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工作管理规定

2022-12-23

好的工作计划能为我们更好的完成工作拟定方向和实现路径,帮助我们实现更好的成长,在新的阶段,让我们一起来做好计划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划生育工作管理规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计划生育工作管理规定

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规定

滕善发[2012] 号

中共善南街道委员会 善南街道办事处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规定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2011年4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讲话精神,努力实现人口控制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山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组织领导

1、街道党委、办事处成立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全街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各社区党总支、居两委负责本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和落实,各总支书记、支部书记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全面负责计划生育日常管理和技

- 1

传、随访、信息采集“三位一体”工作法,做实做细。

三、进一步强化措施,继续深化居民自治

1、居级成立计划生育居民自治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或居主任任组长,协会会长、计生专职主任任副组长和协会秘书长,居民自治小组长和协会理事为成员,在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

2、要认真制定和修改计划生育居规民约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合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领导小组要结合实际,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召开居民大会或居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随时做好《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合同》、《晚婚晚育合同》、《二胎孕情管理合同》的补签工作。

3、各居每年要对居规民约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总结,通报育龄群众遵章守约情况,公决通过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合同兑现意见,并予以落实,各居干部要向全体居民汇报干部计划生育承诺书及包保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4、各居要按照“措施管用不违法”的原则,用足、用活居民自治的办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对不服从计划生育管理,特别是以超生、选择胎儿性别生育为目的的蓄意外逃人员,坚决追究违约责任。拒不履行违约责任的,可采取扣除集体分配、收回责任田、收回宅基地、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行之有效的办法,确保居级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到位。

四、计划统计

1、凡在善南街道辖区内长期居住或具有常住趋势(已连续居住1个月以上,且有常住趋势),有固定的居住场所和一定的生活来源的人口(包括户籍地不在本行政区的人口),均是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和服务的对象。

- 3

2、为了充分调动各居各单位抓好计划生育的积极性、主动性,2012年街道党委、办事处将集中服务活动的效果直接与年底考核奖惩挂钩,严格落实奖惩。对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中未妇检、未放环、未女扎、长期外出躲生户,落实居干部负责制。各居党支部书记、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对扫尾工作负总责。对49周岁以下的女扎人员,每年必须参加一次妇检活动,切实堵塞违法生育的漏洞。

七、孕情管理

孕情跟踪管理工作详见滕善发[2009]16号、[2009]33号文件。

八、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

根据滕发„2008‟28号文件和滕计育发„2009‟6号文件的规定,城市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日益重要和关键。省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善南街道党委、办事处于2009年3月30日下发了„2009‟21号文件,明确了各居委会计划生育属地管理的界线和管理责任,善南辖区内各单位自建的零星宿舍按照归居管理的原则,都已明确了管理责任。并做了具结,具结书保存在计生办统计科。各居各单位都要把流动人口纳入本居计划生育管理规划,与本居居民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出了计划生育问题同样追究责任。凡出现流动人口漏档漏管或不管的,出现1例,对所在居落实一票否决,取消一切评先树优资格;形成信访给街道计划生育工作造成工作被动的居支部书记停职整改,整改不力、效果不明显的,支部书记给予免职,其余三职责任人予以停职处理,党总支

- 5

案件,各居要及时上报,计生办行政执法队配合市计生局按征收程序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

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按政策规定的上限征收,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已经生效的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同时,还要依据计划生育居规民约的规定,追究违约责任,按规定收取违约金。

十三、优待奖励

1、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妇,免费享受国家规定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2、对自觉实行晚婚晚育的青年,由各居委会依据《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合同》给予每人50-100元的现金或实物奖励。

3、对新增双女户,除按规定办理2000元的养老保险外,仍可享受街道党委„2008‟15号文规定的待遇,奖金由街道财政负责支付。

4、对有生育能力,自愿放弃二孩生育指标,终生只要一个女孩的家庭,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后,除享受独生子女的奖励外,仍可享受街道党委„2008‟15号文规定的待遇(由街道财政承担)。

5、实行计划生育的一女户、双女户,免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款,免交部分由市和街道财政承担。

6、对符合奖励扶助政策人员,由计生办进行资格确认,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财政直接发给每人每年720元的奖励扶助金。

7、各居每产生1例双女户并落实女扎措施,奖励居四职责任人1000元,奖励所在的社区现金1000元,随时产生随时奖励,

- 7

被黄牌警告和重点管理的居,落实“一票否决”,取消内一切评先树优资格,支部书记、主任、会计、诫免一年,专职主任诫免一年,是党员的给予党纪处分;机关包居干部、计生办包居干部向党委写出书面检查。被重点管理的居,机关和计生办包居干部,一年内不予提拔。

连续两年被黄牌警告或重点管理的居,支部书记给予撤职处分,主任、会计按法律程序予以免职,计生专职主任给予解聘,包居机关干部两年内不予提拔。

5、在各级的考核、调研、稽查以及信访的查处中,凡查实一例当的计划外生育漏报的或孕情中断的,将随时纳入“重点管理”范围。

6、单项工作和阶段性工作实行点评、调度、通报、谈话、排名制。

单项工作是指孕情跟踪管理,追计划生育外逃户等。 阶段性工作:是指每年三次的集中服务活动,集中清理清查等。

7、各居各单位,要切实树立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省、市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模式,依然没有改变。并且,考核的内容更加精简,重点更加突出,程序更加简化,更加注重实效,以信访、无证告知的查实、各部门的比对信息为调查和考核的线索。各居各单位一定要树立报实数、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切实抓好合法生育率,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出生二孩性别比,节育措施落实,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居民自治手段的运用等重点考核指标,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模式,功夫用在平时,工作抓经常,更好的适应省、市365天都在考核的工作模式,做

- 9

第二篇:“厂计划生育管理暂行规定”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厂计划生育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我厂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根据《﹡﹡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计划生育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计划生育管理对象为本厂育龄职工(包括停薪留职、内退人员)。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接受单位所在地计划生育管理机构的服务和管理。

第三条厂办公室负责全厂的计划生育日常管理工作,建立育龄职工计划生育档案,并对各单位、各科室履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情况进行监督。各基层单位应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负责宣传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普及人口与计划生育科学知识,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目标,并及时与当地计划生育管理机构、社区居委会、职工配偶工作单位密切联系,全方位地了解职工及其配偶的计划生育情况。第四条计划生育工作列入各单位、科室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各单位、科室要加强对计

划生育工作的领导,掌握育龄职工计划生育情况,实行分类管理,督促落实可靠的避孕措施。

第五条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凡出现计划外生育的单位、科室,考核为不合格,三年内不得评为综合性先进;其主要负责人不能晋升职务;计划外生育的职工当年考核为不合格,三年内不能晋升职务、评优评先。

第六条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第七条国家实行计划生育证制度。凡要生育的夫妻,应将申请表送双方所在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送其户籍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核实后,报请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批准领取计划生育证。第八条已生育子女的育龄夫妻必须接受当地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指导,落实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并以长效避孕措施为主。

计划外怀孕的职工,应当在当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指导下落实补救措施。

第九条实行已婚育龄妇女环检、孕检制度。育龄女职工环、孕检每四个月一次具体时间按当地计划生育管理机构通知。

第十条停薪留职和内退育龄女职工在办理有关手续前,须进行当月环、孕检,确认无计划外怀孕,并与单位签订计划生育合同,方可办理相关手续。厂办公室应在15日内将女职工的节育措施落实情况及当月孕检情况等书面通知职工户籍地或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并索

要回执。

第十一条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49周岁以下的育龄女职工停薪留职期间每四个月应自行将依法取得的现居住地有效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或环孕检证明用挂号信寄厂办公室,或返回单位接受环、孕检。凡未按期寄回相关证明或返回单位接受环、孕检的职工,实行一票否决制,考核为不合格。

第十二条鼓励职工晚婚晚育。晚婚、晚育的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假期外,按政策规定增加婚假和产假,假期工资和奖金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第十三条职工接受节育手术的,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的证明,可按下列规定休假,假期工资、奖金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一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休假3日,7日内不安排重体力劳动;

二取宫内节育器的,休假1日;

三结扎输精管的,休假7日;

四结扎输卵管的,休假21日;

五已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育龄女职工,计划外怀孕不满3个月施行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的,休假25日;怀孕3个月以上施行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的,休假42日。

同时接受两种节育手术或者晚育的同时接受节育手术的,假期合并计算。

第十四条只生育1个子女,并已落实节育措施的夫妻,经双方共同申请及所在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送其户籍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核实,报请有关部门批准领取独生子女证。对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从其领证之日起至独生子女14周岁止,按政策规定每月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申请再生育的,从领取《再生一胎生育证》之日起停止享受奖励费,生育后退还已领取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第十五条违反《计划生育条例》规定计划外生育的职工,除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对其征收社会抚养费外,厂部将视违育情节给予适当的行政处分。已领取独生子女证并享受奖励费的,应退还已领取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第十六条不符合《计划生育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再生育或者重婚生育的,除按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外,还应当给予开除处分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其中女职工产假期间停发工资、奖金,不享受有关生育的福利待遇。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厂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厂部原管理办法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执行过程中如遇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以国家政策为准。

第三篇: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制度

一、计生工作职责与目标任务

1、计生服务所负责本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检查、督促、指导和管理。

2、搞好人口预测,制定并落实人口计划,及时上报月报表、年报表。

3、审批、发放一胎生育指标;按程序审核上报二胎或多胎生育指标;落实好当年有生育妇女的节育、避孕和生殖保健的服务工作;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4、加强人口管理,及时核实变更帐卡,帐卡册保持一致,夯实基础、从严治理,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新机制。

5、做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条例和计生知识宣传贯彻,大力推进依法治计工作,禁止计划外一孩、二孩及多孩生育,杜绝早婚、早孕和无证生育现象。

6、计生服务所负责人负责综合情况,协助领导决策、制定年度计划,组织落实、指导、督查、考评、记载等工作。

7、及时准确地完成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统计员负责检查核对帐卡、审报统计报表、指导计生业务工作、及时上报反馈本所计生工作情况的信息。

8、当年的计划生育率、环扎率、外流人口持验证率、计生知识“知晓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的要求标准,现孕、出生统计无误差。

二、奖惩办法

(一)惩罚办法

1、镇党委组织人员每月抽取几个村进行督查,每个村抽10%至15%的户进行督查。计生所对各村的计生督查无资料、无记录的,追究计生所负

责人的责任。

2、在平时的督查中,本村发现漏报1例计划外一胎生育的,扣除计生包点人员当月30元计生津贴,镇领导找谈话;发现漏报2例以上计划外一胎生育或发现1例计划外二胎以上生育的,扣除计生包点人员当月50元计生津贴,计生包点人员要做出书面检查。

3、帐卡变更不及时,统计报表、帐卡在限期内未上报,或发现漏报、错报现象,应登而漏登、错登的每次检查超出5例的,扣除计生包点人员20元计生津贴。

4、计生所如有延误和错报、漏报,影响本服务所计生成绩的,扣除统计员和计生所主任各50元计生津贴;在统计所需的各种表、簿、卡、册提供上(特殊情况除外)延误了时间,影响了本所正常工作,由计生所负责人负总责。

5、每季度开展一次计生账、卡、簿检查评比一次,被评为最差的一个要拿来与最好的一个进行横向对比,连续两次被评为最差的则限期整改,三次的镇领导找谈话。

6、在计生工作会议及突击活动中,凡迟到一次的扣除计生岗位津贴30元;迟到两次的,或旷工1次的,除扣除计生岗位津贴50元外,镇领导找谈话。无故不参加计生学习培训及工作会议,无会议记录和学习笔记,发现一次,按有关制度执行。

7、在上级计生检查中,由于计生所工作的失误,受到上级通报批评的,视情节轻重,扣除计生所负责人和分管领导100元计生津贴,并作出书面经验教训总结。

8、在市级以上检查中出现问题,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如被抽对的村年终检查受一票否决,则计生所包点人员年终考核降低一个等次,并扣发年终奖金,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则作自动离职处理,包点领导及包点干部负连带责任。

以上各项所扣除的津贴全部用于相关的奖励。

(二)奖励办法

1、在每季度开展的计生账、卡、簿检查评比中,被评为最好的,看错漏情况给予50―100的奖励。

2、对工作认真负责,圆满完成各项计生指标任务,年度受到县委表彰的分别奖励计生人员100元;受到全市表彰的奖励计生人员200元;受到自治区级以上表彰的奖励计生人员300元。

3、计生工作有创新,给镇党委争得荣誉受表彰的,如现场会在本镇召开的,县级的分别奖励计生人员50元,市级的分别奖励计生人员100元,区级以上的分别奖励计生人员150元。

4、市级以上检查中,如被抽对的村年终检查能够顺利通过,给予计生所包点人员1000元奖励,对包点领导及包点干部则另行奖励。

5、对工作认真负责,圆满完成各项计生指标任务,对包点各项计生工作完成较好的,则给予表彰奖励,年终评优优先考虑。

以上各项奖励从镇财政计生经费中给予解决。

三、相关制度会议制度

1、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中心内容:总结上年度工作,安排下年度任务,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交流工作经验。

2、计划生育联席会议每年不少于两次。会议中心内容:听取各村汇报计划生育指标和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检查计划生育工作方针、政策落实情况;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3、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例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中心内容:一是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学习有关文件、熟悉有关政策;二是总结上月工作、安排本月工作,进行政策和业务指导;三是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和帐、卡、册的填写及记录,讨论研究和处理存在问题。

4、设立会议记录本,将会议时间、内容、参加人员所解决问题等记录保存。

宣传工作制度

1、有宣传阵地、有宣传组织。以计生服务所为主,协调文化站、妇联、共青团等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活动。每年要组织一至二次大规模宣传教育活动。

2、宣传内容:以《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计划生育条例》等为经常性宣传教育内容,完成集中宣传任务和社会宣传任务。

3、充分利用广播、刊物、板报、知识竞赛和有关会议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4、宣传教育工作要设有全年计划,每次活动有记录和总结。

培训工作制度

1、对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不少于4次培训。

2、年初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内容、时间、对象和授课人。

3、培训内容: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计划生条例》、统计报表和相关的业务知识。

4、培训形式:每月计划生育例会为固定学习日;不定期邀请上级有关部门人员对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育龄妇女管理制度

1、按育龄妇女户口、孩次、避孕措施等分类建立育龄妇女卡,育龄妇女卡的年龄为20-49周岁。

2、各种帐簿、卡片和计划生育手册要认真填写、字迹清楚、不漏项,帐、卡、册内容和数字一致。

统计工作制度

1、建立计划生育情况报告单和月统计报表制度。各村每月2日前将月

统计报表报给统计员。

2、建立季统计报表制度。各点每年3月、6月、9月、12月的25日前将季度统计报表上报统计员。

3、建立年统计报表制度。各点每年6月、10月的15日前将年度统计报表上报统计员。

4、有关要求:各种报表、统计工作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数据准确无瞒报、漏报、错报现象,字迹清楚。

5、认真建立和保存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资料,每年初将计划生育报表归档立卷。

孕情检查制度

1、规范孕检工作,落实《孕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分析孕情,严把孕检关,最大限度减少意外妊娠,增进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

2、对上节育环妇女每年透环一次,对使用药具避孕的育龄妇女每年三月、九月进行两次孕情普查,对重点人要每月进行一次孕情检查。

3、每年5月份组织育龄妇女进行查体,将孕情检查、生殖健康检查、防癌普查并举,边普查边跟踪治疗,边宣传预防和治疗措施。

访视制度

(一)婚后访视

1、对结婚后未有生育指标的育龄妇女,要及时送避孕药具使用知识和避孕药具等。

2、对结婚后有生育指标的育龄妇女,要送孕期保健知识和优生知识等。

(二)产后视访

1、对产后的育龄妇女,要指导哺乳期如何避孕,上门送避孕药具等。

2、对产后的育龄妇女,指导如何自我保健、母乳喂养和优育等。

(三)术后访视

1、 对上节育环的,要登门指导上环后应注意事项,做好服务工作。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高等教育、专业论文、34XXX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制度等内容。

第四篇: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规定

男职工22岁,女职工20岁,婚假3天。 由科里报考勤时一并交到人事科;存根交办公室存档。婚 假 证 明

人事科:

科室:姓名:出生日期:年月日,根据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五章第四十六条规定,享受婚假3天,休假时间:月日至月日,休假期间工资照发。

主任签字:

二O年月日

婚 假 证 明 存 根

人事科:

科室:姓名:出生日期:年月日,根据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五章第四十六条规定,享受婚假3天,休假时间:月日至月日,休假期间工资照发。

二O年月日

注:交存根时,请附结婚证复印件

怎样办理上环、取环、流产?

向医保局申报

填写1张《企业职工生育保险申报表》,需带:1张一寸照片、结婚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待审批后方可实施上环、取环、流产,并享受一定的减免费用。休假

上环、取环证明

人事科:

科室:姓名:根据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五章第四十七条

(三)规定,享受休假2天,休假时间:月日至月日,休假期间工资照发。

科主任签字:

二O年月日

上环、取环证明存根

人事科:

科室:姓名:根据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五章第四十七条

(三)规定,享受休假2天,休假时间:月日至月日,休假期间工资照发。

科主任签字:

二O年月日

人 流 假 证 明

人事科:

科室:姓名:根据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五章第四十七条

(三)规定,享受人流假21天,休假时间:月日至月日,休假期间工资照发。

科主任签字:

二O年月日

人 流 假 证 明 存 根

人事科:

科室:姓名:根据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五章第四十七条

(三)规定,享受人流假21天,休假时间:月日至月日,休假期间工资照发。

科主任签字:

二O年月日

第五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9号)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已经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主任:张维庆

二○○三年十二月一日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新时期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应当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管理。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应当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保障流动人口依法享有生育权利,依法获得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普教育、计划生育技术和生殖保健服务,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各项权利。

第三条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服务机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协调指导下,会同公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建设、卫生、工商等有关部门,充分发挥村(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决策、综合管理,共同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四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明确各业务机构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中的职责。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应根据需要,设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专(兼)职工作人员。

第五条现居住地应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本地区经常性管理和服务范围,实行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

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是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重点,现居住地应为其提供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的宣传咨询和技术服务。

为男性和女性未婚流动人口提供相应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

第六条流动人口户籍地应依法落实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现居住地应当向流入人口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现居住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主动协调有关部门、社区,按照地方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在就业、就医、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

第七条流动人口户籍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的职责:

(一)为流出人口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以下简称《婚育证明》);

(二)对流动人口开展多种形式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三)指导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适时提供随访服务;

(四)根据本地实际,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与流出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签订计划生育合同;

(五)建立与现居住地的经常性联系协调制度,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工作;

(六)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解决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实际困难;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奖励、优惠政策;

(七)法律、法规及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的职责:

(一)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督促未办理《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口在规定期限内补办;

(二)建立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生育变动信息;

(三)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城市社区或村(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日常管理服务和统计评估考核;

(四)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各项制度,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出租屋管理、物业管理、市场管理和劳动用工等相关管理工作中;

(五)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优质的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服务,定期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检查,及时准确地出具《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以下简称《报告单》),将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的结婚、生育状况通报其户籍所在地;

(六)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企业、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七)支持、鼓励和指导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和用工单位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八)法律、法规及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已婚流动人口应当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在离开户籍地时办理《婚育证明》;在到达现居住地后主动交验《婚育证明》。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应定期寄回《报告单》。

第十条办理《婚育证明》应坚持便民原则,提供便捷服务。

户籍地应及时为流出人员办理《婚育证明》提供服务,逐步实行进村(社区)入户办证,切实提高办证率。

现居住地在查验《婚育证明》时,对未持有全国统一格式《婚育证明》的,应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补办。在限期补办期间,现居住地可为其办理临时《婚育证明》。

未办理《婚育证明》,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由现居住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办理《婚育证明》,并将办理情况通报其户籍地:

(一)经核实,婚姻、生育信息完整、准确的;

(二)在现居住地依法办理暂住登记或居民登记1年以上,并具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

(三)已采取绝育措施的。

现居住地为流动人口办理的《婚育证明》,在办证机关所在县(市、区)范围和规定期限内有效。

第十一条现居住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可委托取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指定的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为流动人口提供安全、有效、适宜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已婚育龄流动人口接受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费用,由现居住地人民政府财政负担;有用工单位的,由用工单位负担。

第十二条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的管理,实行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提倡采取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积极开展生殖保健和咨询服务活动,满足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需求。

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实行计划生育手术发生的手术并发症,由现居住地县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管理有关规定负责受理、鉴定和处理工作。

在现居住地实行计划生育手术发生的技术服务事故,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一)国家建立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负责省际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的交换;各省(区、市)建立本省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实行省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

(二)建立有效的双向交流和协调制度。现居住地与户籍地应通过信息交换平台以及其它方法提交、反馈有关信息,重点是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生殖保健服务、避孕节育措施、持证和缴纳社会抚养费等情况。信息交换应准确、有效,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三)现居住地与户籍地的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本辖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有关信息的收集、反馈及协调工作;

(四)纸质信息反馈应使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格式的《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育信息通报单》和《报告单》。

第十四条跨省流动人口夫妻拟生育第一个子女,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由现居住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按照现居住地有关规定办理生育服务证件:

(一)男方为现居住地的户籍人口,女方因婚姻事实迁入现居住地或所生子女可随父落户的;

(二)夫妻双方在现居住地共同居住1年以上,有稳定的职业和住所,且具有常住倾向的;

现居住地在为流动人口办理生育服务证件前,应向其户籍地了解有关情况,户籍地应在30日内予以情况反馈;办理生育服务证件后,现居住地应及时向其户籍地乡(镇)或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通报有关情况。

流动人口生育子女的户籍登记,按户籍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跨省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办理一孩生育服务证件,应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一)夫妻双方的《居民身份证》;

(二)夫妻双方的《结婚证》;

(三)《婚育证明》或户籍地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为其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

(四)夫妻双方要求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申请。

流动人口在办理计划生育有关证明时弄虚作假,导致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生育行为发生,由当事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流动人口本人或现居住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求户籍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出具婚育情况证明的,户籍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如实出具,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

第十七条流动人口申请再生育的,依照女方户籍地有关规定办理。户籍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依法审批,对符合生育规定的,不得拒绝和拖延。

第十八条户籍地与现居住地应当互相配合,按照国务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共同做好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不得因同一事实重复征收社会抚养费。

违法生育行为发现地不是其户籍所在地的,发现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在作出征收决定之前,应先向当事人户籍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协商确定征收事宜,并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对确定由现居住地征收的,户籍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协助提供当事人实际收入和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数额。

(二)对确定由户籍地征收的,现居住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协助征收。

(三)征收地不能一次性征收完毕的,可委托当事人户籍地或现居住地继续征收。

(四)执行征收或协助征收、受委托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应按照规定上缴国库,并及时向对方通报征收情况。

第十九条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制度,做好经常性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工作。

现居住地负责流动人口的出生统计,录入微机上报,并向户籍地反馈出生信息。

省、市、县三级的人口计划应包含流动人口的有关计划。

第二十条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考核评估制度。根据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和户 籍地与现居住地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对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办法。

现居住地重点考核评估对流入人口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技术服务落实情况、综合治理情况以及对流入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有关证件的验证情况和通过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提交信息的情况等。

户籍地重点考核评估对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情况、奖励措施落实情况以及为流出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办理相关证件情况和通过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向现居住地反馈信息情况等。

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省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评估。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省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评估,每年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和抽查等方式,考核评估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和户籍地管理与服务工作落实情况。

第二十一条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在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必需的经费投入,并按下列规定予以保障:

(一)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多种渠道加以解决;

(二)逐步实行国家、省(区、市)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经费和药具经费统一结算制度;

(三)在核定本地区计划生育工作经费时,应包含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和技术服务等经费,保证与户籍人口人均经费的同等投入水平。

第二十二条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制度和人民来信来访工作责任制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流动人口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第二十三条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无正当理由拒绝或违反当地有关规定拖延办理《婚育证明》或生育审批手续的;

(二)擅自增设流动人口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或搭车收费、乱收费的;

(三)户籍地在流动人口现居住地设立孕检站点的;

(四)无正当理由拒绝承认流动人口现居住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报告单》的;

(五)已获得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报告单》或信息交换平台反馈的避孕节育信息,仍要求其返回户籍地接受避孕节育情况检查的;

(六)出具虚假《报告单》的;

(七)违反本规定第十八条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规定第十八条规定的,由上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责令作出征收决定的行政机关变更或者撤销征收决定。

第二十五条本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上一篇: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下一篇:均衡创建先进个人材料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