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继续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本文对教育资源整合背景下栖霞电大英语教师团队建设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发现团队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也提出了几点思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专业继续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英语专业继续教育论文 篇1:

普通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摘要:从普通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全面分析教师队伍现状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文学教师;继续教育;必要性

一、普通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师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理论欠缺,前沿知识不足

文学理论是以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文学的创作过程及其规律为主要内容的,对文学教学有指导意义,同时,文学理论又是一个变化发展的事物,是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概括。作为一名高校文学教师在通晓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应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较高的理论水准,并且能够及时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不断更新和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把握教材,授课时才能旁征博引,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我们目前的教育状况是,一些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失去了关心文学发展、文学现象的兴趣,仅仅依靠走上工作岗位前所学的文学理论,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更新、改变,或是过于依赖现成的结论,一切以教参为依据,还有人认为文学教学只讲教材就够了,从事教材以外的学习和研究是舍本逐末。

(二)授课中有“偏爱”文学类型现象

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意识地表现出了“偏爱”现象。在授课过程中有的教师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学类型给予了过多的青睐,对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讲解过细,而自己不太熟悉、不甚喜欢的文学形式便则很少讲解。的确,这是教师个人文学兴趣在不经意间地流露,但究其根源,便不难看出是教师以往知识积淀方向单一造成了这种现象。教师的这种青睐与淡化处理直接影响学生对作家作品及文学类型重要性的认识与判断,会在学生心里形成“何为主要,何为次要”的消极暗示。因此,文学教师需要全面提高专业素养。

(三)对中国文学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

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不同国家、不同作家的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创作特点与艺术风格。中国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本国的作家作品,并随时会把自己的想法或是困惑表达出来,希望能与老师进行交流。如,在学习英美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家作品时,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中国的浪漫主义诗人,可能会问出“老师,中国有和拜伦的创作背景相似的作家吗?”这样的问题来,而且刘炳善在其所著的《英国文学简史》这部教材中还直接提及了中国诗人李商隐。这就要求讲授文学课程的教师虽不用像比较文学教师那样对中国文学有系统的研究,但至少要对其有概括性的了解。目前的教学现状是,部分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有关中国文学或是涉及文学比较方面的问题时,未能给出全面的或是引导性的回答,失去了调动学生积极、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

(四)“文学英语”水平有待提高

英美文学教师作为英美文学这种特殊意识形态下产物的传递、阐释者,其语言表达直接影响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认识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课堂用语的高度概括性与准确性。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在用英语授课过程中,会偶尔出现词不达意、不知如何表达的情况,个别不自信的教师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用大量母语讲授英美文学,造成了教学、教材两层皮的尴尬状况。而且,文学课程涉及的内容是纵贯一个国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文化现象,文学作品中涉及的语言也是处于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如:英国文学作品中就体现了古英语、中世纪英语及现代英语等多种语言形式,因此,教师需要熟悉英语的发展历程并掌握其演变规律,才能对文学作品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与把握,将其深刻内涵介绍给学生。

(五)科研积极性不高

教学和科研是教师的两大任务。作为传授知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校教师除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必备的相关学科知识外,还应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要能够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有稳定的研究方向与领域。而我们遗憾地看到有相当一部分文学教师,对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知识缺乏探究的热情与激情,知识与教法得不到更新,也总结不出自己的教学经验,使得自己的教学效果停滞不前。

二、对英语专业文学教师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主观原因

部分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失去了再学习的热情。一些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已经取得英语专业的8级证书及研究生学历,足以证明自己能胜任教学工作,部分老教师认为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是教学成功的保障。上述教师都把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尺定格在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主动分析自己是否在教学中存在不足、对学科知识的把握是否全面,即缺乏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客观原因

首先,高校扩招后,英语专业教师多数都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量,教师疲于授课、背课之间,繁重的教学任务扼杀了他们继续钻研业务的热情、阻碍了他们在学科领域前进的步伐。其次,教师缺乏了解学科前沿信息的途径,部分高校图书资料引进缓慢,不能及时将文学领域的前沿信息带给教师。大量的教学任务更是将教师束缚在校园内,缺乏参加各类本学科进修班、研讨会的机会。就这样,文学教师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开展着教学活动。

三、提高英语专业文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建设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因此,学校要重视文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把它纳入到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要根据教师的实际状况,为其提供必要的继续教育保障,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思想、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

(一)转变教师观念,牢固树立终生学习意识

学校要大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教师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

(二)鼓励教师自主学习,为教师科研提供保障

社会和学校应本着对教师负责、对教育负责的态度对教师自主学习给予多方面的鼓励与支持。就社会而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多开展有关培养教师教育技能、专业技能的各类长期、短期培训活动,以满足教师能力发展的需求。从学校来讲,应积极为教师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做到既有政策支持,又有资金保障。教师科研是教师自主学习的方式之一,学校应全力以赴为教师科研服好务,保障教师科研高效、顺利地进行。近年来,多数教师承担了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在时间和精力上都失去了科研保障,对此,校方应做好整体规划,在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应力求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师工作压力,使其以轻松的心态、充沛的精力致力于科研活动中。

(三)引入学科前沿信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学校应通过多种渠道保证一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前沿信息。首先,学校的图书资料部门要了解教师的教学、学习需要,要定期引入专业方面的最新书籍。其次,学校还应有计划地聘请一些专业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到学校为文学教师做讲座,让教师们了解学术界的最新研究动态、关注的焦点以及最新的文学理论实践活动,并鼓励教师针对讲座展开讨论,从而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创造浓厚的学术气氛。

(四)搭建继续教育平台,提供教师外出学习机会

英美文学涉及英美两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尤其涉及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问题。学校应尽量安排从事英美文学教学的教师到英美两国去感受它们的文化氛围、语言习俗,以加深教师对英美文学作家作品的理解、提高教师对英语语言的把握能力。资金紧张的学校也应尽量提供教师参加全国以及国际大型学术研讨会、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学习的机会,以了解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发展状况。

当代社会知识更新节奏加快,高校教师作为传承文明成果、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执行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英语专业的文学教师作为英美文化的传播者,更承载着时代所赋予的艰巨任务,继续教育的步伐急需加快。

作者:王 霞

英语专业继续教育论文 篇2:

教育资源整合背景下基层电大英语教师团队建设的思考

【摘要】本文对教育资源整合背景下栖霞电大英语教师团队建设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发现团队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也提出了几点思考。笔者认为,学校只有从构建合理的英语教师团队结构、加大英语教研组建设以及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等方面入手,积极解决问题,才能应对团队不稳定的现状,才能有效提高基层电大英语教师团队的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才能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关键词】教育资源整合 基层电大 英语教师团队 思考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英语教学观的影响,基层电大英语教师个体的作用被过分强调,团队的整合效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大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功能的均衡发挥。因此,基层电大加大英语教师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团队的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势在必行。

一、基层电大英语教师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栖霞电大英语教师的师资现状,我设计了一份“栖霞电大英语教师师资情况调查表”,对我校的五名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平时总结,结合问卷调查,我发现,我校英语教师团队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从年龄统计分析来看,目前,我校英语教师团队还比较年轻,30岁以下的有一人,31——40岁的有三人,50岁以上的有一人;从教龄方面看,五位教师中,教龄最短的也有8年的教龄,最长的有32年教龄。五位教师教学经历长,教学经验丰富,都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语言技能,但同时,他们又容易受经验的影响,有时不能客观地分析出现的新情况;从学历层次来看,虽然五位教师的学历都达到了本科,但是,没有一人有研究生学历或英语教育硕士学位;从职称方面来看,目前,我校英语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很不合理,五名教师中拥有高级讲师职称的只有两人,另外,一人是讲师职称,两人是助教,很显然,这样的职称既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

2.缺乏英语专业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电大的英语教学有其特殊的规律和要求,对在岗英语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不仅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学历,还要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英语教学理论水平、教学技巧以及现代教育观念,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虽然我校的英语教师都能积极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但是,他们所参加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除了市电大组织的针对英语教学的教研以外,其余的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没有涉及到开放英语教学,因此,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对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3.教科研水平低下。英语教科研不仅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英语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的最佳途径,是英语教学发展的基础,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通过调查,我发现,虽然我校的英语教师都能坚持开展教学探讨,每学年都开设公开课,能认真听课、评课,并且有一定的教科研意识,撰写了一些论文,部分教师也参与了课题研究,但是,他们所撰写的论文都是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有关的,没有一篇是和电大成人教育以及开放英语教学有关的。可想而知,目前我校英语教师科研水平低下的现状是难以适应开放英语教学的新要求的。

二、基层电大英语教师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

1.构建合理的英语教师团队结构。为了构建合理的英语教师团队结构,真正保障电大英语教师的任职资格,学校在对教师的学历和教学能力作出明确要求和规范的同时,还应该积极为此承担相应的义务。这主要体现在学校要加大对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投入,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继续教育和培训时要有全局意识和超前意识,要及时掌握本市电大英语教师的任职情况,了解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掌握教师对于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内在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另外,青年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职称评定的文件精神,了解职称评定的要求,不断地从学历、教学水平、教科研成果等方面入手,积累材料,做一个准备充分的人,为晋升高一级职称打好基础。

2.加大英语教研组建设。教研组是落实学校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进行学科教学管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阵地。我认为,只有加大英语教研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才能应对校区之间教师流动造成的英语教师团队的不稳定现象。

(1)加大英语教研组建设,首先就要选拔具有良好素质、过硬的专业能力、乐于奉献的英语教师担任组长一职。教研组长要能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团结和领导全组成员圆满完成教学和教科研任务。

(2)完善教研组的工作制度。完善英语教研组的工作制度是英语教师团队建设的关键,也是教研组日常工作的依据。英语教研组的工作制度要体现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当有教师从别的校区流动到电大校区,英语教研组就要为新来的教师找一个师傅,在教学、班主任、教科研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电大的工作环境和英语教学。“传、帮、带”应该是相互的,新来的教师也要将中等职校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方法与其他教师分享,通过组内研讨和教学实践,最终能结合中等职校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促进电大的开放英语教学。

(3)制定科学有效的奖励制度。奖励是管理的重要职能,管理者可以通过科学的考评和奖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有效的奖励制度既要有物质奖励,又要有精神奖励,既要有个人奖励,又要有团队奖励,要体现出个人成绩的取得和团队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4)打造良好的团队文化。良好的团队文化是英语教师团队建设的核心,它可以让团队成员感受到来自团队的关注和关心,增进团队合作,从而获得归属感。打造良好的团队文化,就要求团队成员加强沟通,除了工作期间面对面的交流以外,还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随时随地保持联系,分享教学心得和科研成果。另外,教研组要积极搭建团队学习与合作的平台,使每一位团队成员既能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又能从活动中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

3. 依托教科室和教研组,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英语教育教学研究是英语教学发展的基础,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提高电大英语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不仅仅是帮助电大英语教师树立正确的教科研导向,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方法和途径。我认为,我校的英语教科研应依托教科室和教研组。教科室应该定期请教科研专家或学校教科研方面有经验和成果的教师举办讲座,传授大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开展课题研究的知识,并及时将各教研机构的论文征稿和课题申报消息传达给教师,帮助和促进教师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英语教研组应经常开展组内活动,充分发挥老年教师的经验优势,中年教师的骨干的作用和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带领大家一起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而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支撑点。在教育资源整合的背景下,我校英语教师团队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才能有效提高基层电大英语教师团队的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才能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现代复合型人才。

作者:刘玉

英语专业继续教育论文 篇3: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五个对接”探析

摘要:很多高职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在专业建设方面,没有完全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及职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等五个方面的有效对接,从而影响到学生就业的竞争优势。针对上述问题,应分析具体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五个对接;现状与对策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笔者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历,通过对所在院校的实际了解、对相关院校教学实践的调查分析思考及对所教学生的个别访谈发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没有很好地履行上述宗旨,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专业建设方面问题比较明显,没有完全实现专业与产业及职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等五个方面的有效对接,从而导致很多毕业生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欠缺,面临求职窘境。一方面,高职院校培养出大量不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商务英语行业急需的很多专业人才短缺,招聘不到,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突出。那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在五个对接方面究竟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

专业设置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的现状及对策

商务英语专业属于应用语言学科,具有职业教育性和工具性特征,主要培养从事涉外商务活动的技能复合型人才,如外贸公司、生产型企业等涉外企事业单位的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翻译、涉外文秘人员、涉外导游、外商接待员、会展服务从业人员、营销及一般管理工作人员等。

对接现状及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很迅速,但其学科定位并不明确,培养目标定位不清,专业设置不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没有有效对接。大多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和课程设置均照搬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模式,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笔者所在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大体上有国际贸易、涉外文秘及涉外导游几个方向。究竟高职院校中有多少个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是建立在长期广泛的专业调研基础上(即完全根据社会及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尚需进一步调查研究,但从笔者对所教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访谈中发现,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方向对口的很少,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没有有效对接的问题。许多毕业生由于对就业情况与企业需求缺乏了解,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

相关对策 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特征是职业性、技能性和实践性。职业性是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政府应积极支持鼓励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早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相关高职院校应尽早实施并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办学,在设置商务英语专业之前,最好能深入产业生产第一线,如某些涉外企事业单位及意向职业岗位进行长期广泛的专业调研,之后再根据社会和地方经济及市场需求设置相关专业,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的合理对接,培养更多符合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要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对口抢手的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

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现状及对策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基础语言技能、商务知识及文化知识三大模块。基础语言技能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方面的基本语言技能,使学生掌握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代表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等;商务知识类课程使学生了解基本商务知识,为将来从事与商业活动相关的工作打下基础,代表课程有商务英语听说、精读和泛读、写作、翻译、外贸函电、秘书英语、秘书实务、应用文写作、国际贸易实务以及国际市场营销等;文化知识类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跨文化交际及英美国家经济状况等知识,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代表课程有英美概况、跨文化交际等。

对接现状及原因分析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各校情况迥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课程内容偏重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对商务知识与职业技能的重视培养不够,完全不能体现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此外,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我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专业建设和培养方案中对毕业生的英语职业技能要求很笼统,一般只是列出毕业时学生应取得的英语证书,缺少科学准确的本专业英语职业技能规范标准;另外,商务英语行业目前也没有相关英语技能规范标准用来指导、规范本行业的操作和运行。没有明确可行的职业与行业标准指导办学与教学,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难免陷入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完全不利于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关对策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加大商务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比重,多开展案例教学。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联合办学,在制定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设置课程体系时,可邀请商务英语行业权威及生产一线工作人员,通过对专业现状、就业方向及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共同制定并根据时代发展不断修订相关职业行业标准规范。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现状及对策

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训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实践性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完美对接的最显著体现。

对接现状及原因分析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教学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实训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实训教学过程没有与理论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多数毕业生表示,工作中常常因为自己的实践能力、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和知识面狭窄令自己陷入窘境,这个现象充分说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不够。笔者通过对所在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在半年左右的实训活动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实训流于形式,在实训过程中,没有机会应用所学知识,更谈不上通过实训总结和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很多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被分配到涉外酒店实训,只从事整理房间、清洗杯具等简单劳动,很少有机会应用和检验所学商务英语理论知识和技能。虽然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已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实训中也培养锻炼了吃苦耐劳精神和一定的沟通能力,但是他们的商务英语职业技能远远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上述现象充分说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严重不足。

相关对策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明确并加强实训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应早日实施并加强有效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扩大和深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不断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同时,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依托行业企业建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定期请企业一线工作人员来学校授课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现状及对策

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双证书”制度是指职业院校毕业生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施“双证书”制度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切实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增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教育“双证书”制度的推行已是大势所趋,有利于缩短职业院校学生进入职业化状态的时间。

对接现状及原因分析 很多调查结果显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但大部分职业需要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目前,大多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比较重视并已获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而对于其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则重视不够,如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秘书资格证、报关员资格证等。对于应试能力要求较高的考试通过得比较顺利,而对于实际技能要求较高的考试通过得却不那么顺利。由于大部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学生学习普遍存在一种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从而导致很多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低下、职业素质不高、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严重欠缺。例如,笔者所教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有的早已获取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可到毕业时却连一封简单的商务信函都写不出来,种种现象说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相关对策 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很多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专业岗位的选择上受到从业资格证书的限制。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证书、英语专业四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商务单证、文秘证、教师证、甚至普通话等级证书,都会在求职过程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调查显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趋向于民营、私人企业和外企,获得从业资格证书和相关证书的意义举足轻重。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特色,鼓励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及就业创业能力,尽早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证书、英语口译证书、秘书资格证、报关员资格证等,以大幅度提高就业成功率。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表明,静止的职业观已转向动态的职业观。社会及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要求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

对接现状及原因分析 调查及访谈显示,在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方面,用人单位更看重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个人道德素质,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工作中最重要的能力和素质是沟通和自学能力。许多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体系架构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很多学生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意识,没有认识到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性,学习中始终保持一种“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学习的功利性很强,根本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例如,笔者有一次给商业英语文秘班级的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自拟一个带回执的会议通知,结果有一组学生交上来一则很奇怪的会议通知,结尾部分直接写了“回执”两字,当笔者在课堂上质疑时,学生竟然理直气壮地说,回执的具体内容课本上没有,言下之意是他们不会写回执,因为课本上没有教,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令人哭笑不得。上述种种现象表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方面有严重欠缺。

相关对策 为了更好地满足终身教育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必须严格按照终身教育理念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要早日将终身学习理念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日程,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学生的终身学习情感和态度、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及其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只有具备了上述素质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才能具有超强的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同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可以考虑有效开展商务英语行业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笔者相信,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高职院校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不断壮大自身的力量,可谓“双赢”的做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就业导向目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必须努力完成上述五个方面的有效对接,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大量合格的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进一步促进就业,缓解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市场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参考文献:

[1]蔡学梅,邵吉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以嘉兴学院平湖校区商务英语专业2010届毕业生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1,(3).

[2]王云霞,吴吉东.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N].中国教育报,2010-03-01.

[4]申厚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5]王立群.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英语职业技能规范标准的制定[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6]李俊峰,金学宁.关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思考和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2007,(1).

[7]任君庆.以终身教育观念引领高职学习领域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5,(5).

作者简介:

贺瑄(1969—),女,回族,山西怀仁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

作者:贺瑄

上一篇:初中音乐法制教育论文下一篇:语文教师继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