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海外销售问题论文

2022-04-21

摘要: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省,广东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进出口总额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作为广东第一大支柱产业的电子行业,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加工贸易海外销售问题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加工贸易海外销售问题论文 篇1:

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摘 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珠海市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率先承接外资企业进驻的门户,外资企业在珠海市的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珠海市的经济规模的膨胀。然而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大量外资企业出现经营难以为继的局面,成为了珠海市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以珠海市外资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外资企业中现存的问题、机遇和挑战,帮助其寻求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提出合理的转型升级的建议。

关键词:外资企业;转型升级;珠海企业;发展道路

一、珠海市外资企业发展道路中现存的问题

1.外资企业长期的贴牌生产经营模式难以支持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珠海市吸引了诸多的外商投资,外资企业在珠海市的运作模式也逐渐成为固定的“国外技术、外企接单、珠海生产、海外销售”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所利用的只有珠海市的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和出口的政策优势,多数外企在珠海只是设立加工工厂进行贴牌生产,即为OEM模式,虽然这种运作模式的操作简单易行,所聘用的劳动力也是知识水平较低的工人,在价值链中处在较低端的位置,价值分割所得较少。这种盛行的OEM模式的经营模式导致珠海的外资企业在销售和技术上都处在非常被动的位置,客户和目标市场出现问题都会对企业造成巨大打击,在低成本且较多优惠政策的环境下,外资企业进行加工贸易尚且能够获得微博利润,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外部市场需求大量减少,出现了不少外资企业半停产或者破产的情况。随着我国生产企业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成本的不断上升、税收优惠的减少、国际贸易壁垒的增加,外资企业的OEM经营模式更加难以为继,难以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2.原材料价格上升、资源和劳动力短缺使得外资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增加

珠海的外资企业中,从事纺织、服装、轻工、塑料、玩具和电子等行业的加工贸易的企业占较大比例,这些行业大多数为资源密集型企业或者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近年来,国际市场石油、金属等原材料的价格不断攀升,使得很多外资企业的原材料和辅材料的成本也大幅上升。除去不可用土地,珠海市的实际土地资源储备较为有限,新增的建设用地较少,土地竞价上升,土地供给的紧缺使得外资企业的土地资源成本也在上升。

珠海市主要的外资企业的经营模式注定了其生产成本受人力资源市场的波动的影响较大。珠海市成为吸引外资之后,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了各类人才的主要就业地之一,劳动力需求较大。但是随着人工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出现,珠海和其他沿海城市一样出现了用工短缺的局面,对于外资企业来说,不仅仅单位人工成本在上涨,甚至出现了招工难的局面,生产规模难以保证。这些成本增加的叠加效应就是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外资企业的生存面临着较大危机。

3.人民币升值以及宏观环境压力变大

从2005年7月,我国逐渐放松对于汇率的管制,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不断攀升,对于外资企业来说,成本上升的同时,出口竞争力也在不段的减弱,汇兑损失加剧,外资企业在珠海市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外资企业的宏观生存环境压力也在增加。一方面,中国对于加工贸易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正在逐步取消,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要生产和销售对象的外资企业所能够得到的补贴和优惠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下行不仅仅使得外部市场的需求减少,目标客户群体减少,还使得贸易壁垒增强,增加了外资企业的销售难度。例如欧盟在2006年开始实行的电子电器环保指令,提高电子产品环保要求的同时,增加了珠海市电子行业的外资企业向欧盟出口的生产成本和销售压力。

由以上分析可知,目前珠海市外资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断紧缩,只有寻求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被市场所淘汰。

二、珠海市外资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

1.经营模式从“生产车间”向“企业总部”的转变

2016年7月,珠海市市政府出台了《珠海市鼓励总部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用于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珠海设立总部。为了吸引总部企业落户,珠海市政府在企业办公用地和用房、技术研发与技改、专项资金扶持及高级管理人员住房补贴、工作人员出入境便利等方面均给以优惠政策支持。对于符合要求的大型企业总部落户珠海,还会给予高达数千万元的奖励。外资企业总部落户珠海,不仅仅能够充分利用珠海的基础建设和人才,还能够利用这些优惠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经营模式从“生产车间”向“企业总部”的转变,能够帮助外资企业提升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摆脱外资企业以往的重生产轻管理的局面。

2.向“微笑曲线”的两端靠拢,由贴牌生产商转为设计或品牌生产商

在“微笑曲线”中,附加值高的在两端,也就是设计和销售的附加值较高,制造正好在附加值低的底部。对于珠海市外资企业来说,之所以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是因为其利润空间本来就很狭窄,只有帮助企业完成转型,提升珠海市外资企业在价值分割中的地位,才能够扩大其利润空间。为了向“微笑曲线”的两端靠拢,珠海市外资企业需要将生产模式从“生产”转变为“设计+生产”或者“设计+生产+销售”,由原本的贴牌生产商“OEM”转型为设计生产商“ODM”甚至为品牌生产商“OBM”,这就是珠海市外资企业朝着“微笑曲线”两端进行转型升级的路径,帮助在珠海的外资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品牌创造方面取得成效,推动其自主品牌的建立,或者鼓励外资企业将其海外的设计和销售部门转移一部分到国内,帮助国内外资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3.销售方式由外销转内销,积极占据国内市场份额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全球企业都注意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在国外市场需求乏力的背景下,外资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销售订单,将销售模式由外销转为内销很有必要。一方面,珠海市政府举办了多次“外博会”、“台博会”等内销平台通路协助外资企业扩大内销渠道;另一方面,外资企业自身也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制定转型升级的路线,打通国内销售的道路,减少外销转内销的学习曲线。外销和内销的经营模式有很大区别,对于珠海外资企业来说,其外销订单的客户要么是客户上门,要么是其海外关联企业,而内销则是需要企业自己研究市场环境,出门找客户接订单。外资企业在珠海要从外销转内销,必须要转变自身商业模式,从原本的“重生产销售轻经营品牌”转变为全面兼顾,重视品牌宣传和渠道建设。

4.由政府牵头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

产品附加值低是珠海外资企业的普遍缺点,在珠海的外资企业中,多为加工贸易企业,产品附加值低直接导致了企业生存空间的狭小,因此珠海市市政府需要推动产学研合作,引导外资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优化自身生产线,鼓励企业研发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和产业关联度高的产品,推动外资企业在原有的只注重生产的局面上加强自主创新,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型。加强创新不仅仅能够优化生产工艺和生产线,还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在用工量降低的同时增加销售额和创造的生产值。从2007年起,珠海市就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并为此成立了专项资金管理会,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提升竞争能力,外资企业要想在珠海市长期发展,可以积极利用相关政策优惠进行自主创新,优化生产线和生产产品,降低自身生产成本,减少生存压力,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三、结论

珠海市外资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原有的贴牌生产的OEM模式能够获得的利润非常薄弱,原油、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上升、用工成本增加和人民币汇率上升等因素增加了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宏观环境的变化也是外资企业追求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的推动力。本文论述了以下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转变经营模式,鼓励“企业总部”落户珠海;向“微笑曲线”的两端靠拢,由OEM模式转为ODM模式;转变销售方式,由外销转内销,积极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由政府牵头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这些转型升级的举措均从降低成本、扩大销售空间入手,帮助外资企业实现在珠海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洋.经济特区扩大后珠海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J].特区经济,2012(02):12-14.

[2]邓佐明.珠海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思考[J].特区经济,2012(11):25-27.

[3]陈明森.产业升级外向推动与利用外资战略调整[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

[4]隆国强.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9月.

[5]杨建梅,冯广森.东莞台资IT企业集群产业结构剖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3):33-34.

作者:徐瑞

加工贸易海外销售问题论文 篇2:

广东电子行业海外拓展策略研究

摘 要: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省,广东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进出口总额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作为广东第一大支柱产业的电子行业,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然而近年来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等因素影响,广东电子行业这种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传统贸易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原来的低成本贸易优势逐步削弱。要扭转这种局面,广东电子企业务必加大开展包括自主品牌出口,海外直接建厂及海外并购等更多的海外拓展模式。关键词:海外拓展;加工贸易;电子行业

1 广东电子行业特点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是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综合经济实力雄踞中国大陆首位。广东省生产总值约占中国大陆 1/8 ,地方财政收入占 1/7 ,进出口贸易总额占 1/3 ,累计吸收外资占 1/4。

广东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中国大陆第一,已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 IT 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2006 年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第一大支柱产业地位,无论是用工业增加值还是工业销售产值来说明,电子信息产业仍是最主要的支柱产业,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广东省国民经济的影响力是举足轻重的。

广东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地区,以深圳、广州、东莞、惠州、佛山和中山为主体,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在2007年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中,广东省就占了22家,可见广东电子行业在全国中的优势地位。

2 广东电子行业加工贸易模式分析

2.1 广东电子行业海外拓展模式概况

广东电子行业在海外拓展中,大部份企业均采取加工贸易的模式,加工贸易占了70%的份额。

很多企业虽然也开始在海外设立营销渠道,但仍然通过OEM代工等方式以实现直接出口作为主要的途径,其中典型的例子便是格兰仕:格兰仕始终坚持做“世界工厂”的目标,尽管其微波炉产销量已经占据全球市场第一的位置,但是自我品牌的比例仍然很低,只是在近年来才开始谨慎的尝试自我品牌的海外市场拓展——对于该类企业,价格优势往往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杀手锏。

2.2 加工贸易模式概念

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的附加价值。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其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加工贸易有: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协作生产。

2.3 加工贸易模式发展现状

广东是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第一大省,占全国该项出口总额的四成。在2006年全省超过3000亿美元的出口额中,加工贸易占了70%左右。可见,加工贸易是广东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也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2.4 加工贸易模式存在的隐患

(1)关税壁垒。指高额进口税,通过征收各种高额进口税,形成对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是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它是在贸易谈判中迫使对方妥协让步的重要手段。

(2)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指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出口,如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限制等。另一类是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指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件和标准,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苛刻的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规定等。

(3)汇率影响。人民币/美元的价格从2006年开始加速上升,从20005年7月到2007年7月两年间,人民币升值高达8%。由于我国出口贸易绝大部份是用美元结算的,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外商以同样的价格支付货款,将导致中国的生产企业损失8%的利润。反之,若要维持原有的利润,我们的产品售价将要提高8%,这将大大削弱了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对出口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4)成本上升。中国“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正在发生变化,“高成本时代”即将来临。 随着经济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人力成本的提高。调查表明,2007年上半年,人力工资成本增幅达到了16%。而按最近颁布的劳动法,在一个企业工作两年以上,就可以跟公司签不定期合同,如果公司违约,就需要赔钱,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企业成本的提高。此外,能源成本,如水电费的增加,铜、钢等原材料成本上升,房租高涨等,也对广东电子企业的企业运作成本产品较大影响。

(5)政府政策调控。政府从2003年开始对加工贸易实行政策收紧。从2004年起,部份产品出口退税率从17%,改成13%。由于当时加工贸易竞争还不算太激烈,企业还有10个点的利润,减少出口退税后,还有6个点的利润。但到了2007年,除了出口退税下调之外,同时还有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升等影响。一方面是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是行业竞争激烈,没法提价。企业的利润就变得很低了,致使一些中小型企业不得不倒闭,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扭转这种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大力开拓其他海外拓展方式势在必行。

3 海外拓展模式转变的机遇和挑战

3.1 广东电子企业海外拓展模式

3.1.1 自主品牌出口模式

中国经济规模已位居世界第四,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然而产品品牌却是一个小国,在2005年中国7600多亿美元的出口贸易额中,自主品牌出口只有10%的份额,其它90%都是OEM。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只是获得了产品价值链中区区10%的加工利润,而剩下90%的利润被品牌商和经销商获得。目前在广东,只有志高空调,华为等为数不多的电子企业以这种模式为出口的主要模式,其他的企业几乎都还是以OEM的代工模式为主。

位于南海的志高空调,只用了三五年的时间便完成了贴牌积累,控索出了从贴牌出口到自我品牌出口的新模式。1998年,志高正式成立出口部。当时只是以OEM的形式走出国门。虽然产品迅速扩展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志高也逐渐意识到不能长期扮演这种制造工厂的角色,开始意识到在国际上创立自主品牌的重要性。2001年起,志高开始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登记注册商标,申请不同国家的准入标准,并建立营销网络。2003年以来,志高空调在品牌出口业务上取得不少收获,自有品牌出口已超过贴牌出口。成功打进欧洲共同体市场,中标2004年雅典奥运会会场空调。从土耳其获得7.5万台空调的订单(占该国80%以上),成为联合国采购空调机的重点对象。目前,志高空调的自主品牌出口已攀升到占总出口量80%以上。

3.1.2 海外直接投资建厂模式

随着反倾销等贸易壁垒增加,加上部分国家产业链逐渐完善,部分企业开始采用海外设厂的方式,加快海外市场的扩张。美的电器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2007年3月,美的海外设厂的首个项目在越南落成。

在试水越南市场后,近日,美的集团再迈出海外设厂第二步。美的集团将在俄罗斯列宁格勒州投资,该州政府承诺对美的今后在该地的投资“提供同等最优惠待遇”。

除了俄罗斯外,美的还将在印度进行同样的计划,加强东南亚力量。同时,美的将在香港设立海外区域事业部,加快海外分支机构的建设,提升这些机构的国际化适应能力。

过去,美的一直采取谨慎的国际化战略,主要在海外铺设营销网络。之所以现在要“走出去”设厂,一是为了降低成本,二是为了规避反倾销、关税等贸易壁垒,第三也与人民币升值有关。

据美的2006年的预算,国际市场推广费用将上升至占总预算的1/5;国际市场业务增幅将超过25%,达到25亿美元,2010年,美的海外市场销售将达到50亿美元,其中自有品牌出口将占出口额比重的20%。

3.1.3 海外并购模式

并购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企业获取所需要的品牌、渠道和人才等资源,但是并购本身所蕴涵的高风险也使得并购之路荆棘丛生TCL正是最好的例证。TCL先是在越南建立了年产50万台彩电的生产线及年产30万台数码相机和电工 产品的生产线,后又在欧洲实施并购了德国施奈德、汤姆逊彩电和阿尔卡特手机,总投资逾亿美元。

然而,真正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遭遇了形形色色的难题甚至是危机。

TCL因为在欧洲并购的影响之大、金额之巨而备受瞩目。TCL也因为这次海外并购严重受挫,而将被载入记录中国企业国际化征程的历史。

3.2 广东电子行业海外拓展存在的挑战

(1)缺乏对当地市场的深入理解,这是导致中国企业无法形成提高利润的长期战略的最主要原因。在进入当地市场时,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首要难题便是如何获取对当地市场的充分理解。而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①对竞争对手和竞争产品的认识相对较为肤浅;②对市场的竞争形势认识不足;③对地区差异考虑不周;④对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差异化需求缺乏经验。

(2)对投资回报、特别是短期回报有不切实际的要求,这会导致无法形成长期有效的发展策略。

(3)缺乏有足够经验的海外人才,往往是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又一困境。

(4)对当地的法律制度和标准设定缺乏足够的认识。

对于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历程,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在前期都需要首先解决人才缺乏和文化差异的难题,在突破这两项瓶颈之后,更重要的则是理解并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并制订合理的产品策略、营销策略和创新策略。

参考文献

[1]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J].2007年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J].环球企业家,2007,(6).

[2]叶柏章,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电子信息产品打造“绿色包装”势在必行[J].中国包装,2005,(7).

[3]李东生,走出去需要政策扶持[J].中国企业家,2006,(4).

[4]马芙蓉,绕过对方的贸易壁垒[J].价值中国网,2006,(11).

作者:邓 颉

加工贸易海外销售问题论文 篇3:

深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现状与发展探索

摘 要:加工贸易在深圳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深圳经济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际经济大环境新的发展阶段,深圳加工贸易也在不断地转型升级,使其技术及结构等方面更好地适应当今智能机械化生产社会的发展需求。然而,深圳加工贸易在转型升级的实践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与不足,对外企依赖度高,本土企业创新能力弱,市场结构不完善等,都成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绊脚石。本文在概述深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在营销、产业链、政策等方面的创新、完善与发展,实现深圳加工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结构优化

一、深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概论

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

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首先需要对其内涵进行准确描述,解决当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概念笼统含糊的问题,以便在工作中能够确定哪些企业、哪些行业属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范畴。明确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明确了转型升级的主体行为,才能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扶持性政策和限制性措施。

不同的地域与行业,对于转型升级也有不同的方式和路径选择。根据深圳市的经济发展规划,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产品加工由低端转向高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二是产业链向中下游延伸,让产品研发设计、品牌创立、产品制造和营销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三是经营主体向多元化转变,使内外资企业共同发展。四是市场轴心由国外转向国内,以内销的增量带动加工贸易整体的发展。

2.加工贸易在深圳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开放经济三十多年来,深圳加工贸易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产值和增值率逐年提升,在当今外向型经济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推动深圳地方经济的发展

近些年来,深圳的加工贸易在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利用海外需求带动本地方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如今良好的经济环境下,外商在深圳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资金与技术的注入,地区加工贸易的增值环节不断拓展且呈现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使得其配套产业也蓬勃起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深圳以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2)促进了深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

在贸易全球化的浪潮下,国际企业的产业升级与转移步伐加快。深圳把握住新一轮的全球性产业转移的机遇,把外国的高新技术融合到生产劳动中,力推深圳总体产业升级,加快工业生产现代化的进程。在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往海外输送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比例逐年递增,出口数额也在稳中上升。加工贸易在生产结构上的优化带动着相关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对深圳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深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的现状

全球性的产业大转移和国内良好的经济发展,为深圳加工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和优越的发展环境。自深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以来,其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加工贸易仍是深圳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

深圳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使传统意义上的加工贸易有了质和量的改变。2013年,深圳加工贸易出口1360.18亿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的50.12%,对全市GDP的增长贡献率近35%。虽说,近年来深圳市一般贸易的增值较快,在2014年第四季度其产值一度超过加工贸易,但加工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依然占深圳全市进出口额的四五成,加工贸易仍然是深圳工业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

2.贸易方式结构不断优化

在深圳加工贸易不断发展的同时,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出现此消彼长的趋势,来料加工出现相对萎缩,进料加工已经成为加工贸易的最主要形式。截止到2014年11月,进料加工贸易额达到1300.1亿元,占深圳加工贸易的比重达到97.46%,同比增加了15.5%。2014年11月来料加工占深圳加工贸易的比重仅为2.54%,且呈现进一步的下降趋势。进料加工的兴起,也使得出口额的增加,近两年,深圳加工贸易的出口占明显的主导优势,其数值远超进口值。

3.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深圳加工贸易企业出口的产品结构逐渐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向高新技术密集型。据统计,2012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达2520.7亿美元,同比增长12.45%;其中出口达到1412.2亿美元,同比增长13.16%。近年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产品出口额连年创新高,预计2015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规模逾1万亿,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超过5000亿,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以上。

4.逐渐开始形成自有品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深圳加工贸易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积累起了一定资金和技术实力,部分企业开始加大了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同时也取得不错的成果。现今,深圳已拥有集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整机集成、检测检测和批发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的手机产业链。深圳手机产业已经从“山寨”转向“名牌”,华为、中兴、步步高等国产手机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也取得了比较好的发展空间和品牌影响力。

目前,深圳市加工贸易企业中委托设计和自有品牌比重超过65%。据相关数据统计,2012年加工贸易的企业设立各类研发机构已达1519家,研发人数达到9.1万人;认定为市级技术中心的加工贸易企业从2008年的55家增加到2012年的180家。

三、深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企业缺乏转型的动力

虽然近几年全球经济回暖,但有些加工贸易企业又重走老路,他们所做的还是那些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可言,没有竞争力的生产活动。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部分中小型企业都通过打价格战来获得订单,企业的利润率一般不超过10%,有些可能只有5%甚至更低。企业微薄的利润,企业维持自身的生存都是个大问题,更别说还搞什么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了。

2.对外企依赖度高

加工贸易对外依存度是指加工贸易对外资企业、国外技术市场的依赖程度。外资的加工贸易,使得生产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料、件严重依赖从国外进口。在采购料件方面,深圳近一半加工贸易企业所采购的国产料件的比重低于25%,60%左右的加工贸易企业采购不到25%的国产机器设备,而在核心部件的采购几乎全“洋货”。上游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下游销售渠道是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但就是这关键的环节,却是大部分深圳本市加工贸易企业的软肋。企业要想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先得走出靠着“洋水”生活的阴影。

3.自主研发和自创品牌方向延伸程度还需提高

从目前情况看,深圳市加工贸易整体水平上仍处在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尽管有少数如艾美特、比亚迪等具有自主品牌研发创新的能与外企抗衡的加工贸易企业。深圳70%的工业产值来自于加工装配性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企业的整体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发达国家的20%。

4.海外市场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

深圳加工贸易出口量每年都有数以千亿计,但出口量较大的企业大都是由外商投资的,海外市场长期由外商把持,而内资企业出口基本上都要通过外批发商作中介,本土企业的海外营销能力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也就难以顺利参与产业链下游增值环节中去。深圳加工贸易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在香港和欧美日地区,虽然,2010年以来,和东南亚的加工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但只限于个别国家,且出口亚洲的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所占市场份额还是很小的。加贸企业的海外市场还有待去渗透去开拓。

四、深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策略探索

1.市场营销的创新运用与升级

为扭转这劣势,深圳加工贸易应该努力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平台,将开发设计营销网络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绕开中间商环节,变间接加工为直接贸易,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优势。

2.贸易产业链的整合延伸与配套物流发展

加工贸易价值链向下游产业延伸是今后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势,这对深圳物流配送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这发展要求,深圳需将现行保税区转变为自由贸易区,建立一个区域物流园区,赋予区内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发展国际采购与配送业务。进一步优化现有盐田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的功能,为周边地区的产品展销、引进国际资本、参与国际转包和吸纳国际生产要素转移提供平台。

3.集群化发展与转型升级

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要着眼加工贸易产业园区的建设,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速产业集群内产业组织与运营模式创新,加速横向、纵向和网状企业的整合。建构集群间企业信息化,串联产品上下游的生产工厂,合理调整产业集群结构,避免同质同构现象和区域内低成本导向的恶性竞争,实现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

4.完善促进转型升级的政策制度

企业进行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而且时间长,风险高。单靠加工贸易企业自己的力量难以推动有效的转型升级。此时政府应充当引路者的角色,以政策来指引和扶持企业的转型升级。

(1)完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扶持基金制度

深圳市设立的加工贸易企业专项扶持资金,重点对加工贸易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以及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打造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出口给予奖励和支持。但当前申请扶持基金的门槛较高,要求加贸企业年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且仅限于从事高新技术及技术开发型企业,让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可望而不可及。政府应该改变申请扶持资金的条件,让真正需要这资金的加工贸易企业得到资助,提高资金运用的质量和效率。

(2)解决长期困扰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

政府应当发挥其职能,鼓励地方政府充当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重要角色,建立出口企业的融资担保基金,同时推动银行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的信贷支持,降低信贷门槛,寻求科学、合理的信贷模式。

5.走“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消费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张,已经成为全世界各领域人士的共识。顺应这一潮流,深圳加工贸易企业要走绿色营销之路,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摆到首要位置上。

参考文献:

[1]陈红泉.经济全球化下加工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对深圳的影响[J].经济前沿,2004(Z1).

[2]陈秋霞.加工贸易初认识[J].中国海关,2012(08).

[3]厉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利用自贸区优惠政策问题研究[J].海关与经贸研究,2014(01).

[4]周允生.深圳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6(01).

[5]廖明中.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探讨[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0(04).

作者:胡锐强 彭玲

上一篇:文化馆的现代公共文化论文下一篇:企业竞争力下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