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经验交流材料

2022-12-19

第一篇:基层组织经验交流材料

基层组织建设年,经验交流材料

科学定位 整改提高

大力推动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

xxx乡党委

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我乡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一流”这一主题,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全面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大排查、大整改,切实把底子摸清、把问题找准、把措施落实、把难题解决,推动基层组织创先争优、晋位升级。

一、 科学定位、分类指导

在这次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我们对全乡15个基层党支部逐一进行排查、分析,实行分类定级,其中先进支部4个,一般支部9个,后进支部2个。结合这一现状,我们紧紧围绕“后进支部要转化整顿、一般支部要规范提升、先进支部要上台阶上水平”的目标,将各支部的晋级目标任务进行细化、量化,进一步明确了后进支部党委书记亲自抓、一般支部党委成员具体抓的目标责任,逐一研究整改思路和措施,切实做到全程抓、带头抓,力争今年使2个后进支部全面转化提升,9个一般支部实现晋级目标,4个先进支部实现创先争优。

二、 强化措施,整改提高

一是落实责任抓书记,为了使各支部能够实现全面晋位升级,今年我们开展了“争当五星书记、争做五星党员”活

动,对支部书记从党建工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计划生育、德能勤绩廉等方面,采取本人述职述廉、群众民主测评、乡村两级干部民主评议、考核组综合打分的办法,进行百分制考核,根据分值大小,分为五个星级,最低为一星级,最高为五星级,统一授星,统一佩戴胸章,并将考核结果与工作报酬、评优树模挂钩,有效的把第一责任落实到书记身上,做到抓基层工作必抓书记。二是强化督查抓进度,我们建立了“一周一分析”、“一旬一通报”、“一月一督查”的工作机制,对工作不实、推动不力、效果不佳的党组织负责人,实行党委书记约谈和人大代表质询制度,有力推进晋位升级工作顺利开展。三是落实经费抓保障,在乡政府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8万元经费,采取外出学习与邀请党校老师讲座相结合的办法,用于村干部的选优训强工作。同时还选派了2名大学生村官分别担任元大滩和xxx两个后进村的支部副书记,与包抓领导和驻村干部蹲点整改提高。

三、破解难题,服务群众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难点和重点都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上,我们针对干部作风飘浮、眼高手低的问题,提出了“五勤”工作法,对干部作风进行集中整顿。针对基层矛盾频发的问题,我们将9名党委成员分为5个组,定期约访、下访,限期办结。先后排查出各类纠纷23起,已化解20起,为群众办实事18件。针对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采取支部引导、党员带头的办法,发展制种玉米、西瓜、苗木等产业,分别发展到5500亩、6000亩、1500亩,产业结构进

一步调优。针对在家农民老龄化、知识匮乏的问题,我乡邀请榆林农校和区农业、科技、科协、水利、畜牧等部门专家进行实用技术培训6次,田间地头指导20多次,同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学习全国的先进典型和实用技术,先后发放政策法规和实用技术宣传资料2.6万余份。针对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我们采取向上争一点、政府补一点、能人帮一点、群众筹一点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先后启动实施了2个村的农业综合开发、6个村的道路建设、2个村的电网改造、4个村的阵地建设、1个村的人畜饮水、2个村绿化造林和1个村的标准化羊舍建设等项目,基础设施有了明显好转。针对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我们组织城建、工商等部门集中进行清理整顿,配置了相应的环卫设施,农村环境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等等,通过这些难题的解决,群众对组织更加信任、更加依赖,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比先赶超的创先争优氛围更加浓厚,全乡15个支部达到全面晋位升级。

第二篇: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首先,我代表上阿图什乡党委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近年来,上阿图什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上级组织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争先创优为目标,以制度创新为动力,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呈现特色鲜明、“亮点”闪烁的新气象,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的经济发

展和社会稳定。为了同志们和朋友们全面准确了解我乡基层组织建设相关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上阿图什乡位于阿图什市西南部,距市区35公里,总人口4.25万人,总户数1.02万户。土地总面积7.8万亩,耕地面积4.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1亩。全乡有16个行政村,211个村民小组,有2个农场(牙孜路、阿克买拉)和1个羊场,20个站(所),25所中小学(其中,高中1所,初中3所,小学21所)。2004年,全乡生产总值为8310.1万元,人均收入1634.52元。乡党委下属19个村级党支部,1个机关党支部,10个企事业单位党支部,3个学校党支部。有55个党小组,党员总人数1342人(预备党员67名),其中男党员1066人,女党员276人,农牧民党员669名。全乡团员总数1826人,团委下属35个团支部,党团比例为1:1.36。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一)抓班子自身建设,造就了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

1、抓好乡党委班子自身建设。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五个好”的标准,在总结过去“六好”乡建设好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支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首先,我乡选准了一个党性强、作风正、威信高、有很强党建意识、能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班长。其次,我乡对党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合理调整。使一批政治上强、学历高、懂政策、熟悉农村工作、能用“三个代表”指导工作的干部进入党委班子。现在乡党委班子成员由11人组成,班子成员中有一名素质高、能力强的妇女领导,结束了我乡领导班子中没有妇女干部的现象。党政班子成员的知识结构明显改善,其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达到99.2,成员的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6岁,下降为现在的35岁以下,50的党政领导在35岁以下。切实优化党委班子结构,建立起了一支由老、中、青相结合的党政领导队伍,增强了工作合力和工作能力。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培训,95以上的党政班子领导均具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实现了班子成员年轻化、知识化的目标。1999年,我乡被自治州命名为“六好”乡(镇)党委。我乡在“六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中,重点从3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健全创建机制。乡党委高度重视“五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乡党委书记亲自参与、亲自过问创建工作。二是进行责任分解,把责任目标落实到各部门。明确了纪检、宣传、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完善了“一把手”抓创建责任制,与各村、站(所)签订了创建目标管理责任书,量化、细化目标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细则,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按照五个“好”的标准狠抓创建工作。

2、围绕“五好”村党支部标准,认真抓好村级班子建设。我乡“五好”村党支部创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整顿后进促转化。每年年初,乡党委都要结合年终考核对各村进行排队,逐个登记造册,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时采取由村干部述职,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民主生活会组织考评等方式,普遍对村级班子的整体情况进摸底,将一批群众公认、政治立场坚定、有一定文化素质、头脑灵活、思想坚定的党员选进村领导班子。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整顿任务,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分村施策。对工作靠上级催、包村干部帮助才能勉强完成任务的班子,采取绩效挂钩的办法解决问题;对工作遇事绕道走、瞻前顾后的班子,给予必要的撑腰壮胆和帮助;对结构不合理、配合有问题的班子,通过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村民代表评议村干部的做法,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必要时进行组织调整,2003年我乡对白依沙克、栏杆、等村的支部书记、村长、支部副书记进行了全面调整;对站(所)领导的选拔引入了竞聘上岗机制;二是合理设置支部,进一步优化班子的知识、年龄结构。将农机站和林管站调整建立为两个党支部;将水管站和自来水公司合并成一个党支部,将机关党支部、政府党支部合并为一个支部。通过党委一班人认真调查摸底,全面系统的整顿,解决了各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偏大,工作能力不强,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等问题。使村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由2000年的45岁下降到现在的39.6岁。加速了村级班子的年轻化、知识化进程,为新形式下开展农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2003年

第三篇:基层组织建设年经验交流材料2

建好党支部要过群众关

——xxxxx基层组织建设年经验交流材料

??地处龙泉山脉浅丘地带,距???县城7公里,距富兴场镇4公里,紧邻德中公路,全村幅员面积2.15平方公里,辖6个社,人口1071人,党员30人,2011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263元。

今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这项活动落到我们党支部,就是要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村党支部建设,进一步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推动农村发展、服务农民群众、凝聚党心民心、促进农村和谐。为此,我们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为了一切群众、为了群众一切”的工作理念,通过强化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全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确保基层组织年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让群众满意。我们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是:

一、分类定级,让群众说了算

掌握支部情况,搞好分类定级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首要任务,也是“三分类三升级”活动的基础工作。1-4月,村党支部按照县委和镇党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开展了大调查活动。在定级前,我们“村三委”成员共分成3个小组,采取入户走访、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挨家挨户调查摸底,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在定级时,首先组织群众代表对支部工作、班子成员、党员队伍、活动阵地等内容进行初评和打分,实事求是汇总数据,真心实意查找问题。测评中,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在定级后,我们针对群众满意度低的工作,再次分成3个组入户走访了解,面对面交流,有针对性找原因、想办法,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最终,我们村党支部通过群众会议初评、党员大会评议、支部自评、党员群众审议、上级党组织评定等程序,被定为一类党组织。

二、查找问题,从群众中去找

我们认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归根结底是要为群众解决一些问题,让群众得到一些实惠。解决什么问题?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真正关心、迫切希望我们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村党支部采取多种方式,认真查找问题,努力找准问题。一是支部找。我们支部成员利用各种与群众打交道的机会,与老百姓实打实的谈感受、讲体会,虚心听取他们对我们不满意的地方。二是“卧底”找。为了听到群众真实的意见建议,我们悄悄请几位党员群众作“卧底”,让他们在茶馆、饭店等场合,多方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三是公开找。我们通过召开坝坝会、小组会等方式,邀请群众提意见、谈困难,及时找准薄弱环节、查找突出问题,全面掌握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下一步整改提高奠定基础。目前,我们主要收集到“村上产业发展不强、年轻党员太少、个别党员不像党员、党员活动较少”等等突出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整改。

三、整改措施,请群众提意见

尽管我们村党支部定为一类党组织,但按照“先进的更先进”要求,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在前阶段的工作中也查找到了、也基本找准了,当前的任务就是下功夫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我们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类,分出了哪些是我们自己应该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要请镇上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要靠县上、市上甚至省上解决的问题。然后,我们邀请群众代表和我们一起来讨论研究整改措施。目前,我们初步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发挥台帐作用。建好、管好、用好“民生、困难群众、稳定”三本台帐,完善“一流动三留守”服务模式,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处理为主动解决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二是积极主动结对子。我们计划请县委组织部帮助协调,与县外的,和我们???村情况相近的一类村党支部结成对子,争取他们的帮助支持,也开阔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可亲可学、学有所

获。三是争取下派干部。我们计划争取镇党委和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向我们村继续下派一位优秀年轻干部,提升我们的管理服务水平,特别是“精细管理”水平,增强生机活力,尤其是对我们村的产业发展能给予更多的指导帮助。四是努力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做好好“民事代办、民情代诉”,大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行动,进一步规范完善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让群众知晓、熟悉、监督村上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建服务站、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广场等,经常开展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群众满意,争取群众支持。五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利用村广播、板报、远程教育站点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村上所做的工作,教育党员群众爱村建村。同时,邀请专家到村上开展农技讲座、现场指导等,提升党员群众致富能力,增加农民群众收入。

基层组织建设年能否取得实效,最终要看群众满不满意。下一步,我们将紧密结合村上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我们的整改措施,下深功夫、花大力气,扎扎实实抓整改、认认真真搞提升,努力向“春风村”靠近,争取成为全县名符其实的“一类”党组织,敢于也能够接受群众的评判!

第四篇:乡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交流材料

三带联动互促进共创和谐新农村

——**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干部执政能力的强与弱,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党的事业、党的根基。因此,提出一个好思路,培育一个好载体,创造一个好机制,培育一批好典型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

的一个着力点和落脚点。为此,**镇党委重点围绕平山结合带支部、发展强村带弱村、典型引路带乱村的三带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创建和谐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一、村级支部班子在执政能力建设上存在的“四个不适应”

多年来,镇党委大力开展以推进素质工程、先锋工程、民心工程、富民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组织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民主制度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新时期对干部素质、能力的要求,特别是对执政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到,目前在执政能力建设上还存在“四个不适应”:即:

一是思想观念上的不适应。**镇多年来依托资源谋发展,煤炭、石灰、石材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退出煤炭和非煤矿山企业寻求新的发展已成为镇党委、政府及全镇人民共同面对的严峻课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有些村支部班子和村干部定位不准,思想不解放,工作思路不宽,措施不到位,抓发展的意识不强;

二是工作方式上不适应。一些村干部由于知识水平偏低,综合能力和素质相对较弱,一些村干部自以为了解民情,熟悉农村工作,习惯运用行政手段,强迫命令的办法推动工作,部分村级党组织不能及时转变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往往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应对的措施;

三是工作能力不适应。有些村级班子开展工作抓不住关键,解决问题抓不住要害,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思路,培育后劲企业上缺乏创劲和拼劲,打不开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四是知识水平和年龄结构上的不适应。目前,村级班子成员年龄、文化结构尚不能完全适应发展要求,19个村级支部书记、村主任平均年龄达到48岁,其中45岁以上的支部书记12人,高中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31.2,从年龄结构上分析,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比重还很低,搞过经营、跑市场的干部不多,大多数村干部都是土生土长的本村人,利用科技谋发展的知识结构还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三带联动互促进”的主要措施

针对村级干部普遍存在的四个不适应,今年镇党委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了平山联合带支部、发展强村带弱村、典型引路带乱村的党建工作思路,通过“三带联动”,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主要做法是:

第一,平山结合带支部。针对基层支部书记发展思路不宽,思想不解放,开拓进取精神不强以及提速争先意识差,信息渠道不宽等问题,今年7月份,镇党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干部挂职锻炼》的实施意见,选派了黄土坡村党支部书记到周口店镇娄子水村、半壁店村主任到周口店黄山店村、李各庄村主任到青龙湖镇北车营村挂职的方式,走出山区,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治村方略,重点学习如何发挥地区优势,加快发展的主要做法,从而拓宽信息发展渠道,实现横向联合,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增进友情,共谋发展的目的。

第二,发展强村带弱村。面对产业结构调整给我镇发展带来的影响,镇党委提出“发展要提速,结构快调整,优势要转化,增效要明显”的发展思路和“生态立镇、旅游兴镇、经济强镇”的发展定位,为构建和谐新农村,实现整体推进的目标,镇党委研究制定了强村带弱村,好村带差村,支部带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即针对19个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今年下半年挑选了3个在全镇相对比较弱的村,采取到镇内先进村挂职的方式,实现“互帮互带,共同发展”。目前我镇南道村、三福村、杏元村分别与我镇的辛庄村、半壁店村和口儿村结成“互助村”,通过村与村的互助,进一步整合镇内自然资源,打破村域资源界限,在发展上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同时镇党委积极推广他窖村的“支部 合作组织 农户”的柴鸡养殖模式,通过党支部先锋作用的发挥,带动全镇养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跨村兼职带乱村。今年年初,我镇檀木港村党支部由于班子整体能力和水平偏低,驾驭全局的能力不强,导致村内出现不稳定因素。针对这一现状,镇党委及时选派能力强,作风硬的干部跨村兼职进行治理,通过跨村兼职实现两个村联动发展,在经济发展上实现优势互补,在干部管理上实现相互促进,在支部建设上搭建发展平台,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实现取长补短,在共谋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上实现相互促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1、

第五篇:开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我村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结合实际情况,围绕省委确定的“十项事实”,积极配合驻村工作组工作,为群众办实事,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和所思所盼的问题,为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下打下坚实基础。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西北部,东临G104国道,西临大运河。系村中人口第二大村,全村总户数284户,在册人口 1022 人,劳动力630人。村支部班子5人,村委班子3人,党员32名。全村土地总面积3300亩,其中耕地面积2917亩,2011年全村总产值580万元,村财收入2万元,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五保户5户。全村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棉花等农作物为,无村办企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浇地难。村民用浅井水浇地,因水质原因浇地次数越多收成越差;二是吃水难。村民吃水均为浅水井中的盐碱水,水质未达到饮用标准;三是行路难。村内除部分砖面硬化外尚有近3000米路面未硬化;四是经济结构单一。全村以农业种植为主的经济结构偏重,农民收入较低。

三、基层建设活动开展情况

(一)扎实配合做好前期工作

一是村支部高度重视,成立了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支部委员为小组成员的领导小组,落实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为驻村工作组提供饮食、居住、办公等条件,为活动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强化学习深入动员。为保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取得实效,村支部与驻村工作组一起组织全村党员认真学习了张庆黎书记、赵勇副书记和梁斌部长的讲话,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共同畅谈了省委加强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的重大意义,宣讲了新时期的强农惠农政策,就活动开展做了积极的宣传动员;三是协助驻村工作组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汇总群众反映的问题,为驻村工作组下步开展工作摸清底数;四是配合驻村工作组进行逐户走访,共计走访280户农户,对每户的家庭人口、生产生活、经济收入、儿童上学、看病就业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并认真核实、记录,为驻村工作组掌握第一手资料奠定基础;五是与驻村工作组一道赴实地调研勘察,对全村的耕地、道路、水力、电力、资源等进行了调研,为工作组进一步掌握村实际资源情况打下基础。

(二)全程参与“十项事实”帮扶项目

根据《项目帮扶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村实际情况,经村两委班子与驻村工作组多次研究,确定了《帮扶项目方案》,拟定了农田灌溉、饮水安全项目、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两室”建设及文化体育资源共享工程项目、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村街主道路硬化项目、农村垃圾处理项目、安全稳定用电项目、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发展一村一品致富产业项目等10项帮扶内容,并有村两委班子协助驻村工作组共同完成。

1、已完成项目

一是农田灌溉项目。根据村民急需春灌的情况,村两委班子配合工作组共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由工作组出资 5万元帮助村购置抽水泵、电机和引水管等扬水设备,由村委组织村民出工挖渠2500米,解决了1700多亩地春灌问题;二是饮水安全项目。经村两委与工作组的共同努力,村饮水安全项目于5月21日正式与县城自来水并网通水,彻底改善了村多年饮水困难的状况,项目投资近40万元,新建入村主管道3800米,街内管道41226米,安装水表310个,解决了310户近1200人的饮水问题;三是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由工作组牵头协调、村委组织筛选,确定了村2户家庭房屋改造修缮工作,并已将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困难家庭上报县住建局及有关部门列入今年解决计划;四是“两室”建设及农家书屋建设项目。由工作组出资、村两委组织的“两室”及农家书屋项目工程于6月初开工建设,7月底正式完工,该项目总投资30多万元,包括了村“两室”、农家书屋建设和远程教育等;五是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经过村两委班子和工作组多次开会研究,反复讨论,几易其稿,已初步完成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2、正在进行的项目

一是村街主道路硬化项目。经村两委班子与驻村工作组多次勘察村道路实际情况,反复研究谈论,确定拟投资100万元,硬化村内主街道3000米(水泥路面、宽3.5米),目前村街道路硬化实施方案及路网图已绘制完成,资金正在跑办协调中。二是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经研究决定拟将邻村主路破旧房屋改造成村卫生室并整合村行医人员,既建设了村卫生室又改善了村容村貌,项目总投资10万元;三是农村垃圾处理项目。拟投资建设8个垃圾存放池,设3名村级公益服务员,并计划与村道路硬化项目一起实施,项目总投资8万元;四是安全稳定用电项目。经村两委与工作组多次与县土地、电力沟通协调,县电力局确定为村新增变压配电1台,8000米低压线缆入地,改造方案已上报县政府;五是发展一村一品致富产业项目。村两委班子协助工作组制定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产增收为核心,以改善条件为任务,以强村富民为目标,大力发展养殖业,努力提升种植业”的发展思路,并已初步筛选了几个适合村发展的特色产业项目,目前正在研究讨论中。

三、努力化解纠纷,力保和谐稳定

由于历史原因,我村遗留下许多问题和矛盾。村两委一方面独立、主动的与矛盾、纠纷涉及人协调化解;另一方面与工作组一同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消除了不稳定因素,巩固了村社会和谐稳定。 总体来看,我村在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中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的成效,已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村基础条件较差,存在的困难和需要急需改善的项目较多,资金压力较大。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加有力的措施,以更加振奋的工作状态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工程。

上一篇:酒店厨房运营管理方案下一篇:教材征订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