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家访电访资料

2024-04-13

班主任家访电访资料(共10篇)

篇1:班主任家访电访资料

作为班主任应有效地进行家访或电访

这学期开学初我对班内的一些同学进行了家访或电访。在家访或电访过戏中,着重在学生面前树立家长的威信,力求在家长心目中产生“若没有家长的配合,对子女的教育将会更困难”的感受。从而让家长有一种被重视的心理反应,锻长自觉地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同时,在家长面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在工作中,这些同学若发生纪律问题,却能很好地取得家长的配合,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较明显。而没有进行过家访或电访的学生,若产生纪律问题,想取得家长的配合,却要另花一番功夫。

当然,对学生进行家访亦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在这学期的家访中,其中有十多个家长在我一踏入其家门就问我“是否其子女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长期以来,班主任的家访工作有所失误——要不就是不进行家访,要不就是等学生犯错误时才匆匆忙忙向家长“汇报”。这样在家长心目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小孩犯了错误时才来家访。我认为,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应该贯彻在每个学期的教育过程中。在家访时宜采取闲聊的方式进行,在日常交谈中取得应有的效果。不宜过于严肃,更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

2、班主任宜个人进行家访,不宜多人集体家访。班主任在家访时,目的就为了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取得家长的支持,若班主任个人单独去进行家访的话更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若集体家访会给家长一定的心理压力,并且会给家长不良的感觉——这只不过是学校工作的一种形式。因此,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通过班主任单独的家访,能够与家长建立私人感情,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3、家访时宜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在家访中班主任宜与家长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过多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而削弱家长对子女的信任。

篇2:班主任家访电访资料

第5期

黄梅一中政教处、团委会(总第743期)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关于期中假期集中开展

“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

各年级主任,各班主任:

《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中小学“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意见》(鄂教基〔2011〕27号)和10月8日全省中小学“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推进会议明确要求,全省各中小学要深入推进“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做到全员参与,入户率达到100%;各级教育主管将赴校检查。为积极推进“两课”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各年级要抓紧时间,积极行动,充分利用本次期中假期时间,集中精力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务必在2011年11月30日前完成“课外访万家”工作的各项任务。具体要求如下:

一、认真部署,细分任务

各年级在放假前,集中召开班主任会议,布置安排本年级“课外访

万家”各项工作。

1、各年级于2011年11月30日前,以年级为单位向政教处提交下列材料:

① 200张以上家访活动的电子照片(照片为教师和受访家长进行交..........谈的正面合照......,力求有效、高质、自然、真实;原则上,每位教师至少提供2张不同受访对象的照片)。

② 30篇家访典型案例记录(每篇1000字左右)。③ 每位教师一份家访情况报告。

④ 每班家访手记40份(40名不同的学生)。

2、家访形式可多样化,面对面家访.....、电话家访....、短信家访....、邮件..家访..

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家访手记必须由家访教师本人填写,务必做到实事求是、规范有效,每个栏目务必作好详细记录。

3、讲究家访方式方法。我们要研究学生家庭的不同类型及学生的不

同特点,有针对性进行家访。例如面对单亲家庭、组合家庭,生活困难

学生、心理障碍学生,谈话时该注意什么,该如何与家长接触,事前都

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明确要求,规范言行

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突出重点,做到“六回访”;要落实家

访内容,做到“六必进”;要讲求实效,做到“六知道”;要遵守纪律,做到“六不准”。

1、实行“六回访”,即针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在此次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2、实施“六必进”,即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教师个性化关爱进家庭。

3、做到“六知道”,即学生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学生的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教师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期盼,学校知道家访收集的家长意见和建议。

4、坚持“六不准”,即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不准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长谋取利益或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

三、落实考评,严格奖惩

根据《黄梅一中教师“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学校政教处、政工室、年级将对“课外访万家”活动进行考评总结,集中表彰”课外访万

家“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并对不能完成“课外访万家”各项任务的教师将在考核评优评模中实行一票否决。

篇3:职初班主任家访工作反思

作为一名担任班主任三年的青年教师,我在工作中遇到过不少困难。特别是家访中,由于年轻、经验不够丰富,往往达不到预想效果,这给我带来很大困扰和挑战。

开学的挑战——如何家访新生

家访是了解新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初为班主任时,家访新生对我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家访中需要了解些什么?如何在与家长、学生的沟通中了解学生的情况?如何介绍学校和自己?这些对于新教师的我而言都不知从何下手。如果家访的内容只是去看看学生家庭居住环境,了解其父母工作以及学生平时的喜好等,那么家访就会滞留于表面,不够深入。虽然知道可以在家访中了解更多,但由于没有经验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提问,怎么去旁敲侧击,而无法得到想要的信息。同时,学生的家长对于青年教师总是缺乏一定的信任感。他们有时对于一些学生情况不愿多谈,刻意回避,怕教师对学生有偏见或者有不好的印象;有时不信任青年教师能教好他们的学生,特别是能抓好学生的成绩等。这些都影响着我的工作。要知道越早了解学生的缺点和家庭中的教育情况,越早地介入教育,其收到的效果越好。特别是对有些学生,比如由于中考不理想而沉浸在失败情绪中的学生,如果不及早地进行疏导,那么很有可能他们就会产生放弃、厌学等不良情绪。作为初为人师的班主任,我不知道要如何在家长的刻意回避中了解这些关键信息。

沟通的挑战——如何获得家长信任

在家访的过程中,那些年龄比我大、人生阅历比我丰富的家长会用审视的眼光来打量我,有些会在交谈中直接或间接地问:“王老师挺年轻的,工作没几年吧,有没有成家?”还有些家长甚至会问我是不是应届毕业生等问题。这些问题让我明显感到他们对于青年教师的不信任,似乎在质疑我的专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对于这样的态度,对于这些眼神或者言语,我既感到压力,也感到无奈,毕竟每个教师都是从年轻的时候不断成长起来的。我想青年教师只有用自己的活力和对工作的热情来弥补这些不足。

在挑战中成长——与学生教学相长

篇4:班主任家访需要“三心”

班上问题孩子的母亲开过3次家长会,我了解到母亲比较袒护娇惯儿子。父亲则从来没有见过面。从入学档案了解到父母均为小学教师,平时工作忙,和班级的老师联系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空闲。

孩子做事情很拖拉,经常欠交作业和迟到,做任何事情均抱有侥幸心理,能逃就逃;做卫生值日几乎全跑掉,同组同学很有意见;初一沉溺于電脑游戏;平时气量较小,关系好的同学少,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沟通能力显著不足;从初一到初二,学习成绩节节滑坡。因为学业不佳,所以有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唯一令其有自信心的就是乒乓球打得不错。但是,孩子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班主任与其家长联系,这从侧面说明家长也有让其感到“害怕”的一面,进行家访的话说不定会起到令人意外的效果。同时,这个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种种不良习惯其实也是某些家庭教育失误的体现,班主任也有责任和家长进行交流,帮助消除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作为班主任,我和孩子的母亲的电话沟通比较多,但收效甚微。孩子母亲也总说和孩子谈话不计其数,但孩子就不听,实在没有办法,从孩子母亲口中得知,在家里,孩子从来不做任何事情,连喝了的空饮料罐都由母亲代其扔掉。母亲也知道孩子有些说谎,但对孩子的教育上面思想准备不足,而且单凭母亲一人之力来教育孩子明显缺乏实效,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和孩子父母双方都见见面。在家访之前,我准备好了孩子初一全年、初二上期的期末成绩表。而且打定主意,将自己对于孩子的看法和盘托出,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教育观点,力图说服孩子的家长尤其是父亲予以配合教育,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根据约定时间来到孩子家中,为了说话不影响孩子,家长把他打发到邻居家去玩了。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作为小学教师的家长还是比较注意教育方法的。由于父母都是很早就来到深圳的教师,所以家庭条件尚可,孩子的所有愿望均能得到满足,我感觉到孩子也可能是条件较好而缺乏上进的动力,没有想到过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导致依赖思想严重,做事情缺乏主动性。

我首先向孩子的父亲和母亲介绍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三个学期以来学业情况,然后请母亲介绍孩子在家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据母亲说,只要自己在家有时间的话,几乎是全程陪同学习,可是就这样孩子还是欠交作业,还经常谎称写完了;孩子母亲自己也承认,可能因为是广东人的缘故,自己没有让孩子做任何家务,连吃饭都几乎是端到手边才吃的;还反映说孩子做事情特别拖拉,出门都要花很长时间,显得很慢。由于父亲管教儿子的时间极少,对孩子的教育几乎被母亲所包办,我向他们指出孩子已经养成了“女性”气质,心胸已经比较狭小了,主要是因为父亲在教育中的缺位造成了这种现状。

在谈到孩子做事非常被动时,父亲说,孩子和父亲出门游玩时什么事情都抢着做,显得像一个男子汉,有主见,做事积极。我说,正是因为和父亲在一起才深受父亲的影响,从孩子心理来看,就是要在父亲面前表示自己已经长大了才如此主动的。父亲说在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只要发现孩子犯了错误则经常动用“武力”教训孩子。而母亲则比较和气,比较宠孩子,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在孩子和别的同学发生冲突时往往站在孩子一边。在小学时,为了防止孩子受到欺负,特地把孩子放在父亲所在学校,我认为这就导致了孩子不会宽容别人,没有学会和同伴们的交往。总之,由于父母亲教育思想不统一,于是造成了孩子个性行为习惯的种种弱点。

在交流过程中,父亲认为值得欣慰的是孩子很有礼貌,是非观念强,不会跟着社会上的人混,我也表示同意这一点,但我提出父母期望值过低,实际上反而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最后,我给家长提出了作为孩子班主任的教育建议:

1. 花大气力培养孩子做事不拖拉的习惯,态度坚决,但讲究方式,父亲决不能再打孩子了,多做说服工作,避免孩子为了逃避责罚而说谎。而母亲也不能够迁就孩子,帮他做所有的事情,有的时候一定要狠下心来不管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

2. 在初二的关键期,父亲一定要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对孩子言传身教,培养其男子汉气概。

3. 对孩子要提出适度的目标,孩子绝对不能够只享受父母亲提供的优越条件,必须有升学目标,学习上面要尽到自己的义务,要有所成果。

一句话,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做事习惯,学会了与人相处,在学习上才会有本质的良性变化。

由于我自始至终是站在孩子人生全面发展的高度上面提出的建议,尽管和家长管教孩子的方式不同,孩子的父母亲都能够接受我给他们提供的建议,而且答应以后一定注意管教孩子的方式,父亲特别表示一定挤出一些时间陪儿子度过这关键的一年半。

篇5:浅谈班主任的家访工作

但近年来, 由于通讯设施的日益发展, 班主任老师忽略的家访的重要性。我作为一个班主任跟大家谈谈家访成为有效的教育形式, 怎样发挥在学校的作用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勤家访, 架好主桥梁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 是三者共处一室, 促膝谈心, 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 有利于交换意见, 也有助于达成共识, 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上门家访,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 这对学生是个激励, 对家长也是个触动, 容易在教育形成合力, 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 教师家访的重点要放在学生身上, 通过与家长谈话, 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社会交往情况, 以及在家庭做家务中的表现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 窥探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 通过了解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 发现学生的特长, 依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 也让家长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

二、充分准备, 制定方案

开学初,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 初步制定家访实施方案, 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则按计划进行。但在实施过程中, 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学校与家庭的学习、表现情况, 自行申请教师家访, 使自行申请与整体安排相结合, 既体现了家访的灵活性, 又体现师生之间的和谐、民主、平等关系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家访谈话要讲究方法

我作为一个班主任跟大家谈谈家访成为有效的教育形式, 怎样发挥在学校的作用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家访前期准备

在家访前, 我们必须要准备学生的一些基本素材, 如住址、爱好、优点、缺点与不足, 需要解决的问题, 希望家长在哪些方面配合, 还有哪些生成性的家访问题, 如何应对等。应准备好有关学生表现的各种材料。材料要真实、齐全, 这是做好家访工作的首要条件。老师通过准备材料,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具体表现, 要将学生在学校、年级、班级中所处的位置进行正确的定位, 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 避免对学生简单地作出“好”或“坏”的主观评断。准备好后, 就要先与家长预约, 看双方在时间上有无冲突。但是, 家访一定要让该学生知道, 不然学生会认为你偷偷摸摸地去家访, 这会失去学生的信任。

(二) 家访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帮、勤、细、激。

1. 对生活贫困生家访要“帮”

生活贫困生是班级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无论在农村, 还是城市,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一些生活贫困生学习情绪极不稳定。这些学生就易成为令人慨叹的“辍学生”。因此, 老师如果能够经常地家访贫困生, 就可以有效地调节他们的情绪, 对稳定班级, 控流有着重要作用。老师家访贫困生要做到三帮:一帮解决难题、二帮鼓舞士气、三帮激发热情。

2. 对行为极端生家访要“勤”

所谓行为极端生是指班级中那些纪律和行为习惯极差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复杂, 是班级中的不安定因素, 是典型的“问题生”。老师不能当学生有问题后去家访, 在“问题生”各方面表现好的时候家访效果会更好, 老师如果不能尽快找出他们的“病因”, 及时对症下药, 就容易出现严重后果。因此, 对行为极端生的家访是老师家访的重中之重。

3. 对性格内向生家访要“细”

俗话说:江山易改, 秉性难移。由于性格内向生的成因比较复杂, 他们中大多存在孤独、多疑、偏执、等不良心理, 在班级中经常表现为不合群、认死理和好顶牛等现象。有时, 如有不慎, 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出现极端行为, 以致发生偶发事件。因此, 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难度较大, 对他们家庭进行细访就尤为必要。

4. 对优生家访要“激”

品学优等生是指班级中思想品德与学习成绩都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在班级中不仅大多受到老师的青睐和信任, 而且也多为班级干部, 是班集体建设中的骨干和核心。正因为是班中的“精英”, 所以就更容易出现骄傲自满, 不图更大进步, 故步自封。“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再优秀的学生也有缺点和不足。老师要根据这些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选择的进行家访, 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品学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他们品格的锻炼, 而且还可以及时地帮助他们消除骄傲自满、唯我独尊等不良行为和心理, 可以更好地促进品学优等生的更快发展和健康成长。

四、做好家访记录, 及时反馈

每次家访后, 班主任要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 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 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 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 及时反馈, 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 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五、家校通信畅通, 随时监督学生的情况

电话是班主任和家长联系主要方式, 家长充当家庭交通警察的角色, 与班主任共同采取教育措施加以疏导。班主任可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点滴进步随时告知家长, 家校共同配合教育、督促。如信上讲的是学生存在的问题, 家长就亮红灯, 分析原因、寻找对策、采取措施,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取得点滴进步, 家长就亮绿灯, 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长期这样, 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篇6:班主任家访有妙方

一、应注重创造和谐愉快的谈话气氛

家访时应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创设与家长和谐交谈的气氛,消除家长的戒备心理。家访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长是否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家访的效果。家访谈话开始,避免单刀直入,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氛围,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正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比如有一次家访,我刚进学生家里,就看见他和父亲正在看“易中天品三国”,于是我就走近说:“你们也喜欢看易中天品三国,我也很喜欢,易中天讲得很精彩,比看小说更有趣。”“是啊,我们都很喜欢,特别是对人物性格分析十分生动。”父亲感同深受地说到。“噢,是吗,你们还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呢?”这样我们一下子就找到了共同話题,也就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家访的第一个主题,那就是了解孩子及家长的兴趣爱好。

二、应该注重语言艺术

很多学生都不喜欢班主任到自己家里家访,原因很简单,就是怕班主任到家里“告状”,受父母的责骂,甚至有些粗暴的家长还可能会当着班主任的面动手打孩子,这样不仅伤了学生的自尊,还伤了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然而家访中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家访中应该要注重语言艺术。特别是在对差生进行家访时,不能只讲缺点和短处,应首先向家长汇报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再指出存在的毛病和缺点,同时分析学生能够克服缺点、毛病的有利因素。教师在介绍学生的情况后,要向家长建议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帮助家长出主意,共同教育好子女。有时家访也要“告状”,然而就是告状,也要心平气和、冷静指出学生的毛病,告诉家长应采取什么措施,通过哪些途径,帮助学生看到方向,明确今后应该怎么做。特别不要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不要使家长丧失信心和希望。比如我班有一名学生,上课纪律一直较差,劳动也不积极,做什么事情都不认真,我一直在找机会去他家里了解一下情况,寻求一下家长的协助,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次期中考试,他的成绩进步了十几名,我借些机会到该生家访。家访前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该名学生平时的情况,总结了他的优点、闪光点,在介绍这名学生在校的情况时,我首先表扬了他的优点和长处,如期中考试进步很大,在校尊重老师,有较好的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使得家长和该生很感动,他们觉得我是在关心他们而不是单纯来告状的。接下来的谈话家长和学生都很配合,于是我一步步指出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学生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家长也觉得是自己在平时的教育中没有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事后学生和家长都很感谢我的这次家访。

三、对待家长要有耐心

我们在家访中可能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家长,有的彬彬有礼,有的通情达理,有的蛮不讲理,有的脾气暴躁,教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即使有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也应当在其中找到自己应考虑的东西。特别是不能对后进生的家长流露出厌烦情绪,要有耐心。一般地说,家长都想从教师那里了解到孩子的优点、长处,特别是后进生的家长,他们非常想从教师那里了解到孩子最近的进步。因此,我们在家访时,也要“扬长避短”,尽量多谈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并把孩子的进步归功于家长教育的结果,家长一定会高兴,这样才能争取家长的配合。

四、家访结束时要总结

每次家访都是有目的性的,在进行了一两个小时的谈话后,有很多家长可能只记住了老师讲的一部分内容,甚至可能把老师家访的重点问题忘了,所以在家访即将结束时重申我们家访的目的和主要问题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家访效果。

(作者单位 江西省贵溪市第四中学)

篇7:班主任家访电访资料

中午临近放学, 我怕该生溜掉就早早地侯在了教室门口。待铃响后, 我叫出了该生。一路上, 我悄悄地跟在他的后面并暗自思忖着:这可是我第一次家访, 见到家长我该说些什么呢?就在我认真思量时, 该生突然告诉我:“老师, 前面最边上那家就是了。”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 大概也就两百米的距离。

“你不陪我吗?”我问道。

“我害怕, 你还是一个人去吧!”他答道。

“那你这会儿去哪?”我追问道。

“上我姑妈家去!”

看到他可怜兮兮的样子, 我应了他的要求。随后我按着他手所指的方向走去, 可来到跟前眼前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大门破旧, 还挂着一把铁锁。可能人出去了吧———我猜测着。于是我耐心等着, 可时间过去近半个小时了也不见人回来。最后见有路人经过忙问道:“你好, 你知道这家人去哪了吗?”

“这家哪有什么人那, 房子都空了好几年了。”听了这话, 我顿觉胸中大火猛烧。

等到下午上学时, 我迫不及待地冲进教室, 恰巧见到了坐在座位上的他。

“站起来!告诉我为什么骗我?”我吼道。

“我怕我爸打我!”

听到这话, 我顿时愣住了, 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件事已过去近十年了, 可它一直让我铭记于心。因为它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同时也给了我许多的启示。在以后的家访工作中我不断摸索, 终于有了自己的体会。我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应该遵循一下几个原则:

一、采集学生信息

家访前, 对学生的性格、品行、爱好、学习方法、学习成绩都要胸有成竹, 这样既能表现出教师对他的孩子非常关心及了解, 又能掌握说话的主动权, 和家长交流时产生言语共鸣, 从而使他们产生仰慕之心。同时对学生的家庭主要成员、家庭详细住址、乘车路线等情况也要有所了解。对于特殊家庭的孩子尤其要留心, 否则家访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若冷不丁冒问家长一句“您爱人还没下班吗?”之类的话, 会使家长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同时家访的效果也会大受影响。

二、明确家访目的

由于学生相当多的时间生活在家里, 他们知识的获得、经验的积累、性格的养成, 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无一不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家长文化水平不高, 素质较低, 势必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导致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一定的偏差。记得某新学期刚一开始, 我班里有一位同学曾在两周之内连续打架三次。第一次他打完后, 我将其训斥了一顿;第二次他打完后, 我让他写了检查;第三次, 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 采取软措施。先是把他请到办公室, 让他坐下, 而后再耐心仔细地了解情况。谁知, 该生除了回答我几个不相关的问题外, 对于情节的关键性问题都一言不发。事后, 对于这三次教育的失败我进行了思考:原来我只看到了他打架斗殴这一表面现象, 而忽略了对其行为心理动机的分析, 实际上我是没有找到“病因”的情况下胡乱“下药”, 最终导致了失败。于是, 我向和他关系要好的几名同学了解情况。原来, 该生父母离异, 法律将其判给了他的父亲, 而他的父亲常年在外奔波。时间一长, 他渐渐地对生活、学习失去了兴趣, 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得过且过”的思想混日子。找到“病因”, 明确目的后, 我先联系了该生的父亲, 向他讲明了情况, 取得了他的支持。然后又在某一天的中午, 我和该生一起吃完了午饭, 并在办公室拉起了家常。以后的日子里, 我经常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其进行关怀、照顾、教育和鼓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我的行为终于唤醒了他那颗沉寂的心, 最后他振作起来了。后来他不仅改掉了打架的毛病, 还当上了班干部。

三、勤家访, 架好沟通的桥梁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三者共处一室, 促膝谈心, 可以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也有利于交换意见、达成共识, 最终实现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上门家访,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 这对学生是个激励, 对家长也是个触动, 容易在教育上形成合力, 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 教师应勤家访, 通过与家长谈话, 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社会交往情况, 以及在家庭做家务中的具体表现情况。同样, 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 窥探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了解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 发现学生的特长, 班主任就可依据不同的情况,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 也让家长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

四、遵从学生在场原则

所谓学生在场原则是指家访时应让学生在场, 家长、教师、学生在一种温和、平等、轻松的气氛中“三方对话”, 使学生接受教育, 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 消除不必要的疑虑, 同时可以给学生讲话的机会, 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 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班主任工作近十年, 我家访无数, 虽然很累, 但一直坚持。因为我深知经常与家长沟通, 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才会有利于教育方向的统一;有利于发挥教育的互补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师素质、学生素质、家长素质的提高。

篇8:浅谈班主任有效家访

关键词:班主任;有效;家访

一、班主任家访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家访

由于学校班级设置和学生的课时学习设置原因,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时间相对较少。特别是在学生的课余时间,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了解甚少。这样就导致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盲目性,无法找到教育学生的切入点。因此,班主任家访尤为重要。

班主任应把家访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家访不仅访家长,而且应细心观察学生家庭情况,把整个情况了然于胸,既使教育有的放矢,又可以防患于未然。2009届的一位学生,学习马虎,不求上进,喜欢名牌,好出风头。通过家访,笔者了解到他之所以有这些表现,是因为家里穷,怕别人瞧不起。于是笔者因势利导地说:“穿好衣服无可厚非,但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美不美不在穿着,而在于拥有美好的心灵,拥有丰富的知识……”经过家访,他懂得了体贴父母,懂得了责任,懂得了知识改变命运,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成绩逐步提高,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家访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只有平常善于观察学生、分析学生,有计划、有目地安排家访,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效。

二、班主任家访应做到“润物细无声”

班主任家访,家长笑在脸上,急在心上。如果把学生的问题“开门见山”地“和盘托出”,性格急躁的家长就会把学生一通狠批,结果是家长不高兴,学生难堪,导致情绪对立,更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班主任家访应做到“润物细无声”。

班主任家访的首要任务是稳定家长情绪,对家长的询问,应“顾左右而言它”,采用缓兵之计,“忘记”自己身份,而“不忘记”家访目的,根据家长的情况找到谈话的内容。做到“润物细无声”,家长就容易接受。第二,以爱为基础,从孩子的未来着眼谈问题。第三,保持师道尊严,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谈话做到“和风细雨”。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论学生家庭条件好坏,都要自尊、自重、自爱。

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只有做到“润物细无声”,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沟通、交流、合作中,才能发挥家校教育合力的作用。

三、班主任家访应多谈学生闪光点,抓住时机谈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各不相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针对这些情况,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要做到:第一,在家访中,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家长只有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班主任交流,配合班主任工作。第二,家访时要在充分肯定学生长处的同时,与学生、家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交流到一定程度时抓住时机诚恳地指出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存在的问题,并和学生、家长一起想办法、出点子,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家访时,班主任对学生要有一颗爱心,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问题,心中装有学生的闪光点。如果脑袋里装的全是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咬住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不放,大谈学生缺点,很可能事与愿违。

四、班主任家访应发挥所教学科特点,利用所教学科优势解决学生问题

利用班主任所教学科优势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是班级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更是弥补班主任工作不足的重要举措。笔者是一位地理教师,深刻体会到班主任在家访中学科优势的力量。现在班上一位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笔者通过了解,发觉其对新闻非常关注,经常和同学谈中央台的《焦点访谈》。家访时笔者与家长商量,让其负责班上的时事热点宣传,并对宣传活动予以指导,得到了学生的欢迎。他转变了学习的态度,成为一个喜欢学习的孩子。

五、班主任家访应合理解决家长、学生提出的要求

家访谈到其乐融融之际,家长把班主任当作可信赖的朋友、可尊敬的老师,便会向班主任掏出心里话,此时,解决子女在学校里的一些问题的要求,就会提出来。对家长提出的要求,班主任要冷静对待,能解决的尽量给予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要求要巧妙地应承,以免解决不了,让家长丧失对自己的信任。同样,学生也会提出一些要求,班主任需要审时度势,辩证思考,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思考,妥善解决,让家访的作用落到实处。

六、家访后,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有计划地加以督促

家访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转变思想,改掉缺点。因此,家访后的工作很重要。一句话,要把家访的工作落在实处,就要对学生愿意改掉的缺点要有计划地加以督促、落实。2005届一位学生,原本成绩优异,可是高三上学期末突然沉迷于网络游戏。作为班主任,笔者自然是急在心头,在与家长、学生交流后,我们提出解决措施。通过笔者有计划的督促,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理想的大学。

总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互补因素,两者配合得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越显著。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做到有效家访,与家长保持思想上的一致,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参考文献:

篇9:浅谈素质教育中班主任家访的艺术

一、诚心劝导, 以情感人, 使家访的指导思想端正、目的明确

学生出了错, 如果有必要进行家访, 就必须让学生的家长知道你的良苦用心:是让他的孩子改正错误, 好好学习功课, 好好学习做人, 教师的语言就要充满真诚和真情, 能体现对学生关心和爱护, 以让学生家长感到自己的话“温暖”适宜, 愿意接受教师的意见, 积极配合教师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措施, 如果把家访当作告状, 进行惩罚学生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在这个问题上, 在进行家访时, 班主任不妨首先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各方面的表现, 再通过最近学生在校的情况, 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看法, 并坚持四个基本原则:第一, 无论学生犯什么错误, 决不请家长;第二, 家访决不告状;第三, 家长会决不点名批评任何一个学生, 代之以鼓励和表扬;第四, 利用家访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 帮助家长学习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 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 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措施, 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从而改变人们对家访的种种看法,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更关心了, 也极大地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从而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尊重家长, 以理服人, 求同存异, 使家长心服口服

尊重家长是教师道德修养的一条重要要求, 因此教师在家访中要尊重家长的人格, 而不能以教师比家长高人一等的身姿去“镇压”, 更不可“莫须有”、“想当然”。不说侮辱家长人格的话, 不做侮辱学生家长的事, 那种学生一出问题教师就告状的做法, 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感情。同时也要尊重家长对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评估意见, 对他们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应给予采纳。当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意见产生分歧时, 教师应当以理服人, 明智地求大同而存小异, 使家长心服口服, 切忌粗暴蛮横。粗俗、野蛮只能体现教师的无能和无知, 且极易伤害家长的感情, 达不到家访的目的。

三、随机应变, 选择最佳时机, 巧报喜不报忧

在日常工作中, 许多班主任是选择在学生出了错之后, 才进行家访, 遇到家长就反映学生的缺点错误, 难免出现信息不准确、方法不恰当、考虑欠周到而说错的情况, 这也容易极大地挫伤了家长的感情, 导致家长对家访产生抵触情绪, 更谈不上积极配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班主任教师在家访时就必须讲究家访的艺术, 随机应变, 巧妙应对。家访既要求教师选择最佳有利时机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 又要求教师巧妙地反映学生取得任何一点进步和成绩, 要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只有这样, 才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 才能真正发挥家访的作用。总而言之, 班主任教师在进行家访时, 要就诚心劝导、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刚柔相济、克制激情、注意言行、随机应变、巧妙处理、注意讲究方法和艺术, 与家长携手共攀, 同舟共济, 努力实施好素质教育, 认真完成我们神圣的九年义务教育, 在教育战线上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10:班主任家访工作浅谈

关键词:家访 对象 时机 准备 过程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225-01

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都知道,家访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又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不可缺少的。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家长对学校的需求,增进教师与家长的亲近感,联系师生情感,促进家长、学生、教师间的合作。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从而达到提升教育效能的目的。

1 确定家访对象和时机

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以家访,学生取得进步可以家访,发现学生有问题可以家访,学生家庭有困难可以家访,因此,教师的家访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如在学生生病、受伤或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的出现,关爱的眼神,亲切的问候,一定能起到用言语所不能及的效果,教育的目的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所以留守儿童、贫困生、进城务工子女、单亲学生、学困生、弱科生、行为偏常生、优秀生等等都可以作為家访对象。

2 做好家访准备

(1)准备学生:在家访前,我们必须要准备学生的一些基本素材,如住址、爱好、优点、缺点与不足,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家长在哪些方面配合,还有哪些不可预见的家访问题,如何应对等。应准备好有关学生表现的各种材料,这样不至于在家访的过程中家长提出的问题老师说不上来,使家长产生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关心不够的想法。

(2)准备自己:注重自己的仪表,保持整洁、大方的形象。家访过程中,老师的衣着、言谈举止都要体现一个老师的身份。

(3)准备时间:准备好后,还要先与家长预约,向家长告知简单的家访目的,落实地址、家长是否在家,看双方在时间上有无冲突再出发。特别强调家访时选择恰当的时间,尽量避开吃饭时上门,并且不要在学生家中用餐。家访一定要让该学生知道,不然学生会认为你偷偷摸摸的去家访,是不是又要告状等想法,这样会失去学生的信任。

(4)准备思想:另外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谈什么,怎样谈,如何针对心态层次不同的家长进行交谈,明确谈话中心,考虑恰当的谈话内容。家访中偶尔会遇到极个别素质较低的家长。他们娇惯子女,放任自流,甚至对老师蛮不讲理。教师要做好这一方面充分的思想准备,话不投机就适时告辞。

3 家访过程注意的问题

(1)谈话注意方式方法。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教师也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首先家访中的语气要亲切,家访开始,避免单刀直入,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正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而且要尊重学生,不要语调生硬。其次,家访时,要注意与家长平等协商、做到有情、有理、有节,谈话的态度要诚恳、耐心,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要使家长感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再就是教师家访时要抓住时机,讲究交谈的艺术性,避免让家长或学生误认为老师的家访就是向家长告状,以免适得其反。

(2)将学生的错误渗透到他的闪光点中。家访很多时候都是在孩子犯错后向家长反应情况,希望家长共同配合教育,这是必要的,但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或鼓励,如果在家长面前一味地大谈学生的不是,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因此,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某一方面有了进步,教师都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成就感,同时强调在哪一方面做得再好一些,其实就是说他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这样往往能使学生愿意接受,家长也会乐于接受。

4 完善家访后的反思工作

家访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次家访后,都需要进一步通过学生的各方面表现,来评价上一次家访的效果。老师家访只是工作的一个方面,不能够说是家访之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而是还要进行许多的后续工作。一般性的问题,在家访之后,就收到效果,在与家长交换意见以后,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这样的家访,目的性是比较明确的,主要是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对于问题学生,一两次的家访并不能够解决问题,而是只能够了解一些情况,他们的情况不能彻底改变,而是要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进行渗透式暗示和教育,向学生发出信息,我时刻在关注着你,而且要与家长经常性地保持沟通,这样在长期的感化下,学生才能慢慢地改变了过来,我们家访的效果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最后还要注意总结。在每次的家访之后,我们都会有许多的感触和心得,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地把这些感触心得记录下来,就会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成为以后工作的借鉴,也就会使我们少走许多的弯路。

上一篇:晏明中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总结下一篇:爸爸,我想对你说5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