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石油工程论文

2022-04-15

无论在世界何处,水泥都是一种用量很大、使用非常广泛的建筑工程材料。尽管建筑业发展迅速,但还没有出现一种能够取代水泥的建筑材料。我国自2002年以来水泥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1,并且也是是世界上的水泥消费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不但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实力,也刺激了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技术创新的石油工程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技术创新的石油工程论文 篇1:

关于石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模式的相关探讨

[摘 要] 本文旨在阐明石油工程成本的构成机理、管理的现状,和优化控制的现实意义和具体方向基础上,探讨日后更加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模式。希望借此为石油企业经济效益增加,以及可持续运营发展,提供愈加强劲的支持服务动力。

[关键词] 石油工程;成本构成;管理现状;控制模式

1 引 言

最近阶段,虽然说我国石油行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过管理过程中始终存在一系列的弊端问题,尤其是在成本管理期间,缺乏科学的方式,未能大幅度提升项目运转期间的监控质量,如若这些问题不能及时予以解决,将令整个工程成本控制工作变得愈来愈难,既不利于工程经济效益增加,又不宜于项目整体管理水准提升。所以说,选择及时规划出富有针对性的石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模式,显得十分的重要。

2 石油工程成本的构成机理

2.1 矿区沿用消耗的成本

这里强调的矿区沿用消耗成本,主要是指透过购置、租赁、承包等途径进行矿区开采权益争取而产生的一系列成本费用,具体可以细化为矿区购置、矿区租赁、采矿支出,以及获取矿区期间的租金、手续和法律等费用。结合实际调查发现,我国一些油田为了获取矿区的使用权甚至会耗费将近上亿元的资金。由此可见,矿区沿用成本在石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体系中的确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2.2 石油勘探消耗的成本

石油勘探成本,顾名思义,就是在针对矿区予以石油勘探作業期间衍生出的各类成本费用,主要包含人工、材料、不同类型机械设备维修养护等费用。而大多数状况下,钻进勘探成本则包含探井、勘探参数井的钻井、相关机械设备运行所产生的一切费用;非钻进勘探成本便依次细化为地质地貌、地球物理特征考察费用,和相关的地质人员、地球物理人员、参与调查工作人员的薪酬费用,以及为了进一步保留和开发矿区所产生的费用,诸如递延矿区的租金、矿区的从价税、井底贡献等等。

2.3 石油开发消耗的成本

石油开发成本主要包括石油探明、开采、运输、天然气供应设施等支持所消耗的费用,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开拓去矿井的道路和为钻井进场做准备工作而产生的成本,主要包含钻井等机械设施成本费用、石油生产设备建设安装费用,如矿区内部的处理和分离器,以及废水处理系统、天然气循环加工等造成的成本支出结果。

2.4 石油生产和辅助过程中消耗的成本

所谓石油生产成本,主要是在进行矿区井和有关机械设施维修处理所消耗的成本费用,具体包含石油生产辅助设施的折旧费用、机械操作费用、生产设施日常的维修养护费用等等。至于辅助成本则具体包含不同类型计算机、储运、通讯设备,以及石油服务网点生产作业等额外引发的服务类费用。

3 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进行的实际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进步,涉及我国石油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也开始步入全新阶段,但是当中的成本控制模式却始终停滞在资金安全保障、资金投入产出比维持、财产物资核算强化等基础性事宜层面上,并未能及时朝着预算管理、石油企业战略性分析等方向过渡扭转,如若长期放置不管,势必会令既有的成本管理模式引发出愈来愈多的漏洞。

3.1 既有的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存在漏洞

一直以来,我国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存在着过分僵化落后的隐患,主要原因就是这部分工程统一由国家控制,而涉及内部不同阶段的管理事务亦会交由不同单位负责,他们的核心使命就是遵循国家统一调控指令来分工协作,进一步促成整个项目的建成结果。不过这类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变化节奏持续加快的市场经济环境了,如若盲目地予以延续,只会接连造成工程施工效率低下、各个单位配合不够协同紧密、工程整体建设周期过长、工程预算不够充足等危机。

3.2 工程项目管理主体的成本控制理念不够深入

因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阶段分工影响,使得愈来愈多的石油工程项目出现了成本控制力度不强的消极现象。表现为不同单位过分关注自身管理的阶段,而对于石油工程项目整体的成本管理工作照顾不周;还有则是许多管理主体都将成本控制的重心投放在工程具体建设环节中,至于前期和设计环节中的成本则未能予以严密性控制。

3.3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目前的石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准还远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而在国内外相关行业交流方面也经常出现较大的障碍。表现为我国工程项目十分关注不同单位责任的协调关系,主张多个单位针对相同项目予以负责,而相比之下,国外则看重工程的技术和动态流程,力求沿用单一部门负责的机制;再就是我国石油工程成本管理通常会选择在施工阶段时起步,而国外则习惯于在项目计划初期就同步拓展,借此确保在工艺技术创新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需要额外引起注意的是,相比我国,国外石油工程十分关注合同的执行状况,因此,国外相关工程的合同执行力度要远远高过国内。

4 针对石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管理优化的现实意义

4.1 有助于持续节约不同类型资源,缩减成本

选择针对石油工程项目进行持续深入性的成本管理,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少内部不同类型资源和原材料的投入数量,进一步贯彻落实成本节约的目标。如由初期的工程计划制定到成本控制管理中的不同阶段,计划阶段重在精准化预算整个工程和每个环节消耗的成本,能够为后续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提供相对详细的指导提示;而施工材料筛选和购置阶段则有必要予以严密性的成本控制,而这部分成本管理就是前期计划的实践结果,属于整个项目成本控制工作中极为关键的一环;而在工程收尾阶段也要关注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相信经过上述不同阶段的协调把控之后,势必能够合理克制材料的过度耗费状况,随后真正减少这部分工程整体性的成本。

4.2 有益于带动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在石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当中,想要持续有效地缩减成本消耗,最为妥善的方式便是推广沿用足够新颖高效的工艺技术,主要原因就是这样可以确保减少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现象,节省更多的时间。须知想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就必须要预先将占据重要地位的石油工程成本控制到最低,如若说承包商成本控制工作处理不到位,就会逐步拉大和其余承包商彼此间的差距,最终被竞争不断激化的市场机制所淘汰。为了顺利落实石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最优化指标,各个承包商需尽快锁定全新的工艺技术突破口,在确保及时开发出各类创新型的技术之后,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5 石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

5.1 石油工程成本管理的基础将锁定在节约观念落实上

针对石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管理,最为基础的就是要将节约理念融入到每个员工内心,毕竟节约才是成本管理的最基础原则,而节约并非一味地选择节省成本,而是要及时沿用妥善的方法,在确保紧跟工程进度和维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避免原材料和相关能源的过渡使用現象。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主体实时性地监督有关石油项目的开展动态,督促内部人员尽快形成强烈的节约理念之外,更加有针对性地调整既有工程方案,开发出更加富有实效性的节约方案。还有就是监督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尺度,否则会令现场职员产生强烈的抵触心态,最终适得其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适当监督基础上,提供科学人性化的奖励机制,确保令节约理念深入人心过后,推动整个石油工程项目的顺利拓展。

5.2 石油工程成本管理的有效方式将定位在全方位控制上

须知石油工程涉及面域相对广泛,工程规模又十分庞大,因此想要更加有效地组织成本管理事务,就必须预先透过多个层面针对石油工程项目加以监管。如透过石油项目开始到验收阶段,都要予以严密性的成本监管。再就是要针对工程开展近况予以客观性地梳理认证,这样才能进一步予以全局性地把控。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全方位监管控制当然包含对所有工程参与人员的控制,换句话说,需要管理主体及时将成本控制厉害和每个班组、机构、职员进行紧密联系,在令每个班组、单位、职员都产生较强的成本管理责任意识之后,集合更多人员的力量来避免过多的项目成本开支。

5.3 石油工程成本管理的基础技巧将集中在目标控制上

成本管理工作想要更高效率和高水平地进行,当然还需要计划和目标的支持,换言之,就是要做到成本的目标控制,即站在制高点来针对整个工程成本予以精密化指导。

第一,在进行成本管理目标设置过程中,切不可脱离实际,而是要抓紧将工程建设动态和外部环境状况紧密结合,随后制定一些能够实现的目标。

第二,设置的目标要彰显出较强的针对性,毕竟石油工程项目经常涉及多个机构和职员,他们各自执行的目标势必不尽相同且有着较强的针对性,而选择对每个机构、职员进行合理的目标划分,不单单能够加快整体成本管理目标的完成进度,又能够维持完成的质量。再就是要树立起适当的奖惩机制,每当部分机构或是人员目标完成度较高时,要给予一定的物质或是精神奖励,相对应的目标完成较差的则给予适度的惩罚,这样就会令所有职员不断谋求更高的进步空间,随后大幅度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准。

5.4 石油工程成本管理的前提保证将是动态化的控制

须知工程进展状况不可能一成不变,只有掌握当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完成成本管理目标。实际上就是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了解不同用料使用情况,对比计划和实际成本的大小,如若说计划成本高于实际成本,则证明当下成本管理方案有效;相反,则正面当下成本控制方式存在漏洞,需要及时明确实际和计划成本存在差距的部分和引发原因,随后规划出可靠的预防应对举措。

6 现代进行我国石油工程项目成本科学有效性控制的模式

6.1 组织管理模式

在实际施工前期,需及时针对石油工程项目中的管理类组织大小和配制予以妥善性规划,归根结底,就是凭借权利的所属关系进行一系列负责人员配置,进而建成适当规模和素质的管理班子。之后针对不同机构和个体的权责关系予以明确性梳理,方便日后及时结合成本管理状况提供适当程度的奖惩,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幅度提升这部分组织管理效率,缩减工程消耗的工时和成本费用。

6.2 技术管理模式

须知在石油工程成本管理活动中,选择开发沿用全新的工艺技术,可以更好地避免过多成本投入。主要原因就是一类创新技术,往往能够融合传统技术的诸多优势,而在能源日渐稀缺和地位持续上升的背景下,许多创新技术开始呈现出能源节约的优势特征。尤其是在石油工程项目中,能源的耗费在总成本中往往占据较大的比重,选择融入创新技术,将有助于充分节约相关能源与资源,随后达到工程成本缩减和有效控制等目标。

6.3 经济管理模式

其强调要在细致化了解石油工程进展状况的基础上,在原材料购置和分配等工序流程中加大经济管理力度,也就是在维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做到精打细算,随后尽量合理缩减成本的开支和材料的耗费。至于经济管理的重点在于管理好人力、所需材料、机械维修养护等一系列费用。

6.4 质量控制模式

石油工程项目想要更高水平的建设,除了要节约成本费用之外,还应该保障工程质量,这样才能够延长工程自身的使用期限和效率。因此在组织成本控制工作中,要同步加大质量管理力度。归结来讲,就是要在建设石油工程的同时针对内部质量予以严格性监管,尽量确保一次合格,避免返工现象出现而增加施工时间和过多的人力财力投入,最终顺利落实更高的成本控制目标。

另外,便是合同管理模式。须知和国外石油工程相互对比,我国的劣势还包含合同的遵守效力不佳。因此,在日后开展石油工程期间,务必要更加细致地遵循相关合同条款,做到在迎合合同中对方一系列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强化对方的满意度。如此一来,就可以很好地规避一些不符合合同的现象产生,减少因为返工重修而额外产生的费用。

7 结 论

综上所述,石油工程项目本身属于一类规模宏大的工程项目,建设起来势必会消耗较多的成本费用,唯独选择进行严密性地成本控制,才能够辅助承包商争取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在正式组织这部分成本控制工作期间,务必要透过多个层面着手,包括质量控制、合同控制、经济和技术管理等等。相信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做到更加有效的成本控制,并且推动我国石油工程项目的可持续运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均.浅谈石油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对策 [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11(8):71-85.

[2] 郭新建.关于石油工程成本控制模式研究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9(4):105-113.

[3] 王伟华.论我国石油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成本控制和管理 [J].现代经济信息,2015,29(3):88-94.

[4] 张健.石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模式分析 [J].化工管理,2016,37(31):124-128.

[5] 韩冬.关于石油工程成本控制模式研究 [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19(10):138-146.

[6] 张建辉.关于海外石油工程财务统一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J].当代石油石化,2018,17(3):150-155.

[作者简介] 张路阳(1977-),男,汉族,黑龙江人,总监,本科,研究方向:费用控制。

作者:张路阳

技术创新的石油工程论文 篇2:

浅析特种水泥产业现状和评价体系

无论在世界何处,水泥都是一种用量很大、使用非常广泛的建筑工程材料。尽管建筑业发展迅速,但还没有出现一种能够取代水泥的建筑材料。我国自2002年以来水泥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1,并且也是是世界上的水泥消费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不但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实力,也刺激了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水泥工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部署新要求,把新的发展理念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确保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持续保持增长,改革供给侧结构,培育提高新动能;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发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力,加强各方合作,推动绿色发展。2016年8月,中国建材集团和中材集团2家大型央企进行了联合重组,形成了一个总资产超过5 000亿元的新集团,中国水泥工业从行业规模上进一步取得了优势。

水泥的品质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了提升水泥产品质量,必须确保我国的水泥标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标准化工作对水泥工业的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具有基础和支撑作用。通过开展中国水泥标准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引用转化,推动了我国装备、工程和产品出口并创造经济效益,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深化国际合作,形成咨询、融资、建造、运营、服务等一体化的产业链條,扩大国际影响、占领高端市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模式,我国水泥生产技术经历了从诞生到壮大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技术和装备,以及高质量生产线的开发都实现了跨越式提高。目前,我国水泥工艺技术和装备已在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建材集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了312条大型水泥生产线,在全球新建水泥生产线中占比65%。连续9年在全球水泥工程市场中保持占有率第1的地位[1]。随着水泥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特种工程材料迎来了快速发展的一个新机遇。

特种工程材料是指能够满足特殊环境下、特定工程对材料性能的独特需要的一类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化工工程、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铁、环保、冶金、机场、市政等建设中,其中包括大批国家重点工程。特种工程材料比通用工程材料的性能更加优越,具有施工便利、就地取材、经济安全等优点,并能够替代进口产品,发展特种工程材料能够满足工程特殊的质量和性能要求,并降低工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强化,对特种工程材料的市场需求也日益高涨,特种水泥(包括工程材料)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按照先进国家中特种水泥品种在使用水泥中占比5%~10%[2]计算,我国特种水泥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巨大。

本文综述了特种水泥的产业发展及检测现状,介绍了检测、评价和研究各种特种水泥性能表征的综合体系,并以油井水泥为例详细阐述了特种水泥产品质量分级。

1 特种水泥产业现状

特种水泥是具有特殊性能和专门用途的水泥。目前,我国特种水泥种类繁多,常用品种有白色硅酸盐水泥、彩色水泥、快硬硅酸盐水泥、快凝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水泥、中热水泥、油井水泥、海工水泥、核电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砌筑水泥、耐火水泥、膨胀水泥和防辐射水泥等60多种[2]。除了常用的特种水泥品种,一些应用在极端环境下的水泥基胶凝材料,例如抗水流泥沙冲刷磨损的水利水电工程用混凝土,具有高抗侵蚀、低碳性能的海洋工程用硅酸盐水泥基材料,应用在油气开采中的耐高温、耐酸性气体腐蚀、抗裂的固井水泥,重大工程复杂地质环境用防钢筋锈蚀的自愈混凝土,具备超快速修复性能的轨道交通、道路、桥梁工程用水泥混凝土材料;以及代表未来水泥发展方向的多功能水泥,例如能在夜晚发光的夜光水泥、能随空气含水量多少而变化颜色的变色水泥、能像木材一样锯切的木质水泥、具备导电性能的导电水泥、柔韧性比普通水泥高10倍的弹力水泥等。

特种水泥在我国国防、石油、水电、冶金、化工、建筑、机械、交通等各行各业均有广泛的应用,很多国内的重点工程都使用了特种水泥。例如,三峡工程建设中采用了 500多万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胜利油田7 000m超深井固井工程建设中使用了油井水泥,成昆铁路工程建设中应用了大量的抗硫硅酸盐水泥,南极长城科考站建设中采用了硫铝酸盐水泥等[2]。

当前我国水泥工业正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化和绿色化产业,特种水泥也应该适应节能环保、绿色高效的新形势,坚持按照生态、可持续壮大的方针发展。随着特种水泥行业的持续发展,测量、评价各种特种水泥技术性能的综合评价体系将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虽然,我国特种水泥的应用量巨大,在世界范围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特种水泥的检测技术与国外相比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检测手段、准确度上还有一定的差异。

与此同时,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及危废技术正在成为水泥窑在区域存在的价值体现,水泥生产过程中每年能消纳数以万吨计造成环境污染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针对特种水泥的特殊性能表征和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及危废技术现状,开展特种水泥性能、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评价、水泥产品的质量的检测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工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实现水泥生产协同处置固废,同时保证特种水泥品质要求,需要对待处理的固废和熟料按照标准进行相关的检测,做到按类按量处置。目前,我国在水泥标准方面还缺少水泥矿物组成的应用评价规范和建材用固体废物评价标准,所以需要建立完整的质量体系对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评价、水泥产品的质量的检测和重金属含量的质量控制。

2 特种水泥评价体系

特种水泥作为具有某种独特性能,适合特定用途并发挥特殊作用的功能水泥品种,对其品质指标的要求更为严格和苛刻。水泥行业原有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已不能满足要求,必须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通过检测仪器设备的建设和研究、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检测项目的研究、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针对特种水泥的特殊性能表征和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及危废技术现状,建立一套完整的综合体系,进行特种水泥性能和固体废弃物的利用评价、水泥产品的质量检测和重金属含量的质量控制。

围绕特种水泥,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正在建设检测、评价和研究各种特种水泥性能表征的综合评价体系。中心自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水泥、原材料及水泥产业相关链的品质评价检测服务,承担了通用和特种水泥及水泥熟料品质指标检验,水泥原燃材料、混合材、各类工业废渣、混凝土外加剂、水泥及粉状物料的颗粒级配等委托检验,煤的工业分析、煤的发热量、成分检测,水泥对比验证、新产品鉴定、生产许可证检验,水泥产品质量争异、纠纷与事故最终仲裁检验,水泥包装袋检验与质量评定,水泥及水泥熟料、混合材中水溶性六价铬含量检测,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及水泥胶砂中可浸出重金属检测等业务。中心是国内建材行业的权威检测机构,也是国内建材领域业务门类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测试研究机构之一,拥有了在建材检测领域领先的检测、表征、评价和认证服务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水泥生产协同处置固废的同时保证特种水泥品质要求,中心对待处理的固废和熟料进行相关的检测,做到按类按量处置,建立了完善的化学检测、物理检测和结构微观检测体系,对涉及海洋工程用海工硅酸盐水泥、核电工程用低热和中热硅酸盐水泥、油气开采工程用油井水泥、抢修抢建和道路工程用硫铝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的各种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进行评价,分析其检测数据与性能的关联性,提出一些新的性能指标,创新和提高检测的深度和水平,建立检测、评价和研究各种特种水泥性能表征的综合体系。

建设先进的检测、评价和研究各种特种水泥性能表征的综合体系,可以衔接材料生产和应用环节,解决材料性能测试评价和演示验证瓶颈问题。中心通过增加检测设备、扩充实验室面积、提升检测分析仪器技术指标、加大研发力度,满足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提升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引领特种水泥领域检测和检测分析仪器的技术进步与创新。中心完善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增强了我国特种水泥检测评价和生产性服务水平与能力,并借助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完成了特种水泥检验认证和企业诊断服务体系的搭建与试运行,初步形成了与国际知名企业对标的特种水泥测试评价服务网络体系,并与主中心、相关行业中心、区域中心实现数据对接和共享,为特种水泥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服务和支撑。

中心利用本身在特种水泥方面的技术优势,通过标准引领、科技引导以及行业推广等多种方式有利于做出客观公正的特种水泥测试评价结果并将综合评价体系推向行业内的用户。为了加强技术支持,中心与相关领域的高校,专家和重点实验室签署了合作协议,为建立检测、评价和研究各种特种水泥性能表征的综合体系进一步巩固了理论依据。通过依托行业技术骨干,包括从事产品研发、质量监督、认证机构的专家学者,并联合同行其他相关测试评价服务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共性支撑为指导,完善特种水泥的化学及矿物组分、物理性能、微观结构、耐久性能等测试评价方法及标准体系,提高专用测试评价仪器、装备和设施的开发能力与保障水平,建设特种水泥测试评价数据库、“远程”检验认证服务体系,开展特种水泥测试、模拟验证、应用评价等公共服务。目标是维护和提高特种水泥及水泥基材料的质量,促进产品创新和检测体系建设。

在建设特种水泥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中心还为全国分析检测人员提供了技术能力培训,通过举办全国检验大对比活动和检验职业技能大赛等,加强培训和技术交流工作,建立完善、系统的技术培训中心。中心建立了完善的销售和售后技术支持体系,并利用互联网业务平台、信息化手段收集客户反馈信息促进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提升产品技术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变革服务模式,从而更好地贴近市场,服务客户。

3 特种水泥产品质量分级

特种水泥产品质量分级是中心承担的中国石化易派客电子商务平台课题,针对特种水泥起草的管理办法和产品质量评价细则,现已在网上公布。通过对以下4方面内容进行审查,进行特种水泥产品质量分级“质量经营能力主要考察包括企业资质、装备水平、生产能力、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售后服务等内容。质量监管能力主要考察包括企业质保体系、质保人员、过程控制、检验测试能力等内容。质量发展能力主要考察包括企业研发能力、标准化水平、国际竞争力等内容。实物质量水平主要对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量化评价产品质量水平。”

以下以油井水泥为例阐述特种水泥产品质量分级。油井水泥是专用于油气开采工程时,起胶结封固注井套管与周围的岩层作用的一种特种水泥。油井水泥注入时应具备适宜的流动性和密度,注入后具备较快的凝结速度,硬化后性能稳定、耐渗透、耐腐蚀。油井水泥能够解决地层内油、气、水互相串扰的问题,保证油井内油气顺利流向地面。

3.1 油井水泥质量分级细则

油井水泥的质量分级细则是通过对油井水泥生产企业进行现场审查和对油井水泥进行产品性能评价,采用计分分级法,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值设定,根据评价情况得到相应的分值进行产品质量分级。

3.1.1 对油井水泥生产企业的现场审查

对油井水泥生产企业按照公平公正、定量主导的原則进行现场审查,内容包括基本资质审查和生产保障能力评价,不满足其中任何一项将予以否决。

对油井水泥生产企业进行的基本资质审查包括:①审查油井水泥生产企业的基本要求:针对企业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资质材料进行审核;②审查油井水泥生产企业的财务状况:针对企业纳税人资格进行审核,需提供3个月的国税纳税证明复印件;③审查油井水泥生产企业的资质证书:企业应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且在有效期内,生产许可证在有效期内且包含被评价油井水泥品种。

对油井水泥生产企业进行的生产保障能力评价包括:①评价油井水泥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对企业上一年度产量、均化设施、粉磨系统和熟料生产线进行评价;②评价油井水泥生产企业的检验能力:对企业检验人员的配备和技术素质进行评价,对企业检验设备的检定证书或经确认的检验校准证书进行评价;③评价油井水泥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对企业关键原材料/器件的采购控制程序、技术指标、记录、采购商情况等进行评价,对企业生产过程的作业指导书、生产环境、产品认证评价指标等进行评价,对企业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包括程序文件或相关规定进行评价,对企业质量管理及检验人员熟悉和了解产品检验的要求、方法、判定的程度等进行评价;④评价油井水泥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企业获得的国际资质认证和国际市场销售业绩进行评价;⑤评价油井水泥生产企业的研发创新:对企业的研发人员、研发机构、获奖、专利情况进行评价。

3.1.2 对油井水泥产品进行性能评价

对油井水泥生产企业完成现场审查后,对油井水泥产品性能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评价。应测试油井水泥的产品性能例如稠化时间、抗压强度、不溶物等,各项性能指标需满足《油井水泥》(GB10238—2015)的要求,有一项不满足要求对则该品种水泥予以否决。

3.1.3 质量分级

对油井水泥生产企业完成现场审查和对油井水泥产品完成性能评价后,根据得分将油井水泥产品质量分为A、B、C三个等级。

3.2 油井水泥质量分级结果应用

油井水泥质量分级细则是中心组织油井水泥行业相关专家制定的,依据评价细则对申请评价企业进行现场评价和产品抽样检测。现场评审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经营能力、质量监管能力和质量发展能力,依据相关条款进行打分,完成现场评价后撰写现场评价报告。现场抽取油井水泥样品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形成检测报告。整个评价总分100分,现场评价占40分,实物质量检测占60分。总分90分以上得A级,75分以上得B级,60分以上得C级。

2019年,中心完成了嘉华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坝石门特种水泥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的产品质量评价工作。

4 结语

通过建立检测、评价和研究各种特种水泥性能表征的综合体系,中心形成了一个特种水泥试验和研究基地,组建了特种水泥技术联盟,加强了特种水泥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国际标准化合作,进一步提升了特种水泥的研究和性能评价工作,制定了针对特种水泥的各种检测和评价标准,提升了特种水泥的生产质量,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性能指标,创新和提高了检测的深度和水平。检测、评价和研究各种特种水泥性能表征的综合体系的建设,将完善我国特种水泥的科研和试验条件,在科学研究、标准制定、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曾蕴瑶.两河交汇涌起“走出去”猛流——两材重组打造“一带一路”新优势[N].中国建材报,2018—01—29.

[2] 文寨军.我国特种水泥发展历程、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水泥,2013(2):31—33.

作者:刘淼 王长安 王瑞海 张庆华

技术创新的石油工程论文 篇3:

石油工程技术现状与创新策略

摘要:石油工程的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在目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促进石油工程的高效、稳定发展,就必須重视对石油工程技术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石油工程技术更加契合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提高石油工程的发展水平。针对目前在技术创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应该积极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促进石油工程技术的创新。

关键词:石油工程;技术现状;创新策略

从我国石油工程的发展历程看,石油工程的发展对我国经济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近些年,从国际社会的能源比拼中也能看出,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国家都会重视这项事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对国家战略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应切实保证石油工程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保证石油工程的有序发展,提高石油企业的综合实力,为社会发展助力。

一、石油工程技术创新应符合的要求

1石油工程技术创新应符合石油工程特点

随着石油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石油工程技术创新必须符合石油工程的特点,所以,石油企业应当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政策对石油工程技术创新进行严格管理。

2石油工程技术创新应适应石油工程未来发展

石油是我国的经济命脉。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石油发展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但即便是这样,仍然需要在技术上进行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满足石油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需求。

3石油技术创新应满足时代的需求

技术创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石油产品质量,技术创新过程也是企业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将提升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石油企业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发展的需求。

二、石油工程技术在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对石油工程技术创新不够重视

在石油工程技术管理中,对于石油工程技术创新不够重视,一些负责人只是片面地追求的利益,对于石油工程技术创新这一块管理不完善,从而对石油工程技术创新造成了一定影响。

2资金投入不足

在石油工程技术创新上,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在石油工程高端技术上,对于资金的需求大。在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技术和发达国家相比处于一个落后状态,在创新资金方面投入不足对于石油工程技术创新造成了一定影响,使得石油工程技术创新变的更加困难。

3创新制度不完善

在石油工程技术管理中,创新制度不完善,从而对石油工程技术的创新带来了困难。在实际工作中,石油工程技术创新只在一些研究部门,其他部门比较缺乏,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从而不利于石油工程技术的创新。

4人才极度缺乏

在石油工程技术管理中,人才极端缺乏,石油工程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在现阶段,石油工程技术创新中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极少,从而导致我国石油工程技术的创新速度发展慢。

三、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的方法

1改善石油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技术创新活动能不能顺利完全取决于技术创新机制是否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也要科学合理,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技术创新绩效,还能够加快石油企业的发展。技术创新战略在制定的时候,不能忽略各个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及创新活动。既要发挥石油企业的优势,也要紧跟时代潮流,让石油创新迎来一个新的纪元。

2组建高素质的技术队伍

石油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石油工程在漫长的的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对技术的创新,首先要建设一支技术人员的队伍。这支队伍的综合素质一定要高,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合理的配置和优化相关资源,使科研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这样对企业的办事效率也有帮助,打破了行业的发展局限性。我们在对高素质的队伍和人员进行培养的过程中,离不开日常的培训和研究,为此,我们要为他们创建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有效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增强工作人员的薪酬激励机制

适当的薪酬激励机制不仅能刺激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潜力,还能够吸引外面的人才进来,打响企业知名度和号召力,使企业迈向新的起点。所以企业应花心思去很久研究人员的性格等综合因素,再去认真制定一套薪资标准。

4加大对石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

(1)石油企业一旦引进技术创新设备之后,肯定会延展到一些设备和仪器。如何看石油企业技术创新的力度,看设备和仪器就一目了然。之前跟不上时代的机器要淘汰掉。

(2)加强对石油工程的重视。石油工程是整个企业的核心,是整个企业的最重要部件之一,石油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整个企业管理的成效。因此在石油工程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一定要盯紧,要时刻保持警醒,加大石油工程的研究力度,努力向国际水平靠拢,同时要加强石油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国石油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3)技术创新,人才投入。培养人才也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一步。如果有员工可以做到有有问题积极沟通、有担当、奉献精神、有经验积极分享的话,这种人一定要多加重视培养。

(4)建立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交流机制。在创新石油工程技术的时候,应当适当的与国外的科技交流合作。增强科研的开发性,各个部门之间需要沟通交流,这样才能使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和产品化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在这个层面上,还需要把控境外所建立的研发机构,需要更有效的管理这些机构,提升技术开发的广泛性。

(5)构建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石油工程技术想要更好得到创新的话,就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这样配置人力资源会更加得心应手。先要对人力资本进行一个基本的测评,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计划;其次对于员工的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要进行统一的培训;最后,如果想让员工对企业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话,应当尽可能的完善他们的薪资水平及工作环境,这样他们会很自然的对企业有责任感,可以更好的促进石油工程技术工作的创新。

结束语

在石油工程技术创新中,需要在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从而提升石油工程技术创新水平,并注重实际经验的总结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提高石油工程技术水平,提升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静楠。对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策略的研究[J].化工管理,2015,(6):27.

[2]王灵碧。国际石油工程技术发展态势及应对策略[J].石油科技论坛,2015,(4):11-19.

作者:张伟 王亮 吕文君 章磊

上一篇:火灾后加固仿古建筑论文下一篇:创新能力的电子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