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集注中医药论文

2022-04-18

[摘要]该文通过历代“本草”有关“石斛”基原、产地与质量和性状描述的考证,根据“石斛生六安、温台为上”“味甘,平……”“股短”“细实”或“中实”等稳定的产地分布与性状描述,认为历代“本草”所指的优质“石斛”主要指石斛属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catenatum(D.officinale)”与“霍山石斛D.houshanense”。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本草经集注中医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本草经集注中医药论文 篇1:

半夏原植物性状、功效、禁忌、毒性以及炮制工艺考证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8.23.26

摘 要 目的:為半夏鉴定、功效、毒性以及炮制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雷公炮炙论》《本草蒙筌》《本草纲目》《本草求真》等古籍,对半夏原植物性状、功效、禁忌、毒性以及炮制工艺进行考证。结果与结论:《唐本草》《图经本草》《植物名实图考》等古籍对半夏的原植物性状均有较为详细的描述,且与现今所用半夏的性状相同;《黄帝内经》《药性论》《本草蒙筌》等古籍记载了半夏祛痰、除呕、利水、通便、燥湿止带、开郁、散结等多种功效,应用较为广泛,然而健脾、利水、通便等不少功效现在都不再使用;《雷公炮炙论》《本草蒙筌》《本草经集注》《本草新编》等古籍中记载了半夏刺激性毒性、妊娠毒性、肝肾毒性。目前对半夏刺激性毒性以及妊娠毒性的研究较多,也较为完善,但对肝肾毒性的物质基础及毒理机制研究较少。《本草拾遗》《本草蒙筌》《本草从新》等古籍中记载了半夏矾制、姜制、蜜制、醋制、制曲等多种炮制方法,然而目前常用的只有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3种炮制品,且炮制流程也被简化。通过对半夏的用药历史与现代应用进行对比考察发现,半夏在功效、毒性以及炮制方面有较大古今差异,对其现代较少应用的功效及炮制方法,有待后期研究验证。

关键词 半夏;原植物;性状;功效;毒性;炮制;考证

半夏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的干燥块茎,产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中、华北以及东北地区,一般为夏、秋二季采挖。半夏味辛可发散,性温可燥湿,又入脾、胃、肺经,故既可燥脾湿化痰,治疗湿阻中焦之痰症,又可降逆止呕,治疗湿阻胃脘之痰症,还可消痞散结,治疗湿阻上焦之胸痹、结胸,外用可治疗乳痈[1]。自东汉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收录该药材以来,众多医药学著作中均收载了半夏。在《伤寒论》113个方剂中,有18个方剂含有半夏,占总方剂数的15.9%。现今,有研究表明半夏可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2-3]、慢性萎缩性胃炎[4]、抑郁症[5]、咳嗽痰多[6-7]等多种疾病,应用较为广泛。

作为中药中的常用药和毒性药,现今半夏的性状、功效及炮制已得到较广泛的研究。但其部分炮制方法因多方面的原因而缺乏传承,导致其中一些功效由于炮制方法的失传而不再使用。例如清代医药学著作《本草从新》中记载用芒硝炮制半夏制得的硝黄曲可治疗中风昏厥,但如今芒硝制曲的炮制方法和半夏治疗中风的功效均已不再使用。因此,除了梳理现今已知的半夏炮制、功效研究外,考证半夏失传的炮制工艺及功效,既可以扩大半夏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还可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极大的启发意义。笔者通过查阅《雷公炮炙论》《本草蒙筌》《本草纲目》《本草求真》等古籍,对半夏原植物性状、功效、禁忌、毒性以及炮制工艺进行考证,以期为半夏鉴定、功效、毒性以及炮制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1 半夏原植物性状考证

《礼记》曰:“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8],此为半夏名字的由来。魏晋吴普所著《吴普本草》曰:“半夏一名和姑,生微邱,或生野中,叶三三相偶,二月始生”[9]。唐代苏敬编撰《新修本草》曰:“半夏所在皆有,生泽中者,名羊眼半夏,圆白为胜。然江南者大乃径寸,南人特重之,顷来互用,功状殊异。其苗似由跋,误以为半夏也”[10]。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中描述较为详细,曰:“一茎,茎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江南者似芍药叶;根下相重生,上大下小,皮黄肉白…其平泽生者甚小,名羊眼半夏”[11]。清代赵学敏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曰:“高一二尺,生泽中熟地。根如小指正圆,所谓羊眼半夏也”[12]。清代吴其溶编撰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曰:“半夏,所在皆有,有长叶,圆叶两种,同生一出,夏亦开花,如南星而小,其梢上翘似蝎尾”[13]。历代本草中所载半夏的性状与现今所用的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的干燥块茎性状特征基本相同[14]。在《图经本草》中有云:“由跋绝类半夏,而苗高近一二尺,根如鸡卵大,多生林下,或云即虎掌之小者,足以相乱半夏”[11]。据胡世林[15]研究可知,此处的“由跋”应该为天南星科的虎掌南星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当今市场上也有人将虎掌南星作为半夏伪品出售,而在古代本草中就已经将二者分开,二者相差甚远。

2 半夏的功效考证

唐代甄权所著《药性论:药性趋向分类论》曰:“(半夏)能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16],将半夏的功效描述较为详细。明代陈嘉谟的《本草蒙筌》曰:“(半夏)总主诸痰,验证佐助。火痰黑,老痰胶,加芩、连、栝蒌、海粉;寒痰清,湿痰白,入姜、附、苍术、陈皮。风痰卒中昏迷,皂角、天南星和;痰核延生肿突,竹沥、白芥子搀”[17],即说半夏可治各种痰症。元代朱震亨又云:“有痰曰嗽,无痰曰咳,因嗽而动脾之湿也。半夏惟入脾以泻痰之标,不能入肾以泻痰之本。然咳无形,嗽有形。无形则润,有形则燥,所以为流湿润燥之剂也”[17]。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将半夏的功效总结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笔者认为,半夏的化痰功效来源于其燥湿之功,半夏燥湿化痰为其主要功效,其余功效皆由此演变而来。本文以燥湿化痰为线索考证半夏各种功效的来源。

2.1 半夏祛上焦痰湿

金代张元素所著《洁古家珍》曰:“半夏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梁代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曰:“其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逆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亦皆邪在上焦胸中之所致,故悉主之也”[18]。清代叶天士所著《本草经解》亦曰:“痰在肺则气不下降,气逆而头晕眩也”[19],指出痰阻上焦导致咳逆头眩,心腹胸中痰热满结,则心下急痛坚痞。由此引出半夏治疗咳嗽、头痛、胸痹、结胸的功效。

2.2 半夏祛中焦痰湿

《皇帝内經·素问》曰:“胃不和则卧不安。半夏能和胃气而通阴阳”[20];《皇帝内经·灵枢》曰:“阳气满,不得入于阴,阴气虚,故目不得瞑,饮以半夏汤,阴阳既通,其卧立至”[20],指出半夏可和胃气以治郁烦失眠。清代黄宫绣所著《本草求真》亦曰:“胃为痰气壅塞,则胃不和之极,半夏既能温脾以除痰,又合生姜暖胃以除呕,若合柴、芩以治少阳寒热往来,则胃更见和谐,故云能以和胃也”[21]。清代严洁所著《得配本草》曰:“(半夏)为除湿化痰开郁止呕之圣药”[22]。可见,痰阻中焦导致脾胃不和,以致郁烦失眠、痰逆呕吐。半夏可通过祛中焦痰湿以开郁除烦,降逆止呕。

2.3 半夏祛下焦痰湿

明代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精选》曰:“(半夏)治脾湿泄泻,遗精带浊”[23]。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亦曰:“涎滑能润,辛温能散亦能润,故行湿而通大便,利窍而泄小便”[24]。《神农本草经读》中亦曰:“肠鸣者,大肠受湿,则肠中切痛而鸣濯濯也,其(半夏)主之者,以其辛平能燥湿也”[25],指明痰阻下焦,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职,湿阻大肠,则小便不利,大便不通,遗精带浊。半夏可化下焦之痰,以利水通便、固精止带。

3 半夏使用禁忌考证

半夏按古有三禁,血家、汗家、渴家忌之[26]。明代缪希雍所著《神农本草经疏》指出:除此三禁外,还多有禁忌并详细列出,如“咳嗽由于阴虚火空上炎,烁肺喉痒因而发嗽,内热煎熬津液凝结为痰所致者”“呕吐由于火冲胃热者”“饮食不化由于脾阴不足者”“呕、哕、眩、悸,谷不得下,由于胃气虚弱者”“霍乱腹胀由于脾虚邪热客中焦者”“咽痛由于阴虚,肾水不足则水涸而阳无所附,故火空上炎而发咽痛者”“气喘由于气虚者”“头痛由于血虚者”“小儿吐痰由于伤热者”“不寐由于心络血少者”“自汗由于表虚腠理不固者”皆为忌者,并指出“类皆阴虚肺热津液不足之候,误服此药,愈损津液,则肺家愈燥,阴气愈虚,脓痰愈结,必致声哑而死”[26]。

4 半夏毒性考证

秦汉名著《神农本草经》对半夏的描述为:“味辛,性温,有毒”[27]。《药性论》中写到半夏为“有大毒”[16],而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对其毒性的描述更为详尽,曰:“凡用,以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有毒戟人咽喉”“生令人吐,熟令人下”[28]。清代徐大椿所著《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曰:“半夏之辛…入喉则闭不能言”[29]。不少古籍都记载了半夏妊娠毒性,如《本草蒙筌》曰:“孕妇忌用,恐堕胎元”[17]。清代吴仪洛所著《本草从新》曰:“孕妇服之,能损胎”[30]。而南北朝雷斅所著《雷公炮炙论》记载了半夏对肝的损害,曰:“半夏上有隙涎,若洗不净,令人气逆,肝气怒满”[31]。陈士铎在《本草新编》曰:“半夏燥气之药,再耗肾中之气,气一耗,则火动水燥,不生精而生普,势所必至,不特无益,反害之矣”[32],提到半夏性辛温,可损耗肾中津气。《本草经解》曰:“大泻元气,且有毒,不可轻用”[19]。综上所述,半夏生用有强烈刺激性毒性,会刺激咽喉甚至导致呼吸麻痹而亡;有妊娠毒性,会损害母体及胎儿;有肝、肾毒性,会对肝、肾有一定损害,故而半夏生用应谨慎入药。

5 半夏炮制工艺考证

5.1 半夏汤洗

清代杨时泰所著《本草述钩元》曰:“腊月热水泡洗。置露天。露过又泡。共七次”[33],即将半夏置于热水浸泡,以达到炮制解毒效果。

5.2 半夏加辅料制

《本草蒙筌》曰:“久藏入药,同沸汤制七次。仍加姜制,才可投瓶”[17],写出了半夏姜制法。《本草纲目拾遗》曰:“用大半夏一斤…用白矾八两,皮硝一斤,滚水七八碗,将矾硝共入盆内搅晾温,将半夏入内浸七日,日晒夜露足。取出清水洗三四次,泡三日,每日换水三次,取出控干”[12],提到了矾制半夏的制法。清代蒋介繁所著《珍本医学集成(一)》曰:“凡采得以白芥子为末二两。酽醋三两。搅浊投半夏于内。浸洗去涎”[34],即以白芥子及醋为辅料进行炮制。近代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曰:“每于仲春季秋之时,用生半夏数斤,浸以热汤,日换一次,至旬日,将半夏剖为两瓣,再入锅中,多添凉水煮一沸,速连汤取出,盛盆中,候水凉,净晒干备用。每用一两,煎汤两茶盅,调入净蜂蜜二两,徐徐咽之”[35],是以蜂蜜为辅料对半夏进行炮制。

5.3 半夏制曲

《古今医统大全集要》曰:“半夏不拘多少,用滚汤泡过宿捣烂,每一斗入生姜一斤,同捣之,作饼子,用干稻秆或粟麦秆之,如曲法,干久收取用”[36],提到了半夏曲的制法。半夏用药史上更有“韩飞霞造曲十法”。据《本草从新》记载:生姜曲:“姜汁浸造”“治浅近诸痰”;矾曲:“矾水煮透,兼姜和造”“治清水痰”;皂角曲:“煮皂角汁炼膏,和半夏末为曲,或加南星,或稍加麝香”“治风痰。开经络”;竹沥曲:“用白芥子等分,或三分之一竹沥和成,略加曲和”“治皮里膜外,结核隐显之痰”;麻油曲:“一麻油浸半夏三五日。炒干为末。曲糊造成”“治虚热劳咳之痰”;牛胆曲:“用腊月黄牛胆汁。略加熟蜜和造”“治癫痫风痰”;开郁曲:“用香附苍术抚芎等分。熬膏。和半夏末作曲”“治郁痰”;硝黄曲:“用芒硝居半夏十分之三。煮透为末。煎大黄膏和成”“治中风卒厥。伤寒宜下。由于痰者”;海粉曲:“用海粉雄黄居半夏之半。为末。炼蜜和造”“治积痰沉痼”;霞天曲:“用黄牛肉煎汁炼膏。即霞天膏。和半夏末为曲”“治沉痼痰”[30]。

6 讨论

古籍所载半夏的原植物性状、药材性状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所载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的性状相同,如“一茎,茎端出三叶”与半夏三出叶的描述相同,“上大下小,皮黄肉白”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所载“呈类球形,表面白色或浅黄色”的描述相同,乃至《新修本草》所载的“圆白为胜”亦与现代半夏优劣鉴别相同。根据“圆白为胜”可将半夏与其伪品水半夏相区分,水半夏色白,但其形状为圆锥形、椭圆形或倒卵形,说明古籍中已将两者相区分。古籍对于半夏生长时间的描述略有不同,《礼记·月令》曰:“五月半夏生”,而《吴普本草》则云:“二月始生”,有此差别或与半夏生长地不同有关。

从《神农本草经》首次记载半夏以来,半夏在中药中占据重要位置。半夏功效广泛,可用于治疗火痰、寒痰、风痰等各种痰症,也可燥湿健脾、降逆止呕、利小便而通大便。然而在现代中药应用中,半夏的部分功效已不再使用,如健脾、利水、通便等功效如今用者甚少。今后应对半夏的部分功效进行再研究,系统探索和验证其功效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之间的联系,以增加半夏的药用价值。

目前半夏的功效研究并不透彻,学者可以通过研究古籍以找到研究方向,例如半夏治疗痰阻上焦之头眩,可引申为治疗抑郁症[5,37];半夏治疗湿阻中焦之胸痹,可引申为治疗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38];半夏治疗湿阻下焦之大便不通,可引申为治疗便秘。另外,由目前研究可知,燥湿健脾多与糖尿病的治疗相关[39-40],由此可以推测,半夏是否也有治疗糖尿病之功效。此外,在本草考证方面,可通过学习古籍来推敲半夏在临床应用方面的古今异同,以更好地发挥半夏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草经集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本草蒙筌》《雷公炮炙论》等古籍均对半夏毒性有所描述,其中一部分毒性已被证实,例如《本草经集注》中提出生半夏“有毒戟人咽喉”。在近20年的研究中,生半夏对咽喉的刺激性毒性逐渐被人证实。经吴皓教授及其团队的一系列研究[41-43]发现,生半夏含有草酸钙针晶,具有极细长的具针尖末端、倒刺及凹槽,可以通过机械压力和黏液细胞的作用力刺入组织,引起刺激性,从而导致“戟人咽喉”。另外,对于《本草从新》中提到的“孕妇服之,能损胎”的说法,近年来也有学者发现,妊娠期长时间大量服用半夏对小鼠胎儿及母体有毒性,可导致阴道出血,胎儿体质量减轻,甚至增加胎儿早期死亡的几率[44-45]。夏林纳等[46]提出导致半夏妊娠毒性的物质为半夏蛋白,30 mg/kg的半夏蛋白即会导致小鼠血浆孕酮水平降低,蜕膜变形,胚胎停止发育并死亡。然而目前对于《雷公炮炙论》中提出的“令人气逆,肝气怒满”以及《本草新编》中提到的“耗肾中之气”均未证实,可根据古籍中所载结合现代技术进行分析,以加强半夏的安全用药标准。

半夏“有大毒”,《本草述钩元》《本草纲目拾遗》《本草蒙筌》《本草从新》等医药古籍提出多种半夏炮制方法。然而古籍中提到部分炮制方法现代都已不再使用,如醋制、蜜制以及制曲。炮制可以减毒增效,不同的炮制品功效也有差别,故而笔者提出假设:半夏现今已较少提及使用的功效是否与其较少使用甚至已经失传的炮制方法相关。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查阅古籍,将炮制工艺与功效相联系,加以证实,以扩大半夏的用药范围。其中“韩飞霞造曲十法”尤其值得深究,其中“生姜曲”及“矾曲”与现今炮制方法相近,然其余七曲如牛胆曲“治癫痫风痰”、麻油曲“治虚热劳咳之痰”、硝黄曲“治中风卒厥”、皂角曲“治风痰”、竹沥曲“治结核隐显之痰”、开郁曲“治郁痰”、海粉曲“治积痰沉痼”、霞天曲“治沉痼痰”均值得研究。

现在对于炮制流程都大大简化,如矾制半夏,古籍中提到要浸泡七日,用清水洗三到四遍,然而现代炮制中大大简化了这一水洗过程,这些被简化的步骤是否会影响半夏的药效以及其减毒效果尚不得而知,故而需要大量的研究来证明,以找到最佳的炮制方法。

综上,通过对半夏的用药历史与现代应用进行了对比考察发现,半夏在功效、毒性以及炮制方面有较大古今差异,对其现代较少应用的功效及炮制方法,有待后期研究验证。

参考文献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19.

[ 2 ] CHEN G,YANG Y,LIU M,et al.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protects against dextran sulfate sodium-induced chronic ulcerative colitis in mice[J]. J Ethnopharmacol,2015.DOI:10.1016/j.jep.2015.03.027.

[ 3 ] 趙增强.半夏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TLRs/NF-κB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7,28(22):3095-3098.

[ 4 ] 张森发.加味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4):73-74.

[ 5 ] XU C,LUO L,TAN RX. Antidepressant effect of thre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 the learned helplessness model[J]. J Ethnopharmacol,2004,91(2/3):345-349.

[ 6 ] 柯昌毅.半夏5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祛痰镇咳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房,2012,23(39):3652-3654.

[ 7 ] 滕茜华,卿亮荣.鱼腥草止咳糖浆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1990,1(5):15.

[ 8 ] 戴圣.礼记[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5:7.

[ 9 ] 吴普.吴普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14- 115.

[10] 苏敬.新修本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32-233.

[11] 苏颂.图经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15-316.

[12]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72-174.

[13] 吴其溶.植物名实图考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8:103-104.

[14] 石青,赵宝林.半夏的本草考证[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36(2):90-92.

[15] 胡世林.半夏的本草考证[J].中国中药杂志,1989,14(11):6-8.

[16] 甄权.药性论:药性趋向分类论:合刊本[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7.

[17] 陈嘉谟.本草蒙筌[M].北京:中医中医药出版社,2013:80-81.

[18] 陶弘景.名医别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98.

[19] 叶天士.本草经解[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47- 48.

[20] 褚人获.皇帝内经素问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9、468.

[21] 黄宫绣.本草求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90-193.

[22] 严洁,施雯,洪炜,等.得配本草[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1-122.

[23] 张景岳.景岳全书精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54.

[24]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515-518.

[25] 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97-98.

[26] 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7:369-374.

[27] 尚志钧.神农本草经辑校[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4:162.

[28]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35.

[29] 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61-62.

[30] 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84-86.

[31] 雷斅.雷公炮炙论[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82.

[32] 陈士铎.本草新编[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47-148.

[33] 杨时泰.本草述钩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413.

[34] 蒋介繁.珍本医书集成:一[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396.

[3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7:257.

[36]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集要[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64-165.

[37] LUO L,NONG WANG J,KONG LD,et al.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Banxia Houpu decoctio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empirical formula[J]. J Ethnopharmacol,2000,73(1/2):277-281.

[38] 趙宏阳.祖国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考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3):47.

[39] 陈璐.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标”“本”治疗的探讨[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40] 郑杰.清热燥湿健脾中药治疗湿热困脾证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9):1350-1351.

[41] 钟凌云.半夏刺激性毒性成分、炮制减毒机理及工艺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

[42] 赵欢,彭正松.半夏属植物凝集素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26(9):1531-1537.

[43] 朱法根,郁红礼,吴皓,等.半夏凝集素蛋白与半夏毒针晶毒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7):1007-1011.

[44] 杨守业,何民,王来苏,等.半夏对妊娠家兔和胚胎的毒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1989,4(6):27-29.

[45] 张衎,单进军,徐建亚,等.半夏妊娠毒性研究进展及新思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3):938-941.

[46] 夏林纳,李超荊.半夏蛋白对小鼠的抗生育作用及抗早孕的机理探讨[J].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85,12(3):193-198.

(收稿日期:2018-05-15 修回日期:2018-09-05)

(编辑:余庆华)

作者:靳晓琪 黄传奇 张耕

本草经集注中医药论文 篇2:

石斛与铁皮石斛关系的本草考证

[摘要] 该文通过历代“本草”有关“石斛”基原、产地与质量和性状描述的考证,根据 “石斛生六安、温台为上”“味甘,平……”“股短”“细实”或“中实”等稳定的产地分布与性状描述,认为历代“本草”所指的优质“石斛”主要指石斛属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 (D. officinale)”与“霍山石斛D. houshanense”。针对铁皮石斛曾使用的D. candidum,D. officinale,D. catenatum 3个拉丁学名,通过名实考证,其学名应为D. catenatum,D. officinale为其后出同名,考虑到D. officinale已被广泛使用并约定成俗,建议将其作为保留名,并以“铁皮石斛”作为中文的通用名称。

[关键词] 石斛属; 铁皮石斛; 产地; 基原; 本草考证

[Key words] Dendrobium; Dendrobium catenatum; Dendrobium officinale; Tiepi Shihu; producing areas; original species;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石斛属Dendrobium Sw.植物约1 100多种,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至大洋洲,我国约有86种,具有重要的药用、观赏、科研、保护等价值[1-2]。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石斛属植物入药分为铁皮石斛和石斛两大类,前者为铁皮石斛D. officinale Kimura & Migo (1936年)的干燥茎,后者为石斛D. nobile Lindley (1830年)、鼓槌石斛D. chrysotoxum Lindley(1847年)、流苏石斛D. fimbriatum Hooker(1823年)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的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3]。尽管药材“铁皮石斛”的原植物铁皮石斛[D. catenatum Lindley (1930年), synonyms: D. officinale[2]]为一个独立的物种,但该种的正确学名有许多争议,而历代本草并没有“铁皮石斛”的记载(只见“石斛”记载)。因此,明确古今“石斛”、“铁皮石斛”,特别是本草“石斛”与现代“铁皮石斛”的关系,对于铁皮石斛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特此进行了考证。

1 本草石斛产地与质量记载

历代本草有关中国石斛产区的记载,东至浙江、安徽,西至云南,南至广东,北至陕西、河南、安徽(北纬30度),对不同产地的石斛质量也进行了评价。

历代本草记载“石斛生六安”。南北朝至唐朝《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记载:“石斛生六安,今用石斛,出始兴”[4-5]。宋代《本草图经》记载:“今荆州、光州、寿州、庐州、江州、温州、台州亦有之,以广南者为佳”[6]。明末以来本草多记载浙江为佳,《本草乘雅半偈》(明)记载:“石斛出六安山谷,及荆襄、汉中、江左、庐州、台州、温州诸处,近以温、台者为贵”;《本草从新》(清)记载:“温州最上、广西略次、广东最下”;《本草述钩元》(清)记载:“出六安,及荆襄汉中、江左庐州、浙中台,近以温台者为贵”[7-9],见表1。

2 基原考證

2.1 本草石斛记述

传统本草只见石斛记载,未见铁皮石斛记载,且主要记载生物特性、药材特性与功效,形态描述少,见表2。

石斛自《神农本草经》首次记载供药用以来,历代本草均记载:“石斛,味甘,平……”[15]。因此凡味苦者均非历代本草所指的“石斛”。南朝《本草经集注》记载:“生石上,细实,桑灰汤沃之,色如金,形似蚱蜢者为佳”“生栎树上者,名木斛,……至虚长”[4]。 唐朝《新修本草》、宋朝《本草图经》记载石斛有2种:“一种似大麦,累累相连,头生一叶,名麦斛;一种大如雀髀,名雀髀斛”[5-6]。宋朝《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记载:“今人多以木斛浑行,医工亦不能明辨。木斛折之,中虚如禾草,长尺余”[16] 。明朝《本草纲目》记载:“石斛短而中实;木斛长而中虚”[12] 。《本草征要》记载:“形长而细且坚,味甘不苦为真”[17] 。《本草蒙筌》记载:“生溪石上者名石斛,折之似有肉中实;生栎木上者木斛,折之如麦秆中虚”[11] 。(这里记载的“木斛”可能不是石斛,因石斛属所有种均没有中空的茎。)《本草乘雅半偈》记载了4种石斛:“一种麦斛,形似大麦,累累相连,头生一叶,而性多寒;一种雀髀斛,茎大如雀髀,叶在茎头。一种草斛,若小草,长三四寸,柔且韧,折之如肉而实。一种木斛,中虚如木,长尺余,色深黄而光泽”[7] 。清朝《本草易读》、《本草备要》、《本草从新》、《得配本草》、《本草求真》等记载:股短、中实,味甘者良;长虚、味苦者,名木斛,服之损人,不堪入药[8,14,18-20] 。

2.2 基原物种辨析

1963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石斛属若干种”(没有对应的拉丁学名),1977—2000年5版《中国药典》均记载石斛药材包括石斛属的环草石斛D. loddigesii Rolfe、马鞭石斛D. fimbriatum Hook. var. oculatum Hook、黄草石斛D. chrysanthum Wall、铁皮石斛D. candidum Wall. ex Lindl.、金钗石斛D. nobile Lindl.及其近似种,200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石斛药材包括金钗石斛D. nobile Lindl.、铁皮石斛D. candidum Wall. ex Lindl.、马鞭石斛D. fimbriatum Hook.var. oculatum Hook及其近似种。2010,2015年版《中国药典》将铁皮石斛D. officinale单独收载,中文及拉丁学名同《中国植物志》(1999年)[1, 3]。随着2009年《Flora of China》(Vol. 25)的出版,确认黄石斛D. catenatum为正名,而将俗称“铁皮石斛”的D. officinale作为D. catenatum后出同名[2]。

中国最早的石斛属分类学者吉占和在1980年发表的一篇有关中国石斛属植物分类研究综述文章中认为,D. candidum与铁皮石斛是同一物种,而将D. officinale列于其下,视为同物异名。这种观点在2002年出版的《The Orchids of Bhutan》(不丹兰科植物)中得到支持[23]。但吉占和在1999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第19卷)中修订了他1980年的观点,认为D. candidum与铁皮石斛不是同一物种,恢复了D. officinale的种名。事实上,D. candidum的模式标本产于印度东北,从形态的角度看,D. candidum与细茎石斛D. moniliforme十分相似,大多数专家都主张予以归并,《Flora of China》(Vol. 25)也持这种观点。

D. cantenatum和D. officinale之间混淆则是命名法规的应用问题。D. catenatum 发表于1830年,D. officinale发表于1936年。Lindley在发表D. catenatum时认为此种产于日本和中国,但未指定模式标本。此种的后选模式(lectotype)系由Paul Ormerod选定,是Reeves的一幅彩图。该图保藏于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图书馆[24]。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同一等级的最早合法名称具有优先权的规定,D. catenatum是此种植物同一等级的最早合法名称,D. officinale则为D. catenatum的异名。Howard Page Wood在专著《The Dendrobiums》(2006年)中第一次使用这一处理方法,认为D. catenatum与D. officinale为同物异名,从而采用了D. catenatum作为该物的合法学名,而将D. officinale降为异名,专著中所配的照片也是真正的“铁皮石斛”[25-26]。2009年,经中外植物学者参与撰写的《Flora of China: Orchidaceae》(Vol. 25)[2]公开出版。在该植物志英文版中,对“铁皮石斛”学名处理也是承认D. catenatum作为其合法学名,将D. officinale处理为异名,但仅标示“黄石斛”中文名,而没有标示“铁皮石斛”这一常用的名称。2015年4月,中科院植物所金效华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黄璐琦在植物命名法规委员会指定刊物《Taxon》上提出保留D. officinale的名称的提案[27]。该提案的核心证据是D. cantenatum后选模式标本彩图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包括具有大花、花瓣白色、唇瓣矩形并为白色、唇瓣基部黄色且在中央有1个紫色斑点、以及合蕊柱远长于蕊柱足等,这些特征与Paul Ormerod以及《Flora of China》(Vol. 25)所指D. cantenatum物种的特征不尽相符。同时还认为该幅彩图中的所呈现出的叶片、花瓣等特征与细茎石斛等3种其他石斛属植物相似;茎则相似于串珠石斛D. falcornei;而唇瓣又与滇桂石斛D. scoriarum相似。此外,该彩图上的中国文字显示为“罗浮山石兰”,而罗浮山是广东省的一个地名,迄今该地区没有D. officinale的记载。因此,他们认为D. cantenatum的后选模式标本与D. officinale并非同一物種,D. officinale不能被归并入D. cantenatum。但是要在《Taxon》提案废弃一个名称是一项及其复杂的任务,因此,在相关提案没有被植物命名法规委员会表决通过之前,D. catenatum还是应该被认为是铁皮石斛此种植物的合法名称。

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国家兰科中心)标本馆保存了Paul Ormerod选定的Reeves所绘D. catenatum模式图照片(4659,NOCC)和收集了中国各地的铁皮石斛的活体植株,包括多个产自广东罗浮山的活体标本。经比较,Reeves所画的“罗浮山石兰”的形态与生于罗浮山峭壁石面上的铁皮石斛形态相似(9753,9499,NOCC)。Reeves所画“罗浮山石兰”应是生长于罗浮山石面上的红茎红叶类型的铁皮石斛,与笔者保存的来自广东始兴、仁化,湖南崀山、福建武夷山的丹霞地貌石面上的植株非常类似。特别是一些茎节间膨大的植株与“罗浮山石兰”完全相同。分子分析表明罗浮山铁皮石斛与产始兴、崀山、天目山、雁荡山以及广南的铁皮石斛同属一物种。因此,支持D. catenatum作为“铁皮石斛”的合法学名。但生长在丹霞地貌石壁上的铁皮石斛的形态不能代表铁皮石斛的形态共性,可以考虑重新进行后选模式的指定。

考虑到铁皮石斛拉丁学名的复杂性和争议性,我国中药材行业中的权威法典,2015年版《中国药典》,铁皮石斛的拉丁学名没有采用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在国际上几乎所有与生物多样物种名录的公开权威网站中都采用的名字D. cantenatum,而是沿用传统使用的拉丁学名D. officinale。在国际植物学大会命名法规委员会没有做出最终表决之前,药典的这种做法,给铁皮石斛作为药用植物在国际市场的使用造成一定的人为障碍。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历代本草“石斛生六安、温台为上”等稳定的产地分布与性状描述,安徽、浙江应该是本草优质“石斛”的主产区,而文献记载与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安徽仅产石斛D. nobile、细茎石斛D. moniliforme、霍山石斛D. huoshanensis与铁皮石斛D. officinale 4种[28];浙江仅产细茎石斛D. moniliforme与铁皮石斛D. officinale 2种[29]。根据历代本草“石斛”药材特性与功效记载:“味甘,平……”“股短”“细实”或“中实”,因此凡“味苦”“虚长”“中虚如禾草,长尺余”均非历代本草所指的优质“石斛”,可以排除味苦的石斛D. nobile、细茎石斛D. moniliforme。《本草纲目拾遗》介绍霍石斛中也描述:“本草多言石斛甘淡入脾,咸平入胃。今市中金钗及诸斛俱苦而不甘,性亦寒,且形不似金钗,当以霍斛为真金钗斛”[30] 。因此,历代本草所指的优质“石斛”应该指“铁皮石斛”与“霍山石斛”,这一结果与《新修本草》、《本草图经》记载“江南生者有二种”相吻合。

优质石斛自古以来为稀缺资源,早至南朝《本草经集注》已有“木斛”记载, “石斛有效难寻,木斛无功易得”“味苦者……不堪用” 等描述表明历代本草均注重伪品辨识。现代铁皮石斛、霍山石斛的性味与花色与少数本草记载不符,如《本草崇原》记载“今之石斛,其味皆苦”,《本草求真》记载“甘淡微苦”,《本草纲目》、《本草乘雅半偈》、《本草易读》等记载石斛“开红花”,这些本草记载表明古代石斛药用物种经历了一定的变迁,可能是由于优质石斛供不应求(“近年江南北盛行之,有不给”《本草纲目拾遗》),不得不在分布区域内寻找新的石斛替代物种,《本草乘雅半偈》就记载了4种石斛:麦斛、雀髀斛、草斛、木斛,疑似石斛属相近物种在明朝均作为石斛药用。但是上述本草均明确指出“股短、中实、味甘者良” “近以温、台为贵”,表明主流优质石斛确为“铁皮石斛”与“霍山石斛”。

针对铁皮石斛常见D.candidum,D. officinale,D. catenatum 3个拉丁学名,应确认D. catenatum作为其合法学名,但Reeves所绘的模式标本“罗浮山石兰”的形态不能代表铁皮石斛的形态共性,可以考虑重新进行后选模式的指定,同时根据应用情况,将D. officinale作为保留名字予以使用[27,31]; 中文名恢复“铁皮石斛”的正式中文名称[25],将“黄石斛”作为“铁皮石斛”的中文异名,减少名称频繁变动给行业使用者造成的困惑与诸多不便,以利于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与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 吉占和.中国植物志.第19 卷[M]. 北京: 科學出版社,1999.

[2] Zhu G H,Tsi Z H,Wood J J,et al. Dendrobium Swartz[M]//Wu Z Y,Raven P H,Hong D Y. Flora of China:Vol. 25. Beijing:Sciences Press, St. Louis: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2009.

[3] 中国药典.一部[S].2015:282.

[4]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08.

[5] 苏敬等.新修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62.

[6] 苏颂.本草图经[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3.

[7] 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84.

[8] 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99.

[9] 杨时泰. 本草述钩元[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10] 陶弘景.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9.

[11] 陈嘉谟.本草蒙筌[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50.

[12]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383.

[13] 张志聪.本草崇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6.

[14] 汪昂.本草易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33.

[15] 神农本草经[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32.

[16] 唐慎微.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164.

[17] 李中梓.本草征要[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17.

[18] 汪昂.本草备要[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7.

[19] 严洁.得配本草[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27.

[20] 黄宫绣.本草求真[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77.

[21] 孙思邈.千金翼方[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20.

[22] 兰茂.滇南本草[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290.

[23] 吉占和.中国石斛属的初步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1980,18(4):427.

[24] Ormerod P. Orchidaceae fragmentae Ⅱ[J].Oasis,2000,1( 4) : 14.

[25] 刘仲健,张玉婷,王玉,等.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快速繁殖的研究进展——兼论其学名与中名的正误[J].植物科学学报,2011,29(6) :763.

[26] Wood H P. The Dendrobiums[M]. New York:Workman Pub Co,2006.

[27] Jin X H,Huang L Q. Proposal to conserve the name Dendrobium officinale against D. stricklandianum, D. tosaense, and D. pere-fauriei (Orchidaceae)[J]. Taxon,2015,64(2) :385.

[28] 金琰琰,方成武,杨启清,等.安徽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分布与生态环境调查[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3):4024.

[29] 浙江药用植物志编写组.浙江植物志.第7 卷[M]. 杭州: 浙江科学出版社,1993:537.

[30] 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71.

[31] 金效华,黄璐琦. 中国石斛类药材的原植物实名考[J].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3):2475.

[责任编辑 孔晶晶]

作者:斯金平 张媛 罗毅波 刘京晶 刘仲健

本草经集注中医药论文 篇3:

论陶弘景对本草学的贡献

【摘要】继《神农本草经》之后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是对晋以前本草学的又一次全面总结。该著对原著所载365种药物进行逐一校勘和纠误,又增药365种,并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和药物效用分类法,重视药物炮制,详论药物加工修治诸法,亦创用以朱笔书写原著药物,以墨笔书写新增药物,为后世印刷版式提供了范例。陶弘景为本草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历代医家高度评价。其卓越的成就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深为后人崇敬,堪为千古楷模。

【关键词】中医药史;陶弘景;本草学

在中国医药史上,自从《本草经》(亦称《神农本草经》)诞生之后,在本草学家的不断努力下,本草学得到了发展,历代皆有著作诞生。如汉魏吴普的《吴普本草》、晋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唐苏敬、李勣等的《新修本草》(又名《英公本草》《唐本草》),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宋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寇宗奭的《本草衍义》,明刘文泰等的《本划品汇精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尚有兰茂的《滇南本草》、王纶的《本草集要》,清汪昂《本草备要》、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本草学的发展,有文献可查的,当推第一部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它是汉以前本草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是集体探索与研究的结晶。

若从本草学研究的个体而言,最早有文献可查的,当推汉魏时期的吴普,继之是晋陶弘景。吴普是名医华佗医学的主要继承者,虽著有《吴普本草》,然在北宋时亡佚。所幸者其书内容,大部分被唐宋时期的医学著作和类书引载。今存《吴普本草》虽有三种:清焦循辑佚的《吴氏本草》(收药168种)、当代尚志钧辑佚的《吴普本草》(收药202种)、当代严世芸等主编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总集·吴普本草》,但收药各异,均为辑复本,并非原书。陶弘景尽毕生精力,对《神农本草经》问世以后约400多年本草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研究,并作了系统总结,撰成《本草经集注》。陶著的问世,对本草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并且在本草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书亦佚,但主要内容却保存在《证类本草》中,后世有日本森立之、今人尚志钧、严世芸等人辑复本,给今人研究古代本草学提供了可靠依据,使陶著重放异彩。

1 独特的人生经历

陶弘景,字通明,晚年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句容)人。生于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452)[1],一载生于南朝宋孝建三年(456)[2],逝于梁大同二年(536)。是南朝梁著名道家、养生家、医药学家。出身世代官宦之家。祖陶隆为王府参军,父贞宝(一作陶贞),任孝昌令。母郝氏,曾梦有青龙,自怀而出,且梦两神人,手执香炉,同至其家,后遂有娠,生弘景。据史载,陶弘景自幼聪颖绝群,好学多才,“一事不知,深以为耻”,十岁时,已“读书万余卷,善琴棋,工草隶”,曾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习,遂有养生之愿。曾语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及长,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长眉大眼,细形长耳。青年时,曾与江学文、褚炫、刘俣(一作刘俊),为南朝宋昇明四友。19岁时,南朝齐作官,历诸王侍读,又任奉朝请。虽身于朱门,然“闭影不交外物,唯以读书为务”,而朝仪大事,多取决于彼。

[JP2]齐永明十年(492),陶弘景上表辞禄,隐居句容茅山,帝下诏准许,赐以束帛,及发之时,公卿祖之于征虏亭,盛设供帐以待,时车马充道,载云:宋齐以来,未有此事,朝野俱荣。遂止于句容句曲山。自此陶氏自号华阳隐居。初,从东阳孙游岳,习符图经法,后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古今。时东阳郡守沈约,敬其志向与节操,多次传信相请,陶弘景不往。永元初(499),陶弘景在茅山中,筑楼三层,己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居其下。与物俱绝,唯一家僮侍其侧。静心养性修身,精心研求学问,凡天文、地理、医术、医药,琴棋、书法,皆有深入研究。其时,梁武帝萧衍与陶弘景有旧谊,待至即位时,陶弘景倍受其器重,朝廷有大事,辄咨询于陶弘景,故陶有“山中宰相”之誉。梁武帝天监四年(505),陶弘景迁居积金东涧,善辟谷、导引之法。年逾八旬而有壮容,深慕西汉名士张良为人,言“古贤莫比”。梁武帝大同二年逝,其面色不改,屈伸如常,帝下诏赠为中散大夫,谥号贞白先生,命弟子监护丧事。陶于生前嘱弟子薄葬,弟子一一遵行,墓于句曲雷平山。《南宋·陶弘景传》载其为人,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言无烦乱,有亦即觉。性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景,年老更重。尤明阴阳五行、风角气候,太一遁甲、星历算数,山川地理、方国所产,及医药方剂、虫鸟草木,考校名类,莫不详尽。平生著述甚富,而尤以药学名著《本草经集注》(亦称《神农本草经集注》)为最著。[JP]

2 对本草学的卓越贡献

《本草经》的传世,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医家,不断总结用药经验,使本草学不断丰富。《名医别录》便是其中之一。据甄志亚主编的《中国医学史》载,该书系药物学著作,原辑者佚名。该书约成于汉末时期,是秦汉医家在《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补记药性功用及新增药物品种而成的药物书。因该书系历代医家陆续汇集,故曰《名医别录》,惜其原书早佚[3]。

《本草经集注》,是《本草经》现存的最早注本。《本草经》载药365种。陶弘景在此基础上,复从《名医别录》中精选药物365种,合于“集注”中,全书七卷,共载药730种。是我国药物学史上继《本草经》之后又一部重要的药物学著作。此书的诞生,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推进作用。

2.1 校勘纠误,增补新药,共计药物730种 古代所用药物,动、植、矿物都有,然以植物药为主,故名“本草”。《汉书·郊祀志》载有“本草待诏”之职。《汉书·平帝纪》载元始五年,朝廷征聘通晓“本草”者赴京。两汉时期已有药物著作,如《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马五堆与武威汉简出土)。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本草经》。它是东汉以前药物学较全面的总结。陶弘景据其载有汉郡的名称,认为并非神农时所作。后世学者多认为,书名冠以“神农”,一如《内经》冠以“黄帝”。《淮南子·修务训》即云:“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由于当时书籍传世,多赖手抄相传,是以错讹甚多。这正如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自序中称:当时所传本草书,上、中、下“三品混糅,冷热舛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致使“医家不能备见”。他为使仁爱广施于众,使医家识其药性及功用,并能据证而选药,于是,他依据“神农本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为主;又进名医别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三十种”、“分副科条,区畛物类,兼注明时用,土地所出”、“合为七卷”[4]。据此可见,陶弘景对《本草经》收载的所有药物,进行了逐一整理,并据当时所积累的药物,又增补新药365种,共计药物730种。

2.2 精研药物,创用两种药物分类法 陶弘景不仅对《本草经》所载365种药物进行了重新整理,且据当时所积累的药物经验,又补充药物365种。与此同时,他还对这些药物,进行了认真分析,创用了两种药物分类法,为后世医家临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2.1 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本草经》将365种药物,根据药物的效能、使用目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中二品,各120种,下品125种。首次提出君臣佐使、七情合和、五味、四气等药物理论,并注意药物的采收时序、炮制和贮藏方法等。三品分类法的首创,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陶弘景在对《本草经》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这种分类法,远不能反映药物的性能,于是创用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即将所列药物,按照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七类。赵璞珊先生则载为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米谷和有名未用等九类[4]。类虽有多少之别,但分类方法是相同的。这种按照药物自然属性的分类法,是药物分类的进步,沿用至千年,成为我国古代药物分类的标准。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按“物以类从,目随纲举”的原则,以部为纲,以类为目,将药物据自然属性归纳,将药物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以部为纲,于部下再分若干类[2]。显然,其药物的分类方法,借鉴了陶弘景的成果。在陶氏的基础上,从而创立了古代先进的药物分类体系,使之更加严谨科学,便于读者查阅。

2.2.2 药物效用分类法 人们对药物进行不断地认识、积累与总结,其目的是为了临证的使用。陶弘景基于此,依临证用药之需,按药物的效用,对药物进行分类归纳,再创“诸病通用药”分类法,分别列举80余种治疗诸病的通用药物。这种按药物临床效用的分类法,不仅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极大方便,提高了药物的临床使用价值,且为后世将药物与临证紧密结合而进行综合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陶弘景还根据药物的性能,对药物再进行更细致地分类,分为寒、微寒、大寒、平、温、微温、大温、大热八种[3]。显然,这为临证选用药物,提供了更细致更具体的参考依据。此外,该书还有药物的性味、产地、采集、形态和鉴别等方面的探讨。对于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均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

2.2.3 重视药物炮制,详论药物加工修治诸法 陶著《本草经集注》中,尚收录了药物采集、加工和炮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如介绍中药采集时的去节、去须、去毛、去壳、擘破、细切、捣碎、锉炙、熬、蒸等操作方法及药物修治的具体要求。与此同时,陶著还对药物采集的时月、古称分量折合、丸散汤膏的制法要点、煎汤合药注意事项、药物炮制及制剂方法等诸内容,均作了详细阐述。以上都是陶弘景对前人所作的前所未有的总结。

2.2.4 便于查检阅读,原药与增药朱墨相分 据历代文献记载,《本草经集注》初成时,将《本草经》原收录365种药物,专用朱笔书写;新增365种药物,则专用墨笔书写。这种朱墨分明的书写方法,一者以示对《本草经》的尊重,“既保存了原书的面貌,也表现了增注者审慎的科学态度” [5]。二者极大方便了读者查阅。同时,亦有助于后人对古代医药文献的深入研究。这种书写方式,也为后世文献版式提供了范例。后世许多文献以朱黑文字方式印刷书籍,可以说,是陶氏这种书写方式的继承与发扬。

3 结语

《本草经集注》,是一部承前启后的本草学著作。它既继承了晋以前本草学的优良传统,又全面总结了当代本草学成就,并且突破了前贤的研究成果,对原著进行了开创性的补充与发挥。“它在本草发展的历史中有重要地位,它不但有历史意义,而且还有现代的实用价值,其所记载的许多丰富的用药经验,仍为现代临床所参用。”[3]陶弘景撰著此书,虽平生性好医方,有养生之用,但其志在救世济人,能医疾疗患,故能朝夕不知疲倦,除集注《本草经》之外,据史载,尚将葛洪的《肘后救卒方》,又再用心采集补缺,共一百一首,为《补阙肘后百一方》三卷。昔王叔和收集整理张仲景遗书而为《伤寒论》,陶弘景整理集注《本草经》,并吸收新成果增药365种,丰富了本草学,推进了本草学向前发展,使之千古不朽,两位医学家于世之功,可谓伯仲之间矣。他们殚精竭虑,尽平生之精力,奉献于医药事业,创造了卓越成就,丰富了祖国医药学宝库。其博大的胸怀,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其崇高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怀念与敬仰!永远是我们后人的学习楷模!

参考文献

[1]陈梦赉中国历代名医传[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897:56.

[2] 吴鸿洲中国医学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2.

[3]甄志亚中国医学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0.

[4] 赵璞珊中国古代医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7275.

[5] 周一谋中国医学发展简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44-45.

(收稿日期:2015.09.01)

作者:万德华

上一篇: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论文下一篇:林业建设生态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