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期末考试

2022-07-15

第一篇:神经病学期末考试

精神病学考试期末复习要点

自知力(insight)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病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临床意义:

• 自知力缺乏是重性精神障碍的重要标志

• 临床上往往将有无自知力和自知力恢复的程度作为判定病情轻重和疾病好转程度的重要指标

• 自知力完全恢复是精神疾病康复的重要指标之一。

判断的过程和标准:

1. 患者是否能意识到自己出现了在别人看来是异常的现象

2. 患者自己是否也认识到这些现象是异常的

3. 患者是否能认识到这些异常是自己的精神疾病所致

4. 患者是否能意识到治疗是必须的

意志(will):是指人们自觉的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分:

功能性幻觉: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即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

幻觉,正常知觉与幻觉并存。如在听到钟表滴答声时同时听到议论病人的声音。主要见于分

裂症、心因性精神障碍。

反射性幻觉: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如听到某播音员广播的声音同

时出现此人形象的幻视。主要见于分裂症。

域外幻觉:即超出感觉限度之外的幻觉。如双眼向前看时能够看见脑后的幻影。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 心因性幻觉:强烈精神刺激作用下产生幻觉,幻觉内容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常见于应激相关障碍、癔症。 按照幻觉体验的来源,可以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真性幻觉假性幻觉

映像场所外部空间主观空间

来源对应的感觉器官不通过感觉器官

映像特点清晰、完整、生动与前者相反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群

阳性症状:妄想,幻觉,阳性思维形式障碍,行为紊乱失控。

阴性症状: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意志缺乏,快感缺失,社会退缩。

认知缺陷:注意,记忆,执行功能(如, 抽象思维)。

共病:物质依赖,躯体疾病。

心境症状:抑郁,焦虑,强迫,自杀,躁狂。

前驱期以个性改变和类神经症性症状为主。

急性期以阳性症状为主。

慢性期以阴性症状为主。

抑郁障碍诊断:重度:3条典型+5条附加

中度:2条典型+3或4条附加

轻度:2条典型+2条附加

病程要求:至少持续2周

第二篇:大脑的奥秘:神经科学导论2016期末考试答案

成绩: 100.0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动作电位产生之后达到峰值,开始复极化直到恢复到静息电位,其中复极化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1.0分)

1.0 分

 A、

钠通道失活,电压门控钾通道大量开放

 

B、

氯离子不断内流

 

C、

时间的延长信号不断衰减

 

D、

钠钾泵不断工作

我的答案:A 2

听觉行波理论,表述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不同音调引起耳蜗基底膜不同部分的振动,音频分析首先决定于基底膜的振动位置

 

B、

基膜顶端对高频信号敏感

 

C、

基膜基端对高频信号敏感

 

D、

基膜的宽窄在不同位置有所不同 

我的答案:B 3

有关颞叶联合皮层和前额叶联合皮层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颞叶联合皮层的单个神经元具有精细图形的识别能力

 

B、

颞叶联合皮层具有良好的面部识别能力

 

C、

前额叶联合皮层在各种属动物中占据大脑的比重相似

 

D、

前额叶联合皮层参与工作记忆、行为抑制和策略制定相关

我的答案:C 4

关于顶叶联合皮层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包括

5、

7、

39、40几个区域

 

B、

5区又称角回,参与躯体感觉和运动信息的整合

 

C、

7区与视觉处理的背侧通路较近,参与空间视觉信息的整合

 

D、

39区接收视觉、听觉、触觉的信息传入并进行整合

 我的答案:B 5

视觉系统具有并行处理机制,关于其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使用两只眼睛观察可以产生两个并行的信息流

 

B、

给光和撤光中心神经节细胞能够独立感知明暗信息

 

C、

给光和撤光中心神经节细胞具有不同的感受野

 

D、

给光和撤光中心神经节细胞有着相同的反应特性

我的答案:D 6

有关基底神经节信号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基底神经节的信号传出包括直接和间接途径

 

B、

尾核与壳核通过直接途径将信号传至苍白球内侧部后再传到丘脑复合体

 

C、

间接途径为尾核与壳核-苍白球外侧部-底丘脑核-苍白球内侧部

 

D、

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通过相互协同作用调节运动

我的答案:D 7

关于游离神经末梢表述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是一种本体感受器

 

B、

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多为感受伤害和温度,所以传入神经纤维神的传入速度是相对较快的

 

C、

神经末梢感受器,能够感受一定疼痛,使人们能够自发规避一些伤害

 

D、

神经末梢感受器神经传入纤维会直接传入到大脑皮层惊醒整合处理并反馈

我的答案:C 8

神经元树突半径变大,衰减率会()。(1.0分)

1.0 分

增强 A、

 

减弱

B、

 

与半径无关

C、

 

D、

先增强然后再减弱

我的答案:B 9 中等多棘细胞无法接收()的信号传入。(1.0分)

1.0 分

 A、

苍白球神经元

 

黑质神经元

B、

 

C、

皮层椎体神经元

 

D、

局部环路神经元

我的答案:A 10

关于视网膜分层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光线首先通过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和外核层才能到达光感受器

 

B、

内核层包含双极细胞、水平细胞和无长突细胞的胞体

 

C、

光感受器细胞的胞体位于光感受器外段层

 

D、

内、外网状层中分布着多种细胞的突触,并在此形成突触联系

我的答案:C 11

声源定位的产生机制是()。(1.0分) 1.0 分

 A、

上橄榄核可以接受同侧输入,也可以接受对侧输入

 

B、

不同位置的声波在上橄榄核传递距离不同,激活不同细胞

 

C、

信号传递进耳蜗复核传递到斜方体内核,同侧为抑制,对侧为兴奋,强度大则会变现出来

 

D、

以上全都正确

我的答案:D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大脑感受的是躯体对侧的机械感受

 

B、

机械感受向上传递到延髓发生交叉

 

C、

具有不同反应特性的信号在向上传递的过程是分类并行的

 

D、

伤害及温度感受向上传递和机械感受一样是在延髓发生交叉

我的答案:D 13

简单细胞主要分布于视皮层的17区第IV层内,根据其感受野亚区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方位选择性及方向选择性等,关于简单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根据光条在细胞感受野上的位置可以把简单细胞分为ON型和OFF型

 

B、

每个简单细胞的给光和撤光中心都有与之协同的周边

 

C、

方位选择性细胞对于多种方向的光刺激均有较好的反应

 

D、

方向选择性细胞对于多种光的运动方向均有较好的反应

我的答案:A 14

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控中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心脏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调控,前者是兴奋作用,后者具有抑制作用

 

B、

当血压升高时,动脉管壁受到牵拉,交感神经会兴奋,血管会收缩

 

C、

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迷走神经紧张性减弱,交感神经紧张性会加强,血管会收缩

 

D、

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迷走神经紧张性活动加强,心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血管会舒张

我的答案:B 15

知觉学习指的是通过不断的分辨操作,人的知觉辨别能力得到提高。关于知觉学习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知觉学习需要奖赏反馈

 

B、

知觉学习需要意识参与

 

C、

知觉学习是一种非陈述性记忆

 

D、

知觉学习依赖于内侧颞叶和海马体

我的答案:C 16

马赫带的存在的意义是()。(1.0分)

1.0 分

 A、

能够保护视网膜

 

B、

能够使我们看到的轮廓更加清晰

 

C、

没什么特殊意义

 

D、

使我们看到的事物更加真实

我的答案:B 17

运动的精细控制受到怎样的调节?()(1.0分)

1.0 分

 A、

基底神经不仅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性作用

 

B、

基底神经传递有直接通路

 

C、

基底神经有间接通路

 

以上全正确

D、

我的答案:D 18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海马参与中、短期记忆

 

B、

长期记忆存储于海马中

 

C、

在记忆形成时前额叶皮层促进皮质元件向海马投射

 

D、

一旦皮质元件之间建立起联系,前额叶皮层会阻断向海马投射

我的答案:B 19

()可以无损伤地看到大脑的功能活动。(1.0分)

1.0 分 

单电极记录 A、

 

B、

功能核磁共振

 

C、

内源信号光学成像

 

深度脑刺激

D、

我的答案:B 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人类耳朵外毛细胞要比内毛细胞多的多,所以外毛细胞对听神经的输入占据主导地位

 

B、

声波的机械能会转化为毛细胞膜的电压变化,引起听神经的动作电位的发放

 

C、

纤毛不同方向的牵拉造成了钾离子通道的开闭

 

D、

内毛细胞是编码声音的主要感受器

我的答案:A 21

用于人体姿势维持的结构是()。(1.0分)

1.0 分

小脑 A、  

B、

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

 

C、

脑干中的网状脊髓束

 

D、

大脑中的皮层脊髓束

我的答案:C 2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在人的大脑皮层中其实是存在一定的空白区

 

B、

听觉皮层功能区相间排列

 

C、

听觉中心周边拮抗机制,使得中心周边的频率是呈现抑制状态,起到强化的作用

 

D、

不同物种的听觉皮层位置和大小有显著差异

我的答案:A 23

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1.0分)

1.0 分

 A、

图一黑色边缘在感受野之外,感受野受到亮光刺激,中心兴奋周边抑制,总体表现为少许兴奋

 

B、

图二黑色边缘与中心区域相切,左侧少许周边致被覆盖,所以中心区完全兴奋,周边抑制区抑制作用减弱,总体表现较强兴奋

 

C、

图三黑色边缘已掠过中心区将其完全覆盖,只有少量周边抑制区受到刺激,总体表现为抑制

 

D、

以上说法均正确.

我的答案:D 24

()会导致右侧视野完全丧失。(1.0分)

1.0 分

 A、

切断左侧视神经

 

B、

切断右侧视神经  

C、

切断左侧视束

 

D、

沿中部切开视交叉

我的答案:C 25

在实验鼠体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会对皮层可塑性产生怎样的影响?()(1.0分)

1.0 分

 A、

在对单眼剥夺同时,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眼优势的可塑性增强

 

B、

在对单眼剥夺同时,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眼优势的可塑性不变

 

C、

在对单眼剥夺同时,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眼优势的可塑性减弱

 

D、

眼优势的可塑性,实质上与神经生长因子是否存在,无任何关系

我的答案:B 26

不参与小脑的LTD活动的分子是()。(1.0分)

1.0 分

 A、

G蛋白偶联受体

 

B、

乙酰胆碱受体

 

AMPA受体 C、

 

蛋白激酶C

D、

我的答案:B 27

帕金森综合征,()能够有效治疗。(1.0分)

1.0 分

多巴胺 A、

 

L型多巴

B、

 

乙酰胆碱

C、

 

D、

去甲肾上腺素

我的答案:B 28

注意力的转移发生在()。(1.0分)

1.0 分

 A、

扫视眼运动之前

 

B、

扫视眼运动过程中

 

C、

扫视眼运动之后  

D、

与扫视眼运动无关

我的答案:A 29

电信号传递的衰减与()无关。(1.0分)

1.0 分

 A、

神经树突的半径

 

B、

神经树突的长度

 

C、

神经传递是否存在分支

 

以上都是

D、

我的答案:D 30

关于经典条件反射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只有高等脊椎动物才会产生经典条件反射

 

B、

经典条件反射包括延缓条件反射和痕迹条件反射

 

C、

遗忘症病人无法建立和保持延缓条件反射  

D、

延缓条件反射和痕迹条件反射都属于陈述性记忆

我的答案:B 31

下列离子通道选择性打开时,会引起神经兴奋的是()。(1.0分)

1.0 分

通道 A、

 

通道

B、

 

C、

通道

 

D、

通道

我的答案:C 32

钠钾泵最重要的意义在于()。(1.0分)

1.0 分

消耗ATP A、

 

维持兴奋性

B、

 

C、 维持离子平衡

 

D、

建立膜内外电势差

我的答案:D 3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没有声音刺激时耳蜗会自发发生声波震动

 

B、

如果检测不到自发耳声发射,有可能外毛细胞功能出现问题

 

C、

在不打开大脑直接观察的情况下,不同的细胞类型,不同的通路位置的异常是无法检测到的

 

D、

传出神经纤维的活动会刺激外毛细胞,接着会改变外毛细胞机械特性会产生自发的声音发射

我的答案:C 34

关于基底神经节的说法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基底神经节即纹状体

 

B、

从冠状切面解剖可以观察到基底神经节的每个结构

 

C、 从矢状切面解剖可以观察到基底神经节的每个结构

 

D、

从水平切面解剖可以观察到基底神经节的每个结构

我的答案:B 35

()不是交感神经的特征。(1.0分)

1.0 分

 A、

交感神经节大都位于椎旁神经节组成的交感干内,节前纤维在交感干处换元

 

B、

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厂,兴奋时发生的反应比较弥散

 

C、

交感系统的活动比较局限,在机体处于安静状态的时候增强

 

D、

交感神经的分布很广,几乎所有器官都有交感神经的支配

我的答案:C 36

耳朵对微弱的声波是如何放大的,怎样能够克服声波在耳中由空气向液体传递带来的损失?()(1.0分)

1.0 分

 A、

通过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的长度能够增强声波强度

 

B、

鼓膜面积远大于卵窗面积,声波的传递信号会被放大

 

C、

听小骨的杠杆原理也是增强信号的原因  

ABC 都正确

D、

我的答案:D 37

有关视觉通路中的信息处理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负责处理运动信息的大细胞和负责处理形状信息的小细胞在视网膜上各自有序的分开排列,聚集在一起

 

B、

视觉皮层中的信息是被并行分级进行处理的

 

C、

视网膜上的大细胞会将信息传递到V2区的宽带区进而投射到V5区

 

D、

视网膜上的小细胞会将信息传递到V2区的窄带区进而投射到V4区

我的答案:A 38

化学突触中不包括()。(1.0分)

1.0 分

囊泡 A、

 

突触间隙

B、

 

离子通道

C、

 

缝隙连接 D、

我的答案:D 39

有关小脑的特性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小脑皮层区域包括分子层、浦金野细胞层和颗粒层

 

B、

颗粒细胞是仅有的兴奋性神经元,其它的小脑神经元都是抑制性神经元

 

C、

浦金野细胞作为一种兴奋性神经元它的功能是将信号传递到深部核团

 

D、

浦金野细胞主要接收来自平行纤维的远端信号输入以及爬行纤维的近段信号输入

我的答案:C 40

视锥细胞中存在对三种不同波长敏感的蛋白,根据这三种蛋白可将视锥细胞分为()。(1.0分)

1.0 分

 A、

红锥,黄锥,蓝锥

 

B、

红锥,绿锥,蓝锥

 

C、

橙锥,紫锥,绿锥

 

D、 红锥,紫锥,蓝锥

我的答案:B 41

关于不同种类的记忆在脑区中的定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在海马产生运动性条件反射

 

B、

在海马学习运动技巧

 

C、

在海马产生陈述性记忆

 

D、

在海马产生非陈述性记忆

我的答案:C 4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树突的形状、结构和分布不是随意的,它形成的背后符合生理特性,是有计算且有意义的

 

B、

电信号的传递在神经元中由外到内和由内到外传递效果是不同的

 

C、

兴奋性电信号和抑制性电信号共同作用在突触后有可能整合表现为无信号

 

D、

两种不同分支的信号在突出后整合是线性叠加的 

我的答案:D 43

关于视觉皮层的描述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灵长类的初级视觉皮层为17区,位于大脑的前额叶

 

B、

初级视觉皮层可用尼氏染色法进行染色

 

C、

初级视觉皮层分为5层,每一层都含有神经元

 

D、

初级视觉皮层从白质开始依次命名为I层~VI层

我的答案:B 44

陈述性记忆的长时程增强效应(LTP)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LTP可在海马的前穿质通路、苔状纤维通路、Schaffer侧支通路上被诱导

 

B、

LTP可被快速诱导,一串高频电脉冲即可使突触传递效率成倍增加

 

C、

LTP一旦被诱导就可以稳定持续数个小时活更长时间

 

D、

LTP是记忆改变的唯一神经机制

我的答案:D 45

电突触具备()特点。(1.0分)

1.0 分

突触延迟 A、

 

B、

神经递质释放

 

C、

前膜与后膜相互独立隔绝

 

D、

信号可双向传递

我的答案:D 46

关于眼部病变的相关疾病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青光眼患者的房水压高导致视神经离开眼球,视神经轴突萎缩

 

B、

视网膜剥离症患者会对光照和阴影产生错觉

 

C、

色素性视网膜炎是一种与基因突变有关的疾病,表现为渐进的光感受器退行性病变

 

D、

患有黄斑退化的病人首先表现为周边视觉和夜视的丧失,随后会可能完全致盲

我的答案:D 47 离子通道是()。(1.0分)

1.0 分

多糖大分子 A、

 

磷脂分子

B、

 

C、

蛋白质复合物

 

D、

核糖核酸大分子

我的答案:C 48

关于LGN两种放电方式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神经元膜电位处于相对超极化状态时表现为持续型放电

 

B、

神经元膜电位处于相对超极化状态时表现为爆发型放电

 

C、

细胞爆发型放电的原因是T型钙通道打开从而引起足够大的钙电流

 

D、

细胞持续型放电时T型钙通道关闭

我的答案:A 49

关于注意力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注意力的控制由右侧后顶叶实现

 

B、

注意力的实施由右侧额叶和顶叶控制实现

 

C、

选择性注意使得事物更容易被检测

 

D、

选择性注意可以缩短行为反应时间,即加速行为反应

我的答案:B 50

听觉系统上行传递顺序是()。(1.0分)

1.0 分

 A、

耳蜗-上橄榄核-耳蜗复核-外侧丘系-听皮层

 

B、

耳蜗-上橄榄核-外侧丘系-耳蜗复核-听皮层

 

C、

耳蜗-耳蜗复核-上橄榄核-外侧丘系-听皮层

 

D、

耳蜗-耳蜗复核-外侧丘系-上橄榄核-听皮层

我的答案:C

二、 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在超出关键期之外如果有成熟的技术手段将抑制性神经元在特定时间植入损伤脑区,在这些抑制性神经元成熟时进行矫正,则脑部丧失的功能是有可能恢复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蜗管里面是内淋巴液,鼓阶里面是外淋巴液。()(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整体优先”原则优先关注整体趋势,同时也存在从高级皮层向下的反馈投射来识别具体细节。()(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毛细胞暴露的环境是内淋巴液,在机械敏感钾通道打开的时候,钾离子外流引起超极化。()(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在肌肉训练的过程中长跑主要锻炼的是快速收缩易疲劳型(FF)运动单位。()(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脊髓小脑对应的核团主要负责运动的协调,使得躯体与目标之间可以进行实时比较。()(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7

特定的大脑核团执行特定的任务,它的病变造成功能丧失,表现的症状是相似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视网膜具有双重性,暗视视网膜只使用视杆细胞,而明视视网膜主要使用视锥细胞。()(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反射运动无需意识介入,也完全不会受到意识的影响。()(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自主神经系统传出纤维必须要经过一个外周神经节交换神经元之后再支配效应器官。()(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当眼球病变导致眼内压升高时,猫的X、Y细胞对视觉刺激的反应均有下降且下降程度相类似。()(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现代科学技术可以用光来控制神经细胞的反应,可以控制特定的大脑核团。()(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电突触是人脑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突触形式。()(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传统的东方人和西方人对家庭和亲人的看法有所不同,它们可以在特定的脑区找到不同的激活方式。()(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钙离子作为时空同步检测器在小脑的LTD中发挥作用。()(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声音高低与音调高低与振幅有关。()(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ET)被广泛应用于注意力脑机制的研究。()(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海兔的缩腮反射可以被5-HT受体、第二信使以及PKA调节,使得该反射反应敏感化。()(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影响电信号的总和因素包括兴奋抑制整合,树突分支增和,传递方向的影响,离子通道分布的影响。()(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大脑皮层CA1区锥体细胞中包含两类受体:AMPA受体和NMDA受体,这两种受体都是(1.0分)

的通道。()

1.0 分

我的答案: ×

21

运动系统与视觉系统处理信息的方式类似,都是先获取信息的摘要之后再经过大脑自下而上地分析最终做出反应。()(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2

LGN方向敏感性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获得。()(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3

脑的生物电信号可以被用来解读,从而控制机器。()(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4 对正常人和遗忘症病人同时进行镜像反转英文单词阅读的训练,发现病人的认知技巧明显不如正常测试者。()(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5

皮肤深处的环层小体,是可以检测到很轻的触摸的感觉。()(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6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一旦建立就不会改变。()(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7

视网膜中主要的光敏细胞是光感受器。所有其他细胞仅通过与光感受器的直接或间接的突触联系受到光的影响。()(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8

不同传入神经纤维的传递速度是不同的,(1.0分)

神经纤维传到速度快于

神经纤维。()

1.0 分

我的答案: √

29

声音信号从两个耳朵传入上橄榄核后的传递路径是相同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0

神经元接受两个的独立的时间上接近的刺激后,突触后电位是呈现一个非线性的叠加状态。()(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1

快速收缩易疲劳型运动单位、快速收缩抗疲劳型运动单位以及慢速收缩抗疲劳型运动单位在大多数肌肉中同时存在,但三种运动单位在不同的肌肉中所占比例不同。()(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2

氯离子和钠离子一样,膜外浓度高于膜内浓度,钠离子平衡电位为正,但是氯离子的平衡点位是负值。()(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3

乙酰胆碱与N型受体结合,结构改变使丝氨酸和苏氨酸负电基团暴露在通道中心处,所以该通道能够使合适的阳离子顺利通过,包括钠离子的内流和钾离子的外流。()(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4

具备生命特征的所有动物都有大脑。()(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5

基底神经节接收来自脊髓的感觉信号输入。()(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6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位点。()(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7

抑制神经元在关键期对大脑皮层功能可塑性是非常重要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8

半侧空间忽视的病人一侧初级视觉皮层严重受损因而无法接收视觉信号。()(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9

体感皮层和各器官所占比例并不成对应关系,人类的嘴唇在皮层中所占的面积是很大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0

视觉关键期指在动物发育早期特定时间内,视觉经验变化能引起视觉皮层功能快速的显著变化,当视觉变化在关键期内该功能变化为可逆的,在关键期之外的变化则转变为终身不可逆。()(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1 信号从细支到粗支的传递过程中,衰减率增大。()(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2

视网膜的输出可以完全忠实地反应出当前的光强度。()(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3

离子通道可以让所有离子通过。()(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4

中央沟将大脑分为前后紧邻的两个部分,前部为运动皮层后部为体感皮层。()(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5

亨廷顿病影响的是间接通路,影响刺激到苍白球外侧途径,其抑制性减弱最终表现是兴奋性增强。()(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6

HM症患者在海马体功能完全丧失(切除或损毁)后无法形成任何新生记忆。()(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7 在间接通路中,在尾核和壳核处刺激,抑制经苍白球外侧, 再到苍白球内侧,再到丘脑复合体,最终表现为兴奋。()(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8

裂脑人是由于外科手术造成两侧大脑相互独立工作。()(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9

小鼠的桶状皮层,是一个脑区对应小鼠一根胡子,由此可以判断胡须对小鼠的生理作用很大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50

所有的感觉信息,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等,都要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到大脑中。()(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第三篇:神经内科考试

步态:单侧皮脊束损(痉挛性偏瘫步态),双侧皮脊束损(痉挛性截瘫步态,剪刀样),PD(慌张),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摇摆,鸭步),肺总神经损、脊髓灰质炎(跨域步态,鸡步)

感觉障碍分型:神经干型、后根、髓内(后角、后索、侧索、前联合、半切、横贯、丘脑、内囊、皮质型

吉兰芭蕾综合症分型:经典型、FISHER综合症、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脑神经病 黄斑回避:枕叶视中枢损害→一侧完全损害引起偏盲,偏盲侧对光反射存在,同侧视野的中心部常保存

瞳孔对光反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中脑顶盖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

瞳孔括约肌

阿-罗瞳孔:两侧瞳孔较小、不等,边缘不整,光反消失而调节反射存在。神经梅毒 Bell征:面神经核及核以下周围神经瘫,用力闭眼时眼球向外上方,显露白色巩膜 Hunt综合征:膝状神经节损,周围性面瘫+舌前2/3障碍,伴听觉过敏、耳后头痛及外耳道疱疹 真性球麻痹:声嘶、饮水呛、吞咽困难。有咽部感觉障碍、下颌反射正常、咽反射消失、舌肌萎缩,无强哭强笑、病变在舌咽、迷走核(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咽反射存在,双锥体束征,为假性球麻痹)

质、脊丘系(深:薄楔束)—腹后外侧核

颈动脉缺血:眼A交叉瘫、Horner交叉瘫、主侧半球出现失语症/非主侧体相障碍 椎动脉缺血:发作性跌倒、短暂性全面遗忘、双眼视障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 急性脊髓炎:肢体瘫痪、感质类固醇、免疫球蛋白、VB 脊髓空洞症:短上衣样分布痛温觉丧失,触觉、深感觉正常,肌无力,肌张力减,反射减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额叶眶部、颞叶内侧、边缘系统。脑实质出血性坏死

核性眼肌麻痹:双侧、脑干临近损害、分离性眼肌麻痹 视中枢与动眼神经核之间的内侧纵束上行纤维。双眼向病变对侧注视时,患侧眼球不能内收,对侧眼球外展时伴震颤,辐辏反射正常。 后核间性眼肌麻痹:脑桥侧视中枢与展神经核之间的内侧纵束下行纤维。双眼向病变同侧注视时,患侧眼球不能外展,辐辏反射正常。 复视、反射运动存在

皮质损害→刺激性病灶:双眼凝视健侧、破坏性病灶:双眼凝视患侧。

脑桥损害→刺激性:双眼凝视患侧、破坏性:凝视健侧。 异动症:不自主舞蹈样、肌张力障碍样动作,累及头面、四肢、驱干,有剂峰/双相异动症、肌张力障碍 延髓空洞症、颅底肿瘤 基底动脉尖综合症: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觉醒和行为障碍、可伴记忆丧失、对侧皮质盲,少数可出现大脑脚幻觉

丘脑综合症:丘脑膝状体动脉闭塞,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以深感觉为重,自发性疼痛、感觉过度、轻偏瘫、马尾圆锥)、末梢、脑干、

脊髓半切综合征:同侧上运动N元瘫、深感觉、精细触觉障碍、血管舒缩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Charcot三主征:眼球震颤、意向性震颤、吟诗样语言 Fisher综合征:共济失调,眼外肌麻痹,肌反射小时。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延髓旁正中综合征

大题:

1、脑出血ICH: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

病因: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微小动脉瘤形成。常见部位是壳核,也见丘脑、尾状核头、脑叶、脑干出血。 表现:常活动发病,进展迅速。CT高密度。

阿尔兹海默病AD:发生在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识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表:记忆障碍、失语/用/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病因:脑内β淀粉样蛋

交叉瘫:病灶侧脑神经周围性瘫痪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和感觉障碍 Broca失语:表达性/运动性失语,优势侧额下回后部Broca区病变,临表:口语表达障碍突出,谈话为非流利型,找词困难,口语理解相对保留,复述命名阅读书写有不同程度损害。

脊髓压迫症:是一组椎管内

前区→E-W核→动眼神经→Dejerine:①同侧舌肌瘫痪及萎缩(舌下神经);②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锥体束);③对侧肢体深感觉障碍(内侧丘系)

脑桥被盖下部综合症:①同侧展神经、面神经麻痹;②眼球震颤、同侧注视不能(内侧纵束);③同侧偏身共济失调(小脑中脚);

急性期→①一般护理(温和缓慢控制血压、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处理吞咽困难);②溶栓治疗;③抗凝治疗(肝素、低分子量肝素,INR达到2.0~3.0);④降纤治疗;⑤抗血小板聚集治疗;⑥神经保护治疗(胞磷胆碱)

溶栓适应症:①18-80岁;

白异常沉积。神经炎性斑、神经原纤维缠结、广泛神经元缺失、颗粒空泡变性、血管淀粉样变

表现:①早期(记忆障碍);②中期(计算障碍、精神障碍、人格改变);③晚期(锥体系+锥体外系体征)。 鉴别:①血管性痴呆(急性起病,波动性进展或阶梯型或椎骨占位性病变所引起的脊髓受压综合征,随病变仅占出现脊髓半切综合征和横贯性损害及椎管梗阻,脊神经根和血管可不同程度受累

脊髓休克:横贯性脊髓损伤早期出现,肢体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2-4周恢复期,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

味觉障碍,泪腺唾液腺分泌浅感觉:脊根N节—后角灰④对侧痛温觉障碍(脊髓丘 脑侧束);⑤触觉、位置 觉、振动觉减退(内侧丘系)红核综合征Benedikt:同侧 动眼神经麻痹,累及黑质见 对侧震颤、强直,累及红核 见对侧舞蹈、手足徐动及共 济失调。

②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1w不易止血动脉穿刺 ②3m活物rt-PA在4.5h内、尿脑梗或心梗史 ③严重心肝激酶在6h内;③脑功能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损害体征持续超过1h且严④体检见活动性出血或外重;④脑CT以排除颅内伤 ⑤已口服抗凝药,且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INR>1.5or48h内接受过肝死;⑤知情同意。

素 ⑥血小板<100×溶栓禁忌:①既往颅内出109/L,血糖<2.7⑦收缩压血、3m颅脑外伤、3w胃肠180,舒张压100⑧妊娠⑨不泌尿出血、2w大外科手术、

合作。

恶化,多见卒中史,影像见性NMDA受体拮抗剂) 血管病变,病理见脑血管病PD: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变,多为缺血性); ②路易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静体痴呆(三主征→波动性认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知功能障碍、反复发生的视缓和姿势步态异常。

幻觉、自发性锥体外系功能发病机制:皮层→纹状体→障碍。病理见神经元胞浆内间接通路抑制(↓)、直接路易小体形成。)

通路兴奋→GPI-SNR→丘脑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美→皮层→锥体系。

金刚(中低度亲和、非竞争病理: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出现病理反射,肌力恢复常③感觉异常(lhermitte征,始于下肢远端,逐步上移 被动屈颈刺痛/闪电感,背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部放射) ④共济失调(晚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期charcot三主征)⑤精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累及神症状、认知功能障碍 ⑥侧脑室、丘脑、皮质下、幕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⑦发作下、视神经、脊髓、脑干、性症状

小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脑脊液IgG指数定量,IgG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寡克隆带定性。治:皮质类①眼球震颤、旋转性、核间固醇

性眼肌麻痹 ②肢体无力

Weber综合征(大脑脚综合

觉障碍、尿便障碍。治:皮

2、癫痫:多种原因导致的大脑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发作性、重复性、短暂性、刻板性。临床上每次发作或每种发作的过程称为痫性发作。由特定症状和体征组成的特定癫痫现象称为癫痫综合征。

分类:部分(单纯/复杂)

大量变性丢失,残留的神经元胞浆中有Lewy小体形成。 临床表现:①静止性震颤(首发,上肢远端开始,不对称性,搓丸样,静止时明显,紧张时加剧,随意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②肌强直(铅管样、齿轮样);③运动迟缓(面具脸);④姿势步态异常(慌张步态);症,动眼N交叉瘫)损动眼N和锥体束,中脑支闭塞,同侧动眼神经麻痹(瞳孔散大,外直肌上斜肌正常),对侧偏身包括中枢性面部、舌肌瘫痪,上下肢瘫痪(锥体束损)。

脑桥腹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见于小脑下前A阻塞)损展/面、锥体束、脊丘束、内侧丘系,

前核间性眼肌麻痹:脑桥侧

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阵挛性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性发作、失张力性发作)

药物治疗:①用药时机(一旦确诊);②根据发作类型选药:非典型失神(乙琥胺/丙戊酸)、全身型(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妥英钠)、部分性(卡马西平、苯妥英

⑤其他症状(自主神经、抑

郁、认知) 治疗:综合治疗、药物为主、改善症状、延缓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①多巴替代药物:美多巴(左旋多巴+苄丝肼),后者为外周DA脱羧酶抑制剂,副作用为周围(消化不适、心律失常低血压、尿潴留、脑桥支闭塞①病灶侧展神经麻痹(不能外展)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②对侧中枢性偏瘫(锥体束损害);③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

闭锁综合征:脑桥基底部病变,脑桥支双侧闭塞,三叉神经、展神经以下颅神经的运动神经瘫痪、四肢瘫痪。上行网络完好,感觉保留,

核上性眼肌麻痹:双眼、无

钠)、强制性(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典型失神&肌阵挛(丙戊酸)③决定剂量与规则用药;④单一/联合用药;⑤服药原则;⑥药物浓度监测指导用药;⑦注意观察副作用(卡马西平→骨髓、丙戊酸→肝);⑧终止治疗的时机;⑨不可强求完全控制发作。

便秘)、中枢(开关现象、运动障碍、精神症状)、剂末恶化。

②抗胆碱药:安坦,副作用见副交感阻滞,有口干、唾液和汗腺分泌减少、瞳孔扩大、调节功能不良。

③左旋多巴促突触末梢释放药物:金刚烷胺。

④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意识清醒,语言理解无障碍。①病人完全处于缄默不动状态,无自发语言,貌似昏迷;②眼睑及眼球能垂直运动(动眼滑车N保留),以睁闭眼动作或眼球运动与外界交流;③病人面无表情、不能张口伸舌,四肢瘫痪,病理征阳性;④有正常睡眠周期;⑤大小便失禁;⑥脑电图正常。

继发三叉N痛:多发性硬化、共济失调、舞蹈-手足徐动

难治性癫痫:治疗2年以上,行心肺功能支持;②立即终分别应用3种一线抗癫痫止发作以减少对脑部神经元药,且血药浓度在正常范围的损害;③寻找并尽可能以内,每月仍有4次以上发去除病因及诱因;④处理作称为

并发症。

:连续发作

3、定义:一种以认知功能之间医师尚未完全恢复又频障碍为核心症状,后天获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5得、进行性加重的临床综合分钟以上未自行停止。治疗症。老年性痴呆≥65岁。

①保持稳定的生命体征、进

克索、溴隐亭。

病;某些部位病变

⑤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

MAO-B:司来吉兰,抑制神经元内多巴胺分解。

⑥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COMT:恩托卡朋,抑制左旋多巴外周代谢。 周围神经病变原因:免疫相关性;遗传;营养代谢;药物好中毒;感染;系统性疾Wallenberg syndrome:延眼球内陷、面部无汗,交感髓背外侧,小脑后下A①眩神经下行纤维);⑤交叉晕、恶心、呕吐、眼震(前性偏身感觉障碍,同侧面部庭神经核);②病灶侧软痛温觉丧失(三叉神经脊腭、咽喉肌瘫痪,吞咽困难、束)、对侧偏身痛温觉丧失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脊髓丘脑侧束)。

咽反射消失(疑核、舌咽迷走神经);③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脊髓小脑束,小脑半球);④Horner综合征(瞳孔缩小、眼睑下垂、

【癫痫持续状态】

第四篇: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09临床C班流行病学考试复习重点

整理:成玄璇

结语:以下内容为老师在最后一次课上强调的内容加之前上课所讲的重点。本科目考试为本学期最后一门考试,至此我也为各位完成了总共六门课的复习重点整理,感谢大家五年的支持和理解!祝各位一切顺利!祝愿09临床的每一位有所收获、继续奋斗。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P1)

▲流行病学的工作步骤(三大任务与此类似):揭示现象(对应描述性研究)、找出原因(对应分析性研究)、干预措施(对应实验性研究)。

▲按设计类型分类:

┍描述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永远不能下因果结论!实验性研究可以下因果结论,但可能不合伦理! ▲队列研究难以避免失访偏倚;病例对照研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适用于罕见病研究,按目的分两类——探索性、检验性。

▲健康工人效应在队列研究出现;入院率偏倚、奈曼偏倚是选择性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出现。

▲一个完整的实验性研究一般应具备四个基本特点:设立对照、随机分组、人为干预、前瞻追踪。(P6)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群体的观点、比较的观点、概率论的病因观、社会医学的观点、预防为主的观点。(书P6-7上老师修正后的五点)

▲流行病学使临床医学从经验医学走向循证医学!

▲疾病的分布(三间分布):指某病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及不同时间的发病、死亡及患病水平等。(P11)

▲疾病的分布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发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计算公式:

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k=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P11-12)

▲发病率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等,可直接用于病因研究!

▲罹患率=(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k=100%或1000‰)(P12)

▲罹患率一般多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的发病频率!(P12)

▲患病率=(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

(k=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P12)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①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内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的综合,而发病率的分子则为一定时期内暴露人群中某病的新发病例数;②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的静态指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发生情况的动态指标。(P12)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联系:患病率=发病率×病程(P13)

▲实际应用中,患病率对于病程短的疾病价值并不大(P13)

▲感染率=(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P13)

▲续发率也称家庭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家庭中易感接触者中的二代病例数/家庭中易感接触者总数)×100% (P13) ▲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

(k=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P14)

▲病死率=(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的人数)×100%(P14)

▲当用病死率作为指标评价不同医院的医疗水平时,应注意不同医院入院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医院医疗设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P14)

▲生存率反映死亡危险

n年生存率=(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开始随访的病例数)×100%(P15) ▲做题时请注意构成比和率的误用!

▲散发: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P15)

▲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P15) ▲大流行:有时某病的流行在短期内可越过省界波及全国甚至超出国界、洲界。(P15) ▲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P15)(特点:短时间、小范围、大量相似病例)

▲出生队列分析:所谓出生队列分析是指对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在不同年龄阶段某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进行的分析,以了解发病或死亡随年龄而变化的趋势和不同出生队列的暴露特点对发病或死亡的影响。从书上P21的图2-4这条曲线中我们可以看到规律:出生年代越晚,肺癌死亡率上升速度越快,表明这些出生者暴露于致病因素的时间可能更早,暴露量可能更大,所以出生对列分析法能更正确地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并澄清了横断面分析曲线中男性肺癌死亡率从70岁开始呈下降趋势的假象。(P21)

▲移民流行病学:是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P23)

▲移民流行病学中如何判断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哪个因素更大?

eg1:研究表明,胃癌在日本高发,而在美国低发。在美国出生的美籍日本人胃癌死亡率低于日本本土居民而逐渐接近美国当地白人,说明胃癌的发病受环境因素影响为主,即在日本有胃癌的高发因素,移民一旦离开日本的环境,不再受这类因素的影响,死亡率即下降。肠癌表现为美国白人的死亡率远高于日本人,而日本移民中该疾病的死亡率同样高于日本本土居民而接近于美国当地白人,也说明环境因素在该疾病的发病中起主要作用。

eg2:对移居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国人调查发现,15岁以上男性鼻咽癌死亡率为15.4/10万,而美国人为0.57/10万。华人第一代男性鼻咽癌死亡率为美国人的34倍,第二代男性鼻咽癌死亡率为美国人的21倍。我国鼻咽癌高发的广东人移居上海多年后鼻咽癌死亡率仍然显著高于上海当地人,显然遗传因素在鼻咽癌的发病上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病因:就是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当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中发生该种疾病的概率就下降。(P25)

▲病因模型之三角模型:宿主、环境、动因三要素;轮状模型:最中间是遗传内核,往外一圈是宿主,最外圈有三点——社会环境、生物环境、理化环境。(P26)

▲偏倚:又称为系统误差,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包括研究设计、实施、分析和推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对暴露因素与疾病关系的错误估计,系统地歪曲了两者间的真实联系。(P31-32)

▲偏倚一般分为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P32)

▲混杂偏倚:指流行病学研究中,在估计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时,受到一个或多个既与研究的疾病有密切关系,又与暴露因素有密切联系的潜在危险因素的影响,从而歪曲(低估或高估)了所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P33)

▲常用的控制混杂的方法包括:限制条件、配比、随机化和多因素分析等。(P33)

▲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关联的强度(一般而言,关联的强度越大,则研究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因果关系可能性就越大)、关联的时间顺序(“因”一定先于“果”)、关联的特异性、关联的可重复性、剂量-反应关系、因素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关联的生物学合理性、实验证据、相似性。(P34-35)

▲现况调查又称为横断面研究,由于其主要使用患病率指标所以又称为患病率研究或现患研究。(P40)

▲样本足够代表整体需要满足:1.随机抽样方法2.足够大的样本量

▲现况调查研究类型包括:普查、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抽样方法包括: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多级抽样。(P41-42)

▲生态学研究:是描述性研究中的一种,它是以群体为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在群体的水平上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某种疾病的频率,研究某种因素与某种疾病之间的关系。(P51-52)

▲生态学谬误:生态学研究是以由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无法得知个体的暴露与效应(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关系,得到的资料是群体的平均水平,是粗线条的描述,因此会削弱变量之间的联系,同时存在的混杂因素等原因会造成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从而产生了生态学谬误,它是生态学研究最主要的缺点。(P53) ▲暴露:指接触过某种物质,具备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

▲发病密度:以人时为单位计算出来的发病率带有瞬时频率性质,即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速率。(P64)

▲RR值:相对危险度,是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率之比,反映暴露与发病或死亡关联强度的最常用的指标。(P64)

▲AR值:归因危险度,是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与对照组发病或死亡率相差的绝对值,说明发病或死亡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强度。(P65)

▲RR值和AR值的区别:如上。另外,RR说明暴露者与非暴露者比较发生相应疾病危险的倍数,具有病因学的意义;AR则是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率,亦即消除该暴露因素,所能减少的疾病发生率,它在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更大。(P65)

▲队列:表示具有某种共同暴露的一组人群。(P54)

▲队列研究的特点:时间上是前瞻性的,属于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按暴露与否进行分组,是从“因”到“果”的研究。(P54-55)

▲队列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资料可靠,回忆偏倚较小;可以充分而直接地分析暴露的病因作用;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随访观察过程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能对一种暴露因素所导致的多种疾病同时进行观察,分析一种暴露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局限性:研究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较多,其组织与后勤工作也相当艰巨,不易实施;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由于随访时间较长,研究对象不易保持依从性,容易产生失访偏倚;在随访过程中,未知变量引入人群,或人群中已知变量的变化等,都可使结局受到影响,使分析复杂化。(P69)

▲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回顾性、由果到因的研究、观察法、一般不能验证病因。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按照设计要求,根据是否患有所要研究的某种疾病或出现研究

者所感兴趣的卫生事件,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核查病史,收集两组人群过去某些因素暴露的有无和(或)暴露程度,以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比例或暴露程度的差别。(P70)

▲匹配:又称作配比,是指所选择的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P72) ▲病例选择的基本原则有两个:代表性、诊断明确。(P73-74)

▲OR值:是指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该因素的暴露比值之比,反映了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例为对照组的若干倍。(P78)

▲回忆偏倚是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偏倚之一,因为病例对照研究主要依据研究对象对过去暴露史的回忆而获取信息。(P84)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适用于罕见的、潜伏期长的疾病研究;相对更节省人力、物力、经费和时间,并且较易于组织实施;适用于多种暴露因素与某一种疾病关联的研究,也可进行多种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研究;不仅应用于病因的探讨,也可用于研究药物的不良反应、疫苗免疫学效果的考核及暴发调查等。

局限性:不适用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易发生各种偏倚;难以确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顺序;不能直接计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P84-85)

▲国际上关于新临床试验的分期:Ⅰ期——临床药理学毒理学研究;Ⅱ期——疗效的初步临床研究;Ⅲ期——全面的疗效评价;Ⅳ期——销售后的监测。

▲关于安慰剂对照:或称阴性对照,药物常具有特异和非特异效应,为了排除后者的干扰,常用安慰剂作对照。安慰剂常用没有任何药理作用的淀粉、乳糖、生理盐水等制成。使用安慰剂对照时要注意两点:要求安慰剂的剂型和外观尽量与试验药物相同,而且对人体无害,以利于盲法试验;要掌握安慰剂的使用指征,此种对照由于患者未得到治疗,故应局限于研究那些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方法的疾病,或在使用安慰剂期间,对病情和预后基本没有影响,否则不应使用安慰剂对照。(P91)

▲临床依从性:指患者在临床试验中执行医嘱的程度。(P94)

▲现场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均是以社区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在现场环境下进行的干预研究,但前者接受干预措施的基本单位是个人,后者接受干预措施的基本单位是整个社区,或某一人群的各个亚人群。(P95)

▲筛检试验和诊断试验的区别:

目的不同:前者区别无症状的早期病人、病人及健康人,后者区别病人与可疑有病但实际无病的人;

对象不同:前者健康或表面健康的人,后者患者或可疑患者;

要求不同:前者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后者科学、准确;

费用不同:前者一般应使用简便、价廉的方法,后者一般在医院内进行,花费较高; 结果处理不同:前者阳性者须作进一步的诊断或干预,后者阳性者要给予治疗。(P99) ▲基本条件:1.筛检方法2.确诊方法3.有效的治疗手段

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将导致卫生资源浪费。

▲诊断试验检测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结果的关系:

诊断试验金标准合计

患某病未患某病

阳性真阳性a假阳性ba+b

阴性假阴性c真阴性dc+d

合计a+cb+dN(P105)

▲真实性——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P105)

▲灵敏度(Se)=(a/(a+c))×100%(P105)

▲假阳性率=(c/(a+c))×100%(P106)

▲特异度(Sp)=(d/(b+d))×100%(P106)

▲假阳性率=(b/(b+d))×100%(P106)

▲阳性似然比(LR+)=真阳性率/假阳性率=[a/(a+c)]/[b/(b+d)]=Se/(1-Sp)(P106) ▲阴性似然比(LR-)=假阴性率/真阴性率=[c/(a+c)]/[d/(b+d)]=(1-Se)/Sp(P106) ▲约登指数(r)=(灵敏度+特异度)-1=1-(假阳性率+假阴性率)(P106) ▲约登指数也称正确诊断指数,为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1。(P106)

▲一致率和Kappa检验既可以评价诊断试验的准确性又可以评价其可靠性(P107) ▲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将会降低;反之,提高特异度,灵敏度将会降低。(P107) ▲可靠性——稳定程度(P108)

▲变异系数CV=测定值均数的标准差/测定值均数×100%(P108)

▲并联试验可以提高灵敏度,降低特异度。(P112)

▲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特异度。(P112)

▲领先时间偏倚:是由于筛检的时间和临床诊断时间之差,被解释因为筛检而延长的生存时间。(P113)

第五篇:传染病学考试重点缩印

【机会性感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定寄生部位而到达其它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损伤。如大肠杆菌进入泌尿道或呼吸道。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每一个传染病的潜伏期都有一个范围,并呈常态分布,是检疫工作观察、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 【潜伏期临床意义】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每一个传染病的潜伏期都有一个范围,并呈常态分布,是检疫工作观察、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潜伏期相当于病原体体内定位、繁殖和转移、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潜伏期的长短一般与病原体的感染量成反比。如果主要由毒素引起病理生理改变的传染病,则与毒素产生和播散所需时间有关。 【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

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饮宜食宜清淡宜消化,【伤寒临床表现特征】(潜伏期7-14天)初期、极期、缓适当补充维生素,热量不足者应静脉补充葡萄糖。避免饮酒解期、恢复期 和应用损害肝脏药物,辅以药物对症和恢复肝功能,药物不极期:①高热(多为稽留热)②中毒性脑病(无欲貌)③消宜过多,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一般不采用抗病毒治疗,急性化道症状(食欲不振)④循环系统症状(相对缓脉)⑤皮疹丙型肝炎,早抗病毒治疗,早期应用干扰素可减少慢性化,(玫瑰疹)⑥肝脾肿大(中毒性肝炎) 加用利巴韦林口服,可增强疗效。②轻度肝炎1)一般治疗:【伤寒细菌学检查】①血培养:第1~2周,阳性率最高。隔离(甲、戊肝病后3周,乙肝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适阴转)、合理休息、饮食、补充营养、维护酸碱、心理平衡用于抗菌药物治疗者2)对症治疗①非特异性护肝药:维生素、、肝泰乐②降酶【伤寒药物疗程】第三代喹诺酮类:诺氟,左旋氧氟,氧星,3)抗病毒治疗:α环丙14天(带菌者: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氨苄西林或阿干扰素、核苷类似物4莫西林4--6周,胆囊切除) 维化治疗【伤寒控制传染源】①早隔离治疗体温正常后第15天才解除隔离或尿、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②带菌者调离饮食服型肝炎疫苗、HBIG 务业,并及早治疗。接触者医学观察15天。 【抗病毒适应证】①HBV DNA≥105 拷贝/ml(HBeAg阴【霍乱流行特点】①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②性者≥104拷贝/ml)②ALT≥2×正常上限(ULN)③如ALT传播途径:常引起<2×ULN,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 HAI≥4,或≥G2炎症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③易感人群:人群普遍坏死④丙型肝炎HCV RNA阳性(治慢乙指征:HBV复制、月为多⑤血清ALT异常。治慢丙指征(+)和/或抗-HCV(+) 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与Ol群及非Ol群其他弧菌感染无【α干扰素禁忌证】①血清胆红素升高>2倍正常值上限②交叉免疫力;地区分布先沿海,后内陆。碱性环境中生长繁失代偿性肝硬化③自身免疫性疾病④有重要脏器病变 殖快,革兰阴性,有鞭毛。 【α干扰素不良反应】①类流感综合征②骨髓抑制,粒细胞【霍乱发病机制】①机体胃酸分泌程度②霍乱弧菌的数量和血小板减少③神经精神症状,如焦虑、抑郁、兴奋、易怒、致病力。霍乱弧菌--小肠--TCPA(毒素协同调节菌毛A)--精神病④失眠、轻度皮疹、脱发 ⑤出现少见的不良反应如粘附于小肠上段粘膜上皮细胞的刷状缘--大量繁殖,并产生癫痫、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肺炎和心律失常等时,应停药观霍乱毒素---细胞内cAMP浓度持续升高,一方面使杯状细察⑥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胞分泌粘液微粒形成米泔状大便;另一方面隐窝细胞分泌,溶血性贫血、风湿性关节炎、Ⅰ型糖尿病等。抑制绒毛细胞吸收引起严重水样腹泻【人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某些感染禽类亚型中的一些毒【霍乱临床特点】潜伏期 :l~3d(数小时~7d);大多急株(H5N

1、H9N

2、H7N7)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O139型霍乱弧菌引【医学观察病例】有流行病史,1周内出现临床表现。与人起的霍乱症状较重;埃尔托生物型所致者轻型和隐性感染较禽流感者有密切接触,在1周内出现临床表现。 多。吐泻期:①腹泻:无痛性剧烈腹泻,不伴里急后重;黄【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史和临床表现,采用甲型流感病毒H色水样、米泔样水便或洗肉水样血便,无粪臭;大便量多次亚型单克隆抗体在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尸检肺标本中查到频。②呕吐:先泻后吐,喷射状,次数不多,少恶心,呕吐相应特异性抗原,或RT--PCR扩增出H亚型基因。 物初为胃内容物继之为水样或米泔水样脱水期:脱水、肌肉【临床诊断病例】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但无法进一步取得临痉挛、低血钾、尿毒症、酸中毒、循环衰竭 床检验标本或实验室检查证据,而与其有共同接触史的人被【干性霍乱】起病急,未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迅速有中毒诊断为确诊病例,并能够排除其他诊断者。 性休克,死亡率高。 【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者呼吸道分泌【霍乱常见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肺水肿 物或尸检肺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RT--PCR检测到【霍乱预防措施】禽流感H亚型病毒基因,且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后6天,隔日粪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接触者严格检度恢复期较发病初期有4倍或以上升高者。 疫5天,留便培养并服药预防);切断传播途径:做好“三【人禽流感抗病毒治疗】①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管(水源、粪便、食物)一灭(灭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乙胺)抑制复制②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既达菲)抑惯;提高人群免疫力(霍乱疫苗)。 制复制和减弱致病力【流脑临床分期】普通型(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血症期、脑膜脑炎期、恢复期)、爆发型(暴发型休克型、病毒(负性单链RNA)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暴发型脑膜脑型、混合型)、轻型、慢性型。 疫源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全身小血管广泛损害,临床以发【脑膜脑炎期临床表现】普通型①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热、休克、充血出血及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现,持续2-5天②发热、感染中毒症状③中枢神经系统症【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典型三主症:发热,出血和肾状:颅高压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脑膜刺激症:颈项脏损害 强直、Brudzinski征和Kernig征阳性;脑炎症状:谵妄、①发热期:三痛(头痛、眼眶痛、腰痛)毛细血管损害征(充抽搐、神志障碍。爆发型①脑实质损害严重:昏迷②脑疝形、全身中毒症状、胃肠道症成:枕骨大孔疝,天幕裂孔疝③呼吸衰竭④局限性神经系定状、中毒性神经精神症状、肾损害②低血压休克期:持续时位体征 间长短与病情轻重、③少尿【流脑诊断必备特征】细菌培养(或流脑特异性血清免疫学期:少尿<400ml/24小时,无尿<50ml/24检查阳性)金标准。 【流脑诊断依据】凡在流行季节突起高热、头痛、呕吐,伴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出血现象加重④多尿期(移行期:神志改变,体检发现皮肤、黏膜有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每日尿量400--2000ml,血BUN阳性者,即可作出初步临床诊断。脑脊液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因并发症而猝死;多尿早期每日尿量超过2000ml;多尿后诊断,确诊有赖于细菌学检查。免疫学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期:每次尿量超过4000--8000ml若从其血液、脑脊液或其它未污染体液中分离到奈瑟脑膜炎致继发性休克,可低血钠、低血球菌,则为确诊病例;若只能从其未污染血液或体液中检出钾)⑤恢复期 革兰阴性双球菌,则为推定病例;抗原试验阳性、但培养阴【第3日WBC升高;尿Pr:第2日4-6性的病人,则为可能病例。日达3+~4+,Pr量突然出现 【周期性流行的主要因素】人群免疫力下降 【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

1、综合疗法为主

2、早期抗病毒【中毒性菌痢与暴发型流脑休克型的鉴别】①病原菌:志贺治疗

3、中晚期对症治疗

4、防治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出血菌属/脑膜炎球菌②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③流行季节:发热期①控制感染:发病4天内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②夏秋季/冬春季④白细胞:轻到中度增加/明显增加。 :早期卧床休息;降低血管通透性:路丁、VC;【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流脑/其他化脑/结脑/补充平衡盐液和葡萄糖盐水;甘露醇提高血浆渗透压,减轻乙脑①流行病史:冬春季/无季节/无季节结核病史/夏秋季外渗和组织水肿③改善中毒症状:高热:物理降温,防止大②临床特征:皮肤瘀点/原发病灶/缓起,有结核中毒症状/汗;中毒症状严重:地塞米松;呕吐:止吐药④预防DIC:脑实质损害为主③CSF检查(①压力:↑↑↑/↑↑↑/↑↑/↑②外观:降低血液粘滞性: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检查凝血时间,脓样/脓样/微混,有薄膜/清亮或微混③WBC:>数千/ 似及时给与小剂量肝素抗凝。低血压休克期:补充血容量、纠流脑/数十或数百/似结脑④蛋白质:↑↑/↑↑/↑↑/↑⑤糖:↓↓/↓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 ↓/↓/正常⑥氯化物:↓/↓/↓↓↓/正常⑥病原体:脑膜炎双球菌补充营养、/其他化脓细菌/结核杆菌/特异性IgM(+)) 恢复工作、定期检查。 【发热待查】当机体在致热原(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HIV围,称为发热。 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①采集病史与体格检查、伴随症状(寒战、咳嗽、咳痰、胸受损乃至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特点。 其他--关节、肌肉)②热型及临床意义、热度(<38 低热、【艾滋病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和血制品(静脉注射吸毒;38.1 -39 中热、超高热)热程(<1接受血液或血制品;献血员感染)及母婴、其他:医源性感月短热程、1-3月中热程 、>3月长热程)③辅助检查及染(器官移植、人工受精、污染的器械等) 化验(血尿粪、胸片、B【HIV诊断原则】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包括不安全性生活--降温、其史、经脉注射毒品史、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 血液制品、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临 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慎重作出诊断。诊断 HIV/AIDS必须是经确认试验证实HIV抗体阳性,HIV RNA和P24抗原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的HIV感染。 【艾滋病高危人群】①性乱者(男同性恋、娼妓与嫖客)②静脉药瘾者③血友病、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④HIV(+)的性配偶及婴儿【HIV致免疫受损机制】病毒侵犯、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最终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细胞毒效应、细胞凋亡、ADCC效应 【HIV消毒方法】①煮沸迅速灭活,56℃10分钟灭活②室温下液体环境中存活15天,被污染的物品至少3天有传染性③以下消毒剂37℃处理10分钟灭活:70%酒精、10%漂白粉、2%戊二醛、4%福尔马林、35%异丙醇、0.5%来苏、0.3%过氧化氢④医疗用具、注射器高温消毒、煮沸或蒸气消毒可达消毒目的. 【AIDS诊断依据】①流行病学史:有静脉注射毒品;多个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HIV抗体阳性所生子女;其它(职业暴露或医源性感染)②临床表现:高危对象发热、头痛、咽痛、恶心、厌食、全红斑样皮疹、血小板减少等传单增多症样表现;颈、腋及枕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可考虑急性HIV感染。感染进入无症状期多无表现,可有淋巴结肿大,疲劳,乏力等③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并经确证试验确认;血浆CD4+T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 【SARS】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 【SARS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直接、其他(飞沫 、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实验室、其他) 3日不退②48小时内肺部阴影进展超过50%③有急性肺损伤或出现ARDS 【SARS预防】控制传染源:①疫情报告:乙类传染病,但预防、同时具备可考虑出院:体温正常7天以上;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X线胸片有明显吸收。③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地点接受隔离观察,为期14天。 【伤寒】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 肠出血为最常见的并发症、肠穿孔为最严重的并发症 【伤寒传染源】带菌者或患者为伤寒唯一传染源①伤寒患者在潜伏期已经从粪便排菌,称潜伏期带菌者②恢复期仍然排菌但在3个月内停止者,称暂时带菌者③恢复期排菌超过3个月者,称慢性带菌者 【伤寒传染途径】粪口途径。水源被污染是最重要传播途径,暴发流行。食物被污染是主要途径,致食物型暴发流行。日常生活密切接触是散发流行,苍蝇等散发。 1

上一篇:十九大报告关键词下一篇:暑假报社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