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产科论文

2022-04-28

【摘要】目的:总结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7.8-2018.5,研究对象为140例手术患者。其中对照组:7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人性化护理模式。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围术期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产科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产科论文 篇1:

人性化护理用于初产妇分娩潜伏期动态监护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用于初产妇分娩潜伏期动态监护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孕足月(≥37周),单胎,头位行阴道试产的初产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两组产妇的焦虑心理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产妇重度焦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2% vs 18%,P<0.05)。干预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产妇疼痛程度Ⅲ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6% vs 40%,P<0.05)。干预组产妇在生理、心理及医院环境方面的满意度得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性化护理用于初产妇分娩潜伏期动态监护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减轻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 初产妇;人性化护理;疼痛;满意度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自然的过程,也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1],易使产妇产生紧张、焦虑、慌张等负性心理,且分娩时的疼痛对产妇尤其是初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对患者隐私、权利和情感等人为因素的护理,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3]。我科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实施人性化护理,注重给予产妇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满足产妇多层次的需求,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尤其对于初产妇在分娩潜伏期(临产前、临产开始直到宫口开4 cm以内)动态监护中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孕足月(≥37周)、单胎、头位行阴道试产的初产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无不良孕产史,非病理妊娠,无妊娠合并症。年龄22~39岁,孕周≥37周。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4例,高中及中专36例,大专及以上40例。所有产妇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创造安静的环境 切实考虑产妇的需求,保证病房和产房干净、整洁。病床前设布帘,保护产妇隐私,根据产妇需要适度增加摆设。适当播放轻音乐,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在病房内张贴关于分娩的相关知识海报,为产妇提供人性化的温馨的环境。

1.2.2 心理护理 产程开始后安排产妇在单人间的待产房,由自己选择的助产士和家属陪伴,及时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耐心向产妇讲解分娩过程的相关注意事项,至第一产程末送入产房,耐心指导产妇配合、正确运用腹压,使其顺利完成分娩全过程。

1.2.3 产程指导 指导初产妇在子宫收缩时,尤其在分娩潜伏期动态监护中,以放松技巧和呼吸方法转移对宫缩时肌肉紧张、疼痛的反射注意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体力,调动孕妇主观能动性,从而减轻分娩时的疼痛。第一产程时间长,除了严密观察宫缩强度及胎心情况,应鼓励产妇少量多次进易消化饮食,多饮水。第二产程时间短,宫缩强, 易产生便意[5],应指导产妇摆好体位,排空膀胱,配合宫缩运用腹压。当胎头着冠时,宫缩出现嘱产妇呼气,出现阵缩后再屏气用力,防止会阴损伤。胎儿娩出后,密切观察产妇的脉搏、呼吸、血压及阴道出血情况,帮助产妇饮水、擦汗及更换衣服,让母婴肌肤接触,使产妇减少顾虑。第三产程告知产妇婴儿安全、健康,给予产妇肯定,并夸奖、赞美婴儿,增强产妇成就感及自豪感。若产妇对婴儿性别有要求,应待胎盘娩出之后婉转说明。

1.2.4 疼痛护理 分娩过程产妇会因子宫收缩及宫颈扩张等引发疼痛,护理人员要指导产妇转移注意力,运用语言暗示或轻轻抚摸等形式减少产妇的疼痛感。教会产妇深呼吸并在宫缩时按摩下腹部或侧卧位时按摩腰骶都相结合等非药物镇痛的方法[6],以减轻分娩时的疼痛。

1.3 评价指标

1.3.1 产妇分娩结局 包括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

1.3.2 焦虑心理评价 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对产妇的焦虑心理进行评价,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焦虑,63~72分为中度焦虑,73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7]。

1.3.3 护理满意度评价 采用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包括生理、心理、医院环境三方面,满分100分。

1.3.4 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比较 参照WHO疼痛分级标准,根据产妇临床表现进行评定。0级:无痛或稍感不适;Ⅰ级:轻微疼痛,可忍受;Ⅱ级:明显疼痛,呼吸急促,合作欠佳;Ⅲ级:剧烈疼痛,不能忍受,烦躁不安,不能合作[8]。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焦虑心理比较

干预组产妇重度焦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 vs 18%,χ2=4.231,P<0.05)。见表2。

2.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干预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283、6.371,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n(%)]

2.3 两组产妇疼痛程度比较

干预组产妇疼痛程度Ⅲ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16% vs 40%,χ2=5.287,P<0.05)。见表4。

2.4 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产妇在生理、心理及医院环境方面的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 讨论

对于没有分娩经验的初产妇来来说分娩是一种应激源,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抑郁等负性心理,增加机体儿茶酚胺,引起宫缩乏力,延长产程,阻碍正常进程[9-11];同时因胎盘血流量减少,引起胎儿缺氧,甚至新生儿窒息,产道损伤及胎盘滞留等还可引起产后出血。应激反应过度可造成交感神经紧张,增加疼痛敏感性,痛阈降低,紧张与疼痛二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12-14]。

初产妇由于自然分娩时间长,过程复杂,缺乏分娩的相关知识及分娩的亲身直接体验,害怕分娩痛及担心胎儿安全,常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导致产程延长,甚至增加分娩风险[15]。

有研究显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16]。而常规护理主要是治疗和对症护理的需求,人性化护理通过系统的心理护理、产程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帮助指导初产妇,及时发现和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为产妇造温馨的病房环境,使产妇以放松的心态面对分娩,在分娩过程获得鼓励与支持,消除了初产妇分娩时的恐惧心理,使产妇顺利、自然地渡过分娩期,减轻了分娩疼痛,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提升了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17-19]。

本研究中干预组产妇在分娩潜伏期动态监护中(临产前、临产开始直到宫口开4 cm以内)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干预组产妇的重度焦虑率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证实通过人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缓解了产妇的紧张焦虑心理, 可以使产妇以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完成分娩。本研究表4显示,干预组产妇疼痛程度Ⅲ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6% vs 40%,P<0.05),证实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有效的达到降低产妇疼痛程度的目的,从而使其顺利完成分娩全过程[20]。

随着护理工作模式的不断发展,人性化护理逐渐被应用于产科分娩护理工作中。该护理模式通过给予产妇最贴心的身心关怀以及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产妇的身心需求,降低产妇的不适感,以提高其分娩质量。本研究显示,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缓解或消除影响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增强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从而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21]。本研究对两组的分娩结局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干预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达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剖宫产率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徐海洋等[22]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

人性化护理工作的实施需要护理人员具有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能够从产妇的角度出发,尽量满足产妇的心理、生理及精神等需求。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文化素养、良好的沟通技巧、精湛的医疗技术,才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23-25]。本研究通过对两组产妇对我院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对比分析显示,干预组产妇在生理、心理及医院环境方面的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分娩的初产妇实施系统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及综合素质,改善护患关系,为医院树立了良好医护形象。

综上,人性化护理用于初产妇分娩潜伏期动态监护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减轻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胡蓉,高露. 舒适护理在产房中的运用[J].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259-1260.

[2] 孙彩霞.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0(1):17.

[3] 何慧. 产程中的舒适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756.

[4] 姚艳丽,黄金敬. 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护理探讨[J]. 中医药导报,2009,15(12):59-60.

[5] 杨靖. 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护理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30(20):122-123.

[6] 张凡凡. 优质护理在分娩产程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2014,35(27):6115.

[7] 魏晓芳.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分娩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2013,34(8):1565.

[8] 钟根秀. 舒适护理在分娩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7):4066-4067.

[9] 郝君丽. 舒适护理在分娩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164-165.

[10] 陈学英,钟燕冬,梁玉莲. 舒适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时疼痛及产程的影响[J]. 家庭护士,2008,6(7):1811-1812.

[11] 王良辉,彭卫,陈艳.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应用与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0):166-167.

[12] 蔡慧杰,侯勤香,范亚平. 人性化护理对自然分娩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9):229-230.

[13] 刘贤菊. 产妇分娩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36):94-95.

[14] 刘爱萍,张绍果.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门诊的运用[J].全科护理,2010,9(15):236.

[15] 肖鸿,王双. 舒适护理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护理探讨[J]. 中外医疗,2012,25(3):159-160.

[16] 张红梅.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自由体位分娩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2015,36(11):2412.

[17] 王明兰. 分娩室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陪伴分娩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4):196-197.

[18] 任玉平,唐毅,李云. 心理护理对产妇自然分娩的作用效果探究[J]. 哈尔滨医药,2014,34(6):361-362.

[19] 都元书. 浅析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作用[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0,23(1):52-53.

[20] 赵生霞. 分娩期全程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率、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0):79-81.

[21] 林东梅. 产妇分娩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3):3324.

[22] 徐海洋,许芳.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8):126-128.

[23] 谢明月.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3(25):273.

[24] 张晓霞.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效果研究[J]. 现代护理,2013,3(1):46.

[25] 李颖.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9):223-224.

(收稿日期:2016-04-20)

作者:陈华萍 陈华娟 史骁梁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产科论文 篇2: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摘 要】目的:总结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7.8-2018.5,研究对象为140例手术患者。其中对照组:7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人性化护理模式。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围术期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8.57%,高于对照组85.71%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42%,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的并发症。上述各项指标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前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护理;焦虑;抑郁;并发症

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中更加注重患者的感受,强调以人为本。临床文献报道指出,手术患者在术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况,而且整个手术室护理效果直接影响到患者预后[1]。为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围术期异常心理状态,保障患者预后。本文结合我院2017.8-2018.5期间研究的140例手术患者,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其手术室护理效果,详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7.8-2018.5,研究对象为140例手术患者,研究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0例,性别:男39例、女31例,年龄:从25-75岁,平均年龄(52.36±5.57)岁。观察组:70例,性别:男35例、女35例,年龄:从23-76岁,平均年龄(52.45±5.47)岁。手术类型均涉及到内科、外科、妇产科。观察组与对照組两组手术患者相关研究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可对比性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根据手术室日常护理管理制度对患者实施护理。

观察组:基础护理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同时强化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1)术前护理:对患者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便于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确保患者生理状态处于最佳状态,与此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心理干预。依靠健康教育、安慰、劝说、示范以及强化交流等方式帮助帮助患者建立自信,消除恐惧、烦躁、焦虑等问题;(2)术中护理:进手术室告知患者不要紧张以及所需时间。根据手术类型调整手术室温度、湿度等条件,做好患者隐私保护。术中护理尽可能选择与患者较为熟悉的人员,便于消除患者的恐惧和不安;做好术中配合,视情况可紧急抓住患者手。给患者以暗示,提高患者配合度;(3)术后护理:术后做好患者病情观察,及时询问患者的自我感受,告知患者手术很成功,做好并发症预防,及时与病房护理人员交接,明确护理要点。

1.3观察指标

(1)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评分;(2)护理满意度;(3)并发症发生情况。

1.4评价标准

围术期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使用SAS、SDS量表进行评价,分值高表明焦虑、抑郁越严重;护理满意度使用调查问卷获得,具体包括:护理操作、护理态度、手术配合、护患关系、穿着、服务主动性等。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基本满意、非常满意和不满意。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满意度。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采用c2检验。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

2 结果

2.1围术期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2.3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中1例出现并发症,占比1.42%,对照组术中7例出现并发症,占比10.00%,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c2=4.772,P=0.028)。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这一护理模式中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的护理需求和手术室护理管理相结合,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以及个性化的护理服务[2]。

本文研究中对手术室患者护理中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围术期焦虑、抑郁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说明采用的人性化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调控负面情绪;观察组98.57%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5.71%的护理满意度,说明人性化护理模式更符合患者的护理要求;观察组1.42%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10.00%,表明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并发症预防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综合上述研究表明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林红学者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8.91%,高于对照组患者85.71%的护理满意率,认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3]。人性化护理模式较常规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能够充分考虑患者护理需求,突出护理的个性化需求,保证护理的针对性,从而保证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前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郝雪梅.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8):186-187.

[2]黄美红.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7,23(13):139-140.

[3]林红.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01):126-129.

作者:徐燕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产科论文 篇3:

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

方法 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符合手术指征的104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号将其分成对照组(52例)与研究组(5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接到手术通知单时的心率和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手术室时,研究组心率比较平稳,血压略有增加,而对照组两者均波动较大,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接到手术时比较,术后研究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压有所下降,而对照组心率仍保持进入手术时的水平,血压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对手术配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手术室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士素质与护理质量总分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能够较好地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心率;血压

手术室是医院开展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如何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是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为进一步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对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符合手术指征的52例患者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符合手术指征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号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52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21~73岁,平均(31.6±57)岁;普外科25例、骨科15例、妇产科8例、其他科室4例;研究组男33 例,女19例,年龄20~72岁,平均(32.2±5.3)岁;普外科26例、骨科16例、妇产科7例、其他科室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具体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如下:

1.2.1 术前准备

护理人员认真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术前探视:护理人员在患者实施手术前一天深入病房进行探视,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及各项血液常规的检测结果,观察患者临床用药是否存在过敏情况。密切关注患者术前的心理变化,发现患者存在焦虑、紧张不安等心理情绪应及时给予疏导,同时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简明扼要地向患者介绍实施手术的体位以及临床麻醉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手术治疗的信心。告知患者在术前应禁食 12 h,禁水 5 h。(2)手术室的准备:认真核对术前探视的有关情况以及手术通知单上的各个项目;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医疗器械、医疗药品及抢救物品准备好并妥善保管;调节手术室内合适的温度及湿度(一般温度控制在24℃、湿度控制在55%)[2]。

1.2.2 术前护理

手术前的护理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接送患者进入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核对患者相关信息后,及时将患者送进手术室。接送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积极主动跟患者交流,详细讲解手术室的环境,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以良好的心情接受手术治疗。(2)协助麻醉医生实施麻醉,负责开放患者静脉,在患者身旁讲解注意事项,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处于最佳的状态完成术前麻醉。

1.2.3 术中护理

(1)护理人员在安放手术体位时,应该确保患者手术床单的平整性,在安放体位时动作要轻柔,并检查体位摆放的正确性。要妥善固定好患者每一个部位,既要让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又要让医生方便实施手术。(2)尽量降低术中电刀、监护仪等医疗设备在手术过程中发出的噪音,避免噪音诱发患者产生激动及焦虑等情绪,以免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

1.2.4 术后护理

手术完毕后,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将患者的伤口包扎好,并将切口周围的血迹清理干净,帮助患者盖好衣被以防止着凉。小心将患者护送回病房,移动患者时动作轻柔,不要碰到患者的伤口,并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术后的注意事项[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调查分析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表包含护理质量、安全的各项内容,每个项目分为满意、不满意,由被调查人任选,标准满分为100分[4]。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率、血压变化

两组患者接到手术通知单时的心率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手术室时,研究组患者心率比较平稳,血压略有增加,而对照组两者均波动较大,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接到手术时比较,术后研究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压有所下降,而对照组的心率仍保持进入手术时的水平,血压有所下降,但仍高于研究组(P<001)。说明研究组在手术过程中心率、血压波动较对照组小。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手术的配合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手术配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手术室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士素质与护理质量总分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3 讨论

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模式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手术室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是当前护理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5]。在整个人性化护理过程中,有关护理人员要注意患者的不同感受,给患者多些温暖及支持,深入了解不同患者的内心需求,通过换位思考、悉心照料,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效地融入手术室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中,从而给患者一个温馨的住院、手术环境,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与决心。人性化护理一般是通过手术前的探视、心理疏导、术中护理与术后监护等工作模式对手术患者给予人性化的护理[6,7]。将人性化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把责任心及耐心融入护理工作中,尽量给患者提供更多的优质、人性化服务,全面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8~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接到手术通知单时的心率与血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手术室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与接到手术通知单时比较,存在显著变化,并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术后的血压及心率均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研究组及对照组的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对手术配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手术室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士素质与护理质量总分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上结果表明,实施人性化护理患者的心率。

作者:韩雪琴 雷春芳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中职电子专业论文下一篇:外阴癌患者整体护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