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和装备发展分析论文

2022-04-29

摘要:如何建设定位准确、功能齐备、设备先进实用、符合生产实际、适合教学需求、利于人才培养的校内实训基地,已成为中职校提高教育质量和解决发展问题的当务之急。结合本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从服务于行为引导型教学改革出发,论述了中职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策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数控技术和装备发展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数控技术和装备发展分析论文 篇1:

基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机械工程专论》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摘  要:为了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各高校致力于提升机械制造类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制造强国”储备力量。本课程组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政策解读+参观体验”的综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多样化教学设计,优化课程内容,加深思政内容融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制造2025”对机械产业变革的影响,激发学生立志为我国高端机械产业发展服务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机械工程;课程思政教育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制造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为此,我国相继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新工科”等全新理念。其中,“中国制造2025”[1]的提出成為我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改革的巨大助力。工业产业变革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培养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提升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素质[2],从而扭转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和信息化程度,最终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各高校均致力于培养和提升机械制造类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国际竞争力,为实现“制造强国”储备力量[3]。

随着“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提出,石河子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对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做了进一步的调整。《机械工程专论》是面向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动态。本课程主要由机械工程学科各研究方向组研究生导师讲授。通过机械工程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数字化设计技术导论、数控技术及应用、现代先进制造技术、机器人及其应用、现代制造系统及应用、学生能力结构与机械工程教育知识体系等模块,向学生展示本学科各方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趋势,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机械工程专论》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 使学生全面了解机械工程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概况,机械工程学科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和研究动向,增强学习兴趣,具有明确专业学习方向;2. 从宏观角度认识机械工程发展与科技产业革命的辩证关系,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结合;3. 能够理解和评价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使学生了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明确学习目标;4. 通过思政课程教学,使学生全面领会我国关于机械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理解“中国制造2025”对机械产业变革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战略部署对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一、课程思政实施思路

《机械工程专论》作为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必须课程之一,本课程组成员深刻认识到本课程的思政建设至关重要。鉴于此,本课程组成员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如图1所示),共同制定了《机械工程专论》课程的德育目标。通过课程思政教学,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党中央关于机械产业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理解“中国制造2025”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下,对机械产业变革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战略部署对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意义;结合思政教育理念,结合时事政治和机械行业发展变革的经典案例,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牢固树立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中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为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助力。

本课程组成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制造2025”相关文件精神和战略部署为主线,对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深刻挖掘(如表1所示),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制造”背景下的机械制造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历程的介绍,讲授“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机械制造行业产业变革的重要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辩证思维方法、改革开放四十年成果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4],让学生切实领悟“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对发展机械工程领域、开展强军强国计划、实现“中国智造”[5]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现代机械行业发展和兵团工业化信息化融合作出贡献。

二、课程思政实施举措

(一)依托“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建《机械工程专论》课程大纲

在现有课程教学大纲基础上,在教学目标中增加“课程思政”目标,并且将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深深融入课程教学中,并且根据每个专题的“课程思政”目标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任务中,体现在学习评价方案中。在课程考核环节中,需要学生根据课堂讲授过程中映射的思政内容,深入讨论相关专题设计的思政内容对学生的感触,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民族自豪感,专业学习责任感,兵团建设使命感,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加深思政内容融入《机械工程专论》教案

引入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革开放四十年机械行业发展优秀成果、中国2035强军计划、产品创新设计理念为思政内容映射点,通过比较传统制造业和智能制造业的生产模式,深化增强产业发展活力,推动制造系统产铜产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强调军事装备的创新与更新,期望早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引入“中国制造2025”对高等教育工科学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目标,阐述机械工程教育对工科学生工程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和运用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机械工程专论课程教育体系,强化学生的工程素养。

(三)总结分析《机械工程专论》典型工程案例,强化思政教育影响

在课程教学环节中,根据设置的课程思政映射点,实时观察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反应和课堂互动情况,灵活多样设置相关的工程案例,并对每一个工程案例进行讲解,强化其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和学习理念。最终,总结“课程思政”映射点中教育效好、学生反响佳的教学案例,以此作为模板多设置类似的案例,为提升课程育人效果。

三、课程思政建设总结

《机械工程专论》研究生课程依托“中国制造2025”战略,强化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创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兵团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提供助力。本次教学改革旨在将“中国制造2025”战略、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信息化與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革开放四十年机械钢业发展优秀成果、产品创新设计理念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增强课程的德育功能和育人效果。同时,将课程与兵团机械行业发展历程相结合,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兵团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进程,鼓励学生创新设计、独立思考、努力突破,不断发扬兵团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夯实专业基础,追踪科学前沿动态,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相关文件的全面解读,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政策解读+参观体验”的综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设计,优化课程内容,加深思政内容融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最终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制造2025”对机械产业变革的影响,以及对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黄群慧,贺俊.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兼评《中国制造2025》[J].中国工业经济,2015(6):5-17.

[2]于志晶,刘海,岳金凤,等.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5(21):10-24.

[3]胡雪,夏博,葛云,等.基于“工科教育专业认证”构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J].教育现代化,2018,5(48):143-146+157.

[4]肖宝佳,潘援.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融合的价值探究[J].教育观察,2019,8(04):29-31.

[5]吴先华,盛巧燕,陈易天.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2014《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14(11):82-89.

作者:胡雪 张立新 夏博 曾海峰 魏敏

数控技术和装备发展分析论文 篇2:

实训基地建设要服务于行为引导型教学改革

摘要:如何建设定位准确、功能齐备、设备先进实用、符合生产实际、适合教学需求、利于人才培养的校内实训基地,已成为中职校提高教育质量和解决发展问题的当务之急。结合本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从服务于行为引导型教学改革出发,论述了中职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行为引导型;教学改革;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李中民(1962-),男,江苏仪征工业学校高级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和电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研究。

随着行为引导型教学改革的深入,中职校教学设备设施、实验实训条件不能满足这种教学法的矛盾日益显现。如何建设定位准确、功能齐备、设备先进实用、符合生产实际、适合教学需求、利于人才培养的校内实训基地,已成为中职校提高教育质量和解决发展问题的当务之急。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校内实训基地是中职校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中职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基础性建设。它不仅具有培养学生和“双师型”师资的功能,还应是资源共享的平台、技术交流的窗口、生产与技术服务的重要基地。它的建设原则是“真、先、适、开、通”。

(一)体现生产现场特点——仿真性原则

实训基地应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数量和场地足够的,与生产和服务实际场所尽可能一致的实训工位;要在真实而综合的职业环境里,按照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具有可供反复训练的条件,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形成专业技能、技巧和技术应用能力;要模块化、模拟化、仿真化处理那些大型流水线和重型设备,便于学生体验生产操作过程。

(二)跟踪技术前沿——先进性原则

人才的培养要适应未来的需要,所以实训基地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前瞻性。综合性生产训练项目要紧跟时代发展前沿,尽可能体现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并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路线、工艺路线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开发先进的实训设备,还可有效地推动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适合课堂教学——适用性原则

要使先进的设备适合课堂教学,既具备实物的一切特征,又能作为学生训练的对象;要使实训场地既有利于教学,又能感受职业氛围,使教学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实训基地里的设备必须安全、方便、可靠、适用,设备的选配、安装布置、环境氛围等都应有利于教学的组织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提供多方位服务——开放性原则

实训基地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要具有社会开放性。既为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又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

(五)服务相关专业——通用性原则

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尽可能使实训基地能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实训,相关专业尽可能通用。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

实训基地建设中必须克服如急功近利、仓促上马,片面追求先进性而脱离实际需求,只作简单的经济投入而忽视建设过程的作用,沿用传统的实验实习室的建设思路和方案而不作优化改革等不良现象。

(一)把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和解决学校发展问题的突破口

目前,中职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很高,但就业质量不高,稳定率也不高。学校教学设施及实习实训设备的水平不高,毕业生能力与岗位实际需求存在距离是其重要原因。提高中职教育质量,仅仅改变教育思想和理念是不够的,要使教学过程符合生产过程,有效提高学生完整地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需要在职业的情境中通过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等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需要通过高标准的实训,使学生具有熟练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的职业能力。因而,通过实训基地建设,营造职业环境,加强企业文化的氛围,既是提高中职校毕业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目前中职教育的短板所在。

(二)实训基地建设要与教育教学过程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构成完整链条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有三层目标:一是具有综合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形成处理信息、制定计划、小组协作、与人沟通等关键能力;三是在企业文化氛围和职业环境中养成职业道德。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就是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单项或综合技能的实训。而且,现代教学手段不能不与先进教学组织方法相结合,更不能脱离高水平的理论结合实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中职校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要满足这三个层次的教学需要,更应置于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与先进的教学组织方法结合,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步。

(三)开发并且赋予实训基地更多的功能

首先,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满足学生实训和双师培训的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技术装备来培养与企业员工一样规范的学生,缩短学生从单项技能到多项技能、从技术能力到职业综合能力的成才过程。其次,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基地建设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采用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项目教学等方法,加快教学方法创新,不断开发推广新的教学改革成果。第三,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满足提高教师能力的需要,建立高起点的技术基础,与教学装备厂商合作开发设备、开发教材,开发与企业需要一致的教学过程,创造与劳动组织更接近的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通过精心建设和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通过现代化技术装备、工作流程及规范操作在实训基地的体现及企业文化的渗透,特别是实训中的校企合作,中职教育才能缩小与劳动世界的距离,中职生能力才能与岗位能力实现真正接轨,企业才能对中职人才另眼相看。

三、仪征工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仪征工业学校在建设国家级汽车应用与维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省级数控实训基地的过程中,以服务于行为引导型教学改革为基本思路,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锤炼“双师型”教师队伍

1.组织教师开发课程。教师们通过多种途径对本地及周边地区的行业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了解到本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了现代企业的设备情况、技术力量、产品类型和质量、人才构成情况,弄清了企业对职校生在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的要求,感知了企业对职业教育教学的评价和建议。

通过反复研讨分析调研资料,并经企业专家、职教课程专家们讨论、修改、审定,我校确立了能充分体现学校特色、专业特色的若干个专门化方向以及各专门化方向的岗位能力表。如汽车专业群细分为机电一体化维修、制造与检测、美容与装潢、板焊与涂装、商贸服务五个专门化方向。

在此基础上,我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方案,进而开发项目课程,编写项目课程教材,明确实现培养目标所必须的近期和中长期的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2.组织教师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在深入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教师们研究制定出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提交行业专家和课改专家论证修改后确定。这样的建设方案在功能设置、设备选配、环境布置、文化建设等方面贴近了生产实际的需求,模拟了生产情境,符合了行为引导型教学的要求。

3.组织教师确定实训基地功能设置。教师们经过反复研讨,形成共识:实训基地建设只有符合人才培养“七合一”的要求,融“教学中心、实训中心、培训中心、文化中心、产教结合产学结合基地”为一体,才能够把握产业发展的走向,才符合“培训顶用人才、提供技术服务、推介产业文化”的内涵。我校汽车实训基地就具有“专业教学中心、专业培训中心、文化中心、4S店、驾驶学校”的功能。

4.组织教师选配、安装设备。由教师根据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拿出设备配置方案,做到品种齐备、数量匹配、性能完善、适度先进,再由教师进行选型、定购或制作,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安装、调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反复调研论证,更加清楚了不同设备间的功能关系以及最佳的配置方案,更加清楚了同一设备不同规格型号及不同厂家产品的性能差异,为日后正确使用这些设备发挥其最大功效打下了基础。

5.组织教师研制设备。教师在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与企业人员一起研制、开发教学设备。近年来,我校先后开发研制出自动控制模拟生产线、数控机床模拟教学系统、PLC模拟实验仪、汽车发动机试验台架、汽车整车电路台架和汽车自动变速器试验台架等教学设备。

专业教师在研制教学设备或参与技术改造的过程中,不仅为学校节约了大量资金,而且拓宽了专业知识面,强化了专业实践能力,厚实了产学、产教结合能力,满足了在专业教学中及时更新知识的需要,提高了指导学生开展技术推广和应用、解决技术难题的综合能力,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二)设备配置兼顾现实和发展需要,既有先进性又有适用性

实训基地设备配置应遵循“一个兼顾、两个同步”的原则,即基本技能训练的常规设备添置与专业技能、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的先进设备添置兼顾;训练设备的技术含量和现代化程度与企业生产水平同步;设备的投入与实训项目开发同步。为了创造“真刀真枪”的实训条件,实训设备应以工业生产型为主。我校数控实训基地的主要设备配置情况如下:卧式数控车床、立式数控铣床各10台;四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2台;电火花线切割机、电火花成型机、三座标测量机各1台;故障排除与维护用数控机床5台;CAD/CAM50座专用机房一个,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和数控加工仿真与远程教学软件各50点。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有SIEMNS、FANUC、华中等。做到了数控机床控制系统选用国产与进口结合,机床精度选择普通型与多轴联动精密机床结合,功能确定为加工操作型机床与科研设备结合。

(三)结构布局做到实训与生产兼容

实训基地布局必须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兼顾生产功能,为发挥基地的效益、创造企业生产氛围提供条件。因此,在厂房高度、面积大小、采光方案、电力配备、高压气源供应、材料运输等方面,均要同时满足实训和生产需要;设备布局按功能分区,划分明确,用不同色彩区别,标识警示语规范;工量具室、配件库、办公用房、接待用房等统一规划,一步到位。

我校新建成的汽车实训基地,分实训教学与技能培训区、对外销售区、对外维修区、驾驶培训区、汽车文化展示区五区,形成基础实训、电气实训、板金喷涂实训、美容装璜实训、整车综合维修实训、检测服务、驾驶培训、销售服务、维修服务、汽车文化展示等十大中心。

(四)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产学研产教研结合

将教学融入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是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突出教学主体,扩大培训、鉴定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实现产学研产教研结合是我校建设实训基地的总体目标。

实施产学结合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实训基地的设备不但能够满足教学用,同时还要能够满足生产用,能够开展生产性社会服务;其次,实训基地要有自己的产业,要有自己的产品。这样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同时,也是在实现有价值的劳动,也是在生产产品为社会做贡献。在产学结合教学环节中,形成一种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氛围;第三,实训基地要工厂化,有工厂的文化氛围,既是基地又是工厂。

为此,我校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不仅成功引进台资,组建了我方控股的扬州英翔驾驶员培训学校;还与上海汽车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与经营荣威品牌汽车仪征4S店。

汽车实训基地有了驾校和4S店,不仅使得我校汽车专业具备了开办汽车及零配件制造、汽车营销、汽车维修及售后服务、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驾驶等专门化方向的硬件条件,形成了完整的专业链群,而且使教师有了稳固的产教研基地,学生有了便捷的产学研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双师型”队伍建设和培养质量的提高。

(五)依托实训基地,有效地促进课程改革和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了强大的实训基地,不仅能给学生构建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训练情境,给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了条件,而且为课程改革的深入创造了前题。我校骨干专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动漫制作等专业,依托实训基地,深入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广泛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以实际的工作要求进行教学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在大量的“做”的过程中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被充分激发,学生职业能力迅速提升。我校因此被确定为省汽车专业课程改革实验点,汽车运用与维修和机电技术应用两专业顺利通过“十一五”省示范专业验收。

总之,实训基地建设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方面的要求,必须服务于专业建设和行为引导型教学改革,必须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理解和应用,必须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加强职教实训基地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21日第7版.

[2]杨金土.技术型人才的素质、能力培养及其环境条件[J].职教论坛,2002(15).

[3]张迎辉、王瑾.高新技术条件下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2).

[4]壮国桢.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6).

作者:李中民

数控技术和装备发展分析论文 篇3:

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和课程体系

一、背景及问题

1.《纲要》为技工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

人社部于2009年颁布了新的《技工学校专业目录》,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以增强技工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企业用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目前,技工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的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为技工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使技工学校充分认识到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研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技工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现状

技工学校能否科学定位、积极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已成为当前技工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技工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专业设置错位,课程体系无特色。专业设置求大而全,特色不鲜明。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缺乏服务区域经济大局观,未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很多课程脱离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根据传统经验和模糊认识开设课程,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

(2)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调整过于频繁。许多技工学校在决定专业设置时,往往不重视对专业人才供需状况的调研,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和预测机制,没有形成与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而是仅仅从有利于招生的角度出发,盲目争办一些“热门”专业,随意性很大,专业设置很容易失去严格而理性的控制。

3.诸城经济发展和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现状

诸城市自1992年施行“股份合作制改革”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着“诸城模式”的内涵,围绕增强优势产业竞争力和县域经济实力,立足当地的产业基础,诸城市进一步拉长工业产业链条,修订完善了汽车及零部件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家具木器、建筑建材五大潜力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和目标。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技能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仍然问题不少,如个别专业脱离经济发展需要,专业设置覆盖面不广,专业设置灵活度不高,课程构建与岗位需求脱节等等。作为为诸城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的主要力量,迫切需要根据我市“汽车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改造老专业,开发新专业,打造名专业,开发构建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学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研究过程

1.调研分析

学校采用分类判断抽样的方法,以专业系为单位组织专门小组调查,从全市规模以上工商企业中选取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调查,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诸城市行业企业专业需求和学校专业设置现状存在一定差异。专业设置受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进步及职业变化的影响,任何专业的设置都是为了适应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处于更新变化频繁阶段,诸城经济情况也是如此,呈现如下趋势:

一是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行业准入制度的要求,部分专业逐步失去了相应的职业岗位而需要淘汰,如棉纺织专业等。此类专业大约占学校目前设置专业的10%,随着招生的逐渐萎缩,需要逐渐淘汰。

二是适应社会需求,适应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专业发展迅猛。调研显示,受信息化产业的促进,附属于信息技术类的专业发展迅速,如楼宇智能管理,数控技术应用、自动化控制等专业。另外,还有一些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如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儿教育等专业。

三是一些交叉型、复合型专业增长趋势明显。劳动力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而且出现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及二三产业间频繁转移的现象。如汽车行业的发展,要求有汽车生产与制造的传统的职业岗位,还派生出于此相关的大量新职业、新岗位,如汽车销售、汽车保养、汽车个性化服务等。

(2)诸城市行业企业课程需求和学校课程构成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有:一是部分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性。二是个别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或重复。三是个别课程由于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系统性的要求,往往只顾企业暂时所需,随意增减教学课程,导致课程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欠缺。四是课程设置存在滞后性,如有些技术在企业已经淘汰,而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仍然存在,导致不能与时俱进。

统计调查和分析为学校专业设置的灵活调整和课程开发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2.调整专业设置和开发课程

技工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不是单纯的专业问题和课程问题,它和学生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及学生评价等内容紧密联系,并环环相扣,是一个系统化工程。

基于以上思想,学校课程体系做了如下主要调整:

第一,整个课程体系由“公共文化模块+专业必修模块+专业方向模块+职业素养模块”四部分组成。

第二,模块学时比例主要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经验,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根据专业实际,适当减少文化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内容,加大理论实习一体化课程学时比例。

第三,在基本文化课基础上,将学生职业综合素养训练纳入课外选修课程;将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纳入冠名班级课程体系,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帮助学生尽快实现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化,实现教学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

第四,在专业课方面,按照“宽基础、活模块、一体化”的理念,同一专业设计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然后根据专业方向设计定向一体化实习模块,既实现了资源节省和共享,又满足了学生和企业的需要。

第五,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分段递进顶岗实习新模式,第1~2学期进行每学期两周体验式实习,第3~5学期进行每学期1个月的针对性实习,第6学期进行完全的顶岗职业实习。为使学生从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等方面迅速适应岗位要求,校企双方紧扣教学计划、过程控制和实习考核三个环节开展合作,努力实现了校企零距离对接。

3.实施及效果

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完成后,在全校统一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1)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中,校企双方的沟通使企业对学校发展专业,助推经济建设的思想有了深入认识。企业明显感到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构成体系更加接近市场,对学校毕业生满意度增加,初次对口就业率上升,企业对此给予了较高评价。

(2)教师在教学中,对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的原则和要求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摈弃了学科观念,树立了一体化教学理念,提高了质量意识。

(3)新的课程体系,对文化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采取了“必需、够用”原则,使得理论课程学时减少。对专业实践课程采取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方式,使得一体化课程数量和学时大大增加。这样的变动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化,对于文化理论基础薄弱的初中毕业生来说,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初步显现,家长认可度增加,招生形势越来越好。

三、主要结论

第一,技工学校要根据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才能实现服务区域经济的目标。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建立专业设置调整的动态机制。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专业共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才是专业设置和建设生命力之所在。

第二,课程开发应遵循“科学性、适应性、发展性和有效性”原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才能够真正实现课程和技能对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区域经济人才需求。按照“横向拓宽、纵向理顺、加强实践、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整合删减重复内容,深入分析被整合内容的内涵及其内在联系,要有取有舍,有得有失,抓住主要矛盾;对实践课程的能力训练,应紧紧围绕能力要求,确定核心技能与一般技能,分出层次和重点,进行不同的训练。课程内容中的职业态度和素质内容,应贯穿在整个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全过程中,要适当增加高新技术成果及新的指标、规范等内容,有效地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三,课程开发成功与否必须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将选择并组织好的课程内容付诸实践是课程中的重要一环,技工教育能力本位课程的实施与学科本位课程相比,不仅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的要求更高,而且对师资与学校的设施以及行业、企业提供的实训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特别要强调的是,中职课程的实施要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进行。在多种课程形式中,教师要转变给学生灌输知识的角色,应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应采用现代职教教学法。

第四,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是否成功,关键在毕业生的社会评价,其标准是专业特色和品牌影响力。技工学校的课程评价体系应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学生学习几个部分。同时,必须吸纳和发挥企业在课程评价中的作用,实施校企结合的评价,建立可持续的评价机制,才能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课程的质量。

技工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改革涉及课程体系的建构,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的整合和课程实施的评价等方面。另外,课程改革的推进也受到学校设备条件、教师专业水平的制约。所以,建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项目课程为主体,职业实践为主线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理想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诸城市高级技工学校)

作者:管恩宝

上一篇:可行性思维教学初中物理论文下一篇:OEC管理模式骨科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