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人作文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一个好人作文范文

《做一个好人不容易——好人楼伯余调查》

调查对象:楼伯余。

调查时间:2011年7月25日

调查目的:听说长兴有一位八旬老人,九年以来,他一直坚持不懈地为长兴文明做好事。终于,“感动湖州”, “骄傲浙江”,并成功当上“中国好人”。他就是好人——楼伯余。

调查内容:楼老伯是一位退休老人。九年以来,他一直向政府部门“挑刺”。他一共拍坏了三台照相机,拍了两万多张照片。仅2009年,一年之中,楼老伯向政府部门反映了289个问题。这些年来,他纪录问题笔记本,就有20本。

有一天,楼老伯发现一条街上的一个下水道井盖没了。他很是着急,因为一个井盖没了就意味着:可能会发生几场严重的车祸;也可能会导致,一个人掉进下水道而死亡、骨折。楼老伯赶紧跑去长兴县人民政府,向有关部门汇报了这个问题。楼老伯回到家,想了想还是放心不下。又跑到那个没有井盖井口旁,找来一些树枝,把它围了起来,还立了一块警示牌,提醒路人。

有一段时间,楼老伯发现小区里最近种是有一阵难闻的恶臭,他怀疑是小区附近的化工厂在搞鬼。于是,他在化工厂旁边的草窝里蹲守了三天三夜。终于,发现了一些名堂:原来,这个化工厂没有安装污水处理器,每当夜深人静的夜晚,就向小区里的池塘排放废水,害死鱼虾,才发出臭味。楼老伯马上举报的这家化工厂,不久化工厂就倒闭了。

调查感受:小人物却有大感动,这真是一座城市的可爱。一棵树、一条河、一条路„„在楼老伯看来,就像家中的一件物品,都要好好的照看。九年用坏了三辆自行车,两辆电瓶车,行程两万五千多公里;拍摄“灰色”照片两万五千一张;提出问题五千多个。数字只是一种表象,但却能让我们读出楼老伯的执着和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厚爱,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

一座城市的文明进程,离不开全体公民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扫门前之雪,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扫公共之雪,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希望每个公民不再满足与一位旁观者,而要一积极的行动关心、呵护我们的家园

实验小学409班胥传昊27号

第二篇:像雷锋一样做一个好人”

——2014

文章发布时间:2014-03-07 年雷锋纪念日主题班会

年一度的雷锋纪念日再一次拉开了帷幕。我院物流经贸市场班的同学们,为了响应号召于2014年3月5日班内组织召开了“像雷锋一样做一个好人”的主题班会。本次班会由班长郭桂男主持,各专业相应负责人言。

11级市场班班长顾佳琪首先发言,她讲述了近期展示“雷锋精神”的好人好事,像张海迪、欧阳海、朱伯茂芳,新世纪的郭明义以及现代的空巢老人守护者叶如陵等先进事迹。“当代雷锋”诠释了雷锋精神的传出了学雷锋活动的实践性,增强了时代感、吸引力。

五届学生会主席曹建达代表学生会全体成员进行发言。他讲述了我们身边的例子,他们寝室的杨思凡、韩帮助大家每天下楼打热水,以及承揽周三卫生检查工作的好人好事。这些例子足以激励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多做好人好事,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作风。

11级物流班班长崔博带领大家观看了《雷锋纪录片》,让新一届的学弟学妹们了解雷锋的历史,鼓励他们锋精神。

次班会圆满落下帷幕。雷锋同志的精神已经伴随我们走过了51个年头,新时期雷锋精神将赋予我们更加深义,我们永远与雷锋精神同行。

学团办公室

第三篇:做一个好人先从管理好一个家庭开始

《礼记.大学》里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胸怀天下的人,会从国家着手,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得从治理自己的家庭着手,先管好家庭。要管好家庭,记得从自身做起,就得有好的家风家训从而修身立德,教育后人,影响后人。从古到今好的家风家训一直都被人们所推崇。管好家庭,就要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弘扬好的家风家训,要遵循家庭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在一个家庭里每一个成员都要遵循规则,都要履行自己责任和义务,扶老携幼、相互关爱、美好传统代代相传,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家风家训里约束,真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道德和谐 决定着社会的和谐,家风连着党风,私德连着公德,良好的家风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基础,总书记在全国 组织部长会议上把“家庭美德标准”纳入干部道德考察的范围,强调党员干部要努力做到“立身忘做人之本”体现了党中央对对家庭美德家风家训的高度重视。管好家庭最重要的是要好的家风家训,不光自己做表率,还要严格约束亲属的一言一行,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官本位”社会,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党员干部一旦拥有权利,必然面临人情和法纪的双重考验。只有做到法纪大于人情,才会闯过这道关,否则就会栽跟头。纵观已查处的各种贪腐案件,很多党员干部就是因为受到亲属的连累锒铛入狱,这些都说明党员干部在管束自己亲属时出现严重的失误。无数事实表明,每一个清官的身后,都有一群同情搭理的亲属,而每一个贪官污吏的身后,通常都有至少一个同流合污的亲属。党员干部家庭一旦出现狐假虎威、以权谋私。问题虽然在那些人身上,但根子仍然在党员干部身上,家风的好坏直接反映出党员干部的生活取向,家风其实就是党员干部生活作风的延伸。

历经百年洗礼、淬炼过后的家风不会埋没在喧嚣浮躁的社会风气中,陕西省近年在文明家庭建设、道德模范培育,引起了全国各地人的关注。陕西历史博物馆凝聚的中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枣园革命旧址记载的中国共产党人严于律己、严格要求子女的家训故事,在西安事变纪念馆缅怀张学良和杨虎城家风家训,延安市曹凯家风纪念馆弘扬精神文明的事迹。家风家训凝聚着先人对后辈的大爱,蕴藏着中华优秀文化的血脉。家训,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错的,国家有国法,学校有校纪,家里有家规,假如被我们都忽略了,那社会岂不就乱套了吗?“百事孝为先”“孝敬无底线”“言必行,行必果”“做人要诚实”、我要牢牢地谨记,它们就是我的家风家训。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春雨,家训是泥土,孩子是幼苗,只有在家风家训的辅助下,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能让我们的后人茁壮成长,家风家训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就构成了这个家的家风家训。顾名思义,家风家训就是一个家庭传承的风气、风格、风尚。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良好的家风、家教、家训是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的,有不好的地方要及时改正,好的、值得提倡的地方一定要一直发扬发展下去。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我们常会听到旁边的人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优良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家风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受这些不良的家风的影响,才会导致影响到了他们的人格,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错误的一步。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习惯;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国一体,家是国的基础,有国才有家。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好则政风清。良好的家风犹如不熄的火种,延续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谱系,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这种力量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我希望我能好好遵循继承优良的家风家训,并且把好的的家风家训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并且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充满正能量!

第四篇:你无法判断别人是好人坏人但你自己可以做一个好人

11月20日下午,34岁的上海男人潘跃昀在开车赴朋友婚宴的路上,碰到遭土方车碾轧的一个4岁小女孩。

一名在现场的市民回忆,肇事的土方车司机已经吓得“没了方向”,他把小女孩从车底抱出来,站在路边想拦下一辆过往的车辆。“赶快上我的车!”潘跃昀说,他扭身打开车门,让司机抱着还在不断淌血的小女孩,坐进了自己车的后座,然后朝最近的医院开去。

这个两年前刚刚当上父亲的男人并不知道,这段救人的路程会让自己奔波近20公里,耗费4个小时。有人问他怕不怕被赖上,他说,你没有办法判断别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但你自己可以做一个好人。

如果装作没看见良心过不去

随着晚高峰临近,最后的一小段路车变多了,潘跃昀只好减速。他把车拐上非机动车道,摇下车窗,一边拍车门,一边对骑自行车的人们大喊:“帮忙让一下,车上有人要送医院!”令他感动的是,路人纷纷让了路。从车祸现场到医院的5公里路程,他只用了10分钟。

可是,在对伤口进行简单处理后,医生告诉他们,这里处理不了孩子的伤势,建议转院到设有小儿骨科的新华医院。

当把小女孩抬上开往新华医院的救护车时,路人问潘跃昀:“这是你家小孩吗?”“不是,”潘跃昀说,“路过看到车祸,就把她送来了。”

他觉得,当时自己的车已经停在小女孩旁边,如果装作没看见,良心上过不去,甚至回家后都没办法面对自己的孩子:“我以后要怎么教育他做一个好人呢?”

毫不犹豫付了检查费

尽管第十人民医院的医生承诺送小女孩转院,可潘跃昀没有离开。当时,土方车司机吓得腿都软了,所有证件和钱包都落在了车上。潘跃昀觉得,只有自己跟着,才能帮上小女孩。

这段12公里的路程用了20分钟。在新华医院门口,潘跃昀付了90元的救护车车费,然后和土方车司机一起把小女孩抬进去。

在这里,潘跃昀又一次被当做小女孩的亲属。他否认了,把之前的事情大概讲了一遍。

可能出于感动,值班医生领着他们跑完了整个手续流程,还请排队的其他病人稍微等等。零零碎碎一千多元的检查费用,潘跃昀毫不犹豫地付了。办住院手续需要6000元押金,他又拿出银行卡。

“你不担心这些钱没有人补给你吗?”事后有人问潘跃昀。“没人补就没人补吧,不可能因为吝啬这点钱让她得不到治疗。”他说。

潘跃昀是上海一家广告印刷公司的合伙人。他说,自己并不富有,况且,“人做什么是由道德观,而不是经济地位决定的。”

奔波近20公里,耗费4个小时。晚上7点,潘跃昀跑完了全部的住院手续。此时,肇事司机被警方带回去做笔录,土方车公司的负责人也赶到了医院。他们在第一时间结清了潘跃昀垫付的全部款项。

按照潘跃昀的观察,司机和公司负责人都挺老实的。他终于放心地离开了医院。

11月21日下午,潘跃昀再次赶到新华医院,给小女孩带去一束鲜花和3000元钱。

潘跃昀的故事在媒体上不断传播。有人评论说,那么多冷漠的故事发生后,我们太需要这样一个故事,来温暖冰冷的人心。

潘跃昀也曾听说过搀扶别人反被污蔑肇事的事。“你没有办法判断别人是好人坏人,但你自己可以做一个好人。”他说,“退一步说,也许你会被赖上,但也许你还会有别的收获呢。”这些“收获”,更多是一种“强大的、安宁平和的感觉”

我看见 我不忍我相助我心安

我被潘跃昀的行动深深感动了。尤其是这个细节:他开着车,“总觉得后座上那个喃喃喊痛的小女孩,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潘跃昀点亮的一烛,照亮了冷漠世态。“冷漠世态”一词,并非虚拟,亦无夸张。许许多多的事件,让我们深感天地反常、世道反常、人心反常。世道人心,甚至从“冷漠”上升至“疯狂”,比如屡屡发生灭门案,有的甚至是亲人灭杀亲人。就在最近,在11月26日晚,西安市未央区广大门村发生了一起灭门凶杀案——因家庭纠纷,男主人马力杀害4名亲属。死者一,马力之岳母;死者二,马力之妻;死者三,马力之妻弟;死者四,马力之儿子。这种极端的家庭暴力犯罪,让人惊悚,让人恐惧。我们不仅要问:这人,究竟是怎么了?谁会指望这个同为父亲的马力,能像潘跃昀一样救助他人?

还好,在今天,在我们身边,还有潘跃昀!佛山小悦悦事件发生后,面对18个视而不见、见死不救的路人,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予以批判和谴责。但是,我们批判道德滑坡,并不是指全部国人都是道德滑坡。那第19个以拾荒为业的阿姨道德就没有滑坡,今天所说的潘跃昀道德更没有滑坡,而且他们都是那么高尚、那么纯粹、那么感人!并非“富一代”亦非“富二代”的潘跃昀说得好:“人做什么是由道德观,而不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

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有人性的人,都应该是有恻隐之心的,都应该有不忍之心。在孟子看来,人的善心中,至为重要的是“恻隐之心”,也就是“不忍”之心。潘跃昀看到小女孩右脚被几吨重的土方车直接碾过后“只剩下了一些血肉模糊的骨头碴子”,他忍不住“掉了好几次眼泪”,这就是不忍;潘跃昀曾说,“如果不救我一生不安”,这就是不忍。“不忍”通常都是对非亲非故的他人而言的,这就是人间情怀——大德至善,大爱无疆。

在哲学家眼里,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所以,爱别人等于爱自己。平常我们会说: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关爱别人是一种品质。作家慕容雪村说:中国不是一个没有底线的国家,这国家“以你我为底线”。那么,“不忍”就是你我的底线;当别人遭遇不幸,我看见,我不忍,我相助,我心安。

闻知惨剧的人们,一下子懵了:是什么,让人变得如此冷漠?

谁给冷漠的旁观,找个理由?失守的良心道德?社会风气的堕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倾斜?法制的不健全?……言之者凿凿,听之者诺诺。似乎人人知病,却难寻症结。

残酷

人,为何对人如此冷漠

路人的冷漠足以杀人。糟糕的是,眼睁睁看着血泊中2岁女孩挥动的小手,十多个路人默默地飘然而过。

在ming间、网络,我们看到了铺天盖地的愤怒、谴责、追问与反思。人们搬出了一大堆的理由,来解读小悦悦悲剧后触目惊心的冷漠:“社会风气不好”、“怕被家属讹上”、“怕莫名其妙担责任”……也有专业人士直指,事情的根源在于公平正义没有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与力量,在于南京彭宇案的负面影响,在于没有像一些国家那样设定“见死不救”罪……

但这些,似乎始终无法解开人们心中沉重的结:人怎么可以如此冷漠!“路人”们都怎么了?

“在都市社会的复杂条件下,作为人之为人的基本的本能、人的基本的感情,被严重扭曲了,而社会救助系统被削弱甚至正遭到毁坏”,学者郭巍青直言不讳,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社会怎么可以发生这种情感和本能被扭曲的事?

褒扬良善的同时,惩恶寻因之辩仍在持续。一个现实是,中国现行法律,并无规定路人要施救的义务。冷漠的旁观,是个道德问题。

面对小悦悦事件中的冷漠旁观,南京彭宇案很自然被翻出来,似乎正是这个被打翻的“潘多拉盒子”,成了一连串“集体旁观”事件的原罪。似乎,自我保护过度,成了许多人不愿见人危难而施救的“保护罩”。

在谈方看来,“小悦悦”事件和过去老人摔倒没人扶或被冤枉并不一样,“不存在被冤枉的问题,冷血到了极点”。这暴露了社会一定人群已经不仅是冷漠,而是麻木了。

:一个人不扶,是道德败坏;一群人不扶,是社会的悲哀。

然而,在谴责“见死不救”的18个路人的同时,不少人开始自我审视:若自己在现场会救人吗?每个人都应该这样自问,也是所有人不能回避的问题:选择冷漠还是选择救助?

期待

德,何时变教化为习惯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遇到类似“小悦悦”事件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帮手、打电话报警或叫急救。

彭宇案之后,在一连串旁观事件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处处开放的良善之花:在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面对女童坠楼危急时刻伸手一接;在沈阳,七旬夫妇面对街头井盖被汽车轧碎而竖起警示牌;在佛山,拾荒阿姨作为第19位路人抱起女童;在匆匆街头,依然有人会给乞讨者钱物,有人会扶起摔倒的老人……他们接的、竖的、抱的、给的、扶的,首先都是自己的良心。

谈方认为,挽救道德水准已经成为现在社会面临最紧迫的问题,应借“小悦悦”这一标志性事件之机,立法惩罚见死不救的行为,奖励勇施援手的人,比如让那位阿姨老了后能安享晚年,相信比政策更有效。

呵呵,这一声苦笑优,为之奈何?明明就知道这件事已经发生无可挽回,却好像成了许多人心中挥之不去阴影!!没有人会白白的对一个毫不认识的人发出同情和理解正如老子中的:老死不相往来一样。如果这件事没有曝露出来的话我想很多人依旧会沉浸在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幻想中不原觉醒。是的,每一个国家的制度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但是,退一万步来想想,7分钟内救与不救的比利是17:1,这个惊人乃至达到了恐怖的地步。换言之,如果在整个中。“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国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五篇:寂寞的时候你会想起我 因为我是一个好人

什么样的人才是好人啊!每个人到底不会认为自己是坏人吧!呵呵~~可是就是好人了吗!我以前觉得自己就是好人,不过也只是自己认为罢了!很少的人会认为我是一个好人吧?是不是很悲哀啊!

昨天和几个朋友出去喝酒,讨论起这个问题,经过分析,结论是如果一个人经常不联系你,偶尔会和你很亲昵,只能说明他心里很寂莫,想起你了,因为你在它心里是一个好人,跟好人出去不会有戒心,因为你太了解他了,所以不会有那么多的后顾之忧,这就是一个好人的下场,只有寂莫的时候会想起你,让我想起了臧天朔的《朋友》,当你寂莫时请想起我,当你开心的时候请离开我。好伟大的胸怀,只可惜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不是圣人。这种胸怀还是留给别人吧,好人不是招之既来,挥之既去,从古到今,从神话到现实,好人从来没有一个有过好下场。但大家都在追求身边的朋友都是好人,因为好人好欺负。因为好人会忍辱负重、会任劳任怨、会是朋友调侃的对象、会是你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人、会是你烦恼时想述说的那个人,因为他们善良,朴实,这就是一个好人的下场,总归还是一句话,寂莫的时候你会想起我,因为我是一个好人,这个好人有人愿意当吗。

我是一介庶民,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就象山坡、路

边的一株小草,被阳光雨露滋润而不自鸣得意,被暴风寒霜吹打也不叫苦连天。我不能绿满大地,也不影响行人走路。生在世上不为很多人知,消失了也不引起人们注意。生在大自然,长在大自然,一切顺其自然,自生自灭。觉得做一个普通人挺好。但绝不做一个好人。

上一篇:有关事故案例范文下一篇:员工手册公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