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论文

2022-04-22

高考制度设立近70年来,作文题历经了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等形式的变迁,题目在开放和限制之间闪转腾挪。但不变的是,考场上每年都会生产大量矫揉造作、词藻堆砌,没有真情实感,“假大空”的套话作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论文 篇1:

如何理性看待高考命题作文的回归

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是“时间在流逝”,属命题作文。这是安徽省自2006年高考语文自主命卷以来的6年中,第三次出现命题作文。2011年高考作文题型同是命题作文的省市还有江苏、浙江、天津、广东、山东、湖北、四川,在当年全国17套高考语文卷中,命题作文的比例接近一半。

众所周知,高考之于平常教学无疑是有着“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的。在新一轮课改已走过整整10年历程的今天,面对传统的命题作文在高考中大面积“回归”的现象,不少教学一线的老师深感困惑甚至无所适从,这给开展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和指导高考作文备考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那么,高考作文的命题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嬗变;热闹纷乱的表象背后,高考作文题型的变化究竟呈现出怎样规律性的脉动;广大一线教师又如何坚定课改信念,扎扎实实搞好作文训练、科学指导考生备考: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些探究。

一.繁华落尽 几度转身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考命题作文一统天下的格局基本不变。素有语文“半壁江山”之谓的高考作文,也往往成为一道令广大考生头痛不已的“紧箍咒”——考生普遍担心的便是怕作文“跑偏”。因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些命题作文多是要求站在意识形态的高度来立意,带有浓厚的政治说教与道德拷问色彩,写作更像是千篇一律的思想汇报,如“我在這战斗的一年里”(1977年全国卷),“读巴甫洛夫《给青年一封信》有感”(1980年全国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2年全国卷)等。此类命题作文,考生能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小,为了获取高分,往往只能背离个人内心真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个性体验,一味去拔高和“升华”。当年那些充斥“高、大、全”人物形象和“假、大、空”思想情感的所谓高分作文,如今看来着实令人难以卒读。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渐入深水期,在经济大变革的宏观背景下,社会生活日益多彩斑斓,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激烈冲突振荡,各种新旧思潮尖锐对立;很多传统的思想观念急需重新审视与定位,落后的思维方式也亟待转变。这些复杂多元的社会因素投映在高考作文中,便是讲求全面分析语料、重视逻辑思辨的材料类作文开始大行其道,如日中天。

本世纪初,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家急需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与之相适应,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开始日渐深入人心;而那种以应试为唯一教育目标,严重束缚学生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的应试教育,俨然成了众矢之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及时颁布实施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课程标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揭开帷幕并紧锣密鼓地推行开来。语文教改更是备受关注——审题、立意宽泛,行文不拘一格甚至可以是天马行空的话题类作文,此时闪亮登场,并一度被视为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法宝、对抗“应试教育”的利器而备受追捧,迅速成为高考作文的一道靓丽风景。

但话题作文并未能因此而兴盛多久:题材过于宽泛,淡化审题,不限文体,可随意为文……话题作文的这些优点,也成了它的致命缺陷。因为话题作文在鼓励学生自由、有个性表达的同时,却忽视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忽视了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异化了作文评价的标准,大大弱化了高考作文的甄别、选拔、激励、指导功能。比如2002年全国秋季高考话题作文“心灵的选择”,2003年上海秋季高考话题作文“杂”,2004年安徽北京春招卷话题作文“寻找”,2004年上海秋季高考话题作文“忙”……有人说,此类高考话题作文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能写,而且得分未必会比高中生低——此说并非戏言。

事实说明,少加或不加限制的话题类作文,的确很难反映高中生思维发展的实际水平以及作文训练的真实状况。这种考试与训练“两张皮”的做法,其后果便是直接导致高中作文的训练陷于停顿——考生只需考前“临时抱佛脚”,凭借宿构、套作这些“三脚猫”的功夫来应付足够。于是,一种介于收敛与开放之间的作文样式——新材料作文又再度兴盛,花开遍地;而与此同时,久违了的命题作文也出现渐趋回暖的迹象。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多个课改省份仍在持续不断地努力探索高考作文的命题样式,但总体态势是话题作文日渐衰落,呈“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势;而命题作文又异军突起,与正大行其道的材料作文形成抗衡的格局,让人颇生“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慨叹。

二.精准把脉 掌握律动

就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包括新材料作文)三类主要的高考作文题型而言,这三者究竟在沿着怎样的轨迹进行演进,看似芜杂的现象背后到底有无规律可循?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静止、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和变化是绝对的;这种运动和变化又总是遵循其内在规律而进行。高考作文的命题变化自然也不能例外。

纵观高考制度恢复后30多年来全国卷和各省市卷作文命题的状况,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再到如今命题作文的回归,作文题型的稳定同样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虽然几经变迁,或轮转迂回,或相持共存,但纷繁芜杂的表象背后,这种变化其实也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首先,高考作文题型的变化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则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最重要手段。“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凡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要事件或发生的重大变化,都会或快或慢、或直接或间接地投影在语文中,自然也会影响到高考作文的命题。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作文题材内容的选择上,也体现在作文题型样式的变化上。

社会生活对于高考作文题材内容的影响表现得更为直接、快速,如2008年一年里,我国发生了年初南方雪灾、5月汶川地震、8月北京奥运等诸多重大事件,当年的高考作文中便有全国Ⅰ卷(“抗震救灾”材料作文)、四川卷(命题作文“坚强”)、安徽卷(命题作文“带着感动出发”)等多个省市高考作文题材迅速与之呼应。相对说来,社会生活对于高考作文题型变化的影响则不是那么迅速直接,它往往会有一个较长的缓冲期,经过一定的沉积与累聚后才可能显现,如前文所述话题作文冲击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又取代话题作文等,皆是如此。

其次,高考作文题型的变化必须契合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遵循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这是实施一切教学行为、检测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具体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过渡,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基本成熟;同时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发展迅速。这使得他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都明显增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前言中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说,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既是高中作文教学的原点基点,也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依据所在。

同时,高中的作文教学,无论是单篇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结体,还是整个高中阶段作文的序列训练,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和基本要求。2000-2005年前后话题作文的兴起,虽然某种程度上拓展了学生自由表达的巨大空间,但却忽视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只能是昙花一现;而淡化作文的审题、立意,天马行空,随意为文,显然也违背了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因此也注定了衰落的命运。

高考作文题型的变化,深层的其实是理念的碰撞与修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前高考命题作文的趋热回暖,既不是一种简单的循环轮替,也不是一种有限度的“复古”,而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理性回归。

三.扎实训练 科学备考

既然高考命题作文大面积“回归”,其实质是对课改理念的正确领悟与践行,是对作文教学基本规律的自觉找寻与尊崇,那么,广大一线教师又如何来正确开展高中作文教学,科学指导高考作文备考呢?我觉得以下三点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自身应不断加强课改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新课程素养。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自觉更新观念,以全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引,尽快走出迷茫与误区,使自己的作文教学能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其次,教师在开展高中作文教学时,应特别注意要认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研究高中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只有深入了解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全面熟悉和把握教学对象思维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教师才能针对性地设计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目标,避免让学生陷入诸如“为文造情”的尴尬境地。教师还应自觉研究和遵循高中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围绕作文教学的各个基础环节展开认真而踏实的训练。

第三,教师应端正态度,有的放矢,科学指导备考。作文既然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就绝不应成为高考备考的盲区,但教师如果指导不得法,亦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教师自身一定要端正态度,坚决摒弃那种直接猜题押赌的侥幸心理和危险做法,遵循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规律,仔细研究考纲,确定好备考的大方向。在备考的最后阶段,教师应重点帮助学生整理和储备作文素材,充分涵养写作“底气”;同时,根据考场作文的特点,侧重在审题立意的“准确、深刻”上加强指导和训练,培养考生自信的心态和“控场”能力,以求高考中能最大程度发挥出平时作文训练的真实水平。

汪国旺,语文教师,现居安徽祁门。责任编校:王 玲

作者:汪国旺

高考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论文 篇2:

高考作文的结与解

高考制度设立近70年来,作文题历经了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等形式的变迁,题目在开放和限制之间闪转腾挪。但不变的是,考场上每年都会生产大量矫揉造作、词藻堆砌,没有真情实感,“假大空”的套话作文。

早在2012年,时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的北大中文系教授漆永祥就将这样的考场文称为“高考体”,多次痛陈如此作文的弊端并呼吁改革,但时至今日,“高考体”依旧泛滥。
套路和反套路的攻防战

在1952年高考制度設立后的前14年里,高考作文以考查记叙文为主,题材多与政治形势紧密相关,如《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说不怕鬼》 《“五一”劳动节日记》等。改革开放后,高考作文转向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探讨,基本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以写议论文居多,并且还出现一大一小两道作文题,包括写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关于环境污染问题,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信。1990年代后,在市场经济大潮下,高考作文更关注个人思想品质,例如对助人为乐、坚韧等命题的讨论。

从1997年底开始,一场持续了一年多的语文教育问题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涉及教学、考试僵化、应试化严重等问题。在此背景下,1999年,高考作文迎来重大变化,一种新的作文类型——话题作文横空出世,即给定一个话题,考生可以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比起命题作文,写作空间更大。当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内容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自此,话题作文开始一统江湖,2004年,全国多省份可自主命题的情况下,15道作文题中,有14道为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数量达到顶峰。

话题作文设置的本意是为了让考生能创造性思考,文体不限更是便于其尽情展示自我,但过于宽泛的命题要求使考生有了套作的可能。

倪江是杭州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浙江省特级语文教师、正高级教师。从1990年代迄今,参与过多次高考作文阅卷。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话题作文出现后,考生们会选择背诵段落或整篇作文以应对考试,紧接着,又发展成为运用三五个古代名人事例拼接组装作文。浙江作为文化积淀深厚、素来重视考学的省份,在自主命题后,高考作文题的人文特色更加鲜明。从2004年至2007年,浙江省高考作文依次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一枝一叶一世界”“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与“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在“人文化写作”背景下,考生为应对考试大量引用古代名人事迹,写出类似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文风、文体上“四不像”的散文。
2017年6月7日,江苏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考点,临考前老师在指点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作文考试要点。图/IC

曾担任浙江省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现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的省特级教师胡勤对此种文风总结说:追求文章的人文性与文化味,文辞优雅、空灵,内容空泛、飘逸,多情绪意象的流动。研究高考二十余年的著名文学评论家,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认为,这是由于命题诗化感性,同时考生缺乏理性思维所致。

200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号召打击套话作文,2007年,还形成了专门的“阅卷说明”,内容在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陈建新的多次讲座中也有提及。“阅卷说明”称,套话作文的特点是,爱选用现成历史文化名人生平事迹,文章结构为“穿靴戴帽三段论”,即用三个历史名人典故,再加开头、结尾成文,主题论述总停留在一个浅显层面上。据不完全统计,套话作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人为屈原、陶渊明、苏轼,俗称“套话三巨头”,常见名人还有李白、杜甫、李清照、庄子……无论爱国主义还是环境保护,关怀底层大众还是精神文明建设,考生都可用上述材料敷衍。陈建新还在名为《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考场作文密训课》中提到,阅卷组一直在控制套话作文的得分,从2004年的最高49分下降到2010年的不超过30分。

套话作文不仅出现在浙江的高考语文考场上,在同样以作文题目超脱、人文色彩浓厚为特色的江苏省也存在。曾多年担任该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永康在点评高考作文时也称,考生喜欢引经据典、写华而不实的文章。2005年,江苏高考作文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成千上万考生不约而同地写起了同一位古代名人——项羽。项羽的乌江自刎姑且算是人生的“豹尾”,但也使得阅卷者一看到项羽就心里发“毛”。在这样的背景下,2007年,江苏高考一篇反映父亲割麦子的作文《怀想天空》,以朴实、真实的文字脱颖而出,获得满分,引人注目。

话题作文弊端尽显的情况下,全国范围内,一种新的作文命题类型——新材料作文面世,这相当于话题作文和过往材料作文的整合升级版。倪江解释称,通过材料给予一定情境和限定,读懂材料才能作文,同时又保留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在一些省份的考题中,甚至还出现“材料+命题”的形式,为的是进一步加大限制,防止套作,并呼吁考生写真情实感的文字。

但这样做的收效并不明显。在浙江,浮夸、华丽的文化散文依然泛滥,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曾对此称之为“文艺腔”。倪江则表示,在倡导写真情实感后,华丽文风虽然没有了,但文章依旧矫揉造作。他举例说,学生写作时会倾向选择亲情类话题,于是一个班四五十人的考卷里,出现了二三十人的作文写的都是爷爷奶奶去世。

“当我们强调某一方面时,情况又会往另一方向发展,按下葫芦又起瓢。”胡勤在其编著的《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与例文分析》中提到,在指导高中生写作时,经常要学生到小学、初中生的文章中去找感觉,因为他们的文章率真。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是关于“做路边鼓掌的人还是做英雄”的探讨。高考过后,浙江当地语文教研员找来成绩较好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按高考要求,让其共完成17篇习作,经高考阅卷组批改,50分以上的有6篇,平均分47.3分,高出高考作文平均分6分。


高考作文类的书籍是各大书店的长期畅销书种类之一。图/视觉中国

2012年,北京市高考没有满分作文。当年作文题是一个关于铁路巡查员的材料作文,而考生交上来的文章充斥着那些年盛行的“感动中国”人物材料,还有司马迁、苏轼等古人照例来“开会”,千篇一律现象尤为严重。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漆永祥非常愤怒。“一千个人心中可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你明明画了个贾宝玉,非说是哈姆雷特,这就不行!”漆永祥说。

漆永祥还一连列举出高考作文中赌咒发誓体、空言泛语体、四平八稳体、排山倒海体、生僻艰涩体、文白夹杂体等15种写作的不良文风,统称为“高考体”,并向“高考体”宣战。
2015年6月6日晚10时许,山西运城市一处出租屋内,考生在网上查作文资料,备考第二天的语文考试。图/视觉中国

为破解考生们写作过于抒情、套作的顽疾, 2010年后,高考写作的风向再次调整。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背景下,2009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规定:语文考试中,学生要能写“论述类文章”,即对事物、观点加以阐述论证的文章,不拘泥于传统议论文,政论文、时评等都可纳入论述类文章的范畴,考查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过去近十年,各地高考作文虽基本不限文体,但也大都有“明确文体”一说,对学生理性思维的考查成为其共同的方向。

但学生的作文又呈现出新的套路。杭州高级中学语文教师、高级教师钟峰华迄今为止参与了近10年高考作文阅卷,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依据他的切身体验和观察,近年来高考中的“套路文”有增无减,每10篇作文中差不多有4篇使用套路,而引用的名人素材完成了从中国古代到现当代再到国外人物的“迭代”。李浩是浙江某地资深语文教师,参与了多年高考作文阅卷,也是今年的阅卷员,据他观察,今年高考作文中,引用名人名言的文章占到了八成以上,近两年文章中不见了中国古代名人,而是多了法国存在主义作家波伏娃,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莎士比亚等名字,以及公众较为陌生的西方人物,抑或引用西方某位名人较为生僻的名言。

出于对套作的进一步打击,過去5年来,高考作文全国卷又出现了任务驱动型写作,即给出更具体的任务情境,让考生置身其中,联系自身写作,比如今年高考全国II卷,考生作为“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中国青年参会代表,完成一篇主题演讲稿。
套路从哪来?

“高考作文命题是一个风向标,上一年的作文题对下一年有着一定引导作用。” 参与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二十多年,担任作文阅卷小组组长18年的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语文教师、省特级教师郭吉成说。而由于今年和去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有一定相似性,很多考生拿出按照去年作文题准备好的素材套作,这也是今年高考作文平均分较去年低的一个原因。

今年高考前,结合新冠疫情,李浩就和自己班上的学生说,高考作文很有可能考查个人与集体、社会发展间的关系。他预测的理由,就是参考了201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即有关个人与他人关系的一个命题。

“实际上,高考作文套作不光是学生跟风,而根本上是教学出了问题,”郭吉成认为,“去年考什么,今年教学就基本朝着这个方向走。”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写“浙江精神”,2019年高考复习时,几乎所有模拟考试都沿着这一方向出题。

押题、猜题之风一直在中学教育间盛行。曾参与过近20年北京市语文高考作文阅卷、全国知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对《中国新闻周刊》说,2008年初南方冰雪灾害后,几乎所有师生都认为这将是当年高考作文题,提前准备了素材,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又不得不再更新资料。当地震作文题亮相,考生们最终因为写得大同小异,平均分反而比往年低。2015年,新课标全国I卷出乎意料地出了一道女儿举报老爸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的材料作文,要求写一封书信,不少学生因训练了三年议论文模版,愤懑不已,有网友甚至还人肉考题“原型”,到其微博下谩骂,但最终发现骂错了人。
2015年12月,主题为“经典阅读与写作提升”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写作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摄影/本刊记者 王磊

套路文自古就有,从汉代大臣的奏疏,到明清“八股文”,屡见不鲜。倪江指出,今日高考作文之所以套路化,还在于一些高分样本出现后,考生揣摩阅卷者喜好,老师缺少独立判断,在教学、备考过程中推波助澜,引发群体性模仿。

一个典型例子是2001年,文白夹杂的高考作文《赤兔之死》获得了满分,并被公之于世,全国因此掀起了用文言文写作的热潮。2009年,四川一考生为了出彩,用甲骨文写了一篇题为《熟悉》的作文,引发全国媒体关注,最终因为偏题,只得了8分。2010年,江苏又出现了一篇题为《绿色生活》的骈体古文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古文专家对文中的四五十个古字也不认识,而作者王云飞说,他正是看了2009年高考有学生写甲骨文的报道,决定冒险写文言文,但幸运的是,该文获得了满分。2009年,湖北还有一考生用古体诗形式写就了《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满分作文。2012年,教育部发布高考新规,严禁使用繁体字甲骨文等非现行规范汉语文字答题。

对于满分作文的示范效应,成都市成飞中学语文教师余树财就撰文指出,在一些地方曝光的满分作文都用了“题记”这个形式后,多地连续几年都出现了“试问时尚都几许,人道是莫过于题记”的盛况,而另一些满分作文中,则体现出不管内容需不需要,先来排比“三板斧”的默契。所谓题记,就是在文章题目下面、 正文之前写的一段文字,以凸显文章主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为目的。余树财称,再加上作文辅导资料对之奉为秘笈的总结,“满分套路”使得考生趋之若鹜。

在话题作文时代,李浩的使命是教会学生不离题,同时又将一些好词好句素材倾囊相授,“急功近利”,帮学生得个高分。近几年考查论述类文章后,他的职责变成要学生从高一起做时事评述,高一高二学生完成段落写作训练后,到高三进行大量整篇写作,这是眼下高三学子们备考作文的通行方法。

除了给学生发写作素材,郭吉成还会在审题、立意、选材等几个影响论述文考场写作得分的关键点上,对学生开展针对性训练。比如说,审题时怎么提取关键词,怎样概述、评述材料,如何起个好标题,开个好头。在他的高考复习讲座课件中,专门给出了用引用、类比、化用材料等方式开头的技巧。郭吉成说,在一次去其他中学的讲座中,就因为教了学生四种开头,紧接着的考试中,学生作文平均分至少提高了三四分。在陈建新领衔的《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考场作文密训课》中,为了给学生精准提分指明方向,团队授课教师讲解了开篇用阐释句、对偶句、排比句等会呈现出的不一样的效果。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原社长王旭明指出,阅卷老师无论是出书,还是开讲座,教给学生的只是走捷径、投机取巧的应试技巧,而非按照语文教育规律去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倪江分析说,学生在考场之所以写套路文,一个重要的考量是求稳。这背后的原因是阅卷者打分“趋中率”高,分差拉不开,老师要求考生不要冒险等。温儒敏曾在201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据北京、福建等多省市调查,高考作文中二等作文(40分以下)的比重占到75%~80%,这是阅卷者为了保证阅卷进度,避免两人打分分差过大,再需要找第三个人评阅,趋同求中所致。

考生求稳的表现还有写议论文居多。多位参与高考阅卷的教师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如今材料作文居多、强调论述文写作的大背景下,考场写议论文的比例能占到八成以上,原因在于议论文写作格式相对固定,好教、也好学,但真正议论文写好的人并不多,这也就造成了考场上大量议论文“撞车”。
何为好作文,如何作好文?

在孙绍振看来,一直以来,高考作文出现“假、大、空”,套路化,没有真情实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命题的道德限制性过强,立意倾向明显,“伪开放”,题目低智化,可探讨空间不大。比如,2000年的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题目一上来就将话说死,2002年以暴风雪中救助冻僵的人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心灵的选择》,立意倾向化明显,将“选择”一词架空。2011年,全国I卷漫画材料作文《猫有鱼吃还捉老鼠》,明显要强调不忘本职,辛勤付出的立意,给考生的讨论空间不大。2012年江苏卷作文题《忧与爱》本欲创造二元对立的矛盾性讨论,但“忧”与“爱”逻辑上并非矛盾关系,也非完全意义上并列关系。

对于考试题型多变,但套路长存的现象,王大绩有个有意思的比喻:一个人失眠,我们想到的解决方案是换床,但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眠的问题?他认为,历年来,很多材料作文给出的表述是模糊的,考作文成了考阅读。他更欣赏像美国SAT考试、法国高中会考哲学考试出的那种直截了当的问题式考题。

法国高中会考成绩是学生进入大学的敲门砖,会考本身相当于中国的高考。比如,2019年会考的文科题目“能否逃脱时间”“解释艺术作品有何用”,经济社会科题目“道德是否为最佳政策”“劳动是否使人们分裂”,理科题目“文化多元性会阻碍人类团结吗”“承认义务是否等于放弃自由”。在孙绍振看来,无论从命题的深度,还是考生的可答程度,这些考题都能更有效、深入地考查出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比之下,无论是今年的争议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还是2001年备受称赞的《赤兔之死》,倪江都认为其思辨性单薄,没有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而只是在表态。王大绩认为,《赤兔之死》的过人之处并不在于其用文白夹杂体完成了写作,而是在一众考生在大谈人的诚信时,作者想到了动物的诚信。而事实上,《赤兔之死》当年写作表达的主题很大程度上并非“诚信”,而是“忠”。何永康为了考学相长,给日常教学提供更准确的素材,将文中表达“忠”之处修改后,才发到《扬子晚报》上。

王大绩更欣赏的是当年以“诚信”为话题的另一篇满分作文,题目为《不诚不信不为过》,考生反其道而行之,写到战场上“兵不厌诈”、商场中“诈而不欺”也是合理的。王大绩在博客中称,阅卷现场,不止一位阅卷老师说:我们是没有权力给这位同学70分。这篇作文直面生活的真实,表现出一种真正的深刻,而不是那种在立意思维定式束缚下的虚假深刻。

在孙绍振看来,一直以来,高考作文出现“ 假、大、空”,套路化,没有真情实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命题的道德限制性过强,立意倾向明显,“ 伪开放” ,题目低智化,可探讨空间不大。

除了命题仍待改善,王大绩认为,现在考生缺乏的是通过联想和想象将题目和自己熟悉的生活建立联系的能力。他把每个考题比做窗子,窗外是无限广阔的生活,高考作文需要的是考生在读懂题意后,将窗外自己熟悉的生活、熟知的知识展现出来,通过丰富的细节表现深刻的感悟,见解独到的即为好作文。学生写作能力应该是素质教育过程中水到渠成习得。

孙绍振则认为,今后写作的命题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改变高考作文写作过于抒情,甚至滥情的现象。而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设置开始从二元对立向多元角度过渡,命题的有效性和质量的改善,都为考查学生提供了客观基础。比如说,江苏卷2019年高考作文,有关“物各有性,共生共存”的开放式讨论,2018年全国II卷中,幸存者偏差引导考生对于事物表象背后复杂性、矛盾的探讨。在这方面,上海高考作文题自1985年自主命题以来,一直都相对保有着高水准,比如,2014年高考,根据“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作文;2011年高考作文,问考生有关“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不会过去”的看法。

關于高考该考查哪种文体,近年来一种观点认为,高考作文命题议论文导向是一种进步,因为议论文会训练学生的逻辑性。在王大绩看来,从减少对考生写作的束缚来看,文体不应限制,每个人的特长不同,议论文直接呈现观点,而记叙文也能通过对事物的描写表现出考生的思考和认知水平。近年来,北京卷都以议论文和记叙文二选一的形式来考查学生。漆永祥则认为,写好记叙文是写好议论文的基础,在目前议论文假、大、空泛滥的环境下,高考作文命题适当向记叙文偏移,或可扭转“高考体”文风。

高考作文之所以受到老师学生的高度关注,一个现实的原因是其分值为60分,在语文分数中权重较大。但多位中学语文教师认为,对于写作的考查不一定要局限在大作文中,可以在阅读题中设置一定情境,考查学生写作功底,比如说,读完一篇文章,运用文章中的观点赏析或评价一首诗,写作部分分数也可以适当往阅读题中迁移。倪江指出,无论怎么改,高考指挥棒终归要趋向对于写作能力本质的考查。

在王大绩看来,一道理想的高考作文题,命题人的义务是将题目要求清晰地在试卷中表达出来,不云山雾罩,学生能读懂题,按照题目要求写作,阅卷人能按照题目要求,胜任评判作文,三位一体。而迄今,无论是命题人,阅卷队伍,还是考生,教师及其所处的语文教育环境,都有着重重问题,大家处在一个混沌状态,需要全面的变革。

(文中李浩为化名,参考资料:《孙绍振:论高考语文与作文之道》 《欲觅金针度与人——语文教育与高考论集》)

作者:杜玮

高考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论文 篇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作文题型研究

摘要:自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高考作文题型主要有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以及半命题作文三类,题型类别此消彼长;题型结构兼容创新,互补发展,保持开放性和限制性之间的平衡,是题型调整与发展的杠杆;题型功能则关涉考生心灵,启发独立思维。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考;作文题型

2003 年 4 月, 教育部推出了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高中各科《课程标准》。2004年 9 月,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 4 省(自治区)高一新生开始使用课改教材,2004年高考自主命题省市(自治区)扩大到11个。这些教育事件标志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高考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历史贡献与积弊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受到众多关注。语文学科因为母语属性,高考作文命题一直是每年社会热议的话题,如何使这一“社会话题”既反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同时又有利于新的历史时期中学教育和人才选拔,高考作文的题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高考作文的题型设计值得教师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题型类别及变化趋势:三类题型,此消彼长

从作文命题的形式特点来划分,2004年以来,高考作文题型由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以及半命题作文等三大类组成。在这一时期,当初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新材料作文逐渐进入高考的命题范围并受到青睐,经过改造后的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重新受到重视并占据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位置。以2004~2009年为例,三大题型此消彼长(如图1):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话题作文强势不再,呈急剧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14道(占当年全国作文题目数14/15,下同),一直递减到2009年的2道(2/18);材料作文革故鼎新,稳定递增,从2004年的0道(0/15)上升到2009年的8道(8/18);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重振雄风,在融入话题作文的积极要素后重新成为了作文命题的重要形式,其中半命题作文在2009年出现了2道(2/18)。

二、题型结构:兼容创新,互补发展

1.传统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弊端主要有:主题先行,强调审题是体现作文区分度的首要命题要素;过分强调文体特征,忽视了写作者的兴趣和特长;许多缩写、扩写、改写、读后感类的作文题容易使写作变成或阅读或文字的机械操作,写作中的“我”因命题原因无形中被抽离,文章变成了背景材料的“副产品”,如1978年~1982年等年份的作文题,是这类作文题的典型;加上题型之外的因素,如命题内容以政治性、社会性的外部观照为主。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长期束缚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迫切要求高考作文命题(以及作文教学、作文评价)突破旧有的命题思路,顺应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作文命题的内部规律,寻求新的命题形式;而新的命题形式的出发点就是要使写作成为“写作”,即遵循写作的基本规律,还学生写作的自由,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唤醒、激发和触动写作者个体的内在情感和经验,力求使之“以我手写我心”。

话题作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以上文2004年作文题为例,作文主题为:是要相信自己,还是要听取别人意见?首先以名言材料入题,触发学生的感性经验,接着以引导语点出这个写作“话题”。运用矛盾律激发学生走向理性思考,而这种思考又是自由思考,因为没有设置立意影响和文体限制等,这就大大解放了学生的“心”和“手”,在命题环节上赋予并激励了学生思考、选择、表达的自主性,尊重并拓展了同题写作的多样性,维护了写作的自觉性和考试的公平性。话题作文的结构一般包括:材料、引导语、话题、“三自”原则以及少量的基本考试写作要求,如文章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准套作、抄袭,文体上诗歌体裁有时被限止。

因此,话题作文与传统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题型结构可以列表对比如下:

2.新材料作文有鲜明的特点。

一方面,与话题作文相比,它继承了话题作文开放性的诸多要素,遵循“三自”原则(自选角度、自定题目、自选文体),但不同的是,没有在引导语中直接引出一个话题给出,而是需要考生读懂材料,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视角,自定题目写作。值得关注的是,引导语使用了“选准角度”的字眼,很明显,其意在规避话题作文开放度过大带来的两大弊端:材料相对于话题可有可无;话题所涉面过于宽泛容易导致套作、宿构和抄袭现象的泛滥。由此避免了感性材料对生活经验的唤醒、触发功能失效和作文考试的失范。

另一方面,与传统材料作文相比,这种新材料作文题型中的材料内涵明显更加丰富,可选择的视角有很多。以2009年全国卷为例,我们可以从青蛙的评论中得出“成才需要扬长避短”的题旨,也可以从仙鹤评论的角度得出“多一种本领多一份价值”,还可以从游泳训练班的视角得出“人才培养莫让全面发展变成全面平庸”的结论。

新命题作文与传统命题作文相比,在给出题目前添加了一些材料,以2008年重庆卷为例,材料中关于“自然”释义的多种选项,显然为考生审题立意起到了多种作用:一是提示具化立意思考的方向,二是拓宽写作的内容视野,三是能够尽可能面向全体考生,给予立意角度的多种选择。其他新命题作文,即使没有引导材料,也非常注意题目本身的张力和关涉面,如2006年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2007年江苏卷《怀想天空》。实际上,有的不成句的新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之间非常相似,只不过补足部分在写作中完成,如2005年天津卷《留给明天》、2009年山东卷《见证》,等等。总体来说,就是吸取了话题作文“自由写作”的基本理念,但有借鉴命题作文给出确定“题目”的限制手段,同样是为了规避“话题”所涉面的过于宽泛从而导致考试失范。

2009年重现语文高考作文命题视野的半命题作文题型,除了上面福建卷《这也是一种_______》之外,还有湖北卷《站在_______的门口》。半命题作文的开放性体现在未补足的成分上以及题目本身的特性上,如能点化丰富的想象,湖北卷就是如此。但题目中已确定的成分对写作的影响需要谨慎控制。例如,福建卷题目中的“也”字带动写作思路由平常人事的叙述转向独特的个性化感悟和理解,从而体现了该试题的限制性要求。湖北卷则通过“门口”字眼侧重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考查以及对特定场景的人文思考。

无论是新材料作文,还是新命题半命题作文,都是为了贯彻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开放性写作理念,通过汲取话题作文以及传统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题型的优点,摈弃它们不利于写作新理念的要素而形成的,题型之间融合互补,多元并存。实际上殊途同归,都是朝着新课程倡导的自由、开放的写作理念和多元自主并有利于高考选拔人才的命题指导思想发展的。

3.如前所述,作文命题的开放多元,是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的总体方向,这一转向有利于给学生写作松绑,有利于试题面向全体写作主体,让有才情的学生在紧张的高考中依然能绽放光彩;从话题作文到新材料作文、新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发展,限制性要求有所加强,主要是避免套作、抄袭等宿构现象造成考试失范,同时试题适度“陌生化”才能保证考试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这是作文命题在实践中调整发展的重要标志。保持开放性和适度限制性都有利于考试公平,前者有利于考题面向全体考生体现主体公平,后者则能保证试题适当的区分度从而体现考试的实质公平。

应该说,保持开放性和限制性之间的平衡,是新课程改革以来高考作文题型调整与发展的杠杆。那么,三大题型中开放性和限制性又是如何体现的呢?根据前面对题型发展创新与内部融合,从而实现多元并存局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把各种题型的要素进行分解,在相互比较中加深认识,列表总结如下:

三、题型功能:关涉考生心灵,启发独立思维

无论什么题型或者各个省市的不同试题,都在新时期的命题中倾情关注考生心理和写作心理,尽可能消解考试作文这一“特殊写作事件”的消极面,为考生创造亲切的试题阅读气氛、感性的语文情境、开阔的思维视野以及敏感的思维触点。这些心理指向体现在考生共同的认知背景、试题的提示语(也称引导语)、材料、题目(话题、主题)、写作要求中。

第一,创设亲切的试题阅读气氛。如试题的提示语“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想法呢?请以XX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感情等。”命题中这种亲切的语气,在现在的试题中广泛采用,让考生舒缓紧张情绪,为构思写作创造轻松的心理环境,这就是一种考试关怀、人文关怀。

第二,创设感性的语文情境。写作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感性的联想想象,需要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思考,理性参与。要想写好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特别需要进入文学创作的诗意状态,即便是分析议论性的文章,也首先是从对感性材料的感受和体验开始。对于考试作文(相对于自由作文)来讲,吸引考生关注试题素材、话题或者题目,进而产生一种写作前的内部思维的涌动状态,才可能会有接近酣畅淋漓的写作上的高峰体验。创设感性的语文情境尤为重要,语文情境实际上是对生活视界的嫁接、还原和艺术化,作文命题中的语文情境包括生动的寓言、历史故事,生活世界的描述以及诗性的文学情境等,还有些时候没有任何提示语的命题半命题作文,实际上社会时政、文化价值的共同认知背景成为命题者和写作者默认的语文情境,如以下四例:

正因为这样,考生可以比较容易地自主选择角度思考,确立个性的题目或主旨具化思考,然后顺着自己的思考去表达成文。

第三,创设敏感的思维触点。从根本上说,创造性的文章首先是对事物有创造性的理解。作文命题如果总是立意先行(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命题),道德命题,二元对立(如以“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为题),就很难让每个不同的个体有自己的语言,命题层面剥离于复杂感性的生活世界,是学生作文伪圣化的诱因之一。因此,创设敏感的、易于触动考生思考的思维触点,是扭转学生文风的命题关键。新课改以来的关系型作文是较好的命题形式之一,如2004年的全国卷“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的话题,比单项的“感受挫折”,就有更胜一筹的命题效果,前者能启发学生思考:那次挫折是什么?怎么认识那次挫折?挫折中有哪些痛苦记忆?什么才是真正的痛苦?这一命题更能启发学生真正深入体验挫折,认识生活;而后一命题很容易让学生编造悲惨故事,背诵抽象的道德口号,文章自然容易流于空洞肤浅、干瘪无味。

参考文献:

[1]樊新龙.高考作文试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孙哲.十年高考作文给高中作文教学带来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

[3]郭超.新课标理念下话题作文的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7.

[4]孙绍振.从感性诗化向智性分析深化——评2007年高考作文题[J].语文建设,2007,(7-8).

[5]俞发亮.简述孙绍振在高考作文试题研究方面的成果[J].语文建设,2009,(2).

[6]刘光成.改革开放三十年:高考作文的回顾与反思[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8,(9)

作者:姚志华

上一篇:经济增长与出口贸易论文下一篇:审计质量提升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