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梅兰竹菊诗歌参考

2023-03-12

第一篇:五绝梅兰竹菊诗歌参考

描写梅兰竹菊的句子

1、【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正是竹子那坚韧不拔的品质。它在寒冬腊月里依然挺立着,即使寒风凛冽,它也毫不屈服。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竹子就是有着一股“钻”劲,它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榜样。

2、【梅】寒风中,花儿低下了头,人们裹着厚重的大衣。而她,迎风傲然挺立,铮铮铁骨,任凭风吹雨打,大雪纷飞,仍然执着的在几乎没有生机的寒冬里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花,与寒冷抗衡,绽出了最美的笑容。她有一个清新淡雅的名字--梅。

3、【兰】兰,生于幽谷无人之处,没有鲜艳招摇的颜色,而有幽香,能够表达不求闻达,在隐居中独守情操的高雅精神。

4、【兰】兰花素有“王者之香”的美称,轻轻的吹起一阵风,满满带来一阵香,它的香气没有玫瑰馥郁芳香,没有百合丝丝沁甜,没有夜来香的清香四溢……但它的幽幽暗香却让人闻起来心旷神怡。

5、【梅】梅,凌寒独开,不肯结春缘。风霜,不畏凋残,雪寒,更助花香,临风雪,愈勃发。君当如梅,自强不息显毅力。

6、【梅】梅,枝干苍老虬曲,能在冬天寒冷中开花,能够表达一种在严酷的环境条件下坚守信念的顽强精神。

7、【梅】梅花是“四君子”之首,它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其色、香、韵、姿俱佳,特别是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它象征着铁骨铮铮,不屈不饶,幸福吉祥,历来比喻人的刚强意志和崇高品质。梅之四贵: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合不贵开。古人云:“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8、【竹】一节节浓绿的枝节努力生长,直插云霄,那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抹绿。在春夏中舞动着,决不向困难弯下自己屹立的躯干。一片碧绿,是令人心舒意畅的良药,当人们注视她时,心怀钦佩、震撼。她有一个清脆高雅的名字--竹。

9、【竹】竹,未曾出土先有节,至凌云处尚虚心,宁折不弯,能够表达士人行为上的品质、操守,谦虚而刚毅的精神。

10、【菊】蜷曲柔嫩的花瓣,丝丝缕缕的淡香,古代诗人元稹为之赞叹,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倾倒。她,朴素而不失高贵,仿佛种在人们的心田,那一株恬静的身影,深深地印在脑海中,那么自然,那么清晰。她有一个朴素优雅的名字--菊。

11、【菊】菊,迟开,最爱霜林耐岁寒。天寒花更香,岁晚弥芬芳,不与繁华竟,自知能洁白。君当如菊,笃行高洁显品格。

12、【菊】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喜爱。菊花历经风霜却坚贞的品质一直被文人墨客所赞叹。

13、【菊】菊,于深秋百花凋落时,还可以傲霜雪而开放,即使枯干残败犹有抱霜枝,能够表达士人在困难来临时的勇敢精神。

14、【梅】梅花是“四君子”之首,当我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时,当大雪纷飞之时,当百花凋零之时,梅花却竞相开放。一簇簇花朵在寒风中摇曳,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梅花拥有最高尚的品质:默默无闻、自强不息、坚强、刚毅,不向困难低头。它虽不像春天开的那些桃花、李花那样艳丽,而它却敢于和凛冽的寒风、冰冷的大雪抗争,直面险恶的环境,勇敢地面对挑战。

15、【兰】她不畏干旱,顽强生长,一片片翠绿的叶子,是她对生命的热爱,对阳光的感谢,对未来的向往。每一靠近,便能闻到她散发的沁人心脾的幽香,让人怡然陶醉。而当她举出自己小巧玲珑的花朵时,又为生命增添了那样一丝色彩。她有一个清幽典雅的名字--兰。

16、【兰】兰花,花简叶幽蓝,清雅馥郁,素有“王者之香”的美称。历代诗人墨客常以兰喻志寄托幽芳高洁的情操,也常常把品质坚贞有骨气的人用兰花作比喻。

17、【兰】兰,生空谷,清艳含娇,寂寞吐芬芳。不以色香自炫,不因无人不芳,岁岁生空谷,留得世人香。君当如兰,默默奉献显精神。

18、【竹】竹,有节,有千节,虽清瘦,却挺拔。风过不折,雨过不浊,千磨万击仍坚韧。君当如竹,坚韧不拔显气节。

19、梅、兰、竹、菊四花有花中“四君子”之美誉。梅花的高洁、兰花的幽香、竹子的挺拔、菊花的傲霜等自然属性,象征着人格高尚,学识渊博,举止文雅的品德。

第二篇:10分钟搞定五绝七绝五律七律

1. 五绝只有四种标准句式:

A) 仄仄平平仄 “白日依山尽”

B) 平平仄仄平 “黄河入海流”

C) 平平平仄仄 “欲穷千里目”

D) 仄仄仄平平 “更上一层楼”

五绝20个字里,只有3个绿色的字平仄随意。其它17字都不能随意变。

2. 把五绝的四种句式前面各加两个字就成了七绝的四种标准句式。加长后的第一字平仄随意,第二字必须与第四字相反。这是七绝唯一一条自己专有的规则,记住它以后,就可以把五绝七绝的格律合在一起研究。

A) 平平+仄仄平平仄

B) 仄仄+平平仄仄平

C) 仄仄+平平平仄仄

D)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绝28字里,共有7个字随意,其它21字不能随意。

3. 将四种标准句式排列组合,用平声押韵的五绝或七绝全诗只有四种不同格式:

ABC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DA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BCD:“更上一层楼,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DAB:“黄河入海流,更上一层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如果不喜欢用篡改过的例子,那就请用这几个:

CDA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BC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DA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 两个五绝叠加就成了五律。两个七绝叠加就成了七律。用平声押韵的五律或七律也只有四种不同格式:

ABCD+ABCD

CDAB+CDAB

DBCD+ABCD

BDAB+CDAB

注意四种格式分别以A或B或C或D当第一句。这意味着,如果第一句选定,则全诗的结构也就唯一确定了。够简单吧?

5. 写诗诗意第一。在有了好的诗意的前提下,上面说的不能随意变的字中某些可以酌情变通。但10分钟说这些就不够了。

第三篇:梅兰芳

五年语文上《梅兰芳》教学设计

教者:丁学鹏 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在语文课堂上,引领学生主动地获取这种感受,积极地去体验这种情感,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会认课文中的二会字,会写四会字以及理解部分重要的四字词。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4课《梅兰芳》。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发现本课生涩难懂的词语比较多。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以免为我们下面的学习带来麻烦。

课件:想想看

1.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别有用心) 2.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可得) 3.涂饰表面,掩盖污点或缺点。(粉饰)

4.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便得到长久的安闲。(一劳永逸) 5.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痴心妄想) 6.老于世故,阴险奸诈。(老奸巨猾) 7.中国最早对戏曲演员的称呼。(优伶)

师:说得非常好。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梅兰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么?(生:爱国。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地浏览课文,回忆一下,这篇课文围绕着“爱国”写了梅兰芳的哪几件事?(拒绝播音、拒绝登台、赴港拒演、蓄须明志、自伤身体)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在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接点明了梅兰芳是一个忠贞爱国的人,你找到了么? 生:“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 师:谁能再读一遍。说说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理解青史) 生:在中国的历史上,能为了爱国而打破饭碗的人没有几个。 师:打破饭碗是什么意思?打破了饭碗就意味着什么? 生:就是连工作也不要了,没有了饭碗就要挨饿了。

师:这句话就是说,梅兰芳为了爱国,宁可没有了饭碗;为了爱国,宁可饿肚子。

师:这句话虽然是反问的语气,但却是对梅兰芳的一种赞叹。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丰子恺的这句评价居于文章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 生:第4自然段在课文中,既是对前面两件事的总结,又是后面三件事的总起,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同年的8月13日,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11月12日上海沦陷。日军在上海为所欲为。在梅兰芳先后两次拒绝日伪的邀请后仍无法摆脱日本人的骚扰,于是他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生:举家赶赴香港。

师:梅兰芳在1938年来到香港,此后多次演出《梁红玉》等剧,激励人们的抗战斗志,鼓舞人们抗战的士气。可是随着侵华战火的蔓延,战争很快打到了香港。谁来读读第六自然段,看看在第六自然段中我们又了解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在梅兰芳留在香港的时间里,日本人还是阴魂不散地缠着梅兰芳,想让梅兰芳帮助他们粉饰太平,但都被梅兰芳拒绝了。

师:课件投影(按课文内容填空,再想想填进括号里的词什么意思。) 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都唾手可得。然而,他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

生:奢华的意思是奢侈豪华。奢华的生活是非常奢侈的生活,非常富有,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反正是非常有诱惑力的生活。一切奢华的生活就是所有的好生活。

师:这说明梅兰芳想过上好日子怎么样? 生:梅兰芳想过上好日子非常容易。

师:我们来看看但当时的梅兰芳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

投影:当时梅兰芳有一笔演出的收入存入香港银行,但日寇将这笔高额存款全部冻结,无法取出。梅兰芳拒绝日本人登台演出之后,一直靠银行利息过日子,而现在连银行存款也被日本人冻结了,家庭生活顿时变得举步维艰。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曾经卖过画,出卖自己多年收集的藏品,卖掉自己的房子,甚至举债度日。

师:这说明在香港的期间,梅兰芳一家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是只要梅兰芳怎么做就能得到这种奢华的生活?(答应登台演戏)可对日本人提出的条件,梅兰芳的反应却是(不屑一顾)。难道梅兰芳不想过好日子么?(想)那为什么梅兰芳会对这些奢华的生活不屑一顾呢?

生:因为这种奢华的生活是有代价的,它是日本侵略者给的,而也正是日本侵略者害得我们中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师:是啊如果梅兰芳答应登台演出,会过上这种奢华的生活,但失去的是什么?(一个正直的中国人的骨气)还能得到什么?(卖国求荣、走狗汉奸等的骂名)

师:所以梅兰芳宁愿怎样也不登台演戏? 投影:他宁愿 ,宁愿 ,也不愿 。 师:所以,作者说:(投影: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师:“毫不犹豫”这个词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坚决与果断)

投影:梅兰芳爱__ __,更爱________,他视_________________利益高于...一切。他的行为表现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一名真正艺术家的良知和高风亮节。 谁能读出这种坚决与果断之情?(点名读第六自然段)

师:香港沦陷后,日本占领军三番五次地邀请梅兰芳登台演出。生活上的困顿,梅兰芳能够忍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危险,他也能坦然面对;但难以排遣的苦闷是:为抗拒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他需要太多拒绝的借口。 投影:怎样才能让日本人断绝请他登台演出的念头呢? 师:这是个什么句?(设问句)

师:后来梅兰芳终于想到了一个比较巧妙地办法。是什么办法?(蓄须明志) 师:读课文的第

八、

九、十,三个自然段,想想什么是蓄须、蓄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梅兰芳自己宣告不再登台了) 投影出示梅兰芳的扮相图片简介旦角特点。

师:蓄须是为了拒绝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梅兰芳是演旦角的,一旦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演出了。孩子们眼中的梅兰芳是恬淡的轻松的,但是梅兰芳的心里真的也和表面上是一样的么? (生:不是)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投影: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 师:用“蓄须”来对付日本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对他这样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名角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呀!梅兰芳为了爱国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然而,蓄须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当梅兰芳在已经成为日本占领区的香港生活得不愉快,返回他在上海的家后,日本人、汉奸又轮番上门,他又该怎么对付他们呢?

师:自读第13自然段,并思考:在这个自然段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找到重点词语“一方面……一方面”、“斩钉截铁”、“良苦用心”进行理解。

(1)从“一方面……一方面”你感受到什么?(梅兰芳想尽了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服务)

(2)“斩钉截铁”说明了什么? (他态度很坚决)

(3)梅兰芳的“良苦用心”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事?(不惜冒险注射伤寒针)

2.让我们怀着对梅兰芳的敬佩之情,读出他斩钉截铁的态度,体会他的良苦用心。(齐读)

过渡:是呀,梅兰芳坚持大节,勇于献身的精神真是令人钦佩啊!

师引读最后一段:

就这样年复一年,虽然不能登台演出,生活日渐窘迫,但梅兰芳坚持着,等待着抗战的胜利。

a、出示课件理解:“年复一年”指的是哪些年?梅兰芳“始终坚持”的又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八年?

b、师总结:整整八年,……人的一生有几个青春的八年,然而,梅兰芳却这么坚决,这么毫不犹豫,这么义无反顾地在这八年里与侵略者进行精神与肉体的殊死搏斗。这是何等伟大的爱国之情!

四、升华情感,直抒胸臆

1、师总结,出示课件:也难怪著名画家丰子恺曾慨叹:“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这是对梅兰芳先生(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念念这句话。)

2、是啊,茫茫青史写春秋,抗战八年,梅兰芳始终拒绝为敌人演出,表现了一代京剧大师不屈不挠的刚强骨气。这一动人事迹成为神州大地感人的佳话,在中华儿女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决心。他的高尚情操照耀千秋万代。我相信,这种精神将在我们身上传承下去,最后请同学们饱含对梅兰芳先生的崇敬和热爱齐读这样一句话: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板书设计: 24

梅兰芳 拒绝播音

拒绝登台 摔碎饭碗

赴港拒演 爱国 宁愿…宁愿…也不愿 蓄须明志 等待胜利 自伤身体 《梅兰芳》教学反思

《梅兰芳》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现代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的一段动人事迹,充分显示了梅兰芳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教学本课我有以下一些体会:

长处:

1.教学目标明确,做到了心中有目标,课中显目标,教学目标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力图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2.鼓励学生读课题质疑,肯定并树立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为学生理清了学习本课的思路,同时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渗透。学生归纳出的问题比较有价值,并对理解和分析课文都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注意在读文中理解课本,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3.教学过程中,体现顺学而导的思想。当学生在交流课文的内容时,有些答案或见解并不是我所预设的结果,此时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文本所叙述的内容,从而理清了课文思路,使学生正确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图。

不足:

1.在理解较难的词语是,我主张“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有些较难的词语必须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理解。而在教学中对于词语的意思深挖得不够,学生对某一个词的意思,理解的程度只停留在表面,或者只能有口语进行表达。真正用书面语来说一个词的意思,这种能力还没能得到锻炼。

2.自身对京剧,对民族艺术,对梅兰芳本人的相关知识还是不叫欠缺的,因此在这一方面没能在课堂中发挥很好的作用,有些问题学生问出来以后,老师也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解答。

3.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严谨,老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定位,所以就概括能来来说,学生这方面的锻炼也不到位。

4.对文章内容的挖掘还是有所欠缺,主题虽然在文中反复强调,但对于文章的材料安排和设计意图的指导不是很全面,即使老师讲过了,学生似是而非的感觉还是比较多的。

以上的反思说明今后的语文教学还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做好课前的多种预设,不仅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尤其是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还要多涉及一些相关的资料,力求使课本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丰富课本内容,让更多的内容服务于课堂。

丁学鹏 2012-11-3 课件顺序:

一、想想看:

1.优伶 2.不可告人 3.唾手可得 4.一劳永逸 5.老奸巨猾 6.痴心妄想 7.粉饰

二、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碎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说说所填词语的意思。

只要梅兰芳答应灯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都(唾手可得)。然而他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

四、你知道吗?

当时梅兰芳有一笔演出的收入存入香港银行,但日寇将这笔高额存款全部冻结,无法取出。梅兰芳拒绝日本人登台演出之后,一直靠银行利息过日子,而现在连银行存款也被日本人冻结了,家庭生活顿时变得举步维艰。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曾经卖过画,出卖自己多年收集的藏品,卖掉自己的房子,甚至举债度日。

五、他宁愿(

),宁愿(

),也不愿( )。

六、怎样才能让日本人断绝请他演出的念头呢?(设问句)(蓄须)

七、

7、

8、9三个幻灯片,梅兰芳扮演过的旦角人物。

十、

十二、出示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第四篇:关于松竹梅兰的诗句

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下面是关于松竹梅兰的诗句,请参考!

关于松竹梅兰的诗句

【梅】

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2、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開淡墨痕。——王冕《墨梅》

3、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4、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5、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6、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開。——王安石《梅》

8、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9、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開示颂》

10、平芜尽处是春山,行入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1、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12、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

13、江南几度梅花发,入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4、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5、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16、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17、梅雪争春未肯降,骚入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18、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9、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0、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兰】

1、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懊恨幽兰强主张,花開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明·李日华《兰花二首》

2、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清·钱谦益《咏同心兰四绝句》

3、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韩愈《幽兰操》

4、幽兰花,在空山,美入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明·刘伯温《兰花》

5、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朱德《咏兰》

6、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一

7、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兰芳入未捋,花发蝶先知。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宋·释文兆《幽兰》

8、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開。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明·董其昌《兰》

9、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清·郑燮《题画兰》

10、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入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唐·唐彦谦《兰》

11、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唐·唐彦谦《兰》

12、鶗鴃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喦隈有国香。——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三

13、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唐·崔涂《幽兰》

14、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入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明·陈继儒《王楚玉画兰》

15、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白居易《题令狐家木兰花》

16、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清·郑板桥《高山幽兰》

17、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入。——明·徐渭《水墨兰花》

18、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唐·李峤《兰》

19、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宋·梅尧臣《石兰》

20、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入也自香。——明·薛网《兰花》

【竹】

1、深林入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入如吾两入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4、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5、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6、夕阳牛背无入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7、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8、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

9、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10、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1、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12、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柳宗元《渔翁》

13、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14、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5、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16、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入》

17、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8、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19、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入宿置酒》

20、瑶池阿母绮窗開,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菊】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開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開。——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4、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5、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6、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曹雪芹《咏菊》

7、黄菊開时伤聚散。——晏几道《蝶恋花·黄菊開时伤聚散》

8、短篱残菊一枝黄。——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9、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韩琦《九日水阁》

10、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11、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欧阳修《秋怀》

12、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13、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14、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15、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16、芙蓉金菊斗馨香。——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7、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曹雪芹《螃蟹咏》

18、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19、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20、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第五篇:梅兰芳纪念馆导游词

【欢迎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导游小*,欢迎大家来到梅兰芳纪念馆参观游览!

【概况】泰州梅兰芳纪念馆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凤凰墩上,相传古时候,曾有一只美丽的彩凤栖息在此,“有凤来仪”是祥瑞之兆,凤凰墩因此而得名。据考证梅兰芳先生的祖居就在凤凰墩附近的鲍家坝,1984年在梅兰芳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泰州人民政府决定在此修建梅兰芳纪念馆,以表达泰州人民对梅兰芳先生的敬仰,梅兰芳先生就是泰州人民心中的凤凰。

梅兰芳纪念馆占地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三面环水,一面临街,环境优美,是一座以明清建筑为主体的园林式名人纪念馆。纪念馆内亭台楼阁、檐柱梁枋、栏杆、扇门、墙壁、地砖、宫灯等到处都有梅花的图案;纪念馆还有众多的仿真音箱隐藏于草丛中、窗户下,全天播放着梅派京剧唱段;纪念馆内植有67株梅花树,是人们冬春两季赏梅的场所。整个纪念馆充满了梅的气息,京剧的氛围。

梅兰芳纪念馆可分为梅苑广场、梅像广场、梅史陈列区、梅苑区四大区域。

【梅苑广场】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梅苑广场,该广场占地1000多平方米,地面以青砖、卵石和花岗岩材料组成梅花图案,以体现梅派艺术这一主题。

现在我们来到了梅兰芳纪念馆的大门,大门匾额上有六个大字——梅兰芳纪念馆,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风墩留胜迹,湖水挹清芳”,大门两侧的这副楹联由中国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孙晓云女士书写。短短十个字,生动地描绘了我馆所处的地理位置。

走过门厅,现在我们看到这座小石桥叫“引凤桥”,就是“筑巢引凤”的意思,桥下的水系寓意着京剧中的水袖。

在引风桥的西侧,临水而建的的四角亭叫“博士亭”,这个博士是谁呢?就是梅兰芳。梅兰芳先生访美时,美国洛杉矶波摩拉学院和南加州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

走过引凤桥,我们来到了“梅像广场”。

【梅像广场】

梅像广场的中心是梅兰芳先生的全身坐像,洁白的汉白玉雕像配以黑色大理石底座,高雅端庄。梅先生西装革履,仪态轩昂,端坐在滕椅之上。他右手执笔、左手把卷,表现了他对梨园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特别是那深邃的眼神,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先生的目光,仿佛总是在与你交流。梅兰芳先生的全身坐像高260厘米,底坐高67厘米,寓意梅先生六十七年的光辉人生。它是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晚年的成功之作。

现在我们可以在梅像广场和梅兰芳先生合影留念,让我们近距离瞻仰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站在引凤桥上可找到最佳拍摄角度。)

转过梅像,我们来到了梅兰芳史料陈列区。

【梅史陈列区】

现在我们来到了梅兰芳史料陈列区的门前,大门的匾额上的“梅兰芳史料陈列馆”八个大字也是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亮节辉千古,青衣第一家”,大门两侧的楹联是当代著名女书法家萧娴,在1984年“纪念梅兰芳诞辰90周年”之际题赠我馆的,这副楹联高度概括了梅兰芳先生光辉的艺术和人生。

整个史料陈列区可分为序厅和四个展厅,其中史料陈列区的布展又分为5个部分:梅开中华、梅骨铮铮、梅香四海、梅德如玉、梅根泰州。通过实物与画面、场景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了声、光、电、多媒体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展现了梅兰芳大师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和深远影响。浓缩并提炼了梅兰芳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属于泰州的光辉人生,反映了他高尚的人格和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他和泰州血脉相连的渊源。

现在我们来到序厅的门前,门额上的“一代风流”四个大字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言恭达所题。“早惊歌舞动天下,晚有弟子传芬芳”,大门两侧的这副楹联是中国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秘书长李啸先生题写,它是梅兰芳先生青春成名、桃李天下的辉煌人生的真实写照。

走进序厅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梅兰芳艺术人生”的梅花壁画,梅花香溢,象征着梅派艺术的高雅芬芳,也象征着梅兰芳先生的铮铮傲骨。

周恩来总理说“梅兰芳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不仅仅是属于中国的,应该说他是属于世界的”,梅兰芳用他的

艺术和人格将大美创于人间,留在永远。

转过壁画,我们来到壁画的后面,这是赵朴初老先生1993年来到梅兰芳史料成立馆参观时所作的一首词“踏莎行”,在“踏莎行”中,赵老用了一句“梅郞合受千秋供”,这是赵老对梅先生的高度评价。

走出序厅,眼前是一水池,水池四周是仿汉白玉雕栏,凭栏俯视池中,睡莲沁香。在水池中间有一汉白玉雕像,她是梅兰芳在《太真外传》中饰演的杨太真,造型优美,神态逼真,如出水芙蓉。它是由江苏籍雕塑家戴广文创作的。

请大家转过身来,在序厅后门的两侧也有一副楹联,“千树梅兰传永世,一弯潭水漾深情”,由中国书协理事、上海市书协副主席戴小京题写,寄寓了故乡人民对梅先生的无限深情。

现在我们来到第一展厅,

各位游客,当世界说起中国戏曲,世界就会想起梅兰芳,当世界说起梅兰芳,世界就是在说中国戏曲。梅兰芳这个美丽而响亮的名字,就成了中国戏曲的象征,他是“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

现在我们从五个方面来认识这位伟大的艺术家。

第一部分:梅开中华

1、梨园子弟,旦角世家。

1894年梅兰芳出生于北京李铁拐斜巷,一个京剧旦角世家。

祖父梅巧玲(上左一)是著名的京剧旦角演员,他是“同光十三绝”之一。父亲梅竹芬(上左三)是青衣花旦,其长相和演唱都酷似其父梅巧玲,为人厚道,可惜26岁就英年早逝。梅兰芳由伯父抚养成人,伯父梅雨田(上右二),为谭鑫培操琴多年,是著名的琴师,当时有这样的说法——谭鑫培的唱,梅雨田的琴,

李五的鼓,珠联璧合。这是梅兰芳的前妻王明华(中左一),这是梅兰芳的夫人福芝芳(中右一),这是梅兰芳的四个子女:长子梅宝琛(下左一)、次子梅绍武(下左二),女儿梅葆玥(下左三)、最小的儿子梅梅葆玖(下左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兰芳8岁学戏,10岁登台,14岁搭班演出。

2、勤学苦练,青春成名。

他广拜名师,在求教于吴菱仙(右一)的同时,他还向名旦秦稚芬(中左二)和丑角胡二庚学习花旦戏,向“老派青衣”陈德霖(上左一)学习昆曲旦角,向茹莱卿(上左二)学习武功,向路三宝(下左二)学习刀马旦,向钱金福学习小生戏等。三年后,北京各界品评京剧演员,梅兰芳名列第三,有如新月东升。

现在我们欣赏现代高科技幻影成像,它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按剧本演出制成视频,然后投影在成像玻璃上,再和玻璃后面布置的房屋模型合成。这段幻影成像长7分多钟,展示寒冬腊月里,少年梅兰芳学戏的过程。

这是梅兰芳演出时化妆的用品。

这是梅兰芳演出的戏单。

这是梅兰芳演《抗金兵》中用过的鼓。

梅兰芳横空出世,在京剧艺术道路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3、善于探索,勇于革新

如京剧从前是没有二胡的,在排演《西施》时,他与琴师徐兰沅、王少卿多次尝试,让二胡成为京剧伴奏的“三大件”之一。。

4、梅花璀璨,力满功园。

梅兰芳的艺术高雅脱俗,有着独特的气质韵味,成为美的楷模,真与善的化身,形成了久演不衰,享誉天下的“梅九出”即《宇宙锋》《贵妃醉酒》《奇双会》《霸王逼姬》《洛神》《凤还巢》《抗金兵》《生死恨》《穆桂英挂帅》等,真是“梅花九出飞满天,香飘四海春长在”。

1927年评出了京剧四大名旦,从左往右依次是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和荀慧生,梅兰芳名列榜首。

这个评选,至今人们认为基本恰当,但在某些项目上对梅兰芳的评分还是打低了。四大名旦的评选,意味着旦角的勃兴,戏剧舞台上旦行和老生的地位发生逆转,变老生为主为旦角为主,从而推动了整个戏曲格局的变化,梅兰芳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里模拟的北京长安大戏院的格局,再现了当年梅兰芳在京演出时的盛况,两层戏院坐满了观众。

这也是现代高科技产品,电脑互动,共有6个京剧片段供游客答题、欣赏。游客只用手指点击电脑屏幕,电脑就会出题,如在京剧《贵妃醉酒》里,梅兰芳饰演的是哪个角色?A、杨贵妃B、高力士C、裴力士。如果游客回答正确,前方大屏幕就会播放梅兰芳当年表演的《贵妃醉酒》唱段。如若答错,则无法播放。

5、境界高远,出神入化。

人们用“大气、大度、大方”来形容梅派艺术,梅兰芳注重如何恰如其分地表现人物和剧情,如何表演出内在的深刻的文化内涵,以达到艺术的大美。这个大美的艺术就在于文化中,只有不断积累文化底蕴,才能攀登艺术的高峰。

梅兰芳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的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如“梅九出”中的虞姬(霸王逼姬)、赵艳容(宇宙锋)、李桂枝(奇双会)、杨玉环(贵妃醉酒)、洛神(洛神)、雪娥(凤还巢)、韩玉娘(生死恨)、梁红玉(抗金兵)和穆桂英(穆桂英挂帅)等。还有苏

三、白娘子、西施、常娥、杜丽娘等。

这些是梅兰芳先生的指法。

这些是梅兰芳先生的眼神,梅兰芳先生的手眼艺术都已出神入化。

这些都是梅兰芳在“梅九出”等经典名剧中的扮相,这些艺术形象表现和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6、新的创立,美的完成。

梅兰芳在传统京剧演唱的基础上,大胆改进和创新,创立了一个新的行当——花衫。所谓花衫就是花旦和青衫的结合,把青衣沉静端庄的风格、花旦活泼灵巧的表演以及刀马旦的武打工夫等融为一炉,形成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角行当。

花衫由梅巧玲及其门生余紫云开创,王瑶卿有所发展,梅兰芳对花衫的发展与完成起步于《汾河湾》,成型于《太真外传》,升华于《霸王逼姬》,极致于《宇宙锋》。《宇宙锋》经过梅兰芳几十年的加工琢磨,成为一出“悲得令人痛不欲生,美得让人发疯”的戏,成为梅派艺术的巅峰之作。

第二部分:梅香四溢

梅兰芳不仅是一个表演艺术家,还是一个杰出的文化使者,他曾先后率剧团赴日本、美国、苏联等国演出,受到外国观众的热烈欢迎,使中国的京剧艺术登上国际舞台,走向世界。从顶级行家到普通民众,无不如痴如醉,中国戏曲轰动了西方,梅兰芳的名字传遍了世界,梅香四溢。

1、初赴东瀛,轰动日本。

1919年4月21日,梅兰芳率团赴日,先后在东京、大阪、神户演出,天天满座,六千万日本人为之疯狂。票价在黑市上数倍、数十倍地猛涨。梅兰芳的份相、手势、眼神和舞蹈动作,许多人竞相模仿,风靡一时。

2、再访邻邦,义演赈灾。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梅兰芳再访日本,义演赈灾,将全部收入捐给日本红十字会,表现了中国人民的

友谊。

这是当时义演的剧场。

3、三赴日本,完成使命。

1956年5月梅兰芳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率中国京剧团访日演出。

梅兰芳来到日本后,先后在东京、大阪、奈良、京都、神户、广岛、名古屋等地演出,受到了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周恩来总理对这次访日演出进行了高度评价“艺术打开了日本人民的心扉,搭起了中日友好的新桥梁”。

4、越洋赴美,赢得盛誉。

1926年“华美协进社”邀请梅兰芳访美,历时半年,先后访问了西雅图、纽约、芝加哥、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和檀香山等城市,演出七十多场,轰动了美国。梅兰芳的艺术征服了美国观众,“绣幕落下,疯狂鼓掌,人声嘈杂,戏院顿时变成了棒球场。曲终灯亮,为时已是深夜,但没有一个人离开座位,他们赖着不走,同时没命地鼓掌。”

美国洛杉矶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授予他文学博士的学位。这一切都标志着梅兰芳的美国之行为中国戏曲,为祖国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

5、访苏献艺,大获成功。

梅兰芳在苏联演出一个半月,大获成功,每场演出都是掌声如潮,经久不息。在“莫斯科大剧院”临别演出时,苏联政治局多数委员和高尔基等众多文化名人都观看了演出,最后谢幕达18次之多。莫斯科成了梅兰芳的世界,许多人从早到晚守在剧场门前要看梅兰芳,小孩看到中国人就追着喊“梅兰芳!”

这是苏联著名导游爱森斯坦邀请梅兰芳拍摄《霓虹关》“对枪”的一段戏,这一段戏只有十几分钟,但梅兰芳拍了五个多小时,可见梅兰芳先生对艺术的执著,后来这部影片被称为“伟大的爱森斯坦拍摄的伟大的梅兰芳”。

6、梅宅外交,传为佳话。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梅兰芳在自己的家中接待了国外政界、实业界、文艺界和教育界等名人,多达

六、七千人。如美国威尔逊总统夫人、意大利公使夫人、美国大使、西班牙大使、瑞典大使及夫人、英国公使及夫人、瑞典王储及夫人一行等。

印度大文豪泰戈尔在1924年访华时,赠给梅兰芳一柄紈扇,题诗为:

亲爱的,你用我不懂的

语言的面纱

遮盖着你的容颜

正像那遥望如出一脉

缥缈的云霞

被水雾笼罩着的峰峦

橱窗里这一套(10盒)火柴、4把折扇、1块蓝印花布以及一些文字资料等,都是当时梅兰芳先生访日时,日本友人赠送给他的。

各位游客,第一展厅的参观就结束了,现在我们前往第二展厅参观。

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二展厅,“环宇蜚声缀玉音容昭艺苑,海陵钟秀鎏金祠馆亘千秋”,第二展厅大门两侧的楹联是1984年梅兰芳先生的私人秘书许姬传题赠我馆的,他把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梅兰芳纪念馆的千秋传芳描述得恰到好处。

现在我们进入展厅,这是第三部分:梅骨铮铮。

梅兰芳先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在日冠侵华期间,表现出宁死不屈的铮铮铁骨,八年拒演,以其大美对抗着大恶,于无声处唱响了一曲中华正气歌。

1、排演新戏,号召抗日。

“九一八事变”后,日冠侵占我东三省,梅兰芳编演《抗金兵》,以梁红玉击鼓抗金来号召抗日;还编演了《生死恨》,表现了民女韩玉娘沦为金兵俘虏的悲惨遭遇,以激发人们的抗日热情。

2、蔑视伪满,义政辞严。

在日冠的扶植下,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要求梅兰芳前去演戏,梅兰芳断然拒绝。后来,苏联邀请梅兰芳演出,梅兰芳表示,行程绝不经过日冠铁蹄下的中国土地。为此,1935年2月梅兰芳乘苏联的专轮从上海抵达海参威,然后改乘火车前往莫斯科。

3、暂避香港,空谷幽兰。

“八一三”以后,上海沦为敌手,有人邀请他到电台播音,有人要求他演几场 “营业戏”,都被断然拒绝。1938年春,梅兰芳率团到达香港,演出结束后只身留居香港。1942年秋,杜月笙亲赴香港请梅兰芳回重庆演出,也被婉言谢绝。

4、蓄须明志,三拒演出

梅兰芳平时天天刮脸,有时还将胡子拔掉。日寇占领香港后,为了拒绝为日本人演戏,他不再刮胡子。其中最主要有三次,一是拒绝酒井司令官的慰问演出,二是拒绝日军占领香港的庆祝演出,三是拒绝“梅机关”庆祝汪伪政权成立的演出。

5、自伤拒敌,卖画养家

日寇占领香港后,梅兰芳结束了长达四年的避居生活,回到了上海,与家人团聚。为了拒绝为日本人演讲,他冒着生命危险,密请一位医生为他连接注射了三针伤寒预防针,让自已发高烧达到42度。

这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这部分内容拍摄的电影,现在用投影机投影出来的供大家欣赏。

梅兰芳为了养家糊口,接济团里生活困难的人,每日在家辛勤作画。在书画界朋友的帮助下,卖出170多幅作品,从而缓解了生活的窘迫。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是这样赞美梅兰芳的:

八载留须罢歌舞,

坚贞几辈出令官,

轻裘典去休相虑,

傲骨从来耐岁寒。

现在我们来到第三展区,第四部分:梅德如玉

梅兰芳不仅艺术高超,而且品德高尚,他一生“立功”“立艺”“立德”。他是美的化身,既美在舞台,也美在为人。

1、宽以立世,诚以待人。

梅兰芳从小就深受祖母的教诲,向有“义伶”之称的祖父学习,按“一切好人的样子”去做人做事。

1934年河南闹水灾,梅兰芳率团赴开封义演,报纸报道:梅君为报答各界雅意,不矢艰辛特别卖力。原本义演三天,后加演八场,并将义演收入全部捐给灾民。这是梅兰芳获得的一些奖杯奖品等。

梅兰芳的勃兴,结束了戏曲舞台老生为主的局面,但他并不因此轻视前辈。他每次见到谭鑫培总是垂手低首,尊称“爷爷”,不因自已成了大名,就有半点失敬。

梅兰芳避居香港时,一天一颗炮弹穿墙而过,落在床上,但没有爆炸,大家不知所措,在这危急时刻,梅兰芳并没有叫佣人去处理,而是叫他的两个儿子把炮弹抬出去丢进山谷。

2、为国为艺,尽心竭力。

1949年9月梅兰芳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0月1日他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10月2日,梅兰芳担任京剧研究院院长。1951年担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2年他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2年参加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1955年担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从此,梅兰芳成为新中国的戏剧艺术家,为新中国的戏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3年,年过花甲的梅兰芳赴朝慰问演出,他风里来,雨里去,登高山,涉河水,钻坑道,睡通铺,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为战士们演出,始终保持着旺盛的艺术热情。

梅兰芳不仅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而且是著名的戏曲教育家。在梅先生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是他的开山弟子程砚秋,后来与梅兰芳并驾齐驱,成为我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在后来的四小名旦里,李世芳、毛世英和张君秋都是梅先生的弟子。

这是梅兰芳先生教弟子李世芳学戏的场景,李世芳是梅兰芳先生最寄希望的弟子,有“小梅兰芳”之称,后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张君秋是后起之秀,创立了“张派”,晚年为我国的京剧艺术作出过很大的贡献。

梅兰芳先生还有一位高足—言慧珠,她全面继承了梅派艺术,她嗓音圆润,中气充沛、文武兼长,尤其擅长表演梅派戏《断桥》《游园惊梦》《抗金兵》等,有“女梅兰芳”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梅兰芳在全国各地演出时,又收了不少新徒。如杜近芳是现代梅派艺术最优秀的传人,曾多次出国访问,受到热烈欢迎。她的代表剧目有《白毛女》《谢瑶环》《红色娘子军》等。

现在我们来到第四展厅,这是第五部分:梅根泰州

小时候梅兰芳就听祖母说,梅家祖上是泰州经营木雕佛像的,后来八岁的梅巧玲卖给了苏州江姓人家,后来又被江家卖给了戏班。

1、祖母遗言,心愿久悬

1931年,泰州水灾,适逢梅兰芳在南京演出,“泰州同乡会”凌文渊邀请梅兰芳回乡赈灾义演,后因梅兰芳上海有演出,未能成行。但梅兰芳当时捐出三千大洋助济泰州灾民,以表达对家乡人民的关爱。

1956年3月,梅兰芳在南京收到了泰州堂兄梅秀冬的信,希望他回乡看看。梅兰芳思乡心切,毅然改变行程,携夫人福芝芳和小儿子梅保玖及剧团乘汽车回到的家乡泰州。

2、了却夙愿,故土寻根

小城泰州,爆竹声声,锣鼓齐鸣,万人空巷,全城沸腾,人们都涌向街道,迎接梅兰芳,瞻望梅兰芳,泰州的父老乡亲为这个远方的游子倾注了最深厚的热情。置身于欢乐之中的梅兰芳,心情激动万分,他让车子开得慢些再慢些,他甚至将身子探出窗外,向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招手致意。

为了让家乡人民欣赏梅派艺术,梅兰芳在泰州先后上演了《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凤还巢》、《奇双会》等经典名剧。每次剧终,他总要谢幕多次。梅兰芳高尚严谨的艺术品德,精湛的表演艺术,圆润甜亮的梅腔,给家乡人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看到梅兰芳的演出,人们干脆在城门口和坡子街上,架起了大喇叭,实况转播。虽说春夜寒气袭人,但黑压压的人群,秩序井然,个个听得津津有味。

紧张的演出之余,梅兰芳带领家人、同事来到梅家祖坟敬献花圈,行祭祖之礼。

梅兰芳身为一代京剧大师,在家乡父老面前无半点骄矜之意,而是手足情深,桑梓谊切,十分难能可贵。

3、巨星殒落,长眠万花

1961年5月31日,梅兰芳先生因心绞痛住院,8月8日凌晨4时45分因心脏病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7岁。梅兰芳先生被安葬在北京香山的万花山上,这是他生前最喜欢的地方。

著名文学家诗人郭沫若同志说:“梅兰芳同志,你的一生是艺术活动家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美化社会的一生,你虽然长远地休息了,但你的活动是永远不会休息的。”

现在我们来到楼上第四展区,这里展出了梅兰芳的生活实物。

东部展出了梅兰芳先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思南路的寓所曾用过的家具,主要有双人床、三门橱、五斗橱、床头柜、小圆桌、梳妆镜、花架等。

中部和西部展出是梅兰芳先生北京的梅宅书房“缀玉轩”内的一些物品和书画作品的复制品。

这是梅兰芳先生曾经穿过的大衣,其中这件毛领大衣就是梅兰芳去苏联访问时穿过的。

梅兰芳先生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拍摄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艺术新闻到戏曲片,共有二十多部影片。这里展出的是我馆收藏的梅兰芳的电影拷贝《御碑亭》,制片者是孙乔森。它是一个孤本,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走出梅史陈列区,现在我们进入梅苑游览。

【梅苑区】

这是一座红色仿古戏台,古色古香。一道从上至下的屏风将戏台隔成前台和后台,作为演戏和准备之用。“惊梦别姬人天绝唱,装疯醉酒千古奇观”,戏台上的楹联由著名书法家戚庆隆题写。在这副楹联里隐藏了梅兰芳先生的四出经典剧目。是哪四部经典剧目呢?《游园惊梦》《霸王逼姬》《贵妃醉酒》《奇双会》。以后,古戏台每天都会有戏曲表演,供游客欣赏。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梅亭”,匾额上“梅兰芳纪念亭”六个大字,是1984年梅兰芳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由赵朴初先生亲自题写的。梅亭上的楹联“梅因近水花先发,亭为怀人境自高”,由中国书协理事,浙江书协副主席鲍贤伦先生题写。

这是一个五角亭,它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古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设计的。梅亭的屋顶尤如梅花的五个花瓣,亭尖就是含苞欲放的花蕾。亭内的天花以梅花为造形,地面上镶嵌着梅花图案,在挂落和美人靠上都雕有“喜鹊登梅”的图案。从平面到柱础、柱、梁、枋、藻井、瓦件都用梅花形式,梅亭上下内外共刻有梅花图案千余朵,所以有人说整个梅亭就象是盛满梅花的花篮。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个花篮的托枋上以高浮雕的手法雕有梅兰芳的经典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东北)、《宇宙锋》(西)、《霸王别姬》(东)、《贵妃醉酒》(西北)、《洛神》(南),场面细致、生动传神、栩栩如生。

这里是京剧知识长廊,展示的是关京剧表演艺术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这是游客了解京剧的一个新窗口。

这是滨河水榭,它已与凤城河的滨河广场、望海楼、桃园、柳园等景区组成了凤城河景观链。大家可以在此小憩一下。

各位游客,不知不觉梅兰芳纪念馆的参观游览快要结束了,最后让我们用梅兰芳先后的一句话结束我们游览:为着人民,为着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出我们的一切。

【小贴士】小巧玲珑的电子导游机,可挂在脖子上,游客可通过耳机听取电子导游机的讲解。在电子导游机上有一个景区导游图,在主要景点上都有一小红灯,游客每到一处景点,相应的射频装置便会发射信号,电子导游开始景点介绍。离开该景点,小红灯熄灭。同时,游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中、英、日、韩、法、德、西、俄等8种语言,极大地方便了外国游客。

上一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下一篇:维护党中央权威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