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数字电视论文

2022-04-18

经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第九届中国卫星应用大会“ChinaSatellite2007”于9月20日在北京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国际卫星组织、中外知名企业、卫星设备制造商、运营商、网络服务商、行业用户、专业媒体以及资深卫星专家、学术界代表400多人参加了本届大会,共同探讨了卫星应用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交流了卫星应用领域内的新经验。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国卫星数字电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卫星数字电视论文 篇1:

加快培育和发展卫星及应用产业

本报讯(记者) 近期,中国卫星民用产业化高峰论坛暨2011中国嵌入式系统年会举行,众多业内专家就培育和发展卫星及应用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主题演讲。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结构优化,已经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明显产业优势,特别是半导体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和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方面具有领先水平,能够为民用航天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依托“北京?亦庄”产业发展主体平台,借鉴“星网工业园”、数字电视产业园等大规模产业园区成功经验,抓住龙头企业,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形成上下游配套、研产用一体化的关联产业群,能够为民用航天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强力推动。

在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指导下,国家卫星应用技术创新孵化器今年初落户北京经开?北工大软件园,纳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平台架构。构建卫星通讯站、安全认证网关、应用产品测试等专用技术支撑体系。面向企业发布应用需求信息、征集卫星导航民用解决方案,成为卫星应用系统各类专项研发、行业服务解决方案、软硬件终端产品设计、标准化建设的技术创新基地。目前,孵化器已初步具备入住条件,进入专用技术支撑体系搭建阶段,同时接受企业入住申请并开始专家筛选程序。

中国卫星数字电视论文 篇2:

迎接卫星发展的新时代

经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第九届中国卫星应用大会“China Satellite 2007”于9月20日在北京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国际卫星组织、中外知名企业、卫星设备制造商、运营商、网络服务商、行业用户、专业媒体以及资深卫星专家、学术界代表400多人参加了本届大会,共同探讨了卫星应用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交流了卫星应用领域内的新经验。

中国卫星应用大会是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国际性会议,得到国家发改委、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航天局、科学技术部、国家无线电管理局的积极支持,同时得到了国内、外著名卫星企业的积极参与和赞助支持。长久以来,中国卫星应用大会的宗旨都是推动中国卫星应用的发展,是业界探讨卫星通信、广播电视、导航定位、遥感、远程教育与医疗等应用的开放平台,更是中、外企业与用户交流的重要桥梁。大会自1999年首届召开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历届大会国内外参会代表达500人左右,参展商50家左右,已成为我国卫星应用领域倍受国内、外卫星业界关注的国际会议,也是信息量及规模最大的年度盛会。

第九届中国卫星应用大会由我国著名卫星专家杨千里教授担任主席,并有由政府主管部门及卫星企业的领导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及我国著名卫星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大会进行指导与资讯。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茂洪等出席了本次会议。苟仲文在致词中回顾了我国卫星应用领域过去几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强调,面向未来,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国家战略目标着眼,抓住机遇,统筹规划,打造一条互惠、互赢、互动的产业链,推动我国卫星应用领域又好又快发展。

苟仲文指出,卫星应用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安全并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加大了在该领域的投入,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也在卫星领域取得了很多突破。目前,我国卫星通信业务已覆盖了证券、经贸、海关、交通、气象、远程教育等100多个行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卫星通信的覆盖范围已扩大到亚洲大部分地区、欧洲部分地区,这都标志着我国整体卫星应用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他强调,面对未来,我们必须切实解决好卫星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从国家战略目标着眼统筹规划,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努力实现运营、制造、服务等企业的持续发展,打造出一条互惠、互赢、互动的产业链。与此同时,要加强同海外伙伴的合作,搭建起“走出去”的平台,实现我国卫星应用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大会主席杨千里表示,借助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东风,我国的卫星应用产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卫星对地观测、气象观测、导航系统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信卫星、直播卫星更是已经成为人人每天都离不开的依靠,为此产业各方应通力合作,抓住机遇,努力促进我国卫星应用领域的蓬勃发展。

在本届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上,国家信息产业部、广电总局、发改委、航天局、科技部的主管领导就我国卫星应用的发展趋势及有关政策、法规、产业链等做主题演讲,并有众多技术及市场分析报告。大会注重在卫星应用运营经验方面的交流,邀请了国内外运营商介绍其成功经验,并有国内外的投资商参加大会,促进资本与市场的结合,加快我国卫星应用事业的发展。

与会人员们共同就中国卫星广播的发展及产业链、全球及中国卫星广播的政策走向、数字化卫星广播标准的制订与进展、直播卫星机顶盒生产的准入及管理、卫星移动多媒体广播的新发展、中国直播卫星的运营模式和业务开展服务以及安全性要求、中国直播卫星的技术标准和传输体制信源编码以及条件接收技术、中国电视广播数字化进展、IPTV 与卫星通信卫星广播、直播卫星机顶盒技术、芯片技术及其供应、利用卫星技术服务2008奥运会等议题展开了讨论。专家认为,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卫星技术及其设备、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必须统筹兼顾,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卫星应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我国新一代卫星直播系统ABS-S先进卫星广播系统即Advanced Broadcasting System-Satellite,成为本届卫星应用大会的主要讨论话题之一。作为面向我国卫星直播应用的专用广播电视传输技术体制,ABS-S系统由国家广电总局组织广播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研究制订。在大会上,来自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的杨明和科技委的章之俭等专家们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ABS-S的相关情况。他们指出卫星直播系统中有关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和处理的标准是最为核心的技术规范,随着我国直播卫星发射在即,卫星及有效载荷制造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同时国内外卫星传输技术皆有了长足发展,DVB-S2技术标准自2005年发布以来已取得实际应用。作为我国卫星直播业务的一项重要技术准备工作,国家广电总局经过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决定针对包括卫星链路具体参数等在内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通信与广播电视技术的最新发展,基于自主技术,研究出这套专用的广播电视卫星信号传输技术手段,并制订了相应的技术标准。该系统具有的系统性能及提供的业务完全适合未来卫星广播的各种需求。ABS-S系统明显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卫星电视广播标准DVB-S,同时和第二代直播卫星电视广播标准DVB-S2相比技术相当,部分性能指标更优,且具有更低的系统实现复杂度。

在会上,专家们介绍了ABS-S的应用要求为当采用QPSK调制、3/4FEC编码比率时,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使用小于0.45米口径的天线可正常接收,达到99.5%的下行可用率。另外,源自中国、产自中国、用于中国的ABS-S还具有自主创新、适用可行、先进安全和研用结合等核心原则。不仅如此,由于采用了LDPC信道编码技术、高阶调制技术以及高效的帧结构设计等先进技术,ABS-S拥有更低的载噪比门限要求———信号接收更加稳定、安装更加容易,更强的节目传输能力———极限能力可传输5路高清信号(54MHz),先进的信道编码方案———结构更加简单、信道利用效率更高,合适高效的传输帧结构———更好的同步搜索性能、更大的业务配置灵活性。同时,ABS-S还具有可以适用不同业务和应用需求,核心完全自主研发,可对关键器件、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等特点。最后,与会专家们还向大家介绍了ABS-S系统的产业化推进及应用情况。

除了ABS-S,移动平台的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成为本届卫星应用大会的另一个热点。移动平台的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是指在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上运动完成卫星数字电视信号接收,也就是所谓的动中通。动中通技术目前已成为卫星通信与卫星广播电视的重要应用方式之一,相关技术和应用也理所应当的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次大会上,来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康学海、汪春霆以及中星互联的刘丰等领域专家向与会者介绍了移动卫星电视接收的相关技术情况。

专家们介绍道,甚小口径天线的发展由过去的便携式发展到静中通,再到机械式动中通天线,再到电扫描式动中通天线,对于目前移动载体的卫星接收天线而言,主要的使用要求是:天线的尺寸和外形要满足载体的安装要求,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跟踪性能。现在这类天线常用的形式有:小口径反射面天线、平板阵列天线、相控阵天线等。各种形式天线在性能上各有优劣,可根据载体的安装要求和卫星系统的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天线形式。标准椭圆抛物面天线仍是成本最低的天线,圆柱面天线开创了中等轮廓天线道路,而混合相控阵天线则为动中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方向;卫星通信调制技术为动中通系统小型化开道,RF-MEMS技术的实质性进展为动中通微小性化、高性能、低成本提供可能,而喷射铸造工艺和模压塑料技术则为动中通系统高可靠性、高性能、低成本奠定基础。各位专家们指出抑制国内动中通应用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进展的缓慢、混合相控阵天线关键器件如移相器、延时器、收发组件、馈线网络技术的不足等,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我国的卫星动中通应用必将开创出一个崭新的局面。专家们的美好祝愿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同。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本届中国卫星应用大会还首次启用了卫星多点会议系统,由卫视传媒总编黄序作为执行导演,卫视传媒的记者担任现场主持人,在北京主会场主持了本届卫星应用大会的开幕,并采访了众多与会的厂商、企业负责人,中国直播卫星公司和星光影视设备公司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鑫诺1号卫星全天对大会进行了现场直播,将大会实况的视频信号实时向全国转发,使上海、深圳、哈尔滨等多个分会场与北京主会场形成了密切互动,观众反响热烈。

本届中国卫星应用大会总共为期三天,大会同期还举办了2007中国国际卫星应用技术与设备展览会,来自美国卫讯、康泰易达、美国休斯、亚洲卫星、美国康讯、纽特钻宝等40余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加了展览,所展出的卫星宽带平台、仿真测试产品等最新卫星设备与系统,特别是其丰富多彩的应用和成果,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热点。

作者:马海龙

中国卫星数字电视论文 篇3:

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发射鑫诺六号卫星

格林尼治时间2010年9月4日16时14分(北京时间9月5日零时14分),一枚“长征三号乙”(LM-3B)运载火箭从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将搭载的中国新一代通信广播卫星鑫诺六号(Sinosat 6)送入太空。火箭飞行约26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进入地点213公里、远地点42061公里、倾角25.2o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获得成功。这次发射,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9次发射以及2010年第8次发射,也是LM-3B火箭自1996年2月首次发射以来的第13次发射。

作为中国自行研制的又一颗大容量、高功率、长寿命的通信卫星,Sinosat 6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设计及建造,由2009年4月正式重组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运营。该卫星发射重量约51000公斤,在轨设计寿命15年,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携带24个C波段、8个Ku波段和1个S波段转发器;其卫星波速可覆盖中国全境及亚太地区,是继鑫诺三号(Sinosat 3)和中星6B(Chinasat 6B)两颗广播电视专用卫星后,又一颗能够充分满足中国广播电视信息传输安全要求的高质量卫星。

在完成在轨测试后,Sinosat 6卫星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在126.4oE轨位上定点,未来接替Sinosat 3卫星(125oE)服役,主要用于我国广播电视传输业务以及移动多媒体信息传输实验。

与采用“东方红三号”平台、携带10个C波段转发器、卫星总功率约1.7KW(寿命末期)的Sinosat 3卫星相比,基于“东方红四号”平台建造的Sinosat 6卫星总功率可达10.5KW(寿命末期),容量扩大为携带33个C/Ku/S波段转发器,信号覆盖范围更广,将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容量和节目收拾质量。据悉,发射于2007年6月的Sinosat 3 卫星目前为中央电视台以及广东、广西等9个省级台共传输35个SDTV频道、7个HDTV频道和58个广播频道。2009年7月13日,Sinosat 3 卫星突发故障,造成包括3个央视频道以及部分省级卫视频道节目中断12小时。分析家指出,采用“东四”平台的Sinosat 6 卫星投入运行后不仅可提高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而且卫星服务寿命也从原先8年增加到15年。

令业界关注的是,Sinosat 6 卫星搭载的一个S波算有效载荷,未来将进行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的卫星传输的卫星传输实验,从而为中国未来发射S波段通信卫星、发展移动通信业务做技术准备。CMMB主要面向手机、PDA等小屏幕便携式持终端和车载电视等终端提供广播电视服务,其服务内容包括数字电视及广播节目、综合信息和紧急广播服务等,该服务未来在紧急救援、防灾减灾、国家安全等领域将有重要作用。按照国家规划,CMMB将来用天地一体化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体制,其信号主要由S波段卫星覆盖网络和U波段地面覆盖网络进行覆盖。

Sinosat 6卫星是LM-3B火箭发射的第4颗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的通信卫星。“东四”平台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大型公用卫星平台的,具有高功率、大容量、长寿命等特点,其性能可达到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A2100AX型平台、劳拉公司1300型卫星平台以及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SB3000 B3型平台的先进水平。此前,LM-3B火箭已成功发射了3颗基于“东四”平台的通信卫星,包括2006年10月29日发射的中国首颗电视直播卫星鑫诺二号(Sinosat 2)卫星升空后因星上太阳能帆板及通信天线未能展开而无法启用,2007年5月14日发射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Nigcomsat)卫星投入运行后于2008年11月11日因太阳能帆板故障而在轨失效,其接替星Nigcomsat 1R正在建造,预计2011年第4季发射,2008年10月30日发射的委内瑞拉通信卫星一号(Venesat 1,78OW)。目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按照已签署的在轨交付卫星合同、基于“东四”平台正在建造的外国通信卫星有3颗: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Paksat 1)、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R(Nigxomsat 1R)和老挝通信卫星一号(Laosat 1)。另外,中卫通公司两颗后续卫星也基于“东四”平台再见,这两颗卫星是:Sinosat 2卫星的接替星鑫诺四号(Sinosat 4),未来将与中星九号(Chinasat 9)卫星共同在92.2oE轨位服役;鑫诺一号卫星(Sinosat 5,110.5OE)。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是中国大陆唯一的卫星运营商,成立于2001年。2009年4月,该公司重组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从事卫星运营服务业的核心专业子公司,重点发展卫星空间段运营、地理信息与位置服务、卫星地面运营服务三大主营业务。中卫通公司卫星舰队现包括:中星5A(Chinasat 5A,87.5OE),中星6B(Chinasat 6B,115.5OE),中星九号(Chinasat 9,92.2OE)以及Sinosat 1(110.5OE),Sinosat 3(125OE),Sinosat 6(126.4OE)。基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香港亚太卫星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中卫通公司还拥有3颗亚太卫星(Apstar 2R、Apstar 5及Apstar 6)的资源。■

作者:谢丰奕

上一篇:浅议产品设计应用论文下一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