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安全重大问题分析论文

2022-04-24

【摘要】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几年来,中国普惠金融在县域偏远贫困地区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与普惠金融发展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安全重大问题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融安全重大问题分析论文 篇1:

基于金融安全的政府审计模式研究

一、作用机理:政府审计如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一)政府审计的综合性特征,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 国家金融安全是个制度问题,金融不安全因素的产生源于制度非均衡,金融不安全问题的发生是制度非均衡的结果或具体表现。在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中,政府审计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其中综合性是政府审计的独特优势。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需要人们进一步思考的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问题。目前我国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由分业向混业方向发展,由此导致金融风险日益分散化和复杂化。一方面我国金融创新飞速发展,混业趋势明显;另一方面传统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制导致监管业务相互割裂,无法有效应对风险转移和风险扩散问题,而对于金融市场的其他参与主体如政府、企业、个人等的风险状况,“一行三会”更是无法进行有效的跟踪调查。政府审计作为对微观领域进行深入调查并向宏观管理部门提出政策建议的第三方,以综合性的视野揭示金融系统内部风险,并以广泛的延伸性分析外部环境中各种影响金融安全的风险因素,有利于全面了解并综合评价金融系统整体的风险、安全和发展。具体见图1。

(二)政府审计的预防性特征,有利于发现潜在性风险 早在2004年,美国审计署(GAO)就发布专门的审计报告,描述了金融服务行业和美国监管市场的变化,评估了金融监管机构的薄弱环节,最后提出美国应该适应环境的变化,改变现有的监管框架,更好地处理大型综合金融机构监管以及防范系统性风险,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美国审计署工作的预见性。后来之所以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主要是由于金融利益集团阻挠等原因没有及时进行相应改革,这也是美国金融监管机构不能有效预防“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从审计发展实践来看,政府审计注重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发现影响金融安全的带有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能够敏锐地感知风险,提醒和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制动”。政府审计的发展趋势将从对单个重大违法违规事件的查处到更多地发现带有倾向性、普遍性和危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有效落实的潜在性风险,率先感受问题,及时预防重大问题产生或深层次矛盾累积,进一步体现前瞻性。

(三)政府审计的揭示性特征,有利于暴露重大风险 政府审计的本质是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是加强反腐倡廉的有力工具(刘家义,2011)。政府审计的独立性,使得与被审计单位和对象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和利害关系,能够客观公正而又敏锐地揭示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审计一直以发现大要案线索作为主要目标,以此揭示重大金融风险。一是通过向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移送违法犯罪案件线索,坚决揭露和查处严重违法违纪违规问题,切实维护正常的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建设,发挥威慑作用。二是通过审计信息及时向党委、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对症下药,及时铲除危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向社会及时公告审计结果,将问题暴露在全社会公众的视野之下,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具体见表1。

(四)政府审计的抵御性特征,有利于根除风险隐患 以美国审计署(GAO)为例,2008年10月3日,在金融危机最紧要的关头,美国国会批准了《经济稳定紧急法案》中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即财政部提出的“七千亿美元救助计划”,以增强美国银行系统的稳定和金融机构的偿付能力。在批准这项法案时,国会还要求GAO至少每60天要汇报救助计划的执行情况及结果。GAO在2008年12月2日就救助计划的执行情况提出第一份审计报告,并提出九条建议,之后美国财政部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落实GAO的九条建议。在应对这次金融危机中,GAO充分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近年来,我国政府审计进一步加强对审计查处问题整改监督的力度,切实提高审计整改工作的执行力和时效性,将审计整改工作常态化,从体制、机制、制度和政策层面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建议,从源头上防止问题的再度发生和风险的逐步积累。

二、风险识别:金融安全层面对我国金融风险的再认识

(一)金融制度风险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来自制度。我国确立了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目标,在国家控制的前提下,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国有金融机构经营质量普遍提高,但是原有的制度性问题并未根本消除,政府意愿影响和内部人控制的情形并存,总体低效率和局部风险并存,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控制以及金融机构对政府的依赖都是长期的。政府作为金融资本的实际控制者,扮演着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还是场外监督员的三重角色。由于先天的制度缺陷,虽然实行了股份制改革和战略投资者引入,但是我国金融机构并没有完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企业,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负盈不负亏等情况仍然存在。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隐性的财政担保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缺失使得国家金融安全缺少缓冲和保障机制。而且,近年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快速发展,负债规模也在急剧膨胀,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借款,一旦地方政府不能履行偿债义务,财政风险又将传导到银行,成为我国金融安全乃至经济健康发展的极大隐患(张军,2011),最终以偿债危机为导火线的财政危机和金融危机有可能扩散为全面的经济危机。

(二)金融系统风险 在社会各行业中,金融业是资产负债率最高的部门,以极少的资本金支撑着比一般行业规模大得多的资产运营,其高杠杆率的财务特征,决定了内生的脆弱性。而且,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金融系统承担着创造货币供给、维持资金清算等社会职能,是国民经济体系的血液循环系统。金融系统提供的金融产品具有准公共品的性质,需要国家实施必要的监控和维护。从长期来看,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结构不合理造成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竞争力还不高(刘志红,2008)。由于金融机构之间有着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和资金往来关系,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与外部性,单个金融机构的经营失败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

(三)资产质量风险 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又以银行为代表,集中了全社会绝大部分金融资源。而银行又以国有制为主,所以银行风险及损失最终主要由国家承担。由于银行具有信用货币发行和信用创造的功能,使得本来属于当期的金融风险,可能通过借新还旧、债务重组、通货膨胀等形式转化为未来的风险,也可能因政府干预,使一些本已显现的金融风险,被人为地行政压抑,成为隐性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存在人为调整贷款分级、掩盖不良贷款的现象,导致现有不良贷款率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资产质量。而且,商业银行防范信贷资产质量风险的机制并不健全,“重贷轻管”的倾向比较突出,动态跟踪检查贷款质量不到位,在贷款“三查”的执行情况中,贷后检查情况较差。当前,资产质量风险是金融体系脆弱的主要风险,是我国金融安全的重大隐患。

(四)金融创新风险 在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程中,各种信用形式得以充分运用,金融市场价格呈现高度易变性,金融业面临的潜在风险不断加大。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金融呈现出全球化、自由化、电子化的三大发展趋势,金融风险的传递效应、放大效应和聚集效应,导致投机资本非法流动,虚拟经济无限膨胀,使得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任务更为艰巨。当前,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大趋势下,我国采取了一些放松资本管制的措施,在人民币强烈的升值预期下,国际资本疯狂涌入,导致我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对我国金融安全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监管机制的相对滞后,我国以地下钱庄为主的地下金融日益猖獗,助长了洗钱行为和跨境犯罪,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冲击也越来越大。我国金融业现在流行的一些理财产品、票据融资等产品,一些企业参与的国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等,也蕴含着极大的产品风险。

(五)金融监管风险 任何管制都是有成本的,金融监管也不例外。一方面可以降低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使整个社会从中获益;另一方面,如果监管不当或者过度,则会造成监管成本超过由监管而获得的收益,给金融业甚至整个社会带来危害。我国金融市场监管滞后于金融市场本身的发展,金融监管效率不高。当前的金融监管风险,集中表现为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将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保障金融体系安全划入金融风险监管的目标,缺乏预防性监管措施,监管手段和技术落后,缺少灵敏、准确的风险预警系统,对金融机构的检查、评级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尚未形成公认的量化标准,监管行为的随意性较大。而且,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容易形成监管重叠和监管真空,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渗透并引起对金融机构规模经济的限制而造成的间接损失。

三、原因分析:我国金融审计维护金融安全功能弱化

(一)从审计层次看,服务功能与建设性作用发挥不够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逐步由决策神秘政府走向公开透明政府,由权力政府走向权责并存的责任政府。在管理经济的方式上,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管理的重点也由原来过多的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管理转变为注重宏观经济的管理。政府职能的转变,客观上要求审计监督必须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为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决策服务上来。近年来,政府审计在发现大要案线索方面成果显著,揭示重大违法违纪违规问题正是审计监督职能的突出体现,但是,相对而言,政府审计在为宏观政策服务和建设性作用的体现上明显不足,就金融查金融、就审计看审计的现象还很普遍,在防范金融制度性和系统性风险方面做得不够。

(二)从审计方式看,专项审计调查与效益审计不够 政府审计对金融机构主要采取的是审计的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审计机关集中精力了解一个金融机构的全面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对促进该金融机构合法经营、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单一的审计方式使得审计机关一年只能审计为数不多的几个金融机构,几乎不可能实现对金融机构的全面和及时的监督。同时由于审计项目的程序限制,也使得审计机关不能及时地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对金融机构进行某一方面的调查了解。特别是针对金融创新工具、衍生产品等进行的专项审计调查偏少,针对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状况和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开展的效益审计更显不够,导致审计监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足。

(三)从审计范围看,金融企业覆盖面与创新业务审计不够 美国审计署(GAO)的审计内容并不限于财务收支,而是包括所有涉及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的内容。其审计对象包括美国财政部、商务部、国防部、国土安全部、金融监管机关等,都是与国家安全战略密切相关又十分敏感的部门。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截至2011年末,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外汇储备、股票市场总市值已分别达到82.67万亿元、58.19万亿元、3.18万亿美元和21.48万亿元。但是,由于审计力量有限,目前政府审计主要立足于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企业。由于金融企业点多面广、规模庞大,每年的金融企业审计覆盖面不大,仅重点关注单一地区、单一金融行业的一般性经营管理和财务收支的合法合规性,未按金融功能、金融产品进行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大金融审计,难以有效评价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和安全问题。具体见图2。

(四)从审计对象看,对金融监管部门的再监督不够 每年的“一行三会”审计,主要是审计其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情况,而对其利用政府赋予的监管权限,货币政策的执行和金融监管的效果关注得不够。由于审计不足,对于与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监管机构而言,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与金融机构合作,帮助被检查机构隐瞒违规行为,掩盖监管工作中的失职,直接削弱了金融监管的作用,加大了金融风险。而且,政府审计与监管部门联系不够,国家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通常并不向金融监管部门通报,监管部门也不会主动地与审计机关联系沟通,利用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造成金融监管与政府审计的脱节,缺乏沟通,没有形成合力。

四、路径选择: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审计层次,注重揭示制度性与系统性风险 我国政府审计应该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建设性作用,积极服务宏观经济决策,自觉服务于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促进金融业健全机能和完善制度。因此,应将安全性作为一级审计目标来对待(石爱中,2008)。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金融监管政策和监管工作越来越完善,审计目标应当进一步转向评估宏观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深入研究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分析评估其对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的深远影响。为此,政府审计要将审计关口前移,从事后查处转变为事中跟踪或事前防范。例如,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审计署对救灾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在第一时间介入,做到事中审计,及时发现问题,起到很好效果。同样,对金融企业股改过程中的战略投资者引进、不良资产处置等都要及时关注,不要等到风险已经形成、损失已经发生再进行事后处理。对于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2011年审计署组织开展全面审计,对部分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提出了财政金融风险警示,并提出妥善化解存量、严格控制增量的相关建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完善审计方式,增加专项审计调查与效益审计的比重 与审计相比,专项审计调查可以根据审计机关自身的工作计划和实际情况灵活地制定对金融某一行业或某一业务进行专门的调查,从而强化监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进而从宏观上提出加强金融监管和完善宏观政策的建议。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专项审计调查作为一种审计手段将成为政府审计越来越重要的方式。而且,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加快,我国的金融管制将逐渐放松,金融管制的总原则从以前的“允许金融机构干什么,不在允许之列的不能做”,转变为“不允许金融机构做什么,不在不允许之列的都能做”,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股改上市后,真实合法审计更多地交给会计师事务所完成,政府审计的关注方向也应更多地转向金融机构的效益状况,特别是对金融机构涉及公共利益的业务进行审核,从而发挥金融监管部门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三)拓展审计范围,关注资产质量与创新业务隐含的风险 资产质量是金融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也是防范金融危机的根本所在。当前,我国政府审计要坚持以真实性为基础,关注金融资产质量和风险,核查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通过科学的量化指标来评价资产质量,揭示审计对象存在的经营风险。而且,随着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不断发展,政府审计应该逐渐将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纳入常规审计范围。要坚持对金融业全部产品或全部业务的审核,不仅对传统业务、更要对金融创新业务,不仅对银行存贷款产品、更要对投资银行产品、债券产品、保险产品以及金融衍生品,都要实现严格的审核;不仅审核表内资产,更要审核表外资产。对金融创新业务的审计,防范金融风险依然是政府审计监督的基本目标,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审计寻求维护金融安全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平衡点。

(四)强化监管审计,加强对金融监管部门的再监督 当前,利用政府审计的超然地位,跳出传统的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审计束缚,对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有效性、监管手段的灵活性、监管机构的合理性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目的在于关注金融监管的效果,评价金融监管与金融体系运行的关系,以促进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监管方式的创新发展,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从金融监管审计入手,有利于围绕金融搞审计,跳出审计谈金融,发现金融监管在体制、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不足和漏洞,促进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同时,加强政府审计与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和成果共享,形成监管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审计的效果。

[本文系武汉科技大学承担的湖北省教育厅课题“董辅礽经济思想对湖北经济发展的启示”(项目编号:09&020071)、武汉科技大学青年科技骨干培育计划项目“‘十二五’时期湖北省中小企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黎仁华:《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实现机制》,《管理世界》2010年第2期。

[作者系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

(编辑 余俊娟)

作者:黄国桥 王晓曦

金融安全重大问题分析论文 篇2: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几年来,中国普惠金融在县域偏远贫困地区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与普惠金融发展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从县域金融服务机构、金融产品、金融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普惠金融在县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就如何推进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普惠金融 县域地区 研究

一、普惠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普惠金融”是指能够广泛获得金融服务且没有、非价格方面的障碍,能够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体系。

作为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有效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对于完善现代金融制度,有效运行金融手段,促进中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以及解决社会贫困与发展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以来,普惠金融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不健全,金融服务供给侧不足

农村地区信息封闭,交通不便,资源贫乏,经济基础薄弱,金融机构面临着贷款风险高、贷款成本高、回报低等实际问题。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集中于大城市进行扩点布网,而农村仅有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却又刚刚起步。资本市场基本没有,资金市场也不繁荣,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等金融机构更是不见踪影。目前,金融机构主要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村镇银行等,而商业性保险、证券、担保和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尚处于空白状态。并且县域金融机构在信贷资源配置、信贷产品及期限、贷款投放方式、贷款利率等方面存在着不平衡。这种经营目标、服务对象的城乡差异性,使农村融资难的问题依然严重。

(二)微力的普惠金融难以满足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的资金要求

一是融资贷款难。一方面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加大。另一方面由于欠发达地区农民和小微企业经营主体规模较小,有效抵押资产不足,设备落后、技术含量低,债权无法保证,信贷资产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条件,达不到银行规定的授信条件,大型股份制银行很难给予贷款。部分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及村镇银行发放小额贷款,但额度小、手续繁、贷款期限短,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

二是结算渠道不畅。一是因农民支付结算知识缺乏,对非现金支付工具了解甚少,银行卡所具有的转账、消费、透支、分期等功能更是一片空白,只是单一地把他看成是一个存取款工具,所以尽管有的乡镇银行网点都办理了银行卡业务,也开通了大、小额支付系统,但农民都避而远之;二是由于农民缺乏科技知识,对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农村销费等抽象的支付结算知识很难理解,农民感到操作复杂,风险较大,不用最好。再者农村地区交易活动零星分散和金额较小,认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看得见摸得着,更可靠、更放心。

三是保险业务冷落农村。保险业务对降低生产风险,提高生产效益有很好的保障作用。目前,商业保险机构很少主动愿意开办农业保险险种,而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更是很少涉足县域农村,再加上农民保险知识掌握很少,保险意识不强,对保险业务的益处认识不到,一般不愿多花钱买保险,政府补贴又跟进不及时,致使保险业务在农村开展的条件受了诸多限制。

(三)金融产品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县域金融服务中,信托、租赁、债券融资发展不充分,金融租赁作为一项融资灵活的金融业务在农村基本未开展。全国有39家金融租赁公司,其中银行系统的有23家,控股股东的有4家,其它类的有12家。这些金融租赁公司服务区域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型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等,对于“三农”地区很少,没有一家专门服务“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也没有结合“三农”融资特征而设计的金融租赁创新产品,金融租赁在县域农村基本为零。

(四)土地经营权流转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担保法》规定,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的“四荒地”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等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物权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也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仅限于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2014年11月、2015年8月,国家先后《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济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但“两权”抵押的正式法律法规还未出台,而土地是农民唯一的生存资本,也是农民风险最低的抵押物,是普惠金融发展的核心所在。

三、推进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完美相关政策法规,发挥政府财政支撑和引导作用

政府部门应制定出台相关制度办法,明确相关成员部门的职责和义务范围,加快制定和完善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建立层次高、模式多样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建立普惠金融正向激励机制。政府部门作为抚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责任主体,在融资支持、财政贴息、税收减免、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强对普惠金融的渗入参度和参与度,扶持创新性强、经营灵活、贴近民生、贴近“三农”的普惠金融机构快速发展。通过资金支持、税费优惠、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多种激励机制,促进普惠金融体系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到县域、乡镇和其他偏远地区开展金融服务,扶持“三农”企业绿色、协调、和谐发展。

(二)普及惠农村金融知识

金融知识的缺乏是导致农村金融工具推广难的主观原因。为此,要采用形式灵活、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送金融知识下乡,送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等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农民金融意识,丰富金融知识,掌握金融工具的运用。同时要增强信用意识,完美信用记录,不断以降低贷款违约率和损失率,逐步增强贷款的诚信度。

(三)建立覆盖广泛的金融服务网络,增加普惠金融服务力量

支持大型商业银行到县、乡增设分支机构,提高城乡金融服务均衡水平。继续发展村镇银行、农业融资担保公司、草根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贴近社区,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的社区银行、自助银行、金融便利店等新型网点模式,扩大POS机、ATM布设范围,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填补偏远地区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从机构发起、设立标准、业务经营范围、融资比例限制等方面适当降低普惠金融服务门槛,鼓励传统金融机构设立普惠金融服务部门和新型普惠金融机构,切实增加普惠金融服务力量。

(四)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提供多样化普惠金融服务

当前,传统金融产品已无法满足农业生产规模化、区域化和合作化的需要,应从实际出发,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提供包括贷款、基金、保险、租赁、信托等在内的多种金融产品。研究探索搭建小微企业发展的社会金融服务平台,推动建立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各司其职的小微企业社会化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引导社会闲散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多种方式鼓励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服务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农业的服务模式。

(五)各部门凝心聚力,共同为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注入生机

要深入分析普惠金融工作,制定出台具体的普惠金融发展指导意见,帮助金融机构从征信管理、支付结算工具的开发、信贷管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产品创新、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等方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尽快完成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入征信系统。要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如精准扶贫、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普惠金融发展力度。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也要进一步通过放宽机构、产品、人员审批入县条件,鼓励更多的金融产品涉足县域地区,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力度,促使金融机构真正履行发展普惠金融的义务。

(六)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发展普惠金融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多渠道征集农户信用信息,深入开展信用工程建设,推动信用作为贷款发放的主要功能依据,通过信用资源积累,减少对有形资产的依赖,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户的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形成中小企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全面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创新担保方式,推广完善各种新型抵押,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抵押、林权抵押、应收账款抵押、仓单质押、在建工程抵押等新型担保方式。

作者:杜斌

金融安全重大问题分析论文 篇3:

经济环境下中国金融去杠杆的意义及其影响

摘 要:如今,不断提升的杠杆率已经成为制约金融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金融杠杆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债务规模和负债负担日益增长,这一问题并没有局限在政府和企业当中,还涉及到个人债务。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全面放缓,渐趋平稳,进入提质增效的关键期,诸多企业行业面临着转型与升级的问题,加之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影响,过高的杠杆率势必会成为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增加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经济环境下,金融去杠杆迫在眉睫,已经成为规避风险、优化经济产业结构的重大课题。金融发展状态是否稳定,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与经济体系的发展,而过高的杠杆率给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制造了诸多障碍。只有加快去杠杆进程,平衡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解决失衡问题,才能给国民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必须引起重视。

关键词:经济环境;中国金融;去杠杆

所谓杠杆率,就是信贷总额与名义GDP进行比较后得出的比率。我们可从宏观角度和经济角度两个方向对杠杆率进行分析,上述结果是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后得出的结果,从经济角度而言,杠杆率也是资产负债率,反射出了经济主体的发展状态,也可说明经济主体在发展与建设过程中承担的资产负债。国家为了规范金融市场的运行秩序,将金融杠杆本身作为切入点,利用控制基础货币、准备金率调节、MPA直接控制扩张等方式开展了大刀阔斧的去杠杆工作。长此以往,金融经济的发展状态一定会渐趋稳定,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也会以健康和谐的状态发展下去。总之,对于中国金融而言,去杠杆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高杠杆率带来的影响

高杠杆率并不会在理论上对经济和社会带来影响,而是在实践中逐步体现出来,例如长时间处于过高的杠杆率下,企业的负债资本成本会有所提升,投资能力下降,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受到持续性的影响。因诸多细节性问题的累积,金融市场发生风险的可能性更高,严重时会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同時在过高的杠杆率影响下,企业会面对本金利息无法偿还的问题,逐渐陷入债务陷阱,冒着违约风险而进行的企业经营,势必会陷入破产或倒闭的境地。与此同时,市场主体的资产价格会因为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存在而发生较大的变动,经济中心的运行规律也会被打破[1]。如果在繁荣阶段,资产净值可通过自身的正面影响改善外部融资成本,将其控制在预定范围内,刺激经济市场的活力,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在低迷阶段,资产净值和资产价格会因为经济主体的影响而不断下降,企业面临极大的违约风险。据银监会201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12482.75亿元,最让人担忧的是,这些数据只是商业银行基于自身状况做出的保守估计,事实上不良贷款总额一定会超出上述数据。如果在此种背景下发生资产价格下跌的问题,资金链势必会断裂,并在短时间内影响整个金融市场,引发不可挽回的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国内乃至国际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是因高杠杆率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经济环境下中国金融去杠杆的意义

(一)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

世界范围内,所有国家的货币流动性日渐明显,这是因为货币政策分化而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制定了多项积极性的政策,为货币流动营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但是不断增长的经济压力仍旧给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加之中美贸易大战的影响,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建设面临诸多金融陷阱和漏洞,极有可能发生系统性的风险。如今,如何控制系统性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已经成为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重点讨论的重大课题。有学者指出,在降低流动性风险的过程中,杠杆率有一定的正向作用,应基于市场及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适当降低杠杆率,通过控制杠杆率的方式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金融经济发展一段时间后势必会产生资产泡沫,我国同样如此。而我国面对资产泡沫的主要方式就是应用非对称干预,这也是保障宏观经济发展稳定性的重要举措。而在资产价格升高或者出现较大的上升幅度时,央行不会采取任何方式对其进行干预。但是这种非对称干预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导致经济出现顺周期性,加剧了金融系统的波动状况,金融系统的稳定状态被打破。事实上,这种非对称性的干预政策不利于金融经济稳定发展,但是在面对经济周期时又不得不采用此种政策。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研究,我国学者得出商业银行期限错配、资本回报率下降、人民币汇率不确定等,是导致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的结论。最重要的是,高杠杆率也是导致我国金融体系面临高风险的直接因素。金融机构和政府必须意识到高杠杆的负面影响,明确金融体系杠杆率与流动性风险之间的潜在规律,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采用宏观调控的措施维护杠杆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商业银行更是要做好取舍,将安全作为第一要务进行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绝不可将目光完全局限于眼前的利益当中,还要从长远角度考虑安全与盈利问题。与此同时,必须基于市场发展状况,灵活的调整资产和负债的匹配率,尽最大可能降低杠杆率[2]。从金融机构角度而言,应明确引起流动性风险的因素,找准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风险防控,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善于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防范并抵御风险。而监管部门则要负责法律法规预案的完善与健全,提前建立预警机制和防范机制,为金融体系的规范化发展保驾护航。

(二)维护实体经济

高杠杆环境下,实体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首先是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环境,其次是高杠杆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杠杆率持续居高不下,实体企业会因陷入财务危机而更快的倒闭破产。除此之外,实体企业可采取恰当的手段完善内部的金融环境,控制金融体系,但是外部金融环境是不可控的,且瞬息万变。这给高负债实体企业带来了极为严峻的影响,快速变动的资产一定会使企业陷入全新的金融危机。如果在经济顺利运转并上升的过程中,高杠杆率并不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影响,甚至会因为资产净值而起到积极作用,这是因为企业的利润率会从某种程度上抵消因资金成本而带来的负债压力。相反,如果经济正处于下行周期,企业的资产净值和资产价格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动,因高杠杆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一定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危机。因为高杠杆率居高不下,诸多僵尸企业才能长时间的生存于市场经济当中,市场经济无法顺利淘汰落后产能,并给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制造了诸多障碍。

在各项资金与资源合理配置的背景下,金融市场才会平稳运行,但是受到高杠杆率的影响,金融资金会逐渐吞噬并覆盖实体资本。事实上,虚拟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核心发展起来的,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虚拟经济很难发展起来,而快速发展的虚拟经济势必反作用于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总之,二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只有互相合作、互相促进,才能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金融机构势必会陷入资金空转的难题,实体经济也会因为高杠杆率的影响而承担越来越大的负债率。据调查显示,在面对实体产业和金融机构时,银行业更多的关注金融机构的发展,并利用资金在金融机构中间做套利交易,实体经济的发展则陷入融资难、融资贵的负面影响当中。去杠杆不仅标志着金融体制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还意味着金融体制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在国家积极推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融资成本势必会发生变化,高杠杆率也会有所下降,是國家通过宏观政策拓宽金融渠道、支持大众创业的重要体现。实际去杠杆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金融领域的改革,还要提高对小微企业的重视,引导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逐渐摆脱脱实向虚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拓宽其融资渠道。经济环境下,中国金融去杠杆有利于维护实体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三、经济环境下中国金融去杠杆的影响

高杠杆率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运行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去杠杆有一定的正向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不断缩减的衍生品交易品种,即可说明金融去杠杆给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这也意味着在全球经济变动的背景下,必须采用其他的方式投资保值,而这会给投资行为带来直接影响,甚至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金融去杠杆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还是一门平衡艺术,必须在去杠杆的同时权衡资产负债和业务规模。消除金融去杠杆的负面影响,维护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确保资金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因金融去杠杆而受到影响[3]。

综上所述,中国金融去杠杆对经济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如今,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社会各界和政府更多的将目光集中于金融去杠杆当中。但是在市场发展大环境和中美贸易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一定要控制好金融去杠杆的力度和尺寸。实际去杠杆的过程中,还要配合使用辅助性的政策,例如调节经济下行压力,以更好的状态面对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影响。政府部门更是要在去杠杆的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维护经济发展的秩序,使我国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平稳运行的状态之下。

参考文献:

[1]张军强.浅谈金融去杠杆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C].中国房地产估价与经纪(2017年第5期总第126期).2017:42.

[2]罗文钦.金融去杠杆对经济的冲击及防范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2):95-96.

[3]伏森.对我国非金融类企业去杠杆的认识[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4):107-110.

作者:李江川

上一篇:对外投资经济效应研究论文下一篇: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探讨论文