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风险评估论文

2022-04-15

摘要:文章结合深茂铁路莲岗隧道工程的具体情况,在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综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莲岗隧道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主要侧重于施工安全,重点对断层破碎带富水区、围岩塌方、突水突泥等典型风险进行评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施工风险评估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施工风险评估论文 篇1:

医院建设改扩建项目施工风险评估与管理

摘要:医院作为我国民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的应用,可为人们健康提供安全保障。从建筑角度来看,大部分医疗建筑使用周期较长,而在建筑技术、各类医疗设施的不断更新下,传统医疗建筑并不能满足新时代下医疗事业的发展诉求。特别是对于建筑布局方面来讲,其整体规划仍是执行原有的医疗设施及相关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对于此,必须针对现有的医疗建筑来设定相对应的扩建工程,保证相关建筑工序的实现,可以正确落实到具体医疗产业中,以此来实现持续性优化,提高医疗建筑行业的发展质量。本文主要分析医院建设改扩建项目施工风险评估与管理。

关键词:医院建设;风险评估;管理

引言

在医院不断发展过程中,为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优化就诊环境、优化医疗流程对设备更新、科室改造搬迁、对部分使用年限到期的老化的公共设施维护更换等,医院建设不可避免进行改扩建改造工程。由于医院的特殊环境,医院建设改扩建项目的实施的同事,必须保证周边医疗环境安全,保障医疗服务正常,因此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尤其重要,不仅仅关注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更要保证患者及家属的安全、医疗安全、环境安全等。

1、施工风险评估及计划措施

建筑施工危险性大、偶然性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特别在医院这种特殊的场所,病人、老人、孕妇、儿童等人群极易产生跌倒、感染等意外。因此,在医疗场所进行基建改造工程,除了保证施工工地范围内的施工安全外,还要保证显目影响的周边区域患者及陪护家属的安全、医疗安全、环境安全,保证医疗服务正常运行。为保证项目施工安全实施,首先必须进行施工风险评估。在JCIFMS4.2.1标准条款中要求,在规划、建设或装修时进行施工前风险评估。评估需召集的部门应当是所有受施工影响的所有部门及参建的单位,如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代建单位、施工单位、责任科室(基建、总务、保卫、院感、信息)、使用科室、受影响科室及部门。施工的影响,给患者、家属、员工、探视者、医疗服务、环境、施工安全带来的风险各不相同,通过施工前的风险评估来评价风险,也称为PCRA。风险评估应根据项目地点、施工工期、影响范围、影响因子尽量全面评价风险,划分风险级别,并制定预防计划,采取相应措施,使拆迁、建设、装修期间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并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等措施,使风险最小化。

2、医疗建筑改扩建工程的影响因素

医疗建筑改扩建工程具有复杂性特点,其主要是因为在工程扩建中,原有建筑体系与新的建筑体系、社会环境、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冲突性,将对固有建设指标造成影响,如果工程开设期间,未能注重到关联类影响点,必然降低整体工程开设质量,拉大现场改扩建工程与预期指标的差异。从具体影响因素来看,可分为下列几点。

首先,区域环境因素。医疗建筑所处的地理空间,是结合区域发展规划、交通环境来设定的,如果对建筑进行改扩建时,整体规划策略所产生一系列的项目问题,则应深度考虑到空间网络资源的扶持情况,结合医疗设施、医疗任务等,全过程分析出资源利用规模,保证各类改扩建工作的开展,全过程落实到项目体系。

其次,建筑功能产生的影响因素。建筑功能是针对固有医疗建筑在进行社会服务、医疗服务中所呈现出的各项属性。但是在此过程中,传统医疗建筑结构的调整,如果未能建筑医疗功能在落实职能时产生的针对性,则极有可能产生因为活动需求与建筑功能不符,造成医疗建筑功能缺失的问题,降低医疗建筑结构的使用性能。

再次,医疗建筑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现阶段工程建设而言,在新时代社会的发展下,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医疗功能等,都将对医疗建筑结构产生内驱效果。如果医疗建筑在改扩建工程中,并未能深度解析出当前建设及应用视域下,整体发展环境对于医疗事业的发展内需,则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医疗建筑无法发挥出应有的职能效用。

最后,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任何项目工程的建设都离不开经济成本的注入,但是医疗建筑改扩建工程中,各类建设施工项目的开展与落实存在复杂性特点,特别是对于具有专业性质的建筑结构进行扩建时,如果未能正确分析出经济成本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值,极有可能造成因为成本过度消耗问题产生的项目停工问题。此类经济影响因素也可能衍生出基于价值非均衡的不可规避性因素,将降低改扩建工程建设质量。

3、施工风险管理

3.1检查、检测

检查可以分为例行检查、专项检查、随机检查、安全巡查等。建设单位以及监理方、代建单位要督促施工项目部及时做好主要材料及供应商资质的报审工作,及时对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自检并及时报验,监理方对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进行验收确认,并对检验结果进行抽检、复核。项目各方对于各施工区域进行安全检查,以查制度、查管理、查隱患为主要内容,现场解决施工遇到的困难、并做出相应的整改要求,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跟踪检查提出的问题整改闭环情况看最大限度的预防不良事件的产生,对于一些特种作业如电焊、墙体管道开孔等要做好作业许可审批相关资质的检查和旁站监督,对于隐蔽工程必须检查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定期与院感、保卫联合进行院感、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做好工程专项检测,如材料性能检测、空气质量检测、防辐射检测、空气洁净度检测等。

3.2加强安全管理

督促监理单位组织周检并召开工地例会,要求施工及监理等单位完善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项目部紧扣安全生产月“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的活动主题,并结合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以及汛期、暴雨雷电、夏季高温等安全生产特点,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治理、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防灾减灾、平安建设和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宣传“七进”活动等工作结合起来开展。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消防应急演练及防汛演练。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塔吊运行的日常安全管理,按规范要求设置现场临时施工用电,做好基坑周边道路及管线的巡查工作;全面检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施工工人安全培训是否到位、安全制度是否落实,组织参建各方参与安全隐患排查,同时要检查台账是否清楚完备。平常巡查结合周、月检及专项检查发现现场临边防护措施,对基坑西北侧集水坑临边防护不规范、基坑南侧底抽水泵未设置专用开关箱的等问题,要求施工单位举一反三,整改到位,整改过程做好记录,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复查。督促各参建单位切实抓好常态化公共卫生防控工作,项目部落实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关防控工作各项要求,跟踪施工现场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督促相关单位根据文件要求做好期间的现场管理和整改,及时将每日防控情况上传至“防疫宝”平台。

结束语

改扩建医院项目规划设计中,前期分析和建设时序策划看似简单,实际上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前期的研究对整体造价的控制有很决定性的作用。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科学客观的分析、研究、论证,选择最合适的思路,谋定而后动,不可一味追求速度,盲目行动,否则容易造成浪费,或者是返工,欲速则不达。

参考文献

[1] 尹斌斌.BIM技术在综合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283-286.[

[2] 孟祥彬,王功明.BIM技术在医院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327.

[3] 都国庆.BIM技术在医院建设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8):559.

[4] 顾向东,吴锦华,赵文凯,等.BIM技术在医院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J].建筑经济,2018,(1):49-52

[5]赵文晨,李东虹,王紫琦.防疫视角下县级医院医疗建筑设计研究[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0,21(10):90-91.

作者:林佳鹏

施工风险评估论文 篇2:

浅析莲岗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及对策措施

摘要:文章结合深茂铁路莲岗隧道工程的具体情况,在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综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莲岗隧道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主要侧重于施工安全,重点对断层破碎带富水区、围岩塌方、突水突泥等典型风险进行评估。

关键词:隧道工程;风险评估;断层破碎带;富水区;围岩塌方;突水突泥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述

莲岗隧道起止桩号K151+867.81~K154+284,设计长度为2416.19m,最大埋深约252m,为单洞双线隧道;隧址场区属丘陵地貌。丘坡自然坡度20°~30°,植被发育,地面最大标高306m,隧道最大埋深约252m。隧道右侧60m外为长坑水库,溢洪道标高36.7m,比隧道标高低12~18m。

根据勘察揭示,隧道穿越场地的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碎石土(Q4)碎石土,中密,主要分布在隧道出口。下部为燕山期晚期花岗岩(γ5),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全、强、弱风化三层。隧道Ⅴ级围岩116.19m,占5.1%;Ⅳ级围岩260m,占11.3%;Ⅲ级围岩150m,占6.5%;Ⅱ级围岩1771m,占77.1%。

莲岗隧道洞身穿越多条断层,多条节理裂隙密集带。隧道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地质钻深测出涌水量为1560m3/d,隧道单位长度最大涌水量为2.01m3/d,最大涌水量達2364m3/d,属弱富水区,在隧道开挖后,由于卸荷、偏压等效应使地应力重新分配,可能导致潜部裂隙张开,其导水能力增强,易使地表水溪水漏失,流量减少。

隧址区内主要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危岩落石等。

2 莲岗隧道风险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

2.1 风险评估程序

按照《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暫行规定》的要求,结合莲岗隧道的实际情况,确定风险评估基本程序如下:(1)施工前针对本隧道地质资料,确定可能产生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2)确定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范围;(3)对各风险因素的等级进行定性分析,最终确定隧道施工风险等级;(4)根据隧道风险等级选择最合理的施工方案、防护措施;(5)将风险评估报告及防护措施报上级单位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正意见;(6)经过上级部门及相关专家的评审,完善风险评估报告并严格执行。

2.2 风险评估流程图

2.3 评估内容

根据莲岗隧道的地质成因,工期要求,现有施工水平,对洞门施工、隧道开挖及支护,二次衬砌、隧道防排水、通风等每一项工作进行风险评估,找出风险源。本次针对塌方(垮塌)、断层涌水、进洞风险、危岩落石等进行风险评估。

2.4 风险指标体系

莲岗隧道风险指标体系见表2:

2.5 风险源清单表

根据设计和地勘资料分析莲岗隧道风险类型,可能产生风险的原因及风险源,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见“莲岗隧道风险清单表”。

3 超前地质预报与风险评估

3.1 地质勘探和现场调查资料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地质资,莲岗隧道共有9条断层(其中4条断层与水库连通)及两个节理裂隙密集带。隧道施工时,先采用地质雷达仪、红外线探水仪、地震波反射法和常规地质法等仪器设备,分别对施工掌子面前方30~100m范围内的隧道围岩进行探测,对各种仪器所探测的前方围岩情况、围岩间水源补给、岩体内涌水量大小及压力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同时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发现围岩中的软弱夹层、异常带和岩体破碎带等,找出易坍塌、塌方段、可能产生的危岩落石段等风险事件。

3.2 地质素描确定岩性,控制风险事件

地质素描的目的,每次爆破后或掌子开挖后,对掌握掌子面正面和侧面进行量测,及时掌握围岩产状、结构、岩性、稳定程度、是否存在危岩落石情况以及围岩裂隙、不良气体浓度等,绘制掌子面地质素描图和洞身地质素描图。当初期支护完成后,检查喷射混凝土是否开裂和掉块现象并做出记录,施工中监测地表水文状态大小时间及形成的态势,分析地表水对隧道施工对的影响,确定施工控制措施,根据地质素描图和监测记录掌握开挖掌子面是否安全,施工方案是否得当,积累施工资料和施工经验。

3.3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控制风险事件

充分利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由于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具有高分辨率的隧道折射地震(微地震)勘探能力,可监测断裂和岩石强度降低地带的围岩状况,其监测距离150~300m内。其目的是为了预测围岩的物理特性和岩石类型的变化、破碎带、破裂区、陷穴的出现等,对施工方案及时进行补救或修改,确定安全的爆破方案,确定掘进尺寸等。

3.4 地质雷达预报,控制风险事件

应用电磁波反射原理进行探测。由于地质雷达仪能隧道围进行短距离(30~40m以内)的监测预报,并能精确分析岩性结构变化情况。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地质雷达作为探测隧道围岩的补充手段,同时用以检测二次初衬砌的质量。

3.5 红外探水,控制风险事件

红外探水仪由于操作方便,能每20m测量一次。并且准确率高,因此用它来监测隧道围岩是否存在裂隙水和涌水,但对水量、水压等重要参数无法预报。

3.6 利用超前水平钻探,控制风险事件

当采用红外探水仪探测到隧道掌子面前方存在涌水或裂隙水时,为了明确水量大小及压力值则需要采用超前水平钻探进行探测,采用超前水平钻探可以明确了解掌子面前方围岩组成,岩性等资料,对围岩级别的判断提供有力依据,并对下一步施工方案的确定指明了方向。

3.7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控制风险事件

按照《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范》(TB10121-2007)及“铁建设【2010】120号”文的相关要求进行监控量测。监测各施工阶段围岩支护状态、确保施工安全,超前地质预制系统数据,对帮助确定安全合理的开挖和支护方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测量数据,则是考量初期支护设计参数是否安全合理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考量二次衬砌和仰拱的施做时间的一个重要依据。

3.8 莲岗隧道过程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单一超前地质预报的局限性,同时仅凭设计地质勘探资料和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是不够的,针对性地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监测手段,综合分析判断围岩的岩性、风化程度、断层位置及状况、涌水量及涌水压力等,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进行动态监控,对不足的地方及时进行调整。

莲岗隧道施工主要是针对坍塌、塌方,断层涌水,危岩落石,环境影响等风险事件提出对策措施。

4 主要风险及对策措施

4.1 莲岗隧道坍塌、塌方施工对策措施

莲岗隧道经地质断层破碎带,且涌水量大,在隧道开挖后极易产生坍塌、塌方现象,洞门施工时处理不当也容易导致边坡失稳坍塌。针对本隧道的施工特点,经过风险评估后,将采用以下应对措施:(1)明洞及洞门段地质稳定性差,开挖时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由上而下进行。遇到较大孤石或少量硬质岩时,风钻打眼、微药量解体,风镐修凿轮廓或非电控制光面爆破,不得扰动边坡,影响边坡稳定。洞门处弃碴采用装载机或挖掘机装车,然后运输到环保局规定卸碴地点卸车。边坡开挖前做好排水系统,开挖坡度按设计图实施,当开挖到洞口时施作洞门,开成稳定的进洞状态。结合边坡地形稳定程度,坡面用锚杆、钢筋网、喷砼作为临时防护,以确保施工安全;(2)明洞的防排水施工与隧道的排水侧沟及洞顶的截、排水设施统筹考虑,明洞外模拆除后及时施作防水涂料及墙后排水盲沟,在明、暗洞分界处设环向止水带,洞门施工完成后,进一步完善洞外排水系统,确保洞外安全,防止坍塌、塌方现象发生;(3)掌握围岩的发展变形规律,确定安全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工艺工法的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控制爆破药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及时施工初期支护;(4)当遇塌方体前进行预支护,支护方法根据围岩稳定程度,采用注浆大管棚辅以注浆小导管或直接用注浆小导管注浆,稳定塌方体。对塌方体采用短进尺、分阶段开挖以策安全,对塌方体的支护做到随挖随支,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5)塌方体段二次衬砌工作紧跟开挖工作面进行,力求尽早衬砌成环;(6)加强监控量测频率,及时发现围岩变形,迅速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4.2 危岩落石的应对措施

莲岗隧道部分地质岩性为岩体破碎,岩芯呈砂状土状,原岩结构可辨,手捏易散、碎,浸水易软化、崩解,常夹有球状强~弱风化孤石。危岩在外应力的作用下常突然下落,危害性大,且性质复杂极易造成危岩落石,危害施工安全。

危岩落石分布于莲岗隧道洞口边坡处,洞内遇到围岩破碎、堆积松散也容易产生危岩落石。

(1)在洞门外修筑排水设施,防止岩体被水浸泡,发生脱落。采用挂网+锚杆+喷射混凝土防护;(2)开挖时,对洞内不稳定的危岩落石及时清理干净,及时支护,形成保护;(3)加强监控监测,确定危岩落石的面积和范围,及时防护确保安全。

4.3 莲岗隧道断层富水地段施工控制措施

本隧道存在断层富水地段,极易产生突然涌水、涌泥现象危及施工安全,在风险评估中将本隧道断层涌水施工方案进行重点评估。

(1)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和通过正洞已开挖地段实测涌水量来推断未开挖地段的涌水量;(2)超前水平钻孔:当采用物探法探测前方有可能出现突泥、突水时,利用水平钻机钻孔,探水孔直径一般为50~120mm,钻孔外插角为10°,每次钻进20~30m,保留5m止浆盘岩,暂时封闭水量较小的探孔,只留一个喷距最大的探孔量测喷出水的距离;(3)断层、富水地段的施工原则。断层、富水地段施工原则为“以堵为主、限量排放”,有效堵塞渗水通道,降低围岩的渗水能力,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4)探水及注浆。采用超前钻探探测水量。根据探水孔涌水量及涌水压力大小决定注浆止水的施工方法;(5)全斷面帷幕注浆止水。当接近断层破碎带且水量较大可能发生突水地段时,采用超前帷幕预注浆和开挖后径向补充注浆形式封堵地下水流。超前帷幕注浆的注浆范围为衬砌外5m或8m,单孔注浆漿液扩散半径为4m。超前注浆每一循环注浆长度为30m,开挖22m,保留8m止浆岩盘。

压力注浆按先外圈后内圈、先下后上、先疏后密的顺序,分批进行,同一圈孔间隔施工。岩层破碎容易造成坍孔时采用分段前进式注浆,为避免钻孔串浆,可以钻一孔注一孔。

4.4 莲岗隧道环境影响施工控制措施

施工中根据莲岗隧道施工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5 结语

莲岗隧道是深茂铁路的重难点工程,隧道洞身穿越多条断层,多条节理裂隙密集带,在隧道开挖后,由于卸荷、偏压等效应使地应力重新分配,可能导致潜部裂隙张开,其导水能力增强,易使地表水溪水漏失,流量减少。此外,莲岗隧道长度较大。综上所述,莲岗隧道风险较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监控量测,及时掌握围岩以及支护的状态等措施尽可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保障施工安全,确保隧道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杜立新,王庆林.浅谈兰渝铁路隧道四大高风险源及应对措施[J].现代隧道技术,2011,48(2).

[2] 魏龙海,贾媛媛.黑山门隧道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广东公路交通,2011,(1).

[3] 刘靖,艾智勇,苏辉.山岭隧道新奥法施工过程动态风险评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8).

[4] 徐慧芬,魏龙海,路军富.梅花箐隧道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路基工程,2011,(5).

[5] 陈绍华.关角隧道风险评估[J].现代隧道技术,2009,46(6).

[6] 陈赤坤,郑长青,曹磊.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体系的研究和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2007,(z1).

(责任编辑:小 燕)

作者:李刚

施工风险评估论文 篇3:

市政道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

摘要:在对市政道路隧道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内容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将风险因素进行结构化以及层次化分析,并综合判定各项风险因素的主客观权重比例。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对施工建设内容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也有利于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本文将通过工程案例分析市政道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要点。

关键词:市政道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1 市政道路隧道的施工风险评估

1.1 施工现场环境风险

在对市政道路隧道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施工风险评估的过程中,施工现场环境的风险因素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比重相对比较高,还会受到总承包商和设计单位主客觀因素的影响,建设单位还需要额外耗费人力物力在施工现场环境勘查层面上[1]。在市政道路隧道工程项目中,建设单位需要严格审查施工现场环境是否存在较多不稳定的地质因素和气候条件,并对需要进行施工建设的具体时间段进一步明确,才能够充分保障工期进度和整体建设质量在可控范围之内。施工现场环境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2]等多个层面之上,具体权重分配结果主要依赖于建设方的地质勘查数据报告内容,并且还需要对后续投资控制标定数值的设定结果产生一定影响。项目为临江而建,地处长江冲击平原区域,软土、砂土丰富,施工现场环境风险因素,与建设方选择的具体施工位置和时间节点有关,并且还会对后续风险应对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的制定完善过程造成影响。

1.2 投资风险

对于建设单位而言,投资风险因素也非常关键,会对后续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方案的顺利实施过程产生一定影响。部分市政道路隧道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会参考专业机构和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参考意见,将具体的投资金额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并在招投标阶段合理设定了招标控制价格,对投标方的各项商务方案进行严格审核和校对分析[3]。在综合研判和分析投资风险因素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市政道路隧道工程的实际施工难度和风险系数,并需要结合安全风险等级的具体评定结果,还需要对此类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学分析,从短期和中长期收益的角度进行综合研判和统计分析。在判断和识别各类投资风险因素的过程中,建设单位需要合理设定材料和施工技术方案的具体商务标准,并对当地行业市场进行全面调研和经济学分析,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判断和识别分析各项投资风险因素,项目为市建委立项,投资成本控制严格。投资风险的综合判定结果,主要依赖于建设方是否能够规避和转移各项可控风险因素。

1.3 组织人员管理风险

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在实际施工期间,也会存在组织人员管理风险因素,并且很多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实际作业情况把控能力相对比较弱,很容易出现信息沟通和协调工作不及时以及不彻底的情况。尤其在市政道路隧道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组织人员管理风险因素相对比较明显,对质量和安全指标的监控力度普遍不足,也并不能按照预定施工需求贯彻落实各项监管工作措施。在隧道施工现场中,信息的闭塞性会直接影响到现场组织和协调工作的精确度,还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不良影响,以上都属于组织人员管理风险因素。在综合研判和分析各项施工风险因素的过程中,建设单位的组织协调工作和施工方、监理方的工作形式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等问题,人员素质层次不齐,精细化管理意识不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意识薄弱,增加了较多组织人员管理风险系数。

1.4 设计和技术管理风险

在对市政道路隧道施工现场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建设单位也会存在一些设计和技术管理风险因素,对设计单位的相关成果并不明确,对施工现场中相关单位的技术管理形式也并不明确,很容易在技术交底活动中失去组织管理优势。对于建设单位而言,设计和技术管理风险因素,是容易出现各类工程变更事项的主要原因,还会对后续施工质量和进度风险的减轻预防以及转移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尤其在偏远地区进行隧道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建设方往往会对施工现场的实际建设管理条件存在理解偏差,对各项质量和安全管控因素并不了解。设计和技术管理风险因素,还会体现在建设单位与其他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工作的过程中,并对隧道施工现场中出现的各项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因素存在认知理解偏差,很容易影响到工期进度以及整体施工建设质量。施工方的项目管理模式会比较滞后,也会逐步凸显出对设计内容和施工技术管理内容存在粗浅认知等显著特点。

2 市政道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措施

2.1 加强现场施工监督管理

在对市政道路隧道工程项目进行施工风险管理时,建设单位需要重点加强现场施工监督管理能力,并对各项环境和安全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风险预判,以免影响到后续施工建设内容的工期进度。作为建设单位,在汛期要求施工、监理单位对防汛工作进行自查并形成检查记录。2020年汛期检查发现施工二标段应天高架与扬子江大道交叉口东侧、水西门隧道段东侧雨天有少量积水,紧急要求施工单位安排专人值守,积水路段及时进行抽排。另建设单位需要严格比对设计方案和图纸中的相关内容,对现场施工工序和待完成事项进行分类管理,并协同监理单位共同制定更加完善的质量进度以及安全成本管理制度体系,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监督管理目标,充分保障隧道施工现场环境和资源条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健全投资与工程造价管理机制

在对市政道路隧道工程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建设单位需要在投资阶段进一步健全投资与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充分沟通与协调各个项目参与方,共同制定价差调整标准以及财务成本核算标准。尤其在行业市场变动比较频繁的时间节点,专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和财务代理机构都可以为建设单位提供一些经济学分析结果,并对市政道路隧道施工阶段中的工程造价管控目标进行详细标定,协助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体系以及现场施工成本管控目标。健全投资与工程造价管理机制,也能够协同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实现更加经济适用的整体建设管理目标。但是建设单位需要在施工期间全面了解各项投资收益的具体数据指标是否在可控范围之内,若存在较多投资收益风险因素,则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财务成本的管控策略和实施路径。建立健全施工项目的投资和工程造价管理机制,也能够引导施工单位完成既定经济指标,调控施工现场非常容易出现的非增值成本费用,避免对后续施工成本和经济收益之间的动态管控工作造成影响。

2.3 健全施工现场风险管理体系

对于市政道路隧道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而言,建立健全施工现场风险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管理措施之一,也能够及时沟通与协调项目参与方,有效避免信息孤岛问题的产生。在建立健全施工现场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建设方需要对特定时间段中非常容易出现的风险评估维度和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本项目涉及隧道、管廊、道路、桥梁等多种施工内容,涉及到的危大工程种类繁多,包含有深基坑开挖、桥梁拆除施工、高支模施工、起重吊裝、顶管施工等;项目沿线地下管线复杂,与现状220kv电力隧道平行,一标段清凉门隧道及管廊顶管均与供水主管相交,管线保护及迁改难度大。建设单位对现场施工风险因素进行综合研判和识别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多种统计学和经济学分析方法,将主客观风险因素和安全隐患因素进行详细分类,并充分识别和判断各个项目参与方需要全面履行的权利和责任。在建立健全施工现场风险管理体系的同时,建设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真核查各项关键数据信息和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可信,才能顺利执行后续风险管理工作和现场监督管理工作。

2.4 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与监管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与监管工作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建设单位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对隧道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管力度。尤其在比较偏僻的隧道施工作业现场,很多建设方都会与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进行多次沟通和协调,在充分保障人员物资安全的基础之上,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则,并对施工现场中的安全教育形式以及活动效果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对于建设方而言,降低施工风险系数,需要与全面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进行有效衔接,才能够充分保障预定施工建设内容的完整性和整体质量管控水平。作为管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在扬子江大道项目有针对性地在施工现场设置了安全体验馆及VR体验馆,新工人进场在职工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培训的同时,通过安全体验区的实感体验以及VR体验馆的虚拟体验。建设单位在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与监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市政道路隧道施工作业过程进行动态监管,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方法手段,收集更多现场数据资料。

2.5 强化现场责任制度的执行力度

在对市政道路隧道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建设单位需要进一步强化现场责任制度的执行力度,才能够精准实现预定建设管理目标,并协同监理单位监督管理施工方的各项施工作业行为。在强化现场责任制度的执行力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分类施工作业内容的具体责任划分结果,建设方需要协同监理单位共同制定监督管理规程,将施工方能够完全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明确,重点贯彻落实各项风险管控策略,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具体实施进度和质量检测结果进行仔细核对。在强化现场责任制度的执行力度过程中,建设方需要着重提升项目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并对典型的施工风险因素和安全隐患因素进行集中管理,并在多次技术交底活动中进行严正声明。

结束语

隧道施工的技术难度相对较大,在各个施工环节的作业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较大的施工安全风险,这些风险因素一旦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不仅会加剧安全事故的发生,更会引发严重的工程损失。建设单位在隧道施工现场,合理的技术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是关键工作内容,需要选择科学的技术评估和风险预防来减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王仕春,张璐.特长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J].公路,2020,65(12):211-213.

[2]占庆林,陈玉斌.交通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文献计量分析[J].工程建设,2020,52(12):68-73.

[3]赖阳迅.地铁隧道盾构施工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98-99.

作者:李吉

上一篇:转变煤炭经济论文下一篇:金融监管重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