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能源的计量技术论文

2022-04-26

摘要:随着世界能源紧缺、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已成必然趋势。本文从清洁能源与智能电网两方面入手,通过对二者基本含义与分类的概述,将智能电网引入到清洁能源并网研究当中,并对相应的并网控制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布式能源的计量技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分布式能源的计量技术论文 篇1:

直供:电力改革的试金石

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直流发供电系统,1882年9月4日“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的珍珠街电站开始在纽约运营,接着在许多城市安装了发电机组和电线,对电力用户进行电力直供。此后另一个发明家乔治·威斯汀豪斯发明了交流发供电系统,也开始对自己的用户进行电力直供。就技术而言,电力系统从其创建之初直至今日,一直就是一种可以直供的技术。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对于电力可靠性要求的提高,人类逐步采用电网进行大面积供电的技术,并将多台发电机组联网运行。随着电网的扩大,具有垄断性质的电力企业也逐步形成。然而,由于各国电力垄断规模的扩展和伸延,使电力行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服务质量低劣,使公众利益受到了极大的侵害,引起消费者的普遍不满,致使各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对一个个巨大的电力公司进行限制、监管,甚至肢解。最根本的原则在于必须彻底瓦解电力的垄断经营,开放电力直供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然而,在中国电力改革中争议最大的也莫过于“电力直供”。尽管电力直供在世界其他国家已经不再是什么问题,但在中国,开放电力直供将不可避免地改变了既有的利益格局,这对改革者的决心和勇气是一个考验。长久以来,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由于历史原因一直作为所属国有资产的当家人,自然而然地成为国有大企业的代言人和保护者,而不是消费者的代言人和保护者,对于那些可能涉及到国有大企业利益得失的问题,往往采取迁就回避的态度,使一些关键的改革措施进展缓慢。电力改革正是因为这些错位问题,几次改革都“令人沮丧”,这一次的改革能否见效,电力直供将成为一块试金石。

电网电厂不仅是公共资源还是电力消费者集体的财产

导致这一争执的主要原因是一个利益问题,目前,希望电力直供的发电企业主要是两类,一类是独立发电商,也就是国际上的IPP,这些电厂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企业、民间和外资;另一类是原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和使用地方电力建设基金建设电厂中,那些早期建设的、上网电价定价偏低的企业。

自1982年起,中国陆续开始实施对电力建设项目从直接财政拨款改为贷款,电力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是电力消费者支付电费中的利润,政府的直接投入逐渐消失。1988年,政府为了鼓励地方政府参与“办电”,从电力消费者的电费中增加了0.02元/千瓦时的“电力建设基金”。2000年全国用电量11595.81亿千瓦时,电力建设基金新增232亿元,按照电力建设股本金20%的比例,银行融资后,可以支持1260亿元人民币的电源基本建设投资,能够增加2500万千瓦的电力装机容量。

而电网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向电力用户收取的每千伏安几百元乃至几千元的“用电增容费”。2000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012万千瓦,如果按照1000元/千瓦估算,至少可以从电力消费者手中收取200亿元人民币,从银行融资后,可带动1000亿元人民币的电网基本建设投资。

这一政策直至近年才相继取消,那些从电力消费者手中获取的投资,从来没有给予他们“回报”或“分红”。而国家直接用于电力投资的资金,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通过“转贷”方式逐步撤出了。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的电网和无论中央或地方建设的大多数电厂的资产的主体部分是电力消费者的共同财产,甚至很难定义它们为“国家财产”,因为即便国家的有限投入,也已经通过高额的税收中获取了回报,而电力消费者却没有。

实际上,一些参加争论的经营者是错把其代替电力消费者管理的资产当成了自己企业的财产。如果是用电力消费者的资金建立的电厂,经营者应该是没有权利因为上网电价低,而去选择直供电来为自己的企业创收的。因为电力消费者需要这些电厂通过提供低廉的电价来维护他们未曾回收的权益,除非电网不能收购这些电厂的电力。

电网的经营者也应该认识到,电力消费者的利益是希望电网能够通过引进竞争来改善服务,保证电力供应,降低资源、环境和资金代价,保持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某项电力直供的要求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又不会影响他们的直接利益,作为消费者资产的代理经营者是没有权利否决的。

而那些依靠其他资金来源建设的独立发电商,他们愿意将电卖给谁就应该可以卖给谁,这是《民法通则》、《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普通法赋予他们的权利,《电力法》作为一个行业法是无权剥夺的。如果现行《电力法》不能保证他们的权益,也只有《电力法》修改的道理。

制定电力直供的规则非常必要,但应符合电力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电网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如果需要其提供服务,例如过网和电力热备用,以及调峰、调频和无功补偿,是应该支付必要的成本的,但是价格应该是合理的,因为其中的一些服务可能是电网,也可能是其他发电企业提供的。特别是在“厂网分开”之后,电网如果不拥有电厂,电网就不可能保证所谓的“电力热备用”,甚至调峰、调频。

电监会应该是代表电力消费者来监管他们的公共资产和公共利益的,并且主要监管那些使用广大电力消费者资金建立的电网和电厂的代理经营者,以及政府的有关主管机构的行为,而不是代表政府来监管经营者、投资者和消费者,因为政府那边还有各级发改委,所以由电监会制定电力直供规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制定和实施过程应该经过听证程序,真正从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并接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国有企业的利益不等于是国家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明确,中国的国家利益只有一个,这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04年3月29日,电监会在全国范围电力供应紧张的不利局势下,冲破阻力发布了关于印发《电力用户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试点暂行办法》的通知,在中国电力改革的关键时期走出了坚持改革的关键一步。当然,这个进行试点的暂行办法尽管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但是能够在这样的时刻坚持迈出这一步,已经是非常可贵了。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指出,作为一项行业的规章或管理办法,没有道理规定只有大用户才可以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者个人消费者,只要满足要求,符合法律规定,保证当事各方利益,无论大小,都应该可以进行等价交易。在法规中使用“大”这样一个难以判断的衡量标准是不太合适的。特别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分布式能源设备在国际上的快速应用,以及信息控制和计量技术的发展,大小已经根本不是问题。像电监会这样一个代表人民群众直接利益的新兴监管机构,应该尽快从传统的“大的才是好的”这种落伍观念中解脱出来,尽快树立“效率高的才是好的”这样一个与时俱进的观念。

在电力直供试点中,一些热电厂应该优先展开,虽然热电厂的规模比较小,但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允许热电厂对其用户直接供电,不仅可以实现就近供电减少网损,而且热电同步可以大大提高供热机组的发电效率,降低发电和供热的能耗,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另外,这些热电厂大多不是利用电力消费者的投资建设的,不会影响消费者的直接利益。

在电力直供试点中应该充分建立“高效”观念,特别是在制定“游戏规则”中,能源效率因素应成为考虑的核心问题,积极建立在用户端核算能源效率的观念和机制。把节约资源的观念放在重要的位置,能够就近的最好就近,能够低压的不要非高压不可,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在对直供双方的网输损耗计算上,应该实事求是,决不能再延续过去不管远近和实际损失大小,都是一个平均的过网费的所谓“邮票法”,这样的政策不利于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

开放电力直供应该成为新技术应用推广的政策保证

随着世界资源的枯竭和全球环境污染的加剧,分布式能源技术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所谓分布式能源主要指星罗棋布在用户侧的,网络化、智能化的能源梯级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设施。它们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输送损耗低、环境影响小、供电安全、资源跨维度交差优化和调动民间投资等一系列优点,被誉为信息时代的能源系统。

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的新技术上,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伟大目标,将不可避免地选择这些先进技术,分布式能源将能够帮助中国打一场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民战争。而推广和发展分布式能源将必须面对中小型能源设施对中小用户的电力直供问题。目前,我国几个分布式能源试点项目举步维艰,主要的障碍就是电力接入和电力直供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新技术将难以得到推广和普及。

电力直供正在全球范围推动着一次电力营销的革命。在国外,发电公司已经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电力直接销售给每一个不同的消费者,他们可以是工厂,也可以是普通家庭。每一个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用电特性,与采用适合电价政策的发电公司进行结算,可以根据自己的“觉悟”决定购买不同发电技术所生产的电力,电网收取合理的过网费用,实现公平竞争。中国有1000万宽带用户,已经有几千万个家庭可以上网,近亿人口拥有手机,信息化程度以全球最高的速度提升,可以从技术上有力地支持直接售电。中国确定的电力直供的政策,应该为支持这一电力营销的革命奠定基础。

(作者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新技术委员,中国能源网CEO)

作者:韩晓平

分布式能源的计量技术论文 篇2:

基于智能电网的清洁能源并网技术研究

摘 要:随着世界能源紧缺、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已成必然趋势。本文从清洁能源与智能电网两方面入手,通过对二者基本含义与分类的概述,将智能电网引入到清洁能源并网研究当中,并对相应的并网控制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清洁能源;智能电网;并网;控制方法

引言

能源紧缺、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全球80%以上的能源消费依赖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带来了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一代的清洁能源的研究与应用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在电网系统运行中,清洁能源受自身随意性、间歇性影响,很容易导致电网电压失衡、系统短路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据此,如何实现智能电网与清洁能源的并网应用已成为当下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清洁能源的特点

1.1规模小分布广

以风电场和光伏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新兴清洁能源企业,发电容量普遍较小,最大的风力发电场目前也只能做到600MW左右,仅相当于一个中型火力发电厂的规模。而且,光伏发电场和风力发电厂普遍具有分布面积大,单机装机功率小,厂内总线复杂,故障率较高的现实困难,导致其并网工作难度远超过火力发电厂。

1.2运营成本高

以光伏产业为例,其发综合发电成本每千瓦时远超过1元人民币,而平时工业用电的供应价格也不过1元人民币,这种发电成本下,如果没有政策的反向补贴,光伏电厂难以维持生计。且光伏发电场受到光照度的营销较高,目前在东部地区较重的雾霭影响下,光伏发电场的生存受到较严峻的挑战。生物质电厂也受到燃料成本较高,燃料难以收集等实际困难的影响。风电场也受到了当地风能分布状态的影响。所以,各种新兴的清洁能源的发电成本,受其开机率和固定维护成本和设备折旧的影响,成本往往高于国家电网的收购价格,普遍依靠国家相关补贴生存。

1.3发展潜力大

1.3.1企业投资。目前,特别是水电和风电产业,企业投资的热情日益高涨。诸多企业在当前的短暂困难的表面现象下,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契机。抢占水能和风能资源,成为了不少资源投资企业最为看重的问题。国家电网除了电网建设,目前最宏伟的战略调整就是从煤炭能源为主的火力发电向风力和水力发电的产业进行转型。目前,国家电网旗下的发电企业中,风力和水力发电的装机容量,已经远超过了火力发电的装机容量。

1.3.2家庭投资。在智能计量技术的支持下,家庭投资储能电站和光伏电站的兴趣大幅度提高。因为在智能计量技术的支持下,夜间的电价远低于日间的电价。所以,不少家庭投资电池储能系统,在夜间储备电能而在日间向电网反馈,这种模式下,不少家庭不但实现了免费用电,还能有所收益。

2 智能电网的基本概述

2.1高级量测体系

这一体系在智能电网中肩负着对双向通信网络的远程调动与监控任务,对系统各关键部分的工作状态起到实时的监测。整个体系的核心是高级数字化仪表设备。

2.2高级配电运行

这一子系统的核心技术为高级配电自动化,它所具备的配电仿真模拟与保护控制功能都为电网的智能化控制与电网自愈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2.3高级输电运行

这部分技术通过对广域测量系统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实现输电系统乃至变电站的自动化管理与运行,同时还能为智能电网中各相应组成部分提供功能参照与配合。

2.4高级资产管理

这一技术的实现要求系统配备有大量的高级传感设备,这些设备对有关智能电网运行与发展的信息数据进行持续且全面的收集,据此为资产优化与电网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 基于智能电网的清洁能源并网控制方法

3.1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控制方法

风机、光伏电池、燃料电池、储能组件等都需要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才能与电网系统相连接。变换器由于其响应速度快、惯性小、过流能力弱等特性,使得其能量管理的控制理念将与常规系统有很大的不同。同时,适用于清洁能源并网中的逆变器除了需要具备常规逆变器的功能以及能够并联运行之外,还需要根据清洁能源的特殊需求具备一些控制功能,例如电压/频率(u/f)控制和有功无功(PQ)控制。基于下垂特性的u/F控制能实现负荷功率变化时不同清洁电源间变化功率的共享,且在清洁能源发电单元孤岛运行时为智能电网系统提供频率支撑;PQ控制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实现清洁电源有功和无功功率的指定控制。在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控制方法基础上,Katiraei提出了对可调度能源的有功无功潮流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不同的控制模块,分别对有功、无功进行控制,在基于频率下垂特性的基础上加入了频率恢复算法,能很好地满足频率的质量要求。另外,针对并网发电单元中对无功的不同需求,该法采用了3种不同的控制手段,分别基于电压下垂特性、电压调整策略和潮流因子进行校正。算例表明,该法能够增加智能电网控制的灵活性。

3.2基于多代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太阳能与风能在时间和地域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风光互补混合供电系统是可再生能源独立供电系统的一种重要形式。采用基于多代理系统的协调优化技术,能够实现风-光发电系统的电压优化控制,保证发电厂电压的稳定与安全,使电网运行可靠平稳。在现代智能电网中,多代理系统由控制代理、发电单元代理、用户代理和数据库代理组成。各代理之间通过TCP/IP协议交换数据,各代理在自身环境中互动,并由控制代理发送主网控制信息至相应的代理。一方面,用户代理传送负荷信息与需求指令至发电单元代理;另一方面,发电单元代理将电能生产信息传送至用户代理。可视化信息平台收集各代理发送的信息以便调度员进行下一步处理。该法兼顾发电单元所需电能质量和能量管理的要求,采用集中管理和分散独立运行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运用多代理技术对各个清洁电源、负荷和开关状态进行监控,使得智能电网的信息更容易获取,系统稳定性更容易分析,控制器更容易设计。

3.3基于智能电网的虚拟发电厂控制技术

为适应清洁能源、分布式能源的特性,需要研究结合了电网频率、联络线潮流和电压控制技术、发电预测模型和方法等为一体的高级控制技术。其中,虚拟发电厂技术是解决清洁能源发电接入与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虛拟发电厂技术将配电网中分散安装的清洁电源、受控负荷和储能系统合并作为一个特别的电厂参与电网运行。在虚拟电厂中,每一部分均与能量管理系统(EMS)相连,控制中心通过智能电网的双向信息传送,利用EMS系统进行统一调度协调机端潮流、受端负荷以及储能系统,以达到降低发电损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优化资源利用、降低电网峰值负荷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电厂的高级监测功能,测量和计算各节点动态电压以及故障数据,监测系统的异步运行、频率波动、低频振荡、同步发电机短时失磁异步运行等动态过程。虚拟电厂利用PMU技术,可为电网实时动态监控提供信息平台,进一步对互联电网的动态过程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辨识系统的失稳现象,向调度运行部门提供预警、预防控制的在线决策和紧急控制决策,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智能电网的支持下,清洁能源虽然具有其非常明显的经济劣势和技术难题,但是,通过合理的政策支持,清洁能源不但能够成为矿石能源枯竭之后的替代品,还可以作为治理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良药。因此,我国在相关领域研究引起工业和学术领域的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吴贵辉.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推进电力可持续发展[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8,09:1-2.

[2]张红光,张粒子,陈树勇,安宁.大容量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暂态稳定特性和调度对策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31:45-51.

[3]符力文.清洁能源发电并网经济外部性分析及电价形成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作者:丁秀翠

分布式能源的计量技术论文 篇3:

配电线路节能降耗技术措施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生活与生产用电量与日俱增,其中,能源浪费问题是电量损耗巨大的重要原因,因此,减少输配电线路中的能源消耗,提升电能的高效利用才是现在电力系统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关于电力的节能降耗技术在输配电线路中的应用与分析。

关键词:配电线路;节能降耗;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可持续发展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电力能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整个社会的能源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供配电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对节能方法和节能措施的研究已经成为相关人士关注的問题,以下对供配电设计中的节能方法和措施进行研究。

1、节能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发电模式,火力发电占70%左右,且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占60%以上。2010年以来,我国逐步建设了1000MW燃煤发电机组,燃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但仍有不少600MW和300MW以及装机容量更小的机组。同时,由于近年来电厂投资过快,经济发展没有相应跟上,存在着大马拉小车、电厂负荷不足、运行小时数不足,致使大多数燃煤电厂燃料燃烧不充分。同时,低压余热蒸汽有效回收利用不充分、辅机运行效果欠佳,照明系统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使电厂存在着较大的优化节能空间。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输配电过程中仍然存在能耗较大、综合经济效益不高的情况,所以,深入研究输配电线路的节能降耗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目前用户侧电力能效提升技术包括电气设计优化、经济运行、设备节能等传统的节能方式。

2、供配电系统总体规划

要想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长期健康发展,做好供配电系统的总体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从整体上来说,供配电系统属于电力系统中的一个独立系统,其中包含线路规划以及系统照明等方面,科学地做好供配电系统的总体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供配电系统内部的各个因素,采用合理的措施有效地降低能耗。在工作人员对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用电设备能效、用电容量和供电距离等因素综合考虑起来,在不影响供配电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优化电力系统。在对供配电系统进行节能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电能的节约,二是成本的控制。在对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用电需求有非常透彻的了解,使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依托于用户的用电需求,在保证用户能够正常用电的前提下,设计人员要对供配电系统的电路进行简化处理,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线路的性价比,尽可能的将电路简化,这样就可以通过对线路系统的设计减少电能的消耗。

3、输配电环节的节能措施

3.1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

首先需要提高电力企业高层领导对电能计量技术应用的重视,提高自身的节能意识来确保电能计量技术的充分应用,发挥电能计量技术的重要作用以及实际应用中的实际节能降耗效果。同时,还要加大对电力用户的节能宣传力度,在确保电力用户用电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用户的节能意识。

3.2电网排布优化

将带电网规划科学合理的进行优化,有利于降低整体电力系统的损耗。电力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动化系统、在线监控系统等信息化设备,来检测电线的使用情况,加强电线损坏管理。相关技术人员要科学、合理分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在工作中尽量使用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变压器,同时要时时观察变压器参数变化情况,看是否在规定要求范围内,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标准。除此之外,相关技术人员还要检查输配电线路的节能效果,力求达到了节能的理想状态。(1)尽量使用损耗低的变压器。目前市场中的变压器种类非常多,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输配电线路的特点以及工作需要,科学、合理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目前使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是非晶合金铁芯电变压器,这种变压器性价比较高,是很多电力公司的首选。(2)尽量让变压器能够经济运行。为了保证变压器的经济运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设计科学合理的运行方式,以此来减少能源损耗情况,可以强化和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与模式,加大变压器运行参数的选择范围,对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优化配置,切实提升变压器的运行效果,达到减少能源损耗的目的,以此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3.3选择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

选择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电力能源的损耗,在实际情况中,变压器设备所消耗的电力能源也是比较多的,在生产企业的电能消耗中,由于变压器选择不合理而产生的无用功占据整个企业电力消耗的一大部分,所以在设计供配电系统的过程中,对变压器设备的选择一定要合情合理。另外,生产设备是工业生产中耗电的主要原因,工作人员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科学的调配,让生产设备能够以较低的功率运转,这样可以减少电力资源的损耗。

3.4智能双向互动

智能交互终端:用户侧方面,用户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现灵活化的用电需求。在发电侧瞬时统计用户侧的用电需求,将剩余的电能用于电网补充应急调配。在电网侧,实时了解用电需求和负荷现状,通过及时、灵敏的监测和反馈有效地对电网的电力进行调配,做到需要多少电就发多少电,以达到节能的效果。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能源将是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向的重要方式。目前主要是集中式发电,存在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最佳的方案是将太阳能、风能应用到用户侧,在负荷低谷时将电能储存起来,用于高峰用电时段,有效平滑负荷曲线、降低系统峰谷差,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3.5定期开展质量、技术监督与校验

国家相关计量管理部门和电力企业应定期开展电能计量活动的质量、技术监督和校验活动,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国家相关计量法律法规来进行计量检定工作,确保计量标准量值传递科学有效性。计量人员还要根据检定规程来对周期检定计划和方案进行制定,并确保符合我国计量管理工作的标准。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电力设施也逐渐完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系统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因此,电力系统在维持正常供电的情况下,采取相关措施降低能源损耗是非常有必要的,相关技术人员要充分的了解输配电线路的各组成部分的性能与耗电量,针对损耗电能问题制定出一套最佳的节能减排方案,真正达到降低能源损耗的目的,保证供电行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兵峰.电子电力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1):224.

[2]唐杨杰.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节能措施研究[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06):112-113.

[3]李泽贤.对城市轨道交通配电系统设计中的节能方法探讨[J].电工技术,2019(10):147-149.

[4]周波.输配电线路中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分析[J].冶金管理,2019(09):163.

(作者单位: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科左中旗供电分公司)

作者:孙媛媛

上一篇: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下一篇:住宅建筑排水系统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