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设备操作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27

摘要:结合当前船舶通信装备专业就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的特点,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为例,探讨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以多元化就业为导向,提出培养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措施,进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船舶设备操作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船舶设备操作教学改革论文 篇1:

浅谈船舶轮机课程教学中企业文化的有效渗透

摘要:船舶轮机课程是我盐城交通技师学院课程建设核心课程之一,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我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灌输、渗透等教学方法,把技术与文化,认知与情感,做人与做事有效融合起来,最大程度提高船舶轮机自动化设备操作员岗位所具备的职业素质,尤其是知识与能力得提高。以培养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又能够适应当代产业体系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关键词:船舶轮机自动化;企业文化;渗透;教学

船舶轮机自动化专业是一门重点学科,同时是我院交类通重点校建设核心课程之一。根据船舶轮机工程(船舶动力装置)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下厂调研得结果以及与行业专家的座谈,再结合我院往届交通类毕业学生得就业情况反馈,来制订课程标准,明确工作岗位,从而规划课程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文化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能够带有特殊的企业文化情感去进行科技认知学习,提高船舶轮机自动化设备操作员的职业技能素养。

1 在课程目标中植入企业精神

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获得成功得根本因素之一,在好的企业文化得熏陶下工作能搞提高员工得职业素质,那么在学校教学中能否把怎样学好企业文化作为教学目标呢,答案是必然的,抓住恰当的时间,把好的企业文化适当的融合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再通过船舶轮机自动化课程的技能操作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本职业所必需的行业技术标准以及熟练掌握设备调试、操作等专业技能。

1.1 企业文化融合目标

通过实习实训,加强一些知名企业文化的学习。让同学们熟知一些著名企业文化得特点,然后在专业教学过程如何结合这些文化来培养学生的“细心,不容失误”意识,学习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勤勤恳恳得敬业精神,塑造主动工作得意识。把企业文化的那种“严格遵规守纪,时刻把生产安全,质量第一”放在首位,时时刻刻能够主动学习和自我提升。

1.2 技能目标

1.2.1能够熟练掌握操作船舶自动化仪表的技能。

熟知船舶自动化仪表的的工作原理,能够熟练操作气动调节器设备;能够对气动差压变送器设备进行熟练操作;能够对电动差压变送器设备进行熟练操作。能够掌握大部分的船舶轮机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和保养的操作技能方法。

1.2.2能够熟练掌握主机远程遥控技术。理解主机遥控系统的逻辑与控制回路。

1.2.3能够熟练掌握机舱监视与报警技能。掌握机舱集中监视与报警的结构和原理。

2 充分运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教学团队

根据我院船舶轮机专业得特点,根据每届教学班规模,船舶轮机自动化课程教学团队一般配备10人(专职教师6人,企业兼职教师4人)。专业教师都具有熟练掌握船舶轮机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以及维护检修得能力。企业兼职教师得任职条件是必须具有中、高级以上工程师职称,并且能够对船舶生产研发,对船舶动力设备维修,对船舶检验等方面做到了如指掌。实训专业课程开发主要负责人必须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研究生以上学位,侧重船舶轮机自动化设备的维护管理领域。

3 船舶教学中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3.1 企业精神在自编教材的全面渗透

一本好的船舶轮机校本教材的特点是能够完全体现本专业课程特色,尤其是设计思想,其思想能够突出强调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做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特点是在教授学生过程中能够把企业文化融汇贯通与理论和技能授课,体现企业产业特色,具有可操作性,把企业的先进性、实用性的技能传授给学生。

3.2 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

假如缺少对企业文化认识的环节,就等于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学习因素,学生学到的只是操作技能,并没有理解各工序之间有效的配合与衔接,更重要的是无法完全理解并掌握企业员工的责任心,以及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做到把企业文化慢慢渗透到船舶轮机专业教学中来,这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潜移默化地”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主动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提高自己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意识,以及和他人的团队意识,最终达到适应企业要求的职业素质。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能理解所学知识,并熟练掌握技能,让学生都能沉浸在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当中去学习,那么学校的教学质量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惊人效果。

3.3 教学评价融入企业标准评价机制

在教学评价机制中增加企業的评价机制,企业评价机制中企业文化素养占有很重要的权重。企业标准评价机制由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学习研究,然后直接转化渗透到教学评价中去。

4 结束语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党的十八大对我们的要求,指引大步迈向社会主义前行方向。船舶轮机课程教学中企业文化的有效渗透,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专业要求的重要知识点,充分掌握船舶专业技能操作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且还最大化的把企业核心思想注入到教学课堂中,有效把学生培养成有熟练技能,又符合当代企业生产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潘光.职业教育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培养人[N].中国教育报,2013—07—10.

【2】马昭胜,王春芳.船舶船舶轮机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科版),2010,(7).

作者:耿洲洲

船舶设备操作教学改革论文 篇2:

多元化就业导向下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教学研究

摘要:结合当前船舶通信装备专业就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 以及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的特点 , 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为例 , 探讨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以多元化就业为导向,提出培养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措施,进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

关键词:多元化;船舶通信装备;复合型;实践教学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爆发,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地快速蔓延,全球海上运输贸易需求遭受冲击。世界航运市场自从新冠疫情以来 , 表现出营运船舶少,船员紧缺,运价升高的持续萎靡状态。世界航运市场的不景气对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 运营船舶减少、船舶通导设备安装、维修检测类工程业务萎缩,另一方面该行业从业人员的增多和国家对行业要求的不断提高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船舶通导装备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拓宽就业渠道,成为各高校研究的课题。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为例 , 近年来 , 船舶通导装备技术专业学生就业表现出多元化现象 , 具体表现为船舶通导设备维修工程师 , 陆地通信工程设计与施工 , 工程概预算 , 通信网络运维 , 通信设备营销,自主创业,专升本,参军或从事其他行业等。如此一来 , 传统的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形式已然赶不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脚步 , 以多元化职业为导向的船舶通导装备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实践已变得刻不容缓。

1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自从成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培育与发展 , 在船舶通信装备技术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 培养了大量的船舶通导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 服务于船舶通导装备行业,积极为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然而,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实践性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结合船舶通信装备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原有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暴露出的问题愈发明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2020版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

1.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就业面相对较窄

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是以培养船舶通信与导航设备安装、调试、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为目标 , 在满足一般专业基础教育要求的前提下 , 培养学生达到“专业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专业创新性思维”, 毕业时考取专业资格证书 , 毕业后前往相关船舶通导设备维修公司工作。从以上可知 , 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跟船舶通导设备有关 , 这类企業主要集中于沿海港口城市,企业数量有限,就业岗位种类单一,相关技术人员的需求容易饱和,随着毕业生的日益增多,很容易出现就业难的现象。

1.2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性与灵活性

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仅仅围绕船舶通信设备原理和设备操作实训开设主干课程,拓展性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 专业课程教材不能紧跟行业最新技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同时,课程设置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特点、行业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当前社会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 , 缺乏专业衍生类与技能型基础课,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且专业课程的设置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

1.3实训条件质量较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第一 , 实践教学目标过低。船舶通信设导实训教学标准 , 大部分参照 GMDSS 证书实训评估考核大纲 , 以简单操 作使用船舶通导设备为目标 , 而缺乏对通导设备维修所需的电路电工基础分析知识的培养及对通导行业的发展趋势、设备技术更新的关注 , 忽视学生创新技能的提升。第二 , 实训教学环境有待改善。受经费及设备更新周期等因素影响,实训所用的船舶通导设备多为船厂旧船拆卸下的旧设备,在型号及种类方面存在不足 , 实践教学训练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进而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第三 , 实习的岗位种类不足 , 近年来基本上是安排在船舶通导设备维修公司实习 , 无法满足学生对职业的个性需求,缺乏多样性。第四 , 校企合作效果低于预期。校企合作模式是深化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校企合作发挥的作用不够 , 无论是企业师资交流、实训基地建设还是顶岗实习岗位提供都低于预期,很多只有数量却没有质量。

2以多元化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2.1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拓展就业方向

从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的教学本身来看 , 在基础知识与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外 , 还应当定期对就业市场及专业所处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 , 周期性调整教学培养的目标与侧重点,培养学生能力的多样性,拓宽就业方向。如果还是仅以培养船舶通导设备安装与维修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话 , 就不能适应社会形势和船舶通信相关行业的发展 , 更重要的是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的就业率有可能一直低迷 , 更不可能达到高职院校对就业率的要求。其实 , 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所学的通信类课程与陆地通信有共同之处,加之 CAD 制图课程的开设,毕业的学生除了主要从事船舶通导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作以外 , 也可以进入陆地通信相关企业从事通信基站的施工设计、通信设备运维等相关职业 , 还可以参加专升本考试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或者参军等。从这个角度看 , 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是能够进行多样化就业的。所以 , 船舶通信装备技术的人才培养方向将以多元化就业为导向 , 即以培养学生就业岗位要求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 , 同时培育符合各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复合技术人才。天津海运职业学院2021版船舶与通信装备技术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已经改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产业、行业和企业需要,掌握船舶通信与导航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船舶通信与导航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和基本技能,能胜任现代化船舶通导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检测、维护以及通信工程设计、通信网络设计及优化、通信设备维修、通信服务与销售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如此一来 , 学生就业的方向就多了,这样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影响力自然也会跟着上去。

2.2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

以多元化就业为导向,围绕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在满足船舶通导相关资格证书与有关法规的前提下 , 根据就业岗位的需要科学地设置专业课程。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 , 使专业课程的设置趋于模块化,增加专业相近的衍生课程,培养学生多种技能素养。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增加了专业选修课模块 , 开设如无线网络优化、计算机网络基础、通信工程设计与概预算等专业相近课程达10门。并邀请相关企业单位技术专家来校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最新的行业资讯和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 , 满足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要求 ,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 更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目前 , 课程结构除了学校要求的公共必修模块以外 , 基本按照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分布(如图1)。

2.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兼职教师的比例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以满足学校以多元化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型和实践性教学要求;尤其是在实践教学方面 , 积极引入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作为实践教学兼职教师,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中校外专兼职教师的比例,定期邀请行业专家来校开展专业讲座,由此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认识、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自身需要培养的能力,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与认识,并找到了自身能力和企业要求的差距,为进一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自身价值定位,提高职业技能具有促进作用,也为学校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4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积极发挥校企合作功效

船舶通信装备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 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所占学时相对较多,主要包括入学时的认知实践、教学中的集中性实训、毕业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等。

实践教学的安排是否科学直接决定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结合专业突出特點,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育人。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 建立长期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基地 , 依托企业的培训和短周期的实习等方式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 不仅可以把所学理论运动到日常的工作中 , 还能学习行业最新的信息与知识技巧 , 增强毕业生专业技能,一举多得。在专业的细分实践上 , 针对不同企业的岗位要求 , 教师们应当积极与学生们一同探索了解船舶通信、陆地通信、通信工程设计及运营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 充分应用企业的技术与学校的知识 , 综合运用并吸收 , 使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对专业的了解 , 学生们也能逐渐培养成综合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 , 在多元化就业的环境中更好地成长。同时 , 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职业意向和个性化要求 , 把学生分配到不同类型的单位 , 不同的工作实践岗位,使学生更熟悉不同公司岗位特点 , 进而对本专业领域将来就业的发展趋势有了一种比较清晰的了解 , 从而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抉择。天津航运职业学院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的顶岗实习合作单位 , 自2015年起由过去单纯的船舶通导类企业 , 现今发展有陆地通信施工单位、网络通信运维公司、通信设计院、通信产品销售公司等 , 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结束语

多元化就业是把船舶装备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船舶通导设备安装维修工程师为主 , 同时培养学生具备从事陆地通信施工设计 , 网络通信运维 , 工程设计 , 通信产品销售等等的基本能力。毕业时,学生由于掌握了多种职业技能,择业的方向增加,专业就业率相应也会得到提高。因此 , 船舶通信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以多元化就业为导向,培养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为目标,进而达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侃 , 周颖.多元化就业方式下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J].纺织服装教育 ,2013,28(4):314-316.

[2]董海亮董亚力王丹邓小富.以多元化就业为导向的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钦州学院为例[J].珠江水运 ,2017,(21),58-59.

[3]吉子环,王以非,杨涛等.老龄化背景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护理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全科护理.2020,18(24)

[4]杨正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思政教学方法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0,(16)

本论文为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科研课题科研成果,课题编号:JTYB20-260;课题名称:以多元化就业为导向的船舶通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王永杰 王英 林海燕

船舶设备操作教学改革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船舶电站》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船舶电气设备制造与调试企业对船电学生的技能要求,结合学校的校企合作建设,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船舶电站》课程,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工作过程 职业能力 课程改革

《船舶电站》课程是我校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和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都非常强的课程,课程的作用要求学生掌握船舶电站的相关专业知识,具备船舶电站组建、调试、维护的能力。目前我校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面向陆上船舶制造、修理及其配套企业,近几年的学生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大都是到船舶电气设备制造的一线岗位进行工作,这样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要求更高。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不断发展,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已逐渐转向以工作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改革。结合学校的校企合作建设,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船舶电站》课程,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1 课程改革的实践意义及背景分析

推进校企合作理念下“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不仅有助于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来参与课程建设,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力量,更有助于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有助于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先进性、有助于教师在专业上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校企合作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对于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船舶电站》这门课程一直都是采用模拟船舶电站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但是我校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船舶制造、修理及其配套企业,具备船舶电气线路设计、绘制、敷设安装,船舶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修保养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近幾年的学生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大都是到船舶电气设备制造的一线岗位进行工作,制造的电气设备一般都是用于远洋渔船和散货船,这样对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要求非常高。

以46m冷冻拖网渔船的船舶电站设备为基础,由学校专业教师与青岛振海船舶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完成制定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整合课程内容,完成校企合作开发《船舶电站》实验指导书和项目化教材。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中心,使学生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学会职业技能,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2 课程改革的设计思路

针对船舶电气设备制造与调试企业对船电学生的技能要求,将《船舶电站》课程内容整合成一个大项目,在各个小项目内又根据实际内容和要求的需要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在对各个学习情境的设计中,还要从教学实施方面考虑,应该从简单项目到技术复杂程度的项目逐渐增加,学习难度逐渐增加。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每个情境教师都要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原理实验室现场讲解、分组参观讨论、小组操作练习、教师点评、撰写总结等环节,利用适合的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边“学”边“做”中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3 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用理论研究法,查找船舶电站国内外教学研究现状,研究分析“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模式,制定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章节。调查研究法,用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关于船舶电站课程的建议和兴趣,到青岛振海船舶设备有限公司与设计部主管、调试工程师,质检部部长等进行座谈,调查研究往届毕业生,判断课程内容的侧重点。实践研究法,到企业设计部、质检部车间去,向部门主管和工程师交流学习新设备操作技巧和调试方法,以在青岛市重点专业建设期间向合作企业购买的46m冷冻拖网渔船867号的船舶电站设备为基础, 根据就业、工作岗位,提炼所需职业能力,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船舶电站》课程,制定课程标准,整合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将《船舶电站》课程内容整合成一个大项目为46m冷冻拖网渔船867号的船舶电力系统的调试和操作,6个子项目分别为船舶电站电源的组建、船舶电站的配电装置组建、发电机组并车装置的调试、发电机组调压、调频调载装置的调试、船舶电站及系统保护的设置与整定、船舶照明系统的常见故障和检查。

4 课程改革解决的关键问题

(1)到校企合作单位振海船舶,武船重工,北海重工与部门领导和工程师,往届毕业生座谈。

(2)到企业设计部门和调试部门与工程师商讨船舶电站设备学习内容和实验项目。

(3)邀请企业工程师到校指导所购买渔船电站设备的全方位功能和学习项目的重点、难点,以及后期设备技术更新。

(4)根据就业岗位所需职业能力,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船舶电站》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船舶电站》课程。

(5)定期聘请校企合作企业工程师到校对学生现场指导,了解设备先进技术革新

5 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船舶电站课程改革,可以有效优化船舶电站课程资源和课程结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课程以企业实际工作项目为主线,通过不同的工作任务和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授课,即掌握理论知识,又锻炼实践技能。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参考文献

[1] 洪茜.基于工作过程的船舶电站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探索[J].船舶职业教育,2013(1):35-37.

[2] 何琪.高职院校“学做一体”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船舶电站运行与维护》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4):47-48.

[3] 崔风波.谈船舶电气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领域设计——以船舶电站管护与调试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1(5):56-58.

[4] 王文义.《船舶电站组建与调试》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结构设计[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79-80.

[5] 姚年春.基于职业能力需求为基础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与实践——以《电机拖动与变频技术》为例[J].轻工科技,2014(6):196-197.

[6] 赖玲玲,黄春松.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以“网店运营与管理”课程为例[J].教育研究,2017(4):207-209.

[7] 王文义,何志渔.高职院校船舶电站实训室设计与实践[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52-53.

作者:李洪涛

上一篇:医院纪检监察探讨分析论文下一篇:色彩景观应用园林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