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日益上升,污水处理作为环保的重要部分,其运营管理也就尤为重要。新时期下,需要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进行优化,提高污水处理质量,同时确保经济效益。本文首先阐述了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运营管理措施。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论文 篇1:

浅谈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 要:城市的基础设施中,污水处理是重要的内容,其处理质量直接关乎到城市环境的问题。从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情况来看,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在运营中存在一些问题,就需要重视运营质量管理工作。本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运营管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职责内容中,除了工作标准、应急预案之外,还要对污水处理中所消耗的资金做好预算,确定好工作人员并提高其对外协调能力。所以,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责范围,认识到自己的工作需要与外界环境进行协调才能够顺利展开。这就需要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人员不仅要在厂区范围内做好污泥的处理工作,还要将公用的系统界面构建起来,在工作内容和管理权限上都要与相关单位做好协调工作。从内部管理的角度而言,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人员在对职责范围予以强调的同时,还要明确所有工作人员需要履行的工作职责,并对相关的管理规定予以强调。

1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管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要做好出水水质管理工作,就是要确保所处理的污水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目前的污水处理厂所排放的污水中,由于水质不合格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城市水源二次污染。所以,做好出水水质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1 制定出水水质管理目标

城市污水处理厂要确保出水质量符合要求,不仅要对出水的质量进行化验并做好记录,而是还要从排放环境的角度出发对污水技术处理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基于此而对水质重新界定,以确定污水处理设施所处理的污水是否达标。污水处理厂在进行水质管理的时候,要对水质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包括水质的可生化性以及COD指标、TP指标的去除效率,都要总结出规律,以寻求有效的技术处理方法,之后将出水量统计出来上报给有关部门。

1.2 制定出水水质管理策略

污水处理厂进行水质管理所涵盖的内容包括水质正常时对水量情况、空气环境以及污泥状况进行管理;水质异常时,要对污水处理设备予以考虑,检查反应池的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水源管理、空气环境以及污泥状况的管理是否到位,时候会有污泥膨胀的异常状况产生等等。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排查的过程中还要查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后,专业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启动应急预案,以保证出水质量。

2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备管理和资产管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正常运行,且确保污水处理能够保证质量,就要注重各种设备的管理和资产管理。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中,往往会忽视这两项管理而单纯地强调污水处理基础,在基础设施不完备且资产不足的情况下,要确保污水处理质量是很难的。

2.1 制定设备管理目标及资金管理目标

设备管理目标及资金管理目标制定出来,可以保证污水处理的基础设备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即便是设备运行中存在故障,也可以及时采用维修措施,确保污水处理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另外,要将预算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污水处理系统在运行中得到良好的维护。

2.2 制定设备管理及资金管理策略

一是采用技术培训的方式,将培训工作落实到生产车间现场,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指导性培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产车间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设备的运行机理,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维修和维护技术,以能够在操作设备的同时,对设备进行有效维护。二是将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建立起来。设备管理人员要对维修记录整理好之后建立维修档案。所有的设备都要经过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够入库。此外,还要从生产运行的角度出发做好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对设备予以更新。

3 污水处理厂的检测与化验管理

3.1 污水处理厂的检测与化验管理目标

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说,它的检测与化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因为通过检测和化验可以有效而又准确地得到污水处理厂的适时运行状态参数。而对于污水处理厂的检测和化验的管理就是要使得该项工作开展的正规化,以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能保证化验员以及操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工作的安全。

3.2 污水处理厂的检测与化验管理策略

一是对于检测工作要编制科学合理的作业指导书和检测计划书,并对需要检测的内容进行明文规定。用于水质检测的设备和化学药剂要由检测化验员亲自配备,同时化验员在进行日常化验和分析时要严格按照指导书上的科学分析方法并对化驗分析结果负责。二是进行化验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上岗证书,同时污水处理厂也要定期的培训化验员以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确保检测化验结果的公信力。三是化验员要对每天的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并上报给上级部门,同时还要对每个月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示意图。

4 污水处理厂的职工健康和安全环境的管理

4.1 污水处理厂的职工健康和安全环境的管理目标

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说职工健康和安全环境的管理目标主要体现在:尽量避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重大火灾事故以及因不符合规定的误操作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同时科学合理地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4.2 污水处理厂的职工健康和安全环境的管理策略

首先,污水处理厂要确定职工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在运行过程中使用“PDCA”的管理办法。其次,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管理法律法规,污水处理厂在做好各项健康安全环保工作后都要有相应的记录,在药品库和各个危险区域一定要有醒目的警示标准和各种应急设施。与此同时,污水处理厂要加强对员工培训健康安全环保方面的知识。

5 城市污水处理厂风险管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中会存在诸多的风险。但是,往往管理人员对风险缺乏意识,就会导致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受到威胁。

5.1 制定风险管理目标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风险管理目标就是将运营中所存在的风险消除。对于难以避免的风险,就要采取防御措施,以将风险发生而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5.2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污水处理厂的有关部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要注重防御为主,能够从工作经验的角度出发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分析,以从技术的角度采取控制措施。注重对操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的培养,还要对工作环境予以改善,注重污水技术处理水平的提高,以对风险能够应急处理并有效控制。

6 结语

总之,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充分满足的同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转向环境质量,环境保护成为目前被社会关注的焦点。城市污水处理厂承担着城市污水处理的责任,直接关乎到城市环境保护质量。特别是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就需要认真对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城市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营管理探析[J]. 王云波. 新西部(理论版). 2012(07)

[2]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欧大千. 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 2012(02)

作者简介:

童龙燕(1983—),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工程污水處理厂设计、运营方面的工作。

作者:童龙燕

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论文 篇2:

探究如何优化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日益上升,污水处理作为环保的重要部分,其运营管理也就尤为重要。新时期下,需要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进行优化,提高污水处理质量,同时确保经济效益。本文首先阐述了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运营管理措施。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原则;措施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还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农村也正向着城镇化发展,很多城镇都增设了污水处理点,虽然提高了污水处理率,却也增加了能耗率。在未来的发展中,为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发展所需,污水处理厂将会向大规模发展,这就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污水处理厂选择工艺应遵循的原则

(一)满足处理功能与效率要求原则

污水处理厂在选择处理工艺方案时应保证处理结果具备高效性和稳定性,污水处理设施出水需与地方或国家制定的排放标准相符。对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有更高要求的,应强化处理。这既是污水处理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是确保污水处理质量的重要路径。并根据出水的最终处理方式确定排放标准,若为排入水体,则根据水体环境容量与接纳水体功能质量要求确定;若为回用,则以用户要求水质的情况确定。

(二)因地制宜原则

污水处理应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环境情况和经济状况制定处理的工艺方案,以实事求是为原则,明确污水处理规模、工艺流程、技术与水质标准、管网系统的布设等。处理工艺选择受处理规模影响,需考虑到远期规划确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近期规模确定主要根据水量现状进行,污水处理厂的规模设计应综合污水收集量、水质目标以及分阶段建设加以明确,完善管网的情况与汇水区中的工业污水及生活用水产生和允许纳入量等决定了污水收集量,同时管网水的漏渗量也是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确定应考虑的因素。

(三)技术可靠性原则

成熟可靠的技术是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结合污水处理设施控制污染物排放以及建设规模等要求,优先选用新型污水处理技术。

(四)确保经济效益原则

污水处理厂的建立与运行建立在良好运行状态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减小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确立合理的处理标准,选取得处理工艺应紧凑、简洁,尽量缩小用地面积,从而使土建与地基处理费用降低。此外,还应考虑到电量消耗,最大程度减少运行费用[1]。

二、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措施

(一)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是污水处理厂的重要工作,水质管理分为水质的异常与正常管理。如果水质处于正常状况,则将空气情况、污泥情况以及数量情况作为主要管理内容。同时,检验有关出水参数时,也需根据原有的检测计划完成检测,并对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记录。比如重视在线监测仪器的应用,对污水处理收集量与完成污水处理后水质的控制,确保污水处理厂所收集的污水均达到排放标准。此外,污水处理厂还需同纳污企业完成纳污协议签订,明确协议条款,根据纳污企业需求进行可控阀门与取样井安装,有效监管纳污企业的进管水質。如果水质处于异常状况,则重点分析水处理核心设备生化反应池相关指标情况,在对空气、污泥和水缺乏有效管理时,将会出现D0不足、污泥膨胀等问题。需要全面检查,找出造成异常的原因,由技术人员根据操作流程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微生物状态保持良好,同时出水的水质达到有关标准。

(二)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

创造良好的车间生产环境,对操作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制定生产车间卫生制度,使生产车间保持良好的整洁度。如工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则需管理人员加以解决,避免推诿、拖延问题,构建健康的、积极的工作氛围。将现场生产标识张贴在显眼的位置,以便工作人员更好的掌握工作状况。同时,给予生产车间的操作人员在岗前进行严格培训,确保所有人都持证上岗。上岗后也要定期开展培训,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提高操作技能水平。新上岗人员应进行现场实习,对于在职人员进行异常情况演练[2]。对完成理论培训与考评的新上岗人员,将其安排至相应的生产车间进行现场实践,逐渐了解污水处理的方式与特点,具备良好的操作水平。对老职员定期开展污水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演练,提高其异常情况处理的能力。污水处理厂应结合自身实际,根据不同的专业编制相应的污水处理操作维修指导手册,并为员工培训手册内容。同时,定期总结生产车间工作情况,合理优化、调整指导手册,确保其具有实际意义,能够为职工操作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

(三)设备以及成本的管理

资金管理主要包括人员开支、能费、污泥处置费以及药剂费,具体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同时资金管理也是影响污水处理厂工作效率的重要内容。首先,污水处理厂应加强药剂与能源消耗方面的成本控制,组建研究小组,全面分析污水处理工作中的药剂和能源消耗情况,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计划。其次,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专业的培训讲解,确保其对污水处理设备的原理及工作机制全面掌握,并了解系统的操作运行与设备维修管内容,防止操作不当。同时,建立一支专业的设备维修小组,将设备日常维护要求张贴在生产车间醒目的位置,为技术人员以及设备操作人员工作提供参考[3]。再次,构建完善的污水处理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对维修的设备建档处理,记录好维修相关内容。设备管理人员应保证设备造册登记和验收入库工作质量,做包设备的保管与报废处理,结合实际生产需求和设备运行状况,对设备进行适当改造、更新。最后,对设备运行状况作出评估,对设备的工作效率和性能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维修保养计划。污水处理工作是持续性的,因此应分散设备的检修工期,在进水量小的季节进行需长时间检修设备的维修工作。

(四)检测和化验的管理

检测工作的实施需指定科学的检测计划书与作业指导手册,明确化检测工作。用于检测水质的化学制剂及设备,需要化验人员专门配制,化验人员在平时的化验与分析工作中,应根据指导计划书进行,对化验分析结果负有全责,化验人员也应持证上岗。同时,还应加强对化验人员加强培训,提升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检测化验结果的精准性。化验员需记录好每一天的检测数据,并提交至上级,且每月统计一次检测结果,绘出相应的图像。

(五)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

污水处理厂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对污水厂有效运营有重要意义。自建国之后,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排水工程与自来水被规划到福利事业范畴,由国家和政府进行承包,政府的财政支持成为污水处理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缺少必要的资金,污水厂的正常运营和扩大再生产受到阻碍。国內认为将水价放开会对物价上涨指数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定,这种情况便导致污水处理企业难以和市场接轨[4]。事实上,现行水价之便宜与其利用价值无法比拟,3-5口人的一天用水量约为1m3,根据当前自来水与污水治理商品价之和大约在2.5元左右,并不会对工业产品成本以及日常生活费造成较大影响。行政方面对水价进行限制,实际并不会限制物价上涨知识,相反却对人们用水质量造成了影响。

建立科学的城市污水排放收费制度是污水厂实现企业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对此需根据商品经济机制进行收费标准制定,水价由成本(投资成本与经营成本之和)、税收以及利润等因素构成,并以商品的价格售出,顺应市场规律运作[5]。对污水处理厂实施企业化管理,不但为污水厂正常经营运行提供了保障,缓解城市维护的经济压力,同时也强化了企业义务,环境管理部门能够根据排放标准严格监督污水厂的尾水排放。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人们也对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污水处理厂肩负着保护环境的重任,在运营的过程中应加强各方面管理,采取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率,强化职工培训,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以同时实现环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文斌.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中注意的问题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4):29-29.

[2] 郝晓光. 从运营周期谈小型污水处理厂的管理[J]. 山西建筑,2018(2):243-244.

[3] 谭林立,许航,韩晓月. 农村污水处理运营管理模式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2017(4):7-8.

[4] 岑于博.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策略探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2):115-116.

[5] 蔡瑾宇,何文斌,董国华. 城镇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技术措施的思考[J]. 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7):00191-00191.

作者:陈丽娜

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论文 篇3:

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营管理中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运用

摘 要: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计算机生产软件的引进,使管理层和生产建立了一个信息化实时跟踪的平台,防止信息传输的“断层”,体现了计算机信息化在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给当代企业带来极大的变化。

关键词:信息运用;运营管理;生产运行

0前言

污水处理企业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不仅是企业的效益工程,在当今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已逐渐转变为企业的生存工程。企业必须实现集约化管理,大力发展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网络工程,深刻挖掘企业在生产管理、技术管理、降本增效、节能降耗的内在潜能,才能在同行竞争中获取优势。

1 污水处理厂的信息化建设

1.1 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未引入以计算机为载体建立的信息化网络系统时,企业管理层要获取生产一线准确的第一手数据信息是极为繁琐和滞后的。一般使用较为原始的方法进行信息的传递,生产过程中监测及化验的数据用原始报表记录,经过繁复的手工计算,逐级汇报。这样的信息传递方式导致:一是因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多,流程中经常出现返工的情况;二是工作效率低,存在大量重复的工作,占用了相关人员的精力与时间;三是数据时效性差,领导层得到的数据经过传递时间的损失基本已过时;四是数据共享性差,横向部门间信息的获取相对封闭;五是管理成本的增加,人力及辦公物资投入较多。随着污水处理被逐步推向市场,原始的信息传递的劣势愈发显露无遗,因此优化管理模式、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办公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企业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的建设就可

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1.2 SCADA 数据采集与监督控制系统

现代污水处理厂大都利用SCADA 控制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SCADA(Supervision Control and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督控制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测控系统。因其集电气自动控制、仪表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于一体,所以自动化程度较高。它的功能第一是监视整个生产过程,第二是可以控制和干预整个生产过程,第三是可以对从现场得到的数据信息作记录、分析。

SCADA 系统由监控中心、通信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监控中心的任务是通过通信系统实时监视和控制远程设备的运行,并为综合管理系统提供实时数据。通信系统主要完成信息的远距离传输。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远程设备的就地控制和数据采集,并能方便地与通信系统并连,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

过去SCADA 系统的操作员可以限定在很少的几个人,现在SCADA 系统由一些专业的、使用面狭窄的软件,向全企业不同层面、不同部门的人员提供服务,这就要求SCADA 软件内置复杂的权限支持,而现场自动化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所使用的SCADA专用软件。虽然管理层可以对生产一线进行数据浏览,但在这种模式下管理层对生产数据的处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SCADA 软件功能的制约,使得计划决策等管理层使用的系统和现场自动化控制系统之间出现管理信息方面的“断层”。

1.3 信息化管理上的瓶颈

虽然专业人员已能通过SCADA 系统较为准确地在调度中心远程监控现场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获取信息,记录各类数据,但是当生产部门负责人需要查看报表时仍需要向下级生产部门索取,而且往往会逐级递归;如果负责人需要查看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一检测数据的历史趋势,那就需要现场人员临时生成然后再交给负责人,若是要查看另一数据的趋势,又需要重复以上步骤,生产负责人员难以完成自己所需的查询、分析和统计的操作。以上情况体现了由于生产层面和管理层面信息不畅而带来的工作效率和处理能力的约束。

2 实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某大型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50万t,采用改良型A/O工艺。全厂约有40个构筑物,重要的设备达1000多台,其中80%为各类泵机、闸阀,分散在占地面积约20万m2 的厂区内。

2.2 生产运行管理软件系统创建意义

根据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者创新超前的运营管理设想,消除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解决上述提及信息断层脱节的问题,构筑起以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技术应用普及化为标志的集约化“数字水务运营管理”基本框架,在自动化监测的基础上,实现运行管理系统化、调度实时化、决策科学化、行政办公网络化、政务公开化、服务规范化,将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提高到更高的层次,该大型污水处理厂特为此引进生产运行管理软件系统。

2.3 生产运行管理软件系统工作原理概述

生产运行管理软件系统将生产监控与企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生产管理系统在企业管理层和现场自动化控制层之间搭建联系平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从数据库层面将实时运行数据和设备资产数据统一,使得管理层可以及时获得任何一个运行单位的实时数据,同时又可以调阅各类设备、设施的管理数据。通过生产运行管理数据库使控制层采集数据直接应用到管理层的日常工作中,减小信息传输过程中不必要的滞后与可能发生的人为错误,使管理和控制、计划与生产紧密结合,达到管控一体化的目标。

2.4 生产运行管理软件系统的功能与优点

通过生产管理系统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软件构架可对SCADA 系统的功能进行拓展,解决SCADA系统功能较单一, 软件构架较落后的问题。SCADA 系统中的组态软件是与用户交互最多的部分,组态软件的设计目的是向用户提供可自定义的流程画面和与PLC 通讯的功能,所以实时性和稳定性是组态软件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因此组态软件基本为C/S 模式,并且以数据交互为主,不注重数据统计分析的功能。生产管理系统则采用先进的多层架构模式,将注重实时性的数据采集分离出来,将系统划分成多个层面,各个层面各司其职:数据层集中完成数据的交互,控制层完成各类复杂的数据分析统计,表示层完成与数据展示和与用户之间的交互。

该大型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营的网络拓扑如图所示,操作人员可通过网络连接调取设备及设施的运行信息,也可根据运行中的异常情况进行维护保养、检测检修;行政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取实时数据。

生产运营网络拓扑图

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生产管理系统大大加强了生产控制管理的功能,提供原先各类计划决策系统不能达到的数据实时性和全面性。同时大量的实时数据使得生产管理人员可以更有针对性、更及时地对现场情况进行生产方案的调整。实时监测生产质量数据,保证质量达标,又可以在质量达标的情况下降低生产负荷,减少生产设备、设施损耗和降低生产成本。

3 结 论

某污水处理厂中采用信息化管理,大办发展了企业信息化,提高信息化管理率效,并达到实时、高效、便利、准确地将运营数据传递,为运营管理自动化达到成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天龙,沈文浩. 污水处理过程中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应用[J]. 造纸科学与技术,2011,02:75-81.

[2]郝瑞霞,刘峰,吕鉴,王建超.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综合评价与分析[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03:445-451.

[3]谷晓娟. 污水处理厂污水和污泥气力提升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3.

作者:杨小广

上一篇:创新精神计算机教学论文下一篇:高血压病案数据挖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