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控计算机管理论文

2022-07-03

摘要:计算机病毒教学是我们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内容,计算机教师在讲课时,重点给我们讲述了计算机病毒的未来发展趋势及防控对策,对基本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进行重点讲述,为我们安全和高效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安全防控计算机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全防控计算机管理论文 篇1:

基于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人工智能的应用解析

摘要: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其应用面非常广,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接踵而至的人工智能也出现了,人工智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将其运用到计算机中会为我们带来全新的改变。基于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也具有一些问题。本文介绍了何为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策略以及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数据网络安全防御的应用,发现了其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通过这些问题,不断改善人工智能,积极构建有效的解决策略,改善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一些问题,为人工智能提供更好地发展环境。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而计算机网络就是信息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用到网络,网络环境的健康和安全也是全球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也应运而生,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防控这块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国家鼓励和支持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运用到网络安全中去,一直以来,我国都是非常重视网络环境的安全。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信息资源的安全重要性可想而知。对于国家、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比较重要的。近年来新兴的各种网络技术为人工智能的兴起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有机的结合,可以提升信息数据分析的效率,也可以提升网络安全性。人工智能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智能性,在之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前景。因此,基于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人工智能的应用解析具有重要意义。

1 概述

1.1 大数据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在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受到计算机技术的影响,现在各行各业那些需要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越来越多,而且数量繁多。大数据的诞生给各个行业带来了帮助,其可以为不同领域整合信息。大数据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特点见图1。当前,由于数据的种类繁多,而且来源比较广泛,再加上计算机网络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所以大数据处理未能得到足够高效和标准的应用[1]。

1.2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简言之就是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去工作。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高危的工作需要去完成,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代替人去完成那些高危的工作;不仅能够保证人工的安全而且人工智能具有更高效的特点。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模拟人的思维,在信息和工作处理时转变思维[2],来满足人类信息处理想要的结果(如图2所示)。

和传统技术相比,人工智能的运行模式和传统技术不同(技术应用更加人性化、特色更加明显)。在大数据背景下,人工智能已经逐渐发展成一种潮流趋势,其具有很多优点,具体图3所示。

人工智能网络稳定性更强,可以实现动态化输出和升级系统;推理水平更高,可以将底层信息内的数据进行提取处理而且可以构建数据库;能够与撒数据融合,可以达到海量数据支撑,而且数据处理更高效。

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策略

2.1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管控和评价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其应用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效的利用专家知识库可以提高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因此构建专家知识库是非常重要的。运用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里进行数据挖掘处理,累计相应的知识,解决难题。人工智能还具有推理和检索作用,在挖掘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推理,来解决出现的问题,使得人工智能在計算机网络系统管控和评价中的应用得到加强翻。其最佳评定为公式(1)。

f.(n+1)(1)

在公式(1)当中,h.(n+1):有关网络节点(n+l) -g最短的应用途径,g.(n+1):网络节点s-(n+1)最短的应用途径,其中(n≥1)。借助公式(1)通过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管控和评价中的应用技术,能够更加高效的解决人工智能出现的问题,使其发挥更好的优势。

2.2 人工神经网络的科学运用

人工智能的功能重要体现在:对大脑进行模拟,构成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事件处理。如图4所示流程。

简言之,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只要体现在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大脑准确的处理事情的方法和目的,人工智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自动化数据操作[4];而人工智能被运动到各行各业,所以人工神经网络也将变成可能。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更加强大的功能,其可以飞速辨识畸变情况,还可以准确的结合大数据进行人工神经和网络安全的融合。可以为我们的网络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2.3 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

在使用网络信息时,入侵检测技术可以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可以将入侵检测运用到数据挖掘中去如图5所示。

将人工智能应用到数据挖掘技术中去,可以为计算机网络提供安全保障,提升人工智能的使用有效性,为增强网络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同时,还可以提高整体的效率。

2.4 专家系统的运用

在大数据背景下,为了实现人工智能的有效使用,应该构建知识内容和系统设定目标,并结合专家经验进行自主吸收。要在网络资源满足使用需求的情况下,进行专家资源整合[5]。人工智能在专家系统中的运用和设计内容如图6所示。

3 在网络安全防御的应用

在使用计算机时,网络技术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为了确保网络技术的安全性,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防御应用具体如图7所示。

3.1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使用网络信息时,入侵检测技术可以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将入侵检测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中去,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可用性和保密性以及计算机网络信息中资源的完整性来说,都是具有优势作用的[6]。现在,入侵检测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是不完整的,其需要依靠网络数据去完成,工作时会将不安全数据进行过滤,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这样可以使数据的安全性和实效性得到保障。而且,在利用人侵检测技术对计算机进行保护时,可以给计算机良好的系统保护,还可以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外部袭击等。

3.2 智能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由软件和硬件组成,是计算机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也是保护用户资料安全性的一种技术。防火墙的主要作用:(1)是防止有害信息进入计算机。(2)拦截各种存在风险的可疑信息。它可以降低计算机的安全风险,是计算机安全运行的基础保障。因此,将智能防火墙运用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中是非常必要的,其可以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还可以对计算机的信息安全起到保护作用,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多的便捷。

3.3 系统评价与网络管理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中去,可以在专家知识库的基础上建立,专家知识库系统可以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安全管理。因为计算机网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计算机管理工作中是由难度实施的,需要提高网络智能化的速度管理,进而为提升网络管理的质量提供基础[8]。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家系统,各个专家的的经验和意见可以收录其中,如果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可以拿出来分析与借鉴。专家系统评价和网络管理可以为提升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供基础。

4 结语

总之,人工智能是一种新型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为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了安全性保障。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便捷。本文简单介绍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指出了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性,同时说明了人工智能的应用策略,以及在网络安全防御中的应用(入侵检测技术、智能防火墙技术、垃圾邮件的安全防御、系统评价与网络管理等)。因此,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人工智能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刘先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 (24):248-249.

[2]杨斌.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数据网络安全防御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3):142.

[3]张文娟,任晓霞,基于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絡技术中人工智能的应用解析[J].电子测试,2019(18):67-68.

[4]王超杰,孟梦,李然,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06):146.

[5]宋勇建,高占江.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价值[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3):7.

[6]付达.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人工智能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20(04):169-170.

[7]陈加烙.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20(02):72-73.

[8]王佳林,赵心蕊,高涵.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02):90.

[9]朱华德.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1):63.

[10]佘耀超,李广辉,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sl):14-16.

作者简介:鲍豫鸿(1980-),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开发。

作者:鲍豫鸿

安全防控计算机管理论文 篇2: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及防控对策

摘 要:计算机病毒教学是我们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内容,计算机教师在讲课时,重点给我们讲述了计算机病毒的未来发展趋势及防控对策,对基本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进行重点讲述,为我们安全和高效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对计算机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对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介绍,深入分析计算机病毒的防控对策,希望能给班级内其他同学的计算机病毒学习提供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发展趋势;防控对策

近年来,计算机在我们高中生的日常学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上网查找资料,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是受计算机系统自身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计算机病毒,降低了计算机信息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导致学习资料常会出现丢失现象,给我们的学习造成较大的困扰。因此,对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及防控对策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一、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一)综合利用多种变成新技术成为计算机病毒主流

病毒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达到入侵计算机的目的,会从Rootkit技术不断向映像劫持技术进行转变,病毒的磁盘过滤驱动系统也会向还原系统SSDTHOOK和内核HOOK技术进行转化,为了能够达到侵犯计算机病毒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病毒通过Rootkit技术能够插入到进程中,利用HOOK技术来破坏反病毒软件,导致驱动光盘遭受到严重的病毒感染。

(二)ARP病毒将成为局域网的最大威胁者

ARP病毒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成为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计算机局域网的正常运行造成较大的安全威胁,主要是利用ARP技术局域网挂马攻击技术来开展恶意广告。ARP病毒一旦发作,会导致网络掉线,电脑不能正常上网,网页断开和网速较慢现象。更为恶劣的是,ARP病毒自身具有较强的伪装功能,将自身伪装成为网关,在用户请求界面进行恶意代码的添加,给杀毒软件的正常使用造成较大影响,用户无论是访问何种界面,杀毒软件都会自动发生警报[1]。

(三)病毒制作方法简单,传播速度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编程方法将会变得更加的便利,用户能够轻松的掌握计算机编程方法,也能够获取更多的计算机病毒软件工具,但是用户在进行简单的操作过程中,会随之产生杀伤力较强的病毒。网络技术的发展,数据的传输速度逐渐提升,传播的方法和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化,导致病毒的危害性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二、计算机病毒防控对策

(一)树立新型病毒防控理念

首先,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意识到抵制计算机病毒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不可以轻视和懈怠,应该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结合目前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要求,促进计算机病毒防控理念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强化计算机病毒防控措施。要求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定期的開展计算机病毒防治研讨会议,开展计算机病毒专题研究,为更好的开展计算机病毒防控工作起到推动性作用。建立一支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团队,不断的提高计算机安全人员的技术水平。其次,树立科学的防控观念,计算机病毒的防控工作需要与科学技术紧密的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的计算机病毒系统,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成果优势,与国家的安全监察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病毒防控措施[2]。

(二)建立健全的病毒防控机制

首先,建立组织管理机制,设立专职和兼职安全员,加强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促进计算机信息共享,强化计算机技术,在根源上遏制计算机病毒的产生,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降低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危害。其次,建立法规管理机制。计算机病毒会给社会的公共安全造成较大的危险,计算机的运行安全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严格抵制计算机病毒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健全的计算机病毒防治法律规范制度,要求计算机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计算机操作规范和管理上的要求,杜绝计算机安全漏洞,遏制计算机病毒违法行为,加大计算机病毒防治宣传力度。

(三)明确病毒防控技术标准

首先,需要制定产品准入程序,做好计算机的硬软件管理工作,设置计算机技术标准。对于新投入的计算机管理软件不要马上进行投入使用,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营和检测之后,待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后,才可以正式的投入使用,在根源上消除计算机病毒安全隐患。其次,遵守计算机系统安装标准。计算机病毒是由于操作软件漏洞和缺陷而产生的,因此需要确保计算机系统安装的合理性,做好系统的最新补丁和系统修补工作,堵住病毒的入口。运用单机版杀毒软件,对系统进行全面的体检,彻底根除系统病毒,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计算机内部安装防毒软件,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配置软件功能,使防病毒产品发挥出最大的功效[3]。

三、结论

计算机病毒给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危害,为了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病毒知识点,为我们的网络学习提供帮助,我们高中生需要高度重视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病毒防范知识及应用方法,掌握先进的计算机病毒处理技术,在根本上提高计算机的使用功能,建立健全的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使计算机信息更具完整性。

参考文献:

[1]蒋叙,倪峥.计算机病毒的网络传播及自动化防御[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7883.

[2]冯玉林.谈谈计算机病毒的防范[J].天津社会保险,2011,02:7071.

[3]曹鹏,张健,陈建民.我国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J].信息网络安全,2011,09:116119.

作者:倪玺濠

安全防控计算机管理论文 篇3:

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措施探讨

摘 要 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依法治理、科学防控、促进健康”的方针,采取分类分区施策的原则,建立有害生物信息管理系统,加强预测预报、检疫,以生态学为基础,采取科学的防治策略,组建林业有害生物生态调控技术体系。最后以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探讨,建立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体系。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措施

1 自然保护区有害生物危害现状

1.1 危害现状

一般而言,自然保护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系统,对有害生物的自然控制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大的危害。但并不是说,自然保护区就不会发生病虫害,在特定条件下,自然保护区也会受到各种有害生物的危害。调查研究表明:南岭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病害发生普遍,种类繁多,发现病害205种,多数病害的为害程度普遍较轻,煤污病和由尾孢霉引起的叶斑病较重,炭疽病、黑痣病发病程度居中;新疆野巴旦杏保护区有地下害虫为害;异色卷蛾在内蒙古贺兰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害青海云杉幼叶及生长点,据1997年抽样调查,1.8万公顷分别遭到不同程度的为害,年严重发生面积0.6万公顷以上,平均有虫株率91.2%,使80%以上的云杉新梢及顶芽被害而枯[8]。

从以上例子来看,自然保护区不但可能发生病虫害,甚至个别地区、个别有害生物为害十分严重,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影响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1.2 防治工作存在问题

目前,自然保护区的病虫害防冶工作,存在下列问题:全社会对自然保护区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程度上远低于对火灾等灾害的认识;自然保护区森防工作基础设施差,森防经费严重紧缺,有害生物防治、监测和检疫体系不健全;缺乏协调一致的指导思想,重防治轻预防,重减灾轻御灾;缺少有效的药剂、药械和科学易行的防治方法。

2 有害生物防治指导思想

昆虫和微生物等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其他组成要素不仅具有整体性、相关性,而且不能脱离所处的森林生态环境而存在。在以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为调节单元的基础上,通过保护、利用本地的有益生物,改善和增强有益生物的利导因子,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使益害生物种群达到动态平衡,从而长期有效地抑制有害生物暴发成灾与为害,达到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

3 有害生物防治的原则

3.1 “预防为主、依法治理、科学防控、促进健康”的原則

由于保护区性质的特殊性,不可能采取大规模化学防治等措施,一旦发生大规模有害生物为害则很难治理。因此,保护区要十分重视有害生物的预防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有害生物的发生和蔓延。

3.2 坚持效益原则

有效益才能可持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为了减少损失,发挥最大的森林综合效益。因此,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应立足于长期的、整体的综合效益追求,以减少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害为目标,而不是减少“有害生物”。

3.3 分区分类施策原则

自然保护区一般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既有生态公益林与防护林,也有商品林。根据分类分区原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与方法。

3.4 保持自然属性的完整,保证生物安全

保护区的目的在于保持天然生态系统及其所包含的遗传资源,重点在于保持其自然状态的特性。因此,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应注意保持生态环境自然属性的完整,保证生物安全。

4 综合治理措施

4.1 建立有害生物信息管理系统

保护区利用“3S”技术,建立有害生物信息管理系统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不仅能提高效率,实现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管理一体化,还能推进林业有害生物计算机管理,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水平和技术含量。

4.2 加强有害生物监测和预测预报

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基础。保护区结合本底调查,摸清森林资源的分布、有害生物种类、危害状况等情况,设置固定样地和临时样地,加强巡护,定期监测,作好预测预报工作,以便及时组织防治。

4.3 加强动植物检疫,严禁有害生物的传播

保护区在进行珍稀植物园与苗圃建设、植被恢复、社区绿化、经营开发、科学研究时,要重视和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禁止引进非乡土树种。已发生生物入侵的,要采取措施加以治理,避免蔓延,确保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正常发展。

对进入保护区的种苗、花卉及其包装材料进行检疫,严禁有害生物特别是检疫对象的传播与蔓延。

4.4 建立适合森林特点的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手段

以生态学为基础,采取可持续控制策略,指导有害生物防治,优先使用无公害控害措施,科学合理地进行化学防治,组建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

5 林业有害生物管理策略

5.1 强化管理,不断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

加强保护区机构建设,促进保护区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建立健全保护区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加强保护区人员能力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做到科学管理,保证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5.2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防治责任

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保护区防治预案和除治方案,及时协调解决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落实领导任期责任,加强行业管理、监督检查,建立通报奖惩制度。

5.3 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有害生物控制能力

1)在保护区内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重点放在对天然林为什么能对有害生物进行自我调控机理的研究,为实现具有稳定性、具有最大调控有害生物功能的人工林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化组成和优化结构提供依据。

2)进行林业有害生物天敌资源与区系调查及利用研究,提高以种群调节为特点的生物防治能力,利用保护区丰富的生物资源,研究开发生物农药。

3)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与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3S”技术,进一步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包括发生面积、发生程度监测,提高监测精度。在此基础上,逐步预测预报有害生物的方向发展[9]。

4)建立森林综合效益评价标准体系,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量化,以利于对各种防治方法、防治措施的长期综合效益评估,利于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开展。

5)研究、组建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现有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模式带有很强的传统农业病虫防治特点,许多防治思想、防治方法和防治器械从农业中引进。这种模式不完全适应于林业有害生物的控制。

5.4 加强技术培训,强化宣传,提高群众的生态意识

保护区一般处于边远山区,文化、教育、经济落后,群众知识水平不高,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掌握得很少。建立社区共管机制,结合保护区实际,支持群众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加强各项技术培训,对农林生产中的有害生物防治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群众生产力水平及有害生物防治水平。

6 案例探讨

6.1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6.1.1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海拔2 575 m。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是具有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的人类瑰宝。

6.1.2 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分为科学试验区、缓冲区、核心区。

1)科学试验区。整个梵净山保护区边缘地带基本划为科学试验区。试验区面积约为1.45万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35%,内含旅游小区约1 200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

2)缓冲区。沿保护区现国有林界线平均向内推进100 m,另外,在马槽河、密麻树等地进行片状设置,缓冲区总面积约2 800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7%。

3)核心区。沿缓冲区边界向保护区中心部分延伸,除金顶、青龙洞等少量已划为试验区的区域外,均为核心区,核心区面积2.46万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58%。

6.2 防治技术措施探讨

6.2.1 核心区

核心区是绝对保护区域,不允许人员随意进入,除进行适当的定位监测与科考调查外,不允许安排其他任何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活动。

金林山、宽阔水——马蹄溪核心区的植被以原生性亮叶水青冈林及次生性森林、竹林为主,具有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林业有害生物有较强的调控能力。而且,在没有人类干扰下发生的某些天然灾变过程,如自然演变、有害生物、暴风、地震等,对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不妨碍其保护价值。

因此,核心区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主要是加强检疫,防止外来有害生物侵入;发生中度以下的有害生物可不进行防治,但要做好仔细观察和记录;重度为害的有害生物必须采取无公害措施和手段进行防治。

6.2.2 緩冲区

该保护区的缓冲区分为3片,面积共6 740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0.9%,区内的植被以人工林(杉木、华山松)、灌木林、灌丛、竹林为主。缓冲区是自然状态的景观向人为影响下的景观过渡区域,不允许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性活动,确保森林植被的恢复和发展。

缓冲区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主,通过封山育林、林分改造,调整人工林生物群落的生物种群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抗性;优先使用生物防治;必须进行药物防治时,应使用如植物源农药、昆虫激素类农药(灭幼脲)和微生物农药,不得使用有毒化学农药,以免为害保护区域内的各种动植物。

6.2.3 实验区

实验区面积6 385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9.2%。实验区是保护区发展森林旅游、社区发展、植被恢复和科研试验的主要场所和基地,分为生态旅游小区和生态农业小区。

6.2.3.1 生态旅游小区

宽阔水保护区生态旅游小区集常态地貌和喀斯特地貌于一体,是科普教育、科学考察、生态观光的胜地。旅游小区的植被以原生性常绿落叶阔叶林和原生性次生林为主,有部分灌木林和草坡。

针对旅游小区的特点和性质,对现有的荒山荒地进行补植改造,提高观赏价值,增加森林景观结构异质性,以利于生态调控有害生物。在进行补植改造时,注意选择保护区内现有优良树种,营造混交林。同时,旅游小区人员物资流动频繁,应加强检疫,坚持以生物防治为主,保护有害生物天敌,招引益鸟,合理使用化学防治,防治时采用选择性强、效果好、对人畜毒性低的农药。

6.2.3.2 生态农业小区

生态农业小区植被以一般用材林(杉木、华山松)经济林、疏林、灌丛及农业用地。保护区内现有农户1 979户7 897人,为促进社区发展,除农业生产外,在实验区规划了茶叶、方竹笋、中药材(天麻、黄莲)、森林蔬菜等种植项目。

对疏林、灌丛以封山育林为主,适当补植,促进林分郁闭,提高抗性。一般用材林应从提高其自我调控有害生物的能力上着手,综合运用对环境和有益生物无害或影响较小的多种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并达到持续控制。

经济林及农业生产应遵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有害生物防治要注意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在准确测报的基础上,通过区域性作物布局、轮作、套间作、高产抗性品种的栽培,追施化肥、喷施植物生物调节剂,提高作物耐害补偿功能,结合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昆虫信息素、苏云金杆菌、病毒、白僵菌等生物农药;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选用选择性农药,以保护和利用天敌等措施,通过优化、设计与实施,形成全过程的区域性有害生物调控体系,从整体上对有害生物进行可持续控制。

参考文献

[1] 戈峰.害虫区域性生态调控的理论、方法及实践[J].应用昆虫学报,2001,38(5):337-341.

[2] 高晓萍,衣振坤.生态控虫的理论依据及营林措施[J].防护林科技,2002(2):60.

[3] 王梦虎,施光孚,严旬.自然保护区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4] 李新贵.论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1,20(3):13-14.

[5] 马福.新形势下加快保护区建设发展的思考[J].绿色中国,2003(1):4-8.

[6] 杨忠岐.我国森林保护的战略与策略[J].中国森林病虫,2003,22(1):43-44.

[7] 欧阳革成,张润杰,黄向东.森林病虫损害的可持续控制[J].中国森林病虫,2003,22(1):14-17.

[8] 李新贵,彭丽芬,柴娜.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2004,29(1):105-108.

[9] 马丽娅.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措施的探讨[J].中国林业经济,2018(5):69-70.

作者:龙勇

上一篇:物理学人文文化试析论文下一篇:哲学与文化政治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