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救援医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地震伤亡发生规律及灾民生理与心理创伤研究

摘要:研究背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地震在全球范围内频发,是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1900年至今,全球一共发生了1330次不同震级的地震,共造成2,576,742人死亡,2,913,660人受伤,22,827,033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达804,622,077,000美元。而中国是地震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尤其是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以及2010年发生的玉树地震。地震会对受灾人员造成巨大的创伤,包括生理创伤以及心理创伤。生理创伤是指由于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倒塌等机械原因造成受灾人员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破坏。心理创伤是指由于受灾人员受到地震灾害惨烈场景的巨大心理冲击造成心理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快速的医学救援是地震灾害应对和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而伤员救援以及心理救援是地震灾害救援行动的核心内容,了解地震伤员伤亡发生规律以及生理心理创伤程度对于提升地震救援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地震发生后大量的伤病员涌现,此时为生理急救期,重点为伤病员救治和后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心理危机期和健康干预期,灾后医学救援中心转向心理救援和疾病康复。地震伤病员救援涉及到伤亡发生总量、伤亡发生时序、伤亡发生影响因素、伤类、伤部、伤因等多维特征,了解地震伤病的发生基本规律以及不同伤病特征伤员的基本构成,才能科学地调配医学救援力量的种类。同时,地震对灾民造成的巨大创伤会持续地影响灾民的健康状况。健康是对由个体或群体所感受到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良好适应状态的一种综合测量。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1)生理健康:包括患病情况、慢性症状及自我评价的健康;(2)心理健康:包括焦虑、抑郁、认知、幸福感、满意程度等内容。研究灾民灾后生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对于评价和提升地震医学救援效果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首先利用芦山和鲁甸地震重灾区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住院伤员伤病类型、受伤部位以及受伤原因等特征,以及灾民灾后生理与心理状况。同时,收集国内外地震伤亡数据以及伤病数据,进一步分析地震伤员伤亡发生总量、时序以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地震伤员伤病类型、受伤部位以及受伤原因构成。其次,收集国内外地震灾民心理创伤文献资料,计算地震灾民PTSD发生率,并寻找地震心理创伤的敏感人群,进一步了解地震对灾民造成的心理创伤程度和易感因素。以期通过本研究成果为我国地震应急医学救援和灾后灾民健康干预提供借鉴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在本研究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详细介绍了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图。第二部分,基于两次地震灾区调研实证分析。利用芦山地震住院伤病员数据分析地震伤病员伤病特征,同时深入调查芦山重灾区灾民,分析地震对灾民心理的影响。并利用鲁甸地震后实地调研数据资料,进一步分析地震对灾民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探讨地震灾民健康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地震伤亡发生规律研究。通过国内外地震伤亡时序数据,探索地震后伤亡发生时序的规律,为动态评估伤亡人数提供依据。并分析地震伤亡人数的影响因素,寻找影响地震伤亡发生总数的关键因素。同时,收集国内外不同地震伤员伤病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不同震级、不同国家发展水平条件下地震伤病类型、伤病部分以及受伤原因。第四部分,地震心理创伤发生规律。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通过meta分析,计算地震后成年人以及青少年ptsd的发生率,并根据人口社会学因素、震中创伤因素以及震后创伤因素筛选地震创伤心理危险因素。第五部分,研究总结。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成果、创新点、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研究方向。研究结论:(一)地震伤亡发生时序以及影响因素研究。本研究发现地震伤亡时序规律主要成对数凸函数变化趋势,早期呈快速上升趋势,后期呈缓慢增长趋势的抛物线形态。通过预测模型计算得到,地震第23个小时发现死亡人数占到总死亡人数的50%,第77个小时死亡累积百分比达到80%。而对于大型地震(死亡人数>1000人),震后52小时死亡累积百分比才能达到50%,第231个小时死亡累积百分比才能达到80%,已经远远超出黄金72小时。地震总死亡人数越多的地震,其快速增长期经历的时间越长,总死亡人数趋于稳定所需要的时间也越长。同时,本研究发现震级是影响地震伤亡规模最为直接和主要的影响因素,地震震级高的前提下,其他地震伤亡危险因素(如地震发生时间等)的作用会被强化,将导致大规模的地震伤亡发生。我国是地震尤其是大型地震频发的国家,一旦发生地震,受灾面积广、伤亡人数众多、救援地形复杂,这对我国大型地震救援准备和展开提出了非常高的挑战。(二)地震伤病类型、部位以及原因分析。本研究收集国内外目前所有的地震伤员伤病数据,建立了标准化的地震伤病数据采集表格。在所有地震伤病类型中,骨折是最常见的伤病,占到所有地震伤病的48.37%。软组织伤是第二常见的地震伤病类型,占到所有地震伤病中的38.02%。感染、神经伤、烧烫伤、挤压伤以及截肢/指发生比例较小,分别为7.84%、4.87%、0.98%、8.17%以及2.94%。在所有地震伤病部位中,四肢伤最为常见,占所有伤病的48.61%,其余伤病部位发生比例从高到低为躯干(29.91%)、多处伤(19.71%)、头颈部(16.31%)、内脏(15.12%)、胸部(9.92%)、脊柱(8.88%)、腹部(5.90%)。在所有地震伤病原因中,砸伤占到所有伤病的53.17%,跌坠占到所有伤病的29.00%,掩埋占到所有伤病的25.46%。(三)震后灾民PTSD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震后成年人的PTSD平均发生率为25.88%,而震后青少年PTS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成年人,为22.51%。PTSD发生率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地震半年之后成年人人群的PTSD平均发生率为23.95%,半年后青少年灾民PTSD发生率为16.53%。我国地震PTSD发生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中国地震成年人灾民的PTSD发生率为23.97%,青少年PTSD发生率为18.78%。同时,成年灾民PTSD易感因素有年龄大、女性、教育程度较低、有过创伤史、震中受困、感到害怕、受伤、目睹伤亡、在地震中丧失亲人、缺乏社会支持、失业、财产损失和房屋受损。青少年灾民PTSD易感因素有女性、震中受困、感到害怕、受伤、目睹伤亡、在地震中丧失亲人、财产损失。(四)地震灾民生理和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实证研究。本研究发现芦山地震灾民的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26.61和8.12,芦山地震灾民心理状况好于汶川地震灾民心理状况。地震灾民中积极心理状态的人群有:少数民族、教育程度高、高家庭年收入、地震中本人没有受伤、地震中没有受困或处于险境、经历过汶川地震。地震灾民中消极心理状态的人群有:女性、少数民族、低家庭年收入、疾病史、地震中受伤、地震中受困或处于险境。同时,本研究通过鲁甸地震灾区调研进一步探讨地震对灾民生理和心理状况的影响,发现鲁甸县灾区当地成年人灾民的生理健康(47.41 vs.50)和心理健康(37.42 vs.50)评分均低于中国的普通成年人人群,同时青少年灾民的生理健康(46.2vs.49.8)和心理健康(36.3vs.45.4)也均低于中国的普通青少年人群。成年灾民生理健康危险人群为老年、地震中受困、房屋财产损失、有疾病史、没有参与地震救援工作的人群。青少年灾民生理健康危险人群为地震中受困、女性、少数民族、地震受伤、房屋受损的人群。成年灾民心理健康危险人群为地震中感到恐惧、家人死亡、参与救援、地震受困的人群,青少年灾民心理健康危险人群为地震中感到恐惧、家人死亡、参与救援、地震受困的人群。

关键词:地震;生理创伤;心理创伤;伤亡规律;影响因素

学科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摘要ABSTRACT缩略词表第一部分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地震伤亡发生

(二)国内外地震心理创伤

(三)国内外地震创伤后灾民生理和心理健康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系统综述法

(二)数据合并法

(三)多因素回归模型

六、技术路线图第二部分 基于芦山、鲁甸两次地震灾区调研

一、两次地震调研

(一)芦山地震调研

(二)鲁甸地震调研

二、芦山地震住院伤员伤病特征分析

三、芦山地震灾民灾后心理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一)灾民基本信息和地震相关经历

(二)积极心理改变相关影响因素

(三)消极心理改变相关影响因素

(四)小结

四、鲁甸地震灾民灾后生理与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

(一)成年灾民生理和心理状况分析

(二)青少年灾民生理和心理状况分析

(三)小结第三部分 地震伤亡发生规律研究

一、地震伤亡发生时序

(一)课题组地震伤亡发生时序规律研究基础

(二)地震伤亡发生时序验证

(三)不同规模地震伤亡发生时序规律

二、地震伤亡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震伤亡发生影响因素文献回顾

(二)地震伤亡发生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三、地震伤病类型、部位以及原因分析

(一)纳入文献资料

(二)地震伤病类型

(三)地震伤病部位

(四)地震伤病原因

(五)汶川、玉树、芦山地震伤病情况

四、小结第四部分 地震心理创伤发生规律研究

一、纳入文献资料

二、震后灾民心理障碍发生率

三、震后成年灾民心理障碍发生影响因素

四、震后青少年灾民心理障碍发生影响因素

五、小结

(一)震后灾民心理障碍发生率

(二)震后灾民心理障碍发生影响因素第五部分 研究总结

一、主要的研究发现

(一)地震伤亡发生时序以及影响因素研究

(二)地震伤病类型、部位以及原因分析

(三)震后灾民PTSD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四)地震灾民生理和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实证研究

二、研究创新点

(一)构建预测模型分析地震伤亡发生时序

(二)设计地震灾民问卷,分析芦山、鲁甸地震灾民生理与心理状况

(三)系统研究地震伤病类型、部位以及原因

(四)系统地分析震后灾民PTSD发生率以及影响因素

上一篇:中学历史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语文散文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