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与电气专业论文

2022-04-18

摘要:在电气工程设计施工中,电气专业同设备、建筑、结构等专业形成了相互依存、紧密配合的关系,都需要各专业之间严谨、充分的配合。关键词:电气专业;设计;施工;配合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电气专业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自控与电气专业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自控与电气专业论文 篇1: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开发与实践

摘 要:《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是高职自控与电气专业群中的一门核心技术课程之一,本文针对高职相关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本课程的课程定位和教学内容,以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实施情境教学,在教学内容顺序、教学实施过程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线;课程改革;系统方法论;课程整体设计;评价方法

现在很多大型生产企业大部分都采用的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由此可知,企业对熟悉自动化生产线的相关维护人员的需求大大增加。现在,适用这种岗位能力需求的技术人员非常紧缺。因此,《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成為了自控与电气专业群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开发好这门课程是关键。

一、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对企业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了解自控与电气专业群相应的岗位要求,进一步明确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与多加相关企业合作,一起共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及相应的职业岗位证书本相适应的课程,以岗位需求为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将职业素养与理论学习、技能训练有机地融合;以生产线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工作任务,以维修电工职业标准为参考,实现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以一台高度仿真的自动化生产线为教学载体,学生通过完成教学载体上各种指定的工作任务,综合地进行机械安装与调整、电路设计与连接、设备参数现场整定,人机界面组态、控制程序编制与调试以及设备故障的排除等技能的训练。以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项目为依托,将生产线的的典型工作任务贯穿于教学环节中,形成教学训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教学情境设计

根据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针对工业生产线中的供料、搬运物料、冲压加工、零件装配、成品分拣等工作过程,突出所需的主要岗位能力培养目标,并兼顾前后课程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精心设计了7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下设有若干工作任务,实现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项目式情境教学。

学习情境安排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注重培养对学生专业技术规范、环保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方法设计

将系统方法论融入到每一个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所学的每一个学习情境每一个知识点都来源于一个实际系统。以加工单元中光电传感器的相关知识点为例,先由系统到单元,了解加工单元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光电传感器,了解光电传感器的特性、原理及故障源等,分析加工单元故障的原因,并采用信号流检测方法示范讲解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步骤,最后进行加工单元故障检测练习,排除因光电传感器问题导致加工单元的出现的故障,最后在回到系统中去,形成一个循环,举一反三,巩固方法,排除光电传感器在其他工作单元中出现的故障。

三、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课程评价主要依据课程的培养目标,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性、监督学习过程、准确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为目的。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工作态度,工作过程的步骤与方法等。终结性考核主要参照世界技能比赛中评分方法,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工作单元功能考核和专业技术规范考核,同时融入时间分的概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功能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是否按步骤完成了项目的所有的控制要求,按步骤给分,每一步只有得分和不得分两种情况,减少主观评分,提高成绩的公平性。专业技术规范考核,主要是从机械部件安装规范、气路连接安装规范、电气部件安装规范和职业素养几个方面进行考核。时间分计算方法是根据学生完成时间的先后按比例评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实施过程中表现情况。

四、课程改革后的特色

(一)采用系统方法论的方法进行教学,使知识点不再孤立;

采用系统方法论进行教学,使学生所学的每一个单元中的每一个器件内容,都源于系统,使学生首先了解单元在系统中作用,器件在单元中的作用,再讲解该器件的特点、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故障源等,然后讲解该器件在单元中会出现的故障如何进行排除,最后回到系统进行拓展,在系统中是否还有其他单元使用了该器件。而不是孤立的去讲单一的器件,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形成一个系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职业标准与专业技术规范的引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将维修电工职业标准、国家最新电气绘图标准(2008版)以及专业技术规范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绘制的电气原理图、电气接线图和电气布置图等符合国家标准,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工作的规范性。

(三)采用信号流的故障排除方法,提高了故障排除的效率;

利用相应的技术文档,采用信号流的故障排除方法,避免了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去排除故障,降低了故障排除的难度,提高了故障排除的效率。

五、结束语

通过近3年的课程开发与实践,本课程创新性地将理论学习、技能培养和素质养成相互融合,实现了教学的整体优化,保证了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能大赛、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就业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吕景泉.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40-63.

[2]严希清,陈红艳.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121-123.

[3]何用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4-72.

[作者简介]马冬宝(1982-),男,北京,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机电及自动化技术、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资助。

作者:马冬宝 曲鸣飞 张鑫 辛义

自控与电气专业论文 篇2:

浅析电气专业与建筑、结构、设备等专业配合问题

摘要:在电气工程设计施工中,电气专业同设备、建筑、结构等专业形成了相互依存、紧密配合的关系,都需要各专业之间严谨、充分的配合。

关键词:电气专业;设计;施工;配合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电气专业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我们在设计中严格遵守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设计规范,还要重视日常使用的安全舒适性、维护维修的方便快捷性。在这之中电气专业与设备专业的配合更是有荣辱与共的依存关系。如果与其它专业配合出现问题,更可能埋下质量隐患。因此,必须加强电气工程与其他专业配合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所以对于细节的把控,就显得十分必要。

概况

本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总用地面积15334.6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190730.71平方米。总共由3栋塔楼组成,1栋为40层超高层办公楼,2、3栋为30层公寓,(其中1~4层集中商业), 地下1~4层为车库及设备房,其中地下4层设有两个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

一、图纸设计阶段

1.电气设计应本着稳定、安全、经济的目标。虽然稳定、安全、经济三者达到最佳平衡存在矛盾。但是建筑电气设计应把稳定、安全放在首位。在保证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的同时也要兼顾经济的因素。虽然三者同时达到最佳结合困难很大,但设汁者在设计过程应尽量使设计稳定、安全的条件下尽量经济,这也是每—位优秀电气设计师的职责和目标。建筑电气设计应遵守以下的原则。建筑电气设计严格依据国家规范和有关政策和法令。规范包括国家规范和地区规范,是国家或某地区为确保设计质量,根据当地的情况而制定标准。建筑电气负荷计算前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这些调查工作包括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消费水平、生活习惯等。选择合适的计算参数。用电负荷是电气设备选择的依据。建筑电气设计是整个建筑工程设计的—部分,设计过程中要与有关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动力和工艺等工种密切协调配合。

2.电气专业与水暖专业有着密切关系。电气专业设计的很大部分是为水暖设计服务的,因此,应要求水暖设计人员及时给电气专业提供资料,以免影响电气专业进度。在设计中,通常应要求水暖专业提供以下资料。首先,应及时向电气专业提供所有用电设备的电量,如:冷水机组、空调机组、风机、水泵、大门冷热风幕以及消防用电等,使电气专业可以准确计算电容量。 其次,在水暖专业的消防设计中,凡需用电信号反馈信息到消防控制中心的设备,均需提供给电气专业它们的位置及控制要求,包括:消火栓、喷淋系统的水流指示器、水力报警阀,防排烟系统的防火阀、排烟口、加压送风口及排烟风机等。再次,水暖专业应向电气专业提供有控制要求的设备,包括通风、空调系统的自控要求及通风、空调系统中电动阀、防火阀的位置。注意火灾时关闭所有的通风、空调系统。提供水泵、水箱的控制要求,如:空调系统的补水泵,排水系统的污水提升泵及嘭胀水箱的高低水位的控制等等。 最后,對于空调风口、喷淋头布置应在设计初期,也需及早同电气专业配合,协调和确定灯具的位置,避免同灯具的重叠。

3. 电气专业与建筑结构专业的前期配合。为配合建筑专业提供较详细的中间资料,电气专业的设计人员主动同建筑专业的设计人员配合,提供需要的具体面积与位置,以及相关电路等资料。由于建筑平面或其他方面的限制不能满足电气专业要求时,应与建筑专业及其它专业协调解决。结构专业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专业。因此,电气专业在与结构专业配合时必须认真严谨。首先,电气专业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确定后,应尽快给结构专业提供所有设备与线路的位置、基础,特别是电源主干线更是要详细标示,不能遗漏。其次,电气管道布置过程中,常常就需要穿越梁、楼板、剪力墙等处,向结构专业提供预留洞位置。对于穿楼板的小孔洞,可以在土建施工过程中,电气工作人员与土建工作人员协作预留。在预应力楼板上留洞时,应同结构专业配合,尽量躲开预应力筋,以免破坏楼板结构强度。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很多,剪力墙及结构梁上的所有孔洞均要预留,留洞时要注意避开剪力墙上的暗柱。因为剪力墙及结构梁有些地方是不允许开洞的。因此电气专业人员要认真配合.并尽量避免因为遗漏孔洞给施工带来困难,甚至影响结构受力。在配合留洞时,如果所留孔洞对结构受力破坏较大或不能留洞时,应考虑将电气线路绕行。当前运用最广泛的是建筑物结构钢筋当成防雷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与等电位联结装置,按规定需要在电气施工图中将联接点、预埋件详细标出,并对敷设方式及技术措施做详细说明;有时需要在土建施工图中对预埋件洋图进行必要的标注与说明。实际情况为,大部分施工图只在电气图中有防雷接地图,缺少详细的标注与说明,土建施工图中直接省略了说明与标注。标注与说明不齐全将给工程监理及施工造成很大的阻碍,若施工单位缺少相关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势必会造成施工错误甚至意外事故。最为常见的是接地钢筋网的连接点的错、漏焊以及外引接地联结点或检测点预埋件的漏设,使得因墙内主钢筋调整、防雷引下线钢筋接错的情况经常出现。

二、主体施工阶段

主体施工阶段,电气专业主要是根据土建、结构专业的形象进度做各种管线、接线箱、盒的预埋预留工作。在经过图纸会审确立了设备的相关情况后,主体预埋阶段必须认真阅读建筑图纸,了解砌筑轴线,是否为偏轴线及梁板的高度和厚度等问题,确保管线预埋到位、准确。必要时要查阅设备专业的有关技术文件,复核电气专业图纸。设计时管线的直径、线径容量是否能满足使用,控制系统是否合理,否则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调整,确保预埋管线在安装时可用。

三、设备安装阶段

众所周知,在工程施工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电气专业的灯具、配电箱、开关、插座等与空调、暖通、给排水专业的风管、风机盘管、上下水管等分项工程“打架”问题,尽管在设计时各专业都尽量避免,却总是在所难免。

1.虽然在理论上设备、电气专业之间是一种相互配合的关系。但实际上发生交叉打架时,大部分是以电气专业变更挪让位置而告终。这是因为:①空调、暖通、给排水专业的设备都是明管敷设,同时还要考虑液体的自然流向,坡度大小有严格要求,否则就会造成暖气不热,下水不畅或堵塞等。②有些设备的安装位置与室内的装修效果有关,改动受到制约。③电气专业管内穿线不存在流动问题,变更起来影响较小,再者就是电气设备在平面图中一般不标注尺寸,这就给电气的变更提供了可行性。只要不违反规范就能变。为了避免增加重复劳动的工作量,惟一的办法就是电气专业技术人员提前了解设备专业的设计方案,及时和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就设备的安装位置、弱电消防的控制电压、型号达成初步协议,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交叉打架情况的发生。必须要求在各专业管线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如走廊、大堂。各专业技术人员应共同绘制综合管线布置图,确定各专业的管线位置、走向、所占空间的尺寸,这也是解决管线敷设矛盾的有效方法。

2.在某些情况下,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应优先考虑。例如,灯具的安装一般情况下若与设备水平管道等发生矛盾时,应遵循灯具优先的原则,因为灯具的安装位置合适与否及数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照度,同时也会给人们使用及室内装修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设备专业应优先考虑将管道适当挪位以保证灯具横平、竖直、居中对称的原则安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打架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电气专业与其他专业应该共同努力,相互作出适当让步,以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设备调试阶段

工程设备安装完成后,为确保各专业设备的有效运行,就要进行设备的运行调试工作,只有经过各个专业的调试运行,才能检验出各个系统的功能是否能够实现。因此,任何用电设备的调试都需要电气专业的配合,尤其是要求各系统实现联动功能的调试。例如,消防系统的调试,不仅要测试烟感、温感探测器在火灾状态下能否发出报警信号,还要测试在正常状态下消防泵能否启动,同时还要测试消防电梯能否迫降,防火门能否自动关闭或打开空调机组、风机盘管的运转是否正常等等。有时某个系统的功能不能实现时,并不一定只是该系统存在问题,有可能是相关专业系统存在问题。因此,各个系统调试时,电气专业同设备专业的相互配合就显得更加重要,这是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为设备专业提供条件,同时积极参与各子系统的调试工作。

五、结束语

电气专业和设备、建筑、结构等专业在工程设计、施工中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因此,电气专业同设备专业只有密切配合、互相支持,才能保证整个安装工程的顺利完成,实现各系统的设计功能。

参考文献: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2年版)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作者:陈浩

自控与电气专业论文 篇3:

任务驱动法在高职电气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高职教育中,电气类专业是比较特殊的一门专业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有准确具体的把握,还要求学生参与课程实践来掌握实际的操作技术。而部分高职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在高职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本文将针对高职电气专业的现状和具体特点,论述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法在高职电气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高职;电气专业教学

一、绪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大企业也对优质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求贤若渴。因此,许多高职都在开设电气专业教育,以此来适应当前的形势。电气专业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强,操作难度大的课程,而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对于电气专业的教育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在教学方式、师资力量与办学条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电气专业的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

二、高职电气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教学评价制度、教学体制有待提高。在高职电气专业的教学中,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只是通过纸上的试卷考试并不能完全的反映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而這门课程在教学中实际应用与课本理论知识并重,学校在教学质量考核时应创新考核形式,以客观、全面地方法来展现学生的学习情况。

(2)实训活动安排不完善,学生缺少实操机会。许多高职院校匆匆开设电气专业课程,却缺少开设本专业课程方面的经验和充足的资金投入,因此在许多需要学生参加实训,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的地方,由于校内相关设备的短缺,学生往往只能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来学习,因此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三、高职学生个性及特点

(1)高职学生心理思维较为复杂多元。高职学生正处在心理敏感阶段,且大多数高职生的经历要比一般本科生复杂一些,这就导致他们在许多情况下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思维习惯易受各种信息的感染与诱惑,甚至容易走上歧途。

(2)高职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电气专业是一门较难的课程,需要学生的认真学习。而许多高职学生都存在自控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习没有兴趣等现象,上课走神,玩手机等情况屡见不鲜,因此,要提高电气专业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任务驱动法在高职电气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法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教育学习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双方以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学习活动的中心,通过学生主动对学习资料、学习资源的运用,去解决设置的中心问题,而且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要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从而使整个学习过程丰满立体,记忆深刻。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核心,强调个人对知识的主动吸取,在任务驱动法的推动下,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加主动,也会富有探索求知的乐趣。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的配合。高职学生往往在学习中表现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没有热情,因此,在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主动地学习查阅知识是该方法的关键。教师可以以正强化的奖励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设置奖励或进行沟通给予直接的鼓励,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对其引导启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也能够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的亦师亦友的平等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学习创建良好的环境。

(2)根据学生的水平、课程的难易等实际情况布置任务难度。面对高职学生的电气专业教学,教师应本着循序渐进、夯实基础的原则进行教学,而且在电气化专业知识中也存在着难易的区分和过度,不同的课程要求的掌握程度不同,耗费的课时与精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任务驱动法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对既有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布置中心问题和主要任务,使学生能够充分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适当的拓展也应在高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以内。让学生可以完成任务,体会主动学习的快乐与主动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也能够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究的能力。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气专业教育本就是一门理论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运用任务驱动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成果,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实际操作机会和外出实习机会。通过设置实践任务,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电气化实践操作,使学生将理论上的知识与实操上的经验结合,并消化为自己的知识牢记于心,这样就达到了任务驱动法的真正目的,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

任务驱动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吸收汲取知识,这不仅改善了固有的刻板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新鲜活力。然而在电气专业这一专业中,任务驱动法的探索还再继续,希望未来这一方法的运用与发展将会更加适应电气专业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为高职电气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方正荣.基于项目驱动法下的电子实训课教学改革研究[J].通讯世界,2016(20).

[2]杨新华.任务驱动模式下的高职精细化工教学开展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6(19).

[3]郝丽丽,邵如平,杨静.电气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02).

作者简介:冯彦炜(1962-),男,汉族,陕西兴平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电气控制。

作者:冯彦炜

上一篇:汉语存现句研究论文下一篇:档案个性化检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