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学院本科毕业实习论文

2022-04-22

摘要: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HIT-NPSS)对现行教育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与改革,提出理论课程与工业实践相结合的“逐步工业化教育模式”并介绍应用成果。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航天学院本科毕业实习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航天学院本科毕业实习论文 篇1:

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本土化实践与思考

摘 要 产教融合式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在中法合作办学的多年本土化实践中,形成了全员化、全过程、全覆盖的“三全”式产教融合,本硕贯通下的通专兼备式专业硕士培养特点,为專业学位精英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关键词 法国工程师 产教融合 本土化实践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型学位研究生所占比例在发达国家可以达到70%,甚至是80%。 [1]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也日益受到重视,2016年数据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已占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47.4%。[2]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诸多高校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产教融合对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提升具有关键作用,受到广泛重视。[3-5]法国工程师培养是完善、系统的产教融合式培养,能否通过中法合作办学的本土化实践,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模式?

1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

法国工程师学校历史悠久,但办学规模小,学生人数一般在300到4000人,但资源优势突出,师资配备强大,综合性大学师生比通常1:14左右,而工程师学校的师生比则在1:3到1:7之间。据统计,综合性大学一名三年级的理科生,所花费的年均经费为8424欧元,而一般工程师学校,这个数字为12830欧元,而顶级工程师学校,如巴黎综合理工,则高达34905欧元。[6]强大的师资、充足的培养经费来集中培养小规模数的优秀学生,因此,教师能够为学生精心授课,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工程师学校坚持小班教学,兼顾学生创新能力和领导潜能的开发,在高资源、小规模的配置下实现个性化培养模式。

工程师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局限于为某个职业、某个领域培养专业人才,而是要培养高层次的管理者、行业领袖。广阔的视野和思维高度,宏观、整体地看待问题,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抓住关键问题,进行综合决策,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正是精英培养过程中所必须正视的能力,这种能力已经超越技术范畴,因此,越是顶级的工程师学校,越是追求通才教育,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的通用型人才。如巴黎综合理工学校预科阶段以及工程师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都以基础课程学习为主,涉及广、强度大、包括数学、物理、化学、机械、信息、电子、材料等多门学科,然后按照数学和物理化学两个大类来进行教学,一个大类相当于我们的一个系,由一位资深预科教师领衔组建一个教学团队,统一部署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根据各课程的教学内容衔接安排整体推进。基础课程教学强调各课程知识点的相互衔接和融会贯通,并通过机械、信息等学科来学习理解数学、物理等课程的实际应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抽象思维能力强、工作态度实用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环境适应性强,是法国工程师培养的四大能力标杆。如果说前两个优势得益于 “通才”教育,那么后两个优势则更多地形成于工程师学校系统的产教融合的能力培养,即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等。系统的产教融合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性课程、项目课程、实习等环节得到全面落实。如项目课程,通常由学生自由组合,3-6人一组,与教师团队沟通讨论,确定项目指导老师,由学生完成选题以及论证,争取经费支持,项目规划、项目落实,项目执行过程中,涉及到与客户的沟通联系,分析客户的需求,形成需求报告,评价项目的商业风险,设计项目方案以及管理模式等等,最后,项目答辩并交付使用。实习是必修环节,包括工人实习,时间为1-2个月,目的是了解最基层的情况;主动实践型的短实习,一般3-4个月,主要是观察型的,加强对企业情况的了解;工程师实习,半年以上的长实习,基本接近于未来的工作。并且工程师学校在制度上对学生出去实习具有强大的保障和鼓励措施。

具备四大标杆能力的工程师学校毕业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甚至不同的行业中,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因此也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通过工程师学校强大的校友文化网络的集成和强化,逐渐形成了工程师学校产教融合的循环生态。

2 中法合作办学的本土化实践

我国与法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重点集中在法国大学校精英教育体系,特别是法国工程师培养体系。2005年,法国中央理工学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成立了首个中法工程师学院,截止到2017年,中法合作办学机构已经达到12个(见图1所示)。其中工程师学院7个,专业覆盖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能源动力工程、航空航天、材料科学、核工程等主流工科领域,也是法国的强势工科领域。

在近15年的中法合作办学的发展中,尤其是中法合作的工程师学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国际通用工程师的认证体系,为我国培养了近2000名国际通用工程师,也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注入了活力。中法工程师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引进法国工程师教育的优质资源,引进法国工程师培养的先进理念,但是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二级学院,与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大学不同,必须在我国教育国情的大背景下,在母体高校的大框架下,让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生存和发展,因此经历着不断的碰撞、磨合、冲突、调和等过程,逐渐形成了中法融合的工程师培养模式,它不同于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也不同于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法国工程师培养执行2+3贯通培养模式,前两年为预科教学,后三年为工程师培养环节,获得工程师职衔的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远高于普通大学的工科硕士毕业生。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是经历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6.5-7年的培养,前1.5年是基础课程教学,然后进入专业基础和专业学习,完成本科毕设后,进入更加专业化的硕士阶段培养,由于多年以来的学术氛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偏向于工程学术硕士。

中法合作办学的本土化实践中,中法工程师学院借鉴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结合母体高校的优势和特点,在本科+硕士的6.5-7年的学制内,进行了各种不同的尝试。前三年均为法语强化学习和预科学习阶段,各工程师学院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差异在工程师学习阶段,各中法工程师学院根据母体高校的优势和特点,体现出了各个工程师学院的不同特色。但总体来讲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仅按照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ommission des Titres d’Ing€閚ieur 简称CTI)要求的1800学时+实习及实习报告,学生可以在法国或者中国完成,获得法国工程师职衔证书,相对学制较短,一般为2-3年。第二类是融合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和中国教育部工程硕士的要求,即1800学时+实习及实习报告+硕士论文,学生可以在中国完成,也可以在中国与法国有机安排完成学业,学生同时获得母体学校硕士学位和法国工程师职衔证书,学制一般需要3.5-4年。

3 中法合作办学培养工程人才的实践创新

上述第一类中法工程师学院实践了法国工程师培养的本土化完成情况,而第二类则是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领域开展了诸多创新实践。

3.1 产教融合“三全”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法国工程师教育对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极致的追求,也是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实地认证过程中考察的关键之一,因此,中法工程师学院都会高度关注校企合作,开发实践性课程和实习环节,把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做到真正的“三全”:全员化、全过程、全覆盖。

(1)全员化。中法工程师学院学生一般都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课程的开展与落实、实习(全职在岗)的目的、形式、时长、实习考核等要求,形成明确的教学环节,写进每个学生的培养方案中,由学院统一组织开展,确保每一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规范到位,实现全员化。

(2)全过程。在中法工程师学院,从本科一二年级,通过企业专家的前沿讲座、企业的实地参观,本科三年级引入适量校企合作课程,三年级结束进入认知实习,完成前半程的培养。本科四年级开始,进入工程师阶段,通过大量的校企合作课程研究性实习,一直到最后半年的顶岗性工程师实习,完成全过程的培养,产教融合的培养理念贯穿整个培养过程。

(3)全覆盖。在中法工程师学院,实践教学不是涉及几个学分,而是整个培养方案的重要部分,覆盖了所有的教学形式。包括企业专家的前沿讲座、校企合作的讲授型课程、企业实地授课的课程、项目式课程、竞赛型课程等等。如巴黎高科学院每学期都会开设数门实践性课程,企业专家授课时数占到所有课时的近30%。企业实习是每一个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培养特色,一般都会设置三个不同层次的企业实习,进入工程师阶段的暑假进行认知实习、结合本科毕业设计进行研究实习,步入职场前进行工程师实习,嵌入到培养方案中,是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必修环节。在高校和企业双导师指导下的校企联合硕士研究课题也颇受学生欢迎。产教融合在中法工程师学院做到了课程、项目、实习、毕设和硕士论文的全覆盖。

3.2 本硕贯通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实践

中法工程师学院在融合法国工程师培养和中国教育国情的本土化实践中,事实上是完成了本硕贯通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先行先试”,6.5-7年的培养周期,探索多种可能性。增加数理基础课程的比重,改革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学位学生的科研素养。

(1)大平台数理基础课程,提供跨学科教学模板。教育专家们普遍认为,跨学科教学是提升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在跨学科教学中,不同基础学科的知识点能够贯穿讲授,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会贯通,理解各学科的基本原理,从而拓宽思维,养成多角度思维的习惯,因此对培养跨学科能力和创造性方面具有显著意义。但如何有效地落实跨学科教学,却是问题的关键。这些年推行的工科平台是一种有效尝试,工科平台学生不分专业,在工科平台接受统一的数理基础课程训练,一般为1.5年。从培养方案入手,把数理基础课程模块化,进行模块化教学,可是,教授数理基础课程的师资基本不变,教学方法基本不变,要实现真正跨学科教学的预期也会变得困难。

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法国预科教学要求的宽口径、大平台教学一致,除了英语、体育、思想政治类课程外,其他所有课程归入两个大的教学组:数学计算机组和物理化学组;由一位资深预科教师领衔一个教学团队,执教所在教学组的所有课程。组内讨论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分布、知识点衔接、以及设计跨学科实践课程,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反馈,统一部署教学进度,整体推进。同时,数学计算机组和物理化学组的教学进度彼此衔接,针对重要知识点,两个大的教学组间会进行数次教学讨论,把该知识点在不同学科中的体现形式统一考虑,设计到跨学科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在跨学科设计的实验教学中,体会现象与本质,再结合数学工具,来解决各种体现形式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跨学科的有机统一状态。

(2)通专兼备,探索精英工程人才的养成之路。如前所述,第二类工程师在通才培养的基础上,对其学术研究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巴黎高科学院的学业强度:在这6年半的时间里,完成了超过120学分的数理基础课程、完成超过80场的口试、完成了至少半年的国外交流和学习、完成了累计至少8个月的全职企业实习,同时,完成交大其他学生一样要求的硕士论文。这是在法国工程师通才培养的基础上,增加了科学研究的要求,研究课题可以来源于企业实习,或者独立于实习内容,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通专兼备的培养模式,与法国等顶尖的工程师学校近年来创导的的精英工程人才的培养理念相一致。

4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法国工程师培养是法国引以为傲的精英教育,得到法国社会的深刻认同,具备生源优势和资源优势。但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来到中国,在多个不同母体高校中开展本土化實践,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很深的启发。

在法国工程师培养的本土化实践中,本硕贯通连贯地设计培养方案,从夯实数理基础,拓宽视野的通才培养,到产教融合的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层层递进,为我国专业学位精英人才培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毕业生具有强大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多语言跨文化交际能力,综合素质高,是受到企业高度认可的精英工程人才。但是培养过程中,高强度的数理基础课程、1800个学时的工程师阶段课程、8个月以上的全职企业实习、硕士论文,学生课业压力非常大,即便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生源质量,巴黎高科学院首届学生依然有高达29%的分流(淘汰)率。因此,通专兼备的培养模式只适用于精英教育,生源选择和规模控制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比之下,借鉴法国工程师培养中通才教育和实用性培养的理念,大课时的数理基础课程,结合工程师阶段大量的实践性课程、多段式的企业实习,注重多语言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和实用的工作能力,不再强调硕士论文,而是以高质量的实习报告来完成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毕业学生同样受到企业的欢迎,而对生源选拔和学生规模都可以放宽要求,培养较大规模的国际通用型工程人才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十三五”教育规划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沪举行[EB/OL].[2014-12-6]http://shzw.eastday.com/shzw/G/20141206/u1ai140749.html

[2] 中国教育概况—2016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EB/OL].[2017-11-22] http://www.gov.cn/guoqing/2017-11/22/content_5241529.htm

[3] 蔡小春.全日制专业硕士产教融合课程教学路径的案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2):161-166.

[4] 汪全报,卜春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教融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3):24-29.

[5] 邵全卯,熊杰,吕华.新昌实践模式: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之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2):1-5.

[6] ZUBER S.Evolution de la concentration de la depense publique en education en France:1900-2000[J].Education et formation,2004(70):97-106.

作者:章丽辉 赵加强

航天学院本科毕业实习论文 篇2:

软件工程专业逐步工业化教育模式的探索

摘要: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HIT-NPSS)对现行教育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与改革,提出理论课程与工业实践相结合的“逐步工业化教育模式”并介绍应用成果。

关键词:工业化教育;软件工程教育;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工业化教育模式

0、引言

为满足21世纪国家工业化发展需求,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鼓励各大高校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针对国家新的发展战略,结合“国际化,工业化,高质量,高速度”办学理念,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HIT-NPSS)提出了一套软件工程专业逐步工业化的教学改革模式。

在过去的10年中,HIT-NPSS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结合IT企业实际需求和反馈,借鉴欧美国家的教育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一套面向工业化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这种新的培养模式成功缩小了毕业生能力与企业期望之间的差距,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功案例之一。

1、工业化课程体系模型

HIT-NPSS本科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注重学生课堂知识的获取,还以培养学生工业化技能(包括动手能力、交流和表达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等)为基本目标。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在当今的工业化环境下,能否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才是衡量学生素质的首要标准。为此,HIT-NPSS本着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宗旨,基于IT企业人才需求,充分吸纳优秀的IT企业文化,立足学院的国际化办学环境,提出了一套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与工业实践紧密结合的面向工业化的本科生课程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

该课程体系模型的核心包括3大知识领域: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以及IT策略与管理;4大应用领域: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服务科学与企业信息化、多媒体与信息处理以及嵌入式系统与软件。

2、逐步工业化的教学方法

HIT-NPSS的本科课程共分为4个学年、8个学期。学生前3个学年在校内学习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第4学年到IT公司进行工业实习,不同学年的课程具有不同的针对性。

2.1 理论课程设置

第1学年以基础课程为主,包括基础理论类课程、专业基础知识类课程以及基本编程技术类课程。为了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还增设了C++程序设计以及程序设计实践2门课程。特别是,HIT-NPSS本科生第1学年还开设了IT职业道德、交流技巧以及IT企业管理3门管理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等职业素养。基于以上课程设置,学生在完成第1学年的学习任务后,能够扎实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提高交流和表达能力。

第2学年以计算机软件系统类课程为重点。通过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理论基础;通过软件工程课程帮助学生加深对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理解;通过面向对象技术与UML、Java编程技术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等课程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和实践技能。此外,为了增强学生对现实IT工业领域的了解,该学年还开设市场营销学、合同法以及财务管理3门管理类课程,这也是HIT-NPSS课程体系的特别之处。

第3学年是学生在校内学习的最后一年,完成第3学年的课程学习后,所有学生将到IT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工业实习。第3学年的课程主要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开设的课程包括编译原理、多核程序设计、面向服务的计算技术、用户界面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以及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等。由于软件工程领域覆盖面较广,按照个性化的教育理念,HIT-NPSS软件工程本科专业下设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服务科学与企业信息化、多媒体与信息处理以及嵌入式系统与软件4个专业方向,各方向按照培养学生相关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本学年还开设了软件开发过程管理、项目管理、商务谈判及知识产权法4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第4年的工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逐步工业化实践环节

为逐步实现工业化教育目标,HIT-NPSS在每学年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分别设置了以下实践内容:

(1)大学生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为原则,在第l学期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以项目组形式自主完成软件研发课题。对于课题的选择,学院并没有统一规定,学生可以按照各自兴趣选题并分组。为了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创新研究,学院将为各组安排一名指导教师,对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创新项目,在第1学年结束前学院将对各组的创新项目进行评审,对前10名予以奖励。经过几年的实践,大学生创新项目已经成为HIT-NPSS一大文化特色。

(2)短期企业实训。企业实训是HIT-NPSS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第2学年的第2学期,学生将被分配到指定的企业基地进行为期4周的学习和训练。整个实训过程以实际项目开发为主导,中间穿插工具类、职业规划类等培训课程,学生在IT企业环境中参与企业项目开发,体验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及交付使用的软件开发全过程。短期企业实训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企业实际项目、发现自身兴趣和不足的良好机会。

(3)软件工程实践。软件工程实践在第3学年的第2学期进行,是逐步工业化教育的第3步,要求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在2周时间内完成一个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短期企业实训相比,软件工程实践过程中学生要独立完成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通过软件工程实践,学生的编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一般平台应用能力、流行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这也为第4学年的工业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2.3 企业实习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第4学年将在IT企业实习中,完成具有一定技术难度和较大工作量的技术方案设计和软件开发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撰写)本科毕业论文。通过工业实习,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自学能力都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完成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软件产业人才的逐步转变。

(1)双导师机制。HIT-NPSS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在IT企业进行至少一年的工业实习。为了保证课堂学习向工业实践的平稳过渡,学院不仅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实习基地,还要帮助学生确定指导教师。为此,HIT-NPSS提出了双导师机制,即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各选择一名指导教师,校外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软件项目开发,校内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撰写。HIT-NPSS要求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要基于其工业实习期间直接参与的软件工程项目,双导师机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填补不同领域的知识空白,还能够有效建立起大学和IT企业的沟通桥梁,保证学生工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

(2)实习监管方法。在双导师机制的基础上,HIT-NPSS通过开题检查、中期检查以及结题验收对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进行监管。在工业实习的前3个月内,学生必须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论文开题报告,即确定论文题目、主要内容以及关键技术等。在工业实习3个月后,学院将到实习基地对学生的选题情况进行检查,争取尽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中期检查将在选题后的3个月内进行,检查过程与开题检查相似,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展是否符合开题报告中的日程安排,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的问题与困难。此外,中期检查也是学院与实习企业交流学生实习表现、调整未来实习派遣计划的重要手段。结题验收是学生工业实习结束前的最后一次检查,一般在实习基地进行,在学生展示自己的工作内容后,由企业顾问和校方专家共同评估其实习情况。

截至2013年,HIT-NPSS已有2937名学生在200家IT企业完成了工业实习。

2.4 校企合作模式

为充分发挥企业在工业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HIT-NPSS采用多种模式加强校企合作。主要合作模式包括以下几种:

(1)校企合作高峰会。校企合作高峰会以不同的主题每年举办一次,是高校和企业高层以及产业高级人员共商共计的重要平台,有效促进了校企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对全面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截至2013年,HIT-NPSS已成功举办了多届校企合作高峰会,累计邀请过220余家企业参会,并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金山软件有限公司、浪潮集团等50多家知名企业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

(2)校内工业实践基地。在广泛开展校外工业实习的同时,HIT-NPSS也与哈尔滨本地软件公司合作,在校内建立工业实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学生可在校内工业实习基地进入企业的项目组,参与具体项目的开发。目前,哈工大首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工大慧通新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省计算机网络与软件评测中心等公司已进驻校内实习基地。

(3)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是校企合作的另一种模式,主要用于教学和软件开发实践,由软件学院负责提供场地和设备,由企业提供开发平台和各种工具软件,并由企业定期为软件学院的师生开设专题讲座,进行相关指导。目前,HIT-NPSS已与浪潮通用软件公司、金山软件股份公司和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的建立,为软件学院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工业化实践教学管理方法,实现工业化软件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4)学生俱乐部。学生俱乐部是由软件学院和软件公司共同支持的实践类学生社团组织。学生俱乐部依托实际项目、模拟企业真实经营环境,有效培养学生的IT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校企技术交流。目前HIT-NPSS已组建起亦飞、零度、腾讯等7个学生俱乐部。其中,亦飞俱乐部由阿里巴巴集团支持在2003年创建;零度俱乐部由金山软件股份公司支持在2004年创建;腾讯俱乐部由腾讯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于2005年创建。

(5)企业家论坛。HIT-NPSS于2003年发起了企业家论坛活动,主要形式是邀请国内外著名企业家到校进行讲座或演讲。论坛的宗旨是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把握领先技术、了解企业发展历程,以实现活跃校园气氛、开拓学生视野、树立企业形象的最终目标,同时促进企业与哈工大软件学院的相互了解与广泛合作。到目前为止,HIT-NPSS已经邀请了30余名知名企业家作为演讲嘉宾。

(6)青年校友论坛。青年校友论坛是HIT-NPSS品牌活动企业家论坛的进一步延伸。青年校友论坛的演讲嘉宾主要是软件学院的毕业生,在企业工作2年以上。青年校友论坛是在校学生与学长们交流的平台,大家一同分享上学的心得、实习的体会、工作后的经历。青年校友论坛的创办宗旨是进一步落实学院的工业化教育模式,深化学院工业化办学理念。到目前为止,已邀请过10余名毕业生重返母校作为论坛嘉宾,青年校友论坛成为HIT-NPSS工业化教育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学生就业情况

在工业实习期间,很多学生便已决定毕业后加盟实习公司或合作企业。工业实习机制不仅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同时实现了高校和企业的双赢。一方面,高校能够与一流工业实践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机会;另一方面实习生可以成为实习公司的潜在员工,这不仅解决了企业的招聘难题,也大大缩短了企业新员工培训时间。经过9年的实践,哈工大软件学院已与一批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成为我国高校工业化实践的成功案例之一。

根据统计,外资企业、国内500强企业、科研院所以及IT企业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每年到这些单位就业的学生约占毕业学生的90%以上。外资企业主要包括IBM、微软、AUTODESK、NEC、东芝、三星、摩根士丹利以及Oracle等企业;国内500强企业主要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航天科工集团、工商银行、华为、联想、神州数码等国内知名企业;科研院所主要包括各大部委和全军所属各研究单位、中科院、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科研单位、全国各高校;国内知名IT企业主要包括百度、腾讯、金山、用友、盛大、阿里巴巴和搜狐等著名IT企业。超过50%的毕业生由其实习公司或合作企业录用。

4、结语

逐步工业化教育方法能够有效缩短毕业生与软件工程师之间的差距,帮助毕业生快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经过9年的探索与实践,HIT-NPSS基于校企紧密合作的、面向实践的工业化教育模式初步取得了成功,有效保证了教育部倡导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进行。根据调查,未来几年,我国IT企业对于优秀软件工程师的需求将以每年40万人的速度增长。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如何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IT企业的高素质人才需求,是高校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作者:马培军 刘曙 李东 周丽娜

航天学院本科毕业实习论文 篇3:

与时俱进的计算机本科教育

30年,让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成熟的青年;30年,对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科来说,也同样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成长过程,它已成为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学科。回顾30年的历程,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总结和回味。

从浙大计算机系成立以来,历任系领导都十分重视本科教育工作。首任系主任何志钧教授亲自制订培养方案,确定课程,选择教材,并倡导使用国外原版教材。1998年“四校合并”之后,特别是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成立以来,本科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更高的要求:一是由于社会需求强烈,本科生和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二是随着科研经费快速增长,教师的科研任务日益繁重。高峰时期的2001和2002年,仅计算机和软件专业的本科招生人数每年就达到600人左右,作毕业设计的本科生人数2003年超过800人。另外,学院每年招收300名左右的硕士研究生和近100名的博士研究生。如此规模的学生人数,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度紧张,对平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保证教学质量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学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保证教学质量为重点,坚持教学和科研两手抓,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开创了本科教育新局面。

1适当控制本科生规模,不断优化生源和培养模式

针对2003年庞大的本科生规模给教学质量带来的冲击,由常务副院长陈纯教授提议,2004年开始减少计算机专业本科招生人数,同时计算机专业采取与我校竺可桢学院(培养学校尖子生的荣誉学院)共建的形式,共享竺院的优质教学资源。经过多方的协调,2004级计算机专业仅招生110人,这些学生前两年在竺院注册,以竺院管理为主,后两年回计算机学院培养,其中60%的优秀学生毕业时可能同时获得竺院的荣誉证书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证书。通过减少招生人数和与竺院联合办学,有效提高了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

从2006年开始学校推行大类招生模式,实行宽口径培养。为适应新的形势,2007年计算机专业放入学校的工科实验班招生,第一年不分专业,与信息学院、材化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等工科类的学生一起培养,一年后由学生自主确认主修专业,回到各学院培养。按照学校规划设想,2009年将实行全校的大工科统一招生。当然,新的招生模式,也将对各专业、各学院吸引优质生源的竞争提出新的挑战。

2与时俱进,面向社会需求,不断拓展新专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深入,计算机技术在一些领域中的创新应用需求不断加强。多年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根据计算机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社会需求,在原来单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专业,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990年,时任校长路甬祥教授和计算机系主任潘云鹤教授敏锐地察觉到工业设计对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计算机系设立工业设计专业。近年来,工业设计专业针对我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大力培养具有市场意识、高层次的产品创新设计人才;通过加强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形成了“工业设计+嵌入式系统+机电-体化”的整合创新理念和专业特色;组织和指导以本科学生为主的多学科的设计创新团队,积极服务地方经济;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设计大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奖、iF材料概念设计奖和日本大阪设计大赛奖等国际顶级设计大赛的三十多个奖项,成为国内获得该类奖项最多的高校;并已获专利授权30项,已申报受理100多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该专业的设立也有利地推动了学院学科的发展,使信息产品创新设计成为学院很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相关科研经费每年上千万元,并催生了很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2001年,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在时任校长潘云鹤院士的倡导下,以计算机系为依托我校率先成立了软件与网络学院(后成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和软件工程专业(2002年正式招生)。该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国际化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国际化教育、教师队伍聘任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有力地支持了软件产业的发展。

2003年,为满足数字媒体和数字娱乐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由时任校长潘云鹤院士提议,我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媒体技术本科专业,并于2004年招生。该专业是融合计算机技术、媒体技术和艺术设计的新兴交叉学科,旨在培养从事数字媒体开发、制作与设计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该专业创办仅三年,已凭实力成为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和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

3质量为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课程精品化建设

抓好本科教学质量,是学院生存、发展的根本。近年来,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CC2001、CC2004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特别是重点加强学生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竞争力。首先,重点关注专业主干课程,配备最好的老师,如计算机专业特别重视抓好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教学,并开设系统软件设计课程,强化系统软件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培养;同时对硬件课程加大改革力度,将一系列硬件专业课程加以整合(包括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汇编与接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嵌入式系统等课程,并将数字电路课程改为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以硬件描述语言为基础、以FPGA板卡及其辅助设计软件为平台,形成了新的硬件课程体系和实验体系,强化硬件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

课程建设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多年来学院一直非常重视课程建设,以国家精品课程为目标,推进全院课程的精品化建设,并以学院自筹资金立项支持各课程的建设。这一思路正好与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07年实施的教育质量工程的目标相吻合。所以我们抓住机遇,积极组织申报教育部质量工程的各类项目,如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目前学院已拥有国家精品课程四门:“C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2004年,何钦铭等)、“操作系统”(2006年,李善平等)、“嵌入式系统”(2007年,陈天洲、陈文智等)、“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2007年,孙守迁、彭韧等),以及教育部首批双语示范课程一门:“数据结构与算法”(2007,陈越等)。2007年,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开发技术”、“金融信息技术”、“电子服务科学与工程”等三个专业方向,以及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等获教育部首批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支持;工业设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成为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国际化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支持。

4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努力营造国际化教育环境

我院的办学思路之一是与国际相接轨,重视营造一个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大力推进双语教学。通过引进智力、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国际竞争力。这里的“国际化”有两层含义:一是向全球敞开大门,为引进国际师资,拓展国际生源创造必须的语言环境,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专业;二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学生。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 推进“双语教学”。这是国际化教育的核心推动力。我院的“双语”课程建设工作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自浙江大学1978年设立计算机系以来,数据结构等课程就一直使用外文教材。目前我院已有20多门课程使用外文教材,其中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程90%以上使用外文教材,并有12门课程实施了“双语教学”,其中4位教师的5门课采用全英文讲课。2007年,陈越教授负责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被评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通过多年努力,学院培养出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为近年来对外交流的逐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进一步的合作办学创造了良好条件。

(2) 拓展国际交流。学院大力推动大学生短期出国交流项目,已与美国、加拿大、爱尔兰、法国、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瑞典、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16所高校签订协议,选派本科生出境交流学习。近年来我院本科生出国出境交流率已经接近20%,加强了学生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同时,学院还通过引进国外智力、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和办学模式,推进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建设、海外师资队伍的聘任和教师国际交流,每年聘请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的10多位教师为学生授课。通过选派优秀学生参加短期国际交流,学院正逐步达到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赢得国际声誉的目的,已经开始吸引部分国际留学生进入学院进行专业学习。近4年来共接受来自加拿大、美国、法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留学生50余人。

(3)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从2005年开始我院与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学(SFU)合作,启动了我校第一个中外联合培养的、中外学生共同参加的“2+2”计算机本科双学位项目。来自SFU的20位学生已于2006年后陆续来到我校,他们将与我院选拔的60多位同学一起在浙大学习两年,然后,双方学生一起到SFU学习两年,并获得两个学校的本科学位。根据项目要求,双方单位每年还将互派两名教师到对方学校授课。该中外合作项目的实施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学生国际竞争力培养的途径,而且为培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积极探索教学科研互动、校企互动、课内外互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长期以来,我院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教学科研互动、校企互动、课内外互动的开放实验机制。从课程大作业、企业实训/实习到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全方位的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具有研究性大学特色的、由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专业方向等构成的较完整实验教学体系。

(1) 以一流的科研带动一流的教学。学院利用学校计算机学科的科研优势,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教师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在任课教师选聘、教学内容更新、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充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引领和渗透作用。目前,计算机和软件专业的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中,75%的课程由教授领衔;学院鼓励教师将最新计算机技术和科研案例引入教学中,如要求学科带头人为本科生上学科导论课和新生研讨课;再如“操作系统”课程在国内高校中最早开设了操作系统源代码分析实验以及设立专门的实验课程,引导学生边学边干;“软件工程”课程教师利用在国际大型金融软件系统再工程中的实际经验,提炼了真实的软件工程教学案例。

(2)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形式有:

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课程设计——大型综合性实验。目前已有近20门课程开展大型综合实验,并组织编写了一套涵盖计算机专业13门课程的课程设计系列教材。

将科研活动引入课程实践环节。例如,嵌入式系统课程依托“浙大-英特尔嵌入式技术中心”,从大量的科研项目中提炼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内容,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并提供一定的专项科研经费,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方案。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工作。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来自教师科研项目的比例达85%; SRTP(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的学生参与面达88%,其中由科研骨干教师指导的比例约占90%。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比例达90%以上,已是该专业方向科研的重要力量。

(3) 积极拓展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开展“项目实训”教学和企业实习活动。到目前为止,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实习基地42个,学生涉及实习单位160多个,还选送了近30名学生到国外实习。特别是以我院教师为骨干、以学生为主体的浙江大学道富技术中心以及网新恒天公司,近年来在国际金融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方面成绩斐然,被美国“CIO杂志”称为“一朵IT奇芭在中国开放”,每年吸引了近百名学生实习和就业,成为我院产、学、研结合的典范。

(4) 鼓励学生组织和参与各种课外科技活动,积极探索课内外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每年一度的“浙江大学学生电脑节”已举办17届,成为浙大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科技活动之一。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竞赛,并频频获奖。学院设计与维护的程序设计竞赛网站(http://acm.zju.edu.cn),目前已积累题目近2000题,举办全球公开赛66场,在线提交量近300万人次,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程序设计竞赛类网站之一。

6加强教学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和质量监督体系

针对研究型大学的特点,探索并建立了研究所体制下的本科教学管理体系,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考核、监控和激励机制,保证了学院对本科教学的持续、有效的管理,进一步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 建立课程建设指导小组,推进教学研究和改革。为了发挥高水平教授在本科教学中的主导和核心作用,从2002年起学院成立10个课程建设指导小组,由高水平教授任组长。课程小组的职责是负责课程建设、组织实施教学研究和改革。

为了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和质量控制,专门成立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管理小组,并开发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软件,从选题、开题报告审查、论文预审、答辩和二次答辩等各个环节进行审查和监控,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论文的质量。

(2) 建立本科教学质量考核小组,制订《计算机学院与软件学院本科教学质量考评办法(试行)》。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由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构成,其中学生评价权重占70%,同行评价权重占30%。同行评价来自督导组、课程建设小组、教学委员会、院领导和本科生科。学院要求课程小组负责人、教学委员会成员和院领导每学期都要听若干次课。学院根据每位教师的考核质量发放教学津贴和奖金。

(3) 设立本科教学骨干教师岗位。为了鼓励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安心从事教学工作,学院专门设立了本科教学骨干教师岗位,并在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定中给予政策倾斜(基本上是高聘一级)。目前学院共有14位教师获得了本科教学骨干教师岗位。在2006年的聘岗中,凡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学骨干教师均保证被聘为7级及以上岗位,其中最高的被聘为9级岗位,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学骨干教师也保证被聘为相当于副高级别5级岗位。

值此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三十周年院庆之际,忆往昔我们感慨万千,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我们要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秉承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精神,坚持学院“人为本,和为贵,变则通”的发展理念,加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理念和教育质量工程,为开创本科教育新篇章而继续努力奋斗。

作者:陈根才 何钦铭 陈 越 陈德人

上一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论文下一篇:次债危机与资产证券化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