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写生对绘画创作及教学的意义

2022-10-23

从事美术教学已有几年时间。培养学生的同时, 自身的基本功和对绘画的理解也有了相应提升, 积累了一些经验, 也形成了一些观点。艺术工作是一门苦差事, 而作为培养艺术工作者的教师, 身兼双重责任, 更是苦上加苦:本身要有东西, 这些东西要来源于对世界的感知, 并且要让这些东西与学生产生共鸣, 要感性、激情, 又要把感觉归纳为理性的语言告诉学生。这些不仅仅要依靠经验, 而更要具有对艺术真诚的态度。

当今高等院校教学之中, 倡导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所谓实践教学内容基本上包含为教育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作为美术专业来讲, 教学实习占重要地位, 而教学实习的实际就是风景写生。写生也称采风, 是走出画室, 收集与积累的过程, 是所有艺术门类特有的一种学术活动。而往往因为它的特殊形式在教学中被忽视甚至被排斥。在一些管理者看来, 外出写生无非就是教师带领学生浩浩荡荡的旅游一番, 舒服自在, 开销不菲。从而, 有很多高校出于学生安全及教学资金投入的角度, 取消或限制写生课程。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可取的, 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1“读万卷书, 不如行万里路”

这句极富哲理的古语同样适用与科学技术高度进步的今天。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 他应该是一个多面手, 需要有博古通今的学识, 更需要有对外界形形色色事物的认识, 这些东西画室里学不到, 课本里不全面。图书馆里有, 但是只能了解, 而学生未必能真正体验。真正的身临其境才能认识其本质。我们对世界看得清楚, 才能使笔下的作品恰到好处。达芬奇是画家, 又是建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天文学家, 所以我们今天的人为之叹服。但没有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能诞生在封闭的画室里, 即使他一生废寝忘食地工作。在写生的过程中, 画家不仅是对绘画功底的磨练, 更加可以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古迹、文化底蕴。把这些拿过来消化在自己的血液中, 潜移默化的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 这样出的作品才能谈得上具有艺术含量。绘画与写作的道理一样, 成熟的画家技术只作为一种绘画的方式、语言。有时不必多动笔重复, 而要用心去体会周围的人和事物, 之后体现在画面上的品位会很高。

2 外出写生的过程中, 人可以有效地锻炼眼睛的观察能力及了解事物本质的敏感直觉

原因很简单:风景写生需要取景。在大自然中, 我们需要在千姿百态的事物中提取最生动、最美的对象来组织画面, 而绝对不会有现成的一组构图供我们来复制, 这就与室内的教学环境有了根本上的不同, 所以我们说风景写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们自身的审美意识。另外, 风景写生的另一个特殊性在于受时间光线的制约。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往往会发现一处让人万分激动乃至于振奋的景色。于是, 迅速支起画架, 撑开画布开始构图……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 光线的转移, 我们在作画的过程中渐渐发现, 最初让人激动的东西失去了光彩, 不再让人振奋。原因是:光线变了, 时间久了, 人的眼睛也疲劳了。画画就是这样, 过程中需要人脑兴奋, 带动激情的迸发。这就要求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感受对象, 迅速构图展现对象的整体面貌。这样的作品才会准确, 富有感染力, 才能够与他人产生情感上的交流。

3 走出户外的过程是体验生活的过程

“艺术源于生活”, 这是所有人一贯相信的定理, 也是考验艺术家是否真诚的一个标准。2004年印象派作品巡展来到北京, 无数人被作品中浓重的艺术元素所感染。其中色彩的生动, 色调的和谐是最大特点。但更富感染力的应该是画面中真实的生活气息。此次展览中, 作品尺寸并不大, 但是画面中每一个笔触, 每一个线条, 每一块颜色构成的物象都是真实而富有表情的。画面中制作的痕迹基本没有, 而每一笔都来自画家的内心, 显得无比自然。反观我们现在许多的创作及教学过程:画室中, 请来模特, 穿上少数民族的服饰, 拿上一些酷似少数民族的器具, 摆出一系列生硬的姿态, 画室气氛弄得十分怪异。而单纯的学生的问题让老师无言以对:“他 (她) 是哪个民族?我们要表现的是什么?”一次有级别的官方展览中, 有一个情景:巨大的画面中, 一名藏族妇女, 背着一个小孩, 而小孩儿的形象类似有着维吾尔族的特点, 我当时想, 可能是画者为了体现民族团结的一种伟大情怀吧。类似的情况时常出现, 其作品的艺术含量暂且不说, 最起码艺术家所应具备的真诚态度就是我们最应为之叹息的。画画要画我们最熟悉的事物, 要画我们最了解最感动的事物, 画画就是画自己, 把自己身体里所蕴涵的所有展现出来给人看。这是一个考验, 考验画家是否真诚的对待观众, 你有什么就要对人说什么, 就要让人看什么, 否则就是欺骗。

综合上面, 得出一个结论: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对于绘画创作非常关键。要画农村体裁, 我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农村, 与劳动人民一起生活一起劳作, 体会其中的苦辣酸甜, 喜怒哀乐。要画少数民族, 最好的方式就去这个民族体验一下他们的民族风情, 了解这个民族最真实的一面。所以, 写生不只是要出作品, 而且要用心体会, 正所谓“外出造化, 中得心源”。一名学生, 在他即将毕业之时, 回顾他几年的求学生涯, 通常都会发现风景写生课是最精彩的:作品最生动, 收获最显著。既学到知识又增添阅历, 而其中的美好回忆会怀念一生。

4 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 可以很充分地积累素材

我们通常鼓励学生画色彩的同时, 勾一些随笔速写, 纪录当时的感受, 或者直接拍一些照片。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积累大量的资料。艺术创作并不需要现成的东西再现于画面, 而心境很关键。把当时的感受体现于画面, 并能与他人产生共鸣, 才是支撑作品的根本。

今天的高校面临着庞大的艺术生队伍, 一方面艺术有全面普及的趋势, 另一方面, 艺术人已经是一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不再是小学科, 而是一个大潮流。我们这些为人师表者, 如何正确引导这个潮流的方向, 可能已经上升为社会问题。实质情况:同等层次院校的艺术生素质大不如前, 这个情况尤其体现在入学以后。原因是, 在高考以前, 流水线式的考前培训只能生产出一批合格的应试高手, 而对于学生艺术修养没有任何提高。因为近些年的扩大招生, 国家对于大多数高校的各项投入相对萎缩, 高校的教育教学资金显得十分紧张。对于这些, 希望我们的决策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高校教育还是应该培养高素质人才, 培养的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 实在不应在这个关乎命运的环节打经济盘算。

以上话题似乎有些远, 与我们现在所探讨的具体风景写生不太相关, 但以点代面, 还是应该在安排教学活动中重视这些实践性更强的有效部分。在这些内容里, 逐步地培养学生善于观察, 主动思考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 让学生真正热爱艺术,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美好的生活。如此, 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艺术工作者、教育工作者, 甚至绘画大师。

摘要:今年来由于社会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 各大高等院校招收一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 因此, 伴随的艺术生整体素质相对下降.本文就风景写生课程, 以点带面, 阐述从具体实践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风景写生,采风,艺术源于生活

上一篇:新时期加强党校教学工作创新下一篇:业主如何应对承包商的施工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