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社会责任报告

2022-09-11

一、中石油社会责任报告概览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简称中石油) 一直是石油石化行业的中央骨干企业, 作为中国主要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 其业务范围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销售贸易、管道储运、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金融服务等。

中石油较为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和履责实践, 着力打造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办公室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辑部。2006年, 建立起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机制。自2007年至今, 连续发布年度企业社会责任综合报告。举办社会责任论坛, 引入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以改进《可持续发展报告》, 并开展社会责任国别报告和社会责任优秀案例的编选工作。

中石油《2014年社会责任报告》的总体结构是由“董事长致辞”、“关于我们”、“数字2013”、“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利益相关方沟通参与”、“社会评价”、“业绩数据”、“展望2014”八大部分组成, 主要内容是由“可持续的能源供应”、“负责任的生产运营”、“重人本的员工发展”、“促民生的社会贡献”四大部分组成。突显中石油在经济、社会及全球发展中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体系明晰, 叙述严谨。

二、中石油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实虚解读

(一) 中石油2014年社会责任报告之“实”解读

其一, 中石油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对编制态度的诚实把握。

就报告的组织准备而言, 中石油设立了社会责任管理工作委员会和社会责任工作推进办公室, 作为负责日常经营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和规划 (包括编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的专职部门。并另设外部专家委员会, 为这些工作和规划提供建议支持和决策指导, 为中石油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发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报告的时效获取而言, 中石油在2015年4月28日发布了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及时披露履责事件, 该惯例已连续至第9年。报告还在显著位置标明了企业社会责任电子信箱以便相关方无偿索取纸质版、提供报告PDF版下载的链接地址及其扫描二维码。

其二, 中石油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对编制内容的真实把握。

在报告的管理内容方面, 中石油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员工履责和责任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信息。员工履责上, 中石油坚持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工会组织, 保障员工对企业事务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表达权。责任管理体系建设上, 报告在相应的“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等结构均进行了较为集中的表述和定位, 优化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制。

在报告的经济内容方面, 中石油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经济绩效和科技创新的相关信息。但报告没有披露技术投入和科研人员的定量数据。

在报告的环境内容方面, 中石油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环保节能履责的相关信息。特别增设“水资源管理”专题, 给出水资源、煤炭、土地节约量的定量指标。并详尽描述应对气候变化的定性指标。披露环境管理, 尤其是环保技术和产品的研发、销售、运用。

在报告的社会内容方面, 中石油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消费者履责和慈善公益履责的相关信息。消费者履责上, 报告披露了较为完整的产品质量管理的定量指标。较往年报告, 更加强调产品服务创新和产品服务体系建设。慈善公益履责上, 中石油截至2014年社会公益总投入超过10亿元。

其三, 中石油社会责任报告对编制作用的务实把握。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能够增强企业战略管理能力, 使企业审视与利益相关方的互动关系, 为以后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指明方向。中石油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明确了“奉献能源, 创造和谐”的宗旨, 强调“促进产业链健康发展” (以专题形式呈现) 、“推进国际能源合作”等国家安全责任, 结合“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利益相关方沟通参与”等专章版块, 并以“政府、员工、客户和消费者、合作伙伴、非政府组织和有关机构、社区及公众”的利益相关方框架界定社会责任, 从观念、方式、定位方面对企业2014年度的社会责任实践进行客观梳理, 并借“展望2015”指导来年的社会责任实践。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价值, 向社会反映企业绩效和增长潜力,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推动力。中石油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以“指标索引”部分, 较为广泛透明地披露了包含运营、安全、环保、节能、员工、公益内容的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指标, 并引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RI) 及国际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 (IPIECA) /美国石油学会 (API) 的国际指标, 确保业绩数据的权威公正。向公众和利益相关方传递企业履责的真实和良好的状况, 增强中石油的品牌信誉度, 树立起全球优秀企业公民的负责任形象。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实现企业对接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中石油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在报告名称、编制年度、发布频率方式、报告基本结构、报告参考指南等方面均采用国际认可的通用做法, 确立行业内社会责任的关键业绩指标。尤其在量化非财务信息和数据的披露方面, 对其他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影响意义深远。

(二) 中石油2014年社会责任报告之“虚”解读

其一, 从报告的名称标题上看, 自中石油编制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以来, 一直沿用“奉献能源, 创造和谐”的标题宗旨, 不能直观清晰地表达每年内履责实践的不同关注。尽管在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在“关于我们”的简概中, 提炼并突出了企业的价值观 (诚信、创新、安全、卓越) 和企业精神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 但词语选择太过通用性, 仍没有显现出中石油的行业属性和年度侧重。

其二, 从报告的信息披露上看, 中石油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兼采定性和定量两种披露方式来对报告内容予以事实说明和观点论证, 增强报告实质感。2014年度报告列举了17个小实例和2个全新专题以定性披露出中石油的社会责任信息。针对定量披露, 报告运用大量具体指标的数据和对比评价的图表, 生动形象, 彰显了说服力。然而报告大多是正面信息的累积, 较少披露负面信息, 即使披露负面信息, 也相当抽象。

其三, 从报告的信息审验上看, 中石油对社会责任报告一直采用的是内部信息审核的方式, 即通过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工作推进办公室和外部专家咨询组对社会责任范畴和指标体系等进行了系统的专项的探讨, 组织专家、媒体、利益相关方到企业开展实地调研, 并把探讨意见和调研结果有选择地纳入至社会责任报告的相关内容。审验方不是企业之外的独立第三方, 报告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仍无法很好地弥合企业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信任度鸿沟”。

三、中石油社会责任报告的实虚之相

(一) 中石油社会责任报告的连续性、创新性、完整性、可读性发展较好

其一, 从连续性上来看, 自2006年起, 中石油编制发布9份社会责任报告。年度报告成为编制惯例, 发布时间集中在上半年 (4月—5月) , 促进了报告信息的更新反馈。

其二, 从创新性上来看, 中石油调整了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沟通途径。特别是在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引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杠杆和移动互联网平台, 提高了报告信息的传播效率。

其三, 从完整性上来看, 中石油社会责任报告涵盖了公司战略、慈善公益、社会活动等各方面, 注重与行业责任热点议题相衔接, 扩充了报告信息的内涵外延。

其四, 从可读性上来看, 中石油社会责任报告综合运用文字、图表、数据等陈述方式, 编制发布中文和英文双版报告, 并增设国别报告, 便利了报告信息的认知理解。

(二) 中石油社会责任报告的平衡性、可比性、可靠性发展欠佳

其一, 从平衡性上来看, 中石油社会责任报告存在“报喜不报忧”的现象, 披露负面信息较少, 且披露的负面信息往往是相关指标的简单陈列, 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改进。

其二, 从可比性上来看, 中石油社会责任报告重视利益相关方的信息要求, 披露企业履责绩效的定量数据。其中, 纵向可比性表现尚可, 报告均有相关历年的历史对比数据。横向可比数据则不及前者, 报告比较缺失同行企业间履责绩效的对比数据。

其三, 从可靠性上来看, 中石油社会责任报告会吸纳外部专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和实践的一些专业倡议, 参考国内外和行业领域权威标准作为编制依据, 但倡议和标准过于多元化且极少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的审验评级, 降低了报告信息的公信力。

四、中石油社会责任报告的可采对策

其一, 考量当年企业的重点履责实践和利益相关方的特别关切, 筛选变换报告的名称标题, 确保报告的可比性。

中石油在报告的编制发布过程中, 应根据报告涵盖内容和关注议题的扩展变化而适时更替报告的名称标题。一方面, 报告受众能够从名称标题推测出报告的重点。另一方面, 报告受众可以从名称标题的变化, 推测出企业在社会责任理念、社会责任关注、社会责任绩效、社会责任评价等主要方面的演进发展, 发挥报告的纵向可比功能。

其二, 考量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覆盖面, 建立健全报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分类管理, 确保报告的平衡性。

笔者认为, 不妨试行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的分类管理机制。以中石油社会责任报告为例, 可以选择将管理指标中的廉政责任信息、业绩指标中的事故责任信息、社会指标中的人权责任信息等作为强制披露内容, 扩大报告责任指标信息的覆盖面, 其他信息可由企业自愿予以披露。当然分类管理的有效落实, 还离不开信息数据收集系统、信息指标统计途径、信息过程鉴定管理等与信息披露相关连的机制的改进和完善。

其三, 考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验的内容和程序标准, 适当引入独立的第三方审验机制, 确保报告的可靠性。

中石油有必要逐步了解并适当应用报告审验的程序、标准、方法等, 加强与专业审验机构的沟通交流, 引入对报告的第三方独立审验机制, 促使报告的审验工作由既有的内部审核认证向独立的外部审核认证转变, 提高可信度。

摘要:2008年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要求中央企业编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笔者拟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为解读对象, 明了报告的“实虚之相”, 并探索可供考虑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实虚之相,对策

参考文献

[1] 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6[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7.

[2] 钟宏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

[3] 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广东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前沿报告[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4] 林毅夫.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分析—企业家看社会责任—2007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报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新常态下农机推广工作的思考下一篇:家庭综合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