼吸、心跳骤停,5名武大医学生挺身而出进行急救,病人终于转危为安。他们用质朴的行动告诉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有一种品格叫守正,它让人心如明镜、大道直行!

第三个故事,是我在海外求学的一段经历。尽管实验基地只有我一个中国人,但我还是想办法领来了五星红旗,每天升国旗,行注目礼。我想告诉你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有一种情怀叫国家,它让人登高望远、砥砺奋进!

人生出彩,不仅在于取得事业的成功,还在于自我人格的完善,更在于实现精神的超越!我希望,同学们将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身处顺境或逆境,都要让激情与信心的火焰燃烧不败;要学会舍弃与坚守,守护社会良知、播撒人间大爱、积聚浩然正气、引领时代新风。不仅仅要做一个社会的批判者,更要以“我是建设者”的姿态去参与、去完善,主动担纲属于你们这代人的使命,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用“青春梦”托起“民族梦”!

我相信,只要你们坚持梦想永不放弃,恪守正道永不偏离,勇于担当永不言退,人生出彩会有时! 走向社会拼什么

■山东大学校长 徐显明 我想和大家讲几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马俊欣是法学院87届的校友。他在离校之前的一次体育活动中从双杠上摔下来,导致终生残疾。他被分配回老家河南郏县成为一名检察官。他去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表彰为全国检察系统的一等功臣。他到郏县检察院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具有高等学历,他对好学的同事进行辅导,经过几年努力,大家都获得了大学文凭。他的同事们说:“马俊欣是我们的灵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苦难对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

第二个故事:校友薛其坤在41岁时就成为院士。他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最终验证,获得了诺贝尔奖级的科研成果。他早晨7点钟进实验室,晚上11点钟离开,二十几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他认为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勤奋是第一位的。当然,他也有过许多坎坷,两次考研失利后到曲阜师范大学任教。在曲师大,他继续考研,最终如愿以偿。他后来到美国做了7年的研究工作。勤奋、坚定信念是他成功的原因。

第三个故事:老校友束星北在“文革”期间有人让他去扫厕所,他说这是最伟大的工作,因为躲在厕所里把门关上就没有任何干扰,可以一心一意进行物理研究。1972年,有关部门要进行一次导弹试射,需要精确的计算,便找到束星北。在没有借助任何计算工具的情况下,束星北居然把400公里左右的导弹射程计算出来了。科学家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任何人都要为国家制度的进步作出自己的努力。

第四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你们,我等待着你们给我提供素材。上世纪50年代大家在拼搏,拼什么?更多的是拼“血”。血缘非常重要,出身决定成功与否;再后来大家拼“碗”,都想获得“铁饭碗”。有人说如今进入到了拼“爹”时代。山东大学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后拼什么?不拼“爹”,要拼“德”。就像我们杰出的校友那样,以德立身。 梦想之光与泥土芬芳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陈雨露

临别之际,我想和同学们分享两位人民大学年轻校友的故事。 第一位校友叫王树光,2011年硕士毕业于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5年,这个从山东寿光农村走出来的小伙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人民大学。本科四年,他基本上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维持学业。物质上的匮乏锤炼出他坚强的意志和宽博的胸怀。他把助学金名额让给家庭更贫困的同学;他在“甲流”期间贴身照顾突发高烧的同学;他签署了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书……

王树光本可以找到一份一般人眼中的好工作,而他却坚定地选择扎根西部、前往新疆工作。他坚信,“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

另外一位选择扎根基层的人大学子亓俊先,2007年拿到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以后,因为家境贫寒差一点放弃学业,是“国家西部助学工程”和乡亲们的捐助为他凑齐了学费。毕业面临选择时,尽管已高分通过托福和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他却选择去江苏农村当大学生村官。

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走访了全村735户村民,记下了25万字的民情日记;他组织动员村民集资修路、清理河道;通过参加推介会和开辟网上销售渠道,使当地农产品销售额和利润翻倍地提高。谈起未来,亓俊先说:“我的中国梦其实就是农村梦……农村是我理想的舞台,我愿在这里书写自己的故事!”

王树光和亓俊先两个年轻校友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将自己的青春从浮躁中剥离出来,深深地、踏实地植根在祖国基层的土地里。他们没有执着于单纯的个人发展,却全心全意地追逐着社会大众的幸福。正是千百个、亿万个这样美丽的个人梦才托举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见,真正的青春,从来都不是对美好年华的礼赞,而是以脚踏实地的坚定足印,以昂扬向上的正能量,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胸怀人民、服务基层、回报社会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理想。 我们向青春致敬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王迎军

同学们,今天你们毕业了,但青春没有毕业。路上春色正好,扬鞭从此启程:

让我们放飞青春的梦想,追求卓越,提升人生高度。青春最富有朝气和梦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希望同学们将青春梦和中国梦、华工梦紧紧联系在一起,厚德尚学、自强不息、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筑科教强国梦、兴实业建国梦、履军旅报国梦,以我之青春建设美丽中国,以卓越之成就助母校腾飞。

让我们凝聚青春的能量,创新创造,建设祖国。开阔的视野、多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无限的激情和蓬勃的朝气,是构成“青春”二字最重要的内涵。希望同学们凝聚青春正能量,坚持学习、坚持实践、坚持创新,做创新创造的追求者,做创业发展的开拓者,努力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

让我们释放青春的热情,乐观向上,奉献社会。毫无疑问,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为同学们提供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广阔平台。同学们跃跃欲行,对未来充满了期许。但在你遇到挫折和挑战时,希望大家“不畏浮云遮望眼”,始终保有青春的美好和激情,坚守华南理工人的品行和精神,用如火的青春点亮自己,照亮别人,温暖社会。

最后,让我引用总书记的一段话与各位共勉:“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做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青春应该用来挥洒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付子堂

作为你们的师长、师兄,很想把两个关键词送给大家:青春和责任。

青春究竟应该有怎样的内涵?青春是短暂宝贵的,所以,应该用来挥洒,而不是随意挥霍。青春是富有力量的,所以,应该自强不息,而不是犹豫观望。青春是充满期待的,所以,应该学会担当,而不是任情恣肆。

在这个伟大时代,我希望各位同学,一定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即将遭遇的各种挑战和痛苦;我希望各位同学,一定要有充分的魄力,勇于承担对民族、对家庭以及对自己的责任。

西政人首先应该承担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奉献青春的公民责任。

西政精神中最重要的就是“心系天下”。被誉为当代民法史“活化石”的金平教授有句名言:许国不畏身家累,除弊应如金石坚。金老师曾经叮嘱他的学生:“中国是一个大国,需要很多优秀的政治家,但是不要做庸俗的政客。要对国家、对民族充满希望,对社会负有强烈的责任感。”

其次,西政人还应该承担为自己亲人们的幸福而奋斗的家庭责任。

有不少家长、亲人来参加毕业典礼。各位同学一定要记住:他们是此生最疼爱你的人,你有责任为他们的幸福而自强不息。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或许,你暂时还没有找到十分满意的工作;或许,曾经的爱情、理想可能会被社会现实击得粉碎;或许,在前行的路上,有着更多的失望甚至绝望……但是,千万不可妄自菲薄,更不必羡慕、嫉妒他人“高富帅”的际遇,一定要有自信:我能,我行! 精彩尽在未来

■苏州大学校长 朱秀林

作为你们的师长,我有三句话要与大家共勉。

坚守梦想。当你们满怀对未来的憧憬,离开宁静、自由和宽松的大学校园,走上纷繁复杂的社会,多元的价值观可能会让人无所适从。同学们,我希望你们能时刻牢记母校“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以积极而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路上的种种选择,不因成功而浮躁,不因诱惑而动摇,不因误解而苦闷,不因失败而放弃。坚守梦想,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坚守信仰。同学们,你们有幸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生活在这个古老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存在着坚定的信仰和怀疑。我希望你们坚守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的怀疑,不唯众,不唯上,不气馁,不抱怨,一身正气,做一个具备“独立之人格、卓越之能力、自由之精神、社会之责任”的模范公民。

脚踏实地。有了青春的梦想和自己的信仰,还要善于行动。任何成功都需要不懈的追求、踏实的进取和艰苦的奋斗。我希望你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既要做理想的巨人,还要做行动的高手。我希望你们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工作,锲而不舍地拼搏,从平凡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吉林大学校长

李元元

梦启人生路,胸怀天下情。中国有梦,所以繁荣富强;吉大有梦,因而励志图强;你们有梦,才能奋发坚强。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一分子,在吉大的这几年,同学们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用自己闪光的奋斗与母校同发展、共进步, 诠释了“建一流大学,立德树人,打造一流人才”的“吉大梦”! 与全国人民一道感受了继往开来的“中国梦”在中华沃土上的蓬勃绽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正在不远处向我们迎面而来!

无论未来的舞台在哪里,我都希望同学们能够坚持启程时的梦想——自强不息、敢于挑战,创造人生辉煌,成为社会精英。作为一名吉大人,我希望你们在经历困难时,能够铭记“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矢志不渝;在探索人生时,能够满怀“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无限豪情;在奉献社会时,能够秉持“五湖四海、兼容并蓄”的宽广胸襟;在完善自我时,能够拥有“追求卓越、敢于担当”的崇高境界。希望你们能胸怀天下、勇于担当,百折不挠、昂扬向上,终身学习、坚持锻炼,心系母校、薪火相传。走出校园,你们就是吉大! 母校很大,大得可以容纳你们的过往和未来;母校又很小,小得可以让你们把她装进自己的心房;母校很远,远到异国他乡也能有桃李的芬芳;母校又很近,近到时过境迁也能感受到温暖的力量!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创新创造,青春辉煌!亲爱的同学们,祝愿你们能用珍惜昨天的态度,放飞今天的梦想,书写明天最璀璨的华章! 服从正义的召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 张来斌

今天,是一个充满喜悦并夹杂着些许伤感的日子,就像一个父亲将要送别待嫁的女儿,心里充满了祝福、喜悦,也有一丝不舍和惆怅。

从石大出发,你们将肩负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康德说,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受过高等教育的你们,应该成为这样的一群人: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坚定的信念,洞察社会弊病而不染;拥有开阔的视野和清醒的头脑,在众人狂热时而不盲从;服从正义的召唤,在真理与权威之间作出抉择;热爱工作,把青春的激情融于无限创造的未来。

请同学们牢记一句话——保持激情和理想,坚守心中的信仰。这绝不是唱高调,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有了理想和信仰的指引,有了激情的奋斗与实践,我们才能找到更深刻的生命出口,收获更饱满的人生。希望同学们做一个有理想的人。理想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不能确保我们过上舒适的生活。甚至一个有理想的人,可能还会比常人多走更多的弯路,遇到更多的坎坷。但是远大的理想决不能以短暂的利益得失来衡量,而应该放在生命的终极意义中去沉淀、去品味。希望同学们做一个有信仰的人。从古至今,信仰维护着人的道德观和世界观,所谓君子慎独。有了信仰,我们才会敬畏真理,才会坚持真善美,才能有勇气捍卫正义。希望同学们做一个有激情的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特别是“中国梦”的开启,为每一个人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为每一个人提供了梦想成真的机会,为每一个人提供了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一份昂扬向上的激情,去追逐梦想、实现梦想。

你们的成长与发展是我们永远的牵挂,你们回或者不回,石大就在这里;你们念或者不念,情就在这里!石大永远是你们的家!

学会容忍与等待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李言荣

梦想无论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对我们个人都十分重要。在此谈三点希望,伴同学们前行:

胸怀祖国,勇于担当。同学们正好赶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关键时期,未来二三十年之内我国的主要建设者就是你们这一代。无论大家今后做什么,只要把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民族梦紧密结合在一起,你们就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一个人的工作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精神品质和思想境界决定的。低标准、简单、重复性地做事往往会耗费人的精力,消磨人的激情,终究也难有成就。无论大家今后做什么,如果能达到这样一种境界: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那你的人生就非常有意义了。 同学们在未来还将面临很多的选择和诱惑,希望大家经常问问自己:哪些是你有能力做成、能够改变的,那你就要不遗余力地去推动、去实现;哪些是还不能做成、还暂时不能改变的,那你就要有肚量去容忍、去等待,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做到有舍有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不断学习,超越自我。再伟大的梦想,如果不能脚踏实地,不能耐得住寂寞甚至孤独,不能静下心来仰望天空、凝视大海,不能继续向前人学习、向他人学习,那么梦想就是空想。每个人的梦想总是有大有小,并且人各有梦,但无论怎样,都应该集中精力做好第一件事,起好步很关键。人的一生尽管非常短暂,但只要通过努力去创造一种条件、营造一种氛围,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做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事,那你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你就是成功的。若你还能进一步做出对人类社会进步有贡献的事,那你就非常杰出了。

踏上逐梦的航程

■北京工业大学校长 郭广生

同学们,追求梦想,扬帆远航,你们自己就是船长,希望你们要有责任,能担当,敢实践。你们曾经是在别人的指导下生活成长,如今你们要自己把握人生的航向。你的船上,不仅仅承载着自己的梦想,更是担负着家庭的寄托与期望。带着使命与责任,你们一定要理性,遇事三思而行,不要害怕跌倒,在哪跌倒,就要在哪爬起来。“智者无惑,仁者无忧,勇者无惧”。衷心地希望你们能始终坚守崇高的科学精神,始终秉承着新时代青年人所特有的理想主义精神,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坚守青年学子的精神品性,让科学真知之光在实践中绽放。

同学们,追求梦想,扬帆远航,希望你们一定要驶向正确的方向。宁可在正确的航向上走得慢一点,也不要在错误的航向上走得太远。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于争先,以优良的知识储备做基础,保持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习惯及创新意识,在各行各业都能傲立潮头,敢于争先,都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让母校在你们争先的步伐中见证辉煌。

同学们,追求梦想,扬帆远航,一定不要忘了回到母校。母校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和第二故乡。真诚希望同学们一如既往地关注母校的发展,助力母校的建设,真诚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

不要被离别的伤感所困扰,不要被眷恋的困惑所束缚。同学们,你们应该高兴,因为你们生长在了充满机遇的时代,国家的崛起,已经为你们提供了人生最好的舞台。美好的画卷,正待你们用青春的力量尽情去书写!

少年心事当拿云 ■江苏大学校长 袁寿其

青年是最富梦想、最富活力和最富创新精神的新生力量。我认为,青春的梦想,虽不一定都光芒四射,但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国家意志和人民期望。“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大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用理性克服浮躁。百年大树必经多少风霜摧残,百丈高楼必经多少物力艰辛,百年老店必经多少兴衰沧桑,百岁老翁必经多少坎坷考验。面对梦想,同学们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定性,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甘于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吃得起苦、吃得起亏,绝不能因浮躁、急功近利而偏离生命的航向。

用勇气战胜畏惧。成功的桂冠是用荆棘编织成的,“一飞冲天”的幻想并不存在,寻梦人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尤其是面对一时的挫折和失败,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往往是梦想成真与梦想破灭的分水岭。面对梦想,同学们要有“少年心事当拿云”的勇气,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永葆追寻梦想的激情,用勇气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用坚守铸就成功。人生真正的失败,莫过于半途而废,永不放弃是成功的唯一途径。歌德坚守信念60年,才成就了《浮士德》;托尔斯泰坚守信念37年,才有了《战争与和平》。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穷的,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面对梦想,同学们需要坚守,只有永不言弃,才能拥有希望,成功往往就是比别人多坚持了一分钟而已。 成长仍将继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郑晓静

同学们,你们的人生选择和价值实现才刚刚开始。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你们,一定要在更加广阔的社会中,以合格公民的身份顺应时代发展,引领时代前行。

面对未来,你们还需要锻炼与成长。你们应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从公共理性出发,辩证对待发展中的事物。学会互相尊重、关怀他人、和谐共进,以及对世界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作为校长,期待你们能够不断为超越自身利益的事业而付出努力,并做出贡献。

面对未来,你们还需要世界眼光和中国意识。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引领、放眼世界的气度和胸怀,使你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担当推动社会发展的使命,而你们所受的教育和由此形成的生活智慧、工作能力将赋予你们独特的地位和责任,使你们应该且必须有更好的担当:永远不忘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用不断增长的智慧、思辨的精神、切实的行动去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未来,你们还需要学习与创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创新制胜的时代,唯有不断创新,方能适应竞争。我坚信你们一定会不断接收新的信息,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勇于超越,锐意创新,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面对未来,你们拥有机会与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类环境、能源、健康等难题都给你们留下了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要始终保持一份敏锐、一份激情、一份梦想,将自己的梦想主动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实现中,志存高远、敢想敢做,使梦想成真。 青春是一场相逢 ■湖北大学校长 熊健民

青春是一场相逢,难以忘却。大学毕业的告别,能给人生带来新的启迪和感悟。在即将拨动流苏、颁授学位证书之际,作为老师和校长,我送给大家四句临别赠言:

志存高远。在大学时代,同学们可以尽情挥洒青春热情,尽情畅谈人生梦想。你们步入社会后,将面临更多的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当你们勇敢承担并为之努力,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就会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享受到人生的乐趣。 求真务实。走入社会后,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进,积细土成群山,聚小流成大海。有朝一日你们会发现,正是那一件件看似细小的工作,正是那一次次不言放弃的执着,开辟了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勤学不辍。大学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希望你们时刻树立“本领恐慌”意识,永远保持学习和思考的热情,不断提升知识底蕴和人文素质,充实自我、升华自我。

阳光豁达。你们今后面对的既会有鲜花和掌声,也会有荆棘和沼泽,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和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以豁达的心态直面高潮与低谷,以宽容的性情去对待失落和坎坷。

做道德风尚的引领者

■安徽大学校长 程桦

几年前,同学们来到了美丽的安徽大学。在这里,你们播种希望、燃烧青春、放飞梦想!在这里,你们经历风雨、品味成败、砥砺自强!在这里,你们至诚至坚、学有所成、扬帆启航!

这些天,你们通过临别赠言、毕业植树、爱心捐赠等多种方式表达着对母校的深深眷恋,对老师和同学的依依不舍。在你们临行之际,我有几个叮嘱送给你们:

胸怀梦想,积极投身民族复兴大业。牢记使命、勇担重任、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为个人梦、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懈奋斗。 修身养德,勇于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坚守美好的心灵不能变、高尚的人格不能变、做人的操守不能变,要勇于做社会道德风尚的引领者,让“安大人”这个称谓更加熠熠生辉。 勤于实践,不断创造人生价值。用扎实的业务知识,精湛的专业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砥砺前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实践中不断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学们,沧海桑田,母校永远是你人生旅途的港湾、坚强的后盾、温暖的家园!不管你们走向何处,母校都永远关注你们、欢迎你们。我也相信,离开后的你们,一定会以自己的努力为母校增光添彩,安大也必将因你们而骄傲和自豪! 不轻易放弃理想 ■福州大学校长 付贤智

在你们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刻,我想跟大家讲几句心里话,送上一份希望和嘱托:

希望同学们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同学们今后将面对各种反差与考验,但是,不管经历风雨之后能否见到彩虹,历尽艰辛之后能否玉汝于成,都希望你们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寻找社会发展的主流和人生的真谛,学会正确地看待社会现象、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地对待个人的境遇。一帆风顺时切忌得意忘形,身处逆境时不要悲观绝望。要经得起磨难、忍得住委屈,做得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矢志不渝地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 希望同学们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同学们今后无论工作如何繁忙,岗位和环境如何改变,都要保持在学校养成的勤奋学习的好习惯,树立起终身学习的好理念。不仅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不断用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充实和提高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自己独立思考、批判分析的能力。切实做到在不断的学习中求进步,在不断的进步中求发展。

希望同学们能够永远心系母校。校友们对母校的情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浓厚、越来越强烈。在福州大学的求学经历也必将成为同学们生命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若干年后再回过头来看令你们最魂牵梦绕的地方,仍然是青春记忆里这个美丽的校园。希望那时无论大家成就高低,也无论身处何地,都永远记着自己是福大人,永远心系母校并关心和支持母校的建设和发展。母校永远是你们人生旅途中的精神家园!

(本版校长讲话均节选自毕业典礼致辞,标题有改动)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3-07/08/content_117464.htm?div=-1

第二篇:弘扬 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

大家都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曾经是一个制造业强国,四大发明引领时代潮流。都江堰的神奇至今使人赞叹不已。郑和的船队领先世界700年,踏平了南洋。

中国自古就不缺少“工匠基因”,执着有精益求精。可是近代的中国,一度沦落到百年屈傉之中,工业凋零,工匠无依,传承断落。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奋起直追,在“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事业涌现出一大批追求越,忘我奉献的模范人物。他们的身上闪耀着‘工匠精神’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实现了制造业的飞跃,考试就像李克强总理所讲的,虽然我们是制造大国,但我们生产不出圆珠笔比尖的圆珠。这样的遗憾我们诉之于口,痛彻心扉。

为什么我们的嫦娥能奔月,为什么我们的蛟龙能潜海,为什么我的天宫能巡弋空天,却造不出一个小小的圆珠,那是因为周东红只有一个,顾两丝年渐古稀,郭玉全徒弟太少,大国工匠,凤毛鳞角。

作为普通劳动者,我们要向大国工匠学习,学习他们的独当一面,精益求精,执着创新的精神,热爱我们的专业,敬畏自己的职业,专注学习,故练技能,踏踏实实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 谢谢大家。

第三篇: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

(高复146班

郑芯蕾)

首先,我们都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其内涵就是精益求精,注意细节,严谨专注。工匠精神是对于完美的不懈追求。

还记得我在初中时,学过一篇古文《核舟记》。其中,明代工匠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令人赞叹不已,文中描绘他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精雕细琢的核舟,犹如被匠人施展了魔法一般,令人啧啧称奇,久久不能忘怀。

每每惊叹古代建筑雕梁画柱的精妙,雕刻的各种花样纹饰的牛腿、雀替、横梁、花窗,都在透露着古代工匠对生活的认知,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古建筑外表华丽,在连接结构上更是巧夺天工,仅用木头相互铆碶甚至不用一颗铁钉修建起整座宫殿。穿越历史的长河,这些工艺被现代人视作人类的瑰宝,变得历久弥新。透过这些保留下来的精品,我们可以体会到每一位劳动者所付出的艰辛。这其中可能有一次次的不满意,可能有差之毫厘而从头再来的失败。但这就是工匠精神,在反复磨练中达到技艺的精湛,在踏实专注中对质量不懈追求。

前两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综艺节目叫《真正男子汉》,里面的一个机务大队队长刘迎春给我的印象深刻。他是中国空一师机务大队队长,机务,顾名思义关于飞机的保养、维修、检测、保障飞机正常飞行等„„刘迎春在教导他的新兵学员时,他说:“从踏进空一师的大门时,你们所面对的机务工作,零失误仅仅是及格线。”他这一生中只做过机务这一个工作,但是他把这个工作做到细致入微,无可挑剔。我想这也是一种成功吧,他从事这个工作三十几年,经过他手的飞机,没有一架飞机机务处理不当而出问题的。他越是追求极致的完美,就是对飞行员绝对的负责。

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必须从小就应具备工匠精神。而我们该如何体现我们的工匠精神呢?只有学习---这件我们一辈子要做的事。说到学习,我又想试问一下,现如今的学生,有多少人在写文章时,因为一个标点符号,而想上半日?我可以确定的说,有这种人,但是不多。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端正了学习态度,才有谈工匠精神的基础。克服工学矛盾,俯下身来静心学,尤其是要将模棱两可的知识彻底弄清楚搞明白,向似懂非懂和一知半解宣战。同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创新学习方法,新知识多复习,多提炼,多措并举巩固学习效果。老知识要多复习,古人说的好,温故而知新。

学习必须专注且持之以恒。坚持是我们干事创业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对于学习,更是如此。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体现的都是坚持的高贵品质。把简单的事情做上一千遍一万遍,都做好,不出错,这本身就是不简单。学习的过程就是坚持的过程,没有一撮而就的学习,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始终做到“不放弃、不抛弃”,我们布满荆棘的学习之路才能渐渐变得平坦。

学习必须知行合一和学以致用。毛泽东爷爷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的目的归根结底体现在对知识的运用上,不能将学到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在实践中,就会使我们学习的知识成为“空中楼阁”。通过学习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始终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为民服务中检验学习成效,如此,才不负学习的初衷,才是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学习必须不耻下问。《师说》写道: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就连孔子这样的大圣人,也向别人询问自己的疑惑,不以向自己地位低的人询问为耻。所以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虚心向我们的同学与老师请教,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我觉得一个人的一生中不一定要干很多件事,但是如果用我的一生只干这一件事情并把它做到极致,那我认为,我这一生是十分出彩的。

我们更要不断弘扬工匠精神,成就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让我们一起加油努力吧!

第四篇: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

很多人认为,工匠精神意味着机械重复的工作模式,其实工匠精神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工匠精神原本就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一大精髓。我们熟知的许多成语:游刃有余、巧夺天工、炉火纯青、匠心独运等等,都诠释了人们对工匠精神的崇敬。工匠文化更是锻造了中国历史上许多文明的元素,如丝绸、陶瓷、竹编、笔墨纸砚、刀枪剑戟、古代建筑中的一砖一瓦,这些无一不代表着我国古代工匠们精湛的技艺、责任与精彩。

今天,随着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然而繁荣景象的背后,又隐藏着太多危机。我们缺乏踏实钻研的工匠精神,掌握不了核心技术,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做重复简单的劳动,赚取微薄的代工费,自主品牌也只能靠低价和山寨抢夺低端市场。

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截止2012年,寿命200岁以上的企业,日本有3000家之多,居全球第一,德国、荷兰、法国紧随其后。为什么这些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研究者发现他们都在追随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工匠”是技艺精湛的人,在欧洲,德国的学徒传统中培养了最优秀的工匠,瑞士的钟表都是工匠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并且专业、专注。

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的演讲家,他们步履匆匆,高谈阔论,仿佛一切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但是我们这个时代,却缺乏优秀的工匠,缺乏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企业和劳动者。但正是这样的企业和劳动者,才是我们这个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石,是社会财富真正的创造者。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个人的成长之路变得崎岖坎坷,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今天,我们国家正在向“中国创造”强力迈进,我们必须加强“工匠精神”这一课。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心中。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工匠精神,就是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它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传承!我们要用执著、精益求精的态度,积极地面对学习,将学习中的任务,当作工艺品用心去雕琢;不要再花费力气去寻找什么捷径,勇于承担责任,做好每一个当下,捷径自然就会出来。那么,就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在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中,刻苦钻研,用心掌握每一个动作要领,心无旁鹜,去除浮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精细、严谨地对待专业学习,不断反思,每天享受通过努力收获的进步与成长,用工匠精神打造我们精彩的中专学习生活,精益求精,脚踏实地,传承工匠精神,做一个热爱集体、热爱生活的人。在不久的将来,用我们精湛的技艺,成就我们精彩的人生。

第五篇:品读劳模故事,点化出彩人生

古语有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个岗位都是不可替代的,每一个岗位又都是不平凡的,但是他们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02年7月2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沈阳视察,在和铁西区兴工街道九委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黄凤珍交谈时,被她一个个安置就业和服务居民的办法所折服,更被她那逗趣儿的东北口音所吸引,连连称赞兴工九委了不起,有位出色的“小巷总理。”

兴工九委是铁西区规模比较大的一个社区,有居民2281户,总人口7635人,失业人员1062人。黄凤珍作为社区书记和主任,有200多项工作要管,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重中之重。黄大妈先是对这些下岗失业人员挨家挨户的走访,了解情况。又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走,与驻社区单位取得联系,建立起用工联系制度。接着黄大妈又用集中培训、分散作业、统一销售的生产经营方式,培训了社区内外4000余名编织人员,安置失业女工400多名。黄大妈还发现,搞家政服务能开发出不少就业岗位。除此之外,“黄大妈”的商标可以无偿使用,但要做到“约法四章”,只是针对下岗职工再就业使用。

读到这里,真的不得不佩服黄大妈的敏锐市场观察力,真的是方法多样,惠民及心啊!不愧是中国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从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出发,把温暖送到每一位最需要的公民手中。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小巷总理”,学着黄妈妈的样子,尽己所能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小的时候经常听到的就是“身残志坚张海迪”的故事,今日品读劳动模范,有这样一位阿姨走进我的心中,令我肃然起敬,深思良久。她就是2014年被评为中国孝亲敬老十大楷模的陈松蒲。两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为治病,做了4大手术和40多次小手术,还是留下残疾,终生与拐杖和轮椅相伴。

凄苦的命运并没有打倒她,而是让她收获了父母更多的呵护与关爱。正因为如此,她在53岁这一年创办了以收养残疾人和老年人为主的非营利养老机构——沈阳松蒲博爱护养中心,为的是让更多的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人说,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我想说,内心有爱的人一定会幸福的。陈松蒲就是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甚至是博爱的人。老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就是这样做的“像孝顺自己父母那样孝顺老人,像照顾自己孩子那样照顾老人”,对护养中心的每一位老人都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用心去关怀他们,让老人快乐安度晚年。

劳模的故事多种多样,但劳模精神是唯一的,那就是“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把“劳模精神”践行到自己的工作中,点出自我的精彩人生!

上一篇:长征的故事读后感下一篇:超载超限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