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知识产权论文

2022-04-16

摘要:我国农业知识产权战略已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已成为保障农业科技进步的基础性法律制度。但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功能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其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尚不突出,对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尚未形成。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审视和完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业知识产权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业知识产权论文 篇1:

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农业知识产权在激励农业科技创新、粮食增产、粮食安全与保障、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从制定战略纲要、完善法律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健全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健全保护机制六个方面加强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A

在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科技成为农业生产力决定性要素的背景下,农业知识创新、传播与应用等各环节之间的紧密衔接和循环运行构成現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黑龙江省是我国粮油、肉奶生产的核心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是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支撑和源泉。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业发展迅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作物总产持续增加,作物种植结构不断调整,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然而,知识经济时代,传统农业已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黑龙江省受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土壤功能减弱、农业灾害以及农业劳动者素质低、国外生物资源入侵等因素影响,农业发展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要实现黑龙江省农业新的发展,根本出路就是要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科技体系,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而农业知识产权发展是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科技体系,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1 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反映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获得授权和运用的现状,根据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公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产品登记公告,以农业植物新品种、农业专利、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主要农业知识产权类型为对象,对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截至2011年底,黑龙江省共获得农业专利授权4 838件,其中发明1 154件,实用新型3 684件;获得农业植物新品种授权183件,其中大田作物占97%;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99件,其中农业部共登记55件,国家质检总局共批准31件,国家工商总局共注册13件。从总体上看,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发展水平持续平稳提升,创造、运用、保护和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但面对黑龙江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效率不高

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是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的基础,同时创造水平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数量上,截止至2011年底,黑龙江省农业新品种授权量、农业专利授权量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量综合看可排在全国10名左右的前列。但从质量看,尤其是农业专利的维持率,截止到2011年底有效专利2 030件,其中发明624件,实用新型1 406件,其中有效发明维持年限不长,创造质量较创造数量指数明显偏低。此外,从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效率看,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的人均拥有量和单位投入的农业知识产权产出的指标均不高。因此,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创造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以数量型为主,尚未步入质量效益型发展轨道。

1.2 农业知识产权运用效果有待提升

农业知识产权运用主要从运用活动的数量和取得的效果两方面来考虑。截止至2011年底,黑龙江省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数量全国第一,但在农业领域,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农业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农业专利等农业技术产权得不到科学准确的技术经济估价,导致农业专利技术等流动不畅,严重影响了质押融资的效果。因此,2008 年以后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运用发展较快,运用水平有一定提升,但运用数量提升是运用发展的主因,尚未高效带动黑龙江农业经济的发展。

1.3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效果有待加强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从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两个方面的案件量及相关的指标来衡量保护取得的效果。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认识,即我国施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是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护的趋势正处在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各类创新主体对保护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在此过程中,保护的供给并不能完全满足保护需求的快速增长,因此司法或行政的案件量等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我国沿海地区知识产权保护需求旺盛,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力度较强,而黑龙江省法院系统新收和审结的农业知识产权案件数量远不及沿海地区,较非沿海地区的湖北、河南也有一定差距。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趋势来看,黑龙江省保护发展力度明显不及辽津渝陕吉,效果未见明显改观。

1.4 农业知识产权服务、意识环境急需提升

农业知识产权环境主要考量了制度环境、服务环境以及知识产权意识环境三个方面。从制度环境看,黑龙江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条例》、《黑龙江省专利保护条例》和《黑龙江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地方性法规和相关政策,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尚未出台有关农业知识产权的专项战略纲要;从服务环境看,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人员数量较少,发展水平不高,尤其是专利代理人数量远不能满足黑龙江省农业专利发展需求,较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有较大差距;从意识环境看,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意识还相对比较薄弱,权利主体主动申请和保护农业知识产权意识不足,每万人专利、商标申请量和知识产权政府网站访问量均居全国中游。总体上,黑龙江省制度环境优化对环境发展指数的增长贡献最大,因此,从制度环境建设逐渐深入推进服务与意识的发展,尚需较长一段过程。

2 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发展对策建议

2.1 制定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2010年6月,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关于制定并实施地区和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部署要求,农业部针对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和农业发展需求,颁布了《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年5月,黑龙江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制定了《黑龙江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2020年)》。但至今黑龙江尚未出台符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的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统领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的发展。因此,应以国家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为依据,结合黑龙江我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针对黑龙江省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特点及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制定《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纲要中明确农业知识产权在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确立黑龙江农业知识产权重点发展方向,提出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的近期、中期和远期战略目标,主要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此外,在此战略纲要下,还应出台包括财政、金融、稅收、贸易等各项相关配套政策,以推进黑龙江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顺利开展。

2.2 完善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统一完善的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不仅有利于保护和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促进农业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能够有效利用及保护农业知识产权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农业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优势,是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依据和基础。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目前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还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制定和修订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地方性法律规范,一方面根据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的现实情况,制定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的专门法规,尤其应尽快推进对遗传资源、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地方性立法;另一方面修订现有法律规范,注重与国家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衔接,在保护已有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加大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反不正当竞争、科技等方面农业知识产权的相关地方性法规。二是根据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研究制定符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的农业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制度,依法保护农业知识产权人的经济利益,为农业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查处提供科学合理的法律依据。

2.3 提升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的功能,因此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管理不仅有利于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现代农业,还有利于应对国际竞争形势,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应主要包括农业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管理流程和管理机制。因此,在管理体制方面,黑龙江省要健全农业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构建跨地区、跨部门的农业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合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领域农业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快速应对涉外农业知识产权纠纷的处理机制。在管理流程方面,黑龙江省需要重塑农业知识产权管理流程,涉农企业应进行农业知识产权SWOT分析,并将这些信息反馈至新一轮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流程中,使企业具备对未来技术与市场的预测能力,促进知识产权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高校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应借鉴美国高校知识产权的集中管理模式,立足于促进农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化和系统化,重点将技术信息提交、技术信息筛选与评估、农业知识产权申报、农业知识产权运营和收益分配作为管理流程的重点;农业科研单位应围绕科研成果的产出,将立项、执行、验收和实施作为管理流程的重点。在管理机制方面,黑龙江省应建立农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减少农业知识产权创造和使用可能带来的风险;建设农业知识产权沟通衔接平台,将在农业知识产权管理中,获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信息及时沟通反馈;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收益分配体系,对在农业知识产权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实现多层次、多元化的创新激励机制;建立长效的农业知识产权文化培育机制,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普法规划,建立政府主导、媒体支撑、社会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体系,通过宣传、培训、典型引导、参与管理等多种方式培育相关成员的农业知识产权文化,提高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和创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4 健全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农业知识产权服务是在农业知识产权确认、利用和保护过程中,农业知识产权的服务机构,为客户提供的咨询、代理、检索、评估、投资、诉讼等与农业知识产权有关的专业性的服务行为。农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以独立性、公平性和专业性服务于市场,进行规范市场运作,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知识产权的利用和发展。农业知识产权服务主要包括农业知识产权代理、农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农业知识产权保险和农业知识产权托管。目前,黑龙江省已经建立了农业专利代理、涉农商标代理、农业知识产权诉讼代理等为主要核心的农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但从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发展需求考虑,黑龙江省应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代理、咨询、评估、转化、交易和法律服务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市场,引导和帮助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行业联盟,在行业内开展有序竞争和行业自律。在农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面,应制定对农业专利、农业植物新品种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主要农业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标准,保障农业知识产权人在进行农业知识产权质押和交易中的经济利益。在农业知识产权保险方面,2010年我国乃至国际首个险种——著作权交易保证保险产品在北京诞生,标志着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已进入知识产权领域,产生了知识产权保险,但目前未涉及其他知识产权类型。因此为推进知识产权保险在农业领域的生成,黑龙江省应首先实行政策性农业知识产权保险,对农业知识产权人收取较低保费,若保险公司或商业保险机构发生亏损,公共财政将给予一定的补偿。在农业知识产权托管方面,虽然从2011年开始国家知识产权局已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32个城市59个中小企业集聚区开展知识产权托管服务,但基本上不涉及农业知识产权人,因此黑龙江省可先选取农业知识产权重点发展领域中的重点企业进行托管试点,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农业知识产权人解决在制定战略、申请、使用、投融资和维权等方面的困境,还可以使中介机构拓展业务,提升能力。

2.5 加强黑龙江省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培养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主要配套工程和重要实践路径。而知识产权制度正是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的最优化模式,知识产权运作正是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的最重要资源。未来世界的竞争,主要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未来世界的知识产权竞争,主要在于知识产权人才的竞争。黑龙江省应健全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库,提高农业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是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有条件的知识产权咨询、代理、检索、评估、投资、诉讼等中介服务机构进行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申报,加快农业知识产权代理人的培养,尤其是农业专利代理人,鼓励具有农学知识背景的人才报考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扩大农业知识产权代理队伍。二是建设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一方面在有条件的农林高等学校的农林本科专业开设农业知识产权课程,在培养农业推广硕士时将农业知识产权设为必修课;另一方面,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培训(黑龙江)基地,聘请农业知识产权专家开展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农业知识产权专项培训和学术交流,以培养更多各类农业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同时,还要选拔农业科研骨干“走出去”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

2.6 健全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机制

执行是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关键,黑龙江省一方面要提高农业知识产权执法人员自身的保护意识和执法素质,另一方面还要建立黑龙江省农委、知识产权局、工商局等多部门的执法协作和联动机制,对侵犯农业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切实维护农业知识产权人的利益。此外,加强对农业知识产权保护,还要建立多层次高水平的司法体系。目前,黑龙江省已初步建立了知识产权审判体制,但由于审理农业知识产权案件不仅要求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还要精通相关专业技术,因此黑龙江省还应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创新审判体制,在有关审判庭里设立专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合议庭或单独设立农业知识产权审判庭,聘请不同农业领域的科技专家参与案件审理,以提高农业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质量,保证司法的统一,充分发挥司法保护农业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崇实.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朱文玉

农业知识产权论文 篇2:

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审视与完善

摘要:我国农业知识产权战略已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已成为保障农业科技进步的基础性法律制度。但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功能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其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尚不突出,对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尚未形成。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审视和完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遵循新公共服务理念,能够将对创新性涉农智力成果的保护建立在确认农业知识产权人的专有权利与平衡社会利益的基础上,并通过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利用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实现专有权利保护和社会利益平衡的充分结合。

关键词:农业知识产权;新公共服务;专有权利保护制

2010年6月10日,農业部颁布了《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农业知识产权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进入新的阶段。然而,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制度、农业生物遗传资源权属管理制度仍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传统理念下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已略显乏力。如何寻找审视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新视角,为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提供全新理论支撑,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知识产权与农业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英文翻译为intellectual property。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正式提出知识产权的概念。此后,“知识产权”一词开始作为国际普遍用语被各国及国际组织所承认、翻译和采用。

学界对知识产权的定义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郑成思认为:所谓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主体对其智力创造的各种成果所依法应当享有的专有权利[1];刘春田认为: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创造者所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生产经营活动中作为标记所有人依法应当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称[2]。吴汉东强调: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权利,除了包括创造者对自己智力活动创造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外,还应包括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对各种标记信誉所应当享有的各种权利[13]。也有学者从法律的角度对知识产权进行定义,将知识产权视为私权的一种,突出知识产权权利主体的民事主体地位,认为其对象是一切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与资源[4,5]。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应当是基于创新性智力成果的专有权利,即智力创造者对该项智力成果的占有权利。因此,本文主张从知识产权客体的角度对其进行界定,即知识产权是主体对创新性智力成果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能够为本人或他人所使用、并具有商业价值的各种专有权利的总称。

目前,学界关于农业知识产权的界定尚不统一。概括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为通行。因此,有学者将农业知识产权界定为“创造者依法对其在农业及与农业相关的领域获取的智力成果所依法应当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称”[6]。另外,2011年3月由农业部制定和颁布的《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2020年)》是针对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及实际发展需求的第一部纲领性文件,其在宗旨的表述中——“为提升植物新品种权、农产品地理标志、涉农专利、商标、版权等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强化对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纲要”,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包括植物新品种权、农产品地理标志、涉农专利、商标、版权等。《纲要》对农业知识产权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区分和概括。根据其客体特征,本研究将农业知识产权界定为:存在或运用于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主体对创新性涉农智力成果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能够为本人或他人所使用的特定标记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非物质信息所依法享有的各种专门权利的总称,主要包括涉农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农产品地理标志权、涉农商标权、农业商业秘密权以及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等。

二、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及其演进

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即为知识产权制度同农业活动相结合。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已成为各国保障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制度。这项制度是以有效保护创新性涉农智力成果为核心,充分发挥农业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但同时,作为农业知识产权客体的创新性涉农智力成果又同时具有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两种属性。一方面,农业知识产权融入了主体的创造性劳动,另一方面,农业知识产权又是农村居民获取和利用信息、推动农业与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因素,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所以,农业知识产权制度既要保护私人的创新性涉农智力成果,又必须兼顾该成果的公共属性,从而使农业知识产权权利主体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保持总体平衡。

由此可见,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设计并不能以单纯地保护农业知识产权人的专有权为目的,而是应该作为平衡权利人与社会整体之间利益的调节器,在赋予创新性涉农智力成果创造者以专有权的同时进行必要的限制,从而确保全社会对该项成果的利用和分享,达到社会效用最大化。因此,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绝不仅仅是针对公民与法人自身所享有各种专门权利的保护制度设计,而是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融私权性与公权性为一体的国家权利和民事权利。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演进主要有以下阶段:

(一)探索起步时期(1949-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关于农业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实行过短期的农业专利保护制度和农产品商标保护制度,探索性地形成了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并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有关农业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不同于清末、北洋政府以及国民政府时期对西方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全盘照抄照搬,而是属于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范畴,是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些早期探索和尝试在随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中被迫中止。另外,由于当时经济和政治条件所限,我国也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完备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

(二)初步发展时期(1982-2005年)

1982年8月23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标志着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重新步入正轨。随后,我国颁布了《专利法》《著作权法》等一系列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对包括涉农智力成果在内的创新性智力成果以及由此所带来的能够为本人或他人所使用、并具有商业价值的各种专有权利进行了充分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又于1993年、2001年、2013年三次对《商标法》予以修订,1992年、2000年、2008年三次对《专利法》予以修订,2001年、2010年两次对《著作权法》予以修订。至此,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框架体系基本形成。1997年3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这是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初期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条例》弥补了《专利法》中对植物品种不授予专利权的不足,以专门立法的形式,采取有效措施对植物新品种进行保护。1999年,我国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承诺遵守《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UPOV公约)1978年文本,成为UPOV第39个成员国。无论是制度还是实践,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取得了很大进步。

(三)蓬勃发展时期(2005年以后)

2005年,国务院牵头成立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开始了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制定筹备工作,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制度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2007年,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首个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规划《“十一五”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规划》正式出台,表明我国将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并将知识产权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自此,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框架与实施体系正式建立。2008年2月,农业部颁布实施了《农产品地理标示管理办法》。2009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逐步加强涉农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工作,加大对涉农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促进农业科技创新[7]。2010年6月,农业部颁布了《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2020年)》,这是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制度走向完善的开始。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2020年)》,农业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3年1月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2013年3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加大了对侵犯植物新品种权这一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的要求,强调运用农业知识产权制度,来理顺产权利益关系,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此同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动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

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演进,为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逐年快速增长的总体态势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2014年,全国农业知识产权申请量指数为111.97%,比2013年增长了11.97%;授权量指数为113.13%,比2013年增加了13.13%[8]。这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国内外获权能力较2013年均有所提高。

2014年,我国共公开农业专利申请514 858件,其中发明361 957件,占70.30%;实用新型152 901件,占29.70%。农业专利授权269 136件,其中发明117 090件,占43.51%;实用新型152 046件,占56.49%。有效农业专利为167 376件,其中发明87 120件,占52.05%;实用新型80 256件,占47.95%[8]。

1999 年至 2014 年,植物品种权的申请量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截止 2014 年底,我国共受理国内外植物新品种权申请13 482件,比2013年同期增长15.13%。2009-2013 年间,植物品种权授权量迅速下降,2014 年出现明显回升,比2013年同期增长 20.60%(见图1)。

2014年,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共5 607件,其中国内地理标志5 516件,国外地理标志91件。国内地理标志中农产品地理标志5 405件,占国内所有地理标志的97.99%。国外地理标志中无农产品地理标志[9]。

三、新公共服务视角下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审视

新公共服务,是指“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体系与治理结构中关于公共行政所扮演角色及其定位的一种思想和理念”[10]。作为一种新公共行政理论,它强调以公民对话协商、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为核心,突破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狭隘性和局限性[11]。

新公共服务的理论观点有:(1)服务而非掌舵。公共行政的目的在于帮助公民表达、反映并满足其共同利益诉求,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要求政府改变传统试图控制社会发展方向的做法和行为,政府要将合适的参与者纳入到议程设定的谈判中,或者充当中间人努力促使公共问题得以解决。(2)追求公共利益。公共行政的目的在于建立集体的、共享的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观念,并将其视为行政人员和公民双方共同的利益与责任,这种公共利益观念是目标而绝不仅仅是副产品。(3)思想上的战略性与行动上的民主性。符合公共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政策和方案依然需要公众积极有效的参与并经过集体努力与协作,才能保证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民主性。(4)服务公民而非顾客。在公共行政中,行政机关要关注公民的需要和利益,要注重建设和培养政府与公民之间、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以及公民相互之间的信任及合作关系。(5)责任的复杂性。新公共服务理论关注社区价值观、政治准则、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强调将公民视为负责任的公共行政的基础,因此公民参与、授权与对话对于平衡公共服务中可能存在的多种责任冲突至关重要。(6)重视人而不只是生产率。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在充分关注公民价值观和利益的前提下设计管理制度,否则控制公民行为的努力不可能达到良好效果。(7)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公共行政人员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社会组织的监督者、公民权利的促进者,不仅要分享权力,更要通过公众和中介组织来解决公共问题,其在治理过程中应是负责任的参与者,而非简单的企业家。因此,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吸收新公共管理理论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更加注重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并更加适合于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行政实践需要的理论。

目前,农业知识产权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并成为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有力支撑,且日渐成为掌握农业发展优先权和主动权的关键。可以说,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受传统政治经济体制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功能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尚不突出,对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尚未形成。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审视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不难发现存在以下不足:

1.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存在欠缺。依据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行政的目的在于帮助公民表达、反映并满足其共同利益诉求,在公民之间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政府要将合适的参与者纳入到议程设定的谈判中,或者充当中间人努力促使公共问题得以解决。我国农业必须依赖科技创新。鼓励创造,奖赏富有创造和创新精神的农业科技人员,符合知识产权的目的。农业科技人员通过智力劳动创造的涉农智力成果是一种无形的财产和价值,应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就要从客观上保证这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并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农业科技人员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正是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欠缺之处。

2.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存在欠缺。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只有同时充分关注组织及其个体成员的价值观和利益,才能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否则,单纯依靠控制公民行为的努力不可能达到良好效果。这也是新公共服务理论所倡导的“依靠人来管理”原则的体现,即重视人而不只是生产率。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市场机制对涉农智力成果进行产权界定和分配,这为知识产权在市场上的自由交换提供了制度条件。如果没有该项制度,市场竞争环境下农业科技人员在对智力创造成果加以保密的同时,也会导致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迟滞,使涉农智力成果的推广受到限制。然而,目前我国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尚未在充分考虑农业科技人员价值观和利益的基础上将农业科技成果产权化,同时也没有在此基础上为农业科技成果的有偿使用及其转让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3.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存在欠缺。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行政的目的在于建立集体的、共享的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观念,并将其视为行政人员和公民双方共同的利益与责任。政府的作用在于凝聚公众,共商社会发展的方向。另外,政府有责任确保政策方案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有责任确保公共利益位居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实行的农业知识产权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生产经营呈现一定程度的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的势头,相关单位和个人也享受到了产業化与规模经营所带来的各种优势和实际利益。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尚未建立集体的、共享的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观念,并将其视为制度设计者、执行者和公民双方共同的利益与责任。制度设计者在进行农业知识产权集中许可使用制度设计时,也未能设计出由相应单位、龙头企业牵头或通过一定方式将若干农户充分组织起来,以最有利的方式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制度安排。因此,现行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尚未确立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主导地位,而这正是实现公共利益的需要。

4.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竞争力方面存在欠缺。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与企业管理者相比,公共行政人员更愿意奉献社会,也更能够增进公共利益。公共行政人员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社会组织的监督者、公民权利的促进者,不仅要分享权力,更要通过公众和中介组织来解决公共问题,其在治理过程中应是负责任的参与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知识产权的竞争直接决定农业经济组织或农业企业的竞争能力、经济实力及其经营业绩。在我国农业领域,创新主体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其保护和运用农业知识产权的能力也在大幅提高。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知识产权能力和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仍较低。究其原因在于:作为公共资源管理者、社会组织监督者、公民权利促进者的公共行政人员,在进行农业知识产权制度设计时,没有建立起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旨在提升我国农业知识产权能力和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竞争力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合理路径。

四、新公共服务视角下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完善的策略与路径

如前所述,可以将一个阐释充分重视民主、公民权利以及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理论体系与理论框架称为新公共服务。新公共服务是一种既可以替代传统的以顾客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又能够替代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公共行政中管理主义的管理模式。新公共服务又是一个建立在对公共部门进行理论探索和对公共行政进行实践创新基础之上的模式,相比其他同类模式,其规范性特征尤为明显。新公共服务并不只是一种最新的、时尚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技巧,重要的是,它是对我们是谁、为什么为他人服务和怎样为他人服务的一种解释和界定,是一种对价值观和价值理念的根本改造。遵循这种价值观和价值理念,我们不仅可以改进决策,改善服务,提高效益,而且也符合民主制的根本原则。除此之外,新公共服务作为一种理论框架,有效整合了老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中的概念、原理、方法、价值观,并促使其发挥整体作用。新公共服务的基点是:围绕它,可以将特定公共服务的提供建立在公民对话、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基础上并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将其与公民对话、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充分结合起来。

虽然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框架体系和农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框架,但由于受传统政治经济体制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功能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尚不突出,对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尚未形成。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和涉农智力成果保护迫切需要一种以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为导向和保障的发展战略,并以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和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有力实施来激励和引导自主创新,不断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的各种新型主体,不断促进涉农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智力成果在农业产业中的及时转化与运用,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当通过健全和完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来激励农业科技创新,改善农产品品质,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对国际竞争,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完善的总体策略

健全和完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需要全新的理论作指导,这是由作为农业知识产权客体的创新性涉农智力成果同时具有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两种属性所决定的。其私人产品的属性表现在农业知识产权融入了主体的创造性劳动;其公共产品的属性表现在农业知识产权又是推动农业与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因素。因此,农业知识产权制度要努力使农业知识产权权利主体的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保持總体平衡。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是充分重视民主、公民权利以及为公共利益服务,重点对我们是谁、为什么为他人服务和怎样为他人服务进行探讨和解释,是一种对价值观和价值理念的根本改造。遵循新公共服务理念,可以将对创新性涉农智力成果的保护建立在确认农业知识产权人的专有权利与平衡社会利益的基础上,并可以通过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将其与专有权利的保护和社会利益的平衡充分结合起来(见图2)。

图2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完善的总体策略示意图

(二)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完善的具体路径

1.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依据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公共行政过程中,公民诉求的关注及其共同利益的满足要利用基于特定价值的共同领导来实现,公共行政人员不能以试图控制、导向或者掌控社会的发展方向为目的。公共行政机关必须及时关注公民的需求和利益,政府存在的重要理由就是要通过对相关程序和个人权利的保证来使公民能够做出那些符合自身需求与利益的选择。因此,政府将合适的参与者纳入到议程设定的谈判中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必不可少[12,13]。

农业知识产权客体的创新性涉农智力成果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该属性表现在农业知识产权融入了农业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的出发点是能够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样既满足了农业科技人员的需求和利益,又调动起农业科技人员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应建立在反映农业科技人员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基础上,即建立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基础上,而这正是制度完善所必须遵循的特定价值。政府要通过一系列程序来保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以使农业科技人员能够做出那些符合自身需求与利益的选择:首先,将特定制度问题提上公共议程或者政策议程,以凸显问题解决的紧迫性;其次,召集处理特定制度问题所需要的相关机构、人员和利益集团,使他们了解这些问题,参与各项活动,并争取他们的支持;再次,促成多种行为方案和行动选择;最后,通过修改与完善后的制度来调整彼此之间的关系并继续行动。

2.农业知识产权利用制度的完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强调公共利益在公共行政中的中心地位,公共行政必须促进建立集体的、共享的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观念,并将其视为公共行政人员和公民双方共同的利益与责任。公共利益绝不是那些仅仅因为公民个人的选择而“发生”的事情,换句话说,明确地表达和实现社会利益与公共利益是公共行政机关存在的主要理由之一。在公共行政过程中产生旨在促进公共问题解决的特定方案,政府也要负责确保特定方案在实质上和在程序上是否完全符合公共利益。

农业知识产权的利用,既包括权利主体自身对创新性涉农智力成果的使用,也包括权利主体通过许可或转让的方式允许他人拥有对该项成果的使用权。农业知识产权利用制度首先应当保证权利主体自身对涉农知识产权的使用;其次,允许权利主体通过合理的方式将该项知识产权的使用权移交他人。然而,在农业知识产权利用制度不完善或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农业科技人员存在对智力创造成果加密的可能,由此导致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迟滞,使涉农智力成果的推广受到限制。因此,在农业知识产权利用制度完善过程中,应当强调公共利益在农业知识产权利用中的中心地位,即合理的涉农智力成果利用对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品质改善,核心竞争力提升,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农业知识产权利用制度的完善,必须促进建立集体的、共享的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观念,并将其视为制度设计者、农业科技人员和全体公民共同的利益与责任。

3.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完善。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如果公共行政组织基于对所有人的尊重,并且通过合作、协商、对话和共同领导来设计与运作的话,该公共行政组织便极有可能取得成功。相反,如果不对一个组织中个体成员的需求、价值和利益给予足够关注,而仅依靠控制公民行为的努力不可能达到良好效果。新公共服务理论将公共行政人员的角色定位于公共资源的管理者、社会组织的监督者、公民权利的促进者和治理过程的参与者,认为公共行政人员更应注重公民权利,更加重视公共服务。

农业知识产权要受到相关国家主管行政机构的规范、制约和管理,涉农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农产品地理标志权、涉农商标权、农业商业秘密权以及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的申请、授权、转让、变更和消灭,除了取决于农业知识产权申请人及受让人的意思表示外,更要遵守法律规定,严格履行程序,自觉接受管理,履行必要义务,否则将无法实现农业知识产权人的目的。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完善:一是要以农业科技人员需求、价值和利益的满足为导向赋予国家主管行政机构权力和职责,进而体现其在农业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尊重,这与传统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以控制农业科技人员为主要管理方式的做法完全不同;二是国家主管行政机构要以农业科技人员权利促进者、社区参与催化剂和基层领导的身份行使管理权限,履行法律责任;三是国家主管行政机构应当通过合作、协商、对话和共同领导的方式,与农业科技人员及其利益相关者共同来设计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推动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五、结语

随着农业知识产权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作为知识产权制度同农业活动相结合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已成为各国保障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制度。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审视和完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新公共服务理论要求将对创新性涉农智力成果的保护建立在确认农业知识产权人的专有权利与平衡社会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即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农业知识产权利用制度的完善、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完善,实现专有权利保护和社会利益平衡的充分结合,并以此激励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9092.

[2]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647.

[3]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1012.

[4]张玉敏,谢渊.美国商业方法专利审查的去标准化及对我国的启示[J].知识产权,2014(6):7484.

[5]李秀丽.农业知识产权评估[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19.

[6]陈小力.对中国农业知识产权立法的思考[J].山西农经,2005(5):5861.

[7]陈燕娟,邓妍.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完善与战略推进[J].中国种业,2010(8):1216.

[8]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59.

[9]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數报告[R].2015:2.

[10] Jam Parton.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M].Boston:Houghton Mifflin:2000:112113.

[11]Alford,John. “A Public Management Road Less Traveled:Clients as CoProducers of Public Service.”[J].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0,57(4):128137.

[12]孙玉荣.大数据时代我们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路径选择[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5459.

[13]刘友华,陈骞.我国专利侵权判定原则及其适用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259.

Key words:agri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new public service; patent rights protection system

作者:杨晓娟 樊志民

农业知识产权论文 篇3: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农业知识产权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发展农业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农业知识产权在我国农业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对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产品的竞争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我国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正在逐渐增强,但是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文章简单地对我国当前的农业知识产权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并且分析了当前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知识产权;农业知识产权;保护

1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概论

1.1 农业知识产权的概念

农业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在农业领域的体现。其主要包括涉农商标权、版权、专利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植物新品种权、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农业商业秘密等。当前,学术界对于农业知识产权界定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一般认为农业知识产权属于知识产权范畴,根据其具体属性又可以分为农业科学、农业工业以及其他类型的农业知识产权。农业知识产权是劳动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脑力成果及智力成果的总和,而非其他领域的智力成果在农业领域的再应用。[1]因此,人们认为农业知识产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在农业领域内所创造的智力成果的经济和精神权利的总和。

1.2 农业知识产权的特征

在我国,农业知识产权除具备一般知识产权的特征外,还具有属于其本身的特征,主要体现在:①主体具有不特定性。因为农业生产领域较为分散,因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农业知识产权主体在一些领域内是难以控制的。②农业知识产权种类难以衡量、价值难以评估。且跟其他类型的产品相比较,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其价值具有不稳定性,其利益具有难以预测性,导致难以对权利主体付出的智力劳动进行统一的衡量和价值评判。

1.3 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即法律对于农业权利主体的各项利益所给予的法律上的认可和保护。主要内容涉及到农业知识产权法律补偿和农业知识产权法律赔偿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法律補偿是侵权人向所有者的补偿,法律赔偿是侵权人向所有者支付损失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有侵权行为才有保护问题,没有侵权行为也就不存在保护的问题。法律补偿也就是一种平衡赔偿,通过补偿或者赔偿,使得受到损害的农业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利益能够得到挽回,通过补偿和赔偿两方面的手段进行双管齐下,有利于实现农业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

2 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2.1.1 立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首先,我国关于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为《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虽然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实际解决问题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相对于解决农业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来说这些法律还并不足够。其次,我国的农业知识产权立法的实际可操作程度较低,因为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是从国家层面制定的,并不具备全部的适用性,每个地方的农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无法一概而论,而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很多具体的情况进行细化,就导致实际中的有些情况并不能依据法律来进行有效的解决。[2]从而导致法自身的可行性有所降低,通过法律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效率就大幅度的降低。最后,我国的知识产权中有关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层级较低,一般为行政规章,法律、行政法规等效力层级中规定涉及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条文较少。

①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不足

首先体现在缺少对生物遗传资源方面的专门立法。我国对于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主要体现在《畜牧法》《森林法》《专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等中。这种立法的优点在于维持立法现状的稳定性,在保持我国现存的法律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但是劣势则体现在法律在生物遗传方面的保护覆盖面不全,没有办法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规则。其次是有关生物遗传资源方面的立法的效力层次较低,主要为部门规章,结合实践,应当由国务院出台行政法规进行有关生物遗传资源方面的立法较为合适,以便于统一法律的适用,用时也可以降低立法的成本和立法的难度。

②动物新品种保护不足

目前针对植物的新品种保护,我国有专门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予以规定具体的情况,但与动物新品种的相关问题,却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予以规定,关于动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措施,世界上有专利法的保护方式、专门法的保护方式以及专利法和专门法双轨的保护方式,在我国的体制中,主要是采取专利法的保护方法来保护动植物新品种,根据《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动植物新品种不能授予专利,而其生产方法能够获得专利。因此我国对于动植物新品种的保护采用的是专利法的保护方法,应当考虑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专门的保护动植物新品种。

③种子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足

在种子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200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使得种子保护工作从此走上了有法可依的道路。此外,在刑法领域涉及种子知识产权犯罪的罪名主要有侵犯商业秘密罪、假冒注册商标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例如在对生产销售假种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就可以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于种子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更加的全面、多样。当种子知识产权保护中出现商标侵权的情况的时候,商标权利人可以请求工商部门进行处理,此种方法可以及时迅速的处理种子侵权的相关问题。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涉及的种子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主要包括虚假宣传问题、侵犯种子商业秘密的行为违法的有奖销售的行为等,当种子知识产权的权利人遇到此种侵犯自身权利的行为时,可以直接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来维护自身的权利。[3]

④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不足

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方面,我国是采取商标法和专门法并行的双轨来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法律层级不同,商标法是从法律层面来保护;专门法一般通过制定部门规章来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这种双轨制的保护方式,使得法律层级高低不同,一些法律条文的概念出现冲突,每部法律都对农产品的地理标志进行了相关规定,但是规定的又不具体、不细致,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详细的解释清楚保护对象是什么、保护方式是什么,这种多部门的立法带来了许多的弊端,导致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主体、客体、内容方面既有相同的部分又有互相矛盾的部分,使相关的权利人在实际中应当遵守哪些法律条文的规定产生了困惑,大大地削弱法律的权威性。

2.1.2 执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首先,我国的农业知识产权执法主体较多,例如国家林业局、海关、国家版权局等,此种情况容易出现多头执法的情况,导致农业知识产权执法混乱,效率比较低。其次,一些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权限受限,例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这一行政规章,其无法在行政文件中设置行政处罚权,从而导致地理标志缺乏强有力的保护。最后,我国缺乏专门的农业知识产权执法人员。相关部门中取得专利执法资格证的人员极少,执法资格的缺失再加上缺少执法经费,导致我国的农业知识产权执法力较弱,很容易导致农业知识产权大量侵权现象的发生,使农村市场成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高发区。

2.2 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2.2.1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了解到知识产权这一概念并学着如何来保护自身的权益,但是涉农业领域,社会整体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却明显欠缺。现如今,广大的基层农民群众、科研人员、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都不强,由于城乡居民法治文化意识的落后和观念的淡薄,对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足,甚至大多数普通村民都不知道知识产权为何物。对于科研人员自身来说,也存在着不重视维护自身科研成果的现象,对于一些侵犯农业知识产权的行为现象没有形成关注,任由其发展,助长了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侵犯的现象的发生。

2.2.2 农业知识产权市场化程度低。国家相关的农业知识产权研发主要是基于研发各项高校课题的需要,从而使得其所研究出来的农业知识产权满足的主要是项目课题的需求而非实际农业市场的需求。从而使得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农业知识产权的利用率不高。而且由于农业知识产权自身特征的原因,其价值很难被精确的计量,从而使得相关的农业知识产权的产品在推向市场的过程中流通不畅,市场化程度低则不利于相关农业知识产权的发展,导致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加处于停滞的状态。

2.2.3 农业知识产权创新激励机制缺失。目前农业知识产权大多属于国家公益性项目,因此科研人员在研发农业知识产权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评职称、晋升等,而不会重点注意提升农业知识产权的市场化程度。这种模式造成了相关的科研人员的技术性创新以及转让积极性方面难以被充分的调动,并且还会导致相关专业人员的流失。

3 健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

3.1 健全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制度

3.1.1 完善知识产权领域的立法。首先,应当拓宽农业知识产权立法范围,细化各类农业知识产权领域方面的立法。例如在完善生物遗传资源的相关法律方面,应当对生物遗传资源的取得、运用、转让等各个方面均做出详细的规定,并且明确的区分原始提供人、持有人和获取人,针对不同的主体建立不同的补偿机制;对于种子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一步的完善相关法律,并提高种子侵权赔偿数额的标准等,动物新品种、统一地理保护标志等具体的农业知识产权相关立法的完善也是如此。其次,提高农业知识产权立法的层级,将农业知识产权的立法层级提高到法律、行政法规的层次,使得通过相关立法执法机关获得更大程度的行政处罚权等,提高监管效率。最后,提高农业知识产权侵权的赔偿标准。在农业知识产权侵权领域,存在赔偿数额低、赔偿数额难以确定等若干问题,针对此种问题,应当在农业知识产权领域建立惩罚性赔偿机制,在因赔偿数额难以确定而适用法定赔偿的情况下,提高法定赔偿的数额,并且应当在立法中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

3.1.2 健全知识产权执法。第一,要统一农业知识产权执法主体。如将品种等统一归类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第二,应当加强对农业知识产权执法的经费投入,建立更加专业的行政执法团队来遏制农业产品市场侵权行为的发生。

3.1.3 改进农业知识产权司法。在农业知识产权司法改革方面,提高知识产权的审理效率,合理安排知识产权的审理期限,建立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明确惩罚性赔偿制度中包含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建立农业知识产权滥诉赔偿制度,鼓励采取期限较短、更为方便的农业知识产权仲裁制度来解决相应的农业知识产权的纠纷。完善相关的法律援助制度,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困难主体提供法律帮助的服务等。

3.2 提升农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3.2.1 牢固树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时间较短,我国各类主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因此要大力宣传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各类主体对农业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宣传法治意识、知识产权意识,推动知识产权文化事业在乡村农业地区的发展,首先是要提高农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自身的业务能力的培训,提升自身的农业知识产权的管理水平。可以协同各种宣傳部门,开展农业知识产权的普及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大环境。其次,要提高一线科研人员对自身知识产权成果的保护意识,增强其重视自身科研成果的意识。最后,更要让广大的农民意识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带来诸多的利益,以广大农民群众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宣传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3.2.2 加大农业知识产权的市场转化率。首先,要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农业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激发农业知识产权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通过设立农业知识产权专项基金,对相关人员进行表彰或奖励,确保相关的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成果能够得到最好的保障。加快农业知识产权的交流互动,建立并完善农业知识产权的流动交易机制。最终促进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知识产权的交易机制。同时,完善农业知识产权市场行为的监管,风险评估的制度,为农业知识产权的市场率的转化提供保障,促进农业知识产权的市场化发展。

4 结语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已经基本的建立,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的立法、执法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完善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要首先填补涉农知识产权类型的立法空白,使得关涉农业知识产权的各种创新成果都能得到切实的保护。其次,提升有关主体的执法水平,创造良好的涉农知识产权的执法条件。最后,提升农业知识产权的利用效率和市场转化率,加大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吴汉东.经济新常态下知识产权的创新、驱动与发展[J].法学,2016(07):31-35.

[2] 乔娇娇.新时期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17(05):28-29.

[3] 刘同君,张茂城.利益平衡视角下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45-50.

作者:李伟一

上一篇:识字主动管理论文下一篇:个人外汇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