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战的内涵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信息战的内涵范文

信息文化的形态与内涵 ——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作者:河北大学„ 文章来源:信息技术课程网 点击数:2211 更新时间:

2005-5-25

[摘要]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信息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它是由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文化。本文在揭示信息文化的形态和内涵的基础上,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信息文化教育的内容作了解释和说明。

[关键词]信息文化;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技术领域(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针对过去信息技术课程只注重知识与技术教育,而忽视信息文化教育问题,提出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信息文化,体验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等思想。那么究竟什么“文化”、什么是“信息文化”呢?

一、文 化

当前,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尚没有统一,人们在不同的语境中应用“文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他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一句中“文化”的含义是指知识,而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句中“文化”的含义是社会传统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文化科学知识等。在文化学术研究领域,关于文化概念的界定也不统一。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揭示了文化的内涵。

(一)西方学者对文化的界定

1.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理、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2.某个社会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被称作文化,它包括所有标准化的社会传统行为。部落文化是该部落的人所遵循的共同信仰和传统行为的总和。

3.文化是群体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4.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在评析西方流行的l60多种关于文比的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其在造器物种的体现;文化的核小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观念,尤其是其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这一定义认为文化包括:(1)人类行为模式,包括心理活动和肢体行动;(2)知识体系,用符号系统表达和传递的知识.例如物理学科的知识、化学学科知识等;(3)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成就,如生产生活工具和环境等;(4)传统的价值观念。

(二)我国学者对文化的界定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

3.《辞海》:“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合。”

(三)文化的形态与内涵

基于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概念的界定,可以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它包括生产工具、产品和人化的生产生活环境。物质产品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例如农业社会文化的主要标志是农耕工具,工业社会文化的主要标志是动力工具,当今信息社会文化的主要标志是信息技术工具。

2.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它包括人类文化知识(生产力)和生产生活方式,它包括规范人类行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等。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以及人类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当今信息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它主要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规范人类信息行为的价值观念、信息行为准则和应用信息技术从事生产生活的方式。

二、信息文化

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不同的文化,原始社会的文化是渔猎文化,农业社会的文化是农业文化,工业社会的文化是工业文化,信息社会的文化是信息文化。信息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它是由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其具体形态与内涵包括:

(一)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

1.信息化环境,主要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加工与传递的物化环境。信息化环境主要由各种信息技术系统(硬件和软件)构成,它是物化信息文化的主要标志。例如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传输与接收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等,都属于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

2.信息产业,主要是从事信息加工与传递的相关的产业,例如电子通讯设备制造、网站开发、信息材料开发等部门。

(二)精神形态的信息文化

1.信息科学与技术,主要指信息加工与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方面的知识。

2.信息行为的价值观念,它是人们对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行为的价值评判体系,起到一种行为取向的作用。积极的价值观念表现为个体在充分认识信息的重要价值的基础上。能够根据需要,理性地选择信息技术,主动地创造、寻求、评价和利用信息。

3.信息行为的准则,主要指规范信息行为的法律、制度和道德(内在准则),它对人的信息行为起到一种约束作用。

4.信息行为的模式,主要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方法。例如,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行政管理模式(电子政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商务活动模式(电子商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学习模式(电子学习)等都属于信息行为的模式。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文化教育的目标

(一)感受社会信息化进程,认识信息化环境

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文化程度的高低,不是用他所处的信息化环境和拥有的信息化产品来衡量,而是用他对其所处的信息化环境和信息化产品的认识程度来衡量。为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该让学生了解当前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如信息高速公路、校园网的构成、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等);了解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如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智能住宅系统等);了解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如网站资源、电子书刊、数字电视、计算机动画作品等);了解国内外信息产业状况等。

(二)能够理解与应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与通用技术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与通用技术属于信息文化中的文化知识,是信息文化的基础。根据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及发展的成果和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具体规定了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基本知识和技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文化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教育的内容是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通用技术。

(三)能够遵守信息行为的法规和道德规范

法规是规定学生信息行为的外在约束力量,是维护信息社会秩序的保障,也是信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当前各种关于信息行为的法规。例如,我国政府颁布的《刑法》中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等都属于信息行为法规。

道德规范是支配学生信息行为的内在约束力量,是衡量一个社会文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行为的道德规范一般是社会团体中的成员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符合共同利益的行为准则。如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们为了共同维护网络世界的安全、健康和有序,形成了一系列的网络道德规范。例如,及时地回复有关请求帮助的信件和留言、有价值的信息应该大家共享、真诚地善待网友等都属于网络道德的内容。由共青团中央组织发起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属于一种道德规范,它的具体内容为: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与一般的社会道德一样,信息行为的道德内容十分丰富。但是衡量信息行为的道德标准主要有两条:(1)信息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安全、健康和有序地发展;(2)信息行为是否有益于他人。

(四)接受与养成信息行为模式

信息行为模式是信息社会中群体开展信息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通用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行为方式和习惯,是信息社会中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条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该让学生接受并逐步养成下列基本的信息行为模式:(1)阅读行为模式——多媒体阅读;(2)写作行为模式——计算机文字处理;(3)信息表达模式——多媒体信息处理;(4)学习行为模式 电子化学习;(5)人际交往模式——网络通讯;(6)生活行为模式——网上生活;(7)信息收集模式——网上信息检索。

(五)形成积极的信息行为价值观

信息行为的价值观是控制信息行为的哲学观念,是信息文化的灵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该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信息行为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念主要包括:(1)对信息作用的认识;(2)对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认识;(3)对信息行为模式的价值判断;(4)对信息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的评判。

四、《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的解释说明

《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有“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的内容。这里的信息文化包括:(1)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价值判断);(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行为法规和道德规范。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信息技术课程中要设计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活动,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应用各种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广泛的合作,以便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大量的合作与交流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使学生能够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合作与交流。养成遵守法规、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协调兆鞯钠返拢ü菇】档男畔⑽幕!犊纬瘫曜肌吩凇翱纬躺杓扑悸贰辈糠钟小案惺懿⑷鲜兜鼻吧缁嵝畔⑽幕男翁捌淠诤菇ㄓ肷缁岱⒄瓜嗍视Φ募壑倒酆驮鹑胃小钡哪谌荩凇笆凳┙ㄒ椤辈糠钟小吧杓朴胙难啊⑸钕嗍视Φ男畔⑽幕肪场钡哪谌荨U饫锏摹靶畔⑽幕笔枪阋宓奈幕拍睿ㄎ镏市翁途裥翁街治幕U庑┗暗木咛搴逦和ü髦痔逖榛疃惺苄畔⒓际醴⒄沟那榭觯鲜缎畔⑸缁嶂械男畔⒓际跎枋┖突肪诚肿从敕⒄骨魇疲鲜度擞胄畔⒒肪车墓叵担芄槐缰さ厝鲜逗陀τ眯畔⒓际酰辉谟τ眯畔⒓际踅饩鑫侍夂屯瓿扇挝窆讨校逖樾畔⒓际跤肴说墓叵?辅人律、拟人律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和信息技术的独特魅力,激发信息技术创新的情感,逐渐养成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行为模式,形成积极的信息行为道德观念。

《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有“体验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的内容。所谓的“信息技术中的文化内涵”就是信息技术所表现出的对生产、生活、学习的作用与影响(信息技术与人、社会的关系)以及由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信息行为模式)。这句话的具体含义为: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对改善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强大作用,体验人与信息技术的协调而完美的关系,进而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

《课程标准》在“网络技术应用”部分有“要在充分展示网络技术思想的基础上,突出网络文化的内在魅力”的叙述。网络文化是由于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它是信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网络环境下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句话的具体含义为:信息技术课程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网络基本原理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了解网络环境的特点,让学生认识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由于网络技术应用而产生的各种行为模式和各种社会问题等。

第二篇: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社会学的视角

摘 要:学界对教育信息化有许多不同的界说,统而观之,这些界定有过于技术化之嫌。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界定会对我们的教育实践产生不良影响。在分析已有教育信息化界定的基础之上,以社会学的视角,站在人类文明发展转型的高度来阐述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这是有意义的学术尝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社会学的视角

在信息社会来临的今天,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它的不同界定,反映了界定者所持的不同理念,而这些不同的理念又影响着人们的教育实践。对教育信息化概念的正确厘定,实际上是在匡正我们的不当理念。所以对教育信息化进行科学的界定,对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一、教育信息化:一个技术化了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来源于“信息化”,这里存在一个合理的逻辑是,教育系统只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理所当然要把教育信息化包括在内。所以学界对教育信息化的界定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地受承于人们对信息化的理解。

一般认为,信息化一词起源于20世纪的日本。关于信息化,有许多不同定义,科技哲学专家鲁品越等在《中国未来之路——信息化进程在中国》中认为:“中国把信息技术在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上的推广应用,称为„信息化‟。”这无疑表明在中国把信息化等同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这种观点大有市场。对信息化过于技术化的界定深深地影响了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

由于教育信息化一定会涉及许多具体的机器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也就使得人们多以机器论和技术论的范式来理解教育信息化及其目的,以为教育信息化就是实现CAI学习、实现网上远程学习,就是以专门机器取代老师授课,就是以电子教材取代纸本印刷的教材等等,并且只是以效率性和省力性作为评价教育信息化的标尺。学界教育信息化界定的技术化倾向十分明显,仿佛只要把信息技术加以使用就可以实现我们人类的目标。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用是信息化的发端,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们何谈信息化?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对于信息化十分重要,但是信息技术并不是信息化的一切,它不是信息化的所有内涵。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终极追求是为人类社会的福祉服务的。怎样发展和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才能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这需要以社会学的视角来进行审视。

二、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界定与教育信息化的困境

为什么对教育信息化的界定会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呢?这是一个并不难理解的问题。因为在每一种对教育信息化的解读背后都有一种解读者自己的理念。如果解读者把教育信息化认识为从物到人或从人到物的一个整体的系统在教育领域的变迁,那么她(他)的这种理念就会使她(他)在教育实践中不会或只从某一方面孤立地从事教育信息化行为。相反地,过分技术化地理解教育信息化,其背后的理念会使人们以为信息技术就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切方面,信息技术的实现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全部内容,以为信息技术提高所谓的教育效率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所在。正是从理论上我们没有能够正确澄清,因而使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实践陷入了很大的困境之中。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中受到冷落。按理讲,青少年学生一般会对信息技术有浓厚的兴趣,一方面因为信息技术对广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年轻人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所以信息技术对学生应有不小的吸引力;另外一个方面,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拓展了学生的认识空间,它不像传统的纸本印刷教学材料,它能提供许多视频和音频以对学生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可是在现实的校园中,不管中小学,还是大专院校,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这种现象已不罕见。个中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与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理解上的偏差相关性很大。大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以为教授给学生的只是信息技术,于是没有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和感情的培养。学生没有了对信息的出自内心的热爱,于是在过了最初的好奇期后,就对信息技术这个冷冰冰的东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疏远感。

其次,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如果能够正确使用,无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的持续的有效性。可是现实中,信息技术始终难以得到整合,似乎信息技术永远是传统教学以外的另外一张皮。关于对信息技术的课堂整合,国内外有过许多的研究,可是对实践的成效不大,于是就出现了许多昂贵的信息技术设备购置后大量闲置的情况,老师不愿意用,学生也不喜欢。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把教育信息化简单地信息技术处理有关。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一个涉及到教学双方的心理、意识、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不单是信息技术的先进与否的问题。

再从教育信息化制度层面来考虑。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为了建设的有效性,我们肯定要在制度上提供一定的供给。但是,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理解使我们在这一方面供给不足。在一所学校里特别是在大学里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有各个部门的参与,需要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学校信息化 (建设)管理有高度的专业性,它不仅要懂信息技术,而且还要掌握管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可是,现在许多学校主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要么是技术出身,不懂管理和教育;要么是只懂管理,不懂教育和技术;或者是别的什么情况,反正信息技术、管理和教育都在行的信息化建设主管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形下,就容易导致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的战略规划性不强,甚至出现战略规划失误,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更有甚者就是直接导致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失败。我们都知道,学校信息化建设由于与高科技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它涉及的资金往往不是小数目,动辄几十万甚至上千万元人民币。所以在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充裕的今天,这些巨大的浪费犹为触目惊心。另外,信息化建设项目竣工后,一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许多设备闲置或者得不到充分利用;还有在项目建成后,设备维护管理上也常常出现不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向国外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高校学习,在制度安排上积极作为,在高校中设立CIO体制。在信息化发展最好的美国已经有许多高校设立了CIO职位和体制,以此来从总体上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负责,但在大部分中国高校内还没有。为什么国内在高校中设立CIO困难重重,这恐怕还得从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理解这里找原因。人们往往认为教育信息化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我们没有设立CIO体制的必要,也不可以给CIO那么高的地位、权力和资源。

另外,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往往会在许多部门遇到不少的阻力。例如,在公立高校中推行办公自动化系统(OA)过程中,需要高校中各个院系和部门的全力配合,这些配合包括各个院系和部门相关系统的数据输入与经常性更新,各个院系和部门的OA使用人员的系统培训,各个院系和部门对OA的积极使用等等。可以说各个院系和部门的配合支持是一套OA系统成功开发和有效推行的基础。可是,现实中这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阻力。一方面是原有的激励机制对教育信息化的不支持,另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本身也是一项改革,它必然会损害某些人的利益。其实,这些凸现的是两种文化——信息文化(什么是信息文化下文再作阐释)与工业文化的冲突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文化的冲突,我们认为这也与我们片面地技术化地理解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只重视技术层面有关,我们忽视了信息文化的培育。

最后,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解读也影响了我们积极正确的信息行为的实施。上面所述的教师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疏离使信息设备的闲置,有关院系和部门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不作为等等都是这方面影响的体现。

由上分析可知,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的片面理解及其背后的理念影响我们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发展。我们需要用更广的视角——社会学的视角来界定教育信息化,并提出一个可以操作的分析框架。

三、人类文明的第二次转型与信息化的社会学界定

20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出现了一次大的转型,这就是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类社会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推广使用的影响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纵观历史,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社会存在着两次重大的历史转型:第一次是从农业社会转型到工业社会,第二次则是从工业社会转型到信息社会。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对应着三种不同的文明:农业社会与农业文明;工业社会与工业文明;信息社会与信息文明。所以人类历史上两次社会形态转型也就是两次文明的转型。

在上面所展现的社会转型的社会学视野里,再来讨论信息化的概念,我们认为,信息化指的是人类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发展,并最终形成信息文明、实现成熟信息社会的过程。

对于以上这个界定,需要有进一步的阐释。首先,所谓信息文化,指的是“人们借助于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广义)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它是信息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样式”。其次,文化与文明是有着一定区分的两个概念:文明是一个正向的概念,而文化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它有两种可能;文化这一概念的外延要大于文明的,文明一定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则不一定会成为文明。第三,再来看看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的关系:(1)信息化是实现信息社会的手段,只有通过不断地信息化,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才能加深,也就是信息社会的实现程度才能提高。(2)实现(成熟的)信息社会是信息化的目的,信息化这一过程的指向是(成熟的)信息社会。正如上文所述,在20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就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但是,相比较而言,这个信息社会还不是信息化程度很高的和成熟的信息社会,它是一个初级的信息社会,也就是说相对于人类社会将拥有的整个信息文明而言,这才是一个开端,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才刚刚开始,信息文明也还处于发展起步中。第四,为什么要站在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高度来界定信息化这一概念?因为信息化本来就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部分,而且从这一视角的界定会给我们一个更加清晰和更加完整的信息化分析框架。

四、从社会学看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

有了以上研究分析的铺垫,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所谓教育信息化,指的是在教育系统内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衍生、发展,并培育信息文明的过程。

其实关于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的省思,国内学者已有一定的进展。这里我们仍要追问的是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信息化的终极关怀是什么?我们认为,教育系统信息技术的利用只是手段,它并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我们一些研究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这是把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作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这种界定及其理念对现实的不良影响在上文已有叙述。还有,提高教育效率又是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呢?当然教育信息化必然会提高教育效率,但是提高教育效率不是教育信息化目的的全部,或者说不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带动教育系统内的各个方面的变动;借助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来培育信息文明。所以教育信息化的目的不是信息技术的使用本身,信息技术的使用本身只是手段,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培育高度的信息文明。那么培育信息文明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人类福祉的最终实现,这也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关怀。

我们再以发生学的方法来剖析教育信息化实现其终极目标的过程。其中存在着三个阶段:首先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使用,其次是信息文化的衍生与发展,最后是培育出高度的信息文明和实现人类福祉。 图1 教育信息化的社会学发生图

根据上面的“教育信息化的社会学发生图”,我们再来作进一步的分析。在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的教育系统的外部,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源头。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到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这是一个技术社会化的过程。所谓技术社会化,指的是“在社会的整合与调适下,使技术成为社会相容技术的过程”。我们所追求的是对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内的合理使用,也就是信息技术的良性社会化。另外一个方面,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影响是一个渗透过程。谈到“渗透”,我们自然会提及“信息渗透理论”。加拿大 CAMMA小组和基蒙·瓦拉卡基斯把“信息渗透”定义为:“所有领域内的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和通信业,越来越被高技术信息机器所渗透或取代的过程。”接着,他们对这个定义还有三点阐释:第一,是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信息渗透过程不只是局限于通信活动;第二,“渗透”意味着信息技术以某种方式介入人类活动,其介入程度甚至可以达到完全取代人类;第三,渗透活动须由信息技术或机器完成。对以上的界定和解释,我们认为有一点必须在我们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改正,那就是所谓的高技术信息机器,无论它多么尖端,它只是对已有的人类活动有程度不同的渗透,而不会完全取代人类的作用。虽然在某些领域某些活动已经高度智能化了,甚至完全取代了人类,但从总体上看,人类完全被信息技术取代是不可能的。还有,我们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之间,不只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渗透和影响,在另外一个方面,教育系统会反作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系统本来就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研发基地,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会对信息技术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教育系统的文化与文明也会反作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教育信息化发生的第二阶段,由于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广泛使用,逐渐衍生了信息文化。但是信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会遇到其他文化范式主要是工业文化的阻力。这种文化上的阻力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愈在开始阶段,文化冲突愈是严重。这些文化冲突表现为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过程中的许多不作为,甚至是更为直接的对教育信息化的反对。但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使用日益广泛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泛滥”,信息文化也一定会在衍生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教育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或者说教育系统是一个社会子系统。在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过程中,教育系统这个社会子系统的方方面面就会发生变迁。一般地认为,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精神层面的,包括思想、理念等因素;二是制度层面的,包括组织规范等因素;三是行为层面的,包括与人类行为相关的一些因素;四是物质层面的,包括手段、技术和工具等因素。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也是在这四个层面发生的,这就对教育系统在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层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发生了改变。教育系统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教育信息化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时,教育系统在这四个层次怎样能够做到主动改变,去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十分重要。这些研究目前都有待深入。在第三阶段,是要在信息文化的衍生发展以及教育系统的变迁过程中培育信息文明进而实现人类的福祉。不是所有的信息文化都是信息文明,也并不是所有的教育系统社会变迁都是指向信息文明,这其中就有制定规范去制约、通过教育去宣传等等方面的问题。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有而且也必须有许多作为,例如我们需要制定相关法律去制止网络犯罪和不文明行为;我们需要进行网络道德宣传,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等等,通过这些措施来培育信息文明。

通过以上详细的阐释,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有了一个较为透彻的理解,而且上面的阐释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对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不外乎从以上三个层面进行。 参考文献: [1][日]伊藤阳一.日本信息化概念与研究历史[A].李京文.信息化与经济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4.

[2]鲁品越,葛宁,刘强.中国未来之路——信息化进程在中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傅德荣.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内容与意义[J/OL].http://www.edu.cn/20011226/3015403—2.shtml.

[4]Wang Qiong,Zhao Guodong.From“Hardware” to “Software”,From Digital resources to On—line Instruction: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 in China Higher Education[J/OL].http://www.accsonline.net/research/pku.pdf.

[5]董焱.信息文化论——数字化生存状态冷思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6]陈凡.技术社会化引论——一种对技术的社会学研究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7]加拿大GAMMA小组,基蒙·瓦拉卡基斯.信息渗透概念:对信息革命的结构主义解释[A].[爱尔兰]利亚姆.信息社会(张新华译)[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摘自《中国教育技术学》

采编/剑如虹

第三篇:创建信息化教育特色,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丽英小学信息化教育特色的回顾与演进

weimin203@163.com

民办学校最大的特点与优势就在于能实现教育供给的多元化、个性化、精品化,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求。进入转型期和“深水区”的民办学校,必须向特色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树立起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注重创造品牌,把特色品牌作为优质教育的标志和生命;要把特色品牌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实现学校的发展、壮大。丽英小学自1998年创立以来,坚持依法办学、以德立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努力开创具有民办特点、丽英特色的优质民办教育之路,尤以信息化教育见长,逐步得到社会认可,已经成为享有一定声誉和知名度的具有信息化教育特色的民办名校。在新时期,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的课题为抓手,学校的信息化教育特色得到了新的发展与推进。

一、丽英小学信息化教育特色确立的历程

1、把握趋势、明确定位的确立阶段

上世纪90年代,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新课程教材改革和上海教育信息化初步启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上海市课改方案均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技术对贯彻教改新理念具有有效性和不可替代性,能够更好地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信息化代表着教育的制高点和新方向。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信息技术对儿童具有天然的吸引力,能充分满足儿童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探求欲。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就能够切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新技术新思想营造新的理想的教学环境,充分满足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教学需求,从而真正把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形成了“以现代信息理念奠基学生未来”的办学思想,意在使丽英小学培养的孩子具有很强的信息素养,并且能够通过这种素养,搭建一座通往未来世界的桥梁。学校创建信息化教育特色的办学目标由此确立。

2、学科整合、全面应用的发展阶段 教育信息化重在应用。从一开始起,学校就把主攻方向聚焦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上;把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全面应用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丽英小学以课程教学信息化为基本路径的特色建设视角不断演进、提升。

2001年,《运用现代教育信息系统改善学生学习的教育策略研究》市教委 “十五”规划立项课题确立。通过课题引领、科研先导,学校在师资培训、课程设置、整合实践、整体推进等多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全体教师在实践中形成了共识,那就是,信息化教学绝不是简单的“课件+演示”,而是要根据各学科的

1 教学规律及其内容、教法、学法,寻找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最佳结合点;并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依据,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整体优化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2004年学校进入新一轮发展规划后,学科整合的范围逐步扩大。令人高兴的是,在广泛应用阶段,通过与数字世界的“亲密接触”,学校打造出一支理念先进、业务精良、勇于创新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中,他们不仅仅提升了教育技术能力,实现了专业发展的理想;更重要的在于教育理念的重塑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师们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为资料来源、认知平台、交流工具的巨大作用,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3、深化内涵、关注个体的提升阶段

随着教育信息化探索的深入,学校领导教师认识到,仅仅在学科教学领域取得成功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体推进,努力实现管理通、教学通、资源通和社区通,通过特色强校的实践,全方位提升办学水平。《学校数字化管理方式的实践研究》和《数字化校园的设计与实践》实验课题先后确立,前者成为市民办中小学协会立项课题,后者成为中央电教馆“十一五”立项课题。丽英小学全面推进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硕果,成为“上海市中小幼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

2009年,信息化的征程已迈入新的十年,特色建设如何实现新的发展;如何在以往实践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层次整合,从而实现教育质量的跨越,成为丽英人需要破解的发展难题。再看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教育改革,已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儿童的需求和成长。这是教改的方向,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方向。运用“新基础教育”理论解读教育信息化,可以概括出教育信息化从媒体观、认知工具观、资源观到生命环境观的四个发展阶段。所谓生命环境观,认为信息技术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人生的一段重要生命历程,是师生生命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否尊重了学生和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命活动,提高他们生命存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个体的生存与发展。

基于“为了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学校越来越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成长,开始把目光聚焦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围绕“信息技术促进个性化学习”课题,开展了新一轮研究实践。

二、丽英小学信息化教育特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从多媒体辅助教学走向“一对一”数字化课堂

丽英小学学科教学信息化的实践最初起步于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研究的深入,广大教师的认识不断深化。他们认识到,必须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层次整合,充分发挥其作为资料来源、学习工具与交流平台的巨大作用,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而教学实践中并非每一堂课都适用信息技术;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必须根据各学科的教学规律及其内容、教法,寻找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最佳结合点;并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依据,运用定位于学生自我激活、自我定向、自我适应、自我修正、自我规划和自我监控“六位一体”的教学策略,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2 2009年后,学校先后成为上海市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实验校和虹口区“电子书包”实验校。新的教育技术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跨越。从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一方面教育技术手段逐步普及,已经不再是大家陌生的东西,另一方面,其本身却不断升级换代。从过去的主题网站,到现在的Web2.0;从过去的投影机,到现在的互动白板;从过去的“一室一机”、“一人一机”、“一组一机”,到现在每个实验班学生都拥有了接入“云端”的属于自己的3G移动终端。技术的升级换代,给教学的创新与变革带来的是机遇和挑战,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环境,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认知情境。而且,媒体技术正在向着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的方向不断完善,传播方式正在向着更利于受众理解的方向发展,为学生营造出适合个体需求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及多样、方便的工具支持,推进了个性化学习由理想变为现实的进程。

进入教育信息化的新阶段,丽英小学信息化教育特色的发展体现出三个“特别重视”: (1)特别重视新技术对多元教与学方式的支持

在技术应用方面,学校关注新技术对学生自主学习赋予的全新意义。如教育网志与“魔灯”学习平台的应用。学校曾在

四、五年级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系列专题教育。科学课上,学生借助“摩灯”系统,开展探究性学习。“摩灯”系统提供的动态化、形象化信息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也使他们深感毒品对生命的危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关“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网络知识竞赛新颖、刺激,“摩灯”系统迅速呈现竞赛结果,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得到了有效、形象的反馈。

在课堂组织形式方面,老师们普遍应用小组一机、机房一人一机、移动“一对一”等多种形式,配合交互式电子白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多元教与学方式的支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特别重视教学内容的数字化

普遍采用电子课本、电子学案、多媒体与网络作业等等方式,通过教学内容的数字化,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如,数学课《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教师设计的电子学案通过“试一试”、“练一练”、“说一说”等步骤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完成对“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建构;在此基础上,学生“想一想”,对某商场液晶电视的销售量进行观察,做出趋势判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可以通过“学一学”自行复习巩固。

(3)特别重视营造交互、合作、探究的教学环境 学校特别重视营造交互、合作、探究的教学环境。如,以上谈到的数学课《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教师通过电子白板,从学生已有的关于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入手,激发学生探求能够更清晰地体现增减趋势的统计图表;然后,通过电子白板交互、形象、便捷的功能,迅速点出条形统计图的最高点,并隐藏掉条形的其它部分,使学生得出结论:折线的升降能更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课中,出示“上海某日气温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学生在各自电脑上读图练习的过程则是一次有效的“做中学”的探究过程。另外,由于使用了电子学案,整堂课学生开展了充分的观察、比较、体验、探究。

又如,在科学课《天气的变化》中,教师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天气符号,学生间相互评价,发送至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大组交流等活动,以及Brainpop网上的学习资料,体现出信息技术在引导动手实践、促进探究体验、开展交流评价等方

3 面的优势。

2、从课程教学整合走向数字化校园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丽英小学特色创建、内涵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倾力实践和创新,学校在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另一方面,2006年,中央电教馆“十一五”立项课题《数字化校园的设计与实践》的开题,标志着丽英人迈向数字化校园的征程也已起步。学校力求通过整体推进,实现德育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家校沟通信息化,为广大家长、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通过信息化教育特色的确立,全方位提升办学水平。

德育方面,学校依托信息技术,努力丰富和拓展德育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创设优化的德育环境。以丽英网的建设为例,点击她,你会发现她已经成为丽英德育的一扇数字化窗口。孩子们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网站建设,校园网络环境不断优化;德育新闻、少先队主页、班级网页、校班论坛以及“心理热线”、“体育健康热线”等栏目,充分反映了学校德育的现实、记录了师生成长足迹、丰富了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有效地引领着全体丽英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学校还不断丰富网络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应用,2005年11月,孙幼丽校长在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研讨会上作《让校园网延伸到学生家庭》的报告,介绍了学校数字化家校互动,引起与会专家、领导的热烈反响,当天的《新民晚报》进行了专题报道。

管理方面,在“以人为本、有效整合”的思想指导下,丽英小学开展了几方面数字化管理实践。突出一项重点: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管理人员及教师信息素养。抓好二个环节:(1)建设学校网页、教师办公、行政管理“三位一体”的网络平台;(2)落实学校信息化的组织管理。实现三方面数字化:(1)办公及事务管理数字化;(2)教学教务管理数字化;(3)资源管理数字化。

丽英小学全面推进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硕果。2008年后,《学校数字化管理的设计与实践》课题结题,获得了专项奖励;《数字化校园的设计与实践》课题结题,被中央电教馆评为“A”级;数字化校园建设相关论文在全国首届“中小学数字化学校应用与实践”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

3、从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走向课程各领域的重构完善

近年来,随着基础型课程领域的探索逐步深入,如何依托数字化课程环境,实现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成为丽英人思考的新命题。学校教育,课程是关键,只有围绕课程建设迈出新的步伐,才能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才能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办学目标。如何建设特色课程,用特色课程造就特色学校,成为丽英小学提升办学水平的新视角。

学校把落实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作为建构学校课程结构的基本依据和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着眼点,依托数字化课程环境,完善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另一方面,启动了拓展型课程领域的重构和再设计,建立完善以基础型课程、综合型课程(包含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为主干的校本课程体系。

目前,《丽英小学综合型课程实施方案》已形成初稿,课程结构和管理实施评价办法正在完善中。丽英小学综合型课程主要由学科拓展、兴趣活动、学科实践、社会实践、探究型课程等组成。信息技术的应用努力贯穿在综合型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各个环节,重点在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学习评价上适切应用。力求通

4 过三年努力,优秀综合型课程资源(含电子课本和信息化教学设计)建设不少于30个科目。

三、促进个性化学习,提升信息化教育特色

基于“为了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丽英小学开始把目光聚焦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成长。于是,2010年,藉全国民办学校特色研究开题的契机,又确立了新的主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在该课题酝酿、立项、开题之时,丽英小学成为教育部《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实验》项目(即“电子书包”项目)试点校和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试点校。基于多年来的研究基础和新的探索,广大师生较快地适应了迅猛而来的数字化潮流,实验年级较早地进入了教学应用阶段,成为虹口区开展项目实验的“领头羊”。三年多来,七次承担项目组任务,承办市、区教育信息化重大活动;先后接待了中央文资办、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等20多个批次的各级各界领导、专家莅临参访、调研。2012年,被认定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校;被市教委评为上海市民办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校。

回顾总结三年多来主课题的实施,丽英人主要开展了三方面推进工作:

1、重视组织管理,形成工作策略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的课题项目推进领导小组,由督学办、教导处、科研室负责人和试点年级相关教师组成,倾力研究平台、终端、网络、资源的整合开发,力求在现有条件下使课题研究取得扎实成果。

学校还形成了“以点带面”的项目推进策略。“点上突破”,即为项目组领导下的实验年级的探索。实验年级学生全部配备终端机,重点研究移动的、互联的、交互的数字化课堂环境下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过程,为面上推进提供示范和引领;以后每学年再滚动增加一个实验年级,直至一到五年级的全面铺开。“面上推进”,即全体教师参与实验,以“机房一人一机”,或以“小组一机”的形式,借助学校自行开发的自主学习平台,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例如,三年来的“丽英杯”教学评比,他们均以“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为主题,鼓励教师创新实践。三届“丽英杯”教学评比,近80人次精彩教学设计的积累,已成为项目研究的宝贵财富。

2、建设网络平台,开发课程资源

要做到课内支持与课外支持相结合,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迫切需要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同时逐步开发相配套的网络课程资源。在公共教育资源配套尚不完善的前提下,自主平台建设和资源开发成为实验推进的一项重点工

5 作。在主要依赖自主开发的条件下,老师们殚精竭虑,花费了极大的心血,致力于平台的完善和资源的开发。在专业人员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4月,丽英自主学习网上线了,学校数字化课程资源环境建设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三年多来,丽英自主学习网已积累了40个单元超过80课时的数字化课程资源。网络平台正逐步成为承载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桥梁。

3、聚焦课堂教学,开展创新实践

聚焦课堂教学,探索形成班级授课制背景下,具有学校特点,信息化和个性化特征的教学样式、教学策略乃至教学模式,是该课题实验的主要目标。

经历三年多的实践研究,目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前自学——课堂学习——课后延伸”课堂教学模式已具雏形。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课前自学——课堂学习——课后延伸”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辅助学生课前自学,从而变传统课堂的知识讲授过程为教师根据学习自学情况进行总结、提炼、升华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知识。同时,从教学实践出发,课题组认为只关注“课前——课堂”两阶段尚有不足,因为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全面的反馈与评价。这就教师需要在课堂结束后,对课堂活动进行数据分析、系统的反思与总结,并制定下一轮的学习计划。因此,课题组提出了“课后延伸”的概念,从而形成了“课前自学——课堂学习——课后延伸”的完整教学模式。

课前自学即教师通过上传自主开发制作或网络搜集的各种教学资源至学生学习平台,通过学习任务单、互动交流平台等形式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自学。课堂学习即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反馈、深化拓展学习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开展互动、交流、分享、展示等活动。课后延伸即通过适当的形式将课堂教学内容拓展迁移至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生个性化学习课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由此带来教学方式、流程、内容、评价等一系列的转变。突出表现在:

一是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中心地位。在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下,学生成为自定步调的学习者,他们可以控制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选择,可以控制学习内容、学习量。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或自己在网络上搜寻的资源来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在课堂中,学生根据需要,反复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互,以扩展和创造深度的知识,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后他们可以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自我知识的延伸。因此,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和中心。

二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的角色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引导者、促进者。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但他们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境中的脚手架。由此,便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而非干预学生的自主选择。因此,教师需要成为设计师,通过对课程教学的设计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是重新分配了课堂教学时间。由于知识传授一般在课前完成,这使得课堂

6 活动时间大大“延长”,教师可以现场帮助、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师讲授时间的减少,使得留给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更多。将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在不减少基本知识展示量的基础上,增强课堂中学生的交互性。最终,该转变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

《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以来,给师生、家长带来的助益是显而易见的。

(1)促进学生发展 本课题实施以来,我们看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和创新思维的激发。通过引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教学模式等先进理念和做法,提高了学习效益,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数字化的课程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的养成,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年级孩子们都把随身终端昵称为“小蓝”,不仅是因为它有一件蓝色外衣和小巧的身材,更是因为在与它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越来越感觉到世界很精彩,学习是一件很有个性的事情,小蓝,已经成为孩子们的“随身小老师”。

(2)提升教师素养

本质上说,该课题实验不仅仅是媒介的改变,不仅仅是简单的硬件、软件和教学内容的叠加,它更是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学模式、教学行为的变革。教师们根据实验要求积极开动脑筋,开展了大量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既掌握了先进的教育技术,更激发了自己对教育教学本质问题的思考,提升了专业素养。一位实验班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说:“课堂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拓展、充分可选的教学资源、即时多样的教学评价,等等,数字化课程环境,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或者说,也只有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才能真正适应迅猛而至的数字化浪潮;也只有教育者的行为发生转变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密切家校沟通

“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样式延伸到家庭,小小的学习终端也影响了、助推了学习型家庭的建立。家长们想要了解学校教育,很多活动过程都可以通过终端或平台回放、查询;有了终端和平台,教师可以更便捷的开展“一对一”家庭教育指导,促进了师生、家长之间的互动,“小蓝”也成为家庭成员之一,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去年6月,学校对实验年级全体家长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100%的家长对项目推进表示“非常支持”和“支持”;80%的家长认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学习兴趣有了较大提高;100%的家长对实验年级教师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

三年多来,由于丽英小学以“信息化”和“个性化”的研究为切入点,找到了提升特色水平的正确路径,学校的发展也藉此突破瓶颈,进入了快车道。当然,创新无止境;也唯有创新实践,才是驱动办学特色提升的不竭动力。我们相信,全体丽英人秉持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本色,必将在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上做出新的实绩。

第四篇:“狂人”的内涵

【摘要】鲁迅笔下人物大多悲惨凄凉,不过,在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下,人物的景况却是与环境层层紧扣,巧妙地塑造人物形象,针贬时弊,唤醒民众。通过其小说人物自身的展示,可以看出鲁迅作为一个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为唤醒和改造国民性弱点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狂人时代内涵

《狂人日记》是作者第一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的作品,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文小说,意在“暴露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病”。通过狂人的自述,展现其内心世界,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黑暗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已经觉醒而受迫害的“狂人”所发出的悲愤控诉和勇猛挑战,强烈反映了”“五四”时代彻底的反封建的战斗要求,对“五四”运动以及新文学运动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篇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意义影响的深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度。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在其特定的环境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着墨不多,却能生动、深刻地反映时代、反映环境;并且许多是通过“我”的视角来观察世界,表达情绪和判断,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谁也不能置身事外。《狂人日记》,一开始,就跟“我”有关,“我”是小说开头的“余”,“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几句话说明,“狂人”不是天外来客,不是神仙鬼怪,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熟人、朋友,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于是“我”便进入了“狂人”的自述。

鲁迅利用早年的医学知识,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态度,描写了一名“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使社会生活的具体描写结合狂人的内心感受,艺术地贯穿在小说的全部细节里。狂人的没一句话都是疯话,而话里又包含着许多深刻的真理。

“狂人”的形象生动饱满,时代特征鲜明,读后给读者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和深刻的思考,以及对那个年代时代主题的认识。他的作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鲁迅善用“画眼睛,勾灵魂”的手法,寥寥几句,便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小说一开始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人对狂人常有的围观、注视、谈论来激起“迫害狂”自己内心的恐惧,逐步引起主题。“狂人”看到赵贵翁奇怪的眼色、小孩子们铁青的脸、人们交头接耳的议论、街上女人说的“咬你几口”的话,联想到狼子村佃户告荒时讲过人吃人的故事。从他大哥平常的言论开始怀疑到当前的安排。他把医生把脉理解为“揣一揣肥瘠”,如果肥了,便可以“吃”了,嘱咐吃药的“赶紧吃吧”,理解为赶紧吃他。然后,归结到这个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的深刻道理。长期以来,这个社会的历史是一部人吃人的历史,这是明摆着的,而相当多而普遍的国人却不知道。愚昧、麻木、甚至有意无意帮助着“吃人”而不知道。日记里写着:“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没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从而认识到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鲁迅常把感情浸透在对人物命运的叙述中,“连自己也烧在里面”。从这些“人吃人”的具体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的“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对封建社会的历史现象作出惊心动魄的勾画,借实引虚,以虚证实,确实是“匕首投枪”,是有的放矢。《狂人日记》的发表,表现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愤、深广、犀利的批判,是向封建社会进军的第一声号角;以前所未有的彻底的精神,反映了中国进入新的阶段的历史特征,“让人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中国旧知识分子命运的悲剧性和荒谬性”。

小说选取“狂人”为主角,独具匠心,是精心的安排。在黑暗势力像乌云一样层层压在人们头上的社会里,一切都已经习惯,一切都视为当然,民众在黑夜里,找不光明的前途。《狂人日记》的发表,使人耳目一新,影响极其深远广泛。

狂人: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一个敢于向世俗社会挑战的民主主义者形象。狂人的“狂”是由于其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某些特征。作者是按照一个迫害狂患者的思维特征来塑造人物的。狂人的语言、心理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逻辑也不清晰,但是含意丰富而深刻。作者着意表现狂人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表现出清醒地认识、深刻的思想和惊人的洞察力。狂人还敢于说出了人们不敢说或者还没有说出的话,从写满了“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字缝里发现的吃人本质,揭开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面纱和礼教在精神上对人民的残害,揭示了封建制度奴役压迫人民的罪恶,他的话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狂人的批判精神是人类社会前行进程的动力。

(作者单位:551700贵州省毕节市工业学校)

第五篇:企业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 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 企业精神、 道德规范、 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 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者把文化改变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文”化“人”,以解决现代企业 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追求效益。但前者 为追求效益而把人当作客体, 后者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觉应用于企业, 把具有丰富创造 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 这种指导思想反映到企业管理中去, 就有了人们称之为企业文 化的种种观念。 企业文化的隐形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因而它隐匿地存在于

文化营养,从中领会其真谛,去其糟粕,取其精 华,从而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是 能模仿和照搬的,企业文化不是企业资 源的硬件,它是企业的软件部分,这种软件只有自己去开发,它是企业在多种文化氛围中 塑造与甄别,吸取与扬弃中发展起来的。 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对企业能力的形成、作用、保持和促进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企业文化决定着该 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态度, 决定着企业产品属性的价值取向, 决定着企业自身组织规范和行 为准则,决定着企业员工的敬业态度和奉献精神,决定着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等等。 这都是企业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后续保证。

(一)市场作用 市场受着某些特定的文 化影响与支配,如果企业的文化与市场不相融,甚至是冲突的,必然会使企业处于困难和危 险的境地。例如,当一个企业服务定位于“领先使用者”的细分市场时,而这个市场的需求特 征是“时尚”,那么其企业文化的内涵就应该体现出“变化”、“新奇”、“差异”、“个性”等。只 有在这样的企业文化的作用下,该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说,

市场竞争从根本上是文化的竞争, 只有企业文化与所处市场主体文化相适应, 才能取得主动, 如果企业文化与市场不相适应,则要对该文化进行调整。

(二)产品作用 企业产 品的发展,实质就是文化质衍生的过程,就是文化系列化的过程,文化质不变表现在产品上 就是无产品发展,基本文化质的产品就是“核心产品”,从这个意义说,产品即是文化,文化 就是产品。企业应该在市场上打出自己的精品,力创“品牌文化”,努力提高其产品的文化价 值即“无形价值”。企业文化可划分为器质性文化(功能、效用、质量、价值、工艺等构成及 其调整控制) ;制度性文化(规章、制度、体制、机制等) ;理念性文化(价值观、行为准则 等) 。 只有在三个层次的文化相互协调, 配合支持时, 企业能力才能最大化和最有效化, 否则,互相冲突、互相制约、互相干扰、互相抵消,则企业能力势必削弱,其效用势必大打 折扣。此时,企业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调整产品(或功能化,或概念化) ,二是修正企业文 化。

(三)组织作用 有效的企业组织,总是将市场特征和产品特征认识和运用自 如。而运作无效或失败的企业组织,却是要么对市场认识不清,要么对产品认识不清,要么 不能把握其特点予以协调运用。 市场是开放的客观存在, 它一般地不以某个具体的局 部 存在而不同, 真正独家的产品也不多, 更多的是一些类似的乃至相同

同的产品在同一个市场里 竞争,结果却完全不同:有的大获成功,有的则一败涂地。导致不同的客观结果,是企业文 化的差异。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行为准则, 不同的目标导向,不同的控制,不同的 态度,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工作氛围在相同的条件出现时,必然会产生虽然微小却很关键的 不同反应,从而生出完全不同的效果。文化对于企业的组织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它既对组 织能力的形成(资源配置)起着关键的作用,也对组织能力的发挥(资源运用)起着关键性 的作用,同时对组织面对环境变化和刺激的反应起着关键的作用。

(四)团队作用 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十分尊重人的感情,久而久之,在企业中酿造了一种团结友爱、相 互信任、 和睦相处的气氛, 形成了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克的团体意识。 一个组织, 一个企业, 没有这种团队意识, 终究无法生存。 这种企业文化使企业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强 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家想企业的前途之所想,急企业的命运之所急,共同的价值观造就 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从而整个企业上下步调一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团队互相勉 励,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应对自如,无往不胜。因为种种原因,企业的 领导及管理者之间、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 企业的管理层与员工之间、 员工与员工之 间, 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而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借助于企业文化进行自我调节,自 我化解,自我消融;企业与社会、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外界企业、企业与国家之间有时也会 存在某种不协调、不适应,而最好的办法也只能利用企业文化进行调整。

(五)约束 作用 一个好的企业,必定有一套完整的规范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企业的管理制度 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 它是在企业创建与发展的实践中逐步完善的, 它凝聚了企业管理者 及其员工共同的心血。反过来,这种企业文化又成为企业内令行禁止的“总规章”。企业制度 一旦形成, 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 而企业的领导者又必须首先身体 力行。如有违反者,要按照企业制度进行 处罚;如有模范执行者,应按照企业制度予 以表彰;如有为企业作出重大贡献者,应按照企业制度给予重奖。由此可见,企业制度是企 业内部的法规, 从而对企业的领导者及全体员工形成约束力。 企业的道德规范是企业文化中 的一种意识形态,它属于企业哲学的范畴,是企业文化中的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是从哲学的 道德伦理关系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行为的。 如果企业的领

上一篇:学校校训口号范文下一篇:学习马哲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