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存现句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通过对跨语言中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之间的关系的考察,探讨以上两种句式在跨语言中的类型特征。研究发现,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都是用领有动词或“be+介词”来编码动词,进而通过生命度等级、定指性效应、介词、话题化、格标记、形式代词等句法手段,来区分两种句式。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汉语存现句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汉语存现句研究论文 篇1:

现代汉语存现句语义语用研究

摘 要:存现句是汉语言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句型,其特色鲜明,代表的意思也是比较特别的。透过表面来看内涵,存现句是指在某个时刻或者是某个地方存在的人或物,除了存在也有可能是消失。不过众多学者对于存现句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分歧。笔者认为存现句是反映空间位置以及时时间位置上的句子,但是对于这种说法也存在着歧义。为此,本文深度探讨一下现代汉语中存现句的特点以及应用。

关键词:现代汉语;存现句;语义语用;研究

存现句是根据句子的含义特殊划分出来的一类特殊句式。存现句想表达内容很简单,就是在时空位置下,事物主体的出现或者消失。即主语+谓语动词+宾语的结构形式。但是这种句子的重点并非在谓语动词上,而是宾语上,也就是事物主体的存在状态。

一、存现句的语义类型

(一)存在句

存在句是指时空位置上存在事物主体的句子。存在句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即句子中的动词应该是表现持续状态的,而不能是短时间存在的。存在句主要是用来描写事物主体状态的。一般来讲,它的谓语往往是“有”或者“是”,或者是只要见到了这两个字往往就会是存在句。例如我们常常听到“柳树上面有一只蝉”,“富士山是活着的火山”。

这两句话都是从客观角度来对事物或者人进行叙述的,因为句子本身的意思就能够满足要求了,为此不需要再加上额外的描绘内容。

第二个特点,动词后面往往带着“着”和“过”两个词汇。这两个字代表着事物主体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某一个点上。为此,表示状态的助词可以与动词构成存在句。一般来讲,这种类型的存在句往往有两种形态,即静态和动态。例如,“天上挂着一只风筝”,“窗户下落着一只小年”。前者是动态存在句,后者是静态存在句。再比如,“窗户上挂过一张贴纸”。这同样是存在句的形式[1]。

第三个特点,在句子成分中有时会用到谓语句。举例说明“山上一片好风光”,或者说“楼上住着两个顾客”。前者是名词性谓语句,后者是动词性谓语句。

(二)隐现句

隐现句的形式仍然是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但是与存在句的谓语不同,隐现句的谓语往往是瞬时性的动词,在短暂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或者是意味着主体的某种发展趋势。

1.根据谓语动词的差异性,可以将隐现句分为三类

第一类。表示瞬时性动词的隐现句。比如出现、爆发、消失等。常见的例句有“草原上出现了一匹马”,“文具盒里少了一根铅笔”。

第二类是表现某种趋势的隐现句。比如“上去、下来、出去、进来”。常见的例句有“楼上下来一位客人”,“里面出去一个孩子”。这类的谓语动词直接就表示了某种行为趋势。

第三类则是表示具有位移含义的动词。比如“跑、条、伸”等。常见的例句有“大树长出来一片叶子”,“工厂传出轰隆隆的声音”,“我身边闪过一个白色影子”。

2.根据动态助词可以将隐现句分为三类

第一类句子表示谓语动词已经结束的隐现句,注重前后结果的不同体现。常见的动态助词便是“了”。“我爷爷离开了世上”,着重突出一个结果。

第二類句子便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这种句子被称为体隐现句。一般来讲,体隐现句中的动词助词往往是“过”,将现在与从前进行比较,来表示一个前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例如,人们一见到废墟,就会感叹“这里发生过地震”。其言语无形之间将地震之前与地震之后的破败景象进行了对比,有时候,也有人这种将句子称为经历体隐现句。

第三类句子便是施事。这种句子的特点便是可以进行调换。举例说明“村里去世了一位老人”,可以转换成为“一位老人在村里去世了”。“老王家生了一个孩子”,可以转换成为“一个孩子在老王家生了”。这类句子往往是比较特殊的,即使前后的主语以及宾语发生了替换,那么句子的意思仍然不会发生变化。

二、存现句的语义特征

(一)主语具有时空性

存现句的主语往往是出于某个时空背景下的,一般来讲,都是由时间或者地点所构成的动名词来承担主语的位置,以此来表示事物主体及其所处的时空位置。时间以及地点往往是主语存在的必要条件,即这个时间或者这个地点一定是与主语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存现句中的主体往往处于比较特殊的时间以及空间之中,且这种表示时间以及空间的词往往在句子的开头位置。二者不能同时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如果时间以及空间出现在一起,往往采取的方式是将地点作为主语,将时间作为状语。例如,“去年巴西举报了足球比赛”。“2008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这两句话中,时间以及地点全部出现,按照它的原则,便是将地点作为了主语,将时间变成了条件状语,从而变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存现句。

有的时候,在主语面前也会加入一个介词来组成介词短语,常见的介词有“从、靠、自”等表示引导性质的介词。加入这些介词之后的介词短语表现为条件性状语从句,这个介词是不能够省略的。如果缺少了这个介词,那么条件性状语从句将会变成普通句式。当然这种情况之下就没有了主语,此时的句子被称为非主谓型的存现句。这种在书中见到的比较多。例如在孙犁的《光荣》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从南边过来一匹马”。“从”字引导的条件性状语从句,没有主语,是非主谓型存现句的体现[2]。

(二)动词具有存现性

存现句往往带有动词,这种动词一般来将有三种情况,第一种表示存在状态的,常见的助词有“是、有”;第二种则是表现存在方式的,常见的助词为“着”;第三种是表示具体内容的,常见的助词有“满了”。例如以下语句:

曹禺先生的《雷雨》著作中写到“左墙边有一条板凳”。这句话便是第一种情况的“有”字情况;孙犁先生的《光荣》一文中写到“东面是深深一片芦苇”。这句话属于第一种情况的“是”字情况;“两边挂着巨幅国画”,这句话显示的则是第二种情况;“院子里挤满了观看热闹的群众”,这句话则是第三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存现句的带宾动词也可以涉及“过、了”等助词,来表示一种变化。如“这里发生过地震”“那座楼里住着一对夫妇”等等句子则是前后的明显变化。

三、存现句的语用功能

从语用功能来看,存现句多用刻画人物形象或者进行景色描写、环境描写、事物的说明等。其中引用存现句最为出众的当属四大名著《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王熙凤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3]。

不过百字而已,但是却将王熙凤身上的华丽描写得通透立体,透过语言,我们仿佛能够看到一个绫罗绸缎、锦衣秀色的活生生人物站在我们面前。尤其是对于寥寥几笔的神情描写,我们更是能够看出王熙凤笑里藏刀、深藏不露的精明与狡诈。

四、结论

通过对现代汉语存现句的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内涵丰富,无论是实用性还是适用性都比较强。但是因为个人的经历以及经验有限,在很多内容上的研究不够深入,所研究的内容也不够丰富,需要大家多多指导。通过研究现代汉语存现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存现句的语义特征以及语用功能,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种特殊句式。

参考文献

[1]李依轩.现代汉语存现句处所成分的意义类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8):172–173.

[2]王初艳.汉语存现句研究综述[J].长江丛刊,2018(19):53–54.

[3]李海林.现代汉语存现句的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3(25):25–27.

作者:王仲轲

汉语存现句研究论文 篇2:

跨语言中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的类型特征

摘  要:通过对跨语言中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之间的关系的考察,探讨以上两种句式在跨语言中的类型特征。研究发现,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都是用领有动词或“be+介词”来编码动词,进而通过生命度等级、定指性效应、介词、话题化、格标记、形式代词等句法手段,来区分两种句式。并通过跨语言中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的编码类型、概念关联、句式关系模式以及两种句式的演变路径等方面,归纳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之间的蕴含共性。

关键词:存现句式;领属句式;领有动词;“be+介词”;类型特征

一、引言

通过跨语言调查研究发现,存现句结构与领属句结构的关系十分密切。Tomioka阐释了存现句的歧义形式,当存现主体与存现处所具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便会与表示整体—部分的领属产生歧义,从而将该句式判定为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1]。Marten对斯瓦希里语中的存现句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斯瓦希里语具有两种存现句式,其中一种句式就是由领有动词与处所主语标记组成的处所—领属结构(Locative-possessive Construction)[2]。Yong & Jie探讨了类型学视野下的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认为生命度与定指性效应是造成存现结构与领属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3]。Creissels调查了256种语言,发现很多语言的存现结构都由处所代词与领有动词组成[4]。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任鹰对“领属”与“存现”两个语义范畴的相似关系及领属句与典型的存现句的构式关联进行了探讨,作者指出,“领属”与“存现”是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并且可纳入同一认知框架的语义范畴,以同一句法格式表示领属义与存现义,是有着充分的认知理据的必然现象[5]。黄成龙采用语义地图模型,对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言的存在类动词进行了考察,作者指出,藏缅语族中的62种语言的存在动词,可以同时出现在处所句式中,也可以出现在存现句式、领属句式中,分别表示处所义、存在义和领属义[6]。孙文访以语义图模型为分析工具,对“有、是、在”进行了跨语言调查,研究发现,“有、是、在”可以编码处所、存在、领有、判断等意义,并描写与解释了“有、是、在”的語义演变阶段和语义演变路径,从而得到不同来源的蕴含发展序列:判断>处所>存在>领属,领属>存在>处所>判断以及处所>存在>领属[7]。

上述研究主要是单纯描述了跨语言或汉藏语系中存在动词与领有动词的形式特征、功能分布,相对忽略了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同时,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之间的差异和共性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化。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考察跨语言中存现句式和领属句式以及与语言语序之间的关系,探讨以上两种句式在跨语言中以及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并力图探寻两种句式之间的蕴含共性,进一步阐释以上类型特征与蕴含共性的原因。

二、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中动词一致的

类型特征

通过跨语言研究,Creissels发现40多种语言中的存现结构由领有动词表达[4](P5)。本文研究显示,在一些语言中,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中的动词都使用领有动词“have”表示存现义或领有义,如汉语、壮语、泰语、法语、德语等;也有一些语言中,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中的动词由系动词“be”与介词组合而成,如Ma’anyan、Igorot Bontoc等;还有一些语言中,存现动词由系动词表达、领有动词由系动词与介词组合而成,如苏格兰盖尔语、俄语等。当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采用相同动词时,除了根据不同的生命度等级、定指性效应之外,跨语言中还可以根据介词、话题化、格标记、形式代词等句法手段,来区分以上两种句式。

(一)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使用领有动词的类型特征

根据对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中动词使用情况的跨语言调查研究,本文发现,一些语言中的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中的动词,都可以使用领有动词来表示存现义或领有义,像汉语、傣语、壮语、泰语、法语、葡萄牙语、希腊语、土耳其语、越南语等。例如:

(1)汉语①

a.前面有一个村庄。

b.小张有个好老婆。

(2)越南语

a.Trên  bàn  có    m?t  quy?n   sách

在   桌子  有  一    CL     书

桌子上有本书。

b.T?i  có   m?t  quy?n  sách

我   有  一    CL    书

我有一本书。

除了汉语及其方言之外,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语言中的“有”,也都可以表示存现义或领有义,如哈尼语、羌语、瑶语、苏龙语、藏语、白语等。在其他语系如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闪含语系等语系语言中,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都使用领有动词表示存现义或领有义。由此可见,使用领有动词表示存现义或领有义是一种普遍的跨语言现象。根据跨语言调查,本文将以上语言的类型特征归结为领有动词的存现义与领属义的语言类型特征。具体如表1所示(见下页):

根据表1可知,以上语言中的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中的动词都使用领有动词分别编码存在义与领属义,这也是一种普遍的跨语言现象。我们可以由此推断存现动词与领属动词在概念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还可以发现,两种句式的语序与语言语序关系密切,在以上SVO语言语序和SOV语言语序中的存现句式和领属句式均具有一致性,S、V、O分别对应存现句式中的L、V、T以及领属句式中的Pr、V、Pe。

(二)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使用“be+介词”的类型特征

当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中的动词相同时,除了使用领有动词之外,还有很多语言使用“be+介词”来表达存现义、领属义。例如:

(3)尤卡坦语[8](P586)

a.Yaan  ba?alche  ich  k’ax

COP    动物     在   森林

森林里有动物。

b.Yaan  ti?  Paul  xuntul  ciimin

COP   at   Paul   一      马

Paul有一匹马。

(4)斯瓦希里语[4](P40)

a.Kisima-ni      m    na     maji.

CL7.井-LOC  CL18 COP.with  水  井里有水。

b.Kisima  ki   na      maji.

CL7.井 CL18 COP.with  水  井里有水。

本文将以上语言的类型特征归结为“be+介词”的存现义与领属义的语言类型特征。具体如表2所示:

根据表2“be+介词”的存现义与领属义的语言类型特征可知,当使用“be+介词”对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进行编码时,介词主要有“at”“with”两种形式。其中,印欧语系中的语言多使用“be+at”,其句式语序为“T be(at) L”或“at Pr(possessor) is Pe(possessee)”;而班图语系中的语言多使用介词“with”,其句式语序为“L is with T”或“Pr is with Pe”。生成语法研究中,一般把宾语称为内部论元,主语称为外部论元;当句式中引进其他论元时,一般采用语序、格标记、介词等形式手段。跨语言调查研究发现,在选择“be+介词”编码动词时,“at”一般引入处所论元,T与Pe为句中主语;“with”一般引入受事论元,T与Pe为直接宾语,而L与Pr为句中主语。

(三)区分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的形式手段

如前所述,跨语言中存在很多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语序一致且动词相同的现象,虽然两种句式中动词一般均采用领有动词、“be+介词”两种编码形式,但是两种句式在编码存在义与领属义时,不同的语言也会采用不同的编码形式来区分两种句式。除了根据不同的生命度等级、定指性效应之外,还可以根据介词、话题化、格标记、形式代词等句法手段来区分两种句式。

1.生命度等级与定指性效应

在有些语言中,存現句式与领属句式语序表达一致,它们使用相同的语序与相同的动词,这时,判别两者的依据主要由生命度等级来决定。当主体为有生生命时,句式判定为领属句式;当主体为无生生命时,句式判定为存现句式。例如:

(5)俄语[8](P582)

a.Na stole  est’ kniga.

在桌子上  COP    书

桌子上有书。

b.U  menja   est’ sestra

at 1SG.GEN COP   妹妹

我有个妹妹。

(6)苏格兰盖尔语[8](P580)

a.Tha  min  anns  a’phoit

COP  麦片  in   D  壶里

壶里有麦片。

b.Tha  peann  aig  Mairi

COP  钢笔   at   Mary

Mary有枝钢笔。

由于定指性效应而造成了存现句与处所句语序的不同,当存现主体为定指性名词时,选择处所句;当存现主体为不定指名词时,选择存现句,如例(5a)、例(6a)。不过,在例(5)、例(6)中,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的构成成分与语序一致,动词都是由系动词与介词组成。当主体为无生生命时,句式可判定为存现句式,如例(5a)、例(6a);当主体为有生生命时,句式可判定为领属句式,如例(5b)、例(6b)。

2.介词

在其他一些语言中,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表达一致、使用相同动词表达存现义或领有义,除了生命度等级之外,介词也是区分两种句式的主要句法手段。当存现主体语义为有生生命特征时,选择领属句式,且句式中没有介词;当存现主体语义为无生生命特征时,选择存现句式,且存现动词由系动词与处所介词组合而成。以上现象多发生在塔加拉族语、汤加语、俄语、Ma’anyan、Igorot Bontoc、Cebuano等。例如:

(7)塔加拉族语[8](P585)

a.May     gena  sa  ewropa

COP=LOC 战争  在  欧洲

欧洲有场战争。

b.May      relos   a?  naanai

COP=LOC  手表   ART  mom

妈妈有块手表。

(8)汤加语[8](P579)

a.‘oke  ‘i  ‘ai  ‘ae     Nofo’anga  ‘i  he

TNS   P   3SG ABS.ART  座位      P  ART

poopao.

独木舟

独木舟上有座位。

b.‘oku  ‘i  ai  ‘ae     faanau    ‘a  Sione.

TNS   P 3SG ABS.ART 孩子-复数 ABS 约翰

约翰有孩子。

3.话题化

在日语中,“NP-ni+NP-ga+aru/iru”既可以表示存现义,还可以表示部分—整体的领有义。值得注意的是,当存现主体被话题化时,存现句式转换为处所句式,但领有义仍然存在。例如:

(9)日语[1](P3)

Kono  torakku-ni  atarashii enzin-ga  aru.

DEM   卡车-LOC     新的  发动机-宾格  有

存现义:在卡车上有个新发动机。

领有义:卡车有个新发动机。

(10)日语[1](P6)

Atarasii  enzin-wa   kono torakku-ni  aru.

新的  发动机-话题标记 DEM 卡车-处所格  有

存现义:新发动机,在卡车上有一个。

领有义:新发动机,卡车上有一个。

汉语虽然是话题突出的语言,没有专门的话题标记,但是汉语及其方言的“有”可以介引一个无定却有指的话题。实地调查表明,“有”并没有完全虚化为话题标记,仍可以表达存在义与领属义。例如:

(11)汉语

a.有一种爱叫放手。

b.有一种人就是矫情。

4.格标记

“Kamree”与“Larkee”都位于句首,同时,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都借助介词进行表达,存现句式使用前置词“m??”,领属句式使用后置词“pas”。值得注意的是,在领属句式中,“Larkee”后面出现了格标记“kee”。例如:

(12)北印地语[8](P943)

a.Kamree-m??  dadmii   hai

房間-in     人     COP.3SG

房间里有个人。

b.Larkee-kee  pas  kuttaa   hai

男孩-GEN    by   狗     COP.3SG

男孩有只狗。

5.形式代词

跨语言研究发现,存现句结构与领属句结构关系相当密切。Creissels指出,有40多种语言中的存现结构由领有动词表达,还有一些语言中的存现结构由处所代词与领有动词组合而成[4](P6)。其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语序都是“L (Pr) VT (Pe)”。生命度等级是区别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的主要方式,当句中主体为无生生命时,选择存现句式;当句中主体为有生生命时,选择领属句式。例如:

(13)法语

Il    y   a  trois  livres  sur la table

P LOC 有   三     书     在桌子上

桌上有三本书。

在斯瓦希里语中,存现句与领有句使用同样的动词,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在存现句中的动词前添加处所名词短语标记“ku-”。例如:

(14)斯瓦希里语

a.Ku-na       ma-endeleo  sana

sm17.PossCop  6-发展   很多

这里有很大发展。

b.Juma   a-na      wa-nafuzi  wa-tano

Juma sm1-PossCop  2-学生    2-五

Juma有五个学生。

在其他一些语言中,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可以通过形式代词的位置进行判断,如尤卡坦语、阿拉伯语。在(14a)中,形式代词位于主语位置,此时为存现句式;在(14b)中,形式代词跟紧动词之后,此时为领属句式。

三、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之间的

类型特征动因

(一)领有动词=“be+介词”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中的动词一致时,一般采用领有动词或“be+介词”。本文由此假设领有动词=“be+介词”。Freeze[8]、Kayne[9]、Dikken[10]、姜兆梓[11]等均指出,“be+介词”可以拼读为have。如果从句法转换的角度考虑,汉语也存在类似现象,它们的区别仅在于,汉语中与系词be相关的“是”并不是强制性的,并且语序有时会发生变化。例如:

(15)汉语

a.桌子上有一本书。

b.一本书在桌子上。

在英语、葡萄牙语、法语等语言中,也存在领有动词=“be+介词”这一现象。如英语中的“have”与“be+with”、葡萄牙语中的“tem”与“esta+com”。还有一些语言则直接使用介词编码存现义,使用“be+介词”编码领有义。例如:

(16)Huasa[4](P41)

a.Dà    dàl?l?

with  reason

有问题。

b.Yār?à   yanà      dà   fens??

男孩   3SG  with   笔

男孩有枝笔。

在俄语、北印地语、塔加拉族语、苏格兰盖尔语等语言中,存现动词与领有动词都可以通过“be+介词”来表达。同时,在班图语系中,很多语言如斯瓦希里语、尼日尔—刚果语、茨瓦纳语等都使用“be+with”编码存现动词或领有动词。例如:

(17)茨瓦纳语[4](P40)

a.Ga    ke    na     mathata

NEG  NEG  be.with  问题-PL

我没有问题。

b.Ga     go       na     mathata

NEG  thereexpl   be.with 问题-PL

没有问题。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使用“be+介词”表示存现动词与领有动词是一种普遍的跨语言现象。通过对上述两种表达存现动词的编码形式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跨语言中除了存现动词本身之外,还有领有动词与“be+介词”两种编码类型;同时,“be+介词”也可以编码领有动词。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领有动词=‘be+介词’”的类型特征。

(二)“存现”与“领属”:从概念关联到构式关联

据表1与表2可知,存现句式语序与领属句式语序一致是一种普遍的跨语言现象,其中,L、V、T分别对应Pr、V、Pe。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当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语序一致、且句式都使用领有动词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义相似性原则造成的。在存现句式中,这种关系也是如此。根据语义相似性原则可以判断,L相当于背景,T相当于焦点。在领属句式中,Pr领有Pe,Pr相当于背景,Pe相当于焦点。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都是表示整体与部分、背景与焦点的认知关系:“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某物”=“领有者领有、获得或失去某物”。任鹰从关联模式的认知框架出发,分析了“存现”与“领属”之间的相似性,作者认为,“‘存在’也就是一种依附状态,某物存在于某处也即某物依附于某处,某处与某物之间的关系可以被理解为领属关系;某处‘出现’某物就意味着某物开始依附于某处,意味着某处与某物之间的领属关系的建立;某处‘消失’某物则意味着某物脱离某处,意味着二者之间领属关系的消除”[5](P310)。上述论证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抽象的领属关系与具体的依附存现关系之间有着难以分清彼此界限的事理关系。同时,领属关系与存现关系相关联的认知模式,是从人们的认知概念中反应到句法构式关系中的,因此,在人类大多数语言表达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时,都采用了相同的动词、相同的语序。

还需指出的是,以相同的句式、相同的动词表示原型存现义和原型领属义,也是一种具有跨语言特点的语法现象。Zeshan & Perniss对手语中的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进行了探讨,作者发现,印度、土耳其、俄国、英国、美国、德国、约旦、中国等许多国家使用领属句式表达存现句式[12](P78)。也就是说,领属句式不仅表达领属义,还可以用于表达存现义,领属义与存现义使用同一种表达句式。

(三)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之间的蕴含共性

在希腊语、Tusan、Wolof等语言中,存现句式会产生歧义,一般情况下,存现句式除了表达存现义之外,还会产生领有义。在一些语言中,带有领有动词的存现句式也会与领属句式产生歧义,尤其是当主语为第三人称代词时,就很难区分是存现句式还是领属句式。在西非太平洋语族的一些语言中,主语须由动词进行索引。也就是说,主语可通过动词进行判定,此时主语为名词性短语。当主语为非名词性短语或者为人称代词时,存现句式就会与领属句式产生歧义。此外,在Salento、Southern Calabria、Sardinia等语言中,HABERE为主要的系动词,它可以表示存在义与领有义,其中,存现句式的语序为“V T L”,领属句式的语序为“Pr V Pe”。不过,随着语言的演变,TENRE逐渐替代了HABERE,用于表示领有义,但在巴西葡萄牙语仍可用于存现句式中。由于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之间存在一定的歧义现象,本文认为,有必要从历时角度出发探讨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的衍生关系。

通过对跨语言的调查,Creissels指出,在表达存在义的动词中,系词最为典型[4](P8)。Hock在印欧语系中发现了BE在语法化过程中的不同程度的不规则变体与不同的句法功能,作者以英语BE的语法演变为代表,指出BE的最初形式是become,在古英语中,became具有“来,保持”的意义。随着句法形式的改变,BE的语义也发生了变化,之后也可以表示存在义,如“remain/stay(位于)”。根据其形式演变,可知BE具有了表达存在义的功能。同时,BE的表达也不断发生演变,BE表达存在义的情况出现比较早,而领有动词出现比较晚,印欧语系中一些语言的“有”源于“存在”义动词BE,如英语的“have”。斯拉夫语中的HAVE最初是由与格标记和动词BE表达的,这种用法在印欧语系如梵语、希腊语、拉丁语等语言中十分普遍[13](P244)。在汉藏语系中,汉语“有”既可以表示存在义,也可以表示领有义,存在和领有也经常采用相同的句法形式。根据兰碧仙的考察,甲骨文中位于“有”后的动词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害、梦、雨、风、蛊、震、疾”等,这类词为名动兼类词;第二类是“擒、降、来、至”等,这些词既可以作叙述句谓语,又可以转化为“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表示动作行为所关联的对象[14](P58)。基于甲骨文以上两种情况,可判断“有”最初是表示“存在”义的。从以上系动词BE的演变过程可以获知,存在动词、领有动词是由系动词BE演变而来的,其演变路径为:存在动词>领有动词。

由以上跨语言中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以及两者之间的演变路径可知,存现句式为领属句式的基本句式,领属句式由存现句式演变而来;同时,结合上文跨语言中手语使用领属句式表达存现句式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出一条蕴含共性:领属句式蕴含存现句式。

四、结语

通过跨语言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很多语言中的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都使用相同动词,即使用领有动词或“be+介词”。当两种句式采用相同动词时,通常是通过生命度、定指性效应、话题化、介词、格标记、形式代词等句法手段,来区别两种句式。本文根据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将两种句式的类型特征总结如下:第一,本文首先假设“领有动词=‘be+介词’”,通过跨语言中的存现句式使用领有动词与“be+介词”两种编码形式、领有动词或“be+介词”一种编码形式,同时表示领属义与存现义,从而论证了这一假设。第二,领属关系与存现关系相关联的认知模式,是从人们的认知概念中反应到句法构式关系中的,因此,在人类大多数语言表达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时,都采用了相同的动词、相同的语序;同时,以相同的句式、相同的动词表示原型存现义和原型领属义,也是一种具有跨语言特点的语法现象。第三,根据历时研究以及手语表达领属句式的方式,本文發现了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的演变路径:存现句式>领属句式,并总结出一条蕴含共性:领属句式蕴含存现句式。第四,使用“be+介词”编码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动词的现象,大多发生在印欧语系和班图语系的语言中,其中,印欧语系语言多使用“be+at”,班图语系语言多使用“be+with”;介词“at”通常是引入处所论元,介词“with”通常是引入受事论元。

参考文献:

[1]Tomioka,S.The Japanese Existential Possession:A Case Study of Pragmatic Disambiguation[J].Lingua,2007,(6).

[2]Marten,L.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in Swahili Existential Construction[J].Rivista di Linguistica,2013,(25).

[3]Yong,Wang & Jie,Xu.A Systemic Typology of Existential and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J].Functions of Language,2013,(1).

[4]Creissels,D.Existential Predication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M].Work. Pap.,University Lyon,2014.

[5]任鹰.“领属”与“存现”:从概念的关联到构式的关联——也从“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说起[J].世界汉语教学,2009,(3).

[6]黄成龙.藏缅语存在类动词的概念结构[J].民族语文, 2013,(2).

[7]孙文访.“有、是、在”的跨语言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8]Freeze,R.Existence and Other Locatives[J].Language,2013,(3).

[9]Kayne,R.S.Towards a modular theory of auxiliary selection[J].Studia Linguistica,1993,(1).

[10]Dikken,M.den.Particles:On the syntax of verb-particle, triadic, and causative construction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1]姜兆梓.现代汉语存在句A段的论元与非论元属性[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12]Zeshan,U. & Perniss,P.Possessive and Existential Constructions in Sign languages[M].Nijmegen:Ishara Press,2008.

[13]Hock,H.H.Principles of Histotical Linguistics[M].Belin:Mouton de Gruyter,1991.

[14]兰碧仙.据出土文献再论先秦汉语“有2+VP”结构中的 “有2”[J].汉字文化,2011,(4).

Ty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xistential and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Cross-languages

Du Da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Art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Shanghai 201306, China)

Key words:existential construction;possessive construction;possessive verb; “be+preposition”;ty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作者:杜丹

汉语存现句研究论文 篇3:

存现句概说

摘 要:存现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很有特色的句子。自20世纪50年代起,有很多人对存现句的分类、构成、句式特点等作过分析和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存现句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存现句 存在句 隐现句 时间词语 处所词

存现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很特殊的句型。从意义上来说,存现句是指表示某个处所存在着某一事物,以及某个处所、某个时间有某种事物出现或消失的句子;从形式上说,存现句是指句首为表示处所或时间的词语,而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的人或事物的名词总是位于谓语动词后的句子。存现句主要由所表达的意义得名。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把这类句子称之为“存在句”,把它归为有无句中的一种。1957年8月,陈庭珍发表在《中国语文》上的《汉语处所词做主语的存在句》一文,第一次把存在句作为一个专论文,从而拉开了对存现句研究的序幕。

一、关于存现句的分类

存现句一般可分为三段,前段(又称A段),中段(又称B段),后段(又称C段)。前段是表示空间或时间的词语,中段是动词,后段是名词性词组,其格式为:时间、空间词语+动词+名词性词组。

关于存现句的分类,目前语法界基本认为可分为两大类,即存在句和隐现句两种。二者结构形式上大致相同,但多少也有些差别。李临定在《现代汉语句型》中就其差异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简单列表如下:

句型 前段 中段 后段

存在句 前段的处所词为名词方位词、方位词或表处所的名词、指代词。处所词前可有“在”。 中段的动词,经常带“着”,也可带“了”,也可两者皆不带,大多数动词都是静态的。 后段的名词语一般多有数量词,名词语是无定的,但有时例外。

隐现句 前段是处所词,也可为时间语;处所语多数可以有介词“从”,有的可以有介词“在”,有的则两者皆无。 中段的动词主要是趋向动词和动趋组合。动词经常带“了”。大多数动词是动态的。 后段的名词性词组一般有数量词,是无定的。有时也例外,名词性词组也可无数量词,还可以是专有名词。

王智杰从存现句的构成成分着眼,将其分为完整型和非完整型两大类。完整型又分为两类:

1.处所词语(方位词语、名词、指示代词等)+动词语+名词语。如:

门口也有一对石狮子。

2.处所词语(介词词组)+动词语+名词语。如:

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

非完整型分为三类:

1.缺少处所词语结构模式为“动词语+名词语”。如:

这时候,厢房门一响,走出一个干瘦的小老头。

2.缺少动词语,结构模式为“处所词语+名词语”。如:

天空中一弯新月。

3.缺少处所词语和动词语。如:

大大的玻璃窗,厚厚的地毯,外面是层层的绿树。

李临定则根据句中动词的不同,将存在句分为了“坐”型、“垂”型、“长”型、“挂”型、“绣”型、“戴”型、“飘”型、“坐满”型等等;将隐现句分为“来”类、“动+来”类、“出现”类、“长”类、“去”类、“走”类等六大类。

对存在句的研究多于隐现句,存在句的分类更为详细。20世纪80年代初,宋玉柱将存在句分为四类:“有”字句、“是”字句、“着”字句、无动词的存在句。后来他又根据“着”字存在句中“动词性质上的不同”(动态存在句中的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如:清白的水波上闪耀着千百条金光;静态存在句中的动词表示静止的状态,如:桌上放着一个花瓶)、“着”字作用上的不同(动态存在句中的“着”是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静态存在句中的“着”都表示状态持续的)、“宾语性质上的不同”(动态存在句中的宾语都是施动宾语;静态存在句的宾语很难从施受关系上加以区分)、“数量定语上的不同”(动态存在句中宾语前却常常可以没有数量定语;静态存在句中宾语前面一般都有数量词作定语,以体现宾语的无定性),将“着”字存在句分为“动态存在句”和“静态存在句”。另外,他还提出了“定心谓语存在句”的概念,即整个句子无动词语的存在句;后来又把动态存在句分为两类:完成体动态存在句、进行体动态存在句,在静态存在句中补充了“经历体存在句”“名词谓语句”。他的分类列表如下:

“有”字句(门口站着一个人。)

“是”字句(窗外是个足球场。)

静态存在句 “着”字句(门上贴着一张标语。)

经历体存在句(窗上贴过窗花。)

定心谓语句(山下一片好风光。)

名词谓语句(满脸青春美丽痘。)

动态存在句 进行体动态存在句(天上飞着一只鸟。)

完成体动态存在句(门前修了一个岗楼。)

聂文龙的《存在和存在句的分类》一文根据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变换方式的不同,把存在句分为动态存在句和静态存在句,并对动态存在句和静态存在句进行了再分类。动态存在句分为“位移类和非位移类”,“非位移类”又分为“摇动类和扩散类”。李秀则把静态存在句分为:动词为“有”和“是”类、动词后有时态助词“着”“了”类、缺乏动词类;把动态存在句分为进行体动态存在句和完成体动态存在句。

二、对存现句的前段的分析

存现句的前段,又称之为A段,A段向来是最有争议的焦点之一。对于它的争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关于什么词语可做存现句的A段,另一方面A段是不是存现句的主语。

把存现句分为A段、B段、C段,这是语法界皆认可的,但对充当存现句A段的词语范围却有不同的看法。早在1957年,陈庭珍发表的《汉语中处所词做主语的存在句》一文中,已点出处所词是存现句的A段,现在语法界也公认了。那么,时间词语能不能做A段呢?林祥楣、范晓、储泽祥、王建军、张学成、潘文等人都认为句首的时间词语可以做存现句的A段,但刘月华、雷涛等人认为不可。刘月华认为:“在存现句中,处所是主要的描写对象,处所词语一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而时间名词不是主要描写对象,时间词语不是存现句必须出现的成分。……而且,包含时间词语的存现句,大多同时包含处所词语(描写对象),如把时间词语也分析为主语,那么主谓谓语句的数量就大大增加了,对教与学都是不方便的。”雷涛认为“我们不能把句子开头的时间语当作A段,时间语是一种背景语,对存在的处所不涉及或无法涉及”。储泽祥则相反,提出“从理论上说,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没有理由把时间丢开。”“不能否认时间词也可以表示事物的存在性,‘有’字存在句里,时间词作前段是完全可以的,如‘往日有座山’‘乾隆年间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都是存在句。”

方位词也可做存现句的A段,但有一事实上的条件。杨安红、周鸣只看到单纯方位词可做A段,潘文则提出了具体的三个条件:(1)用在名词或代词的后面,组成方位短语;(2)在指代明确(也就是有具体的参照)的前提下,单独表示与参照物有关的处所、位置;(3)通过对举,使单纯方位词获得定位性,指代具体处所。另外,潘文认为,合成方位词做存现句A段也有条件,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成对出现,但定位不明确的合成方位词和单纯方位词一样,都不能做存现句的A段;合成方位词做A段的存现句不能做始发句。总之,潘文认为“方位词做存现句A段的条件是使其具有定位性。”

对于A段是不是存现句的主语的问题,也是争论的焦点。首先展开讨论的是存在句的主语。早在1957年,陈庭珍提出处所词做存在句的主语的说法,后来宋玉柱、李芳杰、冯志纯、高顺全等到都认同此说法。宋玉柱认为存现句句首的介词结构也能当主语,因“存现句句首的介词结构和一般介词结构有所区别,区别就在于其中的介词可有可无。”“从结构上看,首先我们看到存现句句首的处所词语,对于构成这种句型来说是不可少的成分。这一点和状语很不一样。”“第二,存现句中的谓语有时可以和形容词谓语或判断谓语并列存在,使得我们没办法把句首处所词语看作状语。”宋玉柱在分析“定心谓语存在句”时谈到“句中没有动词出现,处所词语显然不能作状语,因为其后出现的是定名组合,不可能受状语修饰。”

胡裕树则认为句首单纯是处所词则可作主语;若句首出现介词,则介词与处所词语组成介词结构,就充当全句修饰语(状语)。黄伯荣、廖序东等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三、关于存现句的性质

从1957年开始,陈庭珍就提出存在句是主谓句的说法。到现在,大多数学者把存现句分析为主谓句。田小琳认为:“存在句是一类特殊的主谓句。”从语义表达角度看,“主语就是话题,不一定非是施事者或者受事者。”宋玉柱还从多个角度证明存现句A段作主语,整个存现句为主谓句。王森用变换法证明了处于主语区的方位词或处所词是主语,不是状语。

存现句为主谓句,句首处所词语为主语;但如果句首出现介词,刚介词与处所词语组成介词结构,充当全句修饰语。胡裕树(1982)认为,“‘从一个北京式方格窗棂的窗户里,透出了明亮的灯光和一个人影。’这是动词性非主谓句。介词短语是状语,如果不用‘从’就成了存现句的处所主语。”黄伯荣等也持此观点。潘文在论及这个问题时,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他说:“存现句这个名称是从意义方面(严格地说是“语用意义”)得来的。如果从意义和功能角度来看,存现句应该属于句类的范畴。”潘文的理由是“存现句在句法结构方面缺乏同一性,但是,从表达的作用看,这类句子都是表达‘存现’意义的,也就是说,在功能上具有同一性。”

潘文还提出“处所词语+形容词性词语”构成的句子不是存现句的说法,例如“屋内一片沉寂。”“山上是一片黑暗。”等句子。这类句子的处所词语或时间词语后面出现的形容词或动词,其作用是描写时间或处所特点的,而不是表示某地或某时出现、存在或消失什么人和事物的一种句类。

总之,对于存现句的研究,目前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视野也进一步拓宽,但毕竟还没有完全达成的共识。有时候不同的研究者使用的是同一个术语,但其所指却并不相同。人们对存现句的分类标准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分类层次不够明晰,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陈庭珍.汉语中处所词做主语的存在句[J].中国语文,1957,(8).

[3]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王智杰.存现句的句型[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

[5]宋玉柱.语法论稿[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6]聂文龙.存在和存在句的分类[J].中国语文,1989,(2).

[7]李秀.试论现代汉语存在句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1,

(6).

[8]雷涛.存在句的范围、构成和分类[J].中国语文,1993,(4).

[9]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3.

[10]杨安红,周鸣.现代汉语存现句与方位词[J].徐州师范大学学

报,2001,(2).

[11]潘文.论方位词做存现句A段的条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

(1).

[12]胡裕树.试论汉语句首的名词性成分[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

(4).

[1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2.

[14]潘文.论存现句的性质和范围[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3,(3).

[15]潘文.20世纪80年代以后存在句研究的新发展[J].语文研究,

2002,(3).

(李兰东 杨晓霞 山东潍坊 潍坊科技学院 262700 )

作者:李兰东 杨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