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初中历史歌谣

2022-07-12

第一篇:全套初中历史歌谣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全套)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④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红色象征革命,黄色象征光明,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⑤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⑥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⑦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⑧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首次会议内容:①政府领导人宣布就职

②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③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3.开国大典的意义:

①(对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对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战争。

4.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5.

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

时间

事件

1949年3月23日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

1949年9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1949年10月1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

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

1951年

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第二课

最可爱的人

1.抗美援朝战争原因:

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a、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干涉内政

b、美国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c、美国入侵台湾海峡

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支持。

2.抗美援朝战争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10月25日为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

4.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具有国际主义和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5.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

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战斗。

6.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①这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②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和中国的安全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巩固了新生政权,为新中国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7.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

时间

事件

1950年10月

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1953年7月

美国被迫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

第三课

土地改革

1.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西藏地区的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

4.本次土地改革特点: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5.土地改革的意义: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

时间

事件

1950年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2年底

除少数民族地区之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959年

西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第四课

工业化的起步

1.“一五”计划条件: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2.“一五”计划原因: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3.“一五”计划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一五”计划成就:

类别

成就

类别

成就

工业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交通运输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到1956年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公路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铁路

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建成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工业基地

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原因: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有如此成就的原因: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人民建设热情高涨、苏联大力援助、土地改革作了准备工作

4.“一五”计划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巩固了国防,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

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6.制定《宪法》的意义: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及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保证,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7.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

时间

事件

1953年~1957年底

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第五课

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进行农业改造的原因:

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分散经济使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进行农业改造的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4.进行农业改造的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5.进行农业改造的成就: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6.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就: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7.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法:公私合营;政策: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8.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①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9.三大改造的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

10.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

时间

事件

1953年至1956年

进行农业合作化改造

1954年至1956年

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第六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中共八大召开背景:①(国内)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任务

②(国际)适应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的潮流。

2.中共八大内容(正确指导思想):

①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3.中共八大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探索中的失误表现在:“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5.提出“总路线”的背景: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着。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一些。

6.对“总路线”的评价:

①(积极)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②(消极)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7.错误思想指导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8.“大跃进”表现在工业和农业上。存在的问题是: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盲目蛮干,造成人力物力巨大浪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9.人民公社运动存在的问题:严重挫伤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

10.“左”的错误是指过分激进,脱离实际。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11.这次错误思想指导的运动给我们的教训(失误原因)是:①对国情分析不够

②缺乏建设经验

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④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12.出现三年困难时期的原因: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错误发动

②自然灾害

③苏联背信弃义。

13.中共八大后时间的建设成就:①主要工业产品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

②大庆油田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③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模范人物主要有:

“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艰苦创业精神、坚强意志)、“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和“人民的好战士”雷锋。

14.本课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956年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8年

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959年~1961年

三年困难时期

1961年春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第七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文化大革命”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的错误的继续,加引号表示这不是一次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

2.“文化大革命”原因:

①对党内、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做了完全错误的分析

②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个人崇拜

③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利用

④根本原因:“左”的错误没有及时彻底纠正,使其不断发展而导致。

3.“文化大革命”目的: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动者:毛泽东。

4.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周恩来重新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邓小平也和他一起整顿、恢复各方面的工作,扭转了经济下滑,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5.“四五运动”是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反对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的运动。这次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6.“文化大革命”性质:这是一次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文化大革命”危害:①经济上社会生产大幅下降

②政治上全国**

③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④科教文化事业被严重摧残。

8.“文化大革命”启示: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对阶级斗争做科学分析,坚定不移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9.本课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

事件

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

1967年1月

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的“一月风暴”

1967年2月

老一辈革命家对文革的错误进行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

1966年5月

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1971年9月13日

林彪等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1976年10月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第八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①人们要求纠正“文革”错误

②中共中央提出“两个凡是”方针,阻碍纠错(直接原因)。

2.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纠正“文革”以来的错误,完整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

3.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结果: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意义: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的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背景:

①“文革”十年积累了许多政治社会问题,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左”的错误

②“文革”结束,社会趋于安定,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6.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①(思想)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7.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8.

称为“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原因:①从这次大会开始,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拨乱反正

②改革开放由这次大会拉开序幕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以这次大会为起点

④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大会前后开始发展起来的。

9.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平反冤假错案:

①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他恢复名誉

②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平反意义:调动了各阶层人士的积极性,他们精神振奋的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10.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全国人大立法:

意义: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实现有法可依的局面,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11.

本科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

事件

1977年10月

中国恢复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

1978年底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彻底纠正“左”的错误

1978年5月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82年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

第九课

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的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对内改革的表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表现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作用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4.国有企业改革表现: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①+②使企业活力增强,③使职工积极性提高。

5.对外开放的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6.对外开放的含义: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引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加快现代化建设。

近现代开放区别:近代国家无主权的被迫开放,现代主权国家的主动开放。

7.对外开放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8.对外开放区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特点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9.沿海经济开放区由北向南依次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厦漳泉三角区、珠江三角洲。

10.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遵循的原则是尊重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实事求是。

11.

本课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980年

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8年

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14个沿海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第十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邓小平为改革开放作出的贡献:<1>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2>

改革开放后: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3>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

中共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

“南巡”讲话:

提出要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6>

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7>

中共十五大:党章规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

四项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意义是:这是立国之本,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了保证。

3.

党的十二大内容: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

党的十三大内容: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指:第一步——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7.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原因: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8.

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9.

党的十四大内容: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0.

党的十五大内容: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1.

邓小平思想的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2.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的三次巨变:辛亥革命(孙中山)——新中国成立(毛泽东)——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

13.

本课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98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

邓小平到南方视察

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十一课

民族团结

1.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实行的基本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于1954年开始实施。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各民族长期经济文化联系,在近代以来的共御外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同时,这也是新政权巩固的需要。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体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行使自治权利。

2.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的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为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西藏地区发展实例: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新藏、青藏、川藏公路通车;

1959年~1961年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如今的五大牧区之一,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

3.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政府重视、给予政策保障和多方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4.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以后,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第十二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香港被割占史实: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地区;1898年租借新界。

澳门被割占史实: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强行进入;1557年葡萄牙殖民者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居住权;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侵占凼仔岛、路环岛。

2.“一国两制”构想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目的是维护祖国、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的内容是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的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和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3.1984年底,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4月,中葡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原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政策合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港澳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收回港澳地区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开创了香港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成功的范例,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第十三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党、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武装解放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和平解放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江泽民)——八项主张

——→(胡锦涛)——四点意见,《反国家分裂法》

2.台湾问题的由来: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对局台湾;朝鲜战争爆发,美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的史实:三国时到达夷洲,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1662年收复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95年割让给日本,1945年回归祖国。

3.两岸关系的改善:①

1987年台湾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两岸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②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③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九二共识)。④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⑤1995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两岸交往密切的表现:台湾来大陆探亲的人数增多、两岸经贸联系加强、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海协会海基会联系密切、连战、吴伯雄、宋楚瑜访问大陆

两岸频繁交往的影响: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利于国家统一。

4.两岸实现如此频繁交往的有利因素(条件):

实现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迫

②两岸有共同的血源、文化、血浓于水,密不可分

中国国力和地位的提高

④一国两制得到国际认可,正确的对台政策

港澳回归提供成功范例

《反国家分裂法》提供法律保证

台湾政策松动,调整“三不”,海基会成立,与海协会交流

两岸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

第十四课

钢铁长城

1.海军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到70年代,建立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③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

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活动范围遍及全球

海军发展的变化:①从无到有②

从没收敌军战舰到自我研制③

从小舰艇到大舰艇发展

④从科技含量低到高科技配备发展⑤

从单一舰艇到多兵种发展

说明的问题:①海军有能力保卫祖国海防②

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③

科技对军队发展很重要

④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

2.空军的发展:①

新中国成立前夕,人民空军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

20世纪50年代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辉煌战绩

③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又制造了多种机型

④改革开放以来,自行研制和引进了新型飞机,现代化建设有了新飞跃

海军、空军发展的共同点:①

由弱变强②

科技不断应用于军事③

自主研制的武器不断增加

3.导弹部队的发展(担任核反击任务):

①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导弹核武器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试验成功

改革开放后,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4.发展国防力量的目的:①捍卫国家主权②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

震慑反华势力,维护国家领土

国防力量发展的原因:

①科研水平提高,科技人才勤劳工作

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

③政府、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重视

国防的需要,面临帝国主义包围封锁

吸取长久以来历史经验教训

实行科技强军的战略

国防力量发展的意义:

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有能力保卫祖国领海、领空、领土的安全,巩固了国防

③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④进行独立平等外交的基础

综合国力的组成,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

为建设发展提供和平环境,带动科技经济发展

启示:①科学技术是强军之路的保证②经济发展是国防的物质基础③

强大的国防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

第十五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有如此外交政策原因:①

和平是历史的主流,时代的主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天生爱好和平的民族

③要捍卫国家主权,反对外国干涉

2.建国初期严峻的外交形势: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武力包围威胁。

3.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

建国的第一年我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打破了孤立,巩固了政权,创造了和平的环境,有利于恢复经济。

4.1953年底,我国同印度就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①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指导中国处理外交关系,促进国际局势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③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6.1955年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主题为“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邓公共同关心的问题”。

7.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中,“同”指遭遇相同(曾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和面临的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和促进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异”指社会制度不同和意识形态不同。

“求同存异”方针的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了万隆精神。

“万隆精神”指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的友谊。

万隆会议意义:①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②

形成万隆精神。

8.

1954年4月至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这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十六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1971年4月,毛泽东批准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乒乓外交)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的意义:

①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②出现于中国建交的热潮,外交工作出现新的局面

③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④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①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承认鼓励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打中国牌牵制苏联

③希望进入中国,获得经济利益

④中国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

⑤牵制、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

⑥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中美关系正常化意义:

①利于打破外交僵局,推动建交热潮②

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②改善中国的国际处境,提高国际地位,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2.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条件:①第三世界的崛起支持②

中国国力增强,地位提高③成功的外交政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意义:

①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②

带动了建交,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3.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日建交的原因:①

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联合国席位的恢复②

国际形势的变化

4.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主题为“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会议召开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外交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APEC会议的成果: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上海共识》,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领导人宣言》。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中国于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

5.我国有如此外交成就的原因:①

新中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针对国际形势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我国有如此外交成就的意义:开创良好的国际环境、保证了国内的发展、维护并推动了世界和平。

启示:坚持和平发展之路,努力提高自身实力,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创建合理的国际秩序。

第十七课、第十八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1.“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核政策: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

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在预定地点上空实现核爆炸,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此后我国多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成功完成一箭三星发射,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将卫星收回地面。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006年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2007年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2008年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并完成了中国人第一次的太空行走。

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并于2001年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它不仅是当今世界第一大水利工程,也是规模空前的移民工程。

2.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王淦gàn昌、王大珩héng、杨嘉墀chí、陈芳允)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在当月批示,形成《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形成“863计划”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中国要追赶世界先进科技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改变着世界。

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也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

3.我国有如此多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原因: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支持②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人员的努力、奉献精神③

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显着增强,经济不断发展提供基础④

教育事业进步培养大量人才

4.科学技术促进国防的发展,国防的强大保障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

第十九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1986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教育)。

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由邓小平提出,为新世纪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4.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启动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所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

所得成绩显着: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占三分之一以上;获得国家发明奖,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有的已经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式实施学位条例,学位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博士。

5.1989年中国青少年基金会首倡并组织实施了一项募集海内外资金、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学校的公益事业,称为“希望工程”。第一所希望小学是安徽金寨县南溪镇的希望小学。

6.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因: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指出“三个面向”,新时期改革开放推动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的发展。

第二十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1.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学作品反映革命年代和现实生活,题材新颖,风格各异。

“文革”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作品反映改革开放内容,弘扬民族道德精神。

3.著名的文学作品有:历史剧《武则天》(郭沫若)、长篇小说《红岩》、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童话《宝葫芦的秘密》、话剧《茶馆》(老舍)、短篇小说《班主任》、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等。

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冬天里的春天》、《李自成》、《东方》、《将军吟》、《芙蓉镇》。

优秀的艺术作品有:故事片《大决战》、电视剧《日出东方》、故事片《林则徐》、故事片《开国大典》、故事片《抉择》、大型舞剧《丝路花雨》等。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4.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建立完整的体育制度,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毛泽东更对学生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

5.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从乒乓球开始赢得世界的瞩目):

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②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获得男子自选手枪比赛冠军,这是中国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③

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获得冠军,这是中国体育健儿在世界三大球比赛中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

后来又创下世界大赛中“五连冠”的空前纪录。④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选手在历次亚运会上都获得金牌总数第一。⑤

1981年4月,中国乒乓球健儿在第36届世乒赛上夺得全部比赛的冠军和各个单项的亚军。⑥

第27届奥运会时,中国获得金牌总数排名第三。第29届奥运会时,中国获得金牌总数排名第一。⑦

1983年第2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男子体操队获团体冠军。⑧

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2001年申奥成功(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全面提高),2008年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⑨1982年,李宁在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中获得六枚金牌。

称我国是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原因:

①群众性运动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开展

②新中国成立后努力提高体育运动水平

③综合国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举世瞩目。

5.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原因:

①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实现改革开放,是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呈现出崭新的历史面貌。

第二十一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衣食住行的变迁:①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水平有了逐步提高②

改革开放以来,衣、食、住、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②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买衣服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衣着丰富多彩,成为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食物匮乏单调,营养严重不足,部分未解决温饱

吃饭问题得到解决,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居住条件较差

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交通条件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快

2、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3、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4、就业制度的变化:(改革开放前)“统包统配”→“铁饭碗”

(改革开放后)就业渠道拓宽,自主选择职业→

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

5、社会保障制度: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

社会保障改革的目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完善并保证了社会成员的生活,维护了社会政治的稳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6、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并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

7、实行票证供应的原因: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资严重匮乏,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

实行票证供应的目的:缓和供应紧张,保持物价稳定。

取消票证供应的原因:改革开放后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发展,物资丰富,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

8、生活方式变化的原因:政治环境稳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

第二篇:一初中校园安全歌谣

校园安全歌谣

登封市直一初中

常见10类校园安全事故:①交通事故;②火灾爆炸;③踩踏事故;④中毒事故;⑤垮塌事故;⑥劳动事故;⑦活动意外;⑧体罚意外;⑨突发事故;⑩自杀事件。

安全大如天,责任重如山。两者都做到,幸福到永远。

1.防交通事故:来往车辆如风啸,枪林弹雨眨眼到。横穿马路左右瞧,宁停三分不抢秒。走路要走人行道,莫在车道逞英豪。十字路口红绿灯,遵守规则平安保。

2.防水火事故:水火无情要小心,古今夺命多少人。不带火种乱点火,严防大意祸临身。夏天游泳找人教,滑冰场上任飞奔。不知深浅去玩水,十有八九命归阴。

3.防踩踏事故:①过道窄,楼梯陡,多少冤魂血泪流。常保路灯明又亮,常派专人来值守。上下楼梯靠右走,遇人多时暂停留。任他集合再紧急,安全第一在心头。

②人多地方四看:一看出口在哪边,二看小偷老鼠眼;三看拥挤向后退,四看包裹藏危险。

③人多地方五躲:一躲人多如潮涌,二躲争吵和起哄;三躲楼梯和门洞,四躲广告五躲(吊)灯。

4.防中毒事故:谨防病从口入关,采购加工要把严。一日三餐须吃饱,慎吃零食与凉拌。冬季取暖防煤气,每年中毒上百千;宁叫受冷难入睡,不叫一梦到阴间。

5.防祸从天降:一防砖瓦落空中,二防阳台意外生。三防大风刮广告,四防灰皮和吊灯。

6.防劳动事故:中小学生,尚未成年;各种劳动,没有经验。严密组织,严密防范。力所能及,保证安全。

7.防活动玩耍事故:走廊休息不扎堆,莫对栏杆扛又推。严禁追逐和打闹,伤害同学公物毁。轻则碰坏桌和凳,痛得呲牙又咧嘴;重则毁坏灯窗扇,伤害别人难理赔。

8.防体罚意外:体罚本为学生好,欲速不达惹烦恼。打出伤来两受罪,打出病来法不饶。打出命来要偿命,此类事情真不少。打骂学生本违法,言传身教怒要消。

9.防突发事故①防栏杆意外:滑栏杆,太危险,失去平衡酿祸端。轻则筋断骨头折,重则休克活命难。

②防脚下意外:上下楼梯要稳重,雨雪路滑小心行。脚前障碍莫大意,谨防脚下有陷阱。

③防热水烫伤:打热水,要小心,放水避免水上身;提水防止壶脱落,走路严防人撞人。

④防体育活动意外:体育乐,活动累,热闹刺激使人醉。活动剧烈易受伤,高难动作谨防备。

10.防学生轻生:当今社会,充满竞争;压力之下,时有轻生。学校教师,严密防控;缺课几人,去向分明。经常谈心,亦师亦朋;思想状况,成竹在胸。关系和谐,如同家庭;健康向上,其乐融融。

防范罪犯知识

1. 不怕被贼偷,就怕贼惦记。

小偷做案的11种手段:遮,割,抢,撞,调,分,拎,换,色,麻,夹。

2. 防止被偷格言:随身只带100元,不带今天不用钱。古今多少英雄汉,败在露富这一关。

3.犯罪的时间分布:平平安安一二三,四月五月往上窜;夏天多发强奸案,冬季侵财到峰巅。

4.女性夏夜外出:夏夜慎防性侵犯,暴露衣裙应少穿;盛夏之夜危险大,观念预防记心间。

5. 出远门注意事项:出远门,要低调,金表名牌尽量少;聊天一路不涉己,对面美女莫心跳;生人饮料万莫喝,起身回来茶倒掉。

6. 衣着打扮:穿金戴银,引贼临身。我明贼暗,吊胆提心。随身不带,贵重物品;;平平安安,低调为人。

7. 防公交小偷:贼眼左右乱看,手拿报纸雨伞;男的衣着平凡,女的花枝招展。

8.二月新春较平安,年前早把欠债还。庙会灯节少向前,儿孙不叫离身边。

9. 戒酒色财气: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墙边藏。谁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也寿长。

第三篇:九历史上册全套教案(华东师大版)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起源与上古文明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学目的 1.知识要点

人类从类人猿进化而来:“完全形成的人”;猿人和智人;人种;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瓦解;国家产生。 2.能力要求;(1)在教帅的帮助下,要求正确认识到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从而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评价问题。(2)通过对本课的阅读和教学,提高学生阅读、了解和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1)通过对人类出现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本身。(2)通过人种的出现是由于自然和历史条件形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不同的人种之间是互相平等的。(3)通过对氏族、国家的产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也不断向前发展。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氏族社会、国家的产生

难点: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关系、国家的产生

课堂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人类的历史是从人类的出现开始的。那么人类是怎样起源、发展,不同的人种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最初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国家又是怎样产生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人类历史的开端,共同去追寻早期人类生活的足迹吧! 【讲授新课】

关于人类的出现,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神奇有趣的传说。比如说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就有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其他很多国家也有类似的传说,如《圣经》里的“上帝造人说”等等。但这些仅仅是人们的传说和想象。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文字资料,考察研究文物、古迹或遗址来学习和了解人类历史。那么,人类究竟怎样出现的呢?

一、人类的出现

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人类是通过劳动和自然进化从类人猿发展而来的,形成于三四百万年前。最初的人类被称为“完全形成的人”。

地史学家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地壳的运动,将地球的历史分成五大阶段,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太古代和元古代已经出现了极低等的菌藻类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当中。古生代出现了鱼类、上陆的爬行动物。中生代是恐龙的世纪,还出现了最早的哺乳动物。新生代后期出现了古猿和人类。 1.“完全形成的人”

现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生活在哪儿?“完全形成的人”又分为哪几个阶段?结合中国的历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的古人类有哪些,他们分别属于哪个阶段。

1 2.人种的差异

现代人种何时出现?世界上的人类有哪些人种?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由于体型、肤色等外部形态的差异,人类学家把人类分成了这三大人种。黄种人又叫蒙古利亚人种,如中国人、印地安人等;白种人又叫欧罗巴人种;黑种人又叫尼格罗人种。

人种的差异是长时期不同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影响的结果,各人种之间只是在体质的外部形态,如体型、鼻型、眼型、发型、肤色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在基本生理解剖特点和智力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那种认为人种有优劣高下之分的观点是反科学的,是别有目的的。当人类出现的时候,人类历史也就开始了。

二、氏族社会

以学生自学、教师引导提问的方式进行。在教师帮助下,师生共同归纳要点。集体生活,但居无定所到定居,形成氏族、部落。(1)母系氏族社会(原始农业、畜牧业出现) (2)父系氏族社会(原始农业、畜牧业分离,出现手工业和商品生产)

人类早期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群居阶段逐渐进入氏族社会时期。氏族指的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依靠集体的力量同大自然作斗争。为什么最早出现的氏族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由于那时男子打猎,工具简陋,不能经常获得东西,更不能获得很多东西来,充分保障全氏族成员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成为比打猎更可靠和经常的生活资料来源。而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都是妇女的工作。由于妇女的劳动能保证全氏族的生活,妇女在氏族里就居于领导地位。再加上当时的婚姻情况使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而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所以最先出现的氏族是母系氏族社会。那么父系氏族社会又是怎样出现的?有什么特点?

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革新,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适合男子的犁耕农业和畜牧业不断发展,男子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取代了妇女,占据了支配地位。男女经济地位的变化导致彼此社会地位的变化,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

由于生产的发展,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社会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

三、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国家的产生

让学生阅读本课最后一个目录,结合中国历史的发展,思考: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国家又是怎么出现的?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它不是为整个社会成员服务的机构,而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列宁曾说:“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国家机构包括军队、法庭、警察、监狱等设施。”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剩余产品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发展。生产工具、牲畜、农产品甚至部分土地逐渐变为家庭私产。私有制的出现导致贫富分化,阶级差别扩大。奴隶主阶级为加强自己的统治,设置了一系列组织和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城墙等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生产力提高——产品剩余,个体劳动发展——私有制产生,奴隶制度出现——贫富分

2 化,阶级差别不断扩大——阶级矛盾激化——国家出现

第2课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教学目的

1.知识要点:

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漠拉比法典。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印度的种姓制度。

2.能力要求:(1)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起,从国家的强盛和国王对人民的残酷奴役两方面思考,使学生认识公元前15世纪埃及帝国的实质,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2)在教师帮助下,分析汉漠拉比法典的内容,提高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通过分析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1)通过对古代埃及国家的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到金字塔既是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更是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一大奇迹。(2)通过新月地带的古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河流域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汉漠拉比法典是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专政的实质。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金字塔

汉漠拉比法典

希伯来国家重 印度种姓制度

难点: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衰

汉漠拉比法典的实质 印度的种姓制度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大家都知道世界古代的七大奇迹,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令人神往的空中花园等等,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建造的吗?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的?这些文明古国现在还存在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今天学习第二课。 【讲授新课】

同学们知道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中国。翻开四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只有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源远流长。

一、金字塔的国度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2500年前希罗多德就说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可见水是生命之源,在世界各地的文明发展史中,水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我们刚才提到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母亲河。 1.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初步统一

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陆续出现了40多个奴隶制小国。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建立了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人们不能再称国王的名字,而要称“法老”

3 (意为“宫殿”,相当于中国称皇帝为“陛下”)。 2.埃及国王的巨型陵墓——金字塔

为什么叫金字塔?埃及人称金字塔为“庇里穆斯”(“高”之意)。从四面望去,它都是上小下大的等腰三角形,很像中文的“金”宇,所以,人们就很形象地叫它“金字塔”。现在,在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多座金字塔。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国王胡夫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法国埃菲尔铁塔修建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金字塔全是用石块砌成的。比大金字塔仅低3米的第二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塔旁还有一尊巨大的石雕——狮身人面像。希腊人称“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至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

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古埃及的历史结束了。古埃及从开始统一到灭亡,经历了约2500年。后来埃及又被罗马统治达600年。公元640年左右,阿拉伯人进入埃及建立阿拉伯国家,古代埃及人渐渐同阿拉伯人融合。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当古埃及人在尼罗河流域辛勤耕种的同时,在西亚这块新月形的土地上也出现了人类文明。两河流域指哪两条河流?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这两条河并行奔流,自西北向东南注入波斯湾。在两河间是肥沃的平原。这一带我们统称为两河流域。它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摇篮。古希腊人称“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间的土地。两河流域向西到地中海,这一狭长的弧形地带,像一弯新月,所以人们称这一带为“新月地带”或“新月沃地”。这里先后住过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希伯来人和腓尼基人。那么谁最早在这里建立了国家?什么时间?苏美尔人,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奴隶制小国。

1.两河流域南部早期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3500年) 2.古巴比伦王国

有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空中花园。地理位置在今天的伊朗、伊拉克。最著名的国王是汉谟拉比。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国力最强大,经过战争,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此外汉谟拉比还用什么措施来维护他的统治?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

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法典在维护谁的利益?奴隶主。汉谟拉比让人用楔形文字把法典内容全部刻在一根黑色的石柱上,所以该法又称“石柱法”。这部法典维护奴隶制专政的实质。它是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哪些国家呢?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非常正确!同学们请看图,它北面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东面有一条河流是恒河,西部一条河流就是印度河。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1.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小国 2.雅利安人入侵

后来一支来自中亚高原的白种人部落,自称雅利安人。征服了当地居民,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3.印度的种姓制度

4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分化,后来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社会全体成员自上而下分为四个等级,具体情况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表格。

第3课

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教学目的

1.知识要点:

爱琴文明;斯巴达和雅典;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及国家性质;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罗马帝国的建立;罗马和平;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2.能力培养:(1)指导学生比较斯巴达和雅典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2)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和罗马帝国的演变。

3.思想品德教育:(1)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的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的基础上的。(2)罗马帝国建立后,由于内战停止,政局稳定,出现了“罗马和平”时期。说明社会安定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斯巴达和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罗马霸权的建立。

难点:斯巴达和雅典的区别;罗马和平。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提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古代亚非文明发源于哪些地区?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欧洲)也出现了古代文明,西方文明又是在哪里发源的呢?导入新课西方文明之源。

【讲授新课】

提问1:希腊文明以什么为中心?与亚非文明的中心有何不同?

古希腊文明以海洋(爱琴海)为中心,而亚洲文明以大河为中心。

一、雅典城邦的繁荣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而希腊文明又渊源于爱琴文明,所以说爱琴文明是欧洲最早的文明,是古希腊历史的开端。从爱琴文明衰落后四五百年,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

希腊形成的奴隶制城邦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城邦?斯巴达、雅典两城邦各有何特点?斯巴达:内陆、崇尚武力、经营农业,雅典:近海、崇尚文化、工商业发达、奴隶制共和国。雅典为何工商业发达?被征服居民人数数倍于斯巴达人;雅典境内多山、临海且有良好的港湾。希腊奴隶制城邦经济逐步发展,全盛时期的雅典,它成了地中海的霸主。

雅典处于全盛时期是谁当政?伯利克里。他是古希腊政治家,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扩大奴隶主民主,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他大兴土木,修雅典卫城、港口和确保海外交通的长墙;他奖励学术,提倡文艺,重视教育。他当政时期雅典进

5 入全盛时期。另外必须指出,他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的所有政绩,是建立在对奴隶的专政基础上的。雅典处于全盛时期表现在哪些方面?①经济兴旺②文化发达。

但是,盛世没能维持多久,希腊衰亡了。希腊为什么衰落?(斯巴达、雅典长期争霸)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罗马共和国是在罗马城的基础上建立的。罗马于公元前509年建立了共和国。早期的罗马共和国是一个以罗马城为中心的城邦,包括周围一块不大的地方。从“王政时代”到“共和时期”也正是罗马奴隶制产生的过程。罗马共和国建立标志着罗马进入奴隶社会。

罗马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为什么?由什么样的人担任?执政官,由贵族担任。

罗马共和国有两名执政官,都由贵族担任,两人权力相等,任期一年,一切政令必须两人一致同意才能实行。当国家遇到紧急情况,经元老院提名,执政官中一人为独裁官,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任期不能超过半年。由于执政官任期短,两人又互相牵制,所以真正掌握国家大权的是元老院。元老院是古罗马兼有立法和管理权的国家机关,制订一切法律、制度并通过执政官执行。

古罗马怎样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罗马军队在意大利半岛南征北战,经过200年努力,于公元前3世纪征服了意大利。接着,为取得地中海上的霸权,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同迦太基人发生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最后终于取得胜利。到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已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霸主地位的确立靠的是尚武精神和长期的军事征服来实现的,长期的对外侵略扩张使罗马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但罗马社会内部孕育着危机„„

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文明 第5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教学目的

1.知识要点:大和的兴起;大化改新;日本的武士阶层;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和分裂。

2.能力培养:①“日本的大化改新”,通过对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的教与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的教与学,则要增强学生对重要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②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曾繁荣一时,但由于建立在军事征服的基础上,缺乏牢固的基础,因此,200多年之后就瓦解了。

3.思想品德教育:①古代史上,中朝、中日之间的友好交往,特别是中国文化对这两个国家的积极影响,学习这些内容不仅仅是激起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更应意识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善于吸收外族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强盛发展的重要因素。①通过学习阿拉伯半岛的统

一、帝国的建立等史实,使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 本课重点和难点

6 重点:日本的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难点: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及影响。阿拉伯帝国建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亚洲历史舞台上,东部亚洲除中国外,还有与中国关系密切的日本。由此引入新课。

一、大化改新

日本是地处亚洲东部的岛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那么,古代的日本是个什么样子呢?古代日本是怎样统一的?古代的日本,是随着大和的兴起和扩张而走向统一的。

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日本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呢?

646年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化改新是日本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政治改革,对日本历史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下面我们从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大化改新的背景应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看,就国内而言是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从国际来看是中国隋唐先进制度的影响。

对于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教师在对学生讲解清楚课文的意思后,将内容归纳为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

孝德天皇效法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进行的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这成为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转折点,其历史意义正如课文所概括的一句话一样,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后的日本,开始进入封建时代,封建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但在日本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又形成了一个十分特殊的阶层,这就是武士阶层。

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它位于亚洲西南部的红海和波斯湾之间,半岛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适于畜牧业,少数有绿洲的地方适于农业,在6至7世纪时,半岛处于氏族公社的解体过程中,阿拉伯不同阶级的人们从不同的愿望出发,都要求尽快实现统一。在这种前提下,一神教的产生,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就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穆罕默德首先在麦加传教,这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对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伊斯兰教的创立虽然符合阿拉伯半岛绝大多数人的愿望,但遭到有钱有势的麦加贵族的反对,这是为什么呢?麦加贵族由此获利不少,他们害怕穆罕默德的说教损害自己政治、经济利益,就百般迫害伊斯兰教徒。

622年,穆罕默德带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麦地那的许多农民、手工业者接受了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因此,622年后来被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即回历元年。这是一个重要时间。630年,穆罕默德率大军从麦地那返回,进军麦加,麦加贵族无力抵抗,只好向穆罕默德妥协,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宗教领袖,穆罕默德也做了让步,把克尔伯神庙改为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的朝圣之地,克尔伯神庙内的黑色陨石成为伊斯兰教的圣物。伊斯兰教还规定,穆斯林做礼拜时,要面向麦加克尔伯神庙的方

7 向。

此后,穆罕默德的势力日益壮大,不久,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思考: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有什么作用?穆罕默德去世后,他的继承人最终完成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而且继续向外扩张,使阿拉伯最终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即阿拉伯帝国。

第6课

中古时代的欧洲

教学目的

1.知识要点: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基督教的产生、传播、分裂;拜占廷帝国及其文化;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和扩张。

2.能力培养:(1)通过分析查理大帝在历史上的作用,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拜占廷帝国保存了大量古代希腊、罗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继阿拉伯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它是经过长期的对外扩张形成的。它的统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3.思想品德教育:(1)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2)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因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奴比奴隶的处境有所改善,在生产中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3)通过对基督教会在西欧中世纪所起作用的讨论、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和西欧封建社会。 重点:基督教。

难点:基督教性质的变化。难点:西欧封建社会。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奴隶社会在西欧的崩溃,之后,西欧的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被欧洲史学界称为中世纪或中古世纪。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一些早期封建国家,孕育了欧洲国家的雏形。今天的英、法、德、意等国是西欧主要的国家,它们是怎样建立和发展的,让我们踏着历史的足迹去寻找英、法、德、意等国家的根基。

【讲授新课】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领土上建立了几个国家,其中影响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达到全盛时期的君主是查理。为什么说查理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8 2.西欧封建社会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封建制度逐渐形成,9世纪开始确立。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历经数百年,而在9世纪,我国却处在封建社会的高峰——繁荣的隋唐时期。

西欧封建制度确立后,土地是主要财富,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封主与封臣这种主从关系只存在于直接建立分封、受封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他的小封建主。正如西欧封建社会流行的一则规矩所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各级封建主拥有大小不同的封地和数量不同的庄园、农奴武装,形成“封建金字塔”,压在广大农奴身上。从国王到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是统治阶级,他们靠共同压迫剥削处在最底层的农奴为生。

二、西欧城市的兴起

几百年过去了,农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改进生产技术、扩大耕地面积,使农作物的产量不断增长,农作物的增长使商业活跃起来;还有不堪忍受封建主奴役的庄园手工业者,被迫逃出庄园,定居在有集市的地方,成为商品的生产者,后来又成了专门从事交换的商人。这些地方逐渐成了日趋活跃的商业城市。城市的兴起,标志着西欧封建社会开始摆脱原始的孤立状态,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当时的城市遍布欧洲各地。正如恩格斯所说城市如同“中世纪的花朵”到处开放。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它们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商业辐辏的都市。

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后来又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原称作拜占廷,所以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廷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拜占廷帝国继续独立发展, 6世纪,东罗马帝国恢复过去的罗马帝国。但后来穷兵黩武,国力走向衰微,四分五裂,处于风雨飘摇中。

13世纪末,西亚又出现一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这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奥斯曼土耳其建国后,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占领了整个的小亚西亚,又逐渐渗入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威胁到已经衰弱的拜占廷帝国,1453年,攻占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此后,奥斯曼土耳其迁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改圣索非亚教堂为清真寺,至此,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又存在了近千年的东罗马帝国也终于灭亡了。

第三单元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第7课

战争与民族交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波斯帝国的形成与

9 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能力培养:通过“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辅助学史的能力;通过比较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战争影响的能力。 本课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的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二世纪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战争。 教学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教学难点: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讲授新课】

请学生学阅读导入框后,提问学生现代有一项重要的体育比赛就来源于希波战争,请问是什么项目?学生回答是马拉松长跑后,请一位学生讲述其来历,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同时,让学生认识,在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所产生的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希波战争

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人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出征和扩张。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最终希腊获得胜利。(简略讲述三次波斯战争经过,也可以让学生来讲他们对于三次希波战争中熟悉的英雄的故事)

二、亚历山大东征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马其顿国的强大、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和建立起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看《亚历山大铜像》,让学生去感悟铜像本身的象征意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显示《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帮助学生识记亚历山大帝国疆域的大致范围。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和学生共同探讨,得出以下的认识: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伴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教材提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教师还可进一步补充,这时的亚历山大城成了世界文化的大都市,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学者、艺人纷至沓来,竞芳斗艳,各显才华。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看《罗马的扩张》图,让学生了解2世纪时罗马帝国最大规模时的疆域四至──北达不列颠及莱茵河与多瑙河流域,东至幼发拉底河,南括埃及、苏丹北部及整个北非的地中海沿岸,西濒大西洋,它的疆域大大超过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由于战争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罗马帝国最初约二百年间,境内局势安定,经济繁荣。这是罗马帝国历史的“黄金时代”。至于繁荣的情况,让学生看教材内容。回忆在中国古代史学过的“丝绸之路”、两汉与大秦的往来有关知识,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

10 如何认识理解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有一句概括性的表述:“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这是学生必须认识并加以理解的。对此教师让学生结合亚历山大东侵影响的学习展开自由讨论,并形成以下认识:战争充满着暴力,同时客观上又传播着文化,这就是战争影响的两个基本方面。 “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国与弱国,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与碰撞。这个过程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罗马文化的传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拉丁语不断向外传播,二是基督教的诞生和发展。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基督教是现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宗教之一。

第8课

交流与文化传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2.能力培养: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数字发明的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虽然会发生冲突与战争,但和平共处和友好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通过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态度;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外国商人、使者频繁往来元朝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 教学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元朝时,有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生活了17年,并在朝廷中做了大官,由他口述的一部书还曾经风靡欧洲。这个人是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于他的事情。

一、马可·波罗东来

让学生阅读本目课文内容,了解马可·波罗来元朝的前后、经过及其在元朝的生活工作经历,认识马可·波罗不仅把意大利的文化带到了中国,而且还向西方传播了中国和东

11 方的文明与文化,是东西方友好交流的重要使者。回忆中国古代史内容,分析元朝时期外国商人、使者频繁来往元朝的原因(元代国家统一,幅员辽阔,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展,使西方人产生了对中国和东方的向往与神秘感;元朝时期,中国对外的海陆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开放的政策,更促进了中外交往的发展)。

讲述马可·波罗一行来中国途中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的故事。组织学生讨论“《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有何影响”,之后教师总结:它“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芬奇在欢迎我国参加马可·波罗东游700周年纪念活动代表团时所说),向西方介绍了当时中亚、西亚、东南亚、南亚、非洲东部各国的情况;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友好往来。

提问:有人认为马可·波罗根本没有来过中国,《马可·波罗行纪》是伪造成的。对此,你怎么看?组织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组织学生讨论:“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往有哪些历史意义?你打算如何做国际交流的使者?”之后,教师概括总结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二、阿拉伯数字

挂《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说明在古代,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把欧、亚、非三大洲连接起来;一些商人往来其间,交流物产,传播文化,成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使者,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引导学生弄清陆地和海上商路的主要路线、沿途的自然条件、重要地点。讲述早期人类结绳、刻木记事的故事和古代印度人发明0~9十个数字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字、数字的发明来源于生活,科学技术的发明同样来源于生活。

阿拉伯人把中国古代的发明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阿拉伯人学会0~9的计数方法并对其加以改造,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把“0~9”这十个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的原因。

组织学生讨论:数字的发明与运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重大作用?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理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第四单元

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9课

科学技术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古埃及太阳历、欧几里德的几何学、阿基米德与物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太阳历、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的成就。

三、【讲授新课】

一、古埃及太阳历

古代埃及太阳历是迄今所致人类历史第一部太阳历,与现在的公历有直接的渊源。一年365天。阅读儒略历和公历

二、古希腊科学家

希腊人最爱好思考和探索,科技上有着巨大的成就,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就是众多科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科学需要探索,探索离不开思考,善于思考是他们成为一位杰出科学家的优秀品质,这种优秀品质是当代中学生应当学习、继承和发扬的。欧几里德的成就是《几何原本》。阿基米德的重大发现是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或多或少会对反映这两个定律的物理现象有所了解和感知,做必要的讲解。教材小字他们的事迹,可由学生自己阅读

第10课

文字与文学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阿拉伯文学《天方夜谭》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埃及的象形文字,佛教的产生。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

提问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奴隶制小国、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邦时间(前3000年左右、前3000年起、前2500年)。今天,我们学习这些古国的文化成就。

一、埃及与西亚的古文字

什么叫象形文字?(因为它用图形表示事物)看图画《象形文字》。例如,古埃及人画了两条腿来表示“走”字;画了一只眼睛,眼睛下面用三条竖杠代表眼泪,以此表达“哭”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约有700个。后来,象形文字进一步发展,它不仅表示一定概念,还具有表音作用,并出现了音节字。在此基础上,音节字中有一小部分简化成字母符号,共有24个。因此,这种文字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说明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

13 展是有影响的。

为什么叫楔形文字?它是什么人创造的?(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小尖棒在潮湿的泥版上压出字迹,笔道的形状很像楔子)指导学生看图片《楔形文字》,说明:楔形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为了书写方便,人们逐渐对一个物体不全部画出,而只画出最能表现其特征的部分,于是原来的图画逐渐变为直线的图形。由于它被广泛使用,人们称它为“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字母文字的演变和影响: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直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后来经过多次演变,外形逐渐简化,向字母文字过渡。它的24个单辅音的符号,类似字母。公元前二千年代,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古代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后来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的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1)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础,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是有影响的。(2)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对西亚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有重大贡献。(3)腓尼基文字对字母文字的影响:古代腓尼基人对人类文化的最大贡献,是他们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希腊人则在学习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更为完备的希腊字母文字,后来的拉丁文就是从希腊字母发展而来的。而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又共同构成了现代欧洲各国字母文字的基础。

二、《荷马史诗》

具体内容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篇叙事诗。描写的都是迈锡尼文明末期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在今土耳其西北查纳卡累省)的故事。《伊利亚特》意思是“伊利昂”的故事,伊利昂是古希腊人对特洛伊的称呼。这篇史诗描写了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第十个年头的情景。《奥德赛》意思是奥德赛的故事。描写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足智多谋的希腊英雄、伊大卡(在爱奥尼亚群岛)国王奥德赛回乡途中,历险十年,最后和忠贞的妻于团聚的故事。《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三、古希腊戏剧

四、《天方夜谭》 又名《一千零一夜》,不少学生可能读过其中的篇目。名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请学生讲一讲这两个名篇所叙述的故事。《天方夜谭》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显示了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是阿拉伯人民留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至今还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14 第四单元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第12课

西欧走出中古时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时间及实质、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达伽马、迪亚士、麦哲伦。

2.能力培养: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及突出表现。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文艺作品的分析,初步领会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培养透过现象看事物本质的能力。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就是西欧人在地理上取得重大发现的过程,它使世界结束了彼此孤立的状态,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者,既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又具有超乎寻常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3.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实质和进步作用有所了解,还应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从而坚定自己积极投身先进文化事业的信念。要求学生结合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和取得的成果,结合开辟新航路的后果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郑和远航等史实的穿插对比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的重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及其阶级实质。对开辟新航路作出恰当评价。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14世纪~16世纪欧洲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然后指出:这时欧洲发生巨大变化的又一个标志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由此引入新课。提问:什么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发生在意大利?

一、文艺复兴

14世纪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产生了最初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随着自身力量的增强,而提出一系列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主张;14世纪的意大利是一个需要巨人的时代„„。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起来,所以与它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潮也首先出现在意大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大利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需要文化科学知识,他们渴求摆脱教会对于人的生活和思想束缚。他们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来考察一切。他们相信并且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他们赞美人生和自然,崇尚科学和理性。这种从人出发而不是从神出发思考问题的思潮被称为什么?(人文主义)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文主义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潮。那它为什么被称为文艺复兴呢?文艺复兴表现最突出的领域是哪两个?(文学和美术)

15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学领域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诗人但丁)。但丁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青年时代他是在博览群书中度过的,除拉丁文、修辞学以外,他对诗学、神学、历史、天文、地理、音乐、绘画等都作了研究,从而使他成为那个时代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为他日后的从政活动和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302年,但丁被代表罗马教廷的反动势力放逐,流落意大利各地,最后客死他乡。但丁的作品很多,《神曲》是他的代表作。下面再看美术领域的成就。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领域最著名的艺术家是谁?(达芬奇)达芬奇所画的人物和宗教故事,都是以现实人物为蓝本的,所歌颂的是人的现实美好的生活,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

15-16世纪,文艺复兴发展到欧洲的其他地方。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代表作《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莎士比亚不仅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坛上的巨匠,西方文艺评论界把他同荷马、但丁和歌德并称为世界四大诗人。莎士比亚毕生主要献身于戏剧事业,他的写作题材广泛,一身兼为悲剧、喜剧和历史剧作家,各方面都硕果累累,这一点超越了以前所有的悲剧家和喜剧家。与新旧交替时期的先驱但丁相对照可以看出,莎士比亚的作品更富于现实主义色彩,这也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正在深入,时代正在前进。莎士比亚与中国的大戏剧家汤显祖同处一个时代。

一、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随着商业的发展和贸易的日益扩大,西欧国家对黄金的渴望更加强烈。但是,西欧的贵重金属矿藏很少,开采也很慢,为了寻求黄金,欧洲人便把注意力转向了东方。为什么呢?(《马可·波罗行纪》内容的影响)《马可·波罗行纪》中,把东方描写得富丽繁华,介绍中国和印度是"黄金遍地,香料盈野",这对憧憬黄金的欧洲上层分子有很大的诱惑力,因此,他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到东方去寻求黄金。另一方面,欧洲贵族亲眼看到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把东方的珠宝、瓷器等贩运到欧洲而大获其利,这更坚定了他们去东方寻金的决心。但是,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15世纪前叶,东西方的商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陆路,从小亚西亚出发,沿黑海、里海经过中亚到达中国和印度;第二条是经叙利亚、两河流域抵波斯湾,换海船前往印度和中国;第三条是经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出红海,经印度洋去印度和中国。当时,红海以东和地中海一带的贸易,分别主要由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所垄断,后又被奥斯曼帝国所控制,它的统治情况如何呢?(奥斯曼帝国阻碍东西方商路)因此,在大西洋沿岸诸国的大商人迫切希望寻找到一条绕过地中海东部,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濒临大西洋的两个欧洲国家,他们无力加入欧洲大陆的争夺,特别希望获得海外的财富,最热衷于探寻新航路。当时人们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条件了吗?(学生看书答:地圆学说的流行、航海技术的发展)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5世纪末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这为组织大规模远航提供了条件,同时两国的造船业和航海业较发达,当时地圆学说在欧洲日益流行,意大利地理学家绘制的世界地图,把印度和中国画在大西洋对岸,并断定从欧洲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直达东方。15世纪欧洲已能制造适于航海的多桅快速的大型帆船,中国人发明的罗盘针,14世纪已普遍用于航海事业,使远航不至迷失方向。最

16 先探寻新航路的是葡萄牙人。教师指图讲解:葡萄牙人探寻新航路的方向是向东。

(1)1487年,迪亚士率三艘帆船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的最南端。这是探寻新航路中的第一次突破。葡萄牙国王认识到非洲南端的重要性,肯定由此向东航行可以到达亚洲,因此,就把这个地点称为"好望角",这次航行证明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是相通的,为达·伽马的探寻新航路准备了条件。

(2)1497年~1498年,达·伽马率4艘帆船,160名水手从里斯本出发,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南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前进,进入印度洋,到达非洲的莫桑比克,然后由阿拉伯人领航,顺利渡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返航时,劫掠了大批香料、象牙、丝绸、宝石等物品,他们带来的收益高达航行费用的60倍。继葡萄牙之后,西班牙也积极进行航海扩张,并且选择了西进的路线。

(3)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乘三艘帆船,率88名水手,从西班牙启程,横渡茫茫无际的大西洋,经过69天的艰苦航行,终于到达古巴、海地,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印度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哥伦布直到死一直误认为自己所到的是印度。后来,意大利另一位航海家亚美利哥,证实哥伦布所到达的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块"新大陆",于是这个大陆就被称为"亚美利加"洲。

(4)第四位探寻新航路的是麦哲伦。他率领的船队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1519年,麦哲伦带领5艘船,262人组成的远航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后人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进入另一片辽阔的海洋,因沿途风平浪静,航行很顺利,麦哲伦高兴地把这片海洋称为"太平洋",麦哲伦的船队在太平洋上航行三个多月,很多船员因饥渴而死去。当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时,与当地土著居民发生冲突,麦哲伦在冲突中被杀,其他船员逃出后继续航行。他们绕过好望角,直到1522年,才回到西班牙,这时只剩下一只船和十几个人了。这样,人类第一次实现了环球航行,从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新航路开辟后,密切了世界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从此,世界结束了彼此孤立的状态,联成一个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这四次重要的远航,大都发生在15世纪末,在同一时期,我们中国也曾有过远航的壮举,可以请同学思考、对比世界史上的四次远航与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在目的、规模、后果上有何不同?

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7 第13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成长和新贵族的出现;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苏格兰人民起义;1640年议会斗争;纳西比战役;查理一世被处死和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1688年政变;《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能力培养:①引导学生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从而初步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②通过分析克伦威尔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辩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②资本主义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较,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重大进步。但资产阶级革命终究是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革命。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保守性。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它处于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当时统治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要推翻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专制统治,必须实行革命。今天,我们就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变成拥有广大殖民地的海上强国了。市场扩大了,财富来源增加了,同时国内工场手工业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当时英国的封建经济基础瓦解了,但是保护它的上层建筑却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这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

查理一世继位后,仍然独断专行。由于议会不同意他随意收税,他竟多次解散议会,结果形成多年无议会统治的局面。王室生活腐化,挥霍无度。国王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压榨劳动人民。大量工人失业。农民反对封建压迫,要求取消地租,获得土地,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城市平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为生活所迫时常暴动。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使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在人民革命运动的推动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自己的利益结成联盟,反对封建统治,并取得对运动的领导权。

二、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首先起来反抗查理一世统治的,是苏格兰人民起义。查理一世为了筹划军费,镇压起

18 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利用议会同国王进行斗争,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取消国王的专卖权,监督国王和大臣的活动。国王和议会最后决裂。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内战结束后,在人民的压力下,议会和军队组成最高法庭审判查理一世。判决他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的敌人。1649年初,查理一世在白厅(王宫)广场被处决。

三、《权利法案》的颁布

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独揽大权。竭力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完全不顾人民的死活,甚至掉过头来,同人民为敌。就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护国主”,成了英国的无冕之王,共和国名存实亡了。1660年5月,流亡法国的查理二世被迎为英国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面对着复辟王朝的高压政策,人民群众从不满发展到武装起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也无法容忍复辟王朝的倒行逆施,迫切要求改变现状。但是,他们已经脱离了人民,害怕人民,不敢依靠和发动人民通过革命的手段去推翻复辟王朝。他们就向封建贵族妥协,于1688年发动了政变,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复辟王朝。荷兰执政威廉当了英国国王。

为了限制君主的权力,英国议会在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提问:(1)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2)《权利法案》起了什么作用?《权利法案》确定了议会的大权,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是英国政治史上的重要文件之一。这样,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英国终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然后教师归纳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世界意义)

第14课

美国独立战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印第安人是美洲的主人,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北美殖民地的发展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英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压制;第一届大陆会议;来克星顿之战;第二届大陆会议;华盛顿;《独立宣言》;萨拉托加战役;约克镇战役;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2.能力培养:(1)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提高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原则、以美英双方作战的目的来区分战争性质的能力。在美国的独立战争中,北美人民的斗争是正义的。英国的殖民统治是非正义的。正义战争是“得道多助”,必将得到国际援助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最后的胜利。(2)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通过作战双方力量的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1)北美是土著印第安人、欧洲等地移来的劳动人民和从非洲贩来的黑人奴隶共同开发的。(2)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

19 正义战争;人民群众经过艰苦斗争,以弱胜强,取得了独立战争的最后胜利。(3)独立战争是民族解放运动,同时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战争的结果,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对欧美的革命特别是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和经过。

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提问:英、荷、法在相互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中,哪国获胜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它对殖民地进行了哪些罪恶活动?正是由于欧洲各国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和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灭绝种族和贩买奴隶等罪恶,才导致了美国人民争取独立的解放战争。

美国的独立战争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而是一次必然的事件。这是为什么呢?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美洲最早的居民印第安人,与从欧洲来的大批移民共同开发,经过一百多年的开拓,各地的经济往来与交流,北美13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特别是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造船工业成为主要的工业部门。南部种植园经济,主要种植烟草、蓝靛、甘蔗等以商品为主的经济作物,主要供应欧洲市场。种植园经济性质是什么呢?它进行的是商品生产,它又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种植园主既是地主、奴隶主,又是农业资本家。从欧洲到北美殖民地的移民主要是英国人,其次还有德、法、荷兰、瑞典等国人。他们经过长期开拓和经济的频繁交流,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英语作为统一的语言,这样由来自欧洲的移民融合的新民族——美利坚民族就形成了。

二、来克星顿枪声

北美殖民地人民,对英国竭力压制北美经济发展和永远把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表示极大不满,反抗斗争日益高涨。英国政府面对着北美人民的反抗采取了什么政策呢?是严厉地采取了掠夺、压迫的高压政策,对北美人民的反抗斗争,派军队武力镇压。北美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组织起来准备武装斗争。综合上述内因和外因,美国的独立战争这一事件的爆发不是偶然的。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是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独立战争爆发后,1775年5月在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决定建立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1732年2月,华盛顿出生在弗吉尼亚东部的一个大种植园主家庭,曾在1756年爆发的“七年战争”中参加英国军队一方对法军作战,受到了军事锻炼,成为具有军事才能的人。1759年为弗吉尼亚议会议员,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他又被选为第

一、二届大陆会议代表,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他指挥大陆军取得了胜利,赢得了人民的爱戴。

三、《独立宣言》的发表和独立战争的胜利

大陆会议于1776年7月4日发布了《独立宣言》。为什么说《独立宣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它还有哪些局限性?(1)《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北美脱离英国独立和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后来把7月4日定为美国独立日。(2)《独立宣言》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因为它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民族压迫的要求,包含了资产阶级对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主张。

在战争初期,美、英力量相差悬殊,美军处于不利地位。但由于美国人民的坚强不屈、英勇战斗,人民群众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供应粮食,砍伐树木,阻止英军前进,支援美军。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美军采取灵活战术,迫使英军走投无路。英军将领率5 000人投降,美军取得了“萨拉托加大捷”。这次战役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战争胜利的信心,也为美国人民的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从此,美国独立战争由防御进入了进攻,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美军由防御转入进攻。在人民群众和法国、荷兰等国援助下,美军力量逐渐加强壮大,美军越战越强,战争形势由战争初期的不利形势变化为对美军的有利形势。在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又取得了重大胜利,英军被迫投降,战争胜利结束。

美国独立后,在1787年制定了一部宪法,历史上称“1787年宪法”。现在的美国宪法,就是1787年制定的。根据宪法的规定成立了联邦政府,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分析思考独立战争的意义影响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归纳:(1)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美国赢得了独立;(2)有利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3)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第15课

法国大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三级会议的召开;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雅各宾派专政;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战争。

2.思想情感教育目标:①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前的法国社会状况,懂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矛盾的必然结果。②指导学生分析资产阶级在革命中采取的措施,使学生认识法国革命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具有广泛性、深刻性,是一场影响巨大和深远的资产阶级革命。③组织学生讨论对拿破仑的评价,使学生学会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学会正确看待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能力培养目标:①分析能力培养,指导学生深入分析雅各宾派专政的措施、特点,认识雅各宾派专政在法国革命中的作用。②评价能力培养,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

21 方法和标准,评价拿破仑的一生。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雅各宾派专政,拿破仑帝国。

难点:雅各宾派专政的特点与作用,对拿破仑的评价。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仅仅隔了几年,欧洲大陆上的法国又响起了反抗封建统治的隆隆炮声。这就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是欧洲大国,也是当时的强国,同时还是欧洲最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那么,这场革命是怎样发生的?雅各宾派专政又是怎么一回事?拿破仑是如何崛起的?这些问题将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研究的问题。

一、法国大革命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法国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18世纪法国思想、经济、社会、政治各方面的状况如何?思想上是启蒙思想传播;经济上是资本主义发展,但农业为主;社会上分成了三个等级;政治上是君主专制。

法国的各种矛盾存在已久,为什么这时爆发革命?三级会议的召开,这就是直接原因。

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攻占巴士底狱。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不久,三级会议改为制宪会议。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请同学分析一下《人权宣言》。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权宣言》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是法国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人权宣言》发表后,革命是如何发展的呢?革命的发展,使国王路易十六十分仇视和恐惧,企图逃到国外,将来卷土重来。但国王装扮成平民逃出巴黎后,被人认了出来,又被押解回来。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被以“阴谋反对公众自由和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推上了断头台。其后不久,法国政治舞台上出现了雅各宾派专政。(1)雅各宾派是在什么情况下掌权的?(2)雅各宾派的措施有哪些?(3)这些措施的特点是什么?(4)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5)为什么雅各宾派统治会很快结束?

(1)雅各宾派是在反法同盟准备入侵、王党**多处发生的危急关头上台的;(2)其措施涉及物价、惩办反动分子、反对外敌、土地、农村、封建制度等;(3)其措施特点是果断、全面、严厉;(4)其措施的作用是打退了反法联军,平息了国内叛乱,维护了革命政权;(5)迅速倒台原因是过份严厉的措施使自己孤立。评价:雅各宾派是法国革命发展中资产阶级内部矛盾的产物。雅各宾派巩固专政和推进革命,是法国革命最激进的阶段。它对以后法国历次革命运动和其他国家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从而扩大了法国疆域。但这只是拿破仑全部活动的一部分。实际上,他从战争中起家,到夺权,到称帝,到扩张,有很多重大活动,是法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对这样一个复杂人物,人们历来争论不已。怎样评价拿破仑?讨论这一问题时,可以从拿破仑的一生谈,也可以从某一个侧面、某一个角度谈。例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评价历史人物要放到当

22 时的历史时代中去判断、分析,要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全面地进行评价。

第一,拿破仑掌权期间,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规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第二,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1)正义性,保卫法国;(2)进步性,保卫和传播资本主义制度;(3)侵略性,奴役和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4)争霸性,与英国争殖民霸权,与俄国争欧洲大陆霸权。第三,拿破仑是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拿破仑帝国的覆亡,标志着法国历史一个阶段的结束。轰轰烈烈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去了,拿破仑帝国也覆亡了,其后法国的政局又有许多重大变化,但资产阶级制度,最终还是在法国确立下来,法国成为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之一,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这些与法国资产阶级的壮大,启蒙思想的传播,大革命的作用,拿破仑的内外政策都是分不开的。所以法国革命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

17 英国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部门开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汽船和火车机车问世;工业革命的影响。

2.能力的培养:①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及后果进行思考,加以认识,从而提高辩证看问题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从而培养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3.思想品德的培养:①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努力掌握科学技术。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和影响;瓦特改良蒸汽机。 难点:工业革命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23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世界古代史,你们能不能说出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出现的时间和地点?(14世纪工场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的出现)手工工场阶段从14世纪就在欧洲开始了,持续了大约400多年,当历史发展到18世纪60年代时,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发生了。这次革命被恩格斯称为工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工业革命。

这场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随英国之后,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迸行了工业革命。为什么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而不是英国以外的什么别的国家?因为英国最先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前提,所以,它首先在英国而不在其他国家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都有哪些?①雄厚的资本;②充足的劳动力;③丰富的资源和原料;④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

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早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资本、劳动力、资源、市场这四个必要条件,所以,一场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工业革命就在英国首先开始了。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棉纺织工业部门。

一、珍妮机的故事

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是历史必然性所决定的,然而,必然性又总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比如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从飞梭引发的。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飞梭使织布速度大大加快,棉纱顿时供不应求,这就引起了纺织工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连锁反应。到了1765年,经过几年心血的研究,纺织工人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终于发明了手摇纺纱机。珍妮纺纱机纺纱功效一下子提高了16~18倍,他用女儿珍妮的名字命名这台机器为“珍妮纺纱机”,它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第一台机器,工业革命以此为起点开始了。

二、瓦特与蒸汽机

以水力为动力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一种更方便而又更有效的动力来带动机器。解决机器动力问题的人是学徒出身的瓦特。他童年时就善于观察事物。他经过20多年的研究,同时吸收前人成果,终于在1785年制成了改良蒸汽机。请同学们看书中插图,它是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把它装到纺纱机中。就能带动机器纺纱,把它装到织布机中,它就可以带动机器织布。后来,不仅纺织工业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动力,而且在冶金、采矿等部门也都进行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基本上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随即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也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三、火车的诞生

随着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被提到了日程。工业革命以后,大机器生产需要运进大批原料并及时把堆积如山的产品运到各地。人力、畜力和简陋的运输工具就无法胜任了。于是交通运输的革新又被提到了日程。这方面的突破首先发生在美国和英国。哪位同学能说说在交通工具的革新上有哪些成就?(富尔敦发明了汽船,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24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这台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因此被称为“火车”。1830年,英国正式使用了火车,从此,铁路交通飞速发展。

哪位同学能简要叙述一下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有哪些主要发明?从工业革命过程中的发明家身上,你们发现他们有些什么共同特点?(教师进行小结如下)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有重大意义的几项突破性发明之间是互相推动的。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新动力又推动了冶金、采矿等重工业部门采用新技术,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工业革命的影响: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经济迅速发展。2.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3.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也引发了工业带来的交通、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一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强国后,它们以世界为市场,密切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同时,对外掠夺和倾销造成了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落后。以印度为例,英国对印度的棉纱输出造成印度棉织工业急剧衰败。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于18世纪首先发生在英国不是偶然的,1689年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作用。

2.能力要求:通过讲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学生认识: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历史需要,又服务于历史需要,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革命活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生动的革命理想教育。使学生从革命导师身上得到一些做人的启迪。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终生从事革命活动创立马克思主义及其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的讲述,培养学生全面深入认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5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点:一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二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公开发表。从此以后,这部著作和两位作者的名字就深深地镌刻在人类思想史和革命的丰碑上,历久弥新,永不磨灭。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已经150多年了。150多年来,没有哪一本书传播得如此广泛,如此深入人心,没有哪一本书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并且继续产生着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它的问世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树起了一面旗帜,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它给呻吟在资本主义重压下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指明了争取解放的道路,它有如黑夜里的灯火,大旱中的甘霖,立即不胜而走,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用多种文字在各国传播开来。可以说,对于这部著作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会过分。

一、英国的宪章运动

19世纪

三、四十年代有哪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两次武装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共同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质。无产阶级把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即:有组织、有意识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时期。

英国的宪章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人民宪章》。运动中,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宪章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所显现出来的巨大革命力量,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深入发展,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各国工人运动,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迫切需要。独立的工人运动的斗争实践,不仅使无产阶级加深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认识,同时也为无产阶级革命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因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工人阶级只有在规模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这种时代的要求下,担负起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的。(简单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

课文是从马克思、思格斯深入工人群众和进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因为只有深入工人群众,才能了解工人阶级的现状和加深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但仅此还是不够的,还应重视理论的作用,特别是对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进行科学的论证。1844年,

26 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的国度里几乎同时完成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并密切合作,开始全面创立科学理论的工作。教材在小字中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把它们吸收、改造,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它的发表标志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自此之后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新阶段,国际共产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洪流。

二、巴黎公社

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后来人民选举产生了巴黎公社,资产阶级政府不甘心失败,对巴黎公社发动了进攻。战斗非常惨烈,数以万计的公社战士英勇牺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后来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

第20课

黑奴贸易和拉美的社会变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资本原始积累,与罪恶的奴隶贸易和残酷的殖民掠夺密切相关,西方殖民者“三角贸易”和在拉美的殖民掠夺,是最有力的证明。

2.能力要求: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西方殖民者进行“三角贸易”和对印度拉美进行残酷殖民掠夺的原因,初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给西方国家和亚非拉国家带来的不同后果,一方面认识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性,初步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角贸易”和对拉美的殖民掠夺。

难点:奴隶“三角贸易”、殖民掠夺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

三、【讲授新课】

27 【导入新课】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一些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其先行者西班牙、葡萄牙各侵占了哪些地区?进行了怎样的掠夺?(答略)。

继积极参与新航路开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活动之后,17世纪初,英、法等西欧国家也随即走上了殖民扩张的舞台,成为新兴的殖民国家,逐渐取代了葡、西两国的地位。它们是怎样进行扩张的呢?占领殖民地后又犯下了哪些罪行?让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上一起去了解。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殖民掠夺的后果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建立了许多的殖民地;(2)大肆掠夺殖民地财富。葡萄牙殖民地除巴西外,都在亚洲和非洲,西班牙除菲律宾外,殖民地都在美洲。(可简要联系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我国澳门的情况)殖民者在亚、非、拉美等地进行大肆搜刮。印地安人尸骨成山,殖民强盗金银满船。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当时最富有的王室,此后,更多的欧洲国家加入到殖民掠夺中来,亚、非、拉美等国从此相继进入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苦难深渊。

欧洲殖民者从事贩卖黑奴的活动,一般采取“三角航程”。他们的船只满载盐、布匹、火器、五金、念珠、郎姆酒等货物,从本国港口驶向非洲。这是“出程”;在非洲海岸用这些货物“交换”黑奴。(补充:最初,欧洲殖民者组织捕奴队掳走非洲精壮男子,引起非洲人民强烈反抗。他们改为由自己出枪,挑动一些非洲首长从事猎奴战争,再用货物从酋长手中收买黑人,卖作奴隶)(举例:黑奴的价格非常便宜,通常情况下,一个60公斤重的男奴或未婚的姑娘能换一桶酒,一个儿童只值一面镜子等)。然后横渡大西洋到美洲。这是“中程”;在美洲用黑奴换取金银和糖、烟草、稻米等返欧洲,这是“归程”。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但英国人后来居上。

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惨重的损失,造成非洲人口锐减。在长达400年的奴隶贸易中,有1500万黑人被贩运到美洲。据统计,每运一个黑人到达美洲,就有五个奴隶死于猎奴战争或贩运途中。因此,加在一起,非洲丧失的精壮人口几近1亿,相当于1800年非洲人口的总和。然而,奴隶贸易利润高达百分之几百,殖民者们趋之若骛,掠夺来的大量财富被他们在国内转化成资本,用以发展商业,建造厂房,购置机器和雇佣工人,这也是欧洲工商业得到很快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欧洲的许多城市也因此而兴盛繁荣起来。

二、拉美的社会变迁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最先侵入拉丁美洲。西班牙占领了除巴西以外的几乎全部拉丁美洲,葡萄牙独占巴西,他们残酷屠杀当地居民。为了补充劳力,殖民者又从非洲掠卖黑人到美洲做奴隶,残酷地剥削和虐待他们。他们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统治是落后的、残暴的、纯粹掠夺性的封建主义性质的殖民统治。

长达300年的殖民剥削和压迫,使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鸿沟愈来愈深,矛盾愈来愈尖锐,尤其是土生白人,强烈要求控制政权、发展民族经济。殖民统治危机的加深“一切民族压迫都势必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而被压迫民族的一切反抗趋势,都是民族起义。”从1816年起,西属拉美独立革命进入第二个阶段,南美成为斗争的重心。

在南美大陆的北部主要是爱国者玻利瓦尔领导的独立战争。西蒙·玻利瓦尔是19世

28 纪初南美洲北部西班牙殖民地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人,拉丁美洲革命的杰出领袖。

1810年4月加拉加斯人民起义,赶走了西班牙官吏,次年7月即宣告成立委内瑞拉共和国。这是拉美独立运动中最早成立的共和国。1812年3月,加拉加斯发生大地震,西班牙军队乘势进攻,使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的功业失败。玻利瓦尔组织一支以黑人为主的队伍,向委内瑞拉挺进,在人民的支持下,一举解放了加拉加斯,宣告成立第二委内瑞拉共和国。玻利瓦尔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1816年,玻利瓦尔在新独立的海地共和国的支持下,重建革命军,向委内瑞拉进发。他总结前两次失败的教训,宣布解放奴隶,没收西班牙王室和反动派的土地与财产,答应战后给革命军的战士分配土地,取消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一切劳役;同时,坚决主张在拉丁美洲实现共和制民主政治。这些号召,得到各阶层人民的广泛支持。在攻占收复安格斯图拉城之后,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玻利瓦尔就任总统。接着,他又率领队伍翻越人迹罕至的安第斯山,一举攻占波哥大。1820年,哥伦比亚共和国成立,玻利瓦尔当选为总统和最高统帅。

在南美大陆的南部,独立运动主要由圣马丁领导。中部的战斗是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协同作战的。在打击西班牙殖民军的过程中,他们相互支援,共同对敌。

第21课 印度的殖民化和印度人民的抗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激起了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斗争,印度的民族大起义。

2.能力要求: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概述玻利瓦尔赫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其爱国主义优秀品质、值得学习和推崇。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和现实联系的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民族责任感。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章西女王。

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提问学生:是否看过电影《章西女王》?以及知道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开始讲述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29

一、“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7世纪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相继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起初规模不大,主要从印度和东南亚一带进口棉布和胡椒等商品,后来还拥有了建立军队管理殖民地等特权,无恶不作。它负责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野蛮的掠夺造成了亚、非、拉殖民地的可怕贫困和落后。可是英、法等国的殖民者将压榨来的沾满血污的钱财运回国内,转化为资本,去发展工商业。这些殖民地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二、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

19世纪中期,遭受殖民主义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解放运动高潮,印度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社会民不聊生,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这次印度民族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讲述关于章西女王的英雄故事)

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第22课

美国南北战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美国北部工业经济和南部种植园经济的发展状况;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南北经济发展的矛盾;美国内战的基本经过和结果;林肯。

2.能力要求:从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结果分析,理解“为什么说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这两个文件对战争进程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培养目标:美国领土扩张的历史,认识它不仅是一部领土扩张史,也是一部渗透了印第安人、黑人血泪的历史。从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结果分析,认识内战取消了

30 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以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从美国内战的影响,认识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的贡献,他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美国独立战争不仅仅是一场民族独立的战争,同时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因此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生产力的提高,美国国内南北两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矛盾又突出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在美国独立后的80多年后,即1861年~1865年又发生了一场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

一、战争的爆发

独立前,美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即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独立战争中,他们结成了同盟,实现了美国的独立。尽管他们同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和矛盾。19世纪上半期,随着南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北方开始了工业革命,双方的矛盾在劳动力、原料、市场三方面日益尖锐,北方工商业资本家要求保护国内市场和原料,扩大工业品出口,同时提高关税,限制工业品进口。希望废除奴隶制,增加自由劳动力,在西部建立自由州。南方种植园主为了谋取高额利润,把棉花等原料大批销往英国,并从英国输入大量工业品,因而他们力主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扩充奴隶数量,在西部扩展奴隶制。而且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参议院是由每州派两名代表组成,而西部新建立的州是自由州还是蓄奴州,直接关系到南北两方谁能控制参议院进而控制国家政权。所以,奴隶制的存废成为双方斗争的焦点。可见,奴隶制的存在,经济上已阻碍美国经济发展,政治上成为导致美国国家分裂的潜在因素。

经过:(1861年~1865年)

①导火线: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 ②爆发:1861年南方11个州建立“南部联盟”,分裂国家,挑起内战。 ③形势: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战备松懈,节节失利。 ④转折:1862年《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后,北方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

⑤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

为什么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成为内战导火线?

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这就意味着美国在政策的制定上,林肯必将行使总统的权力,反对奴隶制的扩张,南方奴隶主把奴隶制扩展到西部的希望化为泡影。他们决定作最后的挣扎,发动叛乱,脱离联邦。因此,1860

31 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成为内战导火线。1861年南方11个州建立南方同盟,分裂国家,挑起内战。

从美国内战初期南北双方力量对比表上,我们发现内战初期,北方的力量比南方强大,但北方却失利。主要原因有: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还幻想妥协,战备松懈,同时北方政府没有提出废除奴隶制和解决人民的土地问题,没有注意充分发动人民和广大奴隶的力量,所以北方军队在战场上连续失败,连华盛顿也险些失守。

二、北方的胜利

分析《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有关内容,说明这两部文件所起的历史作用。 材料一:凡美国公民只要交付10美元的手续费,即可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五年以上,这块土地就可成为私有财产。——《宅地法》

材料二:1863年元月一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从这两个文件的内容看出,美国政府满足了广大人民对土地的要求,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解放了所有叛乱州的奴隶成为自由人,可以参加联邦政府军队。这样,广大工人、农民和黑人积极参加革命战争,使战局得以扭转。

1863年,南北军队在葛底斯堡决战。林肯战前的这篇演说,成为闻名于世的作品。北方军队士气高涨,大获全胜,从北方此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直到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但是内战结束不久,林肯就被刺杀于华盛顿的福特剧院。

为什么称林肯为美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林肯在内战最危急的关头,顺应了广大人民的要求,以革命的方式摧毁了奴隶制,解决了人民对土地的要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林肯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意义: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因而称之为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北方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因而称之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第23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16世纪~19世纪俄国在欧亚两洲扩张的概况。

2.能力要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

32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沙俄的发展史也是不断侵略扩张的历史。沙俄是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中国是它侵略的国家之一,启发学生对帝国主义丑恶本质的认识。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是1861年俄国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在教材内容简单的情况下,使学生感知改革使俄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二是通过学生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会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曾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同学们是否还记得这个条约签订的时间?(答1689年)同一年,在俄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彼得大帝开始改革。俄国的近代历史的发展状况又是怎样?以及日本的发展情况又怎么样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此将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俄国废除农奴制

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危机非常严重。一方面它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实际是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以沙皇为首的农奴主实行的改革。

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学生归纳后教师总结强调)①“解放”农奴。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收取份地赎金。农奴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这次改革有其积极意义:1861年改革从性质上看是农奴主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收取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资金。这些都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第2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能力要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对复杂的史事进行简化、概括的能力。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

33 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明治维新。

3.情感培养目标:让学生认识捍卫领土、维护和平的根本条件是国家的强大。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以大名、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为主体的改革力量,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而后新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逐步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认清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在教材内容简单的情况下,使学生感知这两次改革使日本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三、【讲授新课】

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廷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将军的政府设在江户(今天的东京),称为幕府。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

农民,被世世代代束缚在土地上,他们终年辛苦,却要将收获物的一半以上还给封建领主,还要担负名目繁多的苛税和徭役。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地发生。另外,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属于封建等级的下层,也受到幕府的歧视和压制。

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在日本有了长足的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当时全国雇工十人以上的手工工场有三四百家,有的手工工场雇工达一百多人。大阪、京都等城市成为商业中心。一些商人和高利贷者还在农村把农民抵押而过期无力赎取的土地据为己有,并召募农民开垦土地,成为新兴地主。由于封建经济的衰败,大名、武士生活水平下降,一些大名、武士开始经商。这些人的利益相互接近,他们都对幕府的统治不满,特别是政治和军事力量比较大的一些大名和武士由原先封建统治的支柱变成反对幕府的一支主要力量。

除了内忧,还有外患。长期以来,统治日本的幕府推行锁国的政府。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中国首当其冲地遭到资本主义的侵略。同学们想一想,184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同学回答:鸦片战争)不久,西方列强也来敲日本的大门。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闯入日本浦贺港,第二年,它第一个强迫幕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条约》。在这以后,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依仗着军舰和大炮的威力,先后迫使幕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的入侵激化了日本人民和以幕府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苦难深重的日本人民对幕府的统治更加不满。

1867年,倒幕派加紧在宫廷活动,联络一些权贵,争取到年幼的明治天皇的支持,获得讨幕密诏。乌羽、伏见战役的胜利奠定了推翻幕府的基础。倒幕军乘胜追击,5月,大军进逼江户,德川庆喜被迫投降。这样,日本最后一个封建幕府政权被推翻了。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政治经济诸方面的改革。

幕府统治被推翻以后,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措施。明治维新内容如下: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取消大名对各藩的统治权,打破了国内封建割据的局面,加

34 强了国家的统一。经济方面,废除土地买卖禁令,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自由,实为保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还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积极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向西方学习,发展教育等。

由于明治维新的领导权掌握在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武士集团手中,作为幕府统治的支柱,他们同封建势力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地主资产阶级专政。同时,由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较晚,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占有殖民地等都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后面,致使日本的地主资产阶级特别狂热地运用对外侵略、掠夺和杀戮的血腥手段,来补充本国财政资金的不足。

35

第四篇: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纪圣岭

2016年10月27日,我在聊城二中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学习活动,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更进一步地掌握了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提高了认识,理论水平也有所提高。现就这一次培训学习的认识、体会做一总结。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信息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就应该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如果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就不能完成或很好地完成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教育和教学任务。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要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和开发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要适应工作需要首先应掌握现代媒体技术。如果只有现代教学媒体,教师不能很好的应用在教学中,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教师还应该具备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因此,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师掌握了现代技术,有助于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增强教师对工作的适应性。

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具备在教学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算、推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应用教学媒体的能力,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应变机智,创造能力。

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使我在原有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增强我对新时期现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是创造型人才。为达此目标,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和教材性质,建立各种现代教学方法体系,是当前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我们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巨大的作用,我们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在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当然,每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网络资源的开发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和实验的模拟情景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获得有关学习资料。所以说,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智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贡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与广大同行交流和共享。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

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训的过程中,在强调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同时,培训活动始终贯穿着一些真实的任务,以任务驱动的形式组织培训,学员对该任务的完成情况是培训是否完成及其有效性的重要评估依据。活动中大家也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此我学到很多东西。

就我个人认为,以真实任务来组织培训过程,能够贴近教师的真实教学背景,从而极大地激发我们的学习动力,提高我们的参与意识。在培训过程中,虽正值酷暑,但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认为,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感到了学习的快乐。同时也希望今后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培训,因为教育信息技术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把工作做得更好!

茌平县乐平铺镇中学

2016/10/31

第五篇: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套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

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了解西藏解放的具体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新中国成立的史料,学会收集和处理历史住处的方法,课前指导学生收集有关国旗、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成等小故事,以渲染课堂气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的祖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重点:《共同纲领》起到了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

难点:国旗、国歌等国家标志的象征意义;人民政协的作用和职权。 【导入新课】

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之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建立新中国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开国大典有盛况,以及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进军西北、中南、西南地区,和平解放西藏的概况,本课内容有三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三部分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展现了建国前后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新课探究】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会议召开的历史条件 (1)军事上,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并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追歼残敌,中国大陆领土大部分已解放。(2)政治上,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对独裁统治的爱国运动空前高涨,反动政权丧失民心。(3)组织上,共产党本着建立新民主主义联合政府的一贯主张,积极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建立新中国作重要的准备工作。

总之,会议召开的背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会议目的,就是为新中国的建立做筹备工作。

2、会议的召开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毛泽东主持大会并致开幕词。

3、会议的主要内容

(1)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平为首都,改名北京,采用公历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6人为副主席。

4、地位

《共同纲领》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宪法制订前具有临时宪法作用。(要说明纲领之所以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是因为它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全国性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体制的组织形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5、阅读提示:会议召开当时由于人民解放战争尚在进行中,国民党反动军队仍盘踞在部分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普选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政协会议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请同学们参阅第 4 页“政协会议会场”的相片,说明会场是设在北平中南海的怀仁堂,强调会议召开牵动着中国亿万人民的心和国际舆论的关注,因为这个庄严的会议将为新中国政权的建立作出重要的贡献。

6、讨论拓展

旧政协与新政协的区别:(1)时间:分别于1946年、1949年召开;(2)地点:分别在重庆、北平;(3)结果:旧政协确定了和平建国方针,但不久蒋介石撕毁协议,挑起内战;新政协圆满完成了筹备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历史使命,胜利闭幕。 【总结巩固】

背景和目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召开的时间、地点:

会议的内容:

④ 【真题训练】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2.参观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址,应该到(

A )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西安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规定新中国名、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B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议案》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不包括( D

)

A.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

B.国统区民主运动空前高涨 C.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D.全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教学反思】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

【教学要点】

要点: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 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建立新中国而进行了准备工作,这一节课一期体验开国大典的盛况,以及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进军西北、中南、西南地区,和平解放西藏的概况。 【新课探究】

二、开国大典

建议放映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资料片,若条件不具备,可在课堂上挂一幅历史名画《开国大典》教师利用资料介绍开国大典盛况,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开国大典有时间、地点。第二,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第三, 54 门礼炮齐鸣 28 响( 54 门礼炮代表当时统计的 54 个民族 28 响指 1921 — 1949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亿革命经历了 28 个年头)盛大的阅兵式,群众的游行和狂欢,则反映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建议从国内外两方面的影响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影响:P6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②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④使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⑤中国历史开始新的纪元。(标志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2)国际影响:建议结合第 7 页小字部分,建国后外交方面的胜利,进一步说明,①中国革命的胜利,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②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④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

1、大进军的目的

消灭国民党在上述地区的残余军队,并建立起人民政权,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进军西藏的历史背景

西藏地域广阔而人烟稀少,主要民族是藏族、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到 1949 年底,在中国大陆上未获解放的省区,只剩下西藏。当时西藏存在着亲帝主义的分裂势力,他们在帝国主义和反华势力的支持下,策划一系列企图使西藏独立的非法活动。同时,也存在着广大爱国人士组成的反对分裂的力量。针对上述情况,中共中央采取了如下对策:一方面命令人民解放军队准备进军西藏,另一

方面力争和平解决西藏问题。

3、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

1950 年 10 月 6 日,人民解放军打响了昌都战役,开始向青藏高原进军。

1951 年 5 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讲述时应结合小字内容,了解西藏解放的过程,并通过讲座我们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方针“这一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意义:

①使西藏人民与内地紧密相连,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为西藏的开发和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有利于巩固西南边防。

②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的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5、时事拓展: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了解其中哪一段历史?收集与之相关的历史图片,并附上简短的文字介绍,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2008年发生在西藏拉萨的“3.14”打砸抢烧事件,以及随后发生在甘肃甘南地区、四川阿坝地区等藏族聚居地区的打砸抢烧事件,“藏独”分子冲击中国驻外使、领事馆事件,以及在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企图抢夺熄灭奥运圣火的行为等均是境外**集团操纵的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进行的分裂祖国的严重犯罪行为。 (1)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用史实加以说明。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我国历代政府都加强对西藏的管理与开发。①唐朝与吐蕃(西藏)关系友好,“合同为一家”:A、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B、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C、821年,唐蕃正式结盟,并建立了象征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会盟碑。②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辖吐蕃,标志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明朝设立乌斯藏都指挥司,管辖西藏。③清朝顺治帝册封**五世为“**喇嘛”;康熙帝册封**五世为“**额尔德尼”,确定了中央政府册封**和**的制度;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④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新中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立了西藏自治区,从此西藏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2)我党不仅保护了西藏文化,而且发展了西藏经济文化

实施西部大开发,保护布达拉宫、选派技术人员援藏等政策,旨在重视和发展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反华势力对中国西藏政策的颠倒黑白的指责既不符合实际情况,更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总结巩固】

开国大典的举行: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内:

国际:

人民解放军追歼国民党残敌

西藏和平解放时间:

西藏和平解放意义:

【教学反思】

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改进行的大体情况

理解建国之初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对巩固人民政权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课前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通过讲述抗美援朝的有关故事,增强材料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国之初,人民政府整顿经济秩序,完成土地怅鞍些经济政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关心国计民生的政权本色和改革落后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伟大实践。抗美援朝的胜利,为国内经济建设争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 【教学要点】

重点:土地改革的进行以及学习志愿军战士们体现出的精神。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是建国初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重要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土地改革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要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土地改革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导入新课】

(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但是新生的国家这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不法资本家还在兴风作浪,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在很多地区,广大农民的关心的土地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美帝国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它们的进攻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稳定了局势。 【新课探究】

一、整顿经济秩序

1、背景: 引导学生回忆解放战争期间,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调敝,灾民达 4000 万人之多;通贷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应紧张;旧社会留下的是一付烂摊子,因此,整顿好经济秩序成为当务之急。

2、措施: 介绍措施时建议要注意以下两点:考虑初中生缺少有关的经济知识,因此,教师的授课应语言平实通达,举例浅近易懂,而且不必面面俱到;提醒学生注意,人民政府的整顿措施是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双管齐下,对投机分子,先礼后兵,果断出击;对城市市民保证供应控制物价。

(1)稳定经济秩序:①在各大城市发动群众,采取果断的行政措施,严厉打击银元投机。②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运基本生活、生产物资到城市,敞开供应,平抑物价,并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结果】:几个月后,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意义】: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它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说明了人民政权完全有能力在经济上管理好自己的国家,体现了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用三年时间,顺利地完成了恢复和初步发展国民经济的艰巨

任务。【作用】:这为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向工业化目标奋进,奠定了基础。

3、影响: 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抗美援朝:

1、原因: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帜武装入侵朝鲜,并公然派海军第七舰队武装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燃烧到中国东北边境,。美国无视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中国面临外部侵略的严重威胁。

2、经过 ①时间:1950 年 10 月——1953年7月

②参战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

③指挥者:彭德怀

⑤抗美援朝的目的:保家卫国

⑥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

⑦英雄人物:着重介绍黄继光和邱少云。并且小字部分介绍了这些人的英雄事迹。 邱少云:为维护战场纪律,忍受烈火焚烧而壮烈牺牲。

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飞身堵枪眼”而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 罗盛教:湖南新化人,为救朝鲜落水少年而牺牲

⑧抗美援朝精神:这些“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概括。

⑨胜利 :1953 年 7 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朝鲜战场成了“美国男儿的坟墓”,美国“在朝鲜看到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失败”。)

3、抗美援朝的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年轻的人民共和国,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使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的和平环境。

三、土地改革

1、必要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小字部分,然后强调指出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是中华民族陷于穷困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不彻底改变,人民就不能得到胜利的基本果实,就不能团结农村的广大群众,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得到巩固,农村的生产力,就不能得到解放,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就着手解放这一问题。

2、 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 1950 年 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实施。 ②主要内容:(没收地主土地,无偿分给广大农民)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注:农民土地所有制是一种私有制,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才建立起土地公有制)。

③完成: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把收集到有关土地改革的相关图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形象的认识。)

3、意义:①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②(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要求的愿望,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迅速发展;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⑤为新中国工业化创造了条件。⑥为以后在农村推行党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此外,也有利于建立和谐新农村,转变人民思想观念,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等等。 【教学反思】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知道社会主义“三大发行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知道 1954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阅读资料或采访长辈,老师,了解“一五“期间,我国主要的或家乡有代表性的建设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五”计划的制订是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步,它的成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要点】 重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新中国过渡的结束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开始;1954 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向和道路。

难点:过渡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法律牵涉到不少经济、法律、政治方面的专门知识,有的和当今国情有明显差异。 【导入新课】

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时间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你认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应是什么?为了尽快完成过渡,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你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吗?完成的情况怎样?

【新课探究】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1、过渡时期的含义:

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标志: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2、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制定,基本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常被概括为“一化三改”或“一体两翼”,其中“一化”指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一化三改”是主体和两翼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1、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

2、开始时间:1953年。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其中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讨论原因:结合 19 页小字部分毛泽东的一段讲话加以说明。①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②发展农业的技术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也要靠重工业生产;③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④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

注:从 1953 年起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4、建设成就

三、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

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绝对优势地位,奠定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经济基础。

3、 途径:对于农业和手工业,引导二者走合作化道路,将个体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对于私营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和平赎买的方法,逐步实行公私合营,使资本家私有制过渡到实质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它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较顺利地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不足: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一些缺点和偏差,表现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间内遗留一些问题。

讲到此,提醒学生“过渡时期”的时间跨度是1949—1956年,而不是1953—1956年。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目的:

引用课文 24 页第一段小字部分毛泽东的话明确制定宪法的目的。为了适应向社会主义过渡新形势的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2、制定经过

1954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注意:①《宪法》取代已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②《共同纲领》完成了临时宪法的历史任务,但仍是政协的指导性纲领。③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协行使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是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3、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时代意义:

宪法的颁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总结历史经验。确认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新成就。

规定了国家体制(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公民权利义务等。)

【教学反思】

第4课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过程与方法:访问长辈,请他们谈谈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经历和见闻,并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浮夸蛮干违反经济规律,脱离实际违背科学必受惩罚。

⑵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有伟大成就,又有重大的失误。这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现实,积极探索,总结经验,遵循规律,才是科学的态度。 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经济建设中的严重失误造成的历史影响及其历史教训。

难点: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失误和未能及时纠正的原因。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缺乏经验和受到“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在前进道路上出现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

【新课探究】

一、“大跃进”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设问:(1) 为什么会出现急于求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思路:(结合 26 页

一、二两段小字部分),从 1957 年下半年国内外形势变化分析总路线产生的背景: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历史先例和足够准备,只能摸索着在曲折中前进。②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③国内反“右倾”斗争展开,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④战胜资本主义的“超赶”战略滋长了急于求成情绪,以致脱离客观实际。 (2)提出的时间及内容:

1958 年,党中内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评价:总路线的提出造成了什么影响?

思路:这条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求富求强的强烈渴望。但由于过分强调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助长了浮夸蛮干的风气。

提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大跃进”运动的指导思想。

2、“大跃进”的特点

片面的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首先在农业上发动起来。(结合 27 页小字部分及插图进一步说明违背科学必受惩罚)

3、“大跃进”的核心内容

全民“大炼钢铁”。(全民“大炼钢铁”,不顾实际,浪费资源,破环环境,冲击正常生产,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反映出虚报产量的浮夸风严重到荒谬的程度。

4、讨论:“大跃进”的后果

“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使人民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人民公社

1、设问:人民公社化的实质是什么?

思路:1958年一哄而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过程,是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的“共产风的过程”。它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它实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 “一曰大,二曰公”是指经营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2、设问:人民公社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思路:建议结合 28 页

一、二段小字部分进一步说明。大办人民公社超出当时的生产力和群众觉悟的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最终造成了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如:大办公共食堂,严重脱离农村实际,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破坏了生产力。)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了什么?

任何事物的发展,任何工作的进行,都必须做到必要性和可能性两者结合,脱离可能性、必要性就会成空中楼阁。量力而行,稳步前进才是妥善之举。

三 、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国民经济限于困境。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国民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②从1959年起,连续三年严重自然灾害。③苏联背信弃义,突然中止与中国的合作,并让中国偿还债务。

2、调整方针

1961年,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结果

到第三届全国人大召开,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一个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4、设问: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国民经济的调整,说明了什么?

思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中共中央毛泽东提倡调查研究,调整国民经济。中央领导正视现实,勇于纠错,吸取教训,实事求是,这是恢复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同时要特别提示:尽管“左”倾失误和三年经济困难对我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冲击,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总体上说,还是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 【教学反思】

第5课

奋发图强 艰苦创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英雄人物的资料,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感悟他们艰苦创业、廉洁奉公、奉献为民、科学求真等伟大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反映了时代风貌,并将世世代代激励全国人民不畏艰难,勇于改革。

⑵邓稼先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贡献出聪明才干。

⑶焦裕禄廉洁奉公,鞠躬尽瘁的精神记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

【教学要点】

重点: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在各领域的事迹及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难点:如何由人及史,以点带面,反映 1956—1966年间我国人民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向的奋斗业绩。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课前展示采编材料 :组织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按照分工、分头收集有关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的个人先进事迹,以及 1956—1966年间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方面的主要成就。各组将收集到的资料制成展板,手抄小报等。 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演讲,可包括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品质和个人对三位人物的认识等。有条件的话利用板报展示每组的书面资料。

【新课探究】

各组通过对话,展开讨论。例如:这些英雄大多来自于普通人,他们是怎样成为英雄人物的?这些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是否需要继承发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建设者?这些讨论和对话属于开放性或半开放性题目,不必强求答案统一,重在让同学拓宽知识面锻炼多向求异的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中自主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一、“铁人”王进喜(工业)

1、主要事迹

⑴是为我国石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

大庆人

”的优秀代表 ⑵是新中国

工业

战线的先进典型。

2、称誉:被誉为“

铁人

”。体现了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

3、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石油工人。

(补充:东北石油会战标志我国石油基本自给。我国石油能够基本自给,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

二、“两弹元勋”邓稼先(科技)

1、主要事迹:为我国第一颗

原子弹

(1964年)和第一颗

氢弹

(1967年)

的成功试制和爆炸作出了卓越贡献。

2、称誉:被誉为中国的“

两弹元勋

”。

3、影响:两弹的成功爆炸,表明我国已具备核防御力量,这不仅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农业)

1、主要事迹:治理自然灾害,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

2、称誉:他一身正气,廉洁奉公,处处为他人着想,为群众谋利益;他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真正实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总结巩固】

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开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止的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十年,这十年中,全体中国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意气风发地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涌现出了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他们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事迹和优秀品质,发现同学身上的优良品质,努力将其内化为自己成长的指导和动力。

我们要学习他们艰苦创业、不畏艰难,廉洁奉公、鞠躬尽瘁、奉献为民、科学求真的伟大精神。

【教学反思】

第6课

“文化大革命”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的国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惩的灾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惩的灾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评价“文化大革命”,总结“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 【教学要点】

重点: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难点: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历史教训。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大跃进”和人发公社运动带来的困难,经过几年的调整到 1964 年底已基本克服,国

发经济形势超向好转。但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毛泽东严重估计了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进而于 1966 年发动了一场“文化大革命”被反革命集团利用,从而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新课探究】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的原因 “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认为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期盼依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防修”、“反修”,于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二、经过:

1、开始标志:

1966年《五一六通知》的发布,标志“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

2、“全面夺权,全面内战”:

①起点:1967年1月张春桥、姚文元策划指挥上海夺权活动。

②兴起:上海夺权后,夺权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出现所谓的“一月革命”风暴。 ③扩大:很快发展成“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 ④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紧了夺权的活动。

3、两个反革命集团

林彪集团、江青集团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

“四人帮”就是江青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包括: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

4、结束

1976年10月,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标志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

【总结巩固】

文化大革命( 1966 —— 1976 )

毛泽东发动错误决策

反革命利用 全面夺权 全面内乱 危害国家

【教学反思】

第6课

“文化大革命”

(二) 【内容标准】、【教学目标】参见

(一) 【教学要点】

重点: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难点: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历史教训。 本课时要点:文化大革命的危害与教训。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背景: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对此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不同时机、不同范围的抵制。 【新课探究】

三、正义的抗争

1、“二月逆流”

1967年2月,在周恩来主持的怀仁堂碰头会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同江青、张春桥等展开激烈的斗争。这些老同志的抗争被江青等人诬为“二月逆流”,受到严厉批判。

“二月逆流”实质上是老一辈革命家忧国忧民、坚持正义的抗争。

2、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林彪因迫不及待地图谋提前“接班”,甚至还秘密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阴谋败露后,林彪乘飞机仓皇外逃,于1971年9月13日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机身亡。

九一三事件(林彪叛逃事件)——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3、周恩来、邓小平全面调整

①林彪问题解决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开始纠左,还促成邓小平的“复出”。 ②1975年起,邓小平主持党和国家日常工作,对军队、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国民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4、四五运动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1976年清明节前夕,首都百万群众聚集天安门广场,沉重悼念周恩来,愤怒声讨江青等人的滔天罪行。4月5日,遭到“四人帮”的镇压。 四五运动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

5、粉碎“四人帮”

(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中“江桥摇”实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四人帮”成员,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粉碎“四人帮”。)

四、“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与教训

1、“文革”造成的严重灾难(影响)

①“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持续十年之久,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全面内乱”。(性质)②国民经济发展迟缓,错失发展机遇。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③人民生活动荡不安,基本没有提高④政治运动接二连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干群心情压抑。

2、历史教训

思想上: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组织上: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政治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总结巩固】

文化大革命( 1966 —— 1976 )

毛泽东发动错误决策 反革命利用 全面夺权 全面内乱 危害国家

林彪叛逃 客观失败

灾难与教训 【教学反思】

第7课

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

(一) 【内容标准】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邓小平理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探究,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邓小平理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要点】

重点:十一届在中全会,十三大,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难点:理论性强,政治常识多。 本课时要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人民最关心和期盼的是什么事情?

【新课探究】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关于整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主持党中央工作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两个凡是”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的提出,表明长期以来的“左”倾指导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2)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为实现历史性转折,开辟新时期的新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揭开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78 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主要内容:

⑴思想上: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⑵政治上: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⑶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⑷历史问题上: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⑵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⑶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全会揭开序幕。

(四)全面拨乱反正(1979--198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完成了全面拨乱反正,使党和国家从困境中迅速摆脱出来,有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总结巩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共产党人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揭开了新时期历史的新篇章。因此这次会议是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教学反思】

第7课

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

(二)

【教学要点】

重点:十一届在中全会,十三大,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难点:理论性强,政治常识多。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逐步形成。 【新课探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十二大

⑴时间:1982年9月。

⑵主要内容:

①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纲领。

②邓小平在会上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⑶意义: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面旗帜。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2.十三大:

⑴时间:1987年10月

⑵主要内容:系统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指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了概括。

⑶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后来被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⑷ 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注:到20世纪末,我国顺利地实现了第

一、第二步的发展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3、南方谈话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复杂的局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对改革开放提出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

(2)时间:1992年初。

(3)含义: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南方城市,发表重要谈话,统称“南方谈话”。

(4)内容:邓小平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5)意义: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不仅对当时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党的十五大

(1)时间:1997年9月。

(2)内容: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 邓小平理论”。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 指导思想,作为指引全党前进的旗帜。

(3)邓小平贡献: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于1997年2月19日逝世)

【总结巩固】

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指引全党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二大 十三大 邓小平南方谈话 十五大 1978年 1982年 1987年 1992年 1997年 转移工作重点 改革开放揭开序幕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确立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强调基本路线不能动摇 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指引全党前进的旗帜 【教学反思】

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内容标准】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意义和优越性。知道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原因、意义。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学要点】

重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点:城乡改革及涉及生产制度,分配制度,用人制度,管理制度。 【导入新课】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主要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新课探究】

一、联产承包责任制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安徽、四川农民于1978年底、1979年初率先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意义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民告别了人民公社制度,也推动了中国农村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村面貌由此发生显著变化。

4、评价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适合于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改革是在坚持集体经济(公有制)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

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原因

(1)城乡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随着城乡经济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城市工业中的有些产品要升级换代,有些产业因用地紧张也要转移,乡镇企业的发展,为转移部分城市工业提供了方向。 (2)农村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3)剩余劳动力的客观存在,大批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意义:

①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②有利于农民学习文化、学习技术。③有利于扩大农民的致富途径。④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地方优势项目。⑤有利于改变城乡的布局,一

大批小城镇相继兴起。⑥有利地促进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地位: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农民收入、出口创汇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国有企业改革

1、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

2、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1978年10月至1984年10月。

主要内容:进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试点和探索。 2.第二阶段:1984年10月至1993年。

中心环节: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主要内容:国有企业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打破“大锅饭”,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 3.第三阶段:1993年至今

主要内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进入转换机制、制度创新阶段。

到2000年底,基本实现了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

。 【小组讨论】

1.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提示:①责任到户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然调节与合理配置,增强农民生产自主性和积极性,推动农民关心生产、关心市场。②三者得利。农村生产的农产品,“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兼顾国家、集体生产者个人三方面利益,也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③切合实际,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农民劳作的个体差异性大,分户承包适合大部分地区的生产实际。

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原因是什么?(参见新课探究) 3.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有何重大意义?(参见新课探究)

4. 如何看待改革浪潮中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如企业破产、职工下岗、东西部差别、环境污染等?

思路提示:①任何一项改革都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都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进大多数人的利益。②任何一项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困难,甚至挫折。③任何一项改革都是探索的过程,老问题解决了,可能又有新问题出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与时俱进。④对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调控,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关心和保护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发展。

【总结巩固】

第 8 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农村首先起步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农民积极性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有利富民致富促进工业发展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重点改革国有企业 改变经营方式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9课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内容标准】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⑴知道经济特区创设的作用和影响。 ⑵了解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中国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⑶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了解 80年代初经济特区的创设,90年代初的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认识对外开放,从方法论看,是借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的聪明举措;从现实需要看,是促进中外交流,加快经济发展的英明决策;从长远意义来看,是打破封闭,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教学要点】

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为以后进一步的开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难点:如何深入浅出的理解加入世贸组织是把双韧剑。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导入新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史上又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会议作出了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其中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并扩大,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建设新貌。 【新课探究】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经济特区建立: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1988年划定海南岛为海难经济特区。 2.意义:

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⑵对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扩大出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等起到了重大作用。 ⑶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⑷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思维拓展:

对外开放的开始。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东南沿海城市被设为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课文第52页小字部分介绍了特区的建设成就和邓小平的评价。

1985年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梯次推进,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

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利用地图加以形象了解开放格局的特点)

建设教师以课本第 53页最后一段文字为基础,对创设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略加说明,同时,进一步点明,开放最早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二、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1.背景: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时间:1990年4月。 3.结果:

⑴已建成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 ⑵初步建立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基本框架。

⑶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 4.设问:为什么中央在 20 世纪 90 年代选择上海作为开发的重点?

思路:第一取决于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 90 年代初,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对外开放也相应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第二,取决于上海自身的优势。

出示中国地图和上海地图,师生共同分析上海在地理交通,经济技术,人才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说明上海在中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上海建设好了,就可发挥其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带动长江三角洲及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腾飞。

5.设问:建设上海为什么又要重点开发开放浦东地区?

思路:借助地图说明浦东具有区位优势,浦西沿江不临海,开发余地不大,而且开发成本高。而浦东既沿江又靠海,交通更为便利;有足够的开发空间,地价低。

强调指出中央对建设上海和开发浦东的定位,即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的中心和长江经济的龙头,简称“三个中心,一个龙头”。 由此可见,上海的建设目标是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

6.设问: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为什么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思路:邓小平的关心支持,中央的英明决策,上海人民的热情和创造力,以及全国人民的支持。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原因: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时间: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3.意义:这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4.影响: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给我们带来了各种机遇和挑战,必将对21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的概况:它成立于 1995 年 1 月 1 日,总部设在日内瓦,由二战后成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发展而来。作为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世贸组织又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它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行互惠、公平竞争,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磋商协商等原则,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

化进程。

6.讨论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利与弊,举例说明如何进行调整。

利:有利于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和合作,它可以绕过某些贸易壁垒,充分发挥自身在制造业,加工业,初级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开拓贸易市场,确保贸易利益。

弊:加入世贸组织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各种权利和机遇,还有各种义务和挑战,特别是我国的某些弱势项目,或竞争力低或产品老化或技术不具优势,或特色不鲜明等。

调整:举例说明竞争会引起调整。如我国铁路过去曾被称为“铁老大”。近年来,随着公路和航空等运输手段的快速发展,铁路的优势不再。于是,铁路部门不得不通过提速,改善服务来提高竞争力,求生存求发展。

【总结巩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加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建设新貌。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0课 民主法制建设 【内容标准】

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能够列举《中华人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 ⑵ 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2、过程与方法:

尽量以身边的事例,以小见大来分析一些问题,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的历程,充分理解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确保我国在政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

⑵ 宣传和认识学法知法是青少年学生的必须经历,守法护法是青少年学生的应尽之责。

【教学要点】

重点: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和历程。

难点:法律建设牵涉到许多法律知识和专门用语,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初中生不易懂。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导入新课:建国以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尚欠完善,“文革”期间,又遭到严重破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初步建立和健全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新课探究】

一、依法治国

1.目的:为了促进社会稳定,适应市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2.依法治国: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说明中国终于找到已经开始步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康庄大道。 拓展:

⑴ 概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实行依法治国,必须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和司法制度,加强法律教育。

⑵ 完备性 :从 1979 年以来,我国在立法方面成就卓著,建议以课本第 58 页最后一段小字为基础,说明我国立法的完备性。表现为

①数量多,截止 2000 年,全国性的法律及其有关决定 380 多件,行政法规 800 多件,地方性法规 8000 多件。

②项目全,有法律、法令、法规、条例等。视情况列表展示部分法律、法规文件的名称,并对法律、法规的区别略加说明。

③有特色,既符合中国国情,又捍卫了社会主义制度。 1999 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写入我国宪法,使一治国方略转化为基本国策。

二、我国颁布的重要法律 1.《刑法》:

⑴1979年7月,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同时还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⑵1997年3月,全国人大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作了重大修订。 说明:《刑法》是惩治犯罪,实现正义,捍卫国家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武器。

结合课文第 60 页正文第一段,议一议我国刑法的四个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当原则,罪责自负,反对株还的原则以及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刑事责任原则。

2.《民法通则》

建议:出示《民法通则》若干条款,让学生了解民法是管什么事的? 提供几则民事纠纷的实例,供学生讨论,请大家谈一谈依照《民主通则》该如何处理。

⑴目的: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⑵通过时间:1986年4月通过。 ⑶实施时间:1987年1月起实施。

⑷意义:为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村民自治

(1)实施的缘由:适应农村县以下行政区划的变化,推进农村的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

(2)法律依据:1987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3)村民民主自治的核心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提供几份农村地区公约或村委会管理条约等材料,让学生进行具体议论,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 (4)意义:

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

结合课本第 61 页,第二段的内容为基础,进行小结,建议向学生强调:实施村民自治,有利于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只有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国家才能健康发展,长治久安。作为青少年,应该认真学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热情宣传法律,敢于同违反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当堂检测】

1、我国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是在( A

) A、1999年

B、1998年

C、1978年

D、2000年

2、说明中国终于找到并已经开始步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康庄大道的是( B ) A、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B、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 C、初步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3、1979年强调指出:“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的领导人是( B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4、标志着我国正确调整民事关系规则的民法系统终于有了体系性总体构架的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

5、我国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得以充分保障是因为(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

6.我国农村乡镇以下普遍建立了村委会是在( A )

A.1983年后

B.1984年后

C.1987年后

D.1995年后

7.198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文件是(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8.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1课 探究活动:城乡基层民主管理 【活动目标】

从 1983 年至 1985 年,全国农村进行了“撤社建乡”的改革,并成立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群众性基层自治组织,村民自治是农村管理体制的大变革。过去在农村实行的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现在成立乡政府,选举村民委员会,建立一种崭新的体制,这是管理体制的一种重大变革。其中民主管理:即通过制订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建章立制实现规范化管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了解乡村基层组织民主管理的程序和内容,从而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统筹兼顾的判断,规划,决策能力,锻炼收集材料,撰写报告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形式】

模拟村委会开会会场。

【活动资源】

1、课文内图文资料

2、《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3、从网上下载,有关村民自治的资料等。

【活动建议】

1、准备:把全班学生分成 4 组,每小组模拟一个村委员会管理小组,在调查的基础上草拟村务治理报告书。

2、内容:报告书的内容应反映管理小组在未来数年内管理本村的规划和措施,建议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生产方面:如何进一步发展本村的优势,生产项目的特长。(如:甜葫芦重芷问题,技术加工问题,收购问题。)如何开拓具有长远意义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等。

生活方面:扶贫、筑路、排水、教育等便民服务。

其他方面:如,爱人养老院;培养专业人才带动养殖业发展;沼气池的建设等。

3、程序:

上课前,先把 4 份报告书以壁报的形式在教室陈列展示,以便大家对报告内容有初步了解。

上课时,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模拟村民)介绍报告书的内容。

听讲的同学可以对报告者报出询问,质疑评判、讨论。主讲人员应作说明和解答。

4 个小组轮流报告后,由全体同学投票评出最优秀的报告书。

【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热爱家乡,以较真实的感受群众真正有了当家作主的机会。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2课 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 【内容标准】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以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分析法培养学生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和理解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和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与进步是繁荣中华民族的康庄大道。

【教学要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难点:处理好民族问题对维护国家统

一、发展西部经济的重大意义。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导入: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少数民族同学?(若有的话,请其介绍民族成分)中国除了汉族以外,还有 55 个少数民族。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课探究】

一、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1.民族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

2.新中国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具体表现:(从政治、文教、习俗、经济方面引导学生分析) ⑴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⑵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⑶保护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⑷既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分裂主义。

3.意义:维护和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进步的良好关系。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前提),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2.少数民族自治地方

⑴3级: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⑵5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中国成立前设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3.意义

⑴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 ⑵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⑶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⑷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

1.措施:

⑴有计划地在中西部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

⑵调整少数民族地区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业。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

2.结果:

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民族地区的工商业、交通、通讯以及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成功的,合乎国情,顺乎民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真题训练】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共有(D ) A、5个

B、31个

C、55个

D、56个

2、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布格局是(A )

A、大杂居、小聚居

B、小杂居、大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

D、大杂居、大聚居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是( A )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B、民族大融合

C、民族大杂居

D、发展民族经济

4、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B )

A、民族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大杂居

D、民族共同繁荣

5、我国设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

D )

A、10个

B、8个

C、6个

D、5个 6.新中国成立前设立的省级自治区是( C

)

A.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7.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是在( D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8、下列不符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这一政策的是(

D

)

A、既反对大民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分裂主义 B、保护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C、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D、少数民族必须学习汉语

9、关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B )

A、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

B、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C、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D、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10、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下列属于这一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的是(

B )

A、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政策

B、有计划地在中西部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11、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产业是( A )

A、农牧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工商业 1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前提是( A ) A、接受国家统一领导

B、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C、成立民族自治机关

D、自我管理民族事务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3课 祖国统一大业 【内容标准】

(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一国两制”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实行“一国两制”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分析法培养学生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度评价“一国两制”是具有独创性的伟大构想,它为中国的统一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认识台湾海峡关系的缓和会增进民族感情,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教学要点】

重点: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

难点:港、澳回归和处理台湾问题涉及经济、统战等诸多因素。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导入: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尚未完全统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0 世纪的最后 20 年,祖国的统一大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新课探究】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目的:为了实现祖国的 完全统一。

2.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由 邓小平提出。

3.基本内涵:“一个国家(前提)、两种制度”。 4.历史意义:

⑴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 ⑵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

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方式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 ⑷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1997 年7月1日。

2.澳门回归:1999 年12月20日。 (让学生讲讲香港、澳门的回归之路) 3.意义

⑴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⑵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

⑶标志着 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

三、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1.海峡两岸关系缓和:

⑴背景: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中共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台湾方面逐步放宽对两岸交流的限制。

⑵现状:20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⑶意义:增进了相互了解和沟通,减少了敌意和误解,增强了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 2.海峡两岸关系前景: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 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

3、讨论解决台湾问题还存在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一国两制在港澳成功实践、两岸交流频繁、大陆和平统一方针的感召、两岸同胞同宗同源、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台独不得人心等等。不利因素: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与破坏。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台湾与大陆的日益交往的密切,祖国统一是必然趋势。

【真题训练】

1、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提出归功于(

D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2、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A )

A、1997年7月1日B、1999年12月20C、1999年7月1日D、1997年12月20日

3、香港回归祖国,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出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中国国家主席是是(

A )

A、江泽民

B、胡锦涛

C、邓小平

D、毛泽东

4、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D )

A、1984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

5、1997年,香港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洗雪了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耻辱。香港从此摆脱了(

A )

A、英国殖民统治

B、法国殖民统治

C、美国殖民统治

D、葡萄牙殖民统治

6、两岸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的局面出现在(

B )

A.20世纪70年代以来 B.20世纪80年代以来 C.21世纪初以来 D.20世纪90年代以来

7、下列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

B、打破了海峡两岸人为隔绝的局面

C、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D、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8、实施“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

)

A、坚持一个中国

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坚持和平统一

D、实行两种社会制度

9、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

C )

A、香港回归祖国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澳门回归祖国

D、西藏和平解放 10.我国政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 ) A、“一国两制”

B、和平共处

C、平等谈判

D、两岸两制

1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①香港特别行政区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台湾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12、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

13、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4课 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内容标准】

(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我国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通过对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主要的史实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有关军事国防建设的意义和重大作用的认识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讲述与讨论相结合法。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民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了解,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 【教学要点】

重点: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建立。科技强军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难点:简明扼要地讲请一些军事术语、武器性能。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提问:中国共产党是在哪一年建立人民军队的?( 1927 年 8 月 1 日)

这支革命军队的名称在战争时期有过哪几次重大变化?(红军→八路军与新四军→解放军)由此导入人民军队在捍卫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方面所肩负的新的伟大使命 【新课探究】

一、海、空军的建立

1.背景: 引导学生从历史教训和现实需要两个方面说明建立海军、空军的背景。

历史教训: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都是从海上侵入中国的。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闭关锁国,中国没有强大的海军,“有海无妨”,这是导致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

现实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海、空力量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已成为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对中国来说,保卫领海,保卫领空,创造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安全环境,需

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和空军。

国内,国民党军队仍负隅顽抗;国际,美国对华实行军事包围政策。

2.海军建立: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成立。

1950年,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海军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3.空军建立:1949年8月,组建空军第一个飞行大队。同年11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人民空军正式诞生。

党中央非常关心海军、空军的建立。在 1949 年,我军建立了陆、海、空三军完备的立体军事力量体系。 指导学生认识、理解课本上毛泽东主席关于建立人民空军和海军的两幅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保卫祖国,准备战胜侵略者”,“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4.历史意义:⑴实现了人民军队由单一的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⑵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⑶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时间:1966 年7月1日。

2.目的:为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战争需要。 3.职责:是人民解放军中担任核战略反击任务的军种。

4.发展水平 : 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导弹部队的发展水平。一是发射方式的先进(都是机动发射);二是导弹种类齐全,我国已基本建成有近、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在内的战略防御体系。

5.自卫原则 : 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我国发展导弹完全是为了自卫。

三、军队建设的现代化

1.背景:世界发达国家的军事技术突飞猛进。

2.目的:打赢现代技术,尤其是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3.方向:⑴加大对部队体制、编制调整和改革的力度。⑵两条途径: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⑶三个目标:全面推进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4. 结合课本图片、文字,介绍我军军队建设现代化面的重大举措: ①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实行军衔制(1955年)。②军队装备现代化,走科技强军之路。 5.意义:⑴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防总体实力和防卫作战能力。⑵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铸起坚固的钢铁长城。⑶为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 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总结巩固】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建立为我国的发展建设做出贡献;人民解放军的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说明了我国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真题训练】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在军事上对华实行( D )

A、进攻政策

B、武装政策

C、反攻政策

D、包围政策

2、主要担负我国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 D )

A、海军陆战队

B、空降兵部队

C、武警部队

D、导弹部队

3、我国空军第一个飞行中队的组建是在(

B )

A、1947年7月

B、1949年8月

C、1949年9月

D、1949年11月

4、人民海军正式诞生的标志是( B )

A、东海舰队的成立 B、海军领导机关的成立 C、南海舰队的成立

D、北海舰队的成立

5、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开始于( B )

A、1949年

B、1955年

C、1956年

D、1965年

6、下列属于我国政府向世界就核武器问题的承诺是(

C )

①绝不使用核武器②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③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④不向外出售核武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我国导弹事业发展的背景包括( A

)

①打破西方的核威胁和核讹诈②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战争需要③与美国抗衡④当时得到苏联帮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下列属于为我国空军建设奠定基础的是①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后期缴获的一批飞机

②国民党空军起义人员和飞机

③苏联援助我军的飞机和航空器材

④东北解放区的航校培养一批航空人员A、①②③

B、①

C、①④

D、①③

(

C )

9、中国发展数量有限战略核武器的目的是(

A )

A、为了自卫

B、提高部队战斗力

C、实现军队现代化

D、与美苏抗衡

10、我国有一支著名的“二炮”部队,指的是(

B )

A、海军陆战部队

B、战略导弹部队

C、海军核潜艇部队D、空中战略轰炸机部队

11、空军正式诞生的标志是(

A )

A、空军司令部的成立B、东北航校成立C、组建空军第一个飞行中队D、航天部队成立

12、初步实现了人民军队由单一的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转变的是(C) A、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B、“二炮”的建立 C、海空军的建立D、海军潜艇部队的建立

13、分析讨论: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核武器?

(提示:研制原子弹不是为了使用原子弹,而是为了打破核垄断核讹诈,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5课 新中国外交

(一) 【内容标准】

(1)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2)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大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等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全面辩证分析大国间关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增强学生对“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的”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增强学生对“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的”的认识。

【教学要点】

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难点:万隆会议。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指导学生看书,让学生概括课本上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将学生的回答以板书形式写出。再让学生逐一讨论、分析各项外交成就的具体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并作分析。

【新课探究】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建国之初的外交环境:建议归纳以下三点(教师略作介绍)

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抗美援朝

社会主义国家支持:中国外交向苏倾斜→中苏结盟

亚非部分国家独立:需要互相帮助支持→友好合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最初提出,是为了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提出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

3、主要内容: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教师提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

4、意义:

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教师提示: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过程中,不论其国家强弱、民族的大小、社会制度的差异,都一视同仁。

二、出席万隆会议

1.时间: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

2.地点: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3.中国的贡献:⑴周恩来提出了亚非国家之间应“ 求同存异”的方针。⑵提出了旨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十项原则。

4.影响:这些原则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

教师提示: 出席万隆会议,建议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艰巨性:其一,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破坏。举例:“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爆炸事件。其二,部分亚非国家的疑惧、误解。另一方面,重要性:其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广泛接受。其二,树立了新中国的外交形象。

思考: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同的赞同,那么中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同与异各指什么?

【总结巩固】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同的赞同,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

【真题训练】

1、1955年4月,率领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了万隆会议的领导人是(A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邓小平

D、陈毅

2、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并得到与会各国代表普遍赞同的方针是(B )

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

C、经济合作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C ) A、日内瓦会议上

B、联合国大会上

C、周恩来总理1954年访问印度、缅甸时

D、万隆会议上

4、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的是( B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

D、政治分歧、经济合作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5课 新中国外交

(二) 【内容标准】

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教学目标】 参见

(一)

【教学要点】 重点:中美关系。

难点:中美关系的演变。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

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时间:1971 年10月的第26届联大。

2.意义: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教师提示: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简介联合国创立经过

历史缘由上,建议说明两点: 美国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为了将中国排斥于国际社会之外,孤立中国,敌视中国;美国长期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不得人心,其追随者越来越少。

四、中美建交

1、教师简介美国 20 世纪 70 年代初调整对华政策的背景:

中美建交是中美双方调整外交政策,求同存异,要求建立正常关系的必然结果。

A、必要性

美国方面: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美国既同苏联激烈争霸,又陷于越南战争的泥坑,力不从心,急于摆脱困境,美国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借助中国的力量牵制苏联。

中国方面:中国当时对外既高呼反帝(主要指美国)又突出反修(主要指苏联),客观上树敌过多,事实上力不胜任。加之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内动荡,外交工作多受

牵制,因而需要调整外交战略。

B、可能性

美国方面: 1969 年新上台的尼克松总统开始调整对华政策,谋求改善对华关系。

中国方面: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 从世界和平和本国安全的角度考虑,及时调整对美政策。 举例:尼克松的就职演说。毛泽东接见美国作家斯诺。

2、经过

⑴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外交佳话。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正常化轨道。

⑵1978 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⑶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教师介绍建交过程要说明以下几点:

建交的过程是双方关系逐步积累的结果;建交的难题是关于台湾问题的交涉;建交的实现是中国外交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成果;建交的成功是中国进一步打开外交局面的大好机遇。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美的中国领导人是邓小平。

3、意义: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上海公报、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

5、中美建交的三原则: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

【总结巩固】

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真题训练】

1、1972年,中美领导人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穿越20多年时空的历史性握手,推动了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这时的美国总统是( B )

A、基辛格

B、尼克松

C、克林顿

D、布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是在( B )

A、1970年

B、1971年

C、1973年

D、1972年

3、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看,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中美从对抗到和解,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6课 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 【内容标准】

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亚太经合组织 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上海合作组织等知识。通过了解中国对外开放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增强学生对外交工作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第的认识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一些活动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世纪之交中国的外交成就,认识成功的外交活动使中国的困际志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要点】

重点:亚太经合组织 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难点:恐怖组织的概念。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提问:中国是什么时候加入联合国的?加入联合国对中国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新课探究】

一、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背景:20世纪90年代,苏美争霸的两级格局结束,国际关系显现出 多极化 的发展趋势,要和平、求合作 、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教师扼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作用:国际组织是发展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交往合作的纽带,是协调国际经济、政治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的主要力量,是争取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解释什么是区域性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是指位于同一地区的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逐步走向联合而建立的国际组织。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101 页内容,具体认识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性质和作用。通过阐述亚太经合组织对地区经济所起的重要作用,来说明中国加入这一组织的必要性 2.时间:1991 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贡献:2001年,在中国的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年会和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影响: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人们对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信心。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1、成立的背景:中俄等国面临共同的问题,如边境违私,民族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动,边境贸易,边境资源开发等。

2、时间:2001年6月,在中国上海。

成立的经过:由“上海五国”组织演变而来,是从军事合作为主,逐步扩大到政治、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互利合作。

3、成员国:中国、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4、性质: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

5、意义: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睦邻互信和友好合作,对维护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索新型国家关系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教学提示:可先制作一幅六国位置图或利用《世界地图》,找出六国的具体位置,重点介绍中俄等国边界概况。

三、维护世界与地区的和平

1.目前世界局势的特点: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中国的外交调整:

⑴继续奉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⑵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事务。 ⑶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⑷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⑸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⑹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意义:①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②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进一步提高。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总结巩固】

外交的成功,有赖于综合国力;外交的取向,取决于外交政策;外交的成功,得益于外交策略。

【真题训练】

1、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呈现出的发展趋势是(A )

A、多极化

B、两极化

C、单极化

D、一体化

2、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办地是(D ) A、东京

B、曼谷

C、莫斯科

D、上海

3、世纪之交,时代的主题是(A

)

A、和平与发展

B、稳定与缓和

C、和平与战争

D、信任与团结

4、世纪之交世界局势 呈现出的特点是( C )

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②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③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④总体发展,局部倒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下列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政治组织

B、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等5个国家

C、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睦邻互信和友好交往

D、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合作组织

6、21世纪初出现了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是( B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上海合作组织

C、上海五国组织

D、世界卫生组织

7、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2001年的是( A )

A、上海五国组织成立

B、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年会

C、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亚太经合组织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7课 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探究活动

(二) 【活动目标】

1、深入了解建国以来人民军队发展的光辉历程,认识我国国防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成 就,学习解放军指战员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2、通过展示和评比,提高学生组编、表达、分析、鉴赏等能力。 【活动形式】 主题展览会 【活动资源】

1 、教材所提供的图文材料

2 、介绍建国以来我国国防事业发展的军事类、历史类、科技类、传记类以及回忆录等课外书籍和刊物。如《航空知识》、《舰船知识》、《兵器知识》、《当代海军》、《人民空军》等。

3 、 反映建国以来人民解放军军队建设、军人风采、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影视节目。如:中内电视台第 1 套《军事天地》,第 7 套《国防时空》、《军事百科》等。

4、 参观有关军事博物馆、纪念馆,访问有关军队干部、科技人员、现役或退役军人等。 【活动过程】 1 、筹备阶段

(1) 全班同学按专题分工,分成 3 个组分头准备,专题栏目及其内容举例如下:

A 科技强军,有备无患。例:两弹一星,核潜艇,歼 8 、强 5 、“飞豹”等新型战机。

B 展现军容,弘扬军威。例:海军导弹驱逐舰出访、索马里护航等。

C 文明之师,威武之师。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解放军进驻港、澳,南京路上“好八连”, 1998 年参加长江抗洪救灾等。

(2) 各组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访问,收集或自编有关材料。在此基础上,编排专题性展示栏目,各专栏栏目内还可分成若干个小栏目(小栏目名称自拟)

(3)各组专栏的展览形式可以有壁报、黑板报、幻灯、电脑显示、电视节目等,还可辅以文艺演出。

2 、实施阶段

(1)为了加深印象,在课前数天就可将各组专栏陈列在教室内,以供参观了解

(2)活动课上, 3 个组依次展示各自编排的专栏。每组选男、女同学各 1 人担任讲述员,在规定时间内向其他两组同学介绍本组专栏的内容。

(3)介绍完毕后,其他两组的同学可以以参观的身份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讲述员提问,要求解答(规定提问的人次、时限)。除讲述员外,本组同学可以助答。

3 、评比阶段

(1) 标准:可设计若干评比事项,例如:内容充实,事例典型;文字简练,论述到位;图文并茂,形式生动;讲解流畅,语言生动等。

(2)计分:可由各组选用 2 — 3 名同学任评判员(对本组的评分回避),统计时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其余分数的平均值,作为各组的得分。

(3)奖励:按计分成绩评出最佳栏目内容奖、最佳编辑美工奖、最佳讲解奖、最佳选题设计奖、最佳专栏综合奖等。其中,前 4 个为分项奖,最后 1 个为团体大奖。 【活动说明】

1 、教师在课前应充分发动和鼓励学生按组分工合作、分头准备,积极投入专栏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制作活动。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等采访活动视条件而行,不必强求一律。

2 、展览会的采编和展示,可以锻炼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学习图文编辑、影视制作等操作工艺,更能培养个人创作与集体智慧交融的群体协作精神。

3 、课上可邀请解放军指战员、军烈属或其他有关人员出席。课后,可将展览内容推荐到学校的宣传橱窗或其他公共场所陈列展示,以便更好地扩大影响,发挥教育功能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8课 科学技术

(一) 【内容标准】

(1)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成功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 “ 863 ”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知识;通过认识、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重大意义,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上些杰出科学家成才经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争攀科技高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杰出科学家优秀品质和卓越成就的学习、了解,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争攀科技高峰的崇高理想。

【教学要点】 重点:“两弹一星”气功研制

难点:简要地讲清一些科技原理。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提升一个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作用,今天的中国之所以受到世界瞩目,一个重要原因是取得了不少重大的科技成就,同学们一定想要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科技成果。

【新课探究】

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一)学生阅读教材,掌握下列知识点:

1.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2. 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3. 1970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 。

(二)课堂讨论探究

1、提问: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制造了原子弹?第一次在军事上使用在什么时候?

2、学生介绍中国研制原子弹的艰难历程

20 世纪 50 年代初,西方大国家多次威胁要对新中国使用原子弹进行核讹诈,为了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垄断为核讹诈,中国决定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

20 世纪 60 年代初,中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中国人民省衣节食研制原子弹,当时主持这项工作的张爱萍将军说: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的棍。

3、指导学生看教材第 111 页插图,并强调:历经艰难后,于 1964 年 10 月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间隔两年零八个月,中国第一颗氢弹也成功爆炸,我国国防军事实力有了巨大的提高。原子弹与氢弹先后成功爆炸,标志着我国跨入了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

4、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1970 年 4 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之后,又多次成功发射了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

5、提问:中国最近几年的航天成就。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升空,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升空,费俊龙,聂海胜绕地飞行。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搭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升空,其中航天员翟志刚实现了出舱太空行走。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相继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嫦娥奔月的成功为我国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以及向包括火星等在内的更深的空间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嫦娥奔月的成功带给中国人的是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就如当年中国爆炸原子弹之后全世界华人的欣喜。

二、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一)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如下知识: 1.开始:1958年。

2.成功: 1965年9月。

3.地位: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

(二)讨论探究

1、指导学生看教材第 113 页小字内容。了解胰岛素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作用。

2、在科学家的努力下,于 1965 年 9 月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

【总结巩固】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从事军事、生物技术方面来说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取得成就的重要意义。

【真题训练】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是在( B )

A、1955年

B、1964年

C、1966年

D、1967年

2、下列不属于我国研制原子弹目的是( D )

A、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

B、加强国防建设

C、奉行自卫原则

D、在战争中获得胜利

3、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后,卫星向地面反复播放的乐曲是(

B ) A、《义勇军进行曲》

B、《东方红》

C、《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D、《我的祖国》

4、创新思维:假如你是一名外交部发言人,当某位西方记者针对中国“两弹一星”提出这样的观点:“两弹一星”对中国周边国家及亚洲地区构成威胁,对此你如何回答,既驳斥这位刁蛮的记者,又表明中国拥有这些技术的坚定立场?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8课 科学技术

(二)

【内容标准】

(1)知道"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参见

(一)

【教学要点】

重点: “灿型杂交水稻 ” 的培育; 863 计划。 难点:简要地讲清一些科技原理。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提升一个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作用,今天的中国之所以受到世界瞩目,一个重要原因是取得了不少重大的科技成就,同学们一定想要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科技成果。

【新课探究】

三、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

1、提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谁?

培育:1973年10月,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xiān)型杂交水稻,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请学生朗读第 113 页最后一段小字:了解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的艰辛,阅读 114页小字,列举出多项荣誉,感受成功者的荣耀。

2、学生讨论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有哪些优点?

杂交水稻具有产量高、抗病毒强、适应范围广等优点

3、推广:1975年,杂交水稻在全国多点种植示范。197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

3、探究意义:为粮食大面积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卓越贡献。

4、最新科研成果

超级稻计划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最早由日本人于1980年提出,成为国内外农业专家们梦寐以求、力图攻克的世界难题。近20多年来,这一研究在全世界进展不大。 由袁隆平院士主持的中国超级稻计划始于1996年,起步虽晚却进展迅速。

由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并经国内育种专家广泛讨论,确定我国超级稻育种的

一、

二、三期目标。

第一期育种目标到2000年亩产达到700公斤;第二期育种目标到2005年亩产达到800公斤;第三期育种目标到2010年亩产达到900公斤。

通过国内水稻育种和栽培专家的共同努力,第

一、二期育种目标已如期实现。“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他有信心在2010年实现超级稻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确保粮食安全实现超级稻一季亩产900公斤,早稻亩产650公斤,晚稻亩产700公斤。 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这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中国专家迎战世界粮食问题的一个新跨越。

2008年为科研攻关协同建立的三个百亩片试验基地均设在湖南,分别位于邵阳隆回、郴

州汝城和怀化溆浦。2008年8月21日,隆回召开的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第三期攻关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现场会,取得初步成功,隆回县率先实现袁隆平超级稻亩产900公斤目标,大面积示范种植部分丘块亩产冲刺900公斤,尚属首次。

这意味我国超级杂交水稻攻陷大面积亩产900公斤的第三级难关已现曙光。

四、“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阅读教材,了解背景:世界高科技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2、明确制定的过程,了解 863计划的由来和内容。 (1)时间:1986年3月(“863”)。 (2)倡导者:王大珩(héng)、王淦(gàn)昌、杨嘉墀(chí)、陈芳允。 (3)“863”计划的内容:中国高科技的发展计划纲要。

3、指导学生看教材第 115页上图,议论一下,近几年中国在高技术领域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4、总结“ 863 ”计划顺利实施的意义:对中国的高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增强综合国力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阅读教材内容:了解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情况

1986年,中国开始网络建设。 1994年,正式与国际互联网接通。

2000年,信息产业已成为中国第一大产业。

2、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

A 明确网络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在当代社会的重在性。

计算机网络不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继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而且还是一个服务系统,能够提供形式多样的手段和工具为用户服务,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

B 图文结合明确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党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分不开的。

C 利用网络查找信息资料,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总结巩固】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从事军事、生物技术、农业、网络技术等方面来说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取得成就的重要意义。我国各领域科技的进步和成功的取得,是中国进步的表现。但相对于世界前沿科技来讲,中国科技发展的道路认识任重道远。

【真题训练】

1、被誉为“两弹元勋”和“杂交水稻之父”的分别是(

B )

A、袁隆平、邓稼先

B、邓稼先、袁隆平

C、王进喜、袁隆平

D、王淦昌、袁隆平

2、我国提出的“863”计划是指(

C )

A、研究863项科技创新计划

B、关于基因组工程的科研计划

C、加快发展我国高技术的计划

D、加快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计划

3、2000年,中国的第一大产业是(

B )

A、钢铁工业

B、信息产业 C、汽车制造业

D、房地产业

4、下列被称为“第四媒体”的是(

A

)

A、计算机网络

B、书籍报刊

C、无线电广播

D、有线电视

5、古老的汉字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新时代主要得益于(

C

) A、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B、能源技术的发展

C、信息技术的发展

D、航天技术的发展

6、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而靠袁隆平。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 A ) A、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研制“两弹一星”获得成功

C、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提出“实业救国”的思想

7、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纷纷制定计划。我国发展高新技术的计划是(

D ) A、“星球大战”计划

B、“尤里卡计划”

C、“2000年科学技术综合纲要”

D、“863”计划

8、下列成就是在《863计划纲要》制定之后取得的是( D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9、2005年,载人航天飞船经过5天的太空飞行,成功返回地面,本次的英雄宇航员是

(

A ) A、“神舟”六号

费俊龙

聂海胜

B、“神舟”五号

杨利伟

C、“神舟”五号

费俊龙

聂海胜

D、“神舟”六号

杨利伟

1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两段材料,引导学生讨论新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材料一:20 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向科学进军”,1949 年 11 月,成立了以郭沫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逐步建成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1956 年,中国制定《 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把发展以原子弹、导弹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放在突出位置。1978 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新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提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政的大力支持;科教兴国战略等等。

11、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你能结合实际谈谈计算机网络技术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9课 教育事业的发展 【内容标准】

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地位等知识。提高对教育重要性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对教育重要性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正确的教育方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保证; 初步树立“科教兴国 ” 的意识。 【教学要点】

重点: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难点: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今天,同学们坐在教室里接受初中阶段的学习,享受的就是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国家法律给予大家的权利叫“义务教育”?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对一定年龄的少年儿童实施一定范围的普通教育,叫做“义务教育”。通俗地说,父母或监护人必须按照政府的法律规定将自己的适龄子女送入学校接受教育 【新课探究】

一、义务教育的普及

1、掌握 1986 年 4 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开始时间:1986年4月。

法律依据: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实施成果:到2001年底,占全国人口85%的地区已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

3、指导学生看 117 页和 118 页四幅插图及课文小字,了解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概况。

1 )、教育的初步发展,农村小学入学人数大幅增加

2 )、邓小平教育要“三个面向”的题词,是新时期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 )、推行《义务教育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1989年开始我国实施了一项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公益事业希望工程。图为“希望工程——托起明天的太阳”宣传照片。

4 )、一对师生正走在希望小学的路上。

4、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意义

⑴不仅给中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⑵而且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1.20世纪50年代初,进行院系调整,较大发展。 2.“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3. 1977年,“文革”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 4.改革开放的20年,高等教育体系形成。

(①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②培养层次分明

③办学形式多样

④学科门类齐全)

5.20世纪90年代,开始改革高等教育体制。优先发展,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1)改革目的:①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需要。 ②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③理顺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

④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2)意义: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高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更趋合理,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和调整,我国已形成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办学形式多样、学科门类齐全、培养层次分明的高等教育体系。

【真题训练】

1、九年制义务教育属于(

B )

A、小学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要把( B )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科技

B、教育

C、文艺

D、体育

3、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奠基工程是( C )

A、高等教育

B、学前教育

C、九年制义务教育

D、高中教育

4、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开始于(

D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5、1989年我国实施了一项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公益事业,称为(

C ) A、“春蕾计划”

B、“863”计划

C、希望工程

D、“211工程”

6、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我国开始实施( C ) A、六年制义务教育

B、八年制义务教育 C、九年制义务教育

D、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7、占我国人口85%的地区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在(

D

)

A、1978年初

B、1986年底

C、2000年初

D、2001年底

8、 “文革”结束后,经过20多年的不断改革和调整,我国形成了(C)的高等教育体系

①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②培养层次分明

③办学形式多样

④学科门类齐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C )

①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②理顺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

③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0、我国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是颁布了(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1、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D

)

A、1978年9月

B、1980年5月

C、1983年9月

D、1986年4月

12、义务教育的普及面临哪些问题?

13、文革后,我国的教育事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你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教育对“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吗?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20课 文化艺术与体育 【内容标准】

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文革”前新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艺术的创新和主要成果 建国以来我国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与大事。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概括整理、即兴表演等方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概括整理、即兴表演等方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新中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巨大成就,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要点】

重点:新中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巨大成就。

难点:本课内容丰富,知识广泛,人物事迹多,通过学生活动完成教学任务,需要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较广的知识面。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你知道新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彩色影片的片名吗?北京申奥成功,将主办 2008 年夏季奥运会,那么新中国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比赛是在哪一届?。 【新课探究】

一、文化艺术的繁荣

1、初放光芒 1949 - 1966(文革前):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文化艺术工作者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A 、让学生看课本第 123 页上图:电影《青春之歌》剧照。教师可对剧情作简单介绍。

再让学生写出三总影响较大的电影或电视连续剧,并对其中的一部作扼要的解说。

这阶段,电视局未普及,进影剧院是欣赏文艺演出最主要的形式,其中电影最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其中《林则徐》和《青春之歌》是当时两部佳作。

提问:林则徐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有关?介绍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林则徐的历史地位。

B 、让学生看课本第 123 页下图:昆剧《十五贯》剧照。请一位学生简要介绍《十五贯》的剧情,并说出一位著名的昆剧艺术家的名字。

请学生看课本第 124 页下图: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纪念徽班进京 200 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开幕式上与京剧演员的合影。提问:这么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京剧演员合影,说明了什么?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上演这些古装戏?你知道京剧有哪些主要的角色吗?

在 19 世纪以前影响最大的剧种是昆曲,但 20 世纪前半期一度濒临衰亡,新中国成立后,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十五贯》演出成功,昆曲重获新生。

请班级会唱昆曲、京剧的学生上台演唱一个片段,或播放一段昆曲或京剧名曲的录音。

C 、第一部彩色电影戏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2、百花凋零 1966 - 1976(文革中): 文化艺术备受摧残。

3、走向繁荣: 1976 以后(改革开放后)

文化艺术迅速由复苏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主要表现:

在艺术手法上,继承传统、借鉴国外经验,大胆创新,流派纷呈 ; 在创作题材上,视野开阔,勇于拓展,出现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艺术生机勃勃,频频举行各种大型艺术活动。 改改革开放20年,我国电影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影片有《红高粱》、《老井》、《一个都不能少》等。

二、体育事业的突飞猛进

1 、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列举出新中国体坛最重要的四件大事。

1 )、 1973 年恢复在亚运联合会的合法席位。

2 )、 1979 年重返奥委会

3 )、 1984 年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 (美国洛杉矶23届奥运会,许海峰获射击金牌,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4)、2000年,中国在第27届奥运会上名列金牌榜第三位。(澳大利亚悉尼) 5)、2001年7月,北京取得 2008 年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6)、2004年,中国在第 28届奥运会上名列金牌榜第二位。(希腊雅典) 7)、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获得51金名列金牌榜第一位 2 、新中国体育中的“第一”

结合课本第 126 页的三幅图,教师简介我国三位运动员:

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获得的第一个冠军的吴传玉,

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记录的举重运动员陈镜开

中国第一个破世界田径记录的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

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 :许海峰男子手枪50发慢射金牌

3、以“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的动人一幕”为题,请学生上台作 3 分钟即兴演讲。

4、新中国成立后,根据“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请学生上讲台讲一讲“我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文艺和体育为何繁荣昌盛?原因在于,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文体工作者的努力创新,等等 【真题训练】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轰动一时的电影是(

B

) A、《大决战》

B、《林则徐》

C、《开国大典》

D、《梁山伯与祝英台》

2、新中国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是在(

A ) A、1984年

B、1996年

C、2001年

D、2004年

3、1999年获得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作品是(

A

) A、《一个都不能少》

B、《老井》

C、《东方红》

D、《红高粱》

4、中国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是在(

B ) A、1989年

B、2001年

C、1992年

D、2002年

5、下面不属于新中国诞生后的文艺作品的是( D

) A、《东方红》

B、《青春之歌》

C、《林则徐》

D、《狂人日记》

6、改革开放20年,我国电影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影片有(

D

)

①《东方红》②《青春之歌》③《红高粱》④《老井》⑤《一个都不能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7、被称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是(

A )

A、昆曲《十五贯》的演出成功

B、电影《林则徐》的演出成功

C、《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出成功

D、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成功

8、为新中国夺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是( B

)

A、容国团

B、许海峰

C、邓亚萍

D、李宁

9、2008年,中国将要举办的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是(

D )

A、第26届

B、第27届

C、第28届

D、第29届

10、探究:你说如今的中国是世界上的一个体育强国吗?

11、试分析我国文艺和体育繁荣昌盛的原因?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21课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内容标准】

(1)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2)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史实,分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通过分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分析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学生的法制法规意识和风险保障意识,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要点】

重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其意义。

难点: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专用名词和具体操作环节。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现在,在许多报刊和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整版整页的各种招聘广告和“个人自荐“求职材料。这一现象在改革开放前从未有过。这是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新情况。

【新课探究】

一、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

1.新中国初期:实行“统包统配”劳动就业制度。

介绍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城镇劳动就业实行“统包统配”,即工作岗位无须自己寻找,全由国家统一分配、安排。

请学生思考、讨论,这种完全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的做法,有什么弊端 ? 学生讨论回答后 , 教师归纳:养成工作上“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利于人才特长的发挥,企业用人不能择才而用,个人择业不能扬长避短等。

2.改革开放后:

⑴改革:从“统包统配”,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就业和劳动合同制的逐步推行,最后过渡到完全由市场调节。

⑵新的劳动就业模式:劳动者自主就业 ,市场调节就业,政府 促进就业 。 请学生讨论,这一新的劳动就业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教师归纳:有助于人才的特长发挥,有助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鼓励人们更努力地学习、研究业务。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几幅图片,具体了解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后出现的可喜现象。

⑶法律保障:国家颁布实施《劳动法》,从法律上保障了企业 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权利。

课本第 133 页下图:这是政府的再就业服务中心为失业人员免费提供就业服务。

课本第 134 页上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劳动就业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课本第 134 页下图:介绍的是自主择业,开设个体餐馆“先富起来”的典型。

以上三幅图片资料反映了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 简略介绍新中国初期:初步建立起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

度、公费医疗制度等。

2.改革开放后

请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为什么要改革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可总结为两大原因:一是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有明显的弊端;二是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后,职工的养老、医疗保障以及企业下岗失业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就更加显得突出。因此,迫切要求建立适合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新的社会保障体制。

⑴主要问题:出现下岗现象,城镇失业人员 基本生活、养老、医疗等方面缺乏保障的社会问题也凸现出来。

⑵改革方向:建立 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的社会保障新体制。

⑶先介绍我国在建立社会保障新体制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

保障制度:建立起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

⑷主要特点: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费用由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分担。

⑸再请学生思考与讨论:两种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主要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教师进行补充,并归纳为下表:

两种社会保障制度比较

改革后的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前的社会保障制度

实施背景

在市场经济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实施

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实施

费用支付

个人缴纳部分费用

由国家或单位支付

管理方式

实行社会化管理

由单位管理

保障范围

社会保障得到完全实施

社会保障不能完全实施

保障效果

自我保障意识的强化

自我保障意识淡薄

相同点

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

都不同程度上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起到过重要作用

请学生议一议:除了以上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中提供的保障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社会保障?

提问:有谁投保过人身保险?请一位投保过保险的学生讲一讲保单的大体内容。

【总结巩固】

市场经济和社会化保障缺席实施后,我们应该增强保险意识,在国外,我们的保险意识很强,我们中国人的保险意识也逐渐地在加强,外国人往往将相当一部分的收入投入保险,用现在的钱买未来的保障。

【真题训练】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的就业制度是(

C ) A、自主择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统包统配”

D、双向选择

2、从法律上保障了企业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权利的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上一篇:浅谈绿化美化工作下一篇:恰同学少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