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村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2022-04-24

摘要:特色小镇的建设离不开环境艺术设计,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地区发展的现实条件和核心能力,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一个特色小镇,不是随便出个主意就能建起来的,很多成功的特色小镇,都是因为它能很好地保存传统文化。未来的特色小镇规划也不能盲目的想当然,更要从文化保存、风景保护、地理位置等方面考虑这个小镇的发展前景。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现代农村环境艺术设计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农村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篇1:

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初探

摘要 文章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方面阐述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意义与前景,并提出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中自然景观与乡土人文资源的规划思路与开发、保护原则。

关键词 新农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作者简介 唐壮鹏,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工学学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广西南宁,530226

一、新农村建设及旅游产业导入

2006年初,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文件强调,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本着节约原则,立足现有基础,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中心,生产发展是物质基础。专家提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上。因此,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目前依托农业资源发展起来的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的范围相当广泛,并呈多元化发展,一些诸如“农家乐”的旅游区也相继出现。这种以农业旅游为主导的休闲产业类型,在旅游、教育、环保、医疗、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将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之一。同时,开展农村生态旅游可以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有高附加产值,并可带动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休闲购物、观光度假及其他旅游活动的发展而产生乘数效应。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希望到郊区农村观光旅游,这为发展农村观光休闲农业提供了市场需求。新农村建设应抓住机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旅游和休闲产业。用经营文化、经营社区的理念来开发建设农村生态旅游产业。

农村生态旅游可以说是“绿色生态经济”和“体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它适应了人们对原生性和生态性的要求,并以鲜明的绿色特征,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和体验的热情。在国际范围内,农村生态旅游所具有的独特性已经使其成为许多国家旅游事业的“主角”,成为推动农村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推动力”。

合理规划农村旅游资源,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对于调整新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同时保护农村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大的经济与历史意义。

二、新农村生态旅游的规划与建设

规划新农村旅游产业,应大力加强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设施的建设,这是立足城郊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步骤之一。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传统,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的内容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延续原有乡村特色,保护整体景观,体现景观生态、景观资源化和景观美学原则,突出重点、明确时序、适当超前。坚守乡村文化、民族文化精神,承认差异、宽容差异、倡导个性。要研究历史化、民族化、乡土化、个性化等问题,对海外要弘扬中国特色,对国内要弘扬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对本地则要弘扬自我特色。

(一)农村自然景观的发展与旅游区规划思路

农村自然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传统农业景观,其次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景观,最后是集约化的现代农业景观。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大面积的集约化农田出现成为可能,农业的专门化和机械化使当地的景观变得十分单调,生产量上升的代价是景观多样性的下降、当地生物物种的减少和土壤侵蚀的增加。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已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原有的一些较好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被放弃,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机械化耕种使人类活动过程和自然生态过程交织在一起,所造成的有机质减少、土壤板结等现象使农业景观和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在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条件下,各业兴起并相互竞争,物质、能量和信息在各景观要素之间流动和传递,不断改变着区域内的景观格局,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时空格局的改变使得小尺度的农业生态系统已无法满足发展现代农村生态旅游的需要。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我国农村自然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对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现代农村生态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理想的农村景观生态规划应能体现出农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及维护生态环境及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这个层次的功能。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满足第一层次的需要,同时还要注重后两个层次功能的开拓。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使根据生态规律建设的农业生态系统不仅要获得超过自然系统的生产力,并要保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性。

首先,农村景观生态规划应该注重增加景观异质性来创建新的景观格局。或是改变原有的景观基质,或是营造生物廊道与水利廊道,或是改变斑块的形状、大小与镶嵌方式,形成散布与聚集、细粒或粗粒的景观格局。在原有的地貌、气候与生物等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注入新的人类文化特征,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协调,改善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在景观尺度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注意在原有的生态平衡中引进新的负反馈环,以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实行多种经营、综合发展,或农林牧结合、或农林果结合、或农业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从而大大提高景观中各生态系统的总体生产力,取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再次,对应于游客“回归自然”的要求,农村自然景观生态规划中设计一些富有特色的观光农业模式。保护和增加景观中的天然植被斑块,通过景观空间结构的调整,使耕作斑块、居住斑块和自然斑块大集中、小分散,确立景观的异质性来实现生态保护。

(二)农村乡土旅游资源的开发

乡土是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的总称。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反过来人们也在最大限度地适应着这种环境,在此过程中便逐渐形成了特定地域的乡土人情和风俗习惯。乡土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域的乡土特征是有差异的。不断追求和体验不同地域乡土特征的差异性,是旅游活动得以进行的原动力。

基于“乡土产业”的旅游业发展,要求相应的旅游资源应具有乡土特色。因此,在认定乡土性旅游资源时,可以本着宽泛的筛选标准,从景观、人文、历史、特产或物候(时序)等方面进行初步评价。“乡土”与“旅游”组合而成的“乡土旅游”是一种稳定而长久的旅游形式,它本身既不属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也不属于高科技产业,更不属于“短、平、快”的旅游投资项目。因此,开展乡土旅游时,需要

多个环节的协调和配合,比如政策上的引导、空间上的规划、财政上的支持以及国民对“旅游”价值观的变革。当然,强调发展“乡土旅游”,并不是刻意否定以追求规模旅游效应为目的的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两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想的情况是所谓乡土旅游与规模效应旅游的并驾齐驱。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与追求规模旅游效应相比,发展“乡土旅游”及保持乡土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对我们来讲也许意义更大。

三、新农村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有城市的历史与功能,所以形成城市的肌理和布局方式;乡村有乡村的历史与功能,因此形成乡村的布局模式,同样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中国农村的山水格局、生态景观、乡土文化遗产和草根信仰体系,是农村聚落“天地一人—神”和谐的基础,是新农村旅游有别于其他旅游形式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着眼点。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照搬城市的建筑形式、街道布局、河道处理方式,防止出现类似城市的美化运动。

(一)发展农村生态旅游,要维护好现有的生态安全格局

所谓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对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元素、空间位置和联系,包括连续完整的山水格局、湿地系统、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绿道体系,以及过去已经建立的防护林体系等等,它是一个多层次的、连续完整的网络。在农村,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土地和水、林地资源,几千年不断地开垦,使中国土地生态异常脆弱,自然灾害频繁。要避免旅游开发对土地的侵占,减轻人地关系矛盾,要限制开发规模,保护原有生态链条。

(二)发展农村生态旅游,要保护好原有乡土风貌

农村乡土文化是最能体现我国传统思想的民俗文化。农民对土地、山水、动植物等天地自然的情意之浓是难以言表的。他们珍爱着并创造着自然,人的自然化、自然的人化等种种理念,在他们身上表现尤为交融相洽。在漫长的人地共生体的互动和演化过程中,乡土文化遗产景观往往和生态安全格局相叠加而存在,如村落背后的“龙山”,村落前面和边上的“风水池”和“水口”,都是关键的生态景观,也是村落民间信仰的重要依托,因而要加大保护力度,深入发掘其文化魅力。

(三)发展农村生态旅游,要尊重现实,从实际出发

我国人口众多,生态负荷重,在长时期高强度的土地利用之下,农村景观中自然植被斑块所剩无几,人地矛盾突出。因此,新农村的景观生态规划和建设要立足于现实,协调提高人口承载力与维护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保护必须结合经济开发来进行,通过人类生产活动有目的地进行生态建设。

另外,发展农村旅游,要避免乡土风情的“舞台化”。要注意保护好原有居民的生活习性,同时引导游客积极参与其中,让乡土文化融入整个发展过程中,从而加强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

作者:唐壮鹏

现代农村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篇2:

特色小镇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研究

摘 要:特色小镇的建设离不开环境艺术设计,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地区发展的现实条件和核心能力,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一个特色小镇,不是随便出个主意就能建起来的,很多成功的特色小镇,都是因为它能很好地保存传统文化。未来的特色小镇规划也不能盲目的想当然,更要从文化保存、风景保护、地理位置等方面考虑这个小镇的发展前景。在特色小镇的规划中,应采用合理的环境艺术设计思想,打造具有特色的小城镇。

关键词:特色小镇建设;环境艺术设计;应用研究

1、特色小镇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具体应用分析

特色小镇是一种微型产业集聚区,是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发展新模式,更是各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点。为推动特色小镇有序健康发展,2020年9月国家发改委针对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名不副实、盲目发展等不良倾向,发布了《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

1.1以尊重自然为前提

特色小镇是产业、文化、旅游、生态及社区功能的叠加,其规划设计大到核心产业、建筑环境,小到一花一草、一砖一巷。生态优先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它主张尊重自然,与环境和谐共存,因此特色小镇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结合自然水体、土地植被面貌条件开展生态环境设计,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的科学合理搭配,做到迎山接水、依山亲水,并始终将生态品位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在建设过程中,提倡多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倡导清洁生产,室内装饰采用健康无害的建筑材料,室外则有简单绿化逐步过渡到景观化,强化视觉审美功能,打造生态互动的人居环境。如某村在生态环境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深入挖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内涵,用1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生态共治引领乡村文明建设的道路,将自身打造成为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零污染”生态环境教育特色小镇。

1.2充分展现文化底蕴

特色小镇没有独特属性的标签则难逃同质化竞争的厄运,因此高品位的文化环境设计是特色小镇建设应重点考虑的部分。环境艺术设计强调人文、自然及艺术的协调融合,可以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将文化底蕴融入到古建筑修缮或园林景观营造中,进而展示出不同地域的多姿多彩的艺术文化。如,某村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精髓,用环境艺术设计激活了创意引擎,实现了村落文化资产的商业变现。毕城村艺术小镇建设提取了当地的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微景观营造和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使当地文化与小镇人们生活的整个空间环境建立起普遍联系,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兼具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创意空间。

1.3坚持“点”“线”“面”结合

高品位、富有特色的小镇应该是每一个单体建筑都极具生命力的小镇。山水一体的生态长廊、亲和宜人的居住环境及有体验感的旅游项目,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指导下可以实现统一。宏观的借景、对景应结合本地民居特色和山型水势做好整体景观设计和色调协调,微观的建筑小品设计、街道景观效应营造应展开精心设计,使单体建筑兼具多样性和艺术性,为小镇点睛。如某镇围绕“聚而合、小而美、特而强”的创建目标,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一批优质文旅项目。杨柳青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筑在高度、密度、体系等方面做到了与环境的完美融合,同时建筑单体呈现层次和造型的丰富多彩,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1.4环境艺术设计理念

以大局为重,把局部利益置于全局的框架內,对持续的利益进行强调。该设计思想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集中的视角,城市建设从粗放式发展到集约型,追求高效率的空间建设,为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路,也为城市的立体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使城市建设的地上、地下、地面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网络,并通过研究人们的行为和心理特点来合理安排空间及各种空间关系,以提高其利用率。同时,它还可以兼顾生态与环境的平衡,减少建筑材料和材料的消耗,为建筑的被动设计和有机建筑的研究提供了可能。四是强调人文、自然与艺术相结合;它充分考虑人类的听觉、视觉、心理、触觉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植物、道路、上下水等因素,以实现自然和谐的环境,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1.5高品位生态环境设计

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城镇发展的根本,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生态品位是城市本质化的最主要指标。在环保方面,倡导使用清洁、高效的太阳能、水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大力发展高科技产品,倡导和发展生态产业。尤其是要大力倡导和推广生态建设,在室内装修中采用对人类健康无害的建材,在户外栽植可以美化环境的植物,在地面上修建沼气净化池。

严禁擅自占用天然山体和水面进行矿产资源开采和城市的开发。要有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不同树种的绿化布局。要重视保护和保护生态景观,保护好山体。以此为基础,以山为水,以水为依托,实现人与山水相近相亲。居住区要从单纯的铺草、植树,逐渐向园林化、景观化方向发展,并寻求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根据绿色建筑的需求,大兴屋顶绿化,墙体垂直绿化。

2、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以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利用科学和艺术性手段将乡村的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相黏合,有效解决了当前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设计层面、建筑环境、文化品质及特色选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特色小镇步入全新阶段,各地开始探索打造具有核心吸引力和主题的特色IP,当前主要形成了历史文化型、生态旅游型、时尚创意型、资源禀赋型等10余种类型。环境艺术设计的魅力正是在于将各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及历史文化风貌的独特性注入到钢筋水泥的混合体中,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宜业宜居及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参考文献:

[1]邢志勤.特色小镇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22(02):108-109.

[2]蒯放,陈新平.关于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现实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03):102-105.DOI:10.16655/j.cnki.2095-2813.2109-1579-9518.

[3]邓奎,许亮.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及路径探析[J].现代农村科技,2022(01):13-15.

作者:杨芷琦

现代农村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篇3:

客家民居建筑中祠堂与村庙的比较研究

摘 要:客家祠堂与村庙承载了客家人的历史集体记忆及公共伦理,生态地呈现了客家村民的公共生活。本文试图通过以赣南地区客家村落的乡村建设考察中关于祠堂与村庙建筑的研究比较分析,浅析客家民居建筑中祠堂与村庙承载的集体与公共意识及建筑形制对于当代乡村建设的再认识。

关键词:客家民居;祠堂;村庙;乡村建设

一、客家祠堂与村庙建筑承载的集体记忆与公共伦理

在客家人的生活中,人们不仅在祠堂里祭祀祖先,也在祠堂里举行婚丧嫁娶和岁时节日的民俗活动。因而,客家祠堂综合了公共交往、伦理教化和审美教育等多种功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学、礼仪等信息,是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重要载体。客家人的历史是一部移民史,客家人迁徙的历史记忆在祠堂的堂号和楹联中得到集中的体现。

堂号既表明该宗族发祥于斯地,也表示该宗族迁徙自斯地,从而为客家子孙保存了家族渊源的记忆。祠堂的楹联为客家人留存了更具细节的集体记忆,并且这种寻根溯源的楹联在客家祠堂中触目皆是。此外,客家祠堂还以多样的形式表达着客家人村落聚居的集体记忆,祠堂作为客家乡村最气派的建筑,有较为宽阔的空间,因而人们不仅在祠堂里举行婚丧嫁娶的仪式,也在祠堂里开展岁时节日的娱乐。祠堂的不少绘画作品及装饰更是直观地表达了客家人孝悌的伦理观念。比如安远县客家围屋东升围,此围的中心建筑是陈氏祖祠“颍川堂”,祠堂为三进布局,第一进左偏室上方为石刻字“重义”,右偏室上方为石刻字“耕礼”,相邻的磐安围祠堂内左偏室上方为石刻字“礼让”。客家祠堂内的绘画及装饰上也均体现着客家人“忠孝礼义”的宗族伦理观念。客家祠堂以多样的方式延续了客家人的伦理血脉,其承载的伦理观念对于客家人获得生活意义,培育健康人格,维系良好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地域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村庙文化对于现代农村社区来说,其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仅具有宗教信仰方面的祈福以及心理慰藉功能,而且还具有社区公共娱乐、交际与休闲功能。因而,这种单一的建筑空间却是多维度的,村庙也是农村社区中的“教堂”、“咖啡厅”、“酒吧”或“戏院”,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构成社区居民的公共生活空间,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祠堂是中国东南地区大部分客家村落中最为重要的公共建筑,人们在此祭祀祖先、公共议事、管理村落,是氏族聚居的重要依托。村庙也同是大部分客家村落重要的公共建筑,人们在此供奉神明、祭拜祈福,更多的是一种民间信仰为承载的公共建筑。依托于客家祠堂及村庙举行的各种民俗活动,可以说是以不同的形态呈现,然而有时却也相互联通。

二、客家祠堂与村庙建筑形制比较研究

赣南地区的客家祠堂按规模大小,建筑的平面形制也各不相同,一些宗族大户多建三进,而寻常的村落祠堂普遍为一进,例如安远县东升围旁边的磐安围内祠堂也是大户陈氏所建的三进祠堂,象征着本族的兴旺与繁荣,而Z村水口组叶氏祠堂则是一进,其内部空间也比较单一,仅有一本堂以及两侧厢房,中有天井,本堂是祭祀祖先、公共议事、管理村落的场所,两侧的厢房是储物、休息之地。近年来,又因年代久远,祠堂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也悄然发生变化,在不动地基不换主梁的基础上,祠堂的面貌耳目一新,左侧的厢房早已被一个休闲小广场取代,小广场设有休闲娱乐、文体设施,并且因当地有唱采茶戏的习俗,另建一戏台,与当代的村落集体生活融合。虽然祠堂建筑只保留了本堂作为祭祀祖先、公共议事、管理村落的场所,但却也在小广场上满足了现代公共生活的需要,原本的储物空间对于现代来说却也是略显多余。

赣南客家地区民间村庙多远离民宅,建筑格局注重风水命理学,多依山傍水而建,名称也是五花八门,没有统一性,反映其作为非制度化信仰的非制度性的一面,如Z村四座村庙的名称便是各不相同,Z村中邦组村庙的建筑造型上非常注重传统,悬山起脊式架构,白墙青瓦,坐落于一片竹林山下,前有一条小流域,这与赣南客家地区的民居建筑形制基本一致,只是与民居建筑用途不同,室内空间格局各有划分。整座村庙结构是三开间一进悬山式结构,中有天井,两边通过厢房紧密相联,两边厢房内设有厨房与储物间,构成前厅后殿式建筑格局。庙门前有一小广场,前厅及广场主要是村民娱神演戏、看戏和神诞会餐的地方,左右各有一厢房。后殿就是神殿,是神明所住之地,也是村民崇拜祭祀之所。

前厅不仅有搭台演戏的作用,同时也是村庙理事会议事的场所,前厅为公共活动之用,后殿乃为供奉神明之所,中为天井相隔又相连,呈现出一种神明在上又与俗世眾生隔而相连的氛围,村庙的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人神共乐”的特征,增加了世俗的气氛,扫去正规佛道寺观的神秘气息。村民们平时常聚集在村庙中聊天,神诞会餐时在神殿内大摆筵席,猜拳行令,不亦乐乎。神诞演戏时,吹拉弹唱,热闹非凡,这说明村庙既是村落宗教活动中心,也是村民们的娱乐中心。是村落公共生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综上所诉,无论是祠堂还是村庙,他们的建筑形制都是依托当地的传统民居建筑而建,多为民居的演化,结合祠堂以及村庙的实际用途而做出相应调整,以此适应实际功能的要求。祠堂及村庙都是村落公共生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祠堂的位置一般建于聚居的民宅之中,而村庙则远离民宅,但举行的各种民俗活动却也使它们即是相对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关系,互相之间因民间信仰与习俗息息相关。

三、乡村建设中客家祠堂与村庙意义的再认识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潮中,客家聚居区的村落祠堂与村庙,该以怎样的姿态承载当代乡村公共文化生活与信仰,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白墙青瓦的传统建筑已不多见,形态各异的钢混自建房拔地而起,而这种现状也绝非是仅此一地,这也是目前乡村建设下的普遍现状。所幸的是,客家祠堂与村庙依旧是乡村公共文化生活与信仰的主要场所,且得到完整的保存,只是根据现代生活而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缮与保护,建筑的基本形制相对保留完整,但传统的土木结构大多年久而出现败落,在修缮过程中又难免缺乏系统的设计介入,多为当地较有名望的长辈负责指导修缮,这就难免使得修缮出现各种问题。

乡村建设,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同等重要,应当因地制宜,尊重地方差异性,在自身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挖掘当地自身特色,丰富和提升文化内涵,并对其外在形象进行再塑。因此,在乡村建设中,特别是基于祠堂及村庙为公共文化生活中心的乡村建设,祠堂及村庙的修缮显得尤为重要,而不是不重传承、不重文脉的简单修复。对于广大的东南地区客家村落而言,要重视挖掘各个乡村的乡土文化,传承各地独有的文化节日,如在祠堂及村庙中举行的游神巡境、元宵灯会等各种民俗活动以及客家人独有的习俗等。让这些属于当地的文化传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构建以祠堂及村庙为中心的乡村公共文化生态景观。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七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罗勇,林晓平,钟俊昆.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3]甘满堂.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张力智.桃花源外的村落——中国乡土建筑的研究拓展及其意义[J].建筑学报,2017.

作者简介:

叶丁源(1992—),男,汉族,江西赣州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叶丁源

上一篇:岗位导向行业英语教学论文下一篇: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