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文学经典在精神生活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性明显衰落,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受到理论质疑。定位为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文学教育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调节、完善消费社会的价值体系,培育消费社会中理想的文化主体。经典文本的人文价值与审美价值久经检验,是文学教育之范本,应该为受教育者认真研读。

第一篇:经典教育论文范文

高职院校经典诵读的教育价值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构建和谐的人文校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引领企业的精神文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营造高职院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建设、品牌建设和学风建设。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经典诵读的教育价值,大力推动经典诵读教育,从而建设人文的、和谐的、丰富的、高雅的校园文化,提升办学的品位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自2007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出了以“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颂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文明办又决定从2010年开始共同实施“中华颂经典诵读行动”,要求将“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战略主题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将诵读经典打造成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高职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建设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重要人才,在高职院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亲近中国文化,逐渐热爱中华文明,创新传统思想,弘扬民族精神,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开创新局面。

一、经典诵读的内涵

根据各类工具书的注释,“经”的本义是“织布的直线”,是织成一匹布的先导,引申为“天经地义的常理常道”。“经者,恒久之圣道,不刑之源教也。”(出自《文心雕龙·宗经》),这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的阐释。而“典”即典范的意思。因此,文学经典就是承载着关于天地人生永恒规律和哲理的文学作品,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历代文人智慧的结晶。本文所谓的经典,就是指文学经典,包括经史子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的经典著作等。“经典诵读”,主要是指背诵或诵读文学经典诗词著作等。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丰厚文化底蕴,启迪品性灵气,全方位地提升各方面素养。

二、经典诵读的特点

(一)经典诵读是一个对话过程

经典诵读的过程是一种交流探讨的对话过程,每一部文学经典都呼唤不同的读者的对话与理解,让读者叩问人生意义和价值。经典诵读的过程是一种超时空对话过程,召唤不同时代的读者在最大限度的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读者在诵读的过程中能主动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文化。经典诵读的过程是一种经典的意义的多次对话,通过反复诵读,读者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崇高精神进行对话,读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得以强化,思想境界得到净化和提升,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和强大。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经典的意义也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二)经典诵读是一个感悟过程

文学经典具有原创性和本源的意义,它是旷古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精华所在。经典诵读具有开放性,它是一种没有限制性和先期条件的诵读过程,读者可任意进行多元的理解和透视。面对同样的经典文本,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个性化的解释。文学经典诵读的过程就是感受、体验进而感悟中国文化的过程,它能让人走进一个特定的精神体验世界,感受美好的形象、丰富的情感,感悟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激发生活的热情,寻找人生的梦想等。

(三)经典诵读是一个建构过程

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经典是一个典型的召唤结构。因此,经典诵读的过程就是意义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建构文本的意义世界,还要建构读者的自我世界。文学经典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它的特质相对来说是恒定的。它是人类精神成果的最高标准和典范,是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大浪淘沙最终积淀下来的经典之作,牵引着人类的精神向度,唤起了后人的师法和实践。经典诵读的终极意义便是建构读者的精神家园,建构自我的灵魂和人格,建构自我的生活与人生。

三、高职院校经典诵读的教育价值

(一)构建和谐的人文校园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未来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经典诵读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教育角度看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二是从生活角度看可以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经典诵读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高职院校特有的院校精神。高职院校的院校精神建设,其终极目标在于创建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以陶冶高尚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果学生长期置身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中,便会形成共同的风格和气质,这种风格与气质表现便是一种院校精神。诵读经典具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特点,能够构建和谐诗意的人文校园,让经典的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在校园里传播,成为一种无形资产,让每个学生得到同化与塑造。在经典诵读的活动中,学生能感受到凝聚力和向心力,自豪感和荣誉感逐渐增强,团结协作能力也逐渐提高。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思索升华,达到“以文化人”的境界,以促进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典诵读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长期坚持诵读寓意深刻、博大精深的经典诗文作品,可以使高职学生全面了解中华经典文化。高职学生诵读经典可以增强语感,掌握诵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深,大大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水平和审美鉴赏能力。高职学生领悟经典,可以开启心志,砥砺意志,培养情商,完善人格,培养民族精神,培养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培养远大理想和博大胸怀。总之,经典诵读可以整体上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情操。

(三)引领企业的精神文明

经典诵读活动的精神成果能够引领企业的精神文明。经典诵读活动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与道德素质,而其思想素质将直接影响其对生活与社会的态度,受过良好的精神文明熏陶的高职院校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带来的不仅是专业化的技能,而且还有积极的工作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他们勤奋肯干的精神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其自身的技术型人才的优势,推动社会的发展,体现自我价值。他们的文化积淀、人文底蕴将成为行业和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将引领行业和企业文化的发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营造高职院校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推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品牌建设和大学精神建设。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经典诵读的教育价值,大力推动经典诵读教育,从而建设充满人文气息,丰富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基金项目:湖南省语委湖南省教育厅2015年度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专项课题——经典诵读与高职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研究——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参考文献:

[1]潘丽.高职院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可行性实践——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3,(8).

[2]刘礼佳.激发学生经典诵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4,(12).

[3]袁和平.经典诵读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

[4]陈梅.诵读经典是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J].教育管理,2015,(1).

[5]饶冬婷.弦歌四起应吹笛——学生诵读经典之我见[J].云南教育,2011,(11).

[6]胡轶文.在经典诵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科学大众,2015,(1).

[7]谢华琳.在经典诵读中培养大学生的语言素质[J].中国成人教育,2010,(9).

(罗惜春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412004)

作者:罗惜春

第二篇:文学经典危机与文学教育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文学经典在精神生活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性明显衰落,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受到理论质疑。定位为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文学教育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调节、完善消费社会的价值体系,培育消费社会中理想的文化主体。经典文本的人文价值与审美价值久经检验,是文学教育之范本,应该为受教育者认真研读。

[关键词]文学经典;文学教育;消费社会;文化研究

[文献标识码]A

季中扬(1976—),男,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与审美文化研究。(江苏淮阴 223300)

在任何一个大变革时代,经典都会面临挑战,如“五四”时期,“四书五经”不再成为经典,流传千百年的文言诗文从文学场阈中心骤然边缘化;“文革”时期,诸多文学经典成为“毒草”。但是,在以往社会文化大变革时期,变革者所做的是摧毁旧经典,确立新经典,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挑战其实是推陈出新,是文学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本文所谓的文学经典危机恰恰并非如此,其新的征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消费社会文化逻辑的展开,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不断扩张,文学经典在精神生活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性明显衰落。黄浩在《从“文学经典时代”到“后文学时代”——简论“后文学社会”的五大历史特征》一文中就提出,由于文化资源充沛,文学在社会生活中不再举足轻重,经典文学时代已经终结,文学进入了“后文学时代”[1]。孟繁华在《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一文中则以极其丰富的材料例证了文学经典的终结[2]。二是由文学批评蝶变出来的文化研究从理论层面质疑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与必要性。西方文化研究者指出,现存的所谓经典绝大多数出自已经过世的、欧洲的、男性的、白人(Dead White European Man,缩写为DWEM)作家之手,而众多非欧洲的、非白人的、女性的作家却常常被排除在经典作家名单之外,由此可见,超然的审美仅仅是幻象,文学经典不是功利世界中的“飞地”,而是文化权力的竞技场。如何在社会变革与理论消解两面合击下传承与重建文学经典,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学术问题。有学者主张借鉴“利维斯主义”,通过文学教育体制广泛传播文学经典[3]。本文认为,这个主张很有价值,但其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可行性尚需进一步辨析。

一、消费社会中文学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不管是国内还是全球,当代社会文化正处于大变革时期,这是毋庸争辩的事实。有学者就此提出当代社会已经或正在进入消费社会。本文以为,所谓消费社会不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而是为了突出社会变革时期出现某些新特征、新动向所采用的权宜性指称。由于资本支配力的无限制扩张,当代社会出现了如下一些新特征、新动向:一是当代社会通过现代传媒不断制造消费理念,诱发新的消费需求,拉动社会生产的扩大,使资本得以获取最大利润。让消费欲望发酵,虽然使社会充满活力,但也加剧了人们生活体验物质化单向度发展的态势。二是商品的形象比实体更能获得商业价值。丹尼尔·贝尔说:“消费经济借助于表面事物而得以存在。”[4](P116)包装与品牌在商品营销中的重要性最能说明这个问题。三是精神文化的创造与接受如同商品的生产与消费,精神性因素只是作为卖点而受到重视。这些新特征、新动向几乎已成学界常识,本文不再赘述。问题是,我们要透过这些新特征、新动向,追索消费社会文化逻辑的走向,从而考察文学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经济学家认为,消费需求拉动社会生产,消费指数上升不仅是经济繁荣的表征,也是社会物质进步的标志。但是,所谓消费需求其实是种种生活欲望,欲望是否适度就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是伦理问题、文化问题。在消费社会中,种种生活欲望已经最大限度地被释放,诸多新的欲望还在无节制地被激发。物欲膨胀必然侵吞精神生活领地,消费社会的文化前景可能是精神生活日渐沙漠化。有学者就此指出,消费社会中消费关系已经成为一切关系、活动的基础,消费取代了审美[5]。也就是说,消费社会中人们最终只剩下消费体验,富有精神性与情感性的审美体验必将终结。果真如此吗?消费关系是否已经成为消费社会中一切关系、活动的基础尚是一个问题,即使消费关系已经成为消费社会的基础关系,能否决定消费社会文化逻辑走向又是一个问题。事实上,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消费社会的文化景观:凝聚着精神与情感因子的文学经典在消费社会中时常“发烧”,如漫画版《红楼梦》、网络游戏版《三国演义》销量都非常可观;或大或小,或先锋或古典的艺术展往往不乏人气;不仅流行音乐“粉丝”众多,高雅音乐会也大多能够成功举行。当然,消费社会文化活动中不可避免地渗透着商业因素,大众化的、娱乐性的视觉文化在过度扩张,精英化的、审美性的阅读文化在不断萎缩,长此以往,文化中精神性因素可能会渐渐变质。但是,一切只是可能而已,而不是事实或必然。消费社会中精神文化呈现生气勃发的气象,至少说明消费社会文化逻辑走向不是已然被决定的,而是具有多种可能。唯其如此,文学教育等文化实践才有参与文化建构的可能性。试想,如果大局已定,方向无法更改,一切主观努力都不能逃脱“历史的诡计”,文学教育还如何可能?本文以为,文化逻辑的展开受到经济、政治、宗教、社会心理、教育等多种因素影响,每一种因素的影响虽然不是同等重要,但是可能同样关键,因此,在社会文化逻辑之中到处潜伏着偶然性,一切都是可能的。

在以往诸种社会形态中,政治权威、宗教权威往往能够左右社会文化发展的大方向,即便如此,社会文化仍然具有多样性。在儒家文化大一统的封建社会,道家文化、佛教文化、民间文化不是还有各自的空间吗?消费社会虽然存在种种权威力量,但就总体而言,已经不是一个权威统治社会,我们不妨称之为诱导型社会。由于诱导型社会强制力量弱化,对社会整体控制能力下降,社会文化更有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多元共生景观。事实上,消费社会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非统一性、多元性,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传统文化、时尚文化、外来文化等等,所有文化形式、文化形态都能在消费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容身之所。在多元与相对自由的文化空间里,很难形成某一种文化压倒其他文化,主导整个文化走向的格局。因此,如果一定要说明消费社会文化逻辑走向的话,我们只能说它在走向多元,而不可能预言在多元化的文化空间里,某种文化,譬如以文学经典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必将终结。多元与自由往往会给选择造成困难,要解决选择的困难,就必须建立价值体系。消费社会中影响最为深广的价值观念是一切都可以消费,物质形态的东西可以消费,精神形态的东西也可以消费,甚至生命历程本身就是一次消费活动。很显然,围绕消费观念建立的价值体系,忽视了人类的精神世界,矮化了人的高度,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反动,这样的价值体系必须矫正。但是,在诱导型社会中,我们不可能通过权威力量来矫正价值体系,也不可能以经济诱导来增强精神性因素的介入,惟有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来渐渐调节、完善价值体系。由于消费社会价值体系中,精神与情感的价值面临着物质力量的挤压,因此,饱含着精神性与情感性因子的文学教育就应该格外受到重视。

总而言之,在消费社会中,文学教育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非常具有必要性。

二、文学教育的定位与文化研究经典观的谬误

文学教育理念与实践在我国发生得很早。《尚书·尧典》记载:“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此处的“乐”是诗、歌、舞统称,可见古老的“乐教”之中已经包含着文学教育的因素。但是,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前现代社会都并不存在独立自足的文学教育。如《毛诗序》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即将诗歌完全看作道德教化的工具。所谓独立自足的文学教育是指专业化的文学教育,它是随着现代学科分化的发展与审美自律观念的确立,在现代高等教育体制中形成的。现代专业教育是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产物,其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育各种人才,主要是专门化的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因此,现代专业教育大多定位为技术教育和科学原理教育,专业化的文学教育当然也不例外。为了培育社会所需的文学教师、文员等,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学教育一般定位为文学知识教育,文学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教育,较高定位则为文学原理与研究方法教育。由于文学高度密集着精神、情感、思想,在文化建构与意识形态整合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现代文学教育往往还被定位为思想规训的重要手段。当然,高校文学教育并不是当代文学教育的全部,在现代教育体制中,文学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核心课程语文就是由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组成,尤其是高年级语文课,文学教育所占比重非常大。就我国教育现状而言,基础教育中的文学教育也主要定位为文学知识教育、读写能力教育与思想规训等方面。

文学教育难道只能定位为文学知识教育、读写能力教育、文学原理教育与思想规训的综合?本文认为,现代教育理念过度强调教育的工具性,已经背离了人类教育的初衷。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其目标在于培育精神、情感、体魄都高大健康的人,而不是为社会“打造螺丝钉”。这么说并不是要否认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专业技术教育与科学原理教育,而是旨在强调教育理论中的一个常识:教育就是育人!所谓育人是说教育要以受教育对象为主体,关注其情感兴发与精神、人格、情趣的提升,而不是以社会需要为本位,一味强调其知识灌输与能力训练。西方哲学家蒙田早就批评知识灌输教育“只孜孜不倦地去充塞我们的记性,任我们的悟性和良心空虚”[6](P143),认为“如果我们灵魂的步履不比较安详,如果我们的判断力不更加健全,我宁愿我的学生把工夫用在打网球上,那样至少他的身体会比较灵活些”[6](P147)。在孔子的大教育理念中,诗歌教育之所以被看重,就是因为孔子看到了诗歌在提升人格修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他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孔子对诗歌教育功能的认识,包含着对文学教育定位的思考。“不学诗,无以言”是说诗歌具有人文教育价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说诗歌具有审美教育价值。我们由此看到文学教育可以定位为人文教育、审美教育。当然,孔子对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理解还比较素朴。本文认为,所谓人文教育,是说文学教育应该致力于提升受教育对象的文化修养,使受教育对象能够理解、欣赏人类所创造的丰富灿烂的文化成果,尊重、保护、爱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不是弃若蔽履,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文理想;所谓审美教育,是说文学教育既是艺术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的水乳交融,又是美学教育,文学教育要使受教育对象在美学高度建构起价值体系,以审美自觉定向审美自由。惟有将文学教育定位为人文教育、审美教育,才能彰显文学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才能为文学教育的合法性作最有力的辩护。

文学教育作为人文教育、审美教育,其教材应该以经典文本为主。一方面,经典文本本身就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后人传承;另一方面,经典文本不仅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还往往具有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趣与深刻的思想,在历史长河中历经大浪淘沙,品质久经检验,宜于作为范本。文化研究经典观也重视文学教育中文学经典的处境,概而言之,其观点有二:一是认为现存的文学经典往往是意识形态与文化权力选择的结果,如《诗经》、《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不仅主要出自已经过世的、男性的、汉族作家之手,而且其中含有大量落后的、甚至有害的思想观念;二是认为文学教育就无所谓使用经典文本,诸如《大话西游》、《英雄》等流行文化文本也可以作为教材。本文认为,文化研究经典观其实是文学经典虚无主义观念,其无视文学经典的自身品质,没有认识到文学经典在积聚人文内涵、传承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就其观点本身而言,谬误也很明显。首先,意识形态与文化权力选择对于文学经典的身份塑造虽然具有重要影响,但是,我们不能以此否定其固有品质,而意识形态与文化权力等理论话语暗含片面强调文学教育之思想规训功能,忽视文学经典的人文教育价值的倾向,长此以往,不仅将会数典忘祖,甚至可能随着典籍的流失、毁弃,最终无典可数。其次,指责文学经典中含有大量落后的、有害的思想观念往往来自意识形态的偏见,其实,从来没有过时的人文思想,孔子的语录,柏拉图的对话,谁能说它们思想过时?也从来没有绝对有害的人文思想,人类思想总是充满矛盾的,理解矛盾从而激发思考总比愚昧无知要好,当然,在编选教材时对文学经典进行分级处理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不必因噎废食。最后,教育总是具有选择性,我们得选择经过检验的,而不是尚处于实验中的价值观念传给后人,《大话西游》、《英雄》等流行文化文本虽然受众广泛,但可能只是满足一时的精神需要,其品质尚需历史检验,文化研究者将其引入文学教育课堂,非但不是教育革新,而且是缺乏学理依据的草率之举。

三、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经典文本研读

上文论述了文学教育在当代社会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且提出文学教育应该定位为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那么,如何进行文学教育?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这是我们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为,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学史知识教学、阅读能力训练、写作能力训练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经典文本的研读。一方面,“研读经典文本对于文科生来说,是相当于理工科实验课一样的基本功训练。”[7](P75)通过研读经典文本,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文学史知识,而且“经典文本阅读是在水中(而非在岸上)学习游泳”[7](P74),可以弥补空泛的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教学的不足,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受教育者的阅读能力,提高其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只有深入研读经典文本,才能让受教育者真切体验到经典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透露出的人文境界,使其直接感受经典文本的审美感染力,从而将文学教育真正落实为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在文学教育实践中,文学史知识概论的教学完全取代了文本研读,这导致许多文学专业学生虽然知道许多文学史知识,但是对于文学本身却体会不够深切,甚至不具备起码的辨别作品优劣的能力。我们强调研读经典文本,第一要义就是要求受教育者直接阅读经典文本,而不是仅仅学习文学史知识概论。当然,所谓研读与一般消遣性阅读有所区别,一是要求熟读,二是要在某种理论指导下研究性阅读。

中国传统教育向来重视熟读经典文本,甚至要求背诵,这种教育方法在“五四”前后受到猛烈批判,认为这样做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使其成长后缺乏创造性。本文以为,中国传统教育的缺陷不在于强调背诵经典文本这样的教育方法方面,而主要在于教育体系上。中国传统教育既丢弃了孔子时代贵族教育的大教育体系,又没有形成多学科兼备的现代教育体系,其仅仅面向科举考试遮蔽了教育的多向度可能性,迷失了教育之育人本义,而后人不察,反而认为是读经教育误尽苍生。其实,就文学教育而言,强调熟读经典文本这样的教育方法还是比较可取的。首先,熟读、背诵经典文本可以有效地传承文化,培育文化理想。即使在急剧变革的社会中,我们仍然需要能够延续传统的文化堡垒,而惟有经典文本的意蕴在人们心底不断发酵才能为文化堡垒筑起最坚固的城墙。由于熟读经典文本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任,因此,在选用经典文本作为教材时,应该尽可能保留其原貌,不宜根据当下思想观念进行删改。譬如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口技》一文时,删削了其中非常精彩的、但据说是不适宜中学生接受的内容,我们认为这样做至少不利于培育学生尊重文化遗产等人文意识。其次,年少时积聚一些经典文本在心底,成年后随着生活阅历的积累,理解不断深入,甚至可能渐渐形成一种文化人格,这可以说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朱光潜先生在回顾其学习文学的经历时,非常中肯地说:“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这早年读经的教育我也曾跟着旁人咒骂过,平心而论,其中也不完全无道理。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8](P118-119)

熟读经典文本只是基础性工作,我们还得理解、领悟其艺术价值与思想内涵。有人认为,阅读无须刻意求解,只要熟读自然而然地就能够理解。格言也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朱熹甚至明确反对以“道理言语”理解诗歌文本。他在一封信中说:“‘倬彼云汉’则‘为章于天’矣,‘周王寿考’则‘何不作人’乎。此等语言自有个血脉流通处,但涵泳久之,自然见得条畅浃洽,不必多引外来道理言语,却壅滞诗人话底意思也。”[9]本文认为,反复“涵泳”确实是一种值得发扬的文学阅读方法,但是,“道理言语”其实也有助于理解文本。我们上文提出,文学教育作为审美教育需要在美学层面展开,而只有通过“道理言语”,才能将模糊的审美体验提升到美学层面,从而使理解清晰化。当代一些阅读理论甚至认为,惟有理论分析才能真正理解文本。譬如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提出的“细读”方法,要求将文本孤立出来进行语义与结构分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者的审美分辨能力。当然,新批评派“细读”方法科学主义与形式主义倾向非常严重,本文并不赞同。研究性阅读固然需要理论分析,但要以阅读者的审美体会作为基础。明清评点批评可以说是一种以审美体会作为基础的研究性阅读方法,可惜理论分析缺乏系统性与深刻性。清代桐城派提出的一套阅读方法,恰好弥补了评点批评的不足。桐城派开创者方苞认为,理解、领悟文章首要在于“义法”,“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10]。也就是说,阅读文本应该把握其思想内容与结构安排的条理性。刘大盄则指出,“专以理为主者,则犹未尽其妙也”,他非常重视审美体会,拈出“神气”作为准则,但以“神气”论文不免过于笼统。他又提出,“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11]。此后,“因声求气”阅读方法成为桐城派不易之论。刘大盄的阅读方法局限性非常明显,但与方苞的阅读方法相结合,就相当系统而独到了。作为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经典文本的研究性阅读在理论与具体方法上是开放的,桐城派的阅读方法也只是可资借鉴的对象之一。如何融通已知的阅读理论与方法,建构一套适应现代文学教育的阅读理论与方法,这是我们尚需进一步研究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浩.从“文学经典时代”到“后文学时代”——简论“后文学社会”的五大历史特征[J].文艺争鸣,2002,(6).

[2]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J].文艺争鸣,2005,(5).

[3]赵勇.经典的祛魅与返魅——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学经典与文学教育[J].天涯,2006,(3).

[4]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5]吴兴明.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J].中国比较文学,2006,(1).

[6]蒙田.论教育[A].蒙田随笔[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7]尤西林.经典文本导读在大学人文学科教学中的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3).

[8]朱光潜.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A].我与文学及其他[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9]朱熹.答何叔京[A].朱文公文集卷四十[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方苞.又书货殖传后[A].方望溪先生文集卷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1]刘大盄.论文偶记[A].海峰文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责任编辑:龙迪勇】

作者:季中扬

第三篇: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

当前国学热带动了国学经典诵读的回暖。学术界对于国学经典的研究比较深入、持续,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中小学素质教育也是教育理论界和各级教育部门探讨、实践的重点。无论是中小学课改,还是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材教法,中小学素质教育一直在争议中前行。

但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往往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当做两码事。一方面,国学经典教育只是国学热的一个侧面反映,学校和家长只是将经典教育作为学生课余的学业补充或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中小学素质教育往往只是将重点放在减轻学生负担,进行新课程标准改革,提高学生各种才能等,鲜有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论文、论著。如何研究素质教育情境下国学经典的弘扬和传承,如何促进国学经典诵读中的学生素质提高,如何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是摆在各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1.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人的左右脑的开发和塑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品质和人文精神品质相统一的人,以实现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一致的人的素质”。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其实质就是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求,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高尚的文化情操、丰富科学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全面增长能力,成长成才成人。

2.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广泛而全面的促进中小学生全面成长的博雅教育即通识教育。通过开展素质教育,应当让中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其具体目标要求为:思想道德素质,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关心和尊重他人等;科学文化素质,如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身体心理素质,要掌握两项基本体育锻炼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自尊、自信、合作和承受挫折等品质,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有一定的自我教育、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艺术审美素质,学生艺术兴趣爱好广泛,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一项艺术特长等。

二、制约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分析

1.智力教育的挤压

当前,很多家长都将孩子的智力发展放在首位,为了将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佼佼者,一味地在繁重的学业中不断加压。于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国学经典被丢弃了,人和人之间的“情”淡薄了。家长以及学生都过度重视“分数”的高低,很多“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应运而生且长盛不衰,多数的同学都主动参加或被动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这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扭曲了中小学生的心灵,而且异化了教育的本质。

从中小学校角度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虽然一再强调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但由于学校间、班级间还存在着成绩的攀比以及升学的压力,应试教育即智力教育一直被许多中小学校当作教育的重点甚至全部。不可否认,智力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教育之一,也是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轻体育”的倾向,很多中小学校对“三好学生”的评定简单地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甚至成绩好的就被称为“好学生”,成绩差的就被称为“坏学生”。

诚然,科学、理性等智力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命的质量,人类应该积极推行智力教育以发达人的理性思维、完善人的科学知识结构。但是,近代以来的科学、理性主义教育显出了过度扩张之势。纯粹的智力知识教育是谈不上“素质”的提升的,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它“由于忽视、舍弃甚至排斥牺牲个体的独特性、偶然性、丰富性,而使‘人为物役’,成了各种机器的奴隶。”

2.家庭教育的缺位

当我们感叹优生优育给祖国未来创造了无限希望时,也不得不直面青少年国学经典教育内容贫瘠、手段单一、方式简单甚至缺失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小皇帝”“小公主”成为家庭、社会的核心,青少年一代多被溺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去也不会感受、珍视他人的感情。传统的国学经典就在这种溺爱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而对于农村里的中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更加严重。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或不能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起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的作用,造成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内心空虚,成绩下降,素质教育无法推进到家庭中去。

3.社会教育的异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QQ、网络互动平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将课余时间放在了手机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虚拟游戏等上面,变成了“宅男”“宅女”一族。中小学生过早地接触了社会上(主要是网络上)的负面内容,加上学校、家长对中小学生的关心、监管不够,很多中小学生了解“艳照门”“兽兽门”等网络不良信息,对歌星、影星等耳熟能详。但是,他们却对那些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作家、思想家等所知甚少,对中国的传统国学经典认知、了解不够。

三、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

1.国学经典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素质教育离不开国学经典教育。因为国学经典教育能够“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求真、从善、爱美,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是历代仁人志士千锤百炼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经典,不仅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一个文明必须借助于它的“经典”来承载其核心价值。著名学者杨叔子说:“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概念而非遗传基因的概念。基因只能决定是什么种族,不能决定是什么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这个民族。”从中小学阶段开始推行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传承文化命脉,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助于他们感受古人情怀,培植爱国情操;有助于他们继承优良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国学经典中的人格风范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格品位,提高审美情趣;国学经典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国学经典中的荣辱观具有立人导行的功能。

2.中小学素质教育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中国国学经典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代表某一时期精髓的思想、理念以及相关的作品,是我们祖先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活化石。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国学经典。无论通过口耳传诵抑或是其他方式,国学经典都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而中小学阶段是接触国学经典的初始阶段,是引导中小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最重要时期。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摒弃了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和逼迫式学习,为国学经典教育创设了平台,提供了载体。从当前各地各中小学校轰轰烈烈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素质教育成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3.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我国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在当今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文化信仰失落与危机问题。由此导致的是社会和国家凝聚的危机。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而传承文化命脉,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全民族的进步,应该说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

对于个人来说,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解学国学经典,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全面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责任感;可以促进学生对古代哲学、历史及其他文化知识的了解,启迪思维,增长智慧;可以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那种严谨踏实和勤奋不已的治学精神,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可以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懂得社会伦理道德,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的处世态度。对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人生修养应当追求的一种境界。

四、以国学经典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中小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方面,漯河市得风气之先。

早在2003年,漯河市商业幼儿园率先开展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对孩子们开展基础的伦理道德教育,让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2004年,漯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的通知》,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掀起了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热潮;2006年,漯河市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活动,把经典诵读从校园推向了社会;2010年,漯河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六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读<说文>、识繁体、解汉字”活动的通知》。这一通知尽管不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但是,让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中小学生抓起,用祖国优秀的国学经典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不啻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尝试。对于漯河市的这一举措,《光明日报》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漯河市这一远见卓识的做法,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收效显著。

1.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

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安顺同志指出:“经典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能够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培养记忆能力,提高文化素质,增强人文修养,陶冶道德情操,从而达到‘以文载道’、‘文德并重’的效果。”可见,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进而增强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2.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加强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

提高人的素质,离不开本国传统的国学经典的教育、滋养、启迪与熏陶。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中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培养高度的责任感;让中小学生学会“自强不息”,磨砺坚强的个人品格;让中小学生懂得“厚德载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国学经典的诵读与传播、接受,有利于中小学生道德完善、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尊重他人、讲求合作的良好品格;有利于中小学生讲信义、重信誉、言行一致的品行的养成,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取信于人。国学经典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执着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高尚品德。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念,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创造意识、自信心的树立,有利于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形成。其他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直不阿的正直人格,宽容大度、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和为贵”的处事理念,“将相和”的君子风范,忍辱负重、逆境成才的良好心理素质等等,都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品格形成的精神养料,它可以激励中小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自觉地树立高远的志向,培养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21世纪的竞争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 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高等教育研究,2001,4(2).

[3] 鲁迅.呐喊·自序.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刘先琴.河南漯河市经典诵读润心神.光明日报,2010-11-20-1.

[5] 谢安顺.深入开展中华国学经典教育为建设漯河提供文化支撑.农村·农业·农民,2008(2).

(责任编辑关燕云)

作者:黄伦峰

上一篇:绩效考核论文范文下一篇:林业科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