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抗震的建筑设计论文

2022-04-27

摘要:在人类的生存发展中,地震则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下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必须做好建筑抗震设计工作,提升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更好地满足当下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基于建筑抗震的建筑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基于建筑抗震的建筑设计论文 篇1:

框架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基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对此,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建筑工程实用性,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多样化需求,就必须要提升对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水准,实现建筑的实用性与美观性都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框架结构的设计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要想确保后期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就必须要提前打好稳固的基础。对此本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设计进行了充分且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框架结构;设计;建筑结构;应用探讨

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模型,并且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因为框架结构的灵活性较强,便于施工管理,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在应用它,尽管如此,框架结构在施工技术应用环节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并全面影响了建筑施工的生产质量。对此,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的创新和探索,让框架结构的施工得到问题的全面解决,从而全面提升建筑施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的主要特征

近年以来,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价值越来越大,对此,建筑工程中的横向工作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升建筑物的荷载能力,所以施工企业需要不断加大建筑工程的墙体设计,这样才能提升建筑物的承压能力。另外建筑工程中的构件环节需要承受外界的风力和地震,所以不管采用何种荷载模式,都是以横向的模式进行分步展现,对于建筑工程的高度越高,其形成的敏感性越强。在建筑工程的总体高度偏低的情况下,对于荷载的设计内容需要全面考虑部分动荷载,并且对于建筑工程的桩体结构要求不高。在设计框架结构的支撑系统的过程中,没有一定的荷载要求,所以不用增加梁柱的尺寸,只增加模板就可以了。在进行高层建筑的墙体的结构设计中,需要对结构的分布和材料的属性进行合理分析。在进行框架结构的施工环节,需要采用结构式的方式进行工程操作,这样不仅能够增加高层建筑的承压能力,同时能够提升高层建筑物的荷载能力。

2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开展高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环节,设计师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刚柔融合原则。如果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的刚度过大,则会影响建筑物的柔性程度;反之,如果建筑物的柔性过大,则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刚性则有所降低。对此设计工作人员需要严格确保刚柔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避免设计环节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建筑结构的质量表现。第二,主次分明的原则。在建筑工程的整体框架结构中,不同的原件形成的作用表现相对不同,设计人员需要全面进行分析,抓住施工的重点,并遵守主次分明的选择,在保证的整体结构的统一性和科学性的技术上,全面提升建筑物的外部抵抗能力。

例如在对建筑工程的梁柱设计环节,因为梁柱所承受的荷载能力相对较大,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梁柱进行重点分析和设计。第三,多道防线原则。在进行框架结构的设计环节,设计工作人员需要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按照强节点弱结构的原则来开展设计工作,首先,要保证建筑工程能够顺利的开展,并且要保证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其次,在抵抗外来因素的基础之上,要最大程度的提升建筑结构的可靠性,来提升建筑结构的外来抵抗能力。所以,在实际的操作环节,不仅要在建筑内容上进行设防操作,同时要在框架结构的新设计理念上进行有效创新。

3框架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建筑工程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竞争压力也随之提升。其中在实际发展中项目开发进度是影响企业对外竞争能力的要素,而影响其稳定推进的工程设计作业,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在建筑工程设计中,框架结构设计为常用的一种结构设计技术,其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整体的应用质量较为良好,为开发企业的项目开发进度合理推进、项目综合开发成本的控制、实际收益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市场反馈以及技术应用的现状方面分析框架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发现整体的应用质量较为良好,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4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点

本篇文章将某高层建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筑的总体高度达到了60米,其中地上建筑有16层,地下建筑一层。本工程采用筏板基础,在进行地下建筑的顶板施工时,主要采用的是预应力张拉技术。

4.1边柱节点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公用建筑,其形成的楼层会相对较高,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建筑内部的承压结构也在不断的完善。边柱节点的设计,在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设计中,始终拥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边柱节点的设计在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设计中始终都属于比较繁杂的一项设计工作,尤其是对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中顶层风荷载力的设计。在大多数的高层建筑的最顶端,都会出现房柱偏离中心的现象,从而致使高层建筑的最顶层的边柱节点偏离中心只有0.5倍的柱截面高度。一旦出现此类问题,相关人员就需要结合着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整改。通常情况下,在高层建筑的顶层框架中,必须要有两根以上的柱与梁,并且要求柱的宽度要远超于梁的宽度。对此,框架结构的设计人员在进行实际的建筑框架设计时,要将主钢筋塞入到建筑内部的边柱柱角中,另外,还需要结合着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整改与完善,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切合实际。

4.2地下室顶板预应力无梁楼盖施工

在开展建筑物的地下结构施工环节,要全面遵守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方案和要求,最大限度的节约施工的整体空间,从而提升地下室的应用效率,起到简化施工程序的作用。无梁楼盖地下车库的面积相对较大,其余主楼墙体的连接性较强,它全面增加了施工的整体难度。在进行建筑物的实际操作环节,建筑要求与主楼的墙体进行有效连接,并针对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分布式施工的模式,全面完成施工之后,需要对施工的主体部分进行全面检验。施工工作人员要做好边界位置的处理工作,针对此类问题要采用端部预埋的技术。在开展水泥灌浆的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一旦水泥浆流入到了管的内部,对工程的应用方向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高层建筑施工环节,采用顶板预应力无梁盖楼施工技术,不仅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作业活动,更关键的是它能够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4.3优化多道防线设计

从应力控制、应力优化的角度来分析,优化多道放线设计对于结构安全性的提升以及后期施工中的安全性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具体的设计作业实施中,对于多道防线设计作业的实施,设计人员可通过优化配置梁、板、柱结构,如连续梁的设计、柱体构件优化分布设计方面,提升框架结构设计质量,以此确保框架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而建筑设计又是建筑工程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全面规划和优化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体系,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工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我们都知道,工程施工的第一环节,前期的结构设计无法进行有效改变,对此就需要设计工作人员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数据来完成结构的整体设计,整个操作过程减少了财力和物力的消耗。另外想要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促进框架结构设计理性和科学性,就需要工作人员勇于创新,不断总结,以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建筑行业发展贡献个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石晶.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建材,2019,45(12):68-69+71.

[2]李令令,金源東,尚传鹤,安鑫,杨帆.探讨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应用见解[J].四川水泥,2019(04):15-16.

[3]袁海梅,郜志远.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7):74-75.

作者:王兵

基于建筑抗震的建筑设计论文 篇2:

浅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在人类的生存发展中,地震则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下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必须做好建筑抗震设计工作,提升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更好地满足当下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对此,本文分析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建筑设计;抗震设计;作用

一、前言

地震具有不可預测性的特点,对于人类来说,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是不可能控制和避免的;地震具有破坏性强的特点,在地震时会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越来越关注[1]。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特点,实现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的结合,全面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性,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

(一)指导作用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设计作为工程项目的基本框架和施工参照,必须在施工准备阶段完成。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都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这对于今后的建筑施工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2]。另外,在建筑工程中,建筑设计作为关键性的环节,必须科学地进行建筑设计,才能为今后的施工作业做好铺垫。而在建筑设计中,将抗震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则是尤为重要的,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

(二)基础作用

就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建筑设计作为建筑抗震设计的基础,唯有实现二者的协调,才能发挥最大的抗震效益[3]。而在工程的准备阶段,若是存在设计方案已经确定,抗震性能却没有被考虑到的现象,则需要在施工中,通过设置加固构件的方式,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但这样的方式很难有效地解决建筑物的抗震缺陷。所以,在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考虑到抗震设计,在构建安排、材料设置等方面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三、建筑设计在抗震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建筑外形的设计

对于建筑外形的设计,主要体现为两种形状,一是平面形状,二是立体空间形状。因此,在建筑外形的设计过程中,对于空间和平面形状的选择,要尽量依据规则、简洁的原则,如圆形、方形等[4],尽量避免建筑物存在凹凸不平的现象。另外,在外形的选择和布置上,尽量保证建筑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减少不对称现象引发的质量问题,增强建筑物的美感和稳固性。

(二)建筑的平面布置

首先,对于建筑平面设置的设计,则需要设计人员对抗震设计多加考虑,尽可能地在平面设置中,实现刚度和质量的均匀分布,增强其对称性[5];其次,在剪力墙的设置过程中(如图1),需要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结合,确保墙体布置的对称性,增强建筑抗震性能;最后,对于电梯井的布置,设计人员需要对电梯井进行居中布置,避免在地震时,出现偏心扭转地震效应的现象。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平面的总体布置能够为结构的抗侧力共建的布置提供条件,增强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效果。

(三)建筑的竖向布置

对于建筑的竖向布置,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一般是指建筑物沿高度上的刚度和质量的分布形式[6]。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建筑的竖向刚度和质量的分布均匀性,并实现剪力墙的均匀布置,才能更好地保证剪力墙的竖向布置能够贯穿到建筑物的底部,确保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而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效果。

(四)新材料及技术的质量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单位若是想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则需要做好建筑设计,特别是对于抗震设计,不知要对建筑的相关构件进行合理的搭配,还需要在局部设计上,增强施工的质量[7]。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建筑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材料和新技术,这为建筑工程的施工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具体的施工中,若是选择的新材料并没有达到硬性的要求,也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所以,对于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必须依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避免影响到建筑物的抗震效果。

(五)建筑设计限值控制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建筑抗震设计,需要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总的限值控制规定,设计人员必须在明确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抗震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有效的建筑设计。其中,设计人员需要遵循限值控制原则为:一是建筑物的高度(如表1)和层数,二是建筑物抗震横墙和局部墙体的尺寸,做好限值控制工作。

(六)屋顶建筑的设计

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屋顶建筑抗震设计,则也是整个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8]。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充分地利用空间资源,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和抗震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评定结果上看,屋顶建筑设计中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影响了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屋顶建筑设计,则需要尽可能地降低屋顶建筑的高度,选择强度较高、材质较轻的施工材料,避免扭转效应的出现,增强屋顶建筑的抗震性能。

四、强化建筑设计中建筑抗震设计的措施

(一)协调建筑物高度

在地震发生时,若是建筑物过高,则更容易发生倾塌现象,造成的破坏力更大。而建筑物的高度与建筑物的层数有很大的关系,建筑物越高层数与多,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越差[9]。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则需要依据工程项目的要求,对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进行控制,确保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另外,建筑物的安全性与地基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物的高度时,必须建立牢固的地基。此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横墙设计,依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高度,确保抗震设计的有效性,增强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二)合理设计承重部位

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需要承受很强的压力,此时建筑抗震设计的优势则凸显出来了。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则需要在前期做好承重设计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高层建筑多数属于居民楼,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常是设计为简单的横墙或者纵墙,在这样的建筑设计中,抗震效果并不是很理想[10]。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的设计方式,发挥横墙与纵墙相互作用的优势,共同来发挥承重的作用,对地震中产生的压力进行分解,实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另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建筑工程的具体特点,在建筑结构中添加其他防震措施,如加配钢筋,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提升建筑物的使用期限。

(三)科学地规划楼梯

在人们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对于建筑物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重视建筑物的实用性和享受性,还更加重视建筑物的安全性。在建筑物中,楼梯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很多的建筑物都装有电梯,但是若是发生地震时,楼梯则是最好的逃生通道。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地震发生时,出现人员伤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楼梯不够稳固。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楼梯进行科学的规划(如表2),充分考虑到楼梯的稳固性,增强楼梯的承重能力,确保逃生通道的安全有效。

表2 预制楼梯在支撑构件上的最小购置长度

(四)建筑工程加固设计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抗震设计,需要由专业的设计人员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才有强有了的抗震措施。首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加固圈梁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抗震手段,能够将墙面之间实现有效的结合,使得房屋在空间上形成封闭的状态。通过加固圈梁,能够在水平和竖直的平面内,增强建筑物的刚度,对房屋墙体进行良好的约束,有效地避免地震时建筑物出现裂缝的现象,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其次,在结构抗震设计中,需要综合地考虑到建筑的抗震效果,依据施工经验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增强抗震设计的作用。

五、结语

总而言之,探讨建筑物于地震中受损倒塌的原因,并加以防范,从工程上建造经得起强震的抗震建筑是减少地震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是提高城市综合防御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時也是防震减灾工作中一项“抗”的主要任务。地震作为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尽管在当下科技发达的社会中,人们已经能够较为准确的对地震进行预测,但这种灾害依旧会为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为了能够降低地震的破坏力,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科学地进行建筑抗震设计。因此,在当下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建筑企业则需要将建筑抗震设计重视起来,发挥建筑设计对于建筑抗震设计的作用,增强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董逸轩,丁幼亮,朱浩樑.地震作用下建筑抗震支吊架体系的动力放大系数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7):15-18+38.

[2]陶昌军,杨宏军,张小龙,陶双平,杨峰辉.砌筑抗震藏式墙在西藏地区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2020,42(02):173-175.

[3]汤怡.浅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中外企业家,2020(01):249.

[4]杨新华,徐良明,陈金锋,崔阳,郭宴京.基于AHP对砌体宿舍楼抗震加固改造方案的决策[J].舰船电子工程,2019,39(12):141-144+153.

[5]陈颖.基于阻尼耗能支撑模型的建筑钢结构抗震稳定性检测方法[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9,21(04):35-39.

[6]舒蓉,李俊杰.隔震技术在既有砌体建筑抗震加固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质量,2019,37(12):52-58.

[7]生永栓.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2):12-13.

[8]孙贻昭,吴振兴,李一品.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9(08):52-53.

[9]刘丹.浅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视界,2017(30):129-130.

[10]曾勇.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高新区,2017(19):163.

作者:杨春秀

基于建筑抗震的建筑设计论文 篇3:

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摘要】笔者基于自身的建筑工程工作经验之上,对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这方面的研究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1引言

有统计资料显示,现在每一年世界范围里爆发的地震次数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足有50多万次,在我国范围内发生的地震次数也非常惊人。地震带来的危害是非常惊人的,它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害,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灾难。所以我们要对房屋建筑设计更重视,需要全面思考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我们要根据地震灾害的特点,对地震灾害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房屋建筑损坏,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保证建筑结构抗震水平的先决条件

2.1选址的合理性

要做好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首先就是要在先决条件上打好基础,合理的选址就是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我国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选址的要求,要严格按照规定选址。我们可以按照建筑结构的实际质量把建筑结构的设防标准按照甲乙丙丁四类进行划分。第一类是甲类:指的是大型建筑工程或者在地震时间将会产生此生的建筑类灾害;第二类是乙类:指的是在地震中无法对使用功能进行中断,同时还要求循序渐进地恢复的建筑类型;第三类是丙类:指的是在甲类、乙类之外一般建筑类型;第四种是丁类:简单而言就是指抗震级别不高的建筑类型。

我们从相关的法律解析中可以得知,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过程里,场地的需安装呢首先要有利于建筑,防止将大型民用建筑建立在一些不适合的地段,避免地震等地质灾害产生。若是选址处于软基地段,也首先要开展填充处理才能开展相应的建筑设计。并且,对于地震会造成的次生灾害情况,也一定要做出及时的并且正确的处理,以便确保选址不出差错。

2.2设计的科学性

若是出现地震,建筑结构的差异会使得其承受着有差异的地震影响,出于最大程度地减小地震带来的损害,我们的建筑设计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开展抗震设计,要按照建筑工程所处地段的实际条件来选择适当的建筑结构。就现在来说,我国一般都是选用如下的几种建筑结构,即钢结构、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钢混结构。我们可以对比上述的四种结构,得出如下的结论,就抗震性能来说,钢筋混凝土是最优选择,因为这种结构本身柔韧性较好,因此若是建筑物遭受到地震影响的话,建筑物会产生应力变形,而因为自身优良的承载力对应力变形起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它的这个优点是其他结构所比不上的。

这些年里,城市每天都出现很多的高层建筑,这将会很大程度增加了建筑在遭受地震影响的抗侧移刚度以及水平位移,这样的情况必定会让地震造成更大的影响,所以在开展高层建筑抗震的设计以及审核过程中,一定要将结构的侧移度纳入考虑范围。

2.3质量的坚实性

作为一种具有极大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影响有时候是不可估量的,若是想要尽可能地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最基础的防护措施就是确保建筑设计具有一个信得过的质量。相对来说,我国当前的建筑设计水平还不是非常高,也出现了不少的地震设计缺陷的实例,这导致了不少的建筑会存在地震安全隐患,建筑物自身的重量过大,也会造成建筑遭受更大的地震损害。要想让建筑物拥有优良的抗震水平,就一定要在开展抗震设计的过程里将相关的抗震理论科学地运用到位,我们要按照相关的设计原则,通过恰当的方式增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3我国现有抗震设计的不足之处

3.1我国的抗震规范存在着错误的确定抗震关系

在很多的国外国家,对抗震要求等级开展划分的时候,通常都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差异的地震作用减小系数以便对抗震延性做出最终的确定,也就是指“小震”取越大的值,就对要求更低的延性,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另外,部分地方还将其与其他的抗震设计理念相结合,即低烈度区使用低延性,相反,高烈度区使用高延性。以上的两种抗震设计符合了实际的抗震需求。但是在我国,却通过统一的取值来确定地震作用的减小系数,同时还把小震理解成为相对简单的一个固定的统计数字。单说抗震延性,建筑的性能决定因素在于抗震等级,将会导致不同的抗震结果所对应的数值却是同一个,同样的也会导致低烈度区建筑结构延性要求和我们的实际建筑抗震需要不相适应。

3.2我国指定的抗震设防目标还需完备

实际上,笔者认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对于我们上述的甲、乙、丙三种有差异性的建筑并不是全部适用的。发生了大地震,建筑物是否会倒塌,不再是单单取决于它的承载力大大小,更重要的是关注它的延性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但是事实上,我国的规范中对上述三类建筑的要求有着明显的概念矛盾。

4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措施

4.1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规划以及布局

对于建筑设计而言,优良的抗震能力将会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增强产生重大作用。一栋建筑的布局若是非常复杂,那它的抗震能力就会逐渐降低。在开展剪力墙的设计过程里,我们应当明白对于建筑结构抗震功能而言,剪力墙就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支撑内容,所以要根据抗震要求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此外,我们还应当均匀地分布好建筑的刚度,比如说设计大厦电梯的话,均匀分布刚度能够更好地避免因为电梯人员受到地震偏心扭转效应造成的影响。

4.2建筑墙体以及屋顶的设计

我们在开展房屋建筑设计的时候,建筑物的重量与其遭受的地震破坏程度是成反比例的。因此,建筑物拥有更轻的重量,它就会有更强的结构稳定性,也会拥有更好的抗震能力。所以,若是我们想要降低建筑物早地震中遭受到的破坏程度,就有必要选择一些轻质的材料作为屋顶以及墙体的建筑材料。

屋顶的设计:对于建筑物来说,屋顶设计过程中要注重选择一些安全轻质的建筑材料,如此就能够避免墙体一直承受非常大的重量压力,能够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同样的道理,建筑物没有需要的话最好不要再添置那些没有用处的承重物件,否则就会加剧建筑物的承重压力,这将使得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大打折扣。

墙体的设计:墻体的重量占据了建筑物重量的很大比例,所以,在开展建筑墙体设计的时候,我们要想让建筑质量更大程度地减小,就需要让建筑物的墙体变得更轻。若是墙体本身重量非常惊人的话,则会导致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更加低,导致出现地震的话建筑物遭受更严重的损坏。

4.3垂直设计对建筑物体抗震性能的影响

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的时候,其中的一个注意要点就是在进行建筑的垂直布置设计工作中沿着垂直方向均匀分布建筑物的刚度以及质量。若是建筑物没有优良的负载刚性,则会导致建筑物缺乏足够的承载能力,因此建筑物很有可能出现地震中产生变形的情况,这对建筑物的抗震效果产生的是削弱作用。

5结语

近几年里,我国范围内发生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地震,有的地震造成了很大的伤亡,比如说汶川大地震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房屋抗震也有了更多的关注。在现在的建筑设计技术里,抗震技术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第一是要开展科学合理的选址,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对抗震有利的地段来建造房屋。第二是要抓好地基的施工质量,若是建筑物的地基比较软的结构,可以通过在基地布置圈梁改善地基的质量,另一方面还需要对房屋的整体结构进行严格的控制,降低建筑物因为地震作用出现的扭转状况。第三是尽可能地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减轻房屋的重量,让房屋建筑符合抗震设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谈房屋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要求》,王勉,杜文,《山西建筑》2012年25期

[2]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于卫东,陈 珊,《江西建材》2015年03期

[3]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陈明霞,《建材世界》2010年03期

作者:郁浩 张志周

上一篇:煤矿施工企业之机电技术论文下一篇:物流需求与城市居民消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