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论文

2022-04-26

当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中后,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随之发生变化,在纵向管理能力得到加强的同时,部门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信息横向交流渠道。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燃气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燃气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论文 篇1:

山区型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能力优化研究

摘 要:新时代城市公共安全发生新的变化,应急管理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产生新的认识。山区型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断调整和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面对新的挑战。分析、比较、总结国内外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有益做法和经验,结合我国山区型城市公共安全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应急管理优化路径,为国内山区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添砖加瓦,予以补充和完善,适应现代化能力要求。

关键词:公共安全 应急管理 山区型城市

文献标识码:A

山区地形崎岖,山区型城市规划和建设难度相对于平原地区更大,山区地形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灾害问题突出,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防灾减灾任务重,一系列不利因素制约山区型城市经济发展。山区型城市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因此,需要立足我国山区型城市当前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现状,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来进一步推进我国山区型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新时期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理解

(一)城市公共安全的新变化

城市公共安全是指生活在城市中的公民在从事各类活动中所具有的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城市公共安全事件一般包含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随着社会的不断推进和城市的不断发展,新时期城市公共安全的影响因素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在不断变化和增多。自然灾害的起因也发生着变化,由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灾害不断凸显。

(二)应急管理的新认识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是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对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善后恢复的系统性管理过程,保障社会稳定以及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的变化,不稳定因素的增多,新时代、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公共突发事件日趋复杂,破坏性增强,后果严重,处置难度增大,因此新时期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应在事前预防,尽可能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或少发生,即使发生,损失也能降到最小。

二、国内外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现状

(一)发达国家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特色

从发展历程和研究状况来看,发达国家均是立足本国国情基础来建立适合本国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通过不断的研究创新形成本国在不同历史阶段相对应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模式;从法律制度来看,发达国家均围绕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建立了一系列配套的法律规章制度,在面临公共安全事件情况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开展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从而有效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从管理组织来看,各国行政首脑针对跨部门的指挥与决策,均需要通过联席会议或者应急管理委员会来发挥各种咨询和辅助作用[1]。

美国已建立一套由联邦、州、郡、市四级政府以及社区等基层单位组成的应急管理体系,采用五级响应机制,政府部门间密切联系,高效迅速传递危机信息。运用法制规范应急管理,建立联邦法、联邦条例、行政命令、规程和标准等构成的一套比较完备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其中最重要的法律是在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紧急状态法》和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反恐怖主义法》,组建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美国应急管理的特色是应急反应标准化、自动化,应急预案精细化,应急机制效率化,应急参与大众化,应急宣传透明化,应急信息共享化[2]。德国重视突发事件预警预测,具有较强的第一现场處置能力,救援机构配备先进的技术装备,救援人员都配有紧急呼叫装置,随时可进入应急状态。日本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全民危机应对模式,从小普及防灾抗灾知识,注重灾害预防工作,成立了防灾抗灾研究机构,在高校开设危机管理专业,为政府培养大量公共危机管理、防灾救灾人才。澳大利亚的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全面,拥有国家总体预案、地方预案、专项预案以及统一的应急管理平台,建立多部门、多行业、多层次的信息共享机制,重视应急管理宣传和教育,强化公民识别危机和应急的常识和能力[3]。

(二)国内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发展历程

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暴露出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比如事前准备不充分,信息渠道不畅通,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不健全等。此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不断调整与完善,形成了“一案三制”的核心框架,即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法制[4]。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国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先后提出要推进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2016年,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2018年3月,我国设立应急管理部,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由强有力的一个核心部门进行总牵头、各方协调配合的应急管理体制[5]。

三、山区型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从总体上看,山区型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不如平原或沿海等发达城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山区型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以及诸多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

(一)公共安全事件形势严峻

山区型城市地质灾害多,防治形势严峻。地质灾害是影响山区型城市公共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极大威胁着山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成为山区型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山区型城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道路逐年增加,建筑施工、特种设备、交通运输等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增加,煤矿、非煤矿山、化工等高危险性企业多,易燃、易爆等重大危险源增长较快,环境污染、城市公共管线工程等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相关事故的预防与处置难度日益加大。

城市流行性疫情防控难度逐渐加大,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亟待提升。城市公共卫生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公共卫生形势严峻。

社会安全形势仍然复杂,因农村征地、城市拆迁、企业改制、村矿纠纷、非法集资、电信诈骗、传销、出租车营运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多样多发。

(二)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薄弱

山区型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城市公共设施脆弱性增大,设备老化或标准不高、隐患不断,城市基础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弱,巨灾条件下的电力、通信、交通、地下管网等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综合防范能力有待加强,大范围受损后的快速恢复能力不足,缺乏巨灾保险机制,巨灾造成损失的风险分散和恢复能力不足。

(三)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不足

山区型城市经济相对不发达,能够用于物资储备和保障的资金相对有限,应急物资储备品种不全,数量不足,大型、特种应急救援装备缺乏,应急物资装备信息管理机制尚未形成,难以实现各类应急物资共享和综合动态管理。应急避难场所数量不足,功能不够完备,建设与管理机制尚未建立。

(四)应急管理科技和信息化水平不高

山区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模式相对传统,科技和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城市相比存在差距,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分散,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风险智能研判预警、智能辅助指挥、监管监察现代化能力较弱,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前预防不到位,应急管理装备技术薄弱,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不够。

(五)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应急社会动员及公众防灾能力有待提升,公众缺乏公共安全意识,社会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方面参与不足,社会力量参与环节较为简单、方法单一、规模小,并且基本上属于被动参与状态,主要通过政府号召进行,缺乏主观能动性。

(六)应急管理法治化和规范化不足

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和配套政策还不健全,法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安全管理应急与预防不均衡,轻预防、重应急的现象仍旧存在,预案制定存在滞后性,再加上疏于培训、演练,导致难以发挥预案的作用。

四、山区型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能力优化路径

山区型城市因地形因素,城市规划建设难度大,很难形成大城市,由于地形气候、山林分布、城市建筑、生產环境、交通运输、经济科技、人力资源等都不同于平原以及沿海城市,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山区型城市在国家总体安全策略下,也需因地因势形成特有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体系和建设路径模式。如何推进山区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预防能力建设,转变应急管理理念

要防止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尽量避免风险和消除隐患,降低事后无法估计的损失,必须转变传统注重事后应急处置的应急管理观念,应注重控制公共安全事件源头,做好事前预防。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本思想的角度综合考量,最有效、最经济、最有利的方式就是加大成本投入到应急管理的事前预防建设中。

政府相关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安全检查和执法力度。加大城市各类公共安全的定期全面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提高安全生产和检测标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各类城市生产生活环境,管理机构要求责任主体必须限期加以整治。要进一步提高风险动态监测监控水平,大力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城市自然灾害、交通运输、建筑设施、公共卫生、商业风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管道燃气、危险化学品等生产生活环境进行风险动态监测监控,做到风险智能感知,防止发生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运用“互联网+”手段开展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卫生、消防和环境保护等应急知识宣传,向全民普及安全预防教育,增强预防意识。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体系,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化应急演练,特别是加大对基层社区、乡镇的指导力度,提高在急难险重条件下的工程抢险与应急救援能力。

(二)强化应急管理法治化,推进应急管理规范化

城市在不断发展,公共安全在发生变化,应急法律法规和标准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避免滞后性。一是要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落实,严格制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并符合山区型城市实际的具体办法,结合山区城市市情,适时启动应急管理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修订工作,健全完善配套制度和措施,推进预防与应急准备、预警与应急响应、处置与应急救援、评估与恢复重建及应急保障等相关环节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定工作;二是要依法完善制度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城市中各个主体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三是要持续加强应急执法和普法力度,让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落到实处。

(三)加强科技信息化支撑,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

新时代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面临更高的挑战。要实现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水平。要加强顶层设计,按照国家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总体框架要求,制定符合山区型城市特点的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定位,统一标准,分步实施推进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工作。

要注重新科技的应用。加强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与应急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风险智能监测预警、智能决策和指挥、应急资源智能调度和处置等能力。加强科技装备力量,通过购买或者租赁合作等方式储备救援防护装备、无人机、救援机器人、大型浮吊、特大型起重机等先进的应急管理装备。

(四)完善救援快速通道,共享应急救援资源

救援通道是生命线,必须建立和完善救援快速通道。山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交通道路建设受到诸多因素制约,许多道路依山而建,穿山越岭,多隧道,多桥梁,特别是偏远乡镇,道路狭窄,交通更为不便,并且山区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容易造成道路严重破坏,阻碍快速救援。山区型城市必须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拓宽道路,科学布局,建立应急通道,同时建立空中救援快速通道,与地面救援快速通道联动,实现自然灾害应急转运、特殊病人紧急救治和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或交通拥堵情况下的快速转运。

山区型城市应急救援资源有限,可与周边城市建立应急联动协议,做到应急信息和资源共享、应急救援联合演练和处置。例如可与周边城市共同建立“应急信息共享平台”,对接地质灾害隐患、雨量、气象水库水文、公安天网、危化品运输GPS系统等数据信息,共享灾害前期危机监测预警、现场处置、善后恢复等环节及区域内自然状况特征、风险因素和脆弱性以及应急资源储备状况等信息,及时分析整理所获取的危机信息、数据、资料,实现联动区域、部门同步共享,周边各城市能够共同科学有效快速处置突发事件。建立应急救援资源共享机制,在接到对方应急救援的请求后,需立即安排就近救援队伍、应急装备和物资,力所能及支援对方,支援方到达现场后接受受援方统一指挥和安排。

(五)加强应急基础保障建设,提升应急准备能力

要科学合理储备应急物资。山区型城市受经济、交通地理位置等因素限制,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能力有限。因此应根据当地实际科学统筹全市应急物资储备和综合管理。要合理利用市场资源,创新储备方式,实现政府储备、社会储备和家庭储备的有机结合,建立政府投入、单位自筹、社会捐赠相结合的保障机制,推进各类各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合理安排救灾物资、生活必需品、药品、防汛和能源类等物资保障,同时要建立应急物资综合管理平台,严格把控应急物资的来源和去向。

要进一步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管理,要将应急避难场所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完善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规范、认定标准、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运行保障工作机制,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拓展城市广场、绿地、公园、体育场馆、人防工程、宾馆、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功能。

(六)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加强應急救援队伍力量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做好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共同参与。

要发动群众建言献策和报告应急信息。除了采用电话、信件、座谈会、咨询会等传统征求意见的方式,新时代更多地要采用网站、电子邮箱、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方式来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借助大数据分析手段挖掘吸收群众的好建议、好意见和好经验。群众是识别社会风险的主体,居于一线,政府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相应的风险识别和报告平台,方便群众准确识别风险和及时报告隐患信息。

制定政策,鼓励大学、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理论研究和产品研发,创新应急技术,培养应急管理人才,科学合理生产储备应急物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应急力量。

借助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普及防灾抗灾知识,提高全民公共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群众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五、结语

城市公共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应急管理承担防范化解城市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山区型城市在新时代高度复杂、高度不确定的社会背景下,面对诸多挑战,需要以“一案三制”为核心框架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为指导,理论结合实际,根据山区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选取科学合理的优化路径,重视突发事件事前预防,完备应急预案的种类,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山区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李鹏程.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国外公共安全管理的经验启示[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9(3)

[2] 单松.国外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分析及启示[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8(4)

[3] 郑豫家.我国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体系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8

[4] 高小平.“一案三制”: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框架[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

[5] 钟开斌.组建应急管理部的现实意义[J].紫光阁,2018(4)

(作者单位:中共三明市委党校 福建三明 365000)

[作者简介:林维勇,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信息化管理研究。]

(责编:贾伟)

作者:林维勇

燃气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论文 篇2:

信息化提升政府应急管理和服务能力

当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中后,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随之发生变化,在纵向管理能力得到加强的同时,部门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信息横向交流渠道。

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国平

均每年发生群体性事件不到1万起,2005年以后每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都在9万起以上,2010年更是达到18万余起,社会转型时期积累的种种社会矛盾呈现集中爆发的态势。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同时面对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样双转交织的局面,更为特殊的是,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还远未完成之时,信息社会已经扑面而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中国社会转型拥有着和当年西方社会转型不一样的色彩,信息获取手段多样化,信息传播速度即时化,各类突发事件经过网络传播和放大后,极易造成不可预知的灾难性后果。信息化,已经在深刻变革着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方式。

信息技术助推应急管理换挡升级

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应急管理组织结构优化

在没有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时代,政府参与应急管理的各个部门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纵向联系组织结构中,每个部门都受到来自于上级的行政指挥,部门间信息横向传递手段匮乏,信息交流不畅,影响了部门对事件发展变化的判断,决策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当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中后,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随之发生变化,在纵向管理能力得到加强的同时,部门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信息横向交流渠道,管理组织结构由原始的单线管理模式向网状管理模式转变,管理模式的换挡升级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优化了决策执行效果。

实现突发事件处置过程的精细化控制

从突发事件处置过程控制角度看,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实现了处置过程的可控性。有观点认为,应急处置过程中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甚至超越了突发事件本身带来的危害,而信息技术手段的介入可以有效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通过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数据库,可以很容易地获取同类事件处置的最佳手段和措施,当遇到无处置经验的突发事件时,可以通过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视频会商系统寻求合理可行的应对策略,避免出现因决策失误造成的二次危害。

在适当的范围内实现信息传递效率的最大化

政务内网平台是应急信息传递的良好载体,通过技术手段的介入,能有效控制信息的流向,并能够对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和筛选,在适当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隐瞒消息、蒙蔽公众,而是为了在特定的时期和环境下,防止无效信息和有可能影响社会安定的不良信息肆意传播造成负面效应。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促使应急管理工作发生新变化

管理观念发生变化

信息技术环境下政府的危机意识普遍得到加强,与传统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一般采取的事后补救的处理方式相比,信息技术手段支持下的政府加强了突发事件的事前防范能力。实践证明,事前防范的方式效果好于事后补救的方式,在这样的新环境下,应急管理出现了两种新的管理观念:事前防控和全程控制。

事前防控:从突发公共事件事发后的亡羊补牢似的处理方式转变为事发前的主动防控,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措施已经发展到事发前,在事件的潜伏期就对其实施监控。这种事前预防的方式能对许多人为因素导致的突发公共事件起到很好的监测作用,并有可能在其爆发前就将其制止,这种观念的变化提高了政府的应急管理效率。

全程控制:由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不确定性,任何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处置,很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或者发生并发事件。除了要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在事件发生以后还要进行系统的全程掌控,保证突发事件从发生到最后的完全平息都在应急管理手段的可控范围之内。

应急主体的变化

首先在传统环境下,政府是应急管理的主体,角色单一,缺少社会力量的参与。这种应急管理方式应对当前越来越多样性的突发公共事件已经力不从心,也暴露出很多缺陷。当信息技术手段得到推广后,应急管理的主体发生很大变化,应急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是其特征。以往被排除在应急管理之外的非政府组织走到了前台,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也在应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多元化的结构变化让突发事件得到了更有效的处理。

其次,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应急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的特点,减小并消除了传统部门之间的间隙。在诱发公共事件因素增加的现在,通过各种网络设备和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加强不同部门的协同与联动,共享多来源的信息,加快决策传递,进而更高效地实施应急管理。

管理手段的变化

在传统环境下,政府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手段单一,技术含量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政府部门直接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当某一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由政府部门直接赶赴现场,进行处置。而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应急管理除了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处置外,充分运用了各种技术手段,包括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等,通过应急系统的建设,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指挥、控制、协调等间接处理,大大提高了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应急管理的灵活性、主动性大大提高,政府部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有双重方式,当某一突发公共事件适宜用直接处理的方式解决时,就采用直接处理的方式进行,当直接处理存在局限性时,只有应用电子政务手段才能解决或应用电子政务手段解决会取得更好效果时,就应用电子政务手段间接进行处理,选择的空间扩大,处理的效率也明显提高。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和服务能力

加强事前预警能力

应急预警是指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通过预测和仿真等技术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的态势进行有效的监测,收集有关突发事件的征兆,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技术进行分析处理、判断,并发出确切的警报,使政府和民众提前了解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状态,以便及时采取应对策略,防止或消除不利后果的一系列活动。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将公安、气象、消防、水利、卫生、民政、燃气、电力等领域的各个应急分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建立协作机制,实现信息的集中汇总、分析、处理,提升突发事件的事前预警防控能力。建立跨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以公安110指挥中心为依托,以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为纽带,遇到突发事件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信息,对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做出准确的判断,为领导科学决策提出合理建议,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不是所有的突发公共事件都能被事先监测到,即使能够及时有效的被监测到,也不可能都把突发公共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的目标是要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为此,在应急响应过程中,要根据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针对性地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这就需要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统一的应急事件处置信息资源库,每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应的事件处置流程及规范,做到有章可循。

强化资源整合、信息收集与发布能力

一是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以党政电子专网为依托,建设跨地区、跨部门的资源共享平台,将公安、交警、建委、城管等重点部门的视频和监控系统进行整合,加强对车站、广场、机场、码头等关键部位的远程监控能力。将应急指挥车委托公安局指挥中心统一调度,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将获取的现场信息及时传递给应急指挥中心,强化应急指挥中心对现场情况的掌控能力,为寻求合理的应对策略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将本地的电子地理信息系统、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地下管道运行监管系统等进行整合,形成部门间互联互通的应急管理综合指挥系统,加强决策执行能力。三是将车站、广场、机场、码头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的视频、音频播放系统进行整合,将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公司的短信群发系统进行整合,强化信息发布能力、公众引导能力及舆论导向能力,有效防止不良信息扩散造成的公众恐慌、社会不稳定等现象的发生。

完善灾后处置能力

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或平息后,并不代表应急管理工作的终结,它意味着应急管理进入了灾后处置阶段。灾后处置工作并不仅仅是灾后恢复与重建,更重要的是事件后的创伤救助和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的完善和修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突发事件处置电子档案,从每一次的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总结经验、归纳不足、汲取教训,找到应急管理体制中的缺陷和漏洞,使得应急管理者能及时查缺补漏,完善体制建设,减少或杜绝同类事件带来的各种损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在政府应急管理过程中,为保障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高效运行,还需要建立起一定的保障制度与措施。其中,法制保障是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合法运行的基本条件,资源保障是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技术保障是政府应急管理机制高效运行的加速器,培训教育保障则是政府应急管理机制高效运行的基础工作。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作者:赵兴路

燃气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论文 篇3: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公共安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的应急管理中,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公共安全信息不对等、相关预测预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频现。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多方面入手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实应急管理的信息工作以及建立健全预测预警机制等。

[关键词]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城市安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7. 081

0      引    言

城市是国家组成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国家一定区域内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以及文化中心,各级政府的主要机构和部门就集中在这里。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中常住人口的数量日益增加,构成也更为多样和复杂。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所属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程度及其目前的发展状况。国家安全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城市安全,城市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安全。我国社会当前的状况虽然比较明显的特点是稳定和发展,但是依旧存在着威胁我国城市安全的因素,并有增长趋势,这些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轻视。

1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现状

1.1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1.1   1949-2003年

这一阶段的应急管理体系有着较为突出的临时性以及经验性。1949年前,我国在预防和应对各种灾害方面存在部分不足:治标的多,治本的少,追求的是灾害发生后的应对方法,并不注重制度性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处理各种各样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比起之前有了巨大的进步,但仍然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还是习惯于借鉴以往的经验,在新的突发事件发生后才临时商讨应对方案,具有现代意义的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进度基本为零。

1.1.2   2003-2007年

在战胜SARS后,国务院首次清晰地指出,政府管理不仅仅要重视常态管理,还要把非常态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2005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通过,同年年底,我国突发状况时间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基本建成,标志着我国的应急管理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2006年,政府制定并实施《“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总共时间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1.1.3   2007年9月至今

这段时期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在发展的基础上得到了完善,也更为系统化与科学化,政府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也更加稳妥与熟练。树立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观念、建立符合实际的应急管理机制、协调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应对工作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1.2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各类安全突发全事件层出不穷,这些重大事故灾害在对受灾人员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层出不穷的公共安全事件给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稳健增长、社会公众的正常生活等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式,公共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2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建筑基础设施时很难达到其设置的防护标准,再加上不可避免的损坏和多年未进行修理,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首先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不达标。目前,在设计和建设居民住宅时对其抗灾能力方面考虑不够充分。居民对房子抗灾能力方面关注较少,导致开发商忽略住宅抗灾能力,开发商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房子结构、通风和采光上。其次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无法跟上安全设施规划要求。目前我国道路状况良好的公路所占面积不多,有很多道路没有设置指示牌和标志线,不能对驾驶员进行良好的指引,影响驾驶安全。道路状况的好坏也会影响到应急人员能否及时到达现场对紧急状况进行处理。

2.2   城市公共安全信息不对称

突发状况往往需要应对主体现场做出科学决策,但信息不对称容易使得决策不具备充足的科学性。管理主体在面对这一困境时会导致所做出的决策摇摆不定,前后说法不具有统一性。

(1)在出现紧急状况和灾害时,由于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信息来源较为复杂等各方面原因,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应急管理部门或者说传递出的信息不准确,导致应急管理部门不知道如何应对该危机状态,从而随意应对,做出不当的行为、言语和表情,做出不符合民众期望的反应。

(2)不能及时了解危机消息,就不能及时对危机进行及时判断,从而导致误用常态模式处理突发事件,误用平常的套路、平常的言行举止应对紧急状态。不能及时抑制事态的扩大。

(3)由于公共安全信息不对称,前线官员无法及时得到上级的指示,有的官员不敢对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就选择明哲保身,不顾全大局,从而引发了更大的问题。很多刑事案件导致的群体性事件的开端往往是信息不对称。

2.3   预測预防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城市公共安全的研究重点放在了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应对的方面,而在突发事件的预防方面以及灾后的恢复和建设方面研究的比较少。在应急方面存在着设备陈旧落后、决策指挥不够及时,做出行动反应的时间较长等问题。当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时,难以找到合理有效的途径来应对。城市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不到位,在收集、处理、发布信息时都没有真正有效的发挥其功能。应当把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实施的管理看作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的一个组成要素,而不是全部。我们应该在强调应急管理的同时兼顾事前预防、事后的地区恢复和重建。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事前预测预防和事后地区灾后重建方面投入的关注不够。

3      改善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应适当增加防灾减灾的内容,在较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公共运输系统、水利、通讯等,要把抗灾设防标准贯彻于规划、建造及运营的各个阶段,重视各时期灾害风险评估结果,提高基础设施抵抗自然灾害的基础能力。要重视与住房建筑配套的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安全出口等)建设,增强其抗灾能力,定期检查,尽量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各级政府应该积极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及路况优化,正确设置指示牌和路面标志线,重视桥梁的建设和改造,并定期对城市道路和桥梁的安全系数进行检查和测试,对出现问题的道路和桥梁进行改造,对其牢固程度进行加强,从而排除安全隐患。加快建设和改造城市管道网络,定期检查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电网等城市管道的情况,对建设年份较久的部分进行翻新、建设使用材质比较落后的部分使用优质的材料进行替换、有漏损的部分进行修补和维护,要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对管道网络进行更新。

3.2   夯实应急管理的信息工作

(1)出现紧急状况和灾害时,收集所有有關信息,对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此作为之后进行决策和处置的依据。公共危机发生时,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如何从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信息中挑选正确,有用的信息很重要;汇集精确的信息,有利于针对性处理危机,更好地解决危机。各省(自治区)、市、县(区)等各级地方政府要针对紧急状况的严重程度迅速为市民提供警报,同时把相关信息汇报给应急管理指挥中心,以此作为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后续决策的信息基础;公共部门对信息变化要持续性地关注,尽量在第一时间发现数据不正常的变化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隐患,并根据前期获得的信息做好预测、预警、防范工作,避免出现紧急情况时措手不及;公共部门要做好应急管理,在获得信息时做出科学决策,必须依赖于扎实的基础工作,包括人防、物防、技防,各部门的有效联动,做到情况清,底数明。

(2)建立城市公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建立与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相配套的数据库。并且运用互联网科技对数据进行更新和管理,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使安全管理变得更加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MIS)使用计算机等通信工具把各个地区的信息接收处理部门连接起来,远程即时共享不同地区的信息资源,不断对信息库进行更新和处理,以便能够及时、全面地传播所需信息。该系统可根据系统使用者的要求快速检索出符合条件的信息,以此信息来帮助决策层作出科学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决定。

3.3   完善预测预警机制

(1)提高预测能力。只有尽可能对各种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风险以及它们会在什么时间发生、以怎样的方式发生、有多大的规模、有什么潜在危害、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发生怎样的变化等内容预先作出系统的评估和科学的判断,才能及时进行预警,指导有关人员积极进行预防。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不断研究、提升和更新科学技术,多收集相关数据,充分利用所收集到的数据内容,对危机情况进行模拟,尽量预先对各类风险的基本情况进行一个系统评估和科学判断,从而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预警。

(2)提高预警能力。相关部门要对社会各个突发事件容易发生的领域全方位进行监测,要及时发现其中的异常情况。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决策机构要对是否预警、如何预警等问题进行科学决策,增加预警的准确性。而且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利用先进的通讯手段及时传递信息,引导人们以正确的、有效的方式进行预防。认真总结经验,借鉴成功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建成全面、科学、有效的预警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沛,潘锋.现代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奕.公共危机系统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张学栋,刘杰.政府应急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周文光,李尧远.应急管理案例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张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应急能力评估[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9(4):70-78.

[6]范维澄,刘奕.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思考[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5):32-34.

[7]唐华茂.我国应急管理人才激励问题研究[J].经济管理,2011(4):96-101.

[8]窦琦. 高校校园突发事件中应急教育的缺失与思考[J]. 经营管理者,2016(27):308.

[9]吴丹.浅析新形势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J].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2016(8):205.

作者:梁艺静

上一篇:质量管理下的学生德育论文下一篇:住宅小区智能设计管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