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教学论文

2022-04-22

【摘要】本文阐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课”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课”协同育人机制的策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协同育人的制度保障体系,构建“一体两翼三课堂”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三课”协同育人教学体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教学论文 篇1: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摘 要:通过对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确定污染修复与治理行业职业能力岗位群及其典型工作任务。开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从而使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构建

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保障专业,是2016年教育部新增高职专业[1]。截至2020年9月,全国只有9所高职院校开设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且开设时间均不长,全国范围内均属于新专业。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第一批开设此专业的高职院校,已有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就业形势良好。

2019年7月30日教育部发布的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等内容[1]。其中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即课程体系是专业教学标准中的核心内容。课程体系是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一定的原则排序,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总和,对实现专业化、标准化教学有指导性意义。课程体系将培养目标具体化和可操作化,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课程设置排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的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思政目标。目前,针对高职院校环境保护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多[2-6]。但是尚没有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只有陈敏等[1,7]进行了专业教学标准供需调研和专业实践教学探索。蒋绍妍[8,9]研究了专业的定位和前景,并基于人才供给对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增设高职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的探讨。我院在研究了高职环境保护类其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依据专业建设标准,根据区域經济发展特色、职业能力需求调研等相关信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制定了更具有本院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解决了高职高专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问题。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满足专业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培养,促进高职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更好更快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其他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借鉴。

1 职业岗位人才需求调分析

一个新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广泛开展人才培养需求调研。充分了解企业、行业和专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时适宜的调整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并开展实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0]。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社会调研,具体如下:

第一,研读国家政策。“十三五”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部分提出:加大保护力度,强化生态修复。习近平谈“生态文明”第三部分指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2014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污染修复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很好地填补了污染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空白。2016年,“土十条”提出了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土壤修复行业步入法制化的轨道。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我们有理由对政策密集出台后的污染修复市场充满期待,对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寄予厚望。

第二,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区内外企业、行业发展状况。据专家预测,截至2020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总市场容量为9.50万亿[11]。2018年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2017—2030年)》明确了2020年底前计划实施完成广西土壤污染现状详查等58个项目,总投资约14.5亿元;2030年底前计划实施包括污染地块治理修复、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农用地严格管控、农用地安全利用、矿山治理修复以及土壤治理修复能力建设等6大类项目[12]。这预示着广西区内外需要大量的土壤及矿山治理与修复、污染场地管理类人才。

2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2.1 职业岗位群与岗位工作内容分析确定

通过以上调研,可以得出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在场地污染防治及修复工程技术单位、场地环境修复咨询、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工作。陈敏等[1]通过调研,得出污染修复企业职业岗位分布情况为:污染场地调查技术岗30%、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岗30%、污染场地监测技术岗18%、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岗10%、污染场地治理技术岗7%、其他5%。蒋绍妍[9]一文指出环保行业目前缺额最大的是占岗位需求量约80%的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技术人员、监测技术人员、评价技术人员、生态工程修复及施工技术人员等。我院在今年8月,对18家环保企业展开调研得出污染治理技术岗、环境评估与咨询岗、污染场地监测技术岗、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岗、环境管理岗人才需求占比分别为:55.56%、50%、44.44%、38.89%、38.89%。以上调查表明,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行业对人才需求量大且具有多样性。其中,污染修复岗、污染治理岗、环境监测岗、环境管理岗四个职业岗位人才尤为紧缺。

2.2 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确定

目前关于职业能力的分类,学者们比较认同的是将其分为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关键能力[13]。

2.2.1 通用能力

通用能力要求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浓厚的爱国情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及工作积极性,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一定的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质量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能力[13]。

2.2.2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从事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行业相关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相关能力。具体包括: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方案编制能力、现场实地勘察能力、调查报告与评估报告撰写能力、污染场地修复方案制订能力、修复技术实施能力、污染场地施工能力、环境污染治理工艺初步设计能力、环境CAD识图及绘图能力、环保设备安装能力、环保设备运营维护能力、污染治理设施验收能力、环境标准的应用能力、污染场地监测方案制定能力、仪器设备使用能力;分析化验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监测报告撰写能力、监测质量控制能力、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修复技术方案的审定能力、资料的收集及整理能力。

2.2.3 职业生涯发展关键能力

职业生涯发展关键能力是指与污染修复领域关系密切,能够拓展到其他不同职业领域的非专业能力。关键能力具有跨职业性、可迁移性、延展性等特点。职业生涯发展关键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人际交流和写作能力;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这三种能力缺一不可,其中通用能力是其他两种能力的基石,专业能力对职业生涯发展能力起到很大的关键促进作用,具体职业能力与课程对应关系参见下表。

3 职业能力为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课程由课堂教学部分和实践教学部分组成,课程教学部分由文化知识与基本素质课程、专业知识与职业素质课程组成。实践教学部分由认知性实践教学、专业基础技能实训课程、岗位核心技能实训课程、毕业顶岗实习和其他实践活动组成。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贯彻“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以高职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准,以调研确定后的环境监测岗(主要是土壤监测岗和水环境监测岗)、污染治理技术岗、污染修复岗、环境管理岗等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思政目标培养为核心,从专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着手,考虑学情,确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岗位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理清专业课程间的层次与关系,并合理排序,将职业生涯发展的培养目标设计、课程设计与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结合在一起,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课程体系建设为落脚点,有层次的递进式的开展相关课程设置与教学,构建課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调研发现,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路线为:监测岗为职业初期就业岗位,污染治理岗、污染修复岗为职业中期就业岗位,环境管理岗为职业高峰期就业岗位。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时,以环境监测岗对应的课程为前导课程,以污染治理技术岗、修复岗对应的课程为中期课程,以环境管理岗对应的课程为后续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论证,形成课程体系送审稿后,由专业教学团队审定。下图“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4 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实施建议

首先,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现的。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学情、教学内容等采取适宜的方法和手段。将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中。

其次,为评价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性与适宜性,制定课程改革规划及课程体系实施标准等,通过校、企、生、师校内外结合的评价机制,发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尤其是来自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企事业单位的评价,对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敏,王静,李晨华.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供需调研[J].教育教学论坛,2020(35):363-367.

[2]欧阳振中,申少华,吕文明,姚运先,白珊.高职院校环境保护类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山东化工,2019,48(24):145-147.

[3]夏志新,刘晓冰.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广东化工,2017,44(23):155-157.

[4]闫生荣,杜中英,杨春和,储海蓉,段芳,施冬健,陈明清.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70):114-117.

[5]陈红梅,马越,曹奇光,谢国莉.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科技风,2019(35):29.

[6]张媛.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及课程体系建设分析[J].亚太教育,2016(03):134.

[7]陈敏.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高教学刊,2018(09):102-105.

[8]蒋绍妍.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的定位和前景[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358-359.

[9]蒋绍妍.增设高职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的探讨——基于人才供给侧的专业建设[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09):25-26+112.

[10]蔡宗平,郑晓洁,钱伟,王旭.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与实践——以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环境自动监测管理)专业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44(09):191-194.

[11]2016年中国环保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EB/OL].中国产业信息网,[2016-04-15].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04/406102.html.

[1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J].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8(14):29-36.

[13]邓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0.

作者简介:张丽微(1982— ),女,吉林松原人,硕士,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监测、生态系统评价研究。

作者:张丽微 陈雷 吴琴琴 黄丽蓉 彭小裕

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教学论文 篇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度下“三课”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摘 要】本文阐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课”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课”协同育人机制的策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协同育人的制度保障体系,构建“一体两翼三课堂”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三课”协同育人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大课程 协同育人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创造性提出的全体社会成员应该遵循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导向性,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循。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的责任与使命。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为高职院校指明了立德树人维度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课”联动教学的方向,提供了“三课”协同育人的思路和办法。构建“三课”协同育人机制,已经是势在必行。

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课”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

自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以来,意识形态领域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博弈就没有停止过。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关系到国家安全,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能否得以维持和巩固。利用好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课”协同育人效应,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学生进德修业和成长成才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纵深发展,中国社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各阶层的经济成分、利益分配方式和精神诉求不同,价值观日趋多元化,这会消解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需要从立德树人的维度出发,结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和高职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职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信仰理念。

(三)高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实性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教育,教师主体的语言表达、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直接影响核心价值观的效果。高校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使其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推进“三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和实效性。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课”协同育人机制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队伍是关键。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教师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为提升教师政治理论水平,学校应制订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依托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等机构,深入開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职业伦理等专题培训;派遣教师参加教育部、教育厅组织的各种理论学习和培训;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领悟重大会议的精神。二是要群策群力,形成合力。应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属于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发挥教育主体合力,应坚持集体备课,交流教学经验,做到资源共享。坚持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制度,尤其是跨学科听课,并及时交换意见,群策群力,发挥协同育人效益。三是要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教师技能是在学、教、赛的过程中提升的。学校教务处、科研处以及二级学院应积极举办教学能力专题讲座,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教师定期进行企业顶岗培训,学习职业技能和企业先进文化。高校还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自治区、市、校的专业技能比赛、精彩一课比赛和软件应用大赛等竞赛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二)构建协同育人的制度保障体系

“三课”协同育人,制度是保障。国家党政机关颁发的文件和自治区出台的地方性文件,为“三课”协同育人指明了方向,成为“三课”协同育人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南。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依据这些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印发《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三年(2019—2021年)规划》《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2020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年”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大格局。学校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多次召开全校教师大会,部署“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改革的相关工作,明确规定所有课程充分挖掘思政要素,落实到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标准和课程整体设计中,把课程思政德育教育效果纳入教师评优评先的考核机制中。督导部门把立德树人纳入教师授课环节中,作为评教的重要标准。学校考核激励制度和监督反馈制度的建立,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形成了“三课”协同育人的制度体系。

(三)构建“一体两翼三课堂”的协同育人模式

1.“立德树人”为体

立德树人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高职院校培养德技并修人才,在强化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时,对德育培养方面有着明确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三课”中,调动全体教师的力量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达到“1+1+1>3”的效果。

2.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两翼

思政课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必须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把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立足于大国工匠、道德模范和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中。树立职业人的正面形象和本职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课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途径。通识课和专业课教师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意识,把与课程有关节点的社会热点融入课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脉搏,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度;把与课程有连接点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入课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入源头活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厚实度。把与课程有密切关联点的职业精神融入课程,凝练专业的精神特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三课”同向而行,坚持价值引领和学科知识的统一,形成合力,实现全课程育人。

3.“三课堂”联动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职“三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打破传统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规律。(1)理论教学是第一课堂。理论课堂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全面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理论课堂教学,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理论支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精髓,以人们日常生活为媒介,提升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和分析辨别能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活、讲深、讲透,讲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和优势。各学科教师根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设计教案,使教案既体现企业行业特色和专业性,又突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深度和实效度。(2)实践教学是第二课堂。校园实践,要依托课堂和校园,联合学生会、团委、社团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学科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微电影、微视频制作和“三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认同;开展诚信与失信、友善与私欲等生活体验式活动、提高学生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践行度。(3)网络教学是第三课堂。“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适应国家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必然选择。各学科教师充分运用网络空间这个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收集整理网络资源,对接学生专业,建立“互联网+网络资源”学习资源库,以QQ群、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等方式推送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开展微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制作融入思政元素的微课程、微视频,以网课的形式,将原本枯燥、静态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构建“三课”协同育人教学体系

1.制定协同育人课程标准和课程整体设计

构建“三课”协同育人,必须抓住“三课”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三课”的课程标准和整体设计中。思政课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课程标准和整体设计上,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追求与第一章的理想信念教育相对应,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追求与第二章的“中国精神”“民族精神”相融合,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第三章的人生价值、第五章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践行相结合。

2.掌握话语权并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话语权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必须成为高校的主流价值取向。思政课教师要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言说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使核心价值观成为有灵魂的、具有长久生命力的话语表达。通识课教师强化话语权,转变教材话语的言说方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的民族化、话语形式的多样化,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扎根于文化的沃土。高校话语权的掌握,創新教学方法很重要。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来源于中专技校毕业生、初中起点“3+2”学生和少部分高考学生,运用政治话语的空洞说教难以让学生理解和认同。针对学生的基础现状和学生行为特点,顺应“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潮流,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将主动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开展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新媒体平台教学等,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MOOC、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方式的移动学习,打造个性化、智能化和感知化的智慧教育。

3.依托文化共画核心价值观教育同心圆

核心价值观教育依托于一定的载体。“三课”教师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文化为载体,把校园视觉文化、地方优秀特色文化和工匠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活动。

校园视觉文化。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校中有园,园在校中,校园一体”生态视觉文化特色,把学院视觉文化融入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校训“树木树人知行合一”、校树“黄花梨”、学校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校园老建筑以及如“思源”“玉宇青云”“匠心独韵”等校友石,无不传递生态人的精神风貌,反映文化传承的特质。校园内的80余种珍贵树种,300余棵挂科普牌的植物,是思政课教师宣讲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关系,对自然有敬畏之心的教学素材,是通识课教师提升森林美学、突出森林生态文化本质的教育基地,是专业课教师开展森林生态科普、进行现场教学的实训场地。校园内的君武森林公园,体现了壮族节庆文化、苗族吊脚楼建筑文化、侗族传统工艺等地方优秀特色文化,为思政课教师和通识课教师提供了思想教育和文化传承教学场地;专业课教师则把壮、苗、瑶、侗等民族元素引入风景绘画、素描、雕塑等课程,开展传统建筑、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的挖掘与保护。

地方优秀特色文化。广西有着多姿多彩的岭南民族文化,许多民族文化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植根于刀耕火种中的非遗文化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知识,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匠文化。工匠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涵养高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意义,蕴含着理想信念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职业精神教育的丰富资源。思政课教师把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工匠文化中,让学生观看大国工匠、道德模范和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视频,让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讲述比赛的感悟。邀请学校优秀生代表讲述他们成功的经验,树立职业人的正面形象中,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专业课教师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责任担当、团队合作等工匠精神纳入教学考核中,让学生通过成绩考核的方式认识到工匠精神在职业中的重要性。

4.建立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社会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分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和学生参观访问教育基地。以物流专业为例,校园内有物流专业实训基地、闪电物流和展览室、君武森林公园、学院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和思政教学走廊等。这些社会实践基地相互协作,共同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校外实践基地有沙塘镇人民政府、沙塘镇敬老院和沙塘镇三合村;与柳州市军事博物馆、柳州市工业博物馆、柳州市博物馆、战时农都博物馆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与柳州五菱、京东物流和顺丰物流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供学生实习实训。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是依托社区,利用社会资源(如沙塘社区、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等)开展社区老人服务和宣传法律法规,进行社会调查访问等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义工行动、做好人好事等活动。二是依托企业和单位,借助柳州市博物馆、柳州市军事博物园、柳州市工业博物馆、柳侯公园等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中增强实践能力和培育家国情怀;学生进企业学习和劳动,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新型劳动观。三是依托网络平台,制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视频和PPT等,开展学生自主社会实践活动。

制订社会实践活动考评方案。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指导教师、活动经费,并落实学分。以物流专业学生第二学期为例,思政課社会实践单列课时16个学时和1个学分;“高中语文”社会实践8个学时,并占期末总评成绩的30%;专业课设专门的实训周,包括校内实训和企业实训。

总之,高校教师主体的以身示范和课程教学的价值引领,“三课”的协同育人,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  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注: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德树人维度下的高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大课堂联动机制研究”(GXGZJG2017B163);2019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新时代工匠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19SZ022);2021年度中国物流学会课题“林业类高职物流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ZW2020039)

【作者简介】龚翠英(1971— ),女,四川自贡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王永富(1968— ),男,四川荣县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与国际合作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林产品物流;刘亲荣(1974— ),女,广西灵川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识学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为广西非遗文化。

(责编 黄 煌)

作者:龚翠英 王永富 刘亲荣

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教学论文 篇3: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

摘要:林业技术专业是林业类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处于建院初期,借鉴其他林业高职院校的成功做法,发展壮大林业技术专业势在必行。《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为探索切实能培养出适于广东苗木发展需要的零距离上岗人才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本文结合广东苗木生产实际,研发出具当地生产特色、针对性、指导性强的实验实习指导书及配套用书,弥补了我校在项目实践教学实施中的不足,保证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

一、课程改革背景

2014年4月,我校成功创建高职院,同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批高职生。为了紧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切实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以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林业技术专业是林业类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早在2012年,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林业技术专业就已经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林业类高职重点专业[1]。《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因此其改革也越来越受到国内相关高职院校及专业的重视。例如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以《林木种苗生产技术》作为林业技术专业的岗位核心课程及林业教研室教学改革的重点对象,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从而将“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建设成为基于生产过程开发的项目课程[2]。在专业教学硬件方面,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和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等都已建成规模较大的校内种苗繁育教学实训基地,完全能够满足种苗生产教学实训。其中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还拥有实验林场,让教师带领学生在林场内实习实训生活,如此学生可以完完全全地参与到真正的种苗生产环节之中[1-4]。

广东是林业大省,我校作为广东唯一一所林业类高职院校,正处在建院初期,面临着专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当下,结合我校实际,通过借鉴其他林业高职院校的成功做法,加快我校林业类专业软硬件的建设,是发展壮大我校林业技术专业的必经之路。

二、课程改革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在第一届林业技术高职班(2014级共3个教学班)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学生通过完成完整的项目工作任务来获得知识与技能。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全面地掌握课程知识技能,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学生是在实践中亲历亲为地完成完整的项目任务,这种情景模式下,充分调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一学期的实践教学也遇到客观存在的不足,影响着教学效果,不利于我校零距离上岗人才的培养。主要内容如下:

1.教学用书的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完全反映当地的实际苗木生产技术,它几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条条框框。而林木种苗生产这门技术活是受气候、地域、经济条件影响的,学习中需要与当地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这样学生才能把知识用在实处。2014级林业专业学生用书选用“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形同以往,为了全国兼顾,理论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这作为理论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作为实践教学内容过泛,与生产实际脱节。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由于知识面受限而常常会出现误解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識与技能的掌握。

2.校内苗木生产实践教学基地用地面积有限,缺乏规划。我校原为中职学校,实习苗圃能够完全满足教学需要。但目前学校已升格,高职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探索能力等都相对较强,需要掌握的技能更加全面深入,加上高职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好奇心强,这使得项目教学能够持续完整地进行,种苗生产实践能够得以延续,实践能出成果,因此,需要更大的地块来满足教学,相应的学校原有种苗基地的规划布局已不能完全适应教学,必定要重新调整,才能确保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及学生教学成果的完整保留。

3.校外种苗教学实训基地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在我校校企合作项目中,种苗生产的合作企业少之甚少。一学期只是通过教学实践周安排学生外出参观学习,短暂的参观学习,只能拓展学生一定的知识面,但并不能为学生提供掌握新技术技能的更多学习机会。我校地处广州龙洞,周边有不少种苗基地,都具一定规模。如果能够与周边企业建立校企合作,那对实践教学来说就如虎添翼,如此各教学环节都可以及时安排学生下到企业体验及参与生产,切实做到教学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

4.采用项目教学法授课,课时数不足。《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是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促学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将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其中。依次按照新课导入→任务确定→任务准备→任务实施→结果评价的教学顺序开展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授课,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与技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的,这相对于传统教学要耗时。我校实践性强的课程以4节连上的模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产实践教学的需要,但对于种苗生产课程,后续的抚育管理内容也是育苗技术的重点技能,却没能有足够的课时专门安排给学生完成。因此,如何灵活地应用教学新模式,以填补项目实际教学法在我校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也是此次课题组的另一攻坚难题。

三、课程改革的成果

1.优化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研发实践教学辅助用书。通过深入基层种苗生产基地充分调研,了解种苗生产对人才知识结构和技能的新要求,同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取舍和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研发出与当地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实践教学辅助用书——《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实验实习指导书。本指导书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载体,任务驱动教学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书中的实验实训项目根据就业和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广东苗木生产实际,将苗木生产职业岗位群的工作项目经过统筹和优化后编写而成(见表1实验实习指导书封面及目录)。该指导书在2016年下半年已在我校2015级林业技术3个班级中使用,目前2016级林业技术的学生也在使用中。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显示,该辅助用书在实践教学中方便携带,实践内容简明扼要,特别是每一项实验实训任务中的评分标准针对性强,在学生项目准备学习中有很强的指导性,方便记忆,非常实用(如表2芽苗培育考核标准)。通过一学期的使用,证明该指导书适合于我校开设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中、高职学生使用,是我院《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教改的一大科研成果。

2.全面总结教学经验,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本课题致力于研究以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法,并以项目教学为驱动,统筹和优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学生在校学习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和道德,而且能够拥有熟练的种苗生产基本技能和快速灵活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课题组全面总结以往实践教学的经验,结合我校的教学安排实际及课程季节性强的特点,探索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新模式,研发出《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实验实习指导书的配套用书《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实验实习报告书。指导书及配套报告书,可以大大节约学生在任务准备及任务实施环节的教学时间,确保了项目教学的质量。报告书能够实现三大教学目的,一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实习后能及时写下学习记录,使得学生的所有实训任务的实训报告都在书中完成,这有利于学生实习后总结和温故知识技能。二是为教师批改作业提供了便捷。报告书也就是学生实训后的作业,格式及撰写内容都已做统一,批改方便,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掌握(见表3实验实习报告书封面及内容格式)。更重要的是确保了实践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报告书中设计了学习跟进环节,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每次任务实施后的后续抚育管理工作,而且教师要定期收上来检查学生的抚育管理情况,以确保学生可以学到整个生产项目的技能(如表4种床管理的内容及种子发芽和芽苗的生长情况)。

3.以教学改革为契机,促进我校种苗实训基地的建设。我校原有的实训基地已不能完全满足高职生的实习实践,课题组以教改为契机,为我校校内种苗实训基地扩建工程出谋划策。依据苗木生产职业岗位群的工作项目及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完善和健全种苗实训功能区。原有的实训功能区只有实生容器育苗区、营养繁殖区和大苗假植区三大功能区。重新规划的种苗实训功能区除了保留原有的三大功能区,还增加塑料大棚区、移植区,还有专门的播种区和采穗圃。各功能区内精心规划和布局,如在营养繁殖区的扦插育苗区域新增一全光照喷雾系统,进一步加大了规模。充实种苗基地的苗木种类,购买新型设备材料用具,使各功能区域充分发挥其实训功能,完全满足种苗实践教学的需要。近两年,我校加大校企合作步伐,特别是对林业专业,更是有意识地增加了校外种苗基地的建设,为教学和学生职业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百度新闻网http://news.baidu.com/.

[2]黄石竹,郑宝仁,等.基于生产过程的高职“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J].职教通讯,2014,(24):17-20.

[3]苏付保.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林木種苗生产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3):71-74.

[4]李荣珍,莫志海.学做结合责任到人强化技能——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教学改革浅析[J].职教论坛,2009,(3):256.

作者:柯碧英 潘坚 李金英

上一篇:国有路桥施工企业财务论文下一篇:电力上市发行评估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