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单元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把握教材,梳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可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基础性教学内容和生长性内容的结合提供可能。文章以“倍的认识”单元教学为例,简要分析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如何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的本质,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构建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数学单元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数学单元教学管理论文 篇1:

浅谈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整合策略

摘要: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作为新时期数学教改的重要成果,克服了长期以来单章节教学所固有的许多弊端,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是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虽然,单元教学的成效已日益为人们所证实,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实践中还是习惯以单章节教学为主,对单元教学的教材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单元教学的目标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单元中各章节的关系缺乏足够的了解。笔者试图通过结合日常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对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策略进行一些浅显理论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单元模块式教学 教学策略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单元教学法的提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就提出过“不能篇篇文章讲,须一组一组地讲”这一理念。这大约可看作是“单元教学法”在中国的萌芽阶段。

莫里逊曾发明一种熟练公式,即“教学前的预测验--教学--测验教学结果--修正教学方法--再教学--再测验教学结果--达到完全学习程度”。教师在教之前,要测验学生(采用文字测验或口头问答),以考查学生的旧经验,作为选择新教材和编制“学习单元”的根据;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之后,即可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教学之后,再施以测验,以考查教学目的达到与否。测验的成绩若不佳,则须考查学生的困难所在,或由于教材太深,或由于学生缺乏某项基本能力,或由于缺乏某项必需的指导,然后针对此种困难,修改教材和教法,施行补救教学。重新教学之后,再施以测验,直到完全学习纯熟为止。依据熟练公式,莫里逊把教学过程分为五步:试探、提示、自学、组织、复讲。

二、单元教学法实践应用

(一)亿以内数的读法

这部分教材包括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数位、数位顺序表和亿以内数的读法。本节先通过北京的人口、光速说明日常生活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然后在复习“一”“十”“百”“千”计数单位后,借助算盘引出亿以内的计数单位及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接着介绍数位和数位顺序表、四位一级的计数法,最后结合在算盘上记数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

亿以内数的读法是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的,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的关键是理解数位的意义和熟记数位顺序。因此,教学时要性意结合算盆上记数复习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方以内数的读法,并结合数的组成说明数位的意义和顺序,让学生搞清“计数单位”和“数位”、“数位”和“位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同一个数字在某数中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就不同。然后借助算盘比较万级的数与个级的数,启发学生类推出整万数的读法,找到万级的数与个级的数读法的异同,理解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万”字。

教学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要强调弄清这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哪些是万级上的数字,哪些是个级上的数字,还要强调先读万级再读个级。最后结合例题引导学生共同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是难点,教学时要结合实例强调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并注意安排有关的专门练习和个别辅导。此外,写出读法时一提醒学生要写中文字。

(二)亿以内数的写法

这部分内容教材先是结合数位顺序表教学整万数的写法,然后教学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亿以内数的写法由于数位多,学生容易出错。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的关键与读法相同,也是理解数位的意义和熟记数位顺序,由个级的数的写法类推到万级。教学整万数的写法时,可惜助算盆上记数,先在算盘上拔出整万数,然后再写出来,最后启发学生比较万级的数与个级的数的写法的异同,着重理解整万数在按照个级的数的写法写出后,末尾要加上四个0。教学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要结合数位顺序表和算盘记数,着重强调先写万级再写个级,正确确定这个数是几位数,万级上有几位,再一级一级往下写。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学生易错。教学时要强调: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并且告诉学生检查方法,可以先想写的数是几位数,写完后再检查核对位数,还可以读一读写出的这个数来防止写错。另外,要注意了解学生写数情况,加强个别指导,纠正学生在写数中的错误。

(三)比较数的大小和近似数

这部分内容以读、写数为基础,先是通过复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引出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然后教学把整万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最后进一步介绍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比较数的大小可分两种情况进行教学:一是比较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位数多的数较大;二是比较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起依次比较每一位上的数。

教学时要着重复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及比较方法,再通过类推让学生尝试解决例题。然后引导学生着重从数位上进行比较,以进一步加深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位的顺序,在此基础上再概括出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由于位数多,易看错,所以教学中要强调通过读数来帮助弄清这两个数是几位数,若位数相同,要从最高位一个一个比较下去,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还可以告诉学生,数的比较可用对齐数位纵向比较的方法进行。

整万数的改写具有实用意义。由于有亿以内数的读写为基础,学生较易接受。教学时要利用万后面四个数位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把万位后面的“0”去掉,加上“万”就可以了,但要防止连万位上的数一起去掉。

近似数是较难掌握的一个内容。其关键在于”四舍五入法”的掌握运用。因此教学前要先复习“四舍五入法”省略千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强调省略千后面的尾数关键在于确定尾数最高位及最高位是几。应“舍”还是“入”。然后让学生类推解决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并概括方法。教学中还要强调改写与省略尾数的联系与区别,强调改写只改变数的计数单位而不影响数本身大小,用“一”;而省略尾数后改变了数的大小,求出的是原数的近似数,用“≈”。此外,还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忘记写上计数单位“万”。

参考文献

[1] 高付霞.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5).

[2] 徐松湖.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

[3] 安晓燕.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

[4] 苏凤良.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与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13,(23) .

[5] 赵玉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途[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14).

[6] 钱忠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及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12).

作者:李海川

数学单元教学管理论文 篇2:

深度学习导向下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刍议

摘 要: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把握教材,梳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可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基础性教学内容和生长性内容的结合提供可能。文章以“倍的认识”单元教学为例,简要分析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如何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的本质,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构建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具体策略有:以整体把握教材为前提,厘清单元教学内容;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导向,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以强化认知结构为抓手,实施单元教学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深度学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是深度教学的表现形式。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大概念的方式组织单元教学活动,即强调数学教学要向整体化方向发展,以整体性思维思考教学问题,以整体性方式推进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整体性架构。单元整体教学对提升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和数学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单元教学为例,探究在深度学习导向下如何实施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一、以整体把握教材为前提,厘清单元教学内容

数学知识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做到“左顾右盼”,即纵向整合、串联各册教材内容,横向分析单元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整体把握教材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单元整体备课,优化重组数学知识。

例如,对于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这一单元,从纵向比较可知,“倍”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属于整数倍的知识。三年级下册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继续进行整数倍的教学,四年级上册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是渗透两个不同种类的量的比率关系(速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法”开始教学小数倍,五年级下册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进行分数(率)的学习,六年级上册教学的“比”与 “百分数”可以看作整数倍的扩展内容。可见,“倍”是一个重要的“种子”概念,是学生学习比率知识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基础,同时倍的概念学习又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从加法到乘法转变的开端。可见,人教版数学教材将“倍的认识”这一单元安排在学生学习乘法和除法之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从横向观察可知,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建立倍的概念、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这三部分知识不是割裂的,而是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生长性。在第一课时,教师可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几个几”,让学生认识“倍”,即从除法的角度理解倍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倍的本质是两个量在比较,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是让学生应用倍的概念来解决问题,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及应用意识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出,统领单元的知识主线是建立倍的模型,让学生知道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即一个量里包含几个另一个量。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将课时内容置于单元整体知识结构中去分析、建构,把握知识前后的关系,揭示知识结构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整体性的概念体系。

二、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导向,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判断教学效果、控制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参照物,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需要制定具有统摄性的教学目标,体现整体性的教学设计,改变以往单课时教学目标注重单个知识点,知识缺乏内在联系、衔接以及知识的整体性和迁移性不强等问题。教师要站在整体层面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的本质,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并把联系、比较、分析、评价、反思、创造等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元素,让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挖掘内容中蕴藏的数学思想,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见,教学目标的确定与细化表达是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笔者基于对“倍的认识”单元教学内容的深度分析,设计如下单元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比较中直观体验“倍”,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 “几个几”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2)结合情境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建构解决倍的问题的模型。(3)通过梳理,巩固倍的概念,在练习中对倍的知识进行对比辨析,加深对倍的本质的理解,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4)在经历倍的概念建构过程中,感悟数学抽象思想、模型思想,初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5)在探索运用倍的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借助图形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渗透模型思想和正、反比例思想。(6)借助语言、图形、算式等多元表征,引导学生用倍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渗透类比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7)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倍的认识”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不仅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整合,还从学生的成长、发展方面进行设计,做到可观察、可操作、可检测,以此彰显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三、以强化认知结构为抓手,实施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性教学设计应聚焦知识核心,并把知识放在数学体系的大背景中考量分析,从内涵到外延,从“过去”到“未来”,不断深挖,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行深度学习。

1.设计单元教学内容——整体教学的“根基”

教师应用动态联系的眼光去研读教材内容,即把单元教学内容放到小学阶段的整体知识结构中去分析、建构,把握知识间的前后联系,让课时内容不仅具有整体性还具有连续性和生长性。例如,在“倍的认识”导入教学中,教师通过出示3个苹果和6个梨,提问两个数量的关系,由学生已知的数量间的相差关系引向未知的倍比关系,让学生在比较中回忆已有的加法结构,并转变到乘法结构,从而揭示倍的本质属性,即教师在整体性的教学设计中不仅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还关注前后知识的衔接。又如,在“倍的认识”教学中,教师通过不断变换红萝卜和白萝卜的个数,引导学生发现红萝卜的个数始终是白萝卜的2倍,并适时追问:为什么每组红萝卜和白萝卜的数量不一样,却都可以说是2倍的关系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无论这两个量如何变化,都要把标准量看作一份,另一个量里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这样,学生就可从实物模型抽象出图形模型,并捕捉共性,初步认识“标准量×倍数=比较量”的数学模型,深度理解“几个几”和“几倍”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分数倍做好准备。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视线从“单组材料”转移到“多组材料”,理解“倍”是表示两种量间的“固定唯一”的倍比关系。

可见,只有基于学生的认知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背景,从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出发设计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到数学知识结构的特性,才能为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打下牢固的“根基”,让学生由此及彼理解知识内容,并进行数学本质的探索。

2.设计单元题组练习——整体教学的“思维外衣”

学生数学结构性思維的提升与数学素材的有效摄入密切相关,而题组练习是促使学生从特殊到一般进行数学结构性思维的基础,是单元整体性教学的思维外在表现。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基础、数学思维的特性,精心选择数学材料,以“会说话”的题组练习,引导学生在观察、判断、猜测、推理与表达的数学活动中,形成高阶思维。

例如,在“倍的认识”单元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题组引导学生发现“倍”的本质含义,打破固定思维模式,在类比辨析中逐步形成“倍”的知识结构。在“倍”的单元复习课中,笔者设计如下题组练习。师:在买完水果去付钱的时候,老师发现水果的价钱里也藏着“倍”的知识。①苹果40元、②梨的价钱是火龙果的4倍、③火龙果8元、④草莓的价格是多少?我选的信息是:__和__ (填序号)。我提出的数学问题是:__。我的解答:__。学生完成后汇报交流:__。 生1:我选的是①和③,提出的问题是:苹果的价钱是火龙果的几倍?40÷8=5,苹果的价钱是:火龙果的5倍。师:你是怎样想的?生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所以要用除法计算。师:你的思路很清晰,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问题吗?生2:老师,我选的也是①和③,但我的问题是:苹果的价钱比梨多多少?列式是40-(8×4)=8(元)。师:这是我们原来学过的比多少的问题。生3:我选的是②和③,提出的问题是:梨的价钱是多少?我是这样想的,梨的价钱是火龙果的4倍,所以要求火龙果的4倍是多少,即求4个8元是多少,列乘法算式8×4=32(元)。师:是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可用乘法计算。

(1)变式一。师:有谁求出草莓花了多少钱吗?生1:没有,条件不够,没办法求。师: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出示课件。(草莓的价钱比火龙果的3倍多2元,草莓多少钱?)师:现在能求出草莓的价钱了吗?生2:(展示自己的学习单。)我是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做的,把火龙果的价钱8元看成一份,草莓的价钱有这样的3份多2元,先算8×3=24(元),再算24+2= 26(元)。师:说得很完整,掌声送给他。

(2)变式二。师:通过画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草莓和火龙果之间的数量关系。下面,老师把这个信息变一变。(出示线段图。)草莓26元,比火龙果的3倍多2元,你能求出火龙果多少元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师:谁来分享一下想法?生3:26-2=24(元),24÷3=8(元)。师:谁理解他的算式?生4:把火龙果的价钱看成1份,草莓有这样的3份多2元,先用26-2=24(元),求出3份是24元,再用24÷3=8(元),求出每份8元,所以火龙果的价钱是8元。……

在上面的题组练习题中,教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习题,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辨析,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倍的本质理解,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而不同层次的练习辨析,不仅能提升学生对倍的概念的认识,还能促进学生对同类问题进行整体性分析,把所学的新知与旧知融合起来,构建自己的经验体系,实现学法迁移,形成个性化的正确解题模型。可见,题组对比练习能让学生实现从关注单组材料到对多组材料进行整合的转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思考,设计有效的题组,让学生经历比较、辨析等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由点状思维向网状思维发展。

四、 结语

在教学中,教师以单元整体教学的视野把握教材,梳理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过程的实践与研究非常有必要。单元整体教学可提升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和数学教学能力,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沟通联系,为基础性教学内容和生长性内容的结合提供可能。同时,整体性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深度加工过程,从而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感悟知识蕴含的数学思想,建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构建深度学习课堂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曾令军,唐兴爱.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7).

[2]冯桂花.核心素养取向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2020(11).

[3]李燕梅.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方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0).

[4]朱国军,彭亮.开展数学深度教学 助力学生思维进阶[J].江苏教育,2020(33).

[5]徐志,钱敏.游戏模式:助力小学数学深度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20(29).

[6]倪兴奋.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学习策略实施路径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1).

[7]章莉.以疑导思 走向深度教学——以“认识倍”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2020(09).

[8]马秀平.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0(22).

[9]王刘.问题解决导向式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探析——以“平移和旋转”教学为例[J].数学之友,2020(04).

Discuss on the Overall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Unit under the Guidance of Deep Learning

Lu Bingyun

(No.2 Primary School Affiliated to Longyan Normal School, Fujian Province, Longyan 364000, China)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unit; deep learning; content of courses; teaching objectives

作者:卢冰云

数学单元教学管理论文 篇3:

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复习中的应用

摘 要: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中的知识虽然多为基础性知识,但是分支庞杂且知识点众多,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整合”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加深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持续吸收。基于此,笔者以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为例,论述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了解,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单元整合

在教育心理学中,建构是指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的过程。新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新学生观要求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直接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新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新教学观强调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以提升学习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从经验中找到生长点,进而引导学生建构起完整的知识结构。

一、“双减”政策下思维导图应用的必要性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双减”不等于盲目地减,而是强调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要向“40分钟”要效率;“双减”迫切需要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

二、小学数学高年级单元复习课现状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部分数学教师在“单元整合”时,以知识的讲授为主,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略学生的“生长点”,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无法完成知识间的建构;其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计算为主,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知识点较多、分布较零散、抽象性较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如果教学中缺乏针对性,与学生的互动较少,课堂气氛就会比较沉闷。“双减”政策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迫在眉睫,新时代教师必须要转变思维方式,积极思考改变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现状。

三、“双减”政策下思维导图应用的优势

(一)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复习课都是复习所学习过的知识,部分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比较低,影响复习课的效率。思维导图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思维导图可以将整个单元的知识都展示出来,进而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使学生有直观印象,让学生从数学学习中找到成就感和自豪感,进而逐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梳理知识,建构体系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碎片化特征,不仅课程结构碎片化,在学生的记忆中也呈现碎片化的结构,学生无法将知识建立起网络,大脑中的知识结构不完整。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建立多方位、多角度、范围广的知识体系。学生的大脑中建构明晰的知识体系,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从多角度展开思路,获得更有效的记忆与应用方式。

(三)学科融合,凸显个性

思维导图的绘制形式多种多样,类似于美术绘画,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制作思维导图。学生经过思维构建后呈现出多元化的绘图方式,有效地实现个性化教学,突显每个学生的优势。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

四、“双减”政策下思维导图单元复习应用案例

单元复习旨在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学生在深度理解数学知识间的联系的基础上,构建属于个体的知识框架,才能在应用时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因此,在单元复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讨论出单元知识点,进而呈现复习主线,学生个人借助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总结与梳理,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个体学习的知识网络。

例如,在分数乘法单元复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自行总结有关这一内容的知识点。思维导图的绘制,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而且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完成自我知识的建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分数乘法单元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复习(如右图)。

在分数除法单元复习时,笔者深刻领悟编者的意图,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四基”目标,把分数除法计算中学生经历的“探究方法—明确算理—总结算法”的过程在单元复习时进一步深化,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归纳算法,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在圆单元复习时,学生已经经历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阶段,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体验了操作活动的价值,还有效地积累了活动经验。在单元复习时,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和掌握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在知识应用时紧密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熟悉了圆的特征、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其他相关结论后,教师及时以生活素材为例,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解答生活现象,以达到巩固知识,加深体验、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构建小学生的单元知识结构至关重要。课堂上要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激发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邓桂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单元整合”研究[J].数学大世界,2021(16).

[3]吕玉露.试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有效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7).

[4]鄧厚江.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0).

[5]姚国庆.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28).

作者:石硕

上一篇:电梯检验工作分析论文下一篇:区县医保档案管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