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领导干部

2022-07-02

第一篇:国有企业领导干部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七不准

人民网北京7月15日电 中央纪委近日发布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反廉洁自律“七项要求”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中的共产党员提出“七不准”要求,规定如下:

一、不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过同业经营或关联交易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

二、不准相互为对方及其配偶、子女和其他特定关系人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三、不准在企业资产整合、引入战略投资者等过程中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四、不准擅自抵押、担保、委托理财。

五、不准利用企业上市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等过程中的内幕信息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

六、不准授意、指使、强令财会人员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七、不准违规自定薪酬、兼职取酬、滥发补贴和奖金。

第二篇: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有关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的内容,在十八大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我国应当不断改善党政主要领导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对我国财政资金方面的投入,使国民经济水平得以提升。”可见,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为此,本文主要包括对国有企业的现状及重要性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对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及其存在的不足之处阐述以及对完善国有企业经济审计工作的工作给出相关的完善措施,使我国审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注:论文摘要部分可能还要重新修改一下。剩下的部分可以拿去自行查重定稿。降重修改过程中请注意不要动结构,自己把握内容部分。

目录

摘要 ..................................................... 2 1.引言 ................................................... 3 2.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用 ....................... 4 2.1 有利于提高对国企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 ................ 4 2.2 有利于客观评价国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 ................ 5 3.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 ..................... 6 3.1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划分不明确 ................ 6 3. 2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缺乏时效性。 ......... 6 3.3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素质较低 .......... 7 3.4 国有企业没有正确对待审计的结果 .................... 8 3.5 国有企业领导审计的相关指标存在缺陷 ................ 9 4.完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措施 ............. 9 4.1 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 ......... 10 4.2 制定完整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 10 4.3 提高企业审计相关员工的专业素养 ................... 11 4.4 高度重视审计结果 ................................. 11 4.5 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职责任免的执行力度 ... 12 5.全文总结 .............................................. 13 致谢 .................................................... 14 参考文献 ................................................ 14

1.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重视程度和要求与日俱增,我国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考核、评价力度逐渐增大。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在促进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和预防职务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权力制约监督的重要措施、健全政府问责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服务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是对领导干部守法、守规、守纪、尽责情况的一种现实考量,是对企业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的一种监督,是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体现,是预防和惩治国有企业经济犯罪的一种强有力举措,对促进党政“一把手”廉洁自律、正确履行工作职责,以及推动深化改革、促进依法行政、实现依法治国,从机制上和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健全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审计工作非常有必要,是满足我国“十八大五中全会”与“十三五”的要求,还能够促使我国的经济能够快速发展起来,真正提升国民经济的生活水平。 2.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用 2.1 有利于提高对国企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行政相关部门具体的行政作为,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是一种有效约束自身行为的监管方式,相对于其他的形式的监督管理来说具更高的强制性、层次性等优点[1]。将国有企业领导的权利暴露在公众的视线当中是国家对企业领导干部进行科学、合理考究的主要措施,经济责任审计在公众的视线与监督下显得更加公平、公正,使领导干部滥用职权的现象大大减少,让企业的经济发展能够朝着预期的方向更好的前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能够让企业领导人受到监督,督促其更好的完成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相反,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缺失的话就会使领导人在决策时更多的为自身的利益着想,极有可能做出对企业发展不利的决策,甚至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2]。 2.2 有利于客观评价国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享受经营自主权,主要领导干部与企业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都相应在增大。但有些领导干部只注重权力的行使,却忽视了责任的履行,甚至为达到个人经济利益和官职的欲望,无视法纪,挥霍国有资产、公款公物,挪用国家专项资金,利用权力和非法手段编制财务报表,虚报政绩。实行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能有效监督干部、抑制腐败和违纪违规行为,更重要的是使“能者上,劣者下”[3]。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这种监督手段和协调管理机制通过监督、客观评价的形式在一方面为广大领导干部创造了良好的平等竞争环境,另一方面又促使领导干部增强法制观念,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增强竞争意识,以严格自律、勤政廉洁的精神面貌创造任期业绩,逐步形成比实绩、比廉政、求真务实的平等竞争机制[4]。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有效评价领导干部的工作效率、工作能

力与工作成果,通过审计的结果将领导干部的工作效果体现出来,从而对领导干部进行客观的评价。

3.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划分不明确、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审计缺乏时效性、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审计人员素质低、国有企业没有正确对待审计结果与审计的相关指标存在缺陷这几个问题了,下面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3.1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划分不明确

就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情况而言,有些国有企业在审计工作运行的过程中,明显存在着责任划分不明确的现象。所以,在这些企业遇到经济责任问题的时候很难区分这是前任的过错还是后任的问题,也难以划分是个人错误还是集体犯错。随着现代经济化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对企业的重大决定起着直接性决定,在一定层面上看来企业的重大决定是由企业集体人员所作出的共同决定,但是其实不然,在某些国有企业中,企业的领导在真正的决定方面掌握着绝对掌控权,在企业领导干部干部出现错误的时候会使企业出现决策错误,严重的话会导致企业产生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5]。在企业的决策出现错误的时候会使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难以区分这究竟是企业领导人的过错还是企业集体的错误。当国有企业存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划分不明确的时候,会影响审计人员的判断,使审计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3. 2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缺乏时效性。

一些地方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往往是领导干部已经升迁或退休才开展审计,丧失了审计的时效性。这样,先离任,后审计,不仅会增加审

计工作的难度,而且容易造成审计风险。虽然我国有规定党政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任期届满,应当接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特殊情况应通过报批进行先离任后审计,但就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审计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大部分仍然采用的先离任后审计的方式,导致审计成了“马后炮”,忽视了审计结果的作用,削弱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6]。而且现实中的许多企业存在着先离任后审计的现实状况,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即使查出问题,再追究责任,国家财产已经遭受的损失,为时已晚。另外,经济责任审计期限的跨度比较长,在领导干部任职间会计人员经常发生变动,这无形中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后任的会计人员对前任的工作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一方面没有办法很好的衔接上,另一方面没有办法很好的配合审计人员,在种种原因的分析下,后任很少愿意介入前任的审计工作,尤其是在前任工作出现问题的情况下,由此来看,这必然会影响到审计的工作质量[7]。

3.3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不够专业

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审计工作的任务量大、政策性强。这就要求审计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既要熟悉国家的宏观政策,法律知识,又要有较强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判断力。目前,国有企业审计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否则会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形成审计风险。我国企业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标准比较模糊,经济责任无法以因果联系作为标准与相关的经济事项进行划定联系起来[8]。国有企业执行审计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其大多为会计和审计的专业人员,对计算机、金融、相关以及其他专业知识认识不多,无法准确划定领导人的承担程度,经常会出现将个人过错误

认为集体过错的现象。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包含企业财务状况、发展状况、领导干部廉政情况等多方面内容,范围广,综合性强,从而使得经济责任的评价领导干部的工作标准难以准确把握,使得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由于目前评价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尚未统

一、可操作性较差,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对同一事项的审计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审计评价,这就很难分清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任期责任与非任期责任、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从而导致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受到质疑[9]。 3.4 国有企业没有正确对待审计的结果

国有企业对于审计结果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对审计结果进行决策的过程中能够容易看出企业的领导人有没有真正履行企业的相关责任。我国国有企业在审计的过程中应当秉持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这既是国有企业审计方面的重要内容,又是当前企业相关人员考量与企业聘用领导的基本依据[10]。在国有企业的审计过程中存在领导离职后在对其进行审计的现象,与审计有关的领导人员也没有充分关注其审计的最终结果,所以在审计出现差错的时候,没有及时的对相关领导人进行调整,没有合理对待审计的结果,使企业的审计工作的实际意义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国有企业的审计部门需要应付很多的审计项目,人事组织部门对审计结果也不进行公开披露,对审计结果的运用缺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再加上领导干部对于审计结论不重视,导致审计结果利用率低,客观上造成了“审”与“用”的分离。在国有企业中先离任后审计的现象普遍存在,也有的先提拔重用后再进行审计。对有问题的领导干部进行提醒、追究经济责任、降职、免职也没有具体的行为标准,难以整改到位,给审计结果的充分利用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3.5 国有企业领导审计的相关指标存在缺陷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有明显的缺陷,由于领导审计没有建立完整的审计制度与相关的操作过程,导致我国国有企业在审计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国有企业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虽然建立了相关审计指标(如工程招标审计、公共建设项目招标审计、施工建筑合同审计等)各个指标间所占的百分比,但是这些指标都是参照优秀的外国企业审计指标所指定的,没有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所以使得这些指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审计结果与预期结果不一致的现象频频发生,使审计过程变得过于随性,国有企业对于审计的结果也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11]。 4.完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措施

在上文中可以看出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仍旧有着许多不足之处,使审计的实际意义没有得到体现,为此下文提出对领导经济责任进行的划分、制定健全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高度重视审计结果、提升企业审计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职责任免的执行力度这些措施,下面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4.1 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

国有企业在面对领导人责任划分界限不清的问题上需要严格划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对领导人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使企业经济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根据直接找到责任人,对其进行相关的处分,使企业的经济利益得以保障。对有关领导干部责任划分主要指的是将前任领导干部与后任领导干部的职责、与业绩进行划分,不能够将前任领导干部的业绩或者是过失强加在现任领导干部的身上。与此同时,还要

将集体的共同决策与高层领导干部的个人决策进行严格的划分,集体共同决定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由企业全体人员共同承担,在公司由于个人的过失造成的错误则应当由个人承担其的职责,不能够让集体承担从而将个人错误减低[12]。在现代这个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情况是变幻莫测的,所以,企业的决策应当根据市场运行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不能够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轻率做出决定,不能够将由于人为与难以捉摸的市场经济所造成的决定错误混为一体,企业审计要严格区分主观与客观所造成的错误决策。

4.2 制定完整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中能够发现,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尚且存在许多问题,如审计指标不完善、审计工作滞后等。所以我国国有企业在建立完整、可行的审计制度与指标是相当重要的,相关制度的建立直接决定审计相关部门工作的成功与否,还决定这审计结果的可靠程度。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应当满足企业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审计方面的好坏程度,并且还可以是审计人员在制度的指导下迅速做出正确、客观的决定[13]。国有企业在建立企业审计制度的时候可以将目前我国已有的国家性法律制度与地方政府性法律相关的制度为参考对象,在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特征的审计制度。 4.3 提高企业审计相关员工的专业素养

企业审计过程是由审计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的,所以,企业审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保障企业审计结果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国有企业为了使审计工作可以及时完成任务,需要提升企业领导干部经济审计的效率。因此企业需要专业素质较高、文化水平较高、

业务够强的专业审计人员。国有企业可以对审计人员进行专门的教育、实时的工作抽查、教育使审计人员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对这份工作的责任感,让审计人员知道认真完成时审计相关工作是一件光荣的、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如果在工作中造假、徇私舞弊的话不但会对企业的经济状况有损,自身还有可能会背上违法乱纪的罪名[14]。随着现代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的普遍使用,在审计工作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到计算机,所以,提升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既可以使审计人员多掌握一门技术,又能够大大提升审计的效率,为企业的发展与领导人的选取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意见。 4.4 高度重视审计结果

审计结果在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态度来说,国有企业只是为了完成国家规定的指标而进行的,并没有对审计的结果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探析,使审计局限在形式上,而没有将其价值体现出来。所以中国有企业的各个运作部门与相关的领导都应当充分高度重视、运用审计结果,使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对领导起到监管的作用,还能使审计的结果在对企业的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15]。企业还应当创立审计问责的审计模式,使审计的结果能够真实、客观的展示在企业工作人员的面前,实现审计透明化的目标。加强审计监管的基本职责,对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加以重视,对审计中出现的错误加以改正,对出现审计完问题的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使审计的结果得到企业的重视,并且为企业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4.5 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职责任免的执行力度

就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情况来说,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一般都是三年

或四年的时间,当出现连任的情况时,连任时间责任呢长达六年至八年,并且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在领导离职之后才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这样不但使审计工作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还会使审计的结果失去意义,而且还会由于审计年份过长,使审计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审计过程变得务必繁琐,容易使审计人员忽略掉一些重要的审计内容,或者是资料欠缺不全。所以,国有企业应加大力度执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之后才准许相关的领导离开公司,对相关人员在职期间的变现进行客观的评价。对企业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过程进行实时的审计评价,对相关领导实行在职内审计与离职前审计有效结合在一起实施,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对领导干部进行考量的时候提供实际、有效的参考依据,使审计结果被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效利用,这样便可以使企业审计工作的意义得到实现。与此同时,还要对审计结果中有问题的领导干部进行深入的了解、调查,将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到领导干部的身上,使审计的威慑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对于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使用上级高管给与的权利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导致的不良后果,及那些在审计结果中发现在任职期间没有作为的领导干部,都应当接受相关的责任,企业可以按照审计的结果参照其对企业带来的严重程度给与不同程度的惩戒,严重的可以直接罢免其职责。只有将企业的领导干部审计追究制度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才能够使审计制度在众多企业员工的心中树立威严的形象,让领导对其高度重视,使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认真执行自己的职责,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最大的力量。 5.全文总结

国有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力军,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其审计方面仍旧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改进。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划分不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缺乏时效性、审计工作滞后,审计人员素质较低、国有企业没有正确对待审计的结果与审计的相关指标存在缺陷这五个方面;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 制定完整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提升企业审计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高度重视审计结果与加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职责任免的执行力度的措施。 致谢

在这毕业之际回想起这几年的大学生活感触甚多,在这个即将迈出校园生活、跨入社会的特殊时期,本人在这里向曾经帮助过我的所有人表示最真诚的致谢。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是他在我的大学生涯中教会我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并且在我论文选题与写作的过程中给予我悉心的指导。每当我选定一个新的论文题目的时候,导师都会耐心的跟我分析题目的优势与劣势所在,让我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多的思考,最终选定该题目也是我和导师共同的决定,在我写作的过程中,老师给了我太多的建议和帮助,我才能够顺利的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其次,我还要感谢我大学生涯中所有教过我专业知识和人生道理的老师,是他们用他们为人师表的责任心与人格魅力在深深的影响着我,使我在大学生涯中不但能够学到专业知识,还了解到各个方面的知识。最后,我要感恩我的父母,是他们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不断鼓励我、鞭策我,使我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的话,我就不可能按时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参考文献

[1]常大俊.有效控制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2. [2]熊梅英.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D].山东大学,2013. [3]史媛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D].湘潭大学,2012. [4]常颖.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D].辽宁大学,2012. [5]黄英.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D].黑龙江大学,2013. [6]邹修明.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7]刘清雪.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 [J].榆林学院学报,2012,121(13):132-133. [8]李美芬.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以沈阳市DL区为例[J].医学与法学,2013,10(16):2446-2447. [9]唐晓燕.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2. [10]罗红.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3. [11]余磊.地市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长三角地区审计内容和评价指标构建[J].科学大众,2012(11):12-14. [12]刘清雪.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探索 [J].福建师范大学,2012. [13]张艳奇.石油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1探索[J].法制与社会,2013,10(16):2446-2447. [14]张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相关评价指标的研究 [D].贵州民族大学,2012.

[15]张玉凤.我国企业领导干部在其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与解决对策分析[D].烟台大学,2013. [16]王明亮.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研究[J].科学大众,2013,10(16):2446-2447.

第三篇: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激励约束行为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1-000-03

摘 要 在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当中,领导干部起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国有企业对领导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既是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助推器,也极大影响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对现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考察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 激励约束行为 问题与对策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领导干部作为企业中的关键少数,在企业运行的各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而领导干部激励约束机制,更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内部平衡器和助推器,影响着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目前,国有企业由于各种自身情况,使得领导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及待改进空间。而对其进行详细探究,则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激励约束机制的定义

激励约束,根据维基百科综合各种理论的解释而得出的概念,即为激励约束主体根据组织目标、人的行为规律,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人的内生动力和要求,迸发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规范人的行为,使其朝着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若用一句话概括,激励约束机制是这样一种组织机制,它能优化和约束组织内各人的行为,使其能够朝着组织所期望的目标迈进。而企业的领导干部激励约束机制,顾名思义即是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定者针对规范领导行为,激发领导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为了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并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而制定的一套可参考、可依据、可执行的管理制度。

二、研究背景

要探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得不谈谈国有企业的变迁。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刚刚40年,可以说我国真正意义上进入现代市场经济的时间也只有这40年时间。而我国的国有企业,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表现形式,其约束激励机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首先是在1978年到1984年,推广放权让利。在计划经济时期,不存在市场,一切由政府计划,造成了企业的领导干部缺乏经营和管理自主权,从而导致生产效率改进缺乏内生动力。因此,政府开始推广放权让利,即给予企业新增收益的部分支配权,激励企业管理者和生产者为获得更多的收入而自主提高劳动积极性和资源利用效率。而到1984年至1992年期间,放权让利已很难界定国家与企业领导干部之间的权责,从而出现“放乱收死”的现象,这时我国国有企业进入了改革以契约方式进一步界定责权的“承包责任制”时代。其主要特点是:用制度安排的形式明确了对经营者的激励。可以说这也是我国国有企业以制度确定激励约束机制应用的开端。从1992年始,国有企业纷纷发现已经无法通过自身改革方案来解决或是改良各种问题。由此,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如将国有企业改造成股份制或有限责任公司,并开始建立权力制衡和责权明确的制度安排,来解决内部的管理冲突和矛盾,使企业与市场相适应。

到2016年底,中央企业的子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达到92%,全国超过90%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产供销依靠计划运行到其建立起现代公司制度和发展股权多元化经营,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其对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既具备了强大的适应能力,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有很多不足之处。这其中,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作为企业中“人的因素”中的关键少数,其对企业经营效率有巨大推动作用,对员工群体有强大示范作用。因此,对于企业领导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既一直贯穿激励约束机制的发展历程,而其存在问题也是本文考察的重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企业存在个体差异:如规模大小不同、改革进度不同等,其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对企业内部制度安排的反映,可以体现出其与市场的巨大不适应性和效率较低等问题。而从领导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角度来看,总体来说,目前国有企业主要呈现以下三个问题。

(一)重内部影响,轻外部影响

在国有企业进行制度安排时,决策者、执行者甚至制度的设计者,往往过分强调和重视企业内部因素对领导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影响。而国有企业本身常常又处于很安逸的市场环境之中,享受着政府关系、强大资本甚至是一个地区局部垄断地位的庇佑。这种安逸的环境使得企业在做制度安排时往往忽略外部影响,安于现状,从而失去优化企业领导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内生动力。

这种情况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领导干部的任命仍然采用主观意志很强的行政命令制,且同时缺乏对其的多方位考察,尤其是市场适应性方面的综合考虑。而这种情况和表现还延伸到了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当中,产生干部决策与员工情况、企业经营状况相脱钩,甚至还会产生所谓的“企业官僚主义”。其主要会产生两种消极结果:

第一,企业领导干部唯上而不顾下,领导干部与企业员工关系渐渐疏远,其对企业的一线情况及基本生产经营状况的了解也会大打折扣。第二,会造成企业领导干部过分强调短期成绩和短期利益。由于评价期间只考虑在任某职的工作?献,为了更早地升职或便捷地取得个人利益,领导干部往往会进行破坏性地管理和命令生产,且不考虑团队、单位的长期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二)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

在对领导干部行为进行激励的过程中,多数国有企业往往还停留在过分强调物质作用的层面,认为物质奖励能起到最关键、最核心和最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社会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对国企员工,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工作者,尤其是在国企工作较长时间的人,都有极大的心理冲击和经验冲击。而国企内部环境的相对封闭和外部市场的巨大变化,使得国企员工在内心里都激发了对丰富物质生活的极大渴求。第二,正是由于这种渴求,使得部分国企管理者和制度设计者认为,精神激励已经过时。尤其是对领导干部而言,其在企业中较高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使得上级或组织对他们的激励更偏向于物质,甚至只有物质激励。

而这种看法和做法却忽视了心理活动对于一个人外在活动的巨大作用。只重视物质而忽视一个人的心理需求,往往会带来更坏的结果。尤其是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一味地主观上满足其物质需求,甚至只是不断地对其提供物质激励,往往会造成企业领导干部的唯物质观和拜金主义,使得其超越正常的激励约束机制而获取不合规的利益。同时,这种激励方式还会使得企业内部道德风气低下,并引发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危机。

(三)重视激励,忽视约束

激励往往是对领导干部正确行为的奖励和鼓励,其可以引导对象在挥发有效作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使其在组织中能发挥最大能动作用。而约束的作用在于,在领导干部没有发挥主观努力,甚至是没有达到应该有的要求时,对其采取一定约束乃至惩罚措施,从而达到修正其行为,对其进行警示,降低企业和组织损失之目的。反观在很多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激励约束机制中,只有激励及激励较好地实现,是制度制定者、决策者和执行者普遍的操作内容与预期。却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他们忽视或不愿正视约束的重大作用。只有激励而没有约束是一个企业管理机制的软肋。这是一种只重视存量的增加而不注意水桶短板的行为,如许多国有企业存在领导干部地位只升不降,薪酬只增不减,职称级别只进不退的现象,且较为严重。若长此以往,领导干部很容易出现工作懈怠心理,其竞争意识的弱化会导致整个企业的竞争力降低。

四、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以上三个问题,可以按照以下思路加以解决和进行方案的优化:

(一)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组织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即现代国有企业要实现政企分离,就要弱化党的领导。显然,这种观点将党在国企中的地位、作用和“政府干预”画上了等号。但实际上,“国有企业”一词本身在中央出台文件中有如下定义: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因此要保障国有企业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的核心作用不可偏废。而不同于社会中的某些观点的是,党对国企业的领导以及党组织在企业的核心作用对企业有如下好处:第一,党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有着诸多的要求:如对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的约束,对其生活、工作作风的严格约束,对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履行的深入考核,以及对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即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应当对这个单位的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负双重责任)的原则要求。第二,党组织作为国有企业性质的体现者,其也是正能量和主流文化的倡导者,在企业当中有着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对企业文化的设计和实施,以及对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导向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第三,党组织内部有着一套完善的且更为严格的行为监督机制,其对企业领导干部的行为形成了强有力约束。

(二)构建科学的领导干部绩效评价体系

第一,评价体系须与外部影响结合。在出于各种目的而对领导干部进行评价和考核时,应当纳入市场等外部因素的量化尺度。如生产部门充分将市场效益的各项指标纳入到考核体系中,并占相对较大的比重。而管理部门的领导干部评价指标,则要参照企业或部门的总体运行效率,并结合其市场表现的好坏程度,予以量化。

第二,领导干部的评价须量化。对于领导干部评价体系,必须量化处理。其原因是:领导干部属于关键少数人群,既对日常工作起着领导和示范作用,也对企业的公平竞争氛围起着领导和示范作用。因此,对领导干部的考核结果需要进行公开。而量化指标考核相对客观、明了,既可以对领导干部形成强大约束,又可以使领导干部的工作成绩受到认可和监督,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人为操作。而隐瞒考核质量,放松考核对自身的约束,或不对自身进行考核,是目前少数国企领导干部的习惯做法,亦是国有企业长远利益受到损害的原因之一。

第三,建立对企业领导干部的后评价和追责制度。目前,国企当中,一任干部调离本部门之后,除情感上外,其他方面尤其是工作绩效考核上往往很少与本部门相联系,这就使得很多领导干部在本部门任职时,多采用短视决策,挣得短期成绩,而疏于考虑其长远利益。建立起科学的后评价和追责制度,尤其是建立科学的后评价模型,使得领导干部离任后,使其仍然对在离任前的岗位所作出的决策后果负责,将有助于改善企业领导干部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决策特点。

(三)构建多元化的精神激励手段

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类,其像阶梯一样分布,由低到高分别是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由图所示,物质能最大限度满足的生存(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及部分满足社交需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还认为,一个人满足了较低层次需求,便会向更高的需求迈进。但如果需求层次有所进步,但满足能力却停留在低级层次,就会产生人的不满。

可以看到,在国企中,唯物质的激励观虽可以满足企业领导干部低层次的需求,甚至可以过度满足其低层次需求,但却不能满足其更高层次的需求。亦不可以通过满足他们的高?哟涡枨螅?来塑造他们更高尚的道德和职业素养。

因此,构建多元化的精神激励手段,用合适的方法满足企业领导干部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精神激励的要点,并不是要求企业回到几十年前,仅仅对领导干部进行乏味的、千篇一律的口头表扬。而是通过不断给予企业领导干部成就感、荣誉感和满足感,激发其对使命责任的重视,从而调动起他们正确的工作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企业开动脑筋,并根据本身的特点,以实际情况出发,或集思广益各种点子,开发出各种切入角度、各种利用手段的精神激励方法。

(四)完善约束机制

企业一定要建立与激励机制相匹配的约束机制,在保障激励机制顺利实施,并在领导干部做对时加以鼓励外,也要对领导干部的错误做法及其不利影响,加以约束和惩罚,以起到修正其行为,警示他人的作用。

第一,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在企业内部,应当针对领导干部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就其工作动态、工作的绩效评价等信息,对本部门员工进行披露和公开。这意味着,企业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应该从广大员工和审计、会计机构等多方面的入手,通过公正公开的方法,对领导干部形成约束力。

第二,形成良好的职务退出机制。国有企业,尤其是面对市场竞争不强烈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其决定要进行人事调动或级别升迁时,往往碍于各种原因,只会晋升而不会降级。这主要是由于过去的企业文化、习惯以及刚才所论述的企业内部影响因素过大造成的。

因此,要形成良好的退出机制,即包括干部职位能上能下,工资薪酬能升能降,权力可扩可收等等,便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需注意的是,企业大胆改革的同时,必须要及时调整企业文化导向,去除陋习、积习。同时,还要建立科学量化的领导干部考评体系,以作为升降的标准。

五、结语

我国的国有企业走入现代市场经济不久,难免会遇到各种不适应情况。加之部分企业生存条件优越,造成了企业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改变和优化难度较大。未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几乎没有国有企业可以孤立在激烈的市场变革与竞争之外。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及早重视领导干部的激励约束?C制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出积极的内生动力。同时应当参考国外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填补机制优化空间,使企业能更好地投身于市场博弈当中。

参考文献:

[1] 张玉清.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2).

[2] 宋飞.激励约束机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J].管理学家,2012(11).

[3] 国资委.央企各级子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达到92%[OL].(2017-6-03)[2017-9-04],

http://finance.youth.cn/finance_jsxw/201706/t20170603_9954850.htm

[4] 胡丹丹.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08).

[5] 傲之.警惕公司的官僚主义[OL].(2008-7-21)[2017-9-04].http://xhk43210.blog.com/blog/static/86701085200862135312270/

[6] 唐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22).

[7] 杨见钧.国有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研究[D].复旦大学,2010.

第四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

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健全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以下简称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干部管理监督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

(一)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

(二)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上级领导干部兼任部门、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且不实际履行经济责任时,实际负责本部门、本单位常务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

第三条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因其所任职务,依法对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

第五条 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根据干部管理监督的需要,可以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在领导干部不再担任所任职务时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第六条 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依照干部管理权限确定。

地方审计机关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由本级党委与上一级审计机关协商后,由上一级审计机关组织实施。

审计署审计长的经济责任审计,报请国务院总理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 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干涉,不得打击报复审计人员。

第八条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九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保证审计机关履行经济责任审计职责所必需的机构、人员和经费。

第二章 组织协调

第十条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纪检、组织、审计、监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组成。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与同级审计机关内设的经济责任审计机构合署办公,负责日常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为同级审计机关的副职领导或者同职级领导。

第十一条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政策和制度,监督检查、交流通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十二条联席会议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研究起草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法规、制度和文件,研究提出经济责任审计计划草案,总结推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验,督促落实联席会议决定的有关事项。

第十三条 经济责任审计应当有计划地进行。组织部门每年提出下一经济责任审计委托建议,经联席会议办公室研究后提出经济责任审计计划草案,由审计机关报请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审定后,纳入审计机关审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三章 审计内容

第十四条 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为重点,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严格依法界定审计内容。

第十五条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本地区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政府债务的举借、管理和使用情况;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要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对直接分管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

第十六条 党政工作部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本部门(系统)、本单位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重要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重要经济事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对下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

第十七条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本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经济管理和监督职责情况。

第十八条 在审计以上主要内容时,应当关注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的下列情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遵守有关廉洁从政(从业)规定情况等。

第十九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由上级领导干部兼任,且实际履行经济责任的,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内容仅限于该领导干部所兼任职务应当履行的经济责任。

第四章 审计实施

第二十条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组成审计组并实施审计。

第二十一条 审计机关应当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或者原任职单位(以下简称所在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第二十二条 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应当召开有审计组主要成员、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安排审计工作有关事项。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派人参加。

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应当进行审计公示。

第二十三条 审计机关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应当听取本级党委、政府和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有关领导同志,以及本级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审计机关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以及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提供与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下列资料:

(一)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相关资料;

(二)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经济合同、考核检查结果、业务档案等资料;

(三)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述职报告;

(四)其他有关资料。

第二十五条 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应当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作出书面承诺。

第二十六条 审计机关履行经济责任审计职责时,可以依法提请有关部门和单位予以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七条 审计组实施审计后,应当将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书面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的意见。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征求本级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同志,以及本级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的意见。

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应当自接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10日内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第二十八条 审计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出具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

第二十九条 审计机关应当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

第三十条 审计机关应当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等结论性文书报送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必要时报送本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提交委托审计的组织部门;抄送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

第三十一条 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存在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由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

审计机关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应当由其他部门处理的问题,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十二条 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审计机关出具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30日内向出具审计报告的审计机关申诉,审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查决定;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复查决定仍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复查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上一级审计机关申请复核,上一级审计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上一级审计机关的复核决定和审计署的复查决定为审计机关的最终决定。

第五章 审计评价与结果运用

第三十三条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审计查证或者认定的事实,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以及责任制考核目标和行业标准等,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审计评价应当与审计内容相统一,评价结论应当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

第三十四条 审计机关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问题所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应当区别不同情况作出界定。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所称直接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的下列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一)直接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行为;

(二)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行为;

(三)未经民主决策、相关会议讨论而直接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

(四)主持相关会议讨论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但是在多数人不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由于决策不当或者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

(五)其他应当承担直接责任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所称主管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的下列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一)除直接责任外,领导干部对其直接分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

(二)主持相关会议讨论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并且在多数人同意的情况下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由于决策不当或者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所称领导责任,是指除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外,领导干部对其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其他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三十八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等结果运用制度,逐步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第三十九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干部管理监督的相关要求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其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并以适当方式将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反馈审计机关。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应当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以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职责、权限、法律责任等,本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审计机关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适用本规定。有关机构依法履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责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参照本规定组织实施。部门和单位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

第四十二条 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应当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或者贯彻实施意见。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由审计署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199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办发〔1999〕20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法规标题】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颁布单位】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发文字号】中办发〔2010〕32号 【颁布时间】2010年12月08日 【全

文】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组织协调 第三章 审计内容 第四章 审计实施

第五章 审计评价与结果运用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健全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以下简称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干部管理监督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

(一)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

(二)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上级领导干部兼任部门、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且不实际履行经济责任时,实际负责本部门、本单位常务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

第三条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因其所任职务,依法对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

第五条 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根据干部管理监督的需要,可以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在领导干部不再担任所任职务时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第六条 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依照干部管理权限确定。

地方审计机关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由本级党委与上一级审计机关协商后,由上一级审计机关组织实施。

审计署审计长的经济责任审计,报请国务院总理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 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干涉,不得打击报复审计人员。

第八条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九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保证审计机关履行经济责任审计职责所必需的机构、人员和经费。

第二章 组织协调

第十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纪检、组织、审计、监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组成。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与同级审计机关内设的经济责任审计机构合署办公,负责日常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为同级审计机关的副职领导或者同职级领导。

第十一条 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政策和制度,监督检查、交流通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十二条 联席会议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研究起草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法规、制度和文件,研究提出经济责任审计计划草案,总结推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验,督促落实联席会议决定的有关事项。

第十三条 经济责任审计应当有计划地进行。组织部门每年提出下一经济责任审计委托建议,经联席会议办公室研究后提出经济责任审计计划草案,由审计机关报请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审定后,纳入审计机关审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三章 审计内容 第十四条 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为重点,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严格依法界定审计内容。

第十五条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本地区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政府债务的举借、管理和使用情况;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要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对直接分管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

第十六条 党政工作部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本部门(系统)、本单位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重要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重要经济事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对下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

第十七条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本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经济管理和监督职责情况。

第十八条 在审计以上主要内容时,应当关注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的下列情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遵守有关廉洁从政(从业)规定情况等。

第十九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由上级领导干部兼任,且实际履行经济责任的,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内容仅限于该领导干部所兼任职务应当履行的经济责任。

第四章 审计实施

第二十条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组成审计组并实施审计。

第二十一条 审计机关应当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或者原任职单位(以下简称所在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第二十二条 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应当召开有审计组主要成员、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安排审计工作有关事项。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派人参加。

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应当进行审计公示。

第二十三条 审计机关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应当听取本级党委、政府和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有关领导同志,以及本级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审计机关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以及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提供与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下列资料:

(一)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相关资料;

(二)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经济合同、考核检查结果、业务档案等资料;

(三)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述职报告;

(四)其他有关资料。

第二十五条 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应当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作出书面承诺。

第二十六条 审计机关履行经济责任审计职责时,可以依法提请有关部门和单位予以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七条 审计组实施审计后,应当将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书面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的意见。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征求本级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同志,以及本级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的意见。

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应当自接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10日内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第二十八条 审计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出具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

第二十九条 审计机关应当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

第三十条 审计机关应当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等结论性文书报送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必要时报送本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提交委托审计的组织部门;抄送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

第三十一条 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存在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由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

审计机关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应当由其他部门处理的问题,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十二条 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审计机关出具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30日内向出具审计报告的审计机关申诉,审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查决定;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复查决定仍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复查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上一级审计机关申请复核,上一级审计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上一级审计机关的复核决定和审计署的复查决定为审计机关的最终决定。

第五章 审计评价与结果运用

第三十三条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审计查证或者认定的事实,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以及责任制考核目标和行业标准等,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审计评价应当与审计内容相统一,评价结论应当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

第三十四条 审计机关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问题所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应当区别不同情况作出界定。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所称直接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的下列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一)直接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行为;

(二)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行为;

(三)未经民主决策、相关会议讨论而直接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

(四)主持相关会议讨论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但是在多数人不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由于决策不当或者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

(五)其他应当承担直接责任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所称主管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的下列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一)除直接责任外,领导干部对其直接分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

(二)主持相关会议讨论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并且在多数人同意的情况下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由于决策不当或者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所称领导责任,是指除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外,领导干部对其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其他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三十八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等结果运用制度,逐步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第三十九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干部管理监督的相关要求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其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并以适当方式将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反馈审计机关。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应当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以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职责、权限、法律责任等,本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审计机关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适用本规定。有关机构依法履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责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参照本规定组织实施。部门和单位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

第四十二条 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应当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或者贯彻实施意见。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由审计署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199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办发〔1999〕20号)同时废止。

审计署有关负责人就《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答记者问

2010年12月08日 19:47:16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新华网北京12月8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审计署有关负责人。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规定》出台的重要意义。

答:《规定》的颁布实施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规定》把组织监督、纪检监督和审计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是加强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措施,使党内监督制度更加完善,监督手段更加有效,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规定》的颁布实施对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定》将促进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审计目标,有利于引导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促进领导干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思考、规划和部署经济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规定》的颁布实施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规定》将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作为审计重点,有利于促使领导干部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推动从机制上、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规定》的颁布实施对加强审计法制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规定》是经济责任审计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有利于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

问: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有哪些?

答: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经过了范围逐步扩大、级别不断提高的过程。1999年5月,两办《暂行规定》明确的审计对象,只包括县级以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2005年,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扩大到地厅级。审计署自2000年开始进行省部长经济责任审计试点。

根据目前全国各地经济责任审计发展情况,以及中央关于全面推进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规定》对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作了进一步明确,同时对审计对象范围进行了扩展,涵盖了从乡镇级到省部级的党政领导干部,以及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具体包括: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以及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问: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重要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以及被审计领导干部对下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等。

为了全面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在审计前述主要内容时,《规定》强调应当关注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下列情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遵守有关廉洁从政(从业)规定情况等。

问:如何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答:为保障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规定》在两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一是对各级党委和政府运用审计结果提出了要求,明确规定应当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等结果运用制度。二是对干部管理监督部门运用审计结果提出了要求,明确规定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将审计结果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上一篇:关于张良钜的介绍下一篇:高一数学寒假作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