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创业的论文

2022-05-1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就业创业的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解决就业已成为当务之急。一、辽宁目前的就业形势辽宁这个曾为共和国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北方工业大省,现在正在经历着发展的阵痛。

第一篇:关于就业创业的论文

关于大学生创业动机、创业行为与创业绩效的文献综述

【摘要】心理学认为,动机影响行为,行为决定绩效。大学生创业同样遵循这一规律。文献研究表明,关于创业动机、行为与绩效的一般性研究是大学生创业动机、行为与绩效关系研究的基础。因此,今后相关研究应沿着“创业动机-创业行为与绩效-管理对策”的分析框架来开展实地调查,深入探究三者之间的实证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动机;创业行为;创业绩效;文献综述

【规划课题】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校生创业动机及其效应(16YB054)”、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高校贫困生就业质量的量化水平、异质性及精准扶助体系”(JC1512)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生人口精准扶贫与反贫困生研究”(GL1512)的研究成果之一。

近年来,随着创业热潮的兴起,众多大学生投身创业,成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大学生创业问题由此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心理学认为,动机影响行为,行为决定绩效。同样,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创业行为与创业绩效也必然存在某些规律性的联系。美国学者Stevenson和Jarillo研究发现,目前创业领域的研究主要有三类:创业意愿的产生、创业如何开展、创业的绩效。这也意味着创业动机研究、创业行为研究、创业绩效研究存在实践逻辑上的连贯性。因此,以“创业动机-创业行为-创业绩效”为框架,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关于创业动机、创业行为与创业绩效的一般研究

作为一个特定的创业群体,对大学生创业动机、行为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其理论渊源是关于创业动机、行为与绩效的一般性研究。这类研究为探究大学生的创业动机、行为与绩效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创业动机是驱使创业者走向创业,并影响其行为和绩效的核心因素。Frend认为,本能是驱使个体通过外部的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活动去改变内在状态的“持续压力”,即动机驱使个体采取行动去满足个体需求。所以,动机是创业行为的前提。“潜在创业者与实际创业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创业动机”(Olson P.D,1994),而Kate和Gartner也认为,“动机性”是创业型企业的显著特征。目前,学术界关于创业动机的研究主要有两类。

第一,对创业动机类型的探究。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从精神层面出发,将创业动机分为“建设私人王国,对胜利的热情,创造的喜悦”;全球创业监测项目研究框架中,创业的动机被分为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两大类。在国内,曾照英将创业动机分为事业成就型和生存需求型;童亮和陈劲认为创业动机主要分为环境影响、推动因素、拉动因素三个方面。

第二,对创业动机影响因素的分析。McClelland的研究表明,创业者决定创业可能会受到家庭背景的影响;Foley(1985)发现管理者的年龄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钱永红认为,男性和女性创业影响因素具有性别差异;等等。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将研究视野拓展到创业动机与创业行为的关系上,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创业动机和创业行为的理论关系论述。帕森斯指出,对目标的追求是一种社会行为,个体动机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Olson指出,创业动机是创业行为的前提,促使具有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条件的个体做出创业行为。沈红明指出,创业动机是内在根据及外在条件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创业动机反映着创业者的深层创业需求,促使创业者采取行为去满足自己的创业目标。刘志也指出,创业动机是创业行为的风向标,可以有效引导创业者对自己已识别出的创业动机进行实践。

第二,创业动机与创业过程行为关系的研究。Shane和Venkataraman认为,因为动机的个体差异性,创业者会表现出不一样的意愿和能力,造成创业过程的差异性。Bird认为,公司创业初始时,创业动机会直接影响公司模式、发展方向和发展改善策略。Palich和Bagby指出,面对创业成功的不确定性,个性差异会使得他们对风险有不同的看法:愿从事创业活动的人相较于被创业风险阻拦的人,可能表现得更加乐观。国内学者王丹俊也指出,创业动机对风险决策行为有直接的影响,生存动机越强,更倾向于回避风险;而成就动机越强,更倾向于追求风险。

此外,创业动机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也是研究者关注的另一个问题。研究者将创业绩效分为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两类。在主观绩效方面,Luthans指出,创业的自我效能反映创业者的个体信念,而自我效能强度则会对创业者的个体倾向有所影响;范巍认为,创业者的创业倾向会随着自我效能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蔡晓珊、张耀辉从创业绩效角度出发,试图获得影响新创企业生命力的源泉。在客观绩效(财务绩效)方面,王华锋、谢从旋指出,创业动机会对创业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不一样的创业动机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不同,成就驱动型创业动机更容易取得创业成功,机会驱动型创业更容易导致失败,而生存驱动型创业与创业成功和失败均没有显著的关系。

二、关于大学生创业动机、创业行为与创业绩效的研究

要探究大学生創业动机、创业行为与绩效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何为“大学生创业”。从概念演变来看,大学生创业概念主要由创业概念递进而来,国外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对创业概念进行了多种定义。Shane和Venkataraman认为,“在建构创业研究领域的概念框架中,最大的障碍也许一直就是定义的问题”。Singh认为,创业就是建立一个新企业。而彼得·德鲁克认为,没有创新的企业创建活动并不是创业。总的来看,学术界对创业概念的定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广义上创业是“创造新的事业的过程”;次广义是“通过企业创造事业的过程”;狭义是“创建一个新的企业的过程”。

针对大学生创业,国内也有不同的定义。例如,许正云将大学生创业定义为:由在校或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的学生作为核心成员根据自己的发明创造、科研成果、思想来开创的新企业,以实现商业化应用和创造价值。陈浩凯等将大学生创业定义为:大学生利用现有能力资源以实现自我发展需求,在经济环境中寻求并把握创业机会来创建企业,以实现自我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综合上述定义,本文对“创业”取广义概念,即所有的创造新事业的活动都是创业活动。而本文的研究对象“在校大学生创业者”是指在校时做出创业活动的大学生,不包括毕业时创业的大学生。

目前,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探究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类型。例如,Erkko Autio(1985)将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分为四种:生存需要、积累需要、自我实现和就业需要。高日光等指出了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四个因素:自我实现、追名求富有、社会支持以及家庭影响。

第二,分析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李闻一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找到了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因素。赵恒平等构建了创业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指出大學生创业行为是创业者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创业行为是受创业者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他影响因素研究还包括外部环境(向辉,2013;李洪波,2013;周勇,2011)、家庭社会网络(肖璐,2013)、企业家精神(兰欣,2011)、性别(姜雪梅等,2012)等。

第三,总结行业高校创业动机的特征。其研究涉及医科(曾建国,2014)、农科(姜雪梅,2012)、地级职业院校(张权,2014)等。

除针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专项研究外,目前对于大学生创业动机与创业行为、绩效关系的研究非常少见,只有少数研究涉及大学生创业绩效,且主要集中在对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许聪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创业意愿、创业环境、个人背景、性格特质四个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为:大学生越具有企业家精神,个人背景越优渥,创业目的越坚定,创业绩效越显著。朱茹华等通过对杭州市政府资助54家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研究认为,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是创业团队和创业导师的结论。王冬梅则分析了制约大学生创业绩效的诸多因素。

三、研究述评

纵观上述研究,虽颇有价值,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忽视了在校生创业动机的主次性特征和权重测量。在校生创业往往同时受到多种动机的驱动,因而其创业动机具有多元共生性的特点(周丽,2014)。然而目前相关研究未区分各种创业动机的重要性差异,更未测量其权重,导致难以抓住在校生走向创业的主导心理因素,在对策设计上也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创业管理精准化的要求。

第二,关于大学生创业动机、行为与绩效的关系的研究非常稀缺。从单项因素研究来看,最多的是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研究。其次是对大学生创业绩效的研究,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特征的研究最为少见。再从三者的关系来看,在校生的创业动机决定其创业行为和绩效。因此,以探究大学生创业动机为中介,可以总结和预判大学生的创业行为特征和绩效,为制定科学的创业管理体系提供依据。而目前相关研究大多止步于创业动机,而未对其效应和政策应用进行深入探究,这也是当前相关研究的盲点。因此,今后相关研究应转换研究视角,沿着“创业动机-动机效应(行为与绩效)-管理对策”的分析框架对高校在校生展开调查,再提出关于高校创业管理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曾照英,王重鸣.关于我国创业者创业动机的调查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09):285-287.

[2]童亮,陈劲.女企业家的创业动机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04):17-21.

[3]钱永红.个人特质对男女创业意向影响的比较分析研究[J].技术经济,2007,26(07):8-13,124.

作者:季俊杰

第二篇:关于辽宁就业与再就业情况的调查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解决就业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辽宁目前的就业形势

辽宁这个曾为共和国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北方工业大省,现在正在经历着发展的阵痛。辽宁国企多,仅大中型企业就有1000家;产业职工队伍庞大,职工总数将近1000万,两项均为全国之最。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成分多、工业比重大、城镇人口多、企业冗员多、社会负担重、劳动力素质低、技能单一等因素,都使就业与再就业成为辽宁的一号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的就业形势总体上是好的,经过几年的调整和努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就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以市场为主、政府积极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劳动就业体制,劳动力的战略性转移取得历史性进展,大量的第二产业下岗人员转移到第三产业中。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九五”期间,累计33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十五”前两年又安排了180多万人就业。三是采取多种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开始打破以国有经济安排劳动就业为主的格局,非国有经济、各类中小企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九五”以来,国有经济就业的人数减少了171万人,非国有经济就业的人数增加了211万人。

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压力巨大。据初步统计,到2001年底,辽宁省总人口4147万,从业人员2069.3万,职工总数781.3万,比1995年的1021万减少了239.7万。在781.3万的职工总数中在岗职工545.4万,不在岗职工235.9万。从1995-2001年下岗和失业人员总数为475.6万,相当于全国下岗失业人数的1/10,在全国下岗职工超过百万的8个省份中位居第一。特别是部分资源枯竭型企业破产关闭后出现了较为集中的下岗人员。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辽宁省这类国有企业破产11户,涉及全民所有制职工14.5万人,集体职工7.3万人。目前仍有一批资源型矿区面临关闭转型,一批濒临倒闭的企业需要破产,还将有一批职工需要下岗和转岗。从现在到“十五”期末,全省需要安排就业和再就业的人员达300万人左右,平均每年100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任务十分艰巨,矛盾异常突出。

二、当前辽宁就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劳动力供给大大超过劳动力需求

据统计,2002年需要安置的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以及新增劳动力超过170万人,年底完成了101万,还有70万人未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6.6%。2003年需安置的就业人数为160万,计划安置90万,仍有70万人未能实现再就业。

(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就业困难群体

目前我省一方面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国有工业企业中,另一方面能够大量安置劳动力的轻工、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没有振兴起来。一些国有企业一方面大量裁员分流,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资产甚至是当代国内最先进水平的资产闲置,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很多事没人干,而有些下岗人员又没事干。这种结构性矛盾再加上我们的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就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弱,再就业难,从而形成了一个就业的困难群体。据辽宁省统计局对下岗人员的调查分析,30-40岁的占71%,女性占61%,其中30-49岁的中年女性占52%,初中以下人员占67%,无技术等级者占84%。从各地的大量实践分析,对这部分人若不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是很难通过市场实现再就业的。目前这部分人中大多数家庭负担沉重,生活困难,已成为城镇最困难的群体。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就业问题的解决极为艰难。

(三)就业扶持政策难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需要,而且落实的不好

1998年以来,各级政府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但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如政策覆盖范围有限、优惠幅度较小,税费减免政策不能兑现、有些政策不具实际效用、操作有难度等问题,需要对现行就业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细化。

(四)“并轨”与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难

1.支付“并轨”所需的经济补偿和历史欠债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从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按政策应给予经济补偿。同时,企业还要偿还拖欠职工的集资款、医药费、丧葬费等各项历史欠债。目前由于一些困难企业不能按时支付经济补偿和历史欠债,致使一些应该出中心、进市场的下岗职工滞留在再就业服务中心,不能通过市场实现再就业。据统计,到2002年底全省有124万人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共支付经济补偿金102.3亿元。企业偿拖欠并轨人员债务22.6亿元,偿还率仅为50%。预计2003年实现并轨160万人,历史欠债只能偿还85%。

2.失业保险基金缺口较大。下岗职工从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未能实现再就业的应享受失业保险。但目前,一方面由于部分企业欠缴失业保险,一些并轨人员享受不到失业保险的待遇;另一方面,大批下岗人员进入失业保险,又将使失业保险基金缺口增大。据统计,到2002年6月,享受失业保险的人数达到41.9万人。到2002年末,企业拖欠失业保险费2.4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缺口达4.5亿元左右。预计2003年失业保险基金缺口将在10亿元左右。

3.“低保”资金严重不足,“最后一条保障线”难以兜底。按有关政策规定,并轨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24个月,之后仍未能实现再就业的转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截至2002年末,辽宁省“低保”对象达150.1万人,需要低保资金11.9亿元,省、市、县财政只能筹集3.5亿元,资金缺口8.4亿元。

4.社会保险关系难以接续。目前关于以灵活方式实现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的办法,除大连外还没有具体的方案,即便是已有的方案也是参照正规就业形式制定的,缴费比例、缴费方式等均不适应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和需要,不能解除下岗职工通过灵活方式实现再就业的后顾之忧,亟需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办法,以促进灵活方式就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就业与再就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一是再就业培训走过场,缺乏针对性。不能根据劳动力市场就业需求的变化,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二是劳动力市场信息化程度低。目前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只实现区、县联网,不能在更大的程度上及时向全省范围内劳动力市场提供供求信息。三是劳动力市场秩序混乱。一方面存在非法职业介绍中介和各种欺诈行为,另一方面下岗失业人员的一些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一些用工单位不与下岗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滥用试用期、随意压低和克扣工资、拒缴社会保险等违规行为大量存在。

三、解决辽宁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发展是硬道理,通过发展扩大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正在逐年下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测算,在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到90年代,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增加7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我们必须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空间。

1.巩固和发挥国有企业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省经济的骨干和脊梁,也是安置就业和再就业的人员的重要渠道。因此,必须把深化企业改革、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与安排好再就业人员统一、协调起来。企业应通过主辅分离、辅业转制,重组生产要素,盘活存量资产,尽量做到多分流、少下岗,千方百计的增加就业岗位。

2.重视第二产业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中的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已成为扩张最快的产业,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的产量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工厂”。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日本的松下电器、东芝、三洋电机、三菱电机4个公司都已把彩电的生产基地移到中国,此外,通用电气、惠普、奥林巴斯、摩托罗拉、戴尔、IBM、柯达等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中国制造”的发展必将带来广阔的就业空间,辽宁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基地,如能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将会给辽宁带来巨大的就业机会。

3.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和再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与1991年相比,在城镇从业人员中,国有集体单位净减5361万人,而城镇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净增1.18亿人。辽宁省目前非国有经济从业人数占从业总数的55%,其中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人数占从业总数的29.6%。同先进地区比,无论是总量、速度,还是规模、水平、后劲,都有很大的差距,这既成为我省经济发展不快的重要原因,但也为我省解决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主要潜力在第三产业尤其是传统服务业。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17万个,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达85万个。至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27.7%,而发达国家为70%左右。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也达到50%左右。可见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非常巨大。而辽宁省目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只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6.6%,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当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要拓展其中的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领域的就业渠道,努力发展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尤其要积极开发社区服务业,重点开发面向社区居民社会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社区公共管理的就业岗位以及清洁、绿化、社区保安、公共设施养护等公益性岗位。商品流通业也是辽宁扩大就业的重要门路,2001年为社会提供新增就业岗位20.7万个,2002年上半年又提供了9.6万个岗位。社区服务业是一个新兴产业,物业、家政、托幼、托老、保洁等服务项目需要大量劳动力。本溪市近两年有6.6万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实现了就业或再就业。大连市社区服务业2001年以来吸纳了5.3万人,列各行业首位。沈阳市仅在2002年上半年,就有2.23万人在社区实现了再就业。

此外,鼓励城镇富余劳动力到农村从事农事企业,充分挖掘第一产业的就业潜力。加强与省外、境外的经济合作,扩大对外劳务输出。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实行灵活的就业形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政策效应促进就业;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下岗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等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 杜福洲

作者:胡亚莲

第三篇:农业院校关于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的探析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当作本院发展的重点问题,放在院级工作链条中的关键位置,继续完善“就业管理、就业指导、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确保了就业创业工作的全程服务、全员参与,切实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

一、组织到位,提高就业创业领导力

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行“一把手”工程,书记、院长亲自抓,党委副书记专门抓,各系、團委具体抓,导师包干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学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院长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学院也积极把素质高、业务精、有爱心、讲奉献的骨干教师充实到就业创业队伍中来,形成服务学生就业创业的巨大合力。小组成员更是兢兢业业,近一年来为毕业生搜集就业创业信息800余条。目前,学院全体教职工人人都来关心就业工作,初步形成了全院一盘棋,同心促就业创业的局面。

二、工作到位,提升就业创业服务力

(一)大力支持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规定学生人文类课程必须修够足够学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GYB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学院还根据各专业特点,联系校内校外专家为毕业生举办了多场就业创业指导讲座和专题报告会,每年都组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至今已开展13届。

(二)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我院在做好传统线下工作的同时,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搞好就业创业服务。创建了线上毕业生之家、就业创业信息专栏、多个就业创业QQ群、微信群,及时发布就业创业政策和面试技巧等,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解决学生就业创业中的问题。

(三)融思想教育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全过程。学院引导学生积极转变就业创业观念,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创业形势与就业创业政策。学院每年都要制定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细则并以文件形式印发,保证了毕业生工作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

三、方法到位,提升就业创业凝聚力

学院在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结合底蕴非常丰厚的学生工作优良传统,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在培育就业创业文化、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搭建创业平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一是突出“农”字特色,打牢学生的学农爱农的思想基础。为牢固学生专业思想,学院力求通过“弘农”讲堂、创业作品展、“弘农读书会”、“弘农”篮、足球赛等“精品”赛事,实现以弘农的梦想引领人,以弘农的实践锻造人,以弘农的文化熏陶人的目的,营造“学农、爱农、知农、惠农”的校园文化环境。学院还组织广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涉农高校回信的精神等,激发农科学子“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热情。

二是实行全员导师制、举办指路明灯教授导航报告会系列活动,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环境。“全员导师制”指由学院安排特定教师对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个别化、差异化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新生一入校,先用一年适应大学生活,熟悉环境,了解自己,大二一开学,就进行导师学生双选会,为每一位新入学的学生配备导师,将学生培养成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双创人才。我院坚持开展“指路明灯教授导航”系列讲座。该导航平均每月进行一次,每次邀请一位教授,采取自由对话的方式,全面解答学生遇到的包括学习、生活、就业、科研等方面的问题。这一学年开学后,先后有郭天财、汤继华等教授做客“教授导航”,在学生中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创新创业,燃起学生创造薪火。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学院出台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支撑计划,立项成功的每个项目将会得到5000元经费资助,培育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学生中塑造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同时,学院搭建“知名校友创业报告会”、“创客沙龙”等平台,为有意愿创业的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位于龙子湖校区第一实验楼三楼南侧的“农创空间”已成为学院学生创新创业的“练兵场”和学院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

四是田野大讲堂,着力顶天立地。学院始终重视专业实践教育,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在深入基层中获取知识,在田间地头边增长才干。学院利用寒暑假组织由学生成立的各类科技支农服务团队,在专家教授的带领下,分赴河南各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粮食丰产上”。

作者:王建忠 张倩 唐朝 陈曦冉

上一篇:文化艺术管理论文下一篇:道路桥梁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