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处置体制下资产管理论文

2022-04-22

摘要:文章主要以内部控制制度为指引,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资产处置体制下资产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资产处置体制下资产管理论文 篇1:

浅议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管理

摘 要:近年来,武警部队资产管理改革不断深化,资产处置的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资产管理部门的规范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部队各级党委首长的关注。由于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管理部门的相关制度尚未落实完善,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比较滞后,因此,如何制定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资产处置管理规范化建设与制度化体制就显得意义重大。

关键词:资产处置;管理;规范化;武警部队

武警部队资产管理作为武警部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坚强的物质基础。与地方行政部门的资产不同,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做好资产处置的管理作为武警部队资产管理的核心环节,是连接军事和经济的桥梁,是将国家经济效益转化为武警部队军事效益的纽带,是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完成国家战略目标和履行武警部队保卫国家安全的使命的坚强基石。

一、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管理概述

(一)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的含义

资产处置是指武警部队单位对占有、使用的资产进行产权转移或注销的一种行为。武警部队资产处置涉及资产存量的调整、使用和退出等多个环节,加强处置管理对保障部队资产所有者权益、优化部队资产配置、提高部队资产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应当按照党委统管、分工负责、规范有序、提高效益的原则,切实加强资产处置管理。

(二)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管理的目标

提高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管理的具体目标:首先,防止资产在处置过程的流失。近年,武警部队各级对防止资产在处置过程中的流失比较重视,并发挥的积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资产处置管理不善的问题,削弱了武警部队资产管理的能力。从现实角度来看,防止资产在处置过程的流失是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其次,是为了保证资产处置的高效和效益。

二、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的方法和程序

(一)主要处置方法

1、资产—调剂

武警部队资产管理部门在准确掌握资产信息的基础上,充分按照“军事效益优先”原则,统一调剂所属范围内的资产,使其效益发挥最大化。在申请批准后,资产所有部门或单位与接收调剂部门或单位以及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协调,确保资产的所有权的转移调整,同时各单位对资产账进行账务处理。

2、资产—置换

武警部队资产管理部门对在用资产进行置换时,必须要落实好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的相关规定。相关部门在掌握好资产置换的范围界限后,在不影响部队资产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资产进行处理。资产管理部门要定期根据实际情况,对于置换获得的收益,统一通过财务部门进行办理。

3、资产—报废

武警部队资产管理部门根据相关部门鉴定或者按照有关规定,对不能继续使用,必须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理。资产报废多因过度使用,使用年限过期、缺套残损、技术落后且无法改造、不能使用和无法修复,或经济上无价值而淘汰。相关部门对可以报废的资产,需经过后勤部门核准,并得到批准,同时对比处理途径,使报废资产的效益最大化。

4、资产—转让

武警部队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进行转让应当有利于武警部队资产结构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防止资产流失,不得损害武警部队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对需要转让的资产,需经过相关领导核准,并得到批准,使资产的使用效益达到最大化。

(二)一般处置程序

主要包括处置申请、处置审批、鉴定评估和处置执行四个步骤。

1、处置申请。事业部门处置资产前,应填写《资产处置申报表》,向资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2、处置报批。资产主管部门接到申请后,要先依据有关标准和要求对申请处置项目进行审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再根据待处置资产的原始总价值,按建制和规定的程序、权限报批,经审查批准后方可立项处置。

3、鉴定评估。资产处置时,因技术原因确需淘汰、超过使用年限无法使用,以及毁损需要报废的资产,应当由有关事业部门同资产主管部门,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鉴定和论证,由事业部门出具鉴定意见,并作为资产处置依据。经批准转让、置换和出售的资产,事业部门应当会同资产主管部门组织或委托具有国家(武警部队)认可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报告。

4、处置执行。处置项目按权限批准并组织评估后,事业部门组织报废或办理转让、置换手续,资产主管部门办理产权注销或资产划转手续,财务部门组织资产处置收益的收缴与管理。发生产权转移时,事业部门依据资产处置批复及时填制《实物资产调拨通知单》,送达相关部门,作为调整账目的依据。不发生产权转移的内部调剂,由事业部门填制《资产变动情况报告表》分别用作资产调入、调出单位及资产主管部门记账或变更管理、使用部门或责任人的依据。

三、当前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单位对闲置资产处置的监管不到位

武警部队个别单位的财政部门对单位资产处置的监管职责不到位。单位报废、调剂、报损、出售资产时,习惯于只是与财政部门进行口头上打招呼,究竟资产处置的数量有多少,财政部门以及处置单位都不清楚资产底数。

(二)部分闲置资产长期被人占用无人管

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存在国有资产随意购置、出租、出售、报废的情况,出现部队有些单位连最起码的物品领取和归还制度都没有的情况,也出现个别资产被私人长期无偿占用,有的人调走或离退休也不清退。

(三)资产处置内控制度不够健全

武警部队个别单位出现资产未纳入财务管理范围的情况,没有按照由各级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各级单位的具体管理的要求。对于财产的调剂、出售、损失、报废,资产处置登记册不能够很好的注明,使得资产处置的情况混乱不清。同时有些单位对纳入管理范围的资产的管理也只是记录一笔账目了事,缺乏对资产实物形态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四)个别单位资产处置与资产入账不同步

武警部队个别单位对于资产的拆迁、报废、调剂、出售不能够及时核销,上级部门分配、无偿调入、接受捐赠的资产也不能及时入账,与各级财务部门进行对账、同步做的不够好。

四、加强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管理的策略

(一)构建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的标准与法规制度

1、设立符合资产处置要求的可行标准

搞好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标准化管理,要管好用资产,必须要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各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研究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可行的资产处置管理制度、审批制度、验收制度、核算制度、效益分析评价制度和处置管理责任制度。坚持先鉴定后报废、先审批后处置的原则,规范资产保管部门、使用部门、处置部门、审查部门的权利与责任,严格报废手续、产权传递和处置制度,加强制约的资产处置内控制度。

2、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为武警部队资产处置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化管理是搞好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要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建立和健全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是保证资产管理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完善的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管理规定

武警部队各级部门成立相应的资产处置研究小组,研究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现状,对各级部门处置的好坏进行研究对比。并与地方行政事业部门以及大型国企协调、联系,派专门人员到地方进行考察、研究。吸取地方部门好的资产处置办法,并结合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现状,制定更加完善的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管理规定。

(三)公开资产信息,加强监督队伍,完善监督机制

1、加强监督管理机构

在总队级财务部门增设一个资产管理办公室,编制2人左右;在师级财务科编配一名专职资产管理人员;在团级可由财务股人员兼职此项工作。其任务是:定期对资产信息、资产处置情况、财务纪律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审计,并把审核结果报上级领导。

2、完善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监督管理机制

完善监督制度,各级财务部门要对资产进行监督。建立审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审计。保证各单位在资产处置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制度约束,形成较为完善的资产处置管理制度。

3、将所有权和处置权进行分开

各级资产的所有权为各级部队所有,而其主要处置部门是各级部门,处置人员只有资产处置的权力。将资产处置交给地方部门时,要对地方部门进行公正而全面的评估。离任前,对资产处置部门、处置者、地方部门进行认真审计,对资产处置好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必要的表彰和奖励,对使资产流失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并相应赔偿。

(四)强化部队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使用监控权力

武警部队资产处置管理一般是由所在部门的财务人员进行的,资产管理部门或财务部门在资产处置后价值进行入账和销账要有效的控制,但是在资产处置的过程的监督力度不够,必须在资产处置的过程中上加强资产处置部门监控权力。一、资产处置部门应该定期(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向财务监督部门报告资产的情况,包括资产闲置率及完好资产闲置状况、资产待修闲置状况。二、资产处置部门在处置资产之前必须报同级财务监督部门备案,以此规范资产处置部门处置资产的理由正当性和程序规范性。三、武警部队资产处置部门对各级部门占有的资产的使用而带来的收益及分配,有权知情和监控。

参考文献:

[1]夏济人 苗径泰. 必须强化我军闲置资产的管理[J]. 部队财务,2003年第5 期。

[2]张秉胜.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第24期。

[3]韩慧林.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 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 02期。

[4]张学谦. 浅议固定资产内部控制[J]. 煤炭经济研究,2011年第12期。

[5]田玉和 杜春娟. 武警部队闲置资产管理之我见[J]. 武警指挥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6]杨明. 报废资产处置中的精细化管理[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第12期。

(作者通讯地址:武警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陕西 西安 710086)

作者:杨人正

资产处置体制下资产管理论文 篇2:

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摘要:文章主要以内部控制制度为指引,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资产购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

一、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质,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在取得固定资产时,应当按照固定资产成本金额,增加固定资产并相应增加资产基金(固定基金),同时按实际支付金额作为当期支出。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一般为财政拨款。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范围宽、金额大、在资产负债表上占有很大的比例,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行有较大的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每年都有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在前一年末,由各个部门将需要购置的固定资产上报,按相關权限审批后,由采购部门向政府采购机构申报,通过招投标、竞争性谈判、询价等不同的采购方式购买。在这种体制下,就行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疏忽懈怠的现状。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使固定资产管理从静态变为动态,满足各级财政部门数据上报要求,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透明度,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和资产优化配置等提供决策支持。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采购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现象严重。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没有设置专门的采购部门,固定资产购置不编制预算,项目执行前未进行充分认证盲目上马,后期资金供应不及时,导致项目搁置、烂尾。各部门为了自身利益,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攀比,出现不合理的采购申请,造成固定资产重复配置或配置不合理。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出现舞弊或资源浪费。

2. 采购验收程序不规范。没有专门的验收机构或验收人员对购买的物资(劳务)进行验收;或在验收阶段没有严格按照单位采购验收程序的要求执行,购建固定资产在验收时未依据合同条款规定的规格、质量等进行审核和验收,造成质量不符合要求或者内容型号不对、以次充好等导致资产信息失真、会计核算不规范、账实不符或资产损失的风险。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报告,造成单位对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影响资产的使用;对所采购的资产缺乏有效的记录,使资产的采购业务不具有可追溯性,没有专门人员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对有可能影响工程进度的异常情况,不能及时上报及提出解决方案。

3. 付款审核不严。财务部门不能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支付款项,办理付款业务时,对资料不全的款项,没有按要求补齐资料。应付账款到期不能及时支付,导致信用受损。

(二)资产使用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未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管理人员;固定资产购置后不能及时入账;领用不登记,未按规定权限进行审批;对于固定资产卡片、台账等资料登记不全或内容不真实。

2. 长期不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工作。对已达到报废年限的固定资产不清理、不处置;对已处置的固定资产不能按时申报报废、处置,造成账实不符,对国有资产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造成影响。

3. 固定资产维修不及时。固定资产出现故障不能及时报修,造成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减短,从而形成浪费。

(三)资产处置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固定资产严重损坏,没有维修价值时,不能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报废。个别单位擅自报废,违规处置固定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出借、出租资产未按权限进行审批,未指定专人管理,租金收入不能及时缴库,形成“小金库”,侵占国有资产情况严重。

三、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科学合理地设置资产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

应当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明确相关部门的岗位职责、权限,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指定专人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熟悉固定资产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固定资产的用途、性能等基本知识,符合单位的岗位规范要求。定期对资产管理人员提供后续教育,使固定资产管理与时俱进。

(二)完善单位绩效考评系统

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绩效评价系统,对单位全体人员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制定奖惩措施,企业应当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确定人员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以及绩效工资发放等的依据。让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直接与经济利益、职务晋升挂钩,消除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不愿做、不会做的情形。

(三)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把好预算关

固定资产的取得和处置均应依据预算,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按规定程序审批,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科学合理。对超预算、预算外的购置项目,应严格按要求的程序审批。

1. 资产采购业务的风险控制

(1)单位可以设立专门的请购部门,对各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进行审核,并归类汇总,统筹安排采购计划以实现规模经济。建立合理的采购询价程序,充分了解供应商的基本情况,综合考虑价格、质量、供货条件、信誉和售后服务,把供应商的规模、财务状况、发展前景作为确定供应商的评价标准,把好采购环节的第一关。固定资产投资决策阶段,应实行“充分调研、集体研究、专家论证”的原则,尊重预算而不限于预算,防范技术风险、决策风险和腐败风险。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程序采购固定资产,从源头上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

(2)应建立专门的验收部门或验收人员,结合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技术部门,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及签订的合同,对购置的或自建的固定资产的质量、数量、规格型号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出具检验报告单、计量报告和验收单,参与验收的所有人员都应在报告单上签字确认责任。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验收制度,确定检验方式及验收程序,为验收人员提供指引,使验收人员有据可依、验收过程公开透明公平,防止领导干预。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负责验收的部门或人员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有关部门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严格付款程序,财会部门应审查付款请求有关的资料是否真实、合法、齐全,按合同签订的付款方式付款,对不符合付款程序的应拒绝付款,避免出现资金损失和经济纠纷。

2. 资产处置业务的风险控制

应及时对闲置、报废的固定资產按权限申报处置,固定资产处置要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本单位需调拨、出售、置换、报废的固定资产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上合理合法的处置。行政事业单位有闲置、报废需处置的国有资产应由资产使用部门填写《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专业设备、精密仪器还需出具专业机构证明材料,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处置申请表的合法性、必要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核,送当地财政部门审批。

行政事业单位对需要处置的固定资产应由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通过量化评价系统对购买者的规模、经济实力进行综合评价,择优选择有实力的购买者。对大批的、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处置可以通过公众交易平台面向全国进行招标拍卖。对于出借、抵押、质押的固定资产实行报批备案制度,编制专门的资产目录,防止资产流失。出租、出售固定资产产生的应收款项,应密切关注负债方的财务状况,指派专人负责催收,每年未对应收款项进行复核。对于账龄长、确实无法收回的款项应查明原因,明确责任,按照单位的管理权限审批,并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行处理。

(四)加强固定资产监督检查,落实管理责任制

将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首先、单位应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稽核、评价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其次、对所有固定资产都应设立卡片,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品种、型号、供应单位、使用部门、使用人;固定资产在单位内部职工之间的转移,应填写“固定资产移交清单”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同时更改固定资产卡片,防止物随人走,资产流失,明确管理责任和经济责任。第三、加强固定资产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定期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保养,建立台账登记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率,减少资产的闲置浪费。第四、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理,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盘点时间、范围和盘点流程,对已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应当联合技术部门人员,查明原因、落实责任,按照规定权限经部门负责人、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批准,并报财政部门批准后处置。

四、结语

行政事业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领导“重资金分配,轻资产管理”的意识,大部分的单位都没有设立资产管理部门,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松懈,致使资产管理人员不想做、不愿做、不会做,提供的资产数据信息存在不真实、不准确、不及时、不完整或错误现象,造成资产信息不对称,增加资产管理风险。

固定资产要真实完整的反映单位的基本情况,迫切需要提高单位领导人对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提高资产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的自觉性、专业性,加强财政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监督力度。使固定资产管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固定资产充分发挥作用,为单位提供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蒋泽生.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的思考[J].财会通讯,2009(15).

[2]郭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析[J].财会通讯,2010(29).

[3]叶钦海.集中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浅探[J].财会通讯,2017(13).

[4]吴寿凤.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财会通讯,2010(02).

[5]王素珍.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财会通讯,2015(25).

[6]向廷平,马青.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风险防范[J].财会通讯,2015(26).

[7]张敏.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商业会计,2011(17).

[8]曾玲,曾慧芳.质监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浅析[J].财会通讯,2013(32).

(作者单位:隆回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作者:罗丽萍

资产处置体制下资产管理论文 篇3: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将服务融入职能的路径探究

[摘 要]在“不忘初心,牢记使用”主题教育的大背景下,文章以省属高校为例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在政策和制度方面、大型儀器管理、固定资产入库、固定资产处置、校内分散采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现状入手,加以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大对招标采购和资产管理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宣传,加大培训力度,实现各层面全覆盖,强化制度和规范建设等项改善服务,加强管理的建议,以期对现实的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资产管理;政府采购;服务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20.104

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在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等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防止资产流失。目前在全党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大背景下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该以刀刃向内查找问题,改善服务,提高管理效能。本文以吉林省某高校政府采购工作为例,浅析了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把服务变成融入,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对策建议,以期对现实工作有所借鉴。

1 现状

该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学校的招标采购、资产管理和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服务部门和政策执行部门。日常工作中和教职工接触较多,相对应的问题也比较多。但由于常常以管理者自居,硬性布置多,有效沟通少,基层的声音和困惑了解得少。体现在“放、管、服”上,就是能够简政放权,能够放管结合,但没做到优化服务。容易出现放了没监管,管了没服务,服务没到位问题。

1.1 上级政策的变化

第一,在资产管理方面,更注重程序化和规范化。吉林省财政厅在资产管理出台了大量新的政策和规定,包括《吉林省非办公用房出租出借》《吉林省属高校国有资产处置管理补充规定》《吉林省省直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等,对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招标采购方面,采购的自主权和风险同时增加。政府在加强“放管服”,政府采购的额度逐年增加,目前货物和服务类的政府采购额度已提高到50万元,工程类的采购额度提高到100万元。从2018年起取消计算机类产品的协议供货机制。政府的放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学校的采购自主权加大了,采购的灵活性增强了,有利于学校发展;另一方面,采购数量增加,采购额度提高,相应的风险也不断加大,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不断提高。

1.2 学校的管理现状

第一,在招标采购方面。针对学校招标采购周期长、付款慢问题,采取措施,提前谋划,划定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完成时间点,并及时组织验收。依据采购政策的变化,重新修订了《学校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对政府采购、校内招标从上会到分类都进行了严格的界定。严格校内招标程序,对办公用品、试剂耗材和办公设备实行定点采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政策把握上还不够准确,校内招标的规范还不够完整,风险管控上还有漏洞,对招标采购的培训和宣传还不到位。

第二,在资产管理方面。该校出台了《房屋资产管理办法》和《大型仪器管理办法》,推进房屋资产的分类管理和建章建制,严肃房屋出租的程序,推进大型仪器共用共享,避免重复购置和闲置。建立起论证—采购—验收—使用—共享—调配—维修—清查—处置的资产管理体系。学校房屋资产出租方面多年未解决的问题得以解决,资产处置工作每年进行一次,逐步进入良性循环。但在采购论证方面还不规范,资产验收小组随着纪委、审计的退出,组成人员还需补充,大型仪器共享还需近一步加强,资产处置工作还没有深入人心;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还没有全部解决。

2 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2.1 内部研讨中发现的问题

一是制度和文件的落实有空白点和盲区,很多人不了解。缺乏落实的实招和好办法;二是科室间业务脱节,不能相互衔接,自行其是,容易造成工作上的被动;三是个别同志的服务意识还需要加强,还有脸难看,事不知道怎么办的现象;四是工作流程还不够清晰,一些关键点上的细节管理还不到位,存在风险和漏洞。

2.2 外部调研中梳理的问题

第一,政策和制度方面。大家普遍反映不太了解关于采购和资产管理方面的政策,了解的渠道和方式单一,也没有可参照的东西。头脑中还是以前的政策和思维,不只是普通员工,很多部门负责人和资产管理员也不了解。导致很多工作协调和沟通不顺畅,也必然导致对有的工作不满意,不理解。比如小型仪器和设备的入库额度问题,小型打印机的采购问题等。

第二,大型仪器管理方面。突出的问题是使用率和共享问题,大型仪器使用率低,有的一年用不了几次,有的买了几年,还在进行培训,同时本位主义严重,谁买的谁用,很多大型仪器无法共享。同时共享仪器收费困难,没有机制约束。

第三,固定资产入库方面。财务部门和资产部门沟通不够、有效的内控制度缺乏,常常出现对不上账的情况。有的项目采购入库,项目组负责,不通过资产管理员,虽然有通知他事后把单子给资产管理员,但多数情况没有给,造成工作的被动。

第四,固定资产处置方面。“办公”家具报废年限问题,很多东西是实验室用的,不能算办公家具,有的部门不了解政策,认为没到报废年限,不能使用了,也不敢处理。还有部分特殊的体育物品(比如篮球架)确实没坏到不能使用,但是破损了,也没有翻新的价值,翻新的费用和购置新的差不多。不知道怎么处理,虽然学校定期报废,但基层单位还有很多待报废的物品,相互间还是缺乏有效的沟通。

第五,校内分散采购方面。招标采购相应程序还是复杂,个别环节可能出现问题,各部门负责人员不知道如何填写标书。学校的试剂采购供应商,偶尔有供货慢,价格高于市场价的情况。校内采购评审专家的代表性单一,达不到公平、公正,也缺乏彼此监督。建议多一些外单位和其他部门的专家。

第六,业务培训方面。组织学习和培训较少,很多政策大家都不了解,培训的覆蓋面相对比较小,不同的层面都有盲区。特别是独立的科研人员,对政策的了解就更有限。

3 对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宣传工作不到位,横向没到边,纵向没到底,缺乏有效的宣传载体和途径。很多时候下发的文件和通知,只到达处级单位,最基层的老师和科研人员根本看不到,执行起来就会有很大的偏差。另外,该校还有两个附属医院,虽然是独立法人单位,但从教学投入、科研投入和专项投入上也是大学的资金,需要按大学的相关制度和要求来执行,在传达相关文件的时候常常忽略,致使医院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不能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政策。

第二,处内科室之间的业务缺少必要的沟通,生活上能互帮互助,业务上自扫门前雪。在国有资产处内部,往往忽略各科室的业务联系,特别是招标采购办公室和资产管理科,处于上下游的关系,如果不能及时沟通,会造成工作上的被动。比如说,在资产管理上对通用办公设备和家具配置有明确的标准限制,如果采购科室不了解这个标准,随意采购,就会出现超标准无法入库的问题。

第三,深入基层不够,不了解基层单位的资产管理现状和需求。管理工作一定要沉到基层,了解基层状况,才能有的放矢地想办法,出实招。也通过到基层调研,才能和服务对象面对面,了解实情。比如调研中,有的部门到目前为止一次资产处置都没有,部门领导还一直认为坏的东西没地方放,国有资产处处置了这么多次资产,部门领导都不知道。

第四,国资处的工作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完成和服务上,与真正的融入学校发展还有差距。如果始终把自己定位在服务上,就会始终和服务对象有距离,双方始终会有分歧,有对立。要学会融入到服务部门的工作当中,学会融入到学校各个层面的工作当中。变被动服务为主动融入,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

4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4.1 加大对招标采购和资产管理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宣传

在加大宣传方面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其一,编制招标采购和资产管理的制度汇编,以装订本的形式和电子版的形式下发,做到部门有纸质版,个人能看见电子版,实现全覆盖,无盲区。其二,编制国有资产管理业务手册,以问答的形式,表述重点政策和制度,注重方便、灵活,集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三,建立与各部门沟通的长效机制,建立处室、科室和个人三级沟通体制,通过访谈、微信和电话等形式建立沟通的长效机制,适时传递信息,定期组织交流。

4.2 加大培训力度,实现各层面全覆盖

其一,请政府采购方面的专家做招标采购讲座,让被服务对象在政策层面对招标采购工作有所了解。其二,请招标公司专业人员对招标流程和标书制作等进行培训,让大家在实际操作层面掌握方法。其三,对资产管理员进行政策培训,让每一个部门都有懂业务的人。其四,加强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通过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服务能力。

4.3 强化制度和规范建设

第一,出台校内招标采购规范,学校已出台《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对各类招标采购进行了规范,下一步要重点对校内招标进行规范,防范扩大自主权后带来的风险。其一,制定校内定点采购信用服务监督机制,定期对供应商监督应按采购合同规定的内容、采购人的使用反馈等方面来对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进行调查,杜绝提价和不及时送货的现象,规范供应商的行为,提升定点采购的服务质量;其二,修订并出台《校内分散采购管理工作规范》。依据国家、省及上级管理部门的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从采购的范围及途径、限额标准及采购方式、采购程序、专家组构成及责任与纪律等方面,对校内采购行为进行规范,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规避采购各环节的风险,使校内采购工作安全、有序地开展,提高采购效能,维护学校利益。

第二,制定各项工作流程,针对招标采购、资产验收、资产调配、大型仪器维修、资产处置等制定严密的流程。

由此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为别人服务,变成做自己的事情,真正把工作做好,把服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冯恺.高校非政府采购项目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6).

[2]赵翠芝.优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7).

[3]陈丽辉.高校国有资产处置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7(7).

[4]刘媛.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自行招标采购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9).

[作者简介] 徐克胜(1973—),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高级会计师,长春中医药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通讯作者:曲婧(1986—),女,汉族,吉林龙井人,医学硕士,讲师,长春中医药大学招标采购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

作者:徐克胜 曲婧

上一篇:AutoCAD案例教学论文下一篇:聚丙烯工业发展前景研究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