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文小学分级阅读教案

2023-01-17

教案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教案中构建各部分、各环节的练习次数、练习组数、预计练习密度、预计心率和心率曲线图等,严格把握、调控运动负荷,形成适宜的运动负荷,真正提升课堂的实效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朗文小学分级阅读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朗文小学分级阅读教案

朗文 外研社 新概念4册 第1课 教案

第一课

1 recount v. 叙述

读音重音节在后

Record 第一个音节带重音,名前动后 Bonus recount 再来一次

叙述 recount emotionless describe depict a little emotional narrate temporal&special 时间空间 流水账式 实际顺序往下排 portray strong case 画人给人以肖像的描述 描述 2 saga n.英雄故事

Mostly real from North Europe Vikings(pirates)北欧海盗 海盗活动的故事演绎过来

海盗有英雄气概 3 legend n.传奇 Unreal Robin Hood He legend figure 4 anthropologist 人类学家 Anthrop Philosopher =philo+sopher 爱+智慧=哲学家 Philanthropist 慈善家 对人有爱心的人 Anthropology 人类学

Biology 生物学 geography地理学 ecology 生态学 5 Ancestor an- 在前面

Forefather, forebear 一个人在前边承担重担责任 Predecessor 6 Polynesia 波利尼西亚 Poly –多

Polyandric : a wife with more than one husband. Polygeny: 一夫多妻制 7 Indonesia 8 flint n. 碎石

Border 路上的石头 cobble 鹅卵石 沙滩的石头

Don’t act as you were the only cobble on the beach 不要自以为是 Flinting hearted 残忍无比 9 rot The leaves rot Leave me rot.=leave me alone. Rot to death自生自灭

Soon ripe,soon rotten 熟得快,烂得快 神童太聪明不好哦 He is rotten to core . 这个人坏死了 Decay 腐烂 国家衰亡 Decompose 动物肢体分解 Deteriorate两国关系恶化 10 trace Find out Trace the problem. 跟的很近,一步步找

I follow your trace.你去哪我去哪 I follow wherever you go. 11 fossil 化石 读文章可以断句

Read off 读到 read 是正在读 谈到 speak of ,talk of ,know of ,hear of I hear of him. Near East 近东 Mediterranean 地中海附近 South Europe, North Africa Far East 远东 China Japen 非限定性从句 表原因

口语要先于书面语 Oral(speaken)language is earlier than written language. Come earlier Precede Counterpart :two things or two people have the same position. Oral(spoken)language is earlier than written counterpart. So there is no written history Preserve: 保留 保存

Preserved vegetable 保存的蔬菜(腌制的)

如果句子中有Only,那么后面跟的表语结构就要用to do sth,而不是doing sth Hand down 流传

Storytell 讲故事的人 fortuneteller ,palmreader 算命先生

Migration 移民 1)migrant 2) immigrant 进去的v. migrate 迁徙 migratory bird 候鸟

None: no body People+s :民族 If they had any 即便是有

His relatives,if he had,never went to vist him when he was hospitalized. Neiter AE ni BE nai Find out 千方百计,费劲周折=explore After two years’ relation ,I found out he is a nice gay. Modern men: the men who were like ourselves. However –anywhere you want,要加逗号

But,yet 不要加任何标点;onl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ntence Therefore-自由 he is therefore a liar he is a liar therefore So-不自由

Tool 小工具 instrument 实验器械 equipment 设备 Shape 成型,教育,改造

Education shapes a man 教育改变人 May also have: 表推测,事实及其微弱 Peel 果皮

Leather 皮革(加工过的) Hide 兽皮 Cowhide 牛皮

Without (any)trace 无影无踪

I ran after the thief ,but he disappeared without any trace. 预读 划线 sharpen your ear sharpen your mouth

第二篇:美国孩子怎样分级阅读

孙云帆

今年发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图书4.77本,较2012年增加了0.38本。严谨的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当下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为8.5本左右。在发达国家中,美国人的阅读量比较高,年人均阅读量达到了21本。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在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在问及不读书的原因时,高达35.8%的受访者的选项是“没有读书习惯”。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的中小学是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阅读也搞“马拉松”

去年,纽约举行了一个持续七天的“阅读马拉松”活动,每场朗读会将在不同的地点举行,包括纽约植物园、曼哈顿和皇后区的剧院、画廊、酒吧等。

“阅读马拉松”活动在美国中小学中非常普遍,每学年举办一次,时间也要长得多,为期4周。参与对象往往是全校乃至整个学区的学生。竞赛期间,各年级学生都需在笔记本上记录每天的总计阅读时间及书目,并由家长签字予以监督,每班据此统计学生本周累计的阅读时间。学校还设置公告牌公布各班读书情况,比赛结束时,全校各班阅读时间的总和被记为该校总阅读时间。该数据将上报至上级教育部门,以此反映出该校学生阅读习惯,并成为学区学龄儿童父母重视的一个参考数据。

其实,美国人对“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有更深刻的认识。克林顿担任总统时期,推出了儿童阅读全国计划,并颁布《卓越阅读法》,还在《中小学教育法》第二章中加入与阅读有关的条文,首次以法律形式规范和引导学生阅读。在小布什担任总统期间,美国推出了名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律,其中面向学前教育的“阅读优先”项目,要求每个州都制订一套综合性阅读计划,保证每个孩子在三年级时能够掌握阅读能力。此外,该法律还制订了专门计划,帮助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享受阅读。奥巴马总统则推出43.5亿美元的“竞争登顶基金”以支持教育改革和课堂创新。

这一系列的国家行为都体现了美国基础教育阶段阅读教学改革的进程,他们在一步步地解决阅读难题。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学者的研究结论:“美国小学生阅读量是中国小学生的6倍。”美国人的阅读习惯既非天生如此,亦非文化遗传,而是后天习得的结果。

从死记硬背到整体阅读

美国课堂改革阅读教学

阅读,是美国小学课堂上的主流教学活动。

美国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阅读,学校和老师有权根据所在各州的课程标准,自行选择教材供学生阅读,并作为学习单词、语法、写作的部分教育资源。此外,美国小学每天都有大约20分钟的阅读时间。每班给每个学生配备一个放书的收纳盒,里面放着老师根据每位学生的需要提供的约十本读物,每月更新一次,供学生自由取阅。一年级主要由老师绘声绘色地为学生们阅读,与其互动;二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老师挑选趣味性强、便于表演的绘本,鼓励孩子们阅读和表演;中高年级则基本由学生自主阅读。阅读时间是神圣的,不会被挪为他用。

此外,美国小学通过布置每天的阅读作业,引导孩子们的课后阅读。从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就有必须完成的阅读作业,二年级学生每天必须完成15分钟以上的阅读作业,每日阅读时间随年级增加。

实际上,美国中小学的阅读教学改革,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初,官方指定《新英格兰识字课本》和《拼音课本》为阅读教材,重视儿童“听音”意识的培养,以背诵阅读教学法为主。第二阶段,20世纪初,心理学家桑代克引入 “情境”这一概念,强调外部刺激,有力地驳斥了背诵教学法,形成了看图说话的识字与教学方法。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教育学家杜威发起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形成语言经验教学法,批判以记忆为主、枯燥死板的阅读方法,强调使用高质量阅读材料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写作。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凯·古德曼的整体语言法取代了语言经验法,强调听、说、读、写整体的不可割裂性与语言环境的重要性,同时要求老师和学生自行选择阅读材料。

深层阅读、科学书单

全美统一分级阅读体系

2010年颁布的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制定统一的美国中小学生阅读标准,同时还列出了不同年级推荐阅读的范文原文,通过在文本里加注释,让老师引导学生品味片段,制定清晰、垂直的年级阅读进步标准等。如在文学文本的阅读技巧与结构方面,四年级要求“比较和对比不同的叙述故事包括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角度的不同”。五年级则要求“描述叙述者或说话人的观点是如何影响整个事件的”。

科学的阅读标准,确保学生阅读基本技能的掌握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也给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相应的分级阅读标准。

分级阅读的理念被学校和家长普遍认可。很多中小学校采用图书阅读计划,设置课程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并建立自己的分级阅读数据库,按照阅读项目的推荐采购图书。美国小学一般规定,小学生每周一自己去学校图书馆,登记借书,带回家阅读,每周五归还。一年级小学生每周可借一本书,每升高一个年级,最大借书量就增加一本。学校图书馆的阅读资源质优量足,藏书的知识性、趣味性俱佳,数量为在校学生人数的10倍左右,不同难度的书比例适当,每年更新部分藏书。

近年来,美国还开发了分级阅读电子有声图书馆,作为日常阅读平台。电子图书馆从A到Z共24级,另有一个AA预备级。每一级约有17本读物,难度适中、主题多样、文字精炼、趣味盎然;读到最高一级,可积累大约5000个单词。每本电子绘本和电子书都是看、听、读、回答问题四合一。问题的设计着眼于引导小读者关注并理解读物的要点,选项难度逐渐提高。

相关链接

看书如买鞋 尺码最重要

蓝思图书阅读难度分级法

蓝思分级法是经过二十多年研究,由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发展中心制定出的标准。在蓝思分级标注中,蓝思(Lexile)是衡量读者阅读水平和标识出版物难易程度时使用的单位。简单来说,一个蓝思是一个难度单位,读懂一本初级低幼读物与读懂一本百科全书之间差距的千分之一被定义为1个Lexile。蓝思最高分值为1700L。

蓝思有一套阅读水准测评系统,包括词汇、阅读理解、熟练程度及写作几个部分的考核,共有两套,分别针对2-5年级、6-12年级。读者可以先对自己的阅读水平进行测试,得到一个分值,然后选择相同分值的书籍。每一个分值的相应书籍包罗面都很广,读者一定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而无须去读不感兴趣的规定读物。在美国,主要的学术及语言测验如SAT、TOEFL、GRE等,均有对应的转换对应表和蓝思分值。如托福网考阅读成绩20分,其蓝思分值为1260L,分值区间为:1160L—1310L;阅读成绩10分,其蓝思分值为1040L,分值区间为:940L—1090L。

美国和英国学校也在使用蓝思分值来为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水平和成绩服务。比如,美国佛罗里达州北港高中引入蓝思分值用于其实验强化阅读项目,2009年,该校阅读和英语部主任芭芭拉·欧布瑞恩博士开始为学生和学校书籍引入蓝思分级。在教学中,教师也根据学生的蓝思分值对学生进行恰当分层、分组教学。

第三篇:朗文雅思

You should spend about 40 minutes on this task. Write your answer in a word processing program on your computer.

The only way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traffic in cities today is by reducing the need for people to travel from home for work, education or shopping.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Give reasons for your answer and include any relevant examples from your own

knowledge or experience.

Write at least 250 words.

It is certainly true that today traffic in cit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This is obvious from the number of vehicles on our roads and the amount of pollution they cause. Probably the traffic problem is due to individuals travelling for work, study or shopping purposes, and this is evident in the rush hours we experience every morning and evening.

It is also true that, these days,such daily commuting is not always necessary because people can do these things from home. We can see this in the op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ives us today. For instance, on-line work, distance learning and shopping facilities are all available via the Internet.

However, even if everyone had access to the technology and the opportunity to work from home, it is unrealistic to think that everyone would want to. Even though the technology for working, studying or shopping on-line makes this option a possibility, nevertheless it would mean people had less freedom of choice and less social contact in their lives. This would have a large impact on society as a whole.

So, in conclusion, I think that while this practice could reduce the traffic problems in our cities, it is most unlikely to be an acceptable solution. In terms of other solutions, perhaps we need to think more carefully about facilitating public transport and limiting private cars in our city centres.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transport that is not road-based, such as sky trains or subways, would probably be a more acceptable alternative measure to reduce jams on our roads.

You should spend about 40 minutes on this task. Write your answer in a word processing program on your computer.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afe alternatives to fossil fuels should be the most important global priority today.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Give reasons for your answer and include any relevant examples from your own knowledge or experience.

Write at least 250 words.

It is true to say that fossil fuels are still our main source of energy today, and as more countries develop their industries and their economies, the scale of their use continues to grow. However, we are now well aware of the consequences of relying on this energy source for our natural environment. Global warming and the damage to the protective ozone layer are caused by carbon dioxide and other by-products of fossil fuels. So I certainly agree that these problems are global rather than national ones. They threaten our whole planet and no action by a single country could solve them. Furthermore these problems are urgent as nobody knows when our natural world will be so damaged that it will no longer be able to support us.

While some countries already use safer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wind, water or solar power, it seems that there has not been sufficient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the technology to make such alternatives viable for all. So it should definitely be a global priority to invest in su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ourse there are other global priorities that we also need to address, such as poverty and disease. But while it may be the case that these problems are just as important as the energy problem, there is a sense that time is ticking away for our planet and any solutions to the energy issue will take some time to achieve.

So in conclusion, I would agree that finding alternatives to fossil fuels is certainly the most pressing global priority, if not the most important one for our world today.

第四篇:朗文ODI教材

Our Discovery Island 朗文探索少儿英语

群鸿教育代理:2012最新推出培生朗文ODI 少儿英语教材!

系列指导:David Nunan 教授

出 版 社:Pearson-Longman 美国培生朗文教育出版集团 适用对象:小学阶段儿童 (6-12岁) 册数:全套六册 发音:美式发音 教材特色:

万众瞩目的朗文探索少儿英语 Our Discovery Island,是美国培生朗文历时多年研发,并由全球知名教育学者 David Nunan 教授指导,专业编辑团队编写,并融合亚洲各地具代表性的英语教学顾问群意见,为了适应21世纪的技能培养需要以及数字化学习的趋势,最新推出的少儿英语教材。 ODI 教材以学习即探索的理念,结合主题教学、日常生活情境、故事教学、价值观教育、跨学科教学及字母拼读教学,利用学生互动 CD-ROM、互动白板软件、动画DVD、创新性的在线游戏学习中心等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全面的英语环境,彻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带来前所未有的课程体验! 学习成效:

ODI 6册全部学习完成,可掌握核心词汇/词组1067个,包括延伸扩展词汇的话,ODI总词汇量约2200个,远高于国家小学二级课标要求的600字!语法句型达到三级课标即初一水平!全面提升听说读写能力及学校成绩! 全新特色:

1.原创故事演绎:每单元都具备有趣的原创漫画,激发学习兴趣! 2.日常生活实用技能:帮助学生学会实际应用所学知识! 3.价值观教育: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跨学科教学:综合英语和其他学科,满足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5.字母拼读教学:以科学合理的顺序学习拼读发音规则!

6.更丰富的词汇语法:词汇句型全面覆盖国家课标,学习效果更突出! 7.清晰的单元学习架构:以循序渐进方式清晰安排学习过程,更易使用! 8.学生互动CD-ROM:以互动学习软件解决家庭复习难题!

9.互动白板教学软件:更易用的互动白板软件呈现更有趣的课堂教学! 10.创新性的在线游戏学习中心:前所未有的在线游戏学习体验! 11.DVD动画:有趣的原创动画,还有追加的真人表演哦! 12.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最为详尽的各类测试卷及教学资源!

第五篇: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教案

1 我读报

我快乐

我成长

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的阅读阵地,了解报纸的种类,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报纸。

2、了解报纸的版面设计,对阅读内容进行筛选,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阅读和剪贴本的使用,积累素材,实践运用。 教学重难点:

1、报纸的来源(鼓励学生家庭订阅、班级订阅)

2、剪贴本的使用(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有计划、有组织、有反馈和有评比)

3、有意义阅读内容的筛选,学会有选择性的精读与略读。 教学准备:

1、多种类型的报纸;

2、剪贴本;

3、多媒体课件;

4、另附文章两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播放音乐《高山流水》谈话:让我们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开始好吗?今天老师做了一回俞伯牙,给你们送上这首《高山流水》,只是不知在同学们中时否有钟子期呢?大家从乐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看样子我今天找到知音了。是的,音乐可以丰富人们的想象,愉悦人们的心情,给人以美的熏陶。其实不仅仅是音乐,大家看,他们在干什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交流

2、报纸中形形色色的消息,大大小小的事情,五花八门的知识,同样会像磁铁一样吸引人们。确实,读报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启迪我们的智慧,这正是我们今天上课的主题——出示课题“我读报

我快乐

我成长”

3、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看报这个话题。

(二)了解报纸的种类,选择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报纸

1、你们都知道哪些报纸的名称?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看样子大家知道报纸的种类还不少,其实除了刚才大家介绍的这些,还有许多我们还不知道名称的报纸。教师课件演示。

据不完全统计,现今在我们国内发行的报纸大约有2100多 种。正如大家介绍的,在我们身边也有着很多的报纸。这么多报纸,我们都能把它们拿来读一读吗?一方面,可能经济上不允许;另一方面,书报本是我们利用闲暇 的时间来读的,所以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这么多的报纸。因此我们必须从众多的报纸种选择适合

我们的报纸来进行阅读。

3、那你们平时都读些什么报纸?为什么选择它呢?

(1)儿童类报纸(内容针对性强,但周期长,内容偏少)

(2)生活类报纸(内容丰富,方便购买,但不相关的内容偏多) (3)其他报纸(于自己相关的内容较少)„„

(三)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选择报纸内容加以阅读

1、同样的道理,有时一份报纸的容量也是相当大的,如果要细细地将它看完,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课件演示(下面我们以南京读者数最多的金陵晚报为例)一份报纸中有这么多的内容,在时间并不充裕的情况下,我们都会读哪些内容呢?

2、学生讨论(选择有价值的、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细致的阅读)

3、出示:别林斯基曾经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区分哪些是有价值的,需要精读的?哪些是没价值的,不感兴趣的,只需要略读的呢?

4、学生讨论:

(1)看头版重点内容提要中的标题,直接选择有价值的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 (2)逐页翻看,留意每一页中的标题,寻找有价值感兴趣的就细细的读。 (3)直接翻至自己常看的固定版块,进行精读,其它的翻一翻。 „„

……

5、其实要想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还有不少值得注意的地方。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这篇文章。出示《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6、学生自读短文后交流体会。谈一谈读报过程中的快乐事。

(四)指导学生有效地使用剪贴本

1、看样子大家都很会读报,不过常言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报纸中这样大量的信息,我们是不是读过就算了?

2、从上个月开始,老师就布置大家开展读报活动,并让大家准备了读报剪贴本。不知大家完成的怎么样了?

3、学生交流、展示、介绍。

(1)报纸的选择(选择的是什么、为什么选择) (2)内容的选择(为什么剪贴这些内容) (3)从中得到的收获

4、看样子他们都从读报剪报过程中得到了不少收获,那其他同学还有一些什么收获呢?

5、在大家的谈论中,我感受到了大家读报和剪报的快乐与收获。在这儿老师想考考大家。老南京、子弹头列车时刻表、室内养花的学问

为了也能从读报剪报中得到快乐,获得成长,所以我也和大家一起做起了剪贴本。刚才那些问题的答案全在这里面。

6、请大家比较一下,老师的剪贴本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五)教师总结

1、 到这里,这次活动即将结束,虽然今天我们谈论的是读报剪报的话题,但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生活处处是语文,只要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多读、巧思、勤动 手,一定会收获学习语文的更大乐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有心人,在读书中获得快乐,在读书中获得成长。 下面有几个话题给大家,不是对大家是否有些启发? (1)推荐几个网址:

(2)在阅读公共报刊时发现有价值的内容,你怎么办?

(3)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你能不能利用你手中收集的材料和参考所读报纸的版式,出一份小报,来共同庆祝六一?

2、最后,在优美的音乐中,老师以这几句名言和大家共勉。

2 推荐一本好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教学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推荐文章 引入指导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

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

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

38、6

7、6

8、7

1、7

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随机板贴]

6、小结。[板贴:课外活用]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板书:

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 查字典理解字词 标注读书感受 好词佳句要积累 联系实际去理解 遇疑惑善提问 学后运用乐趣多

3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学习了鲁迅的几句名言,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走近鲁迅

1、对于鲁迅,你有哪些了解?出示课后作家卡片。

2、课后的作家卡片中对鲁迅有这样一句评价:“对敌人,他横眉冷对;对人民,他满腔热忱。”这其实就是鲁迅先生的座右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示鲁迅纪念馆大厅的图片)

3、联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4、“鲁迅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作品。”出示鲁迅作品集: (3部小说集《呐喊》(共14篇)、《彷徨》(共11篇)、《故事新编》(共8篇)。 3部散文集《野草》(共23篇)、《朝花夕拾》(共10篇)、《两地书》 16部杂文集。

另外还有《古小说钩沉》、《中国小说史略》等古文学专著。) 鲁迅先生选入中学的课文有17篇之多,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三篇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小学阶段和鲁迅相关的课文有《早》、《少年闺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等。

(三)走进《朝花夕拾》。

1、题解。朝:早晨。夕:傍晚。早晨开的花,到了傍晚早已凋零,却此时才把它捡起。在这儿,鲁迅用这一个题目的意思就是到了晚年回忆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原题《旧事重提》,发表于《莽原》杂志上。

2、这本书,目前有好几个版本,一是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版),二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修订版),三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版)。 介绍一下封面的相关信息。

3、《朝花夕拾》的内容。 共10篇,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等。另有鲁迅自己写的《小引》和《后记》,修改版还增加了《导读》和《知识链接》。 理解“小引”“后记”。

序、前言:序和前言统称“序言”,是置于正文彰的独立文章。序亦称“叙”;前言亦称“引言”、“前记”、“绪言”、“写在前面”等。

跋、 后记:跋是放在书末的说明性文字,它的内容、要素与通常所说的“后记”、“附记”相似。跋是相对于序而言的,而后记、附记则是相对于前言、引言、前记、绪 言等而言的。序与前言一般说明创作意图、基本内容、编撰体例和读者对象,而跋与后记则或补充序与前言之不足,或对稿件完成后的新情况加以说明,或对他人在 写他过程中给予的帮助致以谢意等。

4、重点交流本书中趣味性比较浓的段落。

《朝花夕拾》主要写的是鲁迅的童年生活,所以有许多文章都很有趣。 泛读,浏览。交流。重点读三到五段。

(书中趣味性比较浓的段落有:第2页,猫和狗成仇的故事;第5页,老虎拜猫为师的故事;第7页,墨猴的故事;第17页,对《山海经》的描写;第31页对“赛会”的描写;第36页对“寒会”的描写;第37页对“无常”的描写;第40-42页对于看戏的描写;第47页对百草园的描写、“美女蛇”的故事、第48页对捕鸟的描写、第50页对“三味书屋”后院的描写等等。)

4、怎样看注释

“正话反说”和“反话正说”、文白相杂、典故多。 这样的文章怎么看?

(1)先看注释,再看文章。

(2)边读文章,边看注释。 (3)先读文章,再看注释。

5、寻找与《早》这篇课文相对应的段落。 (1)第3小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第7小节,《父亲的病》。

(四)讨论制订读书计划。

1、讨论制订读书计划。(1)每天一篇。或者(2)每天7页。

2、讨论读书卡片的内容。

(1)新词(2)喜欢的句子(3)不懂的词语或句子(4)读后的感想

3、讨论奖励和惩罚措施。

(五)总结。

4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给他们提供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机会,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交流。

2、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制作“读书笔记卡”,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 课前准备:

学生的“采蜜本”和“读书笔记卡”;师生共读的一本书《海底两万里》。 指导过程:

(一)、展示导入:

1、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同学们,两位著名作家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有益的书籍的确是一样好的东西!感谢亲爱的学校,开展了“名家名作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为我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使我们逐渐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

这堂午间阅读课我们和往常一样,先来欣赏一些上一周的优秀采蜜本和优秀的读书笔记卡。请值日班长上来,请你给获得优秀的同学在竞赛表上打上两个五角星。

2、展示学生优秀的采蜜本和优秀的读书笔记卡,教师并相机作简短的点评。

3、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卡(读《海底两万里》的内容),并告诉学生要学习的地方。(标明书籍的页数,写上欣赏的理由,留出装订的地方。)

(二)、实践阅读:

1、 师:同学们,上周二,我们师生就一起开始阅读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从同学们的口中,老师已经知道你们 都很喜欢这部科幻小说,有的同学已经快要阅读完整本书了是不是?那么老师考考你,并请你用简短的话语谈谈是什么理由让你尽情地去阅读呢?

1、

出示“人物和身份”的连线,生说喜欢阅读的理由。 人物

身份 阿龙纳斯

船长 康塞尔

鱼叉手之王 尼德•兰

教授的仆人 尼摩

教授

2、师:下面我们进行两分钟默读,看看在两分钟内,自己能看几页课外书。同时要注意读书的姿势,要注意读

书的质量,做到眼到,心到,决不能三心二意。

3、师生共同进行两分钟默读。

4、用手势出示各自两分钟默读的页数。

5、让学生拿起笔,给刚才默读的地方圈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和词语,并选一处或两处在旁边做眉评。

6、交流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词语和眉评。

(三)、阅读总结

教师围绕这堂课中涌现出来的用心读书和发言积极的同学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进行。

(四)、拓展训练

1、继续制作“读书笔记卡”或“名著欣赏记录卡”。

2、读完这部小说后,简要的在世界地图上画出作者所走过的路线。小说中四个主要人物:阿龙纳斯教授 、康塞尔 、尼德•兰 、尼摩船长的性格分别是什么?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请你写在“名著欣赏记录卡上”

5 《爱的教育》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检查半学期来,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情况。

2、在对最佩服的人物的交流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坚强的精神。

3、引导学生在感动中懂得关爱别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音乐渲染

2、师述: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你心中,爱到底是什么?

3、生自由畅谈心中对爱的理解

4、问:是什么让你懂得了爱?(导出《爱的教育》)

5、简介相关内容

二、走进人物

1、在这本书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我来考考大家!

2、出示思考题:

(1)、这本书是写

身边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 (2)、瘦弱可怜的驼背奈里的保护者是

(3)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 (4)

有一本最最心爱的邮票簿。

(5)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6)

从一个别人眼中呆笨的学生变成了二等奖获得者。

3、指名试做

4、在这本书中,还有哪些人物?交流

5、指导:在这些人物中,我最佩服的是安利珂的女老师,因为她﹍﹍

6、交流:在这些人物中,你最佩服谁?为什么?

三、印象最深的故事

1、过渡:在这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身上发生了很多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在书中100多个小故事中,哪一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故事情节交流

3、引导:你为什么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

四、感人的片段

1、过渡:这一个个故事打动了我们,多少次,我们边读边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老师把读的过程中最感动的片段划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2、出示几处感人的片段。

3、指名读。

4、在你读的过程中有没有把打动你的地方划下来?

5、交流

五、小结

1、从这些人和事中,你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

2、以“

教会我

”的句式说一句话。

3、小结:《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我们在爱中受到了教育,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音乐:《爱的奉献》)

4、作业:给你最佩服的一个人物写一封信

6 《梁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梁祝》,体会作品的内涵。

2.引导学生读其余三大民间故事,共同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民间故事。说说看,你们知道哪些民间故事?在这么多的民间故事,有四个堪称民间故事中的经典,知道是哪四大民间故事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个故事《梁祝》。板书课题。

知道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现在我们就来读这个故事。

二、指导阅读

(一)记住故事情节

1.学生自由读.2.引导学生概括故事情节 3.交流

A.乔装求学

想想:祝英台为何要女扮男装去求学?

B.草桥结拜

过渡:就在祝英台去书院的路上,发生了什么?

学生读。

这就是“草桥结拜”

C.同窗共读

两人就读于杭州的万松书院。他们是怎样的呢? 学生读相关内容。

出示“到了杭州,二人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山伯读书成癖,是个典型的书呆子,一直没察觉英台本是女儿身。同窗三年,二人已是情同手足,情义深深。当时,梁山伯只念兄弟之谊,没有其它感受,而英台自知是女儿身,早已浮想联翩。”

引导学生讨论:梁山伯是个什么样的书生?英台呢? 祝英台浮想联翩,想的是什么?可梁山伯有没有感受到? D.十八相送

过渡:就在两人同窗共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读“十八相送”的内容 小结:祝英台的十八次暗示,可忠厚老实的山伯始终没有察觉英台是女儿身。师母告之真情,山伯是怎么做的? E.楼台相会

学生读。

说说此时故事发生了什么转折?对于父亲把自己嫁给自己根本就不爱的马文才的英台,祝英台表现得怎样?而山伯呢? F.相思成疾

此时的山伯已经病入膏肓。 欣赏黄梅戏《山伯描药》

要想救活山伯得十味草药,可能取全十味草药吗?莫说十味,就是一味,也是不可能的。 山伯终于死了。祝英台怎样呢? G.祭奠化蝶 出示:“英台叫船家靠岸,上得岸来。双膝跪在墓碑前,泪如泉涌,哭诉衷肠。直哭得天旋地转,大雨倾盆,雷闪交加,好不悲切。哭着哭着,忽听骤然一声巨响,如天崩地裂,只见山伯坟墓开裂,一分两半。英台见了,哭喊一声:“梁兄,英台来了!”纵身跳进了裂口。坟墓随之合闭。

瞬息,雨过天晴,恢复了平静,风和日丽,一道彩虹挂在天边。但见山伯墓前有一对彩蝶上下翻飞、翩翩起舞。船家仔细看来,一只蝴蝶的花纹分明便是英台的罗裙,便跪倒在地,连连叩首。周围人等也惊诧万分。” 学生读。

说说看,你觉得哪些地方感人? 学生齐读。

人世间两人不能在一起,死后化做蝴蝶,这样的结局真是太凄美了。真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啊!

音乐声起《梁祝》

三、走进人物内心

思考:从故事中,你认为:1。祝英台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 2.梁山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书生? 学生交流。

小结:祝英台求学心切,为了自己的幸福而至死不渝。山伯忠厚老实,情深义重。

四、探讨故事背后

过渡:读民间故事不仅要走进人物内心世界,还要我们一起来探讨故事的背后。 1.马文才与梁山伯相比,你认为谁出色?

2.祝英台的父母为何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不学无术之人? 3.如果是今天,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吗?

4.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老百姓创作这凄美的爱情悲剧的意图吗?”

五、引导学习其余三大民间故事

1.学生自由选择读。

2.交流 (1)故事情节

(2)抓住精彩片段:

A.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

B. 孟姜女手拍着长城,就失声痛哭起来。她哭哇,哭哇。只哭得成千上万的民工,个个低头掉泪,只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风悲号,海水扬波。正哭,忽 然“哗啦啦”一声巨响,长城象天崩地裂似地一下倒塌了一大段,露出了一堆堆人骨头。那么多的白骨,哪一个是自己的丈夫呢?她忽地记起了小时听母亲讲过的故 事:亲人的骨头能渗进亲人的鲜血。她咬破中指,滴血认尸。她又仔细辨认破烂的衣扣,认出了丈夫的尸骨。盂姜女守着丈关的尸骨,哭得死去活来

C. 法海眼见水漫金山寺,连忙脱下袈裟,变成一道长堤,拦在寺门外。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波浪再大,也漫不过去。再加上 白娘子有孕在身,实在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使出欺诈的手法,将白娘子收进金钵,压在了雷峰塔下,把许仙和白娘子这对恩爱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激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面三个故事。

牛郎织女:仙凡有别,岂能相恋?银河相隔,唯有七夕桥上解相思 孟姜女:两情依依,感天动地。望夫石上,泪尽滔滔江水也无悔! 白蛇传:人妖殊途,焉能共处?几经周折,终得人间真情!

(4)1.找出A:梁山伯、牛郎、范喜良、许仙 B:祝英台、织女、孟姜女、白素贞 C:祝父、王母、秦始皇、法海三组人物的共同点2.虽然故事结局不同,但反映了劳动人民怎样的内心世界或追求?

小结:梁山伯、牛郎、范喜良、许仙憨厚老实,反抗意识不强;祝英台、织女、孟姜女、白素贞敢爱敢恨、坚贞不屈;祝父、王母、秦始皇、法海是清规戒律的代表,是灾难的化身。 (5)小结:祝父的父母之命,酿成了梁祝的凄美; 王母的天规森严,换来了七夕的相聚; 始皇的残暴无道,促成了千古的绝唱; 法海的铁石心肠,缔造了生活的真谛。

六、回到整体,总结全文

民间故事表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假恶丑的憎恶,同时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坚贞不屈的精神。

7 小故事,大智慧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学习专题阅读的角度,渗透读书的方法。

3.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师:①相关课件

②相关的资料和作业纸

2.生:①仔细阅读《伊索寓言》 ②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四、教学过程:

导入:小时候我们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它们是伊索寓言中耳熟能详的篇目。今天,让我们进一步走进伊索寓言,你会发现,它们不仅是我们童年时的精神伙伴,也是整个人类精神史上的奇葩。小故事里,蕴涵着大智慧。

《伊索寓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一节课不可能读那么多内容。那就让我们通过故事里的明星,来管窥全豹吧!

一、作品反映出来的智慧

(一)篇章解读

《狐狸和为王的猴子》

A、大声自由读,把握内容。

这是谁忽悠谁?怎么忽悠成功的?(利用人性弱点,贪婪和轻率。)

B、默读圈划,感悟寓意。

这则故事影射了什么样的现实?你是怎么读出来的?板书:认识 现实

C、想象诵读,体验情感

《酸葡萄》:

A、“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这话忽悠谁?干吗要忽悠自己?(安慰自己,虚荣,嫉妒)

B、这酸溜溜的话,该怎么读呢?练习朗读、点评。揣测狐狸的心理。

C、这则故事,让我们认识了 “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一人性弱点。太有普遍意义了。

板书:认识

人性

《狗、公鸡和狐狸》

A.这回为啥要忽悠?(狐狸也要吃饭呀,为了生存)

B.忽悠成功了吗?失败的原因?(公鸡临危不乱,沉着,巧妙,轻易。)

C.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这些都是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让我们从生活中学到了智慧,避免上当。

板书:总结 经验

D.这篇是以对话形式写的。指名分角色读,评议。男女生分角色读。

2、课堂小结:三个故事中都有狐狸的语言描写。语气一样吗?

同样都是骗:有骗人,有骗己,有被骗,都是借助狐狸的语言来实施骗,却从中反映出多种智慧。

(二)一吐为快

你还喜欢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从故事里读出了怎样的智慧?

小结:这些故事,同样让你认识社会,看到现实黑暗,以便适应改造;让你认识人类,思索自身价值,揭示人性弱点;总结经验和教训,避免上当,《伊索寓言》真值得去读啊。

(三)特色解读

1、讨论:伊索寓言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篇目以狐狸为主人公?

多样的狐狸形象

透过动物看人性。

它是如此真实地反映了人性,如此真实地体现了城市下层平民的生活状态。

8 走近杨红樱

走进马小跳

教学目标:

1、 回顾故事,深入领会淘气包马小跳的形象。

2、 感受生活的快乐,受到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教育。

3、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入:(播放“著名儿童作家杨红樱金秋山东行”的录像片断)

1、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录像,请看大屏幕:

2、在座的同学有没有到过现场的? 能谈一谈当时的感受吗? 随便站起来谈吧!

3、同学们都读过她的哪部作品? 《淘气包马小跳》、《女生日记》、《男生日记》,还有《亲爱的笨笨猪》、《没有尾巴的猫》。

4、今天的班级读书会,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作品,走近马小跳。(板书课题:走近马小跳)

二、交流作品主要内容和读书感受。

1、让我们先进入读书会的第一个环节-----精彩回放(课件出示)《淘气包马小跳》是一部系列作品,同学们知道共有多少本吗?

2、同学们大多有的读过《淘气包马小跳》的几本书,有的读过是全部作品,可是今天来到现场的老师们,可能大多数没有读过这部作品,你能向他们介绍一下吗?

(从故事情节入手来谈的,我们再介绍的时候,也可以从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从你最喜爱的人物来谈,还可以谈一谈你的读书收获。课件出示:情节、人物、收获)

3、我们在介绍的时候就是要做到:语言简练、叙述完整、表达清楚。(课件出示要求)

4、你认为马小跳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读书会的第二个环节:人物素描 (课件出示)

三、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1、通过读书,你认为马小跳是个怎样的孩子呢?我想同学们可能都有自己的不同观点,那就先小组内交流交流吧!小组长注意搜集、归纳小组同学的看法,写在题板上。好,开始行动吧!

2、对马小跳的的认识英雄所见略同,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作品举例来说明吧,看哪个同学的理由更充分,表达更清楚。

四、引入其他形象,联系实际谈认识。

1、(教师在课件上一一展示其他人物的卡通形象,学生喊出他们的名字。)

这么多人物当中,你对哪一个人物最感兴趣呢?为什么?谈一谈

2、我记得我们班同学在读书笔记中这样写到“读了这本书,我似乎也和这群孩子一样,一同成长、一同成熟了。”我想这正是作者想通过作品要带给我们的东西。接下来我们进入读书会的第三个环节,请大屏幕——(屏幕出示:心心交流)

五、了解作者,引发新的思考。

1、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杨红樱阿姨的深情告白: 创作的初衷:想写一个纯粹的男孩。

如果我有一个儿子,他不必漂亮,但一定要健康;他不必聪明,但一定要幽默;他可能是淘气的,麻烦的,但他必须是诚实的,勇敢的。最重要的是他必须是快乐的——这就是马小跳。

最大的愿望:破解童心

我只是一个为孩子写作的人,一个特别关注当前中国儿童生存状态的人,无力改变现状,但我可以通过我的作品,影响众多的老师,多给孩子一些温情,影响众多的家长,做有童心的爸爸妈妈,把快乐还给孩子。

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不断犯错误又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 我希望能在大人和小孩之间充当纽带的作用,要让大人了解小孩,也让小孩了解大人。

2、听了杨阿姨的话,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

3、其实,当一名作家并不难,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把发生在周围的事、周围的人记下来。同学们也会成为小作家的。好,请坐,未来的小作家。

六、拓展延伸:

1、如果再有一次与杨红樱阿姨面对面的机会,你最想对她说什么?

2、课下同学们可以通过登陆杨红樱阿姨的个人网站,或者通过他的个人邮箱,与作家进行交流,这是杨红樱阿姨的个人邮箱(YHY62@163.COM)。(课件出示)

3、希望同学们课下多读书、多积累、多感悟、多汲取。因为-----(齐读大屏幕内容)

最是书香能致远

阅读之乐乐无穷

9 《安徒生童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推荐,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重温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希望自己变得更美丽些吗?如何做才能更美丽呢? 2.光有外表的美是肤浅的,拥有内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崇高的美!(指名说,板书课题:读书让我们美丽)

3.开学一个月了,咱们班的图书角也成立一个月了。同学们每人提供的图书以及学校图书馆的图书,使我们每个人拥有了充足的图书资源。这一个月下来你读了几本了,读的哪几本呢?

4.这些书一定让你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聪慧,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读书成果吧!

二、图书交流推介会

1. 小组交流、汇报读书成果。

2. 全班交流。(指名汇报,师引导,推荐好书给班上其他同学。)

三、走近安徒生,重温经典

1. 刚刚同学们向大家推荐了许多的好书,听了你们惟妙惟肖的介绍,老师也忍不住 想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了,它的名字叫《安徒生童话》(展示书)

2. (出示安徒生图片)这位就是安徒生,你了解安徒生吗?(指名介绍,师补充资料)(出示)安徒生:(1805.4.2—1875.8.4)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其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

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于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奥登塞。他创作的文学各类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于世界,一生共计写下168篇童话。正是他,首次将“童话”从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3. 师述:2005年4月2日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的儿童和无数成人都在纪念这个人。中国的庆典和纪念活动也异常丰富,举办了儿童绘画比赛、演出童话音乐剧和出版最新版《安徒生童话全集》等30余项活动,还任命了7名“安徒生大使”,其中包括电视节目主持人鞠萍、歌唱家宋祖英、运动员姚明等。(出示相关文字)

4.安徒生实在太有魅力了,他的灵魂飞翔了200多年,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

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出示)

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 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1师范读

2你读过安徒生的童话吗?

3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安徒生,重温他那亲切感人的经典故事。

四、赏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1. 安徒生的童话里经典的故事莫过于《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谁来回忆一下故事的大概内容呢?(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组图 ,生边看图边回忆故事)

2. 可怜的小女孩最后怎么了?

(出示)第二天清晨寒气袭人的时刻,小女孩坐在那两幢房子的角落里,双颊红通通的,嘴角上却挂着微笑。她死了,是在旧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冻死的。新年的太阳升起来照到的只是一具小小的尸体。小女孩坐在那里,身子已经冻得僵硬了,手里依然拿着火柴,一束快要烧尽的火柴梗。

“她是想暖和暖和身子。”有人说道。可是却没有人会想到她曾经看见了那么美丽的东西。也没有人会想到,她跟着她的老祖母是在怎样的光辉照耀之下走进新年的快乐中去。

1师配乐范读

2看着图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

3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谁来读一读这两段文字。

4.读书是幸福的,它让我们受益匪浅,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她不仅认认真真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出示)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碟,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晚上,我把他们放在床头边,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 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 在一块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 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 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1听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

2这首诗感动着我,你们的发言温暖着我,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五、总结延伸

1. 安徒生是世界童话大王,他的童话故事大都是经典很值得一看,你还看过哪些? 2. 老师这有他童话全集的一些目录,没看过的抓紧去拜读吧!(出示《安徒生童话全集》图书目录) 3. 目录上的省略号表示?

4. 安徒生为何能写出这么多生动感人的童话呢?想知道的话,就到他写得自传《真爱,让我如此幸福》中找答案吧!这里的“真爱”,是对书的的真爱,对生活的真爱,更是对童话的真爱。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出示) 人生就是一个童话,我的人生就是一个童话。这个童话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着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1指名读。

2“阿拉丁神灯”听说过吗?

3推荐看《一千零一夜》。

4.今天,我们在一起分享了最近一段时间的读书心得,同时还走近了安徒生,重温了 经典。同学们,你们有收获吗?

5.看来读书确实?(让我们美丽)以后,我们还将感受更多的经典,读更多的书

21

10 推荐阅读《品悟》

一、指导目的

1.向学生推荐书籍《品悟》,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通过对《品悟》的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理解父母,爱父母。

2.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指导重点:让学生认识散文《破译母爱》,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课前准备:

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

四、指导过程:

1.导入激趣,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今天又到我们课外阅读的时间了,根据老师课前给你们的布置,你知道今天我们要来进行一个什么活动吗?板书:好书推荐

2.激趣过渡。

只要你是一位热爱课外阅读的同学,就会有一本自己最喜爱的书。好的东西要与别人一起分享才有意思,你想拿出你喜爱的书与别人一起分享吗?如果想。那么就请你向别人推介你喜爱的一本书。

3、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好书及好的发言作好记录,及时点出不太健康的书籍。

4、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

老师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周,听了部分同学的推介发言。发现了两种情况:第一,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这是因为得益于课外阅读;第二,你们手上都有一本很好的书。我看了,听了,都很想借你们的书来立即“饱餐一顿”,以填饱我的阅读欲。那么,你愿意到讲台上来向别人推荐一下吗?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也想向你们推荐一本好书《品悟》。

介绍《品悟》主要内容。这本书共分六辑,第一辑是真爱无痕;第二辑是自然心声;第三辑是闪烁的青春;第四辑是心情物语,第四辑是万象人生,第五辑是品味生活,收了很多富有哲理的小故事。每读一个故事,我都会潸然泪下,每读一个故事。我都会想起自己的生活。都会由衷地感叹生活的真谛,生命的意义。现在请同学们听其中的一个故事《破译母爱》。

教师读故事,学生静静地听。

A、生尝试寻找文章中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推荐给大家。交流。

B、破译母爱,读了文章,你觉得“我”从哪些句子破译了母爱?从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C、学习了文章,生活中你破译了不易察觉的母爱了吗?交流。

22

教师小结: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简单的真理,母亲也许很严厉,但那是为了扶正那棵还分不清生长方向的幼苗;母亲也许很冷漠,但那是为了培养孩子一颗善解人意的赤诚之心;母亲也许很计较,但那是为了教育她的子女如何严肃地对待生活。她一辈子都用心在爱着我们。正如书前的序中写着:

母亲的爱犹如一纸布满无数密码的电文,具有一颗成熟而感恩的心才能够破译它。 学生交流自己看过的感人的故事。

《品悟》是一部不可不看的书,请大家在《采蜜集》上完成一页。 6.总结。

这节课,我们发现了很多好书,我也发现了同学们都会分辨哪些是好书。我很高兴,希望大家课后尽情地互相阅读吧。同时,不要忘了向你的好朋友也推荐《品悟》啊!

23

11 《夏洛的网》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师:

有一本书,叫《夏洛的网》,这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赞歌!一部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的童话!一本诞生于52年前的经典,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它,走进童话的世界。

2、看,这就是《夏洛的网》,令无数看过的人无法忘怀。作者是美国的怀特,这本书共22章,有10万多字,是关于一个小蜘蛛和小猪的故事的书,写给孩子,也写给大人。 首先让我们来读读它的第一章——早餐前

二、阅读第一章

1、师问:课前同学们就已经阅读了这个片段,爸爸最后是否还决定杀掉这只落脚猪呢?为什么? 自由说

2、出示弗恩的话——“可是这不公平,”弗恩叫道,“小猪生下来小,它自己也没办法,对不对?”“要是我生下来的时候很小很小,你也把我给杀了吗?”

师问:你觉得弗恩说这段话的时候,会用怎样的语气?有怎样的表情? 指名说,你来叫叫看?(教师指导——又急又气又伤心又愤怒地叫道)。

小结(生命是珍贵的,人有争取生存的权利,动物也有!生命是要受到保护的,是不可以任意践踏摧残的!尤其是面对弱小的生命,我们更应该怎样?更应该爱护它,保护它!) (板书 生命)

师过渡:小姑娘弗恩就是这样做的,她爸爸也被她说动了,于是,弗恩就开始喂养起这头小猪,并为他取名为 威尔伯(板书名字)。后来小猪威尔伯被放到了她舅舅家朱克曼的农场饲养,弗恩经常去看望它。小姑娘弗恩可不是这本书的主人公呢!那么是谁呢?

三、情境想象说话,体会内心世界

1、师描述:现在,老师要把同学们都变成小猪威尔伯,跟着我的描述走——一天,饲养场里的鹅妈妈好心地提醒你,快逃吧,逃离猪圈,你将来肯定要被杀掉的!羊啊马啊牛啊还有小老鼠等伙伴们都支持你逃出猪圈,于是,你进行了一次大逃亡,可惜,你太盲目了,没有计划也没有策略,还很笨,又很馋,受不了食物的诱惑又被关回了猪圈!伙伴们也不理你了,你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烂泥里,夜晚来临,天黑黑的,此时你—— 想象说话(学生说说小猪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心情怎样)

师:就在你感到万分孤独的时候,从猪圈的黑暗中传来了一个很细很好听的声音: “你要一个朋友吗?威尔伯?我可以做你的朋友。”(板书出示句子)知道发出这声音的是谁吗?(对,就是夏

24

洛,一个小蜘蛛。)当你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你—— 继续想象说话。

2、师:知道夏洛为什么会这样说吗?(生自由说)好,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夏洛那很好听的充满友爱的带着同情之心的温馨而又亲切的声音——(齐读) (板书在黑板右下角写 友爱温馨 ) 四 学习第21章

1、师描述:现在同学们不是威尔伯了,还是变回你自己,继续听老师讲述:小猪威尔伯有了小蜘蛛夏洛这个朋友,日子过得可开心了,他们的友谊在一天天的增加,威尔伯越来越喜欢夏洛。一天,听闻自己将在圣诞节前被杀掉,要成为人们所吃的火腿时,他忍不住悲从中来,难道猪的命运就是被杀吗?他哭啊哭啊,在他万念俱灰时,夏洛坚定地对他说: “你不会死!我救你!”。(先暂时出示)

每当威尔伯恐惧地想到自己即将被杀时,夏洛总这样对他说: “我一定会救你!” (先暂时出示)

“我这辈子说的话,没有比这话更当真的了,我不会让你死!” (先暂时出示)

2、师讲述:夏洛答应过威尔伯救他的命后,就决定说到做到,她运用智慧制定了一个伟大的计划。用她的丝在猪圈上空不辞辛劳地编织写了文字的蜘蛛网。第一次编织了“王牌猪”三个字,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猜测,神显灵了,威尔伯可能是头神仙猪!夏洛第二次编织了“了不起”三个字,主人朱克曼一家觉得这真是奇迹,赶紧特别照顾他,还给他用牛奶洗澡,真是待遇不错。第三次夏洛又编织了“光彩照人”四个字,这下,人人都相信威尔伯的确是头神仙猪,绝对不可以杀了他。当夏洛最后一次为威尔伯编织了“谦卑”两个字时,所有的人都大大赞美他真是一头光彩照人又具有美德的“神猪”,并给他颁发了特别奖!威尔伯的命运彻底得到了改变,他再也不会被杀掉了!(网上四次文字用小黑板挂出)

可就在这个时候,夏洛衰老死亡的一刻也来临了,故事在此达到了高潮。在临死之前,夏洛向威尔伯吐露了自己的心声——(请同学们默读第21章 最后一天)

3、生:默读第21章 最后一天

师:夏洛说,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做哪些事才算是有意义呢?在你的周围,你碰到过这些做有意义事情的人吗?他们是谁?好好回忆回忆,举个例子来说。 结合实际谈

师:夏洛也是这么做的,当威尔伯万念俱灰时,夏洛坚定地对他说——(指着黑板三句话师生开始对接);当威尔伯恐惧被杀时,夏洛勇敢地对他说——;当威尔伯一想到自己会被杀而伤心哭泣时,夏洛信誓旦旦地对他说——

25

师:你从这三句话里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 友情

忠诚 )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深情地读一读夏洛的心声——

4、师小结:是的,人的一生中,多给予他人一些关怀,一些帮助,对为家人操一份心,为社会为国家做一点贡献,讲诚信讲友情,讲仁义讲道德,这些都是有意义的事情,就好比在编织一张网,编织一张张爱的网,一张张温情的网,然后撒向世间,把生命保护,把友情传递,把爱播撒。这就是夏洛的网!一张能编织爱和生命的网。 (板书 爱)

5、师:在这之前,夏洛还说了许多话,你们是否觉得有点罗嗦?

师:可当老师第二遍读的时候,尤其是读到“噢,这个美好的世界,这些珍贵的日子„„夏洛说着说着停了下来”,我被感动了,在这看似罗嗦冗长的话里,我体会到了许多情感,不信,你现在再轻声地读一读,也许你有新的体会。

师:让我们把夏洛的这些内心情感用朗读来表达出来——(拿起文章,“可能有点累吧”,预备起——)

师:读一本书,除了快速浏览和默读外,遇到感受深的片段,不妨停留片刻,细细咀嚼一番,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这就是精读赏析。

五、学习第22章

1、师描述:夏洛缓慢而又安静地死去,在死以前,除了拯救威尔伯,实现了自己对朋友的承诺以外,她也完成了一件自己的最重大的作品,一个防水的囊袋,里面安安稳稳地装着她的514个未来的儿女。威尔伯想尽办法把囊袋带回了农场,到了来年春天,小夏洛们一个个地破囊而出,乘风而去。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想不想看结局?(发放第22章)好,让我们来读最后一章——温暖的风。默读完了就举手示意。 师:故事读完了,你感动了吗?什么让你感动了?

2、师:读三段读者评论: (1)《纽约时报书评》这样说道:这是一本关于友谊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爱和保护,冒险与奇迹,生命和死亡,信任与背叛,快乐与痛苦的书,它几乎是一本完美的,不可思议的杰作。(2)有读者这样说:“这实在是一本宝书。我觉得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应该只有两种人存在,一种是读过《夏洛的网》的人,另一种是将要读《夏洛的网》的人。 (3)还有读者这样说:“从我第一次读《夏洛的网》到现在,几乎已经有20年过去了,我一直都没能搞明白,这部‘儿童文学’何以能够如此长久地令我着迷。”

结束语:

同学们,拥有这一册,感动我们一生!读它吧,带着热情和虔诚去读,因为,总有一种感动会触动我们的

26

心灵!请记住今天《夏洛的网》,记住这一张编织了爱和生命的网! 如果可以,你会为身边的亲人朋友也编织一张“夏洛的网”吗?

12 和树谈心 ——走进散文世界

教学目标:

1、检查几星期来,学生阅读《和树谈心》的情况。

2、通过指导阅读《心灵的阳光》受到熏陶和启发,引导孩子细心观察周围的一事一物,懂得关爱他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3、指导学生学会读散文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揭示专题

1.音乐画面: 我相信,真的会有那么一天,我能听见树在说话——树像守护着大地、永不离岗的人,人像一棵走动的树。我们可以走向森林,和树谈心。这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散文集中的一段话。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金波爷爷的散文集《和树谈心》,让我们一起走进散文的世界,去欣赏那一花一木一世界„„

2、简介金波及作品。

二、检查阅读,归纳方法:

1、这阶段,老师布置同学们阅读了第一辑新年的贺卡,不知同学们看得怎样了?我来考考大家!

2、出示思考题:

3、在这本书中,你还看了哪些文章,哪一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流,你为什么对这篇文章印象深刻?你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

以“我读了

懂得

”的句式说一句话。

4、看来读书可以让你收获很多,那么你是怎样去读这些散文的呢?谁能介绍一下你读书的方法?

5、归纳出示学习方法:

27

诵读

查字典理解字词

感悟

标注读书感受

积累

好词佳句要积累

学后运用乐趣多

三、学习《心灵的阳光》

1、对照学习方法,自学文章。

思考:(1)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查词典;(2)这篇文章的文脉;(3)你觉得哪些词、句最有特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多读几遍,用笔划一划,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由阅读后交流:

1、

师生对读

2、

交流文脉

3、

谈感悟

4、

积累

你喜欢的片段,练习诵读(自由练读、指名读)

齐读最后一片段

过渡: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了,我们一起伴着音乐读好吗?师读开头和结尾,四组同学读四个片段好不好?

3、练习续写:

(1)读到此时,老师开始想,我开始学会什么呢?

我开始学会用目光拥抱可爱的孩子们,你们呢?

(2)我们来开火车练说:我开始学会„„(不准重复)

(3)伴着音乐:练写:你也能仿照着写一段从心底里流淌的文字吗?

交流:2~3个

(4)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从同学们刚才的交流中,老师读懂了你们的爱。( 回到 《和树谈心》的界面,我相信,„„我们能„„)

三、小结方法,鼓励读书。

1、到了现在,我发现同学们已经真正的把这篇散文读懂了,那现在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到底是怎么读散文的?(在学习方法界面补充出示:学后运用乐趣多)

思考一下我们用什么方式去读懂道理呢?

(对,可以通过讨论、 交流获得知识,集思广益。当你在家里或别的地方读书碰到问题时,也可以拿到学校和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28

(如果给我们一本新书,或者去学校图书室借一本书,我们能在上面圈圈画画吗?不能,要爱护书籍。那我们碰到好词好句又该怎么办呢?对,摘录,做读书笔记。真是好办法。)

有时我们还可以学习做做小报。

读一篇散文是这样,读一本散文书也是这样,读更多的课外书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理解文章,感悟世间真理。

四、拓展延伸

散文是一扇窗子,展现美好辽阔的视野。散文是一弯清流,洗涤疲惫尘垢的心灵。 优美的散文永远不会过时,它以其永久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希望大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读更多的散文

推荐:请同学们去读一读鲁迅的散文集和冰心的散文集。

同时,我们也去读更多的课外书。好吗?

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每天阅读一小时,心灵健康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29

上一篇:劳务中介协议范本最新下一篇:劳务输出个人典型材料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